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常见句式变换详解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详解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详解

⼩学语⽂常见句式变换⽅法详解⼩学⽣语⽂考试失分的多数情况都来⾃于基础题。

各种句式的变换是语⽂基础知识考查的⼀个重要形式,如果孩⼦⽆法很好的掌握这⽅⾯内容,不仅在考试中做不对题,更容易导致写作⽂常常语句不通……⼀、句⼦的类型句⼦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认识句⼦对我们后⾯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乃⾄写作等都很有帮助。

分辨4种句⼦类型⼩学阶段必须掌握的28条语⽂基础知识(1)陈述句:能告诉别⼈⼀件事的句⼦,句末⽤句号。

如:我参加了⼀场钢琴⽐赛。

(2)疑问句:向别⼈提出问题的句⼦,句末⽤问号。

如:为什么你不想去上学?(3)祈使句:向别⼈得出要求的句⼦,句末⼀般⽤句号,有时也⽤感叹号。

如:加油站附近,请勿吸烟!(4)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句末⽤感叹号。

如:炸鸡太好吃了!⼆、常见变换句式变换句式,就是把⼀个句⼦改变为另⼀个句⼦,意思基本不变。

主要有以下⼏种类型:(⼀)扩句和缩句扩句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进⾏扩充,给其添加⼀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形象。

例:太阳升起。

⾦⾊的太阳从东⽅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扩句时要注意: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缩句是把⼀个表达具体、⽣动的句⼦去掉修饰性的词语,保持句⼦最基本的成分,更加简洁。

⼀般有以下⼏种情况:1.去掉'的'字前⾯的词语例:迷⼈的玫瑰花吐露着醉⼈的芬芳。

这个例句只要去掉'迷⼈的'和'醉⼈的'就⾏了。

玫瑰花吐露芬芳。

有时句⼦⾥的“的”字会隐含起来,要注意。

2.去掉'地'字前⾯的词语例:古⽼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此句在去掉'古⽼的'同时,还要去掉'地'字前的'沉沉地'。

3.去掉'得'字后⾯的词语例:调⽪的⼩姑娘⾼兴得跳起来。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句式转换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知识点。

它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重点归纳小学语文中常见的句式转换类型及其转换方法。

陈述句和感叹句的转换是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基本形式之一。

这种转换通常是通过添加感叹词或改变句子的语调来实现的。

例如:疑问句和反问句的转换也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句式转换形式。

这种转换是通过将疑问词放在句子前面或将肯定变为否定来实现的。

例如: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是小学语文句式转换中比较简单的一种形式。

这种转换可以通过添加否定词或改变动词的形式来实现。

例如: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是小学语文句式转换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形式。

这种转换可以通过改变动词的形式和主语来实现。

例如:祈使句和陈述句的转换也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句式转换形式。

这种转换可以通过改变动词的形式和语气来实现。

例如:除了以上五种基本句式转换形式外,小学语文还涉及到一些复杂的句式转换,如复合句、并列句等。

这些复杂的句式转换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例如:复合句: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是还是没有考好。

小学语文中的句式转换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通过掌握不同的句式转换形式和转换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语言能力和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拼音是小学语文知识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拼音的规则和发音,能够正确地拼读和书写。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基本的笔画和笔顺,能够正确地书写汉字。

词汇和句子是小学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词汇和短语,能够正确地理解其意思和用法。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知识的重要技能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正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段落大意和细节内容。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句式转换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通过对不同句式的转换掌握,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句式转换进行归纳总结。

一、陈述句转感叹句陈述句是我们日常交流中最常见的句式,而感叹句则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情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陈述句转感叹句的方法:1. 在陈述句中加入疑问词:陈述句:这个花园真美。

感叹句:这个花园怎么那么美呀!2. 在陈述句中使用感叹词:陈述句:你的礼物真好。

感叹句:你的礼物太棒了!3. 在陈述句中使用感叹词和修饰语:陈述句:他唱歌很好听。

感叹句:他唱歌真是太好听了!二、陈述句转疑问句疑问句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陈述句转疑问句的方法:1. 在句首加上疑问词:陈述句:他是你的朋友。

疑问句:你的朋友是他吗?2. 加上助动词或情态动词:陈述句:他会游泳。

疑问句:他会游泳吗?3. 句子结构颠倒:陈述句:那只小狗是谁的?疑问句:谁的是那只小狗?三、陈述句转祈使句祈使句用于表达命令、请求或建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陈述句转祈使句的方法:1. 去掉主语:陈述句:你应该好好学习。

