纵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纵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纵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1.钢筋锚固长度分:

1.1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

1.2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弯折锚固长度基数LabE;

(11 G101系列图集表格,称作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

1.3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

1.4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

2.从钢筋锚固长度公式中符号的含义中,能发现钢筋锚固长度公式之间的关系,而知道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吗?从而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地应用他。

2.1公式中几个相关符号的含义:

2.1.1 Lab—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2.1.2 LabE—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弯折锚固长度基数;

2.1.3 ζ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

2.1.4 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2.1.5 ζa——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普通钢筋按本规范第8.

3.2条规定的规定取用(按表4),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对预应力筋,可取1.0。

向左转|向右转

向左转|向右转

2.1.6 LaE—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2.2钢筋锚固长度公式,知道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必须细读,领会其意。可以说不同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已经基本解决了解了解!

2.2.1 Lab=α×(?y/?t)×d (计算另详);

2.2.2 LabE=ζaELab,这个LabE是由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乘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而得。

2.2.3 La=ζa Lab,这个La是由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乘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而得。

2.2.4 LaE=ζaE La,这个LaE是由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乘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而得。

3.图集未述清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的计算来源与方法。我们先搞清他出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8.3.1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 Lab=α×(?y/?t)×d (8.3.1-1)

式中:Lab—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y—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按C60取值;

α—锚固钢筋外系数,光面钢筋为0.16,带肋钢筋为0.14;

d—锚固钢筋的直径。

向左转|向右转

向左转|向右转

向左转|向右转

向左转|向右转

【例1】:钢筋种类: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求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解:已知钢筋种类:HRB335,是带肋钢筋,钢筋外系数α为0.14,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y为300N /mm 2,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t为1.10 N /mm 2。

代入公式:Lab=α×?y/?t×d=0.14×300 /1.10×d=38.18d=38d。

4.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弯折锚固长度基数LabE,《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11.6.7条,第2款。

2 对于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中间层端节点、顶层中间节点以及顶层端节点,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锚固和搭接,应符合图11.6.7的相关构造规定。图中,LlE按本规范第11.1.7条规定取用,LabE按下式取用:

LabE=ζaELab(11.6.7)

式中:ζ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按第11.1.7条规定取用(ζ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

【例2】钢筋种类: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抗震二级。求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弯折锚固基数长度LabE?

解:已知【例1】Lab=38d,抗震二级:ζaE取1.15。代入公式:

LabE=ζaELab(11.6.7)

LabE=ζaELab=38d×1.15=43.7d=44d。

5.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 8.3.1条第2款:2 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且不应小于200mm;

La=ζa Lab(8.3.1-3)

式中: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ζa——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普通钢筋按本规范第8.3.2条规定的规定取用(按表4),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对预应力筋,可取1.0。

【例3】钢筋:HRB335直径28、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抗震等级:四级,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应该怎么算?

解:已知: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28大于25,查表表4得ζa=1.10;

又知:钢筋种类: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抗震等级:四级(等于非抗震),可根据普通钢筋基本锚固长度公式:Lab=α×(?y/?t)×d 计算:

Lab=α×(?y/?t)×d=0.14×(300/1,27)×d=33.07d=33.07×28=925.98(mm),ζa =1.10代入公式:La=ζa Lab,La=ζa Lab=1.10×925.98(mm)=1018(mm)。或查表得受拉钢筋基夲锚固长度Lab值为33d。

代入公式:La=ζa Lab。La=ζa Lab=1.10×33×28=1016(mm)。

(注:1018mm因按33.07d计。11G101系列的表格按四舍五入取33d,故得1016。结论计算较精确。实际施工中取两值中任何一个数,都视为有效。另特别注意11G101系列的表格中的La已不是03 G101中的La了,已起了质的变化了。)

【例4】钢筋:HRB335直径28、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抗震等级:四级,受拉钢筋锚固区保护层厚度为3d,受拉钢筋框架梁的锚固长度La应该怎么算?

