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合集下载

2007年湖北省武汉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07年湖北省武汉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武汉市2007年新课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19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2.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指定位置。

3.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胸存自信,手书华章;努力表现,永不言q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下文的语境,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①盛怒②哀愁③娇羞)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____;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____;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____。

3.下面一段话A、B两处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文字写在横线上。

(4分)“慈善一日捐”活动6月2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序幕。

A许多市民积极执行武汉市慈善会的倡议,将一天所得送到社区捐赠点,奉献爱心。

有关人士认为,开展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募得善款,B还能够增强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两个句子是()和()。

(4分)要形成讲礼貌的风气,就要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要有好的语感。

________。

假如心里老是考虑“我要讲礼貌,我要讲礼貌”,这是很勉强的,勉强的事情是不能持久的。

________。

所以要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不必想,自然而然地做到不使人家不舒服。

叶圣陶先生的话是十分中肯的。

A.有了文明习惯,有了好的语感,讲起礼貌来就自然,就靠得住。

B.良好的语感是一个人语言素质高的表现,是在长期的积累和运用中形成的。

往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往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往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1.请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①夕阳xié( )带着紫红的薄纱依偎着黄昏,清风低唱着轻盈的歌儿漫步田野,在樊笼jī( )绊的生活中,只要你勇敢追求,大自然自由的精灵能助你长出灵动的翅膀!②往年1月,英国部分超市牛肉制品中混入马肉的消息曝.( )光,此后事件不断发酵.( ),多个欧洲国家卷入“挂牛头卖马肉”的风波之中。

2.请在下边成语中的括号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2分)A.梦( )以求 B.春光明 ( )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2012年12月,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参与举办的“汉语盘点..2012”揭晓,通过对众多的热词、新词进行清查、整理,“梦”、“钓鱼岛”当选为2012年度国内字词。

②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有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4.请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谦称。

(2分)“谦称”是对自己谦逊的称呼。

谦称自己学识浅薄为“鄙”;谦称自己不聪明称“A ”;谦称自己身价低微用“卑”;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叫“B ”。

5.颜真卿、柳公权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各自形成的书法风格影响至今。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笔力圆厚,气势雄浑,被称为“颜体”;柳公权的书法笔意瘦挺,体势劲媚,被称为“柳体”。

右边甲、乙两幅书法作品从风格上看,哪幅作品属于“颜体”?(2分) (甲) (乙)一、仰慕劲松品格之高洁。

(20分)[甲]松风阁记(节选)刘基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①,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嵷②,潇洒而杜疏③。

故风之过之,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

故听之可以解烦黩④,涤昏秽⑤,旷神怡情,恬淡寂寥⑥。

宜乎⑦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⑧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

微风拂之,声如暗泉枫飒走石潄⑨;稍大,别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⑩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32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32

2007年襄樊市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2分)书藉是人类进步阶梯,创新是民族强胜动力。

2.在横线上写出句中加点字的读音。

(2分)他的心徜.________徉在这缥缈._______的江南丝竹中,恍若幽谷兰香,四处弥漫。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神奇的比喻把李煜的愁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B.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滔滔不绝....的推出了绿色食品。

C.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D.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

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选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0字以内,2分)206年3月31目,襄樊市从全国16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正式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为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每5年评选一次,此次评选是第二届,全国共有13十城市入选。

5.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写完整。

(2分)例句:老师的教导就像汩汩流淌的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补写:老师的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

(①至题每句1分,第⑥题1分,共8分)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春的感受写冬景的句子是:□□□□□□□,□□□□□□□。

④吾生也有涯,□□□□□。

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终生学习意识。

⑤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由小”(杜甫《望岳》)的雄心壮志,也是“□□□□□□□,□□□□□□□”(龚自珍《已亥杂诗》) 的无私奉献。

⑥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俗话说得好,“□□□□□,□□□□□”,只要我们人人动脑.集思广益,就一定能把奥运会舟好!7.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老舍的《骆驼祥子》描绘了旧社会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生活。

湖北黄冈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湖北黄冈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湖北黄冈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听泥土说话查一路(1)儿子失败了,带着沮丧从那个城市回来。

