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类文章阅读

合集下载

记事文章优秀例文

记事文章优秀例文

记事文章优秀例文第一篇:记事文章优秀例文【优秀例文】清亮亮的雨水我敢说,在同学们中间,谁也没有我对雨水的感情深。

“春雨贵如油”,真是这样啊!当然雨水多了会造成灾害,可是对我来说,雨水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

我们一家4口住在一幢30年代建造的小阁楼上,不到10米见方的小屋,是我们的卧室、书房兼客厅。

房子小,没有暖气、煤气倒也可以,最糟的是没有自来水。

全楼的住户靠楼下小胡同里一个套着胶皮管子的水龙头用水。

人们一年四季,心安理得地把水挑上楼,谁也不抱怨。

每到夏天,当你走进这条迷宫似的小胡同时,就会看见顽皮的孩子们在水龙头下争先恐后地洗脸、洗衣或者打水仗,惹得居民组长老奶奶一顿大骂。

许多花花绿绿的时髦衣服、衬衫、短裤什么的晾在铁丝上,衣服上的水嘀嘀嗒嗒地落进摆在地上一排用破搪瓷盆等代用的花盆里,一些连植物学家也未必能叫上名字来的小草、小花,在破搪瓷盆里开得还挺茂盛。

我们这里家家都是节约用水的能手。

洗菜水用来洗手,洗手之后用来刷地板,废水利用率达百分之百。

有一天,我放学早,想帮助妈妈洗洗衣服,可是缸里没水了,下楼去拎又拎不动,而且正下着大雨。

我望着大雨出神,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

雨水顺着平台、房梁哗啦啦地往下流。

我仿佛看着妈妈顶着大雨从学校里下班回家,仿佛看见爸爸在雨中挑着水艰难地一步一滑地上楼……忽然,我看见了一只罐头瓶在平台上淅沥沥地接了半瓶子水。

啊,有了!我把水桶挂在平台的横木上,不也可以接水吗?于是,不到20分钟,就接满了一桶清亮亮的雨水。

我高兴极了,接了一桶又一桶,心里就像来到果园里摘苹果那样甜美。

这些水,除了洗衣服,还剩下许多。

晚上,爸爸、妈妈夸奖我:“毛毛真乖!”哥哥表扬我:“还是妹妹聪明!”更有趣的是,住在楼上的叔叔阿姨们,也都开始像我这样接雨水来用。

每逢雨天,当我看到大大小小的雨水桶在叮叮咚咚地“工作”时,心里就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不过,我并不希望别的同学也有我这种接雨水的喜悦,我祝愿大家都能住上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能用上方便的自来水。

四年级记事类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四年级记事类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兄弟俩羡慕地看着客人,又看看自己的母亲。母亲只穿了一件 (朴素 朴实)的外套,身上没有任何珍贵的饰品。但是她和善的 笑容却照亮了她的脸庞,远胜于任何宝石的光芒。她金棕色的头发 编成了一条长长的辫子,盘绕在头上像一顶皇冠。
“你们想看看我其他的珠宝吗?”富有的女人问。
她的仆人拿来一只盒子并放在桌子上。这位女士打开盒
记事类
在几百年前的罗马城,两个孩子正在清晨的阳光下快乐地玩耍, 他们的母亲康妮黎亚走过来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今天有一位 富有的朋友要来我们家做客,她还会向我们展示她的珠宝。”
下午,那个富有的朋友来了。金环在她的手臂上闪烁着耀眼的 光芒,手指上的戒指闪闪发光,脖子上挂着金项链,发髻上的珍珠 饰品折射出(柔和 温柔)的光。
5、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骄傲。请你结合生活实 际谈一谈父母是怎样将你视为“珍宝”的。
5、言之有理即可。
(二)测试阅读
我想和你们一样 她叫蒂娜,是我的学生,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亮的微笑。这样的微笑出 现在她的脸上是很不寻常的,由于大脑麻痹而产生的肌肉僵硬,蒂娜很难 控制自己的身体。同学时常看到她扶着助步架艰难地在学校拥挤的走廊上 挪动。 那天,我布置了不少作业,其中一项是背诵一首题为《不要放弃》的三 节诗。我只为这项作业定了10分,我猜想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去背诵它。在 我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布置只值10分的家庭作业,我多半会自动 放弃。好奇心让我想测试一下,看到底有多少同学背了诗,看今天的学生 是不是也像当年的我。 到了检查作业的那天,我走进教室,一抬头,看见了蒂娜,她脸上的微 笑与平日有些不一样,仿佛多了一份担心。 “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翻着花名册,我 让学生们依次站起来背诵。果然被我料到了,他们一个个都背不出这首诗。