解:按ζa——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普通钢筋按本规范第8.3.2条规定的规定(现按表4)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对预应力筋,可取1. 0。则1.10×08=0.88不小于0.6,按0.88取用。

公式成了:La=ζaζa Lab=1,10×08×33×28=813(mm)。

6.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11.1.7 混

凝土结构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基本锚固和连接除应符合本规范第8.3节和8.4节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应按下式计算:

LaE=ζaE La(11.1.7-1)

式中:ζ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

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本规范8.3.1条确定。

【例5】钢筋:HRB335直径28、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抗震等级:二级,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应该怎么算?

解:己知【例3】La=1016(mm)又知抗震等级:二级ζaE取1.15。代入公式:

LaE=ζaE La(11.1.7-1)

LaE=ζaE La=1.15 ×1016=1168(mm)

【例6】钢筋:HRB335直径28、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抗震等级:一级,受拉钢筋锚固区保护层厚度为3d,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应该怎么算?

解:己知【例4】La=813(mm)。又知抗震等级:一级ζaE取1.15 ,代入公式:

LaE=ζaE La(11.1.7-1)

LaE=ζaE La=1.15× 813(mm)=935(mm)。

还有搭接长度是怎么算的

答:在11G10系列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中,分别在55、18、56页上,都有:“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LlE” 一表。其中有抗震公式:LlE=ζllaE和非抗震公式:Ll=ζlla之分。

LlE=ζllaE和Ll=ζlla公式中的ζl,是表中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取值是按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当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50、100,ζl 分别取1.2、1.4、1.6。

表中还有注:

1. 当直径不同的钢筋搭接时,Ll、LlE按直径较小的钢筋计算。

2. 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300mm。

式中ζl为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当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为表的中间值时(≤25、50、100),可按内插取值。

但LlE=ζllaE和Ll=ζlla这两个公式中的,laE和la都是个未知数。要求LlE=ζl laE和Ll =ζlla,必须先求出这两个未知数,才能得到11G101中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

把11G101—1翻到第53页,在其左下角有个表:“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 。该表中计算公式又分了非抗震:la=ζa lab和抗震laE=ζaE la。

注:1. la不应小于200。

2. 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按右表取用,{“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 的取用,(根

据锚固条件: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ζa取1.10;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ζa取1.25;

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ζa取1.10;锚固区保护层厚度分别为3d、5d时,ζa分别取

0.80、0.70。注:当锚固区保护层厚度在两者中间时按内插值。d为锚固钢筋直径。)}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

3. ζaE为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中,公式非抗震:la=ζa lab和抗震laE=ζaE la的ζa和ζaE,属已知条件。计算出la和laE,必须先算出la。算出la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按公式la=ζa lab计;

第二种情:当公式la=ζa lab中,假设:ζa什么也不发生,即la=lab=(lab)。(lab)在表“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中可以查到。顺便带一句:表中的抗震等级,一、二级(labE)是通过(lab)×1.15得到;抗震等级,三级(labE)是通过(lab)×1.05得到;抗震等级,四级(labE)是通过(lab)×1.00得到,同时非抗震的(lab)=(labE)。表中的(lab),是通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筋的锚固一节中,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公式计算:Lab=α×(?y/?t)×d计算得到。

使用本页各表时,还应注意本页上的注:

1、HPB300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光面钢筋)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但作受压钢筋时可不做弯钩。

2、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钢筋长度围范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d/4(d为锚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梁、柱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对板、墙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10d,且均不应大于100(d为锚固钢筋的最小直径)。