母亲是个哑巴,从菜园里回来,见了儿子就明白了一切,用手比划着,又觉得比划不清。

于是,将准备放下的锄头又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递给儿子。

(2)这一夜,儿子没睡。

月光照在方桌上,方桌上放着那块泥土。

儿子望着泥土出神。

后来,他仿佛感觉到泥土在跟他说话。

是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输光了一切,家乡的泥土输不掉。

就算不被任何城市收留,这块泥土会接纳他。

就算失败如影相随,只要是块泥土,播下种子总有发芽的机会。

儿子看着泥土一夜没睡,对着月光想了一夜。

(3)第二天,儿子走了,。

(4)带上那把泥土上路。

儿子的心如泥土般踏实,性格如泥土般坚韧,待人如泥土般诚恳,为人如泥土般坦荡。

(5)十年的挣扎、打拼,儿子成功了。

一身光亮从城里回来,得意洋洋。

(6)母亲从菜园回来,显然较之十年前已苍老了许多。

儿子接过母亲的锄头,怨责母亲,“您老这是何苦?这锄头您今后再也用不上了。

”说完,就要把锄头扔了。

母亲比比划划,感觉到比划不清时,又把锄头重新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送给儿子。

(7)一如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月光照亮了儿子屋里的小方桌和方桌上这块新的泥土。

眼前的情景让儿子想了又想,又和泥土对了一夜的话。

泥土永远处在低处,所以不会从高处落下来,跌得很痛。

月光下,只有泥土黑漆漆一片,它不以光亮示人,它的光芒永在内心,才有质朴浑厚的力量。

泥土不会因为身处山峰而自傲,也不会因为身处低谷而自卑。

每一块泥土都很自然、平静、从容,所以才如此博大、深厚。

(8)第二天,儿子走了,带着深深的羞愧。

(9)从此,儿子处世如泥土般低调,性情如泥土般内敛,为人如泥土般虚心,对待成败得失亦如泥土般自然、平静和从容。

(10)几年之后,与儿子同时发迹的伙伴,三三两两地从很高的位置掉下来,跌得很痛。

只有儿子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11)“发迹之后,我就扔掉了那把土。

不过,好在失败之前,母亲送给了我这把土。

湖北孝感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湖北孝感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湖北孝感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父亲的自行车①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

然而,对我来主,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②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作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

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

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众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

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

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

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

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

③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

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片簿。

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蓝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

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

因此,在创新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

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家长”。

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

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器了。

“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

”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新人教

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新人教

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考试形式:开卷试题分书写、阅读、写作三部分卷面分数:120分考试时限:150分钟)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

交卷时只交答卷。

经典之旅·书写(6分)1.请将下边扇面上的两句话正确抄写在答卷的书写格子里。

(4分)(书写工整2分,繁体简写、句序正确各1分)2.从书体上来看,以上扇面属于()体。

请写出一位你最喜欢的古代书法家的名字:(2分)(每空1分)经典之旅·阅读(54分)一经典之旅·《诗经》撷英(10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删改)□安如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①白居易有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以前不觉得怎样,现在觉得幽.美.难言。

桃花开得很早,现在却要等到其他的花都谢了,开得倦怠了才盛开,而且是开在山中,这份热闹中带着难言的收敛和沉静。

这种态度于荷、兰并无出奇,换了桃花就难得了,好比歌宴后的丽人褪去浓妆,美得淡定心惊。

②桃花本是早春的花,我记得往往是过了年不久,心思里那点节庆的气息还未凉透的时候,来到乡下做客,就看见田畈井头有桃花,风吹过一阵,落花似雨,便有些飘在水里。

桃花总是这样淘气,连凋谢也要拼死热闹;或是远远的人家墙头透出一枝嫩红隔着新绿,娇艳可人;那不是我家的花,我也摘不到,所以见了两相亲。

③桃花是乡气的,民间寻常百姓家,田畈村头遍地皆是,但也空灵清绝,谁说借着她遁不得桃源?像失意清醒之后的唐伯虎,在苏州桃花坞隐居,将自己的住地命名为“桃花庵”,从此不思功名,不恋富贵,卖文卖画为生,闲来在桃花树下对酒吟诗,自己也觉着美得不行,遂作《桃花庵歌》。