记事类阅读理解技巧

记事类阅读理解技巧

记事类阅读理解技巧
记事类文章通常会涉及到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细节信息,因此阅读理解技巧对于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阅读记事类文章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信息。

一、把握文章主体
记事类文章通常会涉及到一个或多个事件,而这些事件通常会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因此,阅读记事类文章时,读者应该首先把握文章主体,即事件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篇文章描述了一个人一天的行程,读者应该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出这个人先去了哪里,又去了哪里,每个地点停留了多久等信息。

二、关注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信息
记事类文章通常会涉及到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理解事件的顺序、人物的关系等都非常重要。

因此,读者在阅读记事类文章时,应该特别关注这些细节信息。

例如,在一篇描述一个人物生平的文章中,读者应该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出这个人物的出生时间、出生地点、成长经历、重要事件等信息。

三、理解事件的因果关系
记事类文章中,事件之间通常会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因此,读者在阅读记事类文章时,应该特别关注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在一篇描述一个企业成功的文章中,读者应该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出这个
企业成功的原因、成功的过程等信息。

四、注意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
记事类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会对读者的理解产生影响。

因此,读者在阅读记事类文章时,应该特别注意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在一篇描写一个场景的文章中,读者应该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出作者所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写人记事记叙文45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写人记事记叙文45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写人记事记叙文45篇目录1 绿茵场上的非主流 (2)2 没落下去的手掌 (4)3 大地的耳朵 (6)4 创造月亮 (8)5 大风 (10)6 成长的桥 (12)7 天职 (14)8 有本事,你也撕 (16)9 家里养着月亮 (18)10 但愿有个梦 (20)11 火车上的故事 (22)12 名人墙 (24)13 被放逐的皇后 (26)14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28)15 手掌里的清凉 (30)16 野马嘴里有清泉 (32)17 母亲养蜗牛 (34)18 老海棠树 (36)19 百合花开 (38)20 父爱就像那场雪 (40)21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42)22 中午的黄昏 (44)23 种春风 (46)24 温暖心窝的话语 (48)25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50)26 特殊的圣诞礼物 (52)27 冬天过去了 (54)28 集中营的课堂 (56)29 继父 (58)30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60)31 雕花烟斗 (62)32 老汪栗子 (64)33 回家去问妈妈 (66)34 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筝 (68)35 为一只小鸭子痛哭 (70)36 你的眼泪是一条河 (72)37 善良的种子 (74)38 1945年的母亲 (76)39 祖母的葵花 (78)40 十毫升母爱 (80)41 那盆水仙花 (82)42 青虫之爱 (84)43 干净 (87)44 风筝的心 (89)45 春天里种植自己 (91)参考答案 (93)1 绿茵场上的非主流①他出生在意大利的富豪家庭,父亲是钢铁大亨,其家族企业涉足50多个国家。

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

然而,当他接触足球后,突然觉得,跟绿茵场相比,钢铁经营之类的事情简直索然无味。

从此,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球员。

父亲骂他没出息,说:“我可以买下一家足球俱乐部给你经营。

”他却说:“如果我整天躺在你的钱上睡觉才是没出息。

记事类文章阅读

记事类文章阅读

记事类文章阅读————————————————————————————————作者:————————————————————————————————日期:ﻩ记事类文章阅读如何阅读记事类文章记事类文章,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事情发生、发展、结果全过程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阅读记事类文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了解记叙的“六要素”首先,要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弄清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清文章记事的顺序一般来说,记事类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通常有三种:(1)顺叙,就是按事情发生的经过,按时间的先后叙述。