锚杆的锚固长度设计计算

锚杆(索) 1.锚杆(索)的作用机理 立柱在荷载的作用下,有绕着基地转动的趋势,此时可以利用灌浆锚杆(索)的抗拔作用力来进行抵抗。灌浆锚杆(索)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化学浆液等)将一组钢拉杆(粗钢筋或钢丝束、钢轨、小钢筋笼等)锚固在伸向地层内部的钻孔中,并承受拉力的柱状锚固体。它的中心受拉部分是拉杆。其受拉杆件有粗钢筋,高强钢丝束,和钢绞线等三种不同类型。而且施工工艺有简易灌浆、预压灌浆以及化学灌浆。锚固的形式应根据锚固段所处的岩土层类型、工程特征、锚杆(索)承载力大小、锚杆(索)材料和长度、施工工艺等条件,按表1-1进行具体选择。 同时,为了更好地对锚杆(索)进行设计,以下将对锚杆(索)的抗拔作用力机理进行介绍。 锚杆(索)的抗拔作用力又称锚杆(索)的锚固力,是指锚杆(索)的锚固体与岩土体紧密结合后抵抗外力的能力,或称抗拔力,它除了跟锚固体与孔壁的粘结力、摩擦角、挤压力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地层岩土的结构、强度、应力状态和含水情况以及锚固体的强度、外形、补偿能力和耐腐蚀能力有关。 许多资料表明,锚杆(索)孔壁周边的抗剪强度由于地层土质不同,埋深不同以及灌桨方法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和差异。对于锚杆(索)抗拔的作用机理可从其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由图1-1表示一个灌浆锚杆(索)中的砂浆锚固段,如将锚固段的砂浆作为自由体,其作用力受力机理为: 锚杆选型表1-1

当锚固段受力时,拉力T 。首先通过钢拉杆周边的握固力(u)传递到砂浆中,然后再通过锚固段钻孔周边的地层摩阻力(τ)传递到锚固的地层中。因此,钢拉杆如受到拉力作用,除了钢筋本身需要有足够的截面积(A)承受拉力外,锚杆(索)的抗拔作用还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锚固段的砂浆对于钢拉杆的握固力需能承受极限拉力; ②锚固段地层对于砂浆的摩擦力需能承受极限拉力; ③锚固土体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仍能保持整体稳定性。 以上第①、②个条件是影响灌浆锚杆(索)抗拔力的主要因素。 i 孔壁摩阻力τ i 图1-1 灌浆锚杆(索)锚固段的受力状态 2.锚杆(索)的设计计算 锚杆(索)的设计原则: (1)锚杆(索)设计前应进行充分调查,综合分析其安全性、经济性与可操作性,避免其对路堤周围构筑物和埋设物产生不利影响。 (2)设计锚杆(索)时应考虑竣工后荷载作用对路堤的影响,要保证它们在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有害变形。 (3)设计锚杆(索)时,应对各种设计条件和参数进行充分的计算和试验来确定,只有少数有成熟的试验资料及工程经验的可以借用。 锚杆(索)的设计要素: 锚杆(索)的设计要素包括:锚杆(索)长度、锚固长度、相邻结构物的影

(整理)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锚固就是受力钢筋埋入支座内部的部分,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摩擦力),是为了防止斜裂缝形成后,纵向钢筋拔出而导致梁的破坏。在简支梁两端及连续梁中间支座处,下部纵向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应满足:当KQ小于或等于0.07Rabh。时锚固长度大于或等于5d;当KQ大于0.07Rabh。时,锚固长度有两种:螺纹钢筋大于或等于10d;光面钢筋大于或等于15d。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搭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搭接长度。钢筋电焊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分不同的锚具模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去 0.354m,螺杆另行计算。(2)低合金钢筋一段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3)低合金钢筋一段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涨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35m计算。(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XM,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孔道长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

屋面框架梁上部钢筋锚固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

你说的在中柱和剪力墙的锚固吗?(注:我问的不是屋面框架边柱)谢谢! 回答 中柱的锚固就和楼层的是一摸一样的了。。 *La中的La是否有误,是否应为Labe。请大侠帮解答! =ζaE La中的La是否有误? 答:LaE=ζaE La中的La无误。 LaE=ζaE La中的La是否有误?是否应为Labe。 怎么答您? 1、在ζa不发生情况下:LaE=LabE(当La=ζa Lab中的