⑤失意才子诗歌放荡,虽有不得志的牢骚之意,但这牢骚借桃花发得漂亮,叫后人只见得唐才子的风雅,遮掩了他心里的酸楚。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70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70

重庆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凡注有“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注有“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非课改实验区的学生做,没注明的题目供所有考生做。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0分)1、阅读下面这段,按要求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展翅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jìng)技场。

奖牌背面镶嵌.()着中国古代龙纹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

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yù)。

2.下面加点词的含义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5月1日至7日,一场汇集了民间绝技、传统工艺、传统戏曲、民歌民乐、巴渝小吃五道大餐的民间文化盛宴,在古色古香的湖广会馆举行,给市民带来了节日的享受。

B.书市,是一次知识的盛宴。

书市选择重庆,是重庆人民之福,更是送给重庆直辖十周年的一份珍贵贺礼。

C.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人选择到酒店吃年夜饭。

许多酒店抓住商机,推出口味各异、适合不同消费水准的除夕盛宴,以吸引顾客。

D.九寨沟之行,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这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感受的是眼睛,打动的是心灵。

3.下面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4分)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

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

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

②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

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56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56

达州市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 文亲爱的同学,三年的学习之旅已近终点。

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让你欢宴;一项项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

今天,让我们一同踏上最后的征程,登峰攀岩,漫游语文世界,领略风光无限。

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题号一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一) (二) (三) 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题卷合一,答题时请用蓝黑墨水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作答处。

2.全卷共12页,答题前请将第1页“密封线”内各项目填写清楚。

3.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浏览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元九登高——亮出达州文化旅游新名片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游凤凰。

正月初九出游登高,湎怀唐代诗人元稹,是达城流传千年的旧俗。

今年春节期间,达州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因势利导,隆重推出了首届“中国达州元九登高节”,向世人亮出了又一张达州文化旅游名片。

正月初九这天,春光明媚,整个达城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天刚蒙蒙亮,通往凤凰山的各条路上就开始热闹起来。

上午九点过,凤凰山下已是人潮涌动,人们扶老携幼,拾级而上,磨肩接踵,缓缓而行。

在罗绎不绝的登山人流中,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市委书记李向志和市长罗强,他们也与市民同乐来了。

据不完全统计,当天登凤凰山的人数超过20万,创下了达城登高历史之最。

山上热热闹闹,山下也不逊色。

市中心广场的大型文艺演出,西外新区的国际汽车模特大赛,达县南城的民间艺术巡游,让达城市民大饱眼福——这些,都是首届元九登高节的一部分。

融现代元素于古老习俗,借历史传统促和谐发展,这就是今天的元九登高节。

⒈下面三个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予以改正。

(要求:在错别字下面画“△”,将正确的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3分)湎怀磨肩接踵罗绎不绝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予修改。

(可适当增删文字,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划线句子:正月初九这天,春光明媚,整个达城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宜昌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诗经》颉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删减)安如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①白居易有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以前不觉得怎样,现在觉得幽美难言。

桃花开得很早,现在却要等到其他的花都谢了,开得倦怠了才盛开,而且是开在山中,这份热闹中带着难言的收敛和沉静。

这种态度于荷、兰并无出奇,换了桃花就难得了,好比歌宴后的丽人褪去浓妆,美得淡定心惊。

②桃花本是早春的花,我记得往往是过了年不久,心思里那点节庆的气息还未凉透的时候,来到乡下做客,就看见田畈井头有桃花,风吹过一阵,落花似雨,便有些飘在水里。

桃花总是这样淘气,连凋谢也要拼死热闹;或是远远的人家墙头透出一枝嫩红隔着新绿,娇艳可人;那不是我家的花,我也摘不到,可仍然那样高兴,竟说不出因由,也许中国人的骨子里有桃花般的香艳,所以见了两相亲。