祈使句:好好学习。

2. 用动词原形开头:陈述句:你在外面等我。

祈使句:等我在外面。

3. 使用感叹词加强语气:陈述句:请安静。

祈使句:安静!四、选择疑问句转陈述句选择疑问句通常用于询问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选择关系。

将其转换为陈述句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观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疑问句转陈述句的方法:选择疑问句:你喜欢吃苹果还是橘子?陈述句:你喜欢吃苹果和橘子。

选择疑问句:你想去公园还是图书馆?陈述句:你想去公园和图书馆。

五、简单句转复合句将简单句转换为复合句能够丰富句子结构,增强表达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单句转复合句的方法:1. 加入连词,如"因为"、"所以":简单句:我正在学习,我希望考试取得好成绩。

复合句:我正在学习,所以希望考试取得好成绩。

小学语文知识点:句式转换全解析

小学语文知识点:句式转换全解析

小学语文知识点:句式转换全解析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 属于语言运用方面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基础,也将是以后高考关注的内容。

下面是句式转换知识梗概:一、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你看了比赛。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考试中常见的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小学考试中常见的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小学考试中常见的语文句式变换详解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型变换并不多,孩子掌握了下面这些,就掌握了一大半,赶紧为孩子留着吧!1.“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把”字句:将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例如: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改为把字句:蚂蚁把一条大虫吃了。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例如: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改为被字句: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2.把直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的转述例如:妈妈对小明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我要带你去学钢琴。

”改成转述句是:妈妈对小明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妈妈要带他去学钢琴。

注意点:一是改标点,不用冒号和引号,改用逗号;二是改人称,把“你”“我”改成“他”“妈妈”,即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三是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微调整。

3.改变说法,做到语言美例如: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应怎么说呢?应说:“老奶奶,请您坐这儿!”注意点:如说“喂,老太婆,坐这儿来!”就很没有礼貌。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使用“请”“打扰”“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问……”等。

4.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例如:他是三好生。

改成:他难道不是三好生吗?又如: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激动,感到自豪。

改成: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感到自豪呢?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

也可以在句子开头加上“难道”等。

反之,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词和句末的“吗”“呢”等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

5.句子合并例如:1.年轻的妈妈请大夫。

2.大夫给孩子看病。

合并后为:年轻的妈妈请大夫给孩子看病。

注意点:第一句中动词“请”的后面是“大夫”,第二句句首也是“大夫”,所以去掉一个“大夫”。

部编版小学语文重点知识讲解:句式变换全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重点知识讲解:句式变换全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重点知识讲解:句式变换全解一、“把”字句和“被”字句。

示例1:BBC美食节目报道了阿大葱油饼店。

执行者被执行者BBC美食节目把阿大葱油饼店报道了。

阿大葱油饼店被BBC美食节目报道了。

示例2:韩国三星公司没有召回中国市场上的三星Note7手机。

二、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示例1:“最美野长城”被修成水泥路令人痛惜。

示例2:我十分佩服深圳“鸽笼房”的设计师,6平方米居然做到了五脏俱全。

示例3:谁如果做真卷抄答案,我一定撕了他的卷子。

三、引述句和转述句。

示例1:表情帝傅园慧说:“我确实尽力了,我已经使出洪荒之力。

”示例2:乔任梁的化妆师对记者说:“前两天还在拍清代戏,他确实心情不太好状态也不好。

”示例3: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贝多芬问盲姑娘,盲姑娘爱听吗?他再给盲姑娘弹一首曲子吧。

)示例4: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他就把璧交给秦王。

)四、陈述句和反问句。

示例1:岳云鹏的《五环之歌》废话连篇。

示例2:谍战剧《麻雀》最近正在湖南卫视热播,爱看革命剧的我当然会看。

示例3:明白了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反问句改陈述句难道还会难吗?五、修辞句。

示例1:她的脸红了。

(改为比喻句)(她的脸红得像个大苹果。

)示例2:泉水从洞口涌出。

(改为拟人句)(泉水从洞口唱着歌儿欢快地流出。

)六、句子组合。

示例: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保留全部信息。

①2013年12月10日在南非FNB体育场举行了曼德拉的追悼大会。

②曼德拉是南非前总统。

③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讲话。

④奥巴马在讲话中赞扬曼德拉是“历史的巨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1: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12月10日南非FNB体育场举行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追悼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赞扬他是“历史的巨人”。