ζa不发生La=Lab,则LaE=Labe=ζaE Lab‘因La=Lab) 2、当ζa发生情况下:LaE≠LabE。 原因: ①您没细看公式:La=ζa Lab。 已知您把LaE和LabE混淆了!)他俩最大的相似是“抗震”,原则的区别在“基本”,即永远LaE≥LabE,不可能LabE>LaE出现,因LabE是“基本”。 LabE与LaE有什么区别?区别有三: 固长度。是“基夲锚固长度与受拉钢筋抗震固长度之别” 。 3 LabE受拉钢筋基夲锚固长度查表能得其值。而LaE受拉钢筋抗震固长度,必须经过计算才能得到(原因是ζa值)。 ③公式:La=ζa Lab。 式中: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Lab—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我认为要读懂平法还要知其源在何处:

对读懂平法是有帮助的,平法中的规定来自于规范,并没有超越规范,平法是规范的延伸。 固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La=α×(?y/?t)×d (9.3.1-1)式中:La—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8.3钢筋的锚固 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Lab=α×(?y/?t)×d (8.3.1-1) (注意:GB 50010—2010,公式中的Lab替代了GB 50010—2002公式中的La,定义也变了:Lab—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两者虽同是钢筋锚固长度但相差:“基本” 两字,起了质的变化。但La继续存在,其 公式:La=ζa Lab (8.3.1-3) 式中: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ζa——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普通钢筋按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锚固的计算公式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 +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纵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1.钢筋锚固长度分: 1.1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 1.2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弯折锚固长度基数LabE; (11 G101系列图集表格,称作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 1.3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 1.4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 2.从钢筋锚固长度公式中符号的含义中,能发现钢筋锚固长度公式之间的关系,而知道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吗?从而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地应用他。 2.1公式中几个相关符号的含义: 2.1.1 Lab—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2.1.2 LabE—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弯折锚固长度基数; 2.1.3 ζ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 2.1.4 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2.1.5 ζa——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普通钢筋按本规范第8. 3.2条规定的规定取用(按表4),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对预应力筋,可取1.0。 向左转|向右转 向左转|向右转 2.1.6 LaE—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2.2钢筋锚固长度公式,知道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必须细读,领会其意。可以说不同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已经基本解决了解了解! 2.2.1 Lab=α×(?y/?t)×d (计算另详); 2.2.2 LabE=ζaELab,这个LabE是由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乘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而得。 2.2.3 La=ζa Lab,这个La是由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乘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而得。 2.2.4 LaE=ζaE La,这个LaE是由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乘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而得。

桩基螺旋箍筋工程量计算方法

桩基螺旋箍筋工程量计算方法 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l=1000/p×√(лD)^2+p^2+лd/2 式中d——螺旋箍筋的直径;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与D的比值较小(p/d <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计算: l=n√p^2+(лD)^2 式中n——螺旋圈数;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表示次方的意识。

人工挖孔桩的计算公式和螺旋箍筋的计算方法 一、人工挖孔桩计算公式 1、桩身上圆柱体体积为V=πR2h 桩身上圆柱体体积=3.14×桩身圆柱 半径的平方×桩身圆柱高 2、桩扩大头圆锥台体积为V=πh(r2+r12+rr1)/3 桩扩大头圆锥台体积 =3.14×桩扩大头圆锥台高×(桩扩大头圆锥台底半径的平方+桩扩大头圆锥台顶半 径的平方+桩扩大头圆锥台底半径×桩扩大头圆锥台顶半径)÷3 3、桩扩底半球体球缺体积为V=πh2(r-h/3) 桩扩底半球体球缺体积=3.14×桩扩底半球体球缺高的平方×(桩扩底半球体球缺半径-桩扩底半球体球缺 高÷3)。 4、每米螺旋箍筋的长度为L(每米螺旋箍筋长度)=1÷螺旋箍筋间距×根号 {[3.14×(桩直径-2×钢筋保护层+箍筋直径)]平方+箍筋间距的平方}开方。 注意一般扩大头以下(包刮扩底)属于入岩部分 人工挖孔桩土方一般等于人工挖孔桩砼体积 人工挖孔桩的计算公式和螺旋箍筋的计算方法 一、人工挖孔桩计算公式

钢筋锚固长度表

下图为03G101-1图集第34页的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查询表 常规情况下可以通过查表直接得到锚固长度Lae,较为方便。