③桃花是乡气的,民间寻常百姓家,田畈村头遍地皆是,但也空灵清绝,谁说借着她遁不得桃源?像失意清醒之后的唐伯虎,在苏州桃花坞隐居,将自己的住地命名为“桃花庵”,从此不思功名,不恋富贵,卖文卖画为生,闲来在桃花树下对酒吟诗,自己也觉着美得不行,遂作《桃花庵歌》——⑤失意才子诗歌放荡,虽有不得志的牢骚之意,但这牢骚借桃花发得漂亮,叫后人只见得唐才子的风雅,遮掩了他心里的酸楚。

⑥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她静。

桃花难言,往往是因为她不舍得收敛,艳得让人无所适从,无法评价。

一不小心,那美变成了滥觞,俗得就好像听见一个村姑名叫桃花,你回眸一顾,却没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风景。

⑦《桃夭》难写,因它几乎将女子的美写到极致,将汉语的炼字功力发挥到极致,几乎已不可能有超越原诗的解读了。

一般人如果只读过三篇诗经,其中必有一篇“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把以“灼灼”状桃花之鲜,看作是思考千年也难易一字的佳构。

⑧经常在睡前读上几篇诗经,觉得那音韵就是人类出世时的天籁,现在的作家怎样锻炼也难以企及的恰到极处,比如《桃夭》。

思想古人是何其天真灿烂,就像一个孩子看见这天地间每一片叶子都是光耀明媚的。

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也许古人创作文句之初就是这样,看见什么就说什么,并不需大力咬文嚼字。

所以今人反倒要艳羡那恰到极处的好。

“灼灼”二字,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深刻到难以磨灭的地步,读这诗,甚至只是读起头这一句,已教人分辨不清,这艳得难舍难收的是桃花,还是那艳如桃花的女子。

1、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白居易的诗“幽美难言”而不说“优美难言”?请结合本段内容谈谈这样写的理由。

(2分)2、第②段中画波浪线部分与一句写杏花的唐诗意境十分相近。

请写出这句诗。

(2分)3、《诗经》曾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桃之夭夭”、“蒹葭苍苍”、“杨柳依依”这类词语,至今读来仍朗朗上口,韵味悠长。

请在你所积累的词汇中另写两个和它们结构相同的词语。

(2分)4、既然“刘勰《文心雕龙。

物色篇》把以‘灼灼’状桃花之鲜,看作是思考千年也难易一字的佳构”,那么,请你结合第⑨段内容说说“灼灼”一词到底好在哪里?(2分)5、根据第⑦段的内容的提示,将下边的句子填充完整(2分)《桃夭》之所以脍炙人口,不仅因为而且因为【参考答案】1、(2分)因为桃花“开在山中”,“热闹中带着难言的收敛和沉静。

”概括性表述亦可。

2、(2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2分)白雪皑皑,细雨霏霏,凉风习习等。

4、(2分)“灼灼”一词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深刻到难以磨灭的一步。

5、(2分)不仅因为它“几乎将女子的美写到了极致”,而且因为它“将汉语的炼字功力发挥到了极致”。

(07湖北宜昌)当往事都成记忆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①人需要记忆,但记忆常常会沉睡,美好的记忆便需要提醒。

②你是诗人,多愁的诗人。

你铺开宣纸,一场愉快的郊游便清晰了;你手握羊毫,一份美好的记忆便又复活了!③地点,郊外的小溪;时间;事件,一次郊外的游赏;节令,。

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人物呢?不用问,自然是一群与你一样有着美丽的青春容颜的少女。