二年级语文句型转换

二年级语文句型转换

二年级语文句型转换一、句子的主语转换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句子的主语转换。

对于主语转换,我们需要注意保持句子的主谓一致。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1.原句:小明喜欢吃苹果。

转换:苹果被小明喜欢吃。

2.原句:小猫在树下玩耍。

转换:树下有小猫在玩耍。

3.原句:孩子们正在教室里上课。

转换:教室里有孩子们正在上课。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主语的转换不仅仅是将主语放在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还需要对谓语动词进行相应的变化,以保持句子的语法结构的完整性。

二、句子的时态转换句子的时态转换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文课上,我们经常需要将一个句子从一种时态转换为另一种时态。

下面是几个例子:1.原句:我明天要去图书馆。

转换:我昨天要去图书馆。

2.原句:他正在写作业。

转换:他曾经写作业。

3.原句:小明将会参加比赛。

转换:小明已经参加比赛。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句子的时态转换需要根据句子的上下文和语境来进行合适的变化,以使句子符合新的时态要求。

三、句子的否定转换句子的否定转换是指将一个肯定句转换为否定句。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否定转换的方法。

下面是几个例子:1.原句:他很高兴。

转换:他不高兴。

2.原句:我在家吃饭。

转换:我不在家吃饭。

3.原句:小狗喜欢吃肉。

转换:小狗不喜欢吃肉。

在进行否定转换时,我们需要在句子中加上否定词,同时对动词进行相应的变化。

四、句子的陈述与疑问转换句子的陈述与疑问转换是指将一个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或将一个疑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会进行这种转换。

下面是几个例子:1.原句:他正在看电视。

转换:他是不是正在看电视?2.原句:你会游泳吗?转换:你会游泳。

3.原句:他去了商店。

转换:他去商店了吗?在进行陈述与疑问转换时,我们需要注意对句子语序和词语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以使句子的陈述与疑问关系相互转换。

总结起来,二年级语文句型转换是我们学习语文时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句子的主语、时态、否定与疑问等方面的转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二年级语文反问句、陈述句互换讲解及例题

二年级语文反问句、陈述句互换讲解及例题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肯定句: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肯定: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否定句: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陈述句:表示事实或说话的人的看法。

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常见否定词:不、没有、不能、不可以、不会……..常见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莫非、难不成………陈述句变反问句:原句+反问词+否定词+语气词-句号+问号1、肯定句变反问句:在原句句首加上反问词,然后在句中加上否定词,句末加上语气词,句末句号变为问号。

例如:你应该去看他。

第一步加反问词:难道你应该去看他。

第二步句首加否定词: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

第三步句中加语气词: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吗。

第四步句末句号变问号: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吗?2、否定句变反问句:句首加反问词,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或者再加上一个否定词),句末加语气词,句末句号变问号。

例如:他不应该去看她。

第一步句首加反问词:难道他不应该去看她。

第二步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或再加上一个否定词):难道他应该去看她。

(难道他不应该不去看她)第三步句末加语气词:难道他应该去看她吗。

第四步句末问号变句号:难道他应该去看她吗?练习:1、我们都喜欢看动画片。

——————————————————————2、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3、字典是我的朋友。

——————————————————————4、我买不起这么贵的书——————————————————————5、我不会忘记我的好朋友。

——————————————————————反问句变陈述句:原句-反问词-否定词-语气词-问号+句号第一步去掉原句中的反问词,第二步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原句中没有否定词就加上否定词),第三步去掉原句中的语气词,第四步将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难道读书不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吗?第一步去掉原句中的反问词:读书不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吗?第二步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原句中没有否定词就加上否定词):读书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吗?第三步去掉原句中的语气词:读书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第四步将问号改为句号:读书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常见句式变换详解
附-最全的关联词用法
一、扩句和缩句
扩句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时要注意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缩句是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方法
其实,缩句就是去掉修饰的部分,只要留下句子的主干。

哪些是修饰部分呢?
1、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
例: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这个例句只要去掉“深红的”和“夺目的”就行了。

可是,有些句子中的“的”字不出现,隐含在句中,我们可以先把它找出来,然后再缩句。

例: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此句只要变成“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的好”,缩句就容易多了。

2、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
例: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