下图为11G101-1图集第53页基本锚固长度(Lab)、基本抗震锚固长度(LabE)查询表 新版图集中如需求得锚固长度La及抗震锚固长度Lae需要根据表中的基本锚固长度乘以几个系数才能求得,相比03G图集查询相对麻烦,应部分网友建议,现将直径25划分以及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划分条件调整至查询表范围内,以方便有需要的朋友直接查询。

表中数值均是根据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3.1条之公式推导计算的,黄色部分为图集数值与计算数值不同之处,不知是图集计算错误还是图集有意如此所致,图集中此处数值为31d,环氧树脂涂层为39d,直径大于25为34d,直径大于25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为43d(均比表中数值大1),如无需显示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可见下表 以上内容仅是个人整理,以方便查询,原作者不能保证被转载后之数据无误,如有转载请注明原帖出处。 钢筋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在不同的施工中用到的钢筋会不一样,一般在标识钢筋符号的时候要注意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还有中心距等等,钢筋主要分为有Ⅰ级钢筋、Ⅱ级钢筋、Ⅲ级钢筋、Ⅳ级钢筋、Ⅴ级钢筋等等,这些钢筋的表示方法不一样,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来看看: 热扎钢筋等级和直径符号:

这种钢筋符号的表示方法主要是根据钢筋的外形,性能和等级来分得,可以看出,钢筋的性能分为很多种,等级也分很多种,我们在购买钢筋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些问题。

钢筋的标注: 一般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是会对所需钢筋的数量和大小,以及钢筋间的直径做一个表示,表示方法就是以上的这种表示方法了,在施工过程中才能做得比较完善。 一般钢筋的表示方法: 以上是一般的钢筋的表示符号,这些符号在建筑施工图中是比较常见的,通过这些我们就能了解到具体的钢筋的某一个部位的衔接了。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人工挖孔桩的计算公式和螺旋箍筋的计算方法

人工挖孔桩的计算公式和螺旋箍筋的计算方法 一、人工挖孔桩计算公式 1、桩身上圆柱体体积为:V=πR2h 桩身上圆柱体体积=3.14×桩身圆柱半径的平方×桩身圆柱高; 2、桩扩大头圆锥台体积为:V=πh(r2+r12+rr1)/3 桩扩大头圆锥台体积=3.14×桩扩大头圆锥台高×(桩扩大头圆锥台底半径的平方+桩扩大头圆锥台顶半径的平方+桩扩大头圆锥台底半径×桩扩大头圆锥台顶半径)÷3; 3、桩扩底半球体球缺体积为:V=πh2(r-h/3) 桩扩底半球体球缺体积=3.14×桩扩底半球体球缺高的平方×(桩扩底半球体球缺半径-桩扩底半球体球缺高÷3)。 4、每米螺旋箍筋的长度为:L(每米螺旋箍筋长度)=1÷螺旋箍筋间距×根号{[3.14×(桩直径-2×钢筋保护层+箍筋直径)]平方+箍筋间距的平方}开方。 注意:一般扩大头以下(包刮扩底)属于入岩部分; 人工挖孔桩土方一般等于人工挖孔桩砼体积; 还有就是注意区分护壁与桩身的砼标号。 二、螺旋箍筋计算方法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l=1000/p×√(лD)^2+p^2+лd/2 式中d——螺旋箍筋的直径;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与D的比值较小(p/d<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计算: l=n√p^2+(лD)^2 式中n——螺旋圈数;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表示次方的意识。

如何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

如何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 首先,我们要牢记下面的口诀: 62353, 78735, 92384;(四级抗震和无抗震要求) 664554,825683,987685;(三级抗震要求) 726374, 887777,1069876(一二级抗震要求) 25(直径)以上多加10%,过塑再加四分之一。 解释: 一、四级抗震和没有抗震要求的钢筋锚固长度是最短的。计算时,使用第一行的口诀。像一级钢筋用62353分,二级钢筋用78735分,三级钢筋用92384分。这是第一行的意思。 打分就是为了有一个可比性,62、78、92这些锚固第一位。[当然是锚固长度表里(03G101图集中)C20级砼的要求值。]对一级钢筋来说是“及格”“优良”“优秀”,对一二三级钢筋来说都是“及格”。前者便于记忆,后者符合实际。 可比性来自于成绩(分数)除以砼级别