这是记事的最基本方式。

(2)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这种方法使人感受到叙述的波澜或悬念,产生急于寻找答案不赌不快的感受。

(3)插叙,主要是叙述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件事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

当交代结束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

插叙使人对文章的原有叙述文字更加清楚、明白。

理解了事物的发展顺序,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

三、抓住文章的重点在记事类文章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环节,而事情的经过,则是记事类文章的主体。

抓住这一部分,有助于我们理解整篇文章,从而更好地把握住文章所表现的中心思想。

另外,在叙述描写时作者有时表达自己的感谢、认识,也就是说,直接表达对人物、事件的评价。

这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阅读时要加以注意。

【阅读训练1】换伞早晨,天下着雨,街边的一家点心店门前挤满了人,我也撑着伞,排在买早点的行列中。

好容易轮到我买了。

我收下雨伞,靠在柜台边,买了点心,匆忙间顺手抓起柜台边的一把雨伞抽身退了出来,撑开伞,扎进了雨帘。

我正在匆匆赶路,忽然听到有人在喊:“等一等!……”雨声夹着喊声,是喊我吗?回头一看,一把黑布伞穿过透明的雨丝,向我急速地移动着。

怎样阅读记事的文章7.4

怎样阅读记事的文章7.4

怎样阅读写事的文章记事的文章,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事情发生、发展、结果全过程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阅读记事类文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记叙的“六要素”首先,要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弄清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文章记事的顺序一般来说,记事类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通常有三种:(1)顺叙,就是按事情发生的经过,按时间的先后叙述。

这是记事的最基本方式。

(2)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3)插叙,主是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事件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

当交代结束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

3、抓住文章的重点在记事文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环节,而事情的经过,则是记事文的主体,也是文章详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一只(zhī zhǐ)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

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小蚂蚁听了很(满意得意),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打败)了,我多伟大!得(déděi)赶快回去,向伙伴们(荣耀炫耀)一番!”于是,他调(tiáo diào)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

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piāo luò()在一片汪洋之中。

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tuō xiǎn (),一面叹息道:“唉,真kě lián(),连这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么?”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1、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小升初语文阅读能力提升 专题十五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能力提升  专题十五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专题十五: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重点:1.写人记事类文章首先要确定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通过人物所做的事情,人物的有关动作、外貌、语言等各方面的描写,再结合文中对人物作出直接或间接评价的关键语句,确定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精神品质。

2.写人记事文章还要把握主要事件。

写事类文章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要素,把握事件的整个过程。

并通过文中表达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深入理解作者对具体事件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事件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难点:分析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重点笔记1.阅读写人类文章的方法;2.阅读记事类文章的方法。

真题试练课外阅读。

(一)丢失的衣裳王辉①张嫂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身旁趴着宠物狗花花。

屋外风声骤起,天色旋即暗了下来。

要下雨!张嫂赶紧放下毛衣,奔向阳台收衣裳屋②张嫂的手伸出阳台,正要将晾晒的衣裳往里,突然,身后“咣”的一声,张嫂吓得手一哆嗦,衣裳掉下楼去。

张嫂回过头,见茶几上的花瓶翻倒在地。

花花正躲在墙角落用犯了错误的眼神望着主人。

③“花花,你又闯祸了,等我捡回衣裳再收拾你。

”张嫂扬了扬手吓唬道。

④张嫂匆匆下了楼,却不见衣裳,附近转了一圈也没发现。

“奇怪,也就一会儿功夫,怎么就没了,让大风卷上天了?”张嫂边嘀咕边顺着风向继续找。

⑤不远处有个驼背老头,拎着一个蛇皮袋东张西望。

张嫂看见他心里就来气。

这老头是个拾荒者,租住在小区车库里,不仅古里古怪,还爱管闲事。

⑥张嫂记得有一次出门遛狗,自家花花也就在路上拉了点屎而已,别人都没吭声,就他叽叽歪歪:“要文明养狗,要讲卫生…”张嫂本来就看他不顺眼,听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回敬道:“你算哪根葱,也配管我,呸!”然后抱起花花就走。