此句在去掉“古老的”同时,还要去掉‚地“字前的‚沉沉地”。

有些“地”字会隐含起来
例:清澈的小河缓缓流向远方。

我们同样得在“缓缓”后补“地”,然后将它去掉。

3、去掉‚“得”字后面的词语
例:调皮的小姑娘高兴得跳起来。

“得”字后面的“跳起来”要去掉。

4、去掉表示数量的词语
例:月台两头的杏树引来一群蜜蜂。

“一群的”要去掉,当然,“月台两头的”也要去掉。

5、去掉表示介绍时间、处所、方向、方式、目的等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有固定格式,如“在”、“上”、“从”、“到”、“用”等等,很容易将他们找出来。

例:胜利的红旗在小学上空迎风飘扬。

“在小学上空”介绍了红旗所在的位置,所以我们应将它去掉。

6、“着、了、过”不能删除
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除的。

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

二、陈述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1、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2、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3、改变标点符号。

4、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

五、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都是表示肯定语气的句子,后者更加强烈的表示肯定。

(双重否定句是指一句中有两个否定词语的句子)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附-最全的关联词用法
01
小学都有哪些需要掌握的关联词
并列关系
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

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个方面。

既…又…
一边…一边…
又…又…
一面…一面…
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那么…那么…
例:①小芳既爱唱歌,又爱跳舞。

②夏天的晚上,小明一家人一面吃西瓜,一面看电视。

③小明在学习上不是没有努力,而是努力不够。

因果关系
前面(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因为…所以…
既然…就…
由于…因而………
因此……
既然…那么………
因为……
之所以……是因为……
例:①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②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

③你之所以没有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你太粗心了。

转折关系
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虽然…但是………
可是……
尽管…还是…
例:①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

②人的心只有拳头那麼大,可是一个好人的心是容得下全世界的。

③尽管他身强体壮,还是搬不动这块大石头。

选择关系
两个分句表达两种情况,从中选一种。

或者…或者…
宁可…也…
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
例:①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

②小明是个好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不是赶紧写作业,就是在复习功课。

③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假设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如果…就…
要是…就…
假如…就…
倘若…就…
即使…也…
例:①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②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

③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

条件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都…
例: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②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我们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③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递进关系
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
不光…还…
不仅…而且…
不仅…还…
例:①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②小明不光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还预习了第二天的功课。

③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02
小学生该如何使用呢?
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要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结合方法去判断就能省时省力许多。

龙门君在此分享五个方法点,结合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分清各类关联词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例如:“我们努力学习,期末取得优异成绩。


加上关联词后,句子就变成:
1.因为我们努力学习,所以期末取得优异成绩。

2.如果我们努力学习,期末就能取得优异成绩。

3.只有我们努力学习,期末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第一句是因果关系,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第三句是条件关系。

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我们说话、造句或作文的需要来确定。

2
配对使用关联词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例如:
1.只要努力学习,才会取得优异成绩。

2.解放军宁可挨饿,不如打扰老百姓。

第一句,“只要……就……”,“只有……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把“不如”改为“也不”。

3
放对关联词的位置
关联词位置不对,会使语句不通,例如:
虽然学校要求保持校园干净,却同学们乱扔垃圾。

“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

如果把“却”放在“同学们”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4
不要漏用关联词
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

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

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

例如:
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

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句子的意思才够清楚。

5
切忌滥用关联词
滥用关联词,也会使语句不通畅,例如:
因为由于得到赞助商的踊跃支持,所以此次活动得以顺利举行。

“因为”和“由于”意思相同,选择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03
学以致用
1
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如果……就……;只有……才……;
虽然……但是……;只要……就……;
即使……也……;因为……所以……
1._______肯下一番苦功,_______能练出一手好字。

2._______肯下一番苦功,_______能练出一手好字。

3._______肯下一番苦功,_______能练出一手好字。

(答案:根据语境,上面三题“如果……就……”“只有……才……”“只要……就……”“因为……所以……”都可作为答案填入)
2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虽然……但是……
……因此……;不是……而是……
1. 我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_______饭店,_______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2. 进来看书的人_______很多,_______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

3.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_______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答案:1.不是……而是……
2.虽然……但是……
3.……因为……)
3
选关联词把每组的两个句子连接起来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1. 甲虫迷路了。

/甲虫傲然前行着。

2. 草虫的村落里有街道。

/草虫的村落里有小巷。

(答案:1.甲虫虽然迷路了,但是仍傲然前行着。

2.草虫的村落里不但有街道,而且有小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