数再乘以10,即一级钢筋62/20*10=31d,78/20=39d,92/20=46d。熟悉以后直接除以2d(C20)、2.5d(C25)、3d(C30)、3.5d(C35)、4d(C40)就可以了。(注:砼级别大于C40的按C40的计算)那么一级钢筋、二级钢筋、三级钢筋在四级抗震和没有抗震要求时分别在C2O、C25、C3O、C35、C40砼中的锚固长度是多少呢?第一行的口诀62353,78735,92384提供了答案。62353用于一级钢筋;78735用于二级钢筋;92384用于三级钢筋。 一级钢筋:62353=62+5(3个)+3。意思是62是C20,62+5=67是C25,62+5+5=72是C30,62+5+5+5=77是C35,62+5+5+5+3=80是C40。它们的锚固长度分别为:62/2d=31d,67/2.5d=27d,72/3d=24d,77/3.5=22d,80/4d=20d。就是说一级钢筋在C20、C25、C30、C35、C40砼中的锚固长度分别为31d、27d、24d、22d、20d. 二级钢筋:78735=78+7+5(3个)。意思是78是C20,78+7=85是C25,78+7+5=90是C30,78+7+5+5=95是C35,78+7+5+5+5=100是C40。它们的锚固长度分别为:78/2d=39d,85/2.5d=34d,90/3d=30d,95/3.5=27d,100/4d=25d。就是说二级钢筋在C20、C25、C30、C35、C40砼中的锚固长度分别为39d、34d、30d、27d、25d.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 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l=1000/p×√(лD)^2+p^2+лd/2 式中 d——螺旋箍筋的直径;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与D的比值较小(p/d﹤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计算: l=n√p^2+(лD)^2 式中 n——螺旋圈数;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表示次方的意识。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 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l=1000/p×√(лD)^2+p^2+лd/2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环境条件构件名称砼强度等级低于C25 C25及C30 高于C30 室内正常环境板、墙、壳15 梁、柱25 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板、墙、壳35 25 15 梁、柱45 35 25 有垫层基础35 70 无垫层注:(1)轻骨料砼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3)钢筋砼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4)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 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l=1000/p×√(лD)^2+p^2+лd/2 式中 d——螺旋箍筋的直径;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与D的比值较小(p/d﹤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计算: l=n√p^2+(лD)^2 式中 n——螺旋圈数;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表示次方的意识。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 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螺旋筋长度计算公式

螺旋筋长度计算公式 式中:L-------螺旋筋长度 N-------螺旋圈数 a--------螺旋钢筋间距 D-------构件直径 b--------保护层厚度 d--------螺旋钢筋直径 螺旋筋计算公式()()()C D C D p n L 222 2?+?+=ππL —螺旋筋长度 n —螺旋筋绕一周圈数p L n 0 =L 0—螺旋筋水平总长 p —螺旋筋绕一周水平距离(间距) D —桩径 C —保护层厚度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2000лa ÷p×[1-e 2÷4-3÷64(e 2)2–5÷256(e 2)3] 其中4 4(22÷+=D p a e 2=(4a 2-D 2)÷4a 2 式中L——每1m 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 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2 )(100022÷++×÷=d p D p L ππ式中d——螺旋箍筋的直径;P------螺距(㎜);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 与D 的比值较小(p/d ﹤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计算: 2 2)(p D n L +=π式中n——螺旋圈数;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屋面框架梁上部钢筋锚固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

您说得在中柱与剪力墙得锚固吗?(注:我问得不就是屋面框 架边柱)谢谢! 回答 中柱得锚固就与楼层得就是一摸一样得了。。 系数*La中得La就是否有误,就是否应为Labe。请大侠帮解答! 中:LaE=ζaE La中得La就是否有误??答:LaE=ζaELa中得La无误、 LaE=ζaE La中得La就是否有误?就是否应为Labe、?怎么答您? 1、在ζa不发生情况下:LaE=LabE(当La=ζa Lab中得