⑦张嫂怀疑是老头捡走了衣裳,而且就藏在那蛇皮袋里,但没抓现行,不好随便搜,万一他已转移赃物反咬一口就麻烦了。

张嫂便指桑骂槐起来。

那老头装聋作哑,拎着蛇皮袋若无其事地走了。

三年级阅读理解——记事类文章(含答案)

三年级阅读理解——记事类文章(含答案)

三年级阅读理解——记事类文章(含答案)记事类文章——阅读有方法记事类文章,就是通过记叙某些事情,或阐述道理,或赞美人物,从而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那么,在阅读此类文章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1.弄清楚事情的六要素记事类文章,一般由六个要素构成,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阅读记事类文章时,理清六要素,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所写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从整体上明白作者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文章的记事顺序一篇记事文,无论篇幅长短,总有一条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线索是叙事文章的脉络,起着结构全文的作用。

阅读时把握了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叙事的顺序和条理,进而一步一步去领悟作者写这件事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事类文章一般都有详有略,凡是能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地方,作者都会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详写。

阅读时,我们要抓住重点,认真分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看法及观点,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为文章划分层次段落前面三个步骤完成以后,就要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记事的文章,划分层次结构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有两种分法:一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二是按因果关系来划分。

层次划分清晰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5.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文章,一般都会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重点来进行叙述。

阅读时,就要搞清楚这件事具有哪些特点,作者抓住了哪些重点,又是怎样抓住重点来写的。

把握住了这些,就不难理解文章的中心了。

阶梯训练一弄清楚事情的六要素叙事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

我们在开始阅读这类文章时,就要初步了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进入时的情况怎样,事情结果如何。

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就会很快文章的内容,为进一步阅读打好基础。

1.“小溪”的欢歌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事类文章阅读记事类文章阅读如何阅读记事类文章记事类文章,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事情发生、发展、结果全过程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阅读记事类文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了解记叙的“六要素”首先,要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弄清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清文章记事的顺序一般来说,记事类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通常有三种:(1)顺叙,就是按事情发生的经过,按时间的先后叙述。

这是记事的最基本方式。

(2)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这种方法使人感受到叙述的波澜或悬念,产生急于寻找答案不赌不快的感受。

(3)插叙,主要是叙述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件事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

当交代结束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

插叙使人对文章的原有叙述文字更加清楚、明白。

理解了事物的发展顺序,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

三、抓住文章的重点在记事类文章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环节,而事情的经过,则是记事类文章的主体。

抓住这一部分,有助于我们理解整篇文章,从而更好地把握住文章所表现的中心思想。

另外,在叙述描写时作者有时表达自己的感谢、认识,也就是说,直接表达对人物、事件的评价。

这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阅读时要加以注意。

【阅读训练1】换伞早晨,天下着雨,街边的一家点心店门前挤满了人,我也撑着伞,排在买早点的行列中。

好容易轮到我买了。

我收下雨伞,靠在柜台边,买了点心,匆忙间顺手抓起柜台边的一把雨伞抽身退了出来,撑开伞,扎进了雨帘。

我正在匆匆赶路,忽然听到有人在喊:“等一等!……”雨声夹着喊声,是喊我吗?回头一看,一把黑布伞穿过透明的雨丝,向我急速地移动着。

雨伞移到我身边便停住了,伞一斜,露出一张秀气的脸。

“大哥哥,你把伞拿错了!这把才是你的。

我的伞面已经打补丁了,给!甜甜的声音有点醉人。

我这才发觉自己的伞在她的手里一一那是前不久才买的。

我撑着自己的伞继续赶路,一滴雨点落在我的唇边。

呦,甜滋滋的,像蜜一样甜,一直甜到我心里。

请你练一练:1.短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抓住了“我”的()进行描写。

A.语言B. 动作C. 心理活动D. 肖像【描写人物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

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她高高的个儿,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梳着许多根又细又长的小辫子。