⑤闺阁中也有热烈的夏天美景,只是隔着一扇扇雕花的窗。

闺阁中的夏天,天地太小,少女好奇的天空却太大太大。

⑥是谁给你们渴望高远的蓝天的心,放了一个假?或许是你们的父亲,或许是你们的母亲。

我想应该是你的母亲,因为她们的少女闺阁梦在你们身上圆了。

⑦那天的清荷一定有着特别的风韵,那天的亭阁一定有着别样的风景。

那天的一定有着。

因为,有了你们作为风景的主人。

⑧太阳是最好的见证人,听到了你们吟诗,看到了你们作画,还有你们的放歌、抚琴。

酒正酣,兴正浓时,你们贴着耳朵绯红着脸,交换自己情感最稳秘处的少女心事,这一切的一切,那天的太阳都见证了。

⑨夕阳都西沉了,星星的灯盏一盏盏点起来了,你们才意识到该踏上归途。

⑩暮色浓了,路也朦胧了,桨摇起来了。

或许是来的时候,一路看风景忘了记住回家的路,或许是太浓太浓的暮色刻意将你们挽留,或许是那一溪迎风的清荷希望多留下你们的几串笑语,总之你们迷失了归路。

⑾击水的桨声更响了,响在寂静的郊外。

岸边刚刚栖息的白鹭也扑楞楞被惊起了。

⑿今天,往事已成记忆,何日再有那样的相聚?6、本文作者为什么认为词中所写的情景是李清照记忆中的往事?你能在原词中找到相关的依据吗?(2分)7、品读原作,将第段填充完整。

(2分)8、根据词的意境,发挥你的想像,把第⑦段中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那天的一定有着。

9、请从李清照的原作中找出与第⑨段相对应的一句词。

(2分)10、请另写一句李清照的诗词名句。

(2分)【参考答案】6、(2分)“常记”或“记”。

7、(2分)落日时分,莲花盛开的日子8、(2分)示例:那天的云彩一定有着格外的光晕。

9、(2分)兴尽晚回舟10、(2分)示例: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等等。

(07湖北宜昌)《论语》的温度□于丹①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②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

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份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

我所能担承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③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

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

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④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

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⑤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惶。

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tí)(hú)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⑥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

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⑦古有“”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⑧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

⑨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⑩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1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②段中“以身体之,以血验之”的意思。

(2分)12、所谓“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用于丹自己的话说,就是(请用第⑥段中的原话回答。

)(2分)13、解释“予欲无言”中“欲”的意思。

(2分)14、请用“/”为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2分)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5、读第⑦段,根据加横线句子的提示,在空白处填充一句俗语。

(2分)16、请仔细揣摩文章,然后将“儒教”、“儒术”、“儒学”分别填在第⑧段的括号里。

(3分)17、如果第⑩段中的“《论语》的温度”是指“《论语》蕴涵的道理,”那么“不烫手,亦不冷漠”是什么意思?(3分)18、查阅工具书,写出相应的拼音和汉字。

(2分)“佶屈聱牙”中加点字的拼音依次是和。

“(tí)(hú)灌顶”中括号内的字依次是和。

【参考答案】11、(2分)用身体体会(体验、接触)它,用心血(鲜血、血液)检验它。

(用身心来体悟它。

)12、(2分)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

13、(2分)想、想要14、(2分)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5、(3分)A、儒术B、儒教C、儒学16、(2分)半部《论语》治天下17、(3分)《论语》的道理既不很艰深,也不浅显。

18、(2分)(1)jí,aó(2)醍醐(07湖北宜昌)唐诗映像□樊修章①一说起唐代,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唐诗。

唐诗,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

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黄河,以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的国土。

据统计,全部唐诗,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诗五万五千多首。

而且由于唐代刻版印刷术刚刚发明,印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谁知道有多少诗歌流失了呢!盛唐重要诗人王之涣,就只剩下了六首诗,那么,整个唐代流失的数字,又有谁能统计出来呢?②唐代实行科举,进士一科尤其受人重视。

考进士要考诗赋,诗做得好就有飞黄腾达的可能,读书人谁不想到这擂台上一试身手?流风所及,连和尚、道士、妓女等稍有些文化修养的人,都敢大大方方站出来赋诗一首,有不少人甚至还留有诗集。

③唐代,连政治连哲学都透着诗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诗歌时代。

唐代的诗坛,不仅诗多,诗人多,而且还挺立着一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巨人,像李白,像杜甫,像韩愈,像白居易,等等等等,“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个接一个登场的巨匠。

宋朝以后的诗人创作时,都极力想跳进他们的磁场,却又;或是极力想跳出他们的磁场,却又。

④于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来了,放声一唱,就是“()”,看看这胸襟气度!在交通和通讯工具都不发达的古代,山那边是什么样子都很少有人知道,天涯是不可能若比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