ζa不发生La=Lab,则LaE=Labe=ζaE Lab‘因La=Lab) 2、当ζa发生情况下:LaE≠LabE。 原因: ①您没细瞧公式:La=ζa Lab。 知您把LaE与LabE混淆了!)她俩最大得相似就是“抗震”,原则得区别在“基本",即永远LaE≥LabE,不可能LabE>LaE出现,因LabE就是“基本”。?LabE与LaE有什么区别?区别 受拉钢筋抗震固长度。就是“基夲锚固长度与受拉钢筋抗震固长度之别” 。 3 LabE受拉钢筋基夲锚固长度查表能得其值。而LaE 受拉钢筋抗震固长度,必须经过计算才能得到(原因就是ζa值)。 ③公式:La=ζa Lab。 式中: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ζa—受拉钢筋锚固长

助得,平法中得规定来自于规范,并没有超越规范,平法就是规范得延伸、 锚固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La=α×(?y/?t)×d(9。3。1—1) 式中:La—受拉钢筋得锚固长度; 8、3钢筋得锚固 筋得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Lab=α×(?y/?t)×d (8.3.1-1)?(注意:GB 50010-2010,公式中得Lab替代了GB 50010—2002公式中得La,定义也变了:Lab—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两者虽同就是钢筋锚固长度但相差:“基本” 两字,起了质得变化。但La继续存在,其 公式:La=ζa Lab (8.3、1—3) 式中: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ζa——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普通钢筋按本规范第8、3。2条规

纵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知识讲解

纵筋锚固长度计算公 式

1.钢筋锚固长度分: 1.1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 1.2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弯折锚固长度基数LabE; (11 G101系列图集表格,称作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 1.3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 1.4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 2.从钢筋锚固长度公式中符号的含义中,能发现钢筋锚固长度公式之间的关系,而知道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吗?从而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地应用他。 2.1公式中几个相关符号的含义: 2.1.1 Lab—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2.1.2 LabE—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弯折锚固长度基数; 2.1.3 ζ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 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 2.1.4 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2.1.5 ζa——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普通钢筋按本规范第8. 3.2条规定的规定取用(按表4),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对预应力筋,可取1.0。 向左转|向右转 向左转|向右转 2.1.6 LaE—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2.2钢筋锚固长度公式,知道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必须细读,领会其意。可以说不同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已经基本解决了解了解! 2.2.1 Lab=α×(?y/?t)×d (计算另详); 2.2.2 LabE=ζaELab,这个 LabE是由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乘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而得。 2.2.3 La=ζa Lab,这个 La是由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乘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而得。

螺旋筋长度计算公式

螺旋筋长度计算公式(见下图) 式中:L-------螺旋筋长度 N-------螺旋圈数 a--------螺旋钢筋间距 D-------构件直径 b--------保护层厚度 d--------螺旋钢筋直径 03G101规范螺旋筋公式: 两个弯钩长度+?+-+?=214.32)2(2d b D a N L 11G101规范螺旋筋公式: 两个弯钩长度+?-+?=214.32)2(2b D a N L 二、桩钢筋计算: 加劲筋(箍筋) *(桩径 - 保护层*2 - 螺旋直径*2 - 主筋直径*2 - 加筋直径) 受力筋(主筋) 桩长 - 保护层+ 锚固(承台)*根数*理论重量kg/m 三、砌筑工程 a 、按材质,算体积 b 、按厚度,套定额 C 、内、外墙(砼墙:支撑超高),脚手架(内外分),钢丝网 D 、砌筑砂浆标号换算 四、砼钢筋工程 1、按构件名称套定额 2、按实际使用性质(商品、非商品砼) 3、钢筋以级别 4、砌体加固筋 五、屋面防水(基础防潮) 六、楼地面、屋面、墙面保温(按材质、体积等) 七、建筑超高费(20m 或6层以上线等) 八、垂直运输费(按不同檐口用途性质,按建筑面积等) 九、大型机械安拆及进出场费(塔吊、施工电梯、打桩机、挖掘机)