雪白的瓜子脸,细长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流露出聪颖的光芒。

她平时爱穿红黄相间的长条衬衫,配上浅绿色的紧身裤,多么像一位从新疆来的维吾尔族小姑娘啊!2.文章最后写了“我撑着自己的伞……一直甜到我心里”,这句话的意思是( )A.雨水是甜的,所以吃到嘴里,“甜到心里”。

B.小姑娘高尚的品质,甜甜的声音,使人感到“甜到心里”。

C.自己的新伞回到手中,因而高兴,感到“甜到心里”。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声音的延长B.解释说明C. 意思的转折【解析】(1)声音的延长。

【例】卖——扇子啦!(2)解释说明。

【例】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好处一一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起,我便常常跃居全班之冠,而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

(3)意思的转折(引入的内容与前文发生了转换)。

【例】今天好热啊!一一你什么时候去上海?(4)标志说话的中断或停顿。

【例】我今天很想看电影,可是一一(5)标志语言的作者或出处。

【例】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一一高尔基4.短文中作者重点对( )这个人物进行了描写,表现了这个人物( )的品质。

【阅读训练2】吃西瓜前几天,爸爸买了两个又大又圆的西瓜。

晚上,天气闷热,爸爸招呼我和弟弟一起吃西瓜。

我和弟弟看着这两个西瓜,就仿佛看到里面鲜红的瓜瓤。

爸爸切开了第一个瓜。

啊!是个生的,黄里微微泛有白色。

瓜籽也是白嫩的,我和弟弟好失望。

可是,爸爸一声不吭,若无其事地切开第二个,啊!鲜红的瓜瓤,黑又饱满的瓜籽,诱人的瓜汁往外渗着,渗着。

“吃吧!吃吧。

”爸爸把两片推到我和弟弟面前笑着说。

弟弟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我也刚要吃,突然发现爸爸拿起一个生西瓜。

咬了一口,嚼了几下,眉头一皱,硬咽下去了。

这时,他发现我正盯着他。

爸爸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你吃你的吧,这生瓜也很好吃呀!”这时,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手中小小的一片西瓜突然变重了许多。

我又低头咬了一口,可怎么也咽不下去。

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熟瓜,拿起一片生瓜咬了一大口,清淡无味。

我还是把它吃下去了。

这件事过去很多天了,但我的心甜甜的。

我觉得在这件小事中,我得到了一种宝贵的东西。

1、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V”画出来。

闷热(m m men)瓜瓤(y mg r dig)诱人(y du xi 耳硬咽(y d n y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若无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 ____ ”画出第三自然段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4、填空:描写爸爸吃瓜动作的词有()()5、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括号里画“V”。

“我得到一种宝贵的东西”这一种东西是:(1)西瓜的营养。

()⑵父子的情谊。

()(3)父亲的疼爱。

()⑷团结的力量。

()6写出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阅读训练3】“牙疼”不可说“下课了,下课了!”随着这欢呼声,同学们纷纷跑出教室,我和几个女同学玩起了“抓人”游戏。

可是,正当我们玩得高兴时,我的朋友把头低下去。

不好,一碰,我的牙根出血了。

我忍着痛,同学们陪者我到医务室去。

幸亏出血不多,过了一会儿就轻了一些了。

傍晚回到家里,我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妈妈。

因为妈妈很疼我,知道后一定会到学校里去说,这样会伤了我和那个同学的感情。

吃晚饭时,我一手捂着牙齿,一手吃饭。

妈妈急忙问我:“婷婷,你怎么啦?”我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慌慌张张地说:“我……我牙齿痛!”“可是你牙齿从来没有痛过呀?来,让妈妈看看。