装饰 一、楼地面 A、找平层(找平作用,粗糙) B、面层(保护作用,光滑) C、套价(材质、配合比1:2水泥砂浆、厚度) 1.楼梯【投影面积、踢脚线(水泥块料)、栏杆扶手(油漆)】 2.楼梯侧面装饰(300mm以内按线条、300mm以外按零星) 3.楼梯底面装饰*(B3---刮瓷、乳胶漆*人工费*) 阳台、雨篷、飘窗板 1. 阳台 a.地面按投影面B- b.天棚若带挑梁(工程量* B3-) c.栏杆、栏板(如是砼,要算模板,抹灰垂直投影面积*、翻边(套圈梁)、侧面(300mm以内按线条、300mm以外按零星) 2.雨篷:雨蓬底面或顶面抹灰分别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并入相应天棚抹灰面积内。雨蓬顶面带反沿或反梁者,其工程量乘系数;底面带悬臂梁者,其工程量亦乘以系数。 墙面:区分不同墙材质、砂浆种类、配合比 1.封面 2.工程预结算 3.A价差 4.工程造价取费

钢筋重量(计算)表

例如:求直径为D的钢筋的理论重量=D*D*0.617 0.617为直径为10钢筋的理论重量,只需要记住10钢筋的理论重量即可! 直径12及以下的保留三位小数;直径12以上的保留两位小数;保留时候6舍7入! 直径40以下的都很准 钢筋比重 2009-07-29 16:59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我有经验计算公式,你自己计算一个表格就可以了。也可以去买一本有表格的书,用起来也很方便的。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 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 W=0.00785×宽×厚 方钢 W=0.00785×边长2 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2 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全部钢筋计算公式及钢筋锚固长度计算

全部钢筋计算公式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钻孔灌注桩螺旋筋计算

今看设计图纸上关于灌注桩螺旋箍筋的计算式有不解,求教: 采用Φ8作为箍筋,桩D=1.5M,一根桩上螺旋筋间距分自上至下两种,即71*10+L-850,上面间距是0.1m,下面间距是0.2m,计算公式是:21.826L+12416.2,请问21.826及12 416.2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箍筋直径是138.8cm。 间距为10cm的高度是不是一定的? A=√(S2+4D2)/4 C=(4A2-D2)/4Ax2 L=(2000πA/S)(1-C/4-3C2/64)H/1000 (√是开根号,S2、D2、A2、D2、C2是平方,π是3.14) S—螺距 D—螺旋筋的缠绕直径,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箍筋的直径 H一根桩(柱)螺旋筋的缠绕高度 L—一根桩(柱)的螺旋箍筋长度 把要算的数据代入算式,自己算算吧! 算例: 已知一根桩的钢筋骨架高度为15M,直径为108.8CM,螺旋箍筋的直径为8MM,螺距为2 0CM。求螺旋箍筋长度? S=20,D=108.8,H=15 结果L=256.89 楼上的兄弟你的公式我看不懂,不过我现在我已经知道怎么算了。谢谢,我的公式如图: 桩顶桩底还自绕一圈还有搭接长度呢?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造价技术 2008-08-20 12:59 阅读36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 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 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l=1000/p×√(лD)^2+p^2+лd/2 式中 d——螺旋箍筋的直径;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与D的比值较小(p/d﹤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 下面近似公式计算: l=n√p^2+(лD)^2 式中n——螺旋圈数;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表示次方的意识。 其他公式: 螺旋箍筋长度: L= (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sqrt(π×(构件直径-保护层×2+箍筋直径)2+加密区间距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sqrt(π×(构件直径-保护层×2+箍筋直径)2+非加密区间距2)+3×π×(构件直径-保护层×2+箍筋直径)+12.5×箍筋直径 SQRT是根号 = 平方根号 n: 螺旋箍的圈数 p:箍筋间距 d:圆直径另计搭接长度 圈数=长度/间距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 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锚固的计算公式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