”妈妈一边追问我,一边要来看我的牙齿。

我急忙说:“没关系的,妈••… 妈妈,等一会儿就会好的。

”妈妈见我这样说,就不再问了,但还是再三叮嘱我:“如果更疼了,就告诉我。

来,慢慢吃。

”我望着妈妈慈祥亲切的面孔,真不想隐瞒妈妈。

可我还是害怕伤了同伴间的感情,于是,我欺骗了最爱我的妈妈。

晚上,我躺在床上。

月光照进屋里,我还是想着白天的那件事。

这时,妈妈轻轻走进来,问我牙齿还疼不疼。

我又一次骗妈妈:“妈妈,不疼了,好多啦! 你快休息吧!”妈妈还以为我讲的是实话,脸上露出了笑容。

夜深了,我却还是想着,要是有一位仙女来告诉我该怎么做,那该有多好啊……这样一连过了好几天,我总是心神不定。

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但我却一直保守着秘密。

我的牙齿都快好了,可是我……妈妈还根本不知道!后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我向妈妈说起这件事时,妈妈抚摸着我的头,高兴地说:“好孩子,你将来一定会有很多朋友和你做伴的!”那时我不太懂,一个小小的秘密怎能引来好多伙伴呢?1.组词。

玩()顽()陪(培())秘(密()祥()详())2.写近义词。

傍晚()幸亏()叮嘱()慌慌张张() 3.“可”在字典中有这几种解释:(1)表示同意;(2)可以;(3) 表示值得;(4)表示转折;(5)表示强调;(6)适合。

请把正确的选项写在括号里。

A.“牙疼”不可说()B.可是,正当我们玩得很高兴时……()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D.她待人可好了,谁都喜欢她。

()E这回倒可了他的心了。

()4.扩句。

(1)我躺在床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上露出了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3自然段中“我还是想着白天的那件事”,“那件事”指什么事?6.“一个小小的秘密怎能引来好多伙伴呢?”那时作者不太懂,你懂吗?写下来,并写出读了这文章你悟到什么?【阅读训练4】假币风波“假币?”妈妈的嗓门足以让全院的人都听得见。

原来一个卖菜的找给爸爸一张50元的钞票,等我爸拿着这50元钱去商场买东西时,验钞机验出来是张假币。

现在好了,这张麻烦的假币被推到我们家了,看来我们也要想法子“甩掉”它,而这项“艰巨”的任务被我自告奋勇地揽了下来。

下午,我便上街溜达了。

爸爸先前是在大商场“翻船”的(因为有验钞机),看来得从小店下手了。

我选择了一家烟酒小百货店,老板娘这会儿有点忙,我就先站在旁边看着。

前面两位顾客是买烟的,他们给了老板娘一张100元的钞票,老板娘拿到钱后,先是对着亮处看了看,然后又用手揉一揉,最后还甩了两下,确定是真的后才找钱给那两个人。

我的手不知不觉地伸进了口袋,指尖摸到了那张像草纸一样的50元钱,心里顿时感到一阵不安,怎么办?老板娘太精明了,肯定会识破的。

要是识破了,说不准会把我当贩假币的抓起来呢。

我越想越害怕,干脆扭头就跑。

老板娘在我身后问道:“小姑娘买什么?” “不,不买。

”我一边跑一边说,明显感到自己的声音在颤抖。

我继续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

哎,那边有两个卖气球的老人,生意挺兴隆,去那儿花掉这钱吧,反正老人家眼神不太好。

“买两个气球。

”我递过去50元钱。

那个老奶奶笑眯眯地帮我解下了两个气球。

老爷爷转身翻着钱柜找钱给我。

看着这对慈祥的老夫妇,我心里挺不是滋味:也许他们无儿无女,就靠卖气球为生,也许50元钱,他们三天也赚不到,而我却……老爷爷翻了半天也没找到零钱,转身对我说:“孩子,我这里也没有钱找给你,你就先拿着这两个气球,过两天再把钱还给我们,反正我们一直在这里卖气球。

”我内疚地接过钱,放进口袋,啊,口袋里还有钱,我赶紧掏出来递过去,“爷爷,我还有零钱……” 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无力地踢着路上的石子:唉,到底该怎么办?猛然间,我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假币,三下五除二地把它撕成了碎片。

我轻轻松开手,碎纸片连同气球一齐飞了出去,望着气球欢快地飞上天空,我突然感觉到天真蓝。

请你练一练:1 •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甩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 ”画出描写“老板娘太精明了”的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