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周周练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周周练答案

【篇一:初一语文阅读周周练:第二周】

文阅读周周练:第二周

【古诗词阅读】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将室

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

(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

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

要赏析。

【文言文阅读】

覆巢无完卵

孔融①被收,中外②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

钉戏③,了④无遽容⑤。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⑥?”儿徐进⑦曰:“大人⑧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孔融:字文举,东汉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曾任北海相、少府、太中大夫,因触怒曹操被杀。②中外:朝

廷内外。③琢钉戏:一种儿童游戏,以掷钉琢地决胜负。④了,全,全然。⑤遽容:恐惧的脸色⑥不:通“否”。⑦进:进言,指对尊长

者讲话。⑧大人:对长辈的尊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时融儿大者九岁(当时)

b. 二儿故琢钉戏..

c. 儿徐进曰(慢慢,这里指从容)

d. 寻亦收至。(寻找)..

2、翻译句子。(6分)

(1)二儿故琢钉戏。

(2)二儿可得全不?

3、“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4、从人物的动作、神情以及语言可以看出,孔融的两个儿子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现代文阅读】

阿嬷的茶叶蛋

王伟

①日月潭畔的山上有座玄光寺,游客从游船渡口上岸,沿着小径拾

阶而上,没走几步便可看到路边一个卖茶叶蛋的小铺。小铺的门面

不大,也没别的东西可卖,只有一个阿嬷和两个伙计招呼着客人。

茶叶蛋价钱不贵,一只就卖10个台币,若用人民币买,则是两只卖

5不起眼的小铺,再普通不过的茶叶蛋,几乎每位路过的游客都会来

照顾生意。

②小铺的生意如此之好,平常日子里每天可以卖出1300多个,到

了节假日都要卖出2000多个,阿嬷数钱都要数到手软。以至于“国

税局”关注起每天的销量,卖出的茶叶蛋都要给游客打发票,隔三差

五还要来提醒阿嬷主动报税。

③传说阿嬷年轻时家境贫寒,为了贴补家用,就在渡口摆摊卖茶叶蛋。然而,当时台湾警察对无证小贩查禁的力度很大,阿嬷成天东

躲西藏,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有一次,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到日

月潭避暑度假,见阿嬷境遇甚是可怜,于是法外开恩允许她可以合

法摆摊。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来日月潭游玩时,都会慕名买

几个茶叶蛋尝尝。

后捞起凉透,再用小木棍将蛋壳轻轻敲出裂纹,最后将鸡蛋再次入锅,放入香菇和红茶,用文火慢煮6个多小时,直至茶叶蛋入味才

算大功告成。阿嬷用料也非常考究,红茶一定要用南投县鱼池乡出

产的阿萨姆大叶红茶,香菇一定要用南投县埔里镇出产的段木香菇,而水一定要用日月潭湖水,不能用自来水。

⑤阿嬷的茶叶蛋要趁热吃,剥去冒着热气的蛋壳,轻轻咬上一口,

蛋白滑溜细腻,蛋黄入口即化,舌齿间弥散着红茶的醇厚隽永与香

菇的馨香馥郁,味蕾细胞顿时欢呼雀跃。

⑥这些年来,阿嬷接受新闻传媒的采访不计其数,茶叶蛋的配方和

制作工艺也被一次次毫无保留地“曝光”,但阿嬷从不忌讳别人学会

后来抢她的生意。当然,阿嬷的身边也时不时冒出过竞争者,但结

果都是昙花一现。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学艺不精,茶叶蛋煮得没阿嬷

的好吃,而是他们为了

争抢生意,便缩短工时提高产量,或是为了提高利润空间,减配辅

料压缩成本。这样煮出来的茶叶蛋,味道可想而知了。

⑦其实,学会一种方法是件易事,舍得投入才是难事,这就是成功

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区别,也是许多人如何学都学不会的。

⑧小小茶叶蛋也能做出大生意,这位阿嬷让我记住了她的名字——

邹金盆。

1、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店铺的“不起眼”和茶叶蛋的“再普通不过”?(4分)

2、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6分)

3、从词语或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面语句表达的妙处。(3分)

阿嬷的茶叶蛋要趁热吃,剥去冒着热气的蛋壳,轻轻咬上一口,蛋

白滑溜细腻,蛋黄入口即化,舌齿间弥散着红茶的醇厚隽永与香菇

的馨香馥郁,味蕾细胞顿时欢呼雀跃。

4、文章结尾处,作者说“小小茶叶蛋也能做出大生意。”你能从上

文中找出与“大生意”相照应的语句吗?(3分)

5、从制作茶叶蛋的阿嬷身上,你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迪?(3分)我是书呆子

[美]米兰达?格兰兹

我儿子吉米很有天赋,多数孩子开始学说话时只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但吉米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爱你”。9个月大的时候,吉米

就会到处爬了,18个月大的时候,吉米就能整句整句地说话。

吉米是我的第一个孩子,所以我没有经验,也不知道吉米比普通孩

子超前了多少。我接受过教师培训,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龄

儿童的天赋,但是对于蹒跚学步的婴儿我却无能为力。至于吉米为

何如此与众不同,我不得而知。

但是,这种天赋也给他带来了烦恼。吉米刚上幼儿园时,我就发现,他很容易被同龄的孩子孤立。看来,无论是有缺陷还是有天赋,只

要与众不同,就会受到别的孩子的嘲弄。

那天,我看到吉米气呼呼地回到家。他狠狠地推开门,瞄了我一眼,就倒在沙发上,哭了起来。我走到他面前,抚摸着他额前凌乱的头发,问:“怎么了,吉米?”

“瑞克说我是个书呆子!”他哭喊着,把头埋向我的肩膀。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那个混蛋瑞克,好好教训他一顿。但是理智

制止了我,这么做或许会更糟。

“他怎么能这么说?我以为他是你的好朋友呢。”我说。

“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全班只有我会,于是我举起手,老师就让我

回答,之后瑞克就说我是书呆子。”

我把他搂进怀里,紧紧地抱着他。我们坐了一会儿,突然我想到一

个解决办法。

“去,吃点东西,平静一下,我得赶紧搜索一些资料。”

吉米擦干眼泪,跑过去吃东西。我打开电脑。

书呆子,嗯,我思考着,然后用google搜索。我输入“比尔盖茨”,然后喊吉米过来一起看。“他是谁?”吉米问,嘴巴上沾了一圈牛奶,让他看起来好多了。

“他呀,以前人们都喊他书呆子。”

“哦。”吉米轻轻地皱起眉头。

“你知道他长大后做什么吗?”

“不知道。”

“他曾是全世界最有钱的人。”我说,“虽然他现在已经退居第二位了,但是谁在乎?” “什么?”吉米睁大眼睛喊道。

“没错,他有几百亿美元。”

“哇,我不介意当个亿万富翁。”他说着,脸上荡起笑容。

我又输入另一个词“巴拉克奥巴马”。吉米马上说:“我知道他,妈妈,他是美国总统。” “你知道吗?他上学时也被人称作书呆子。有这两

个成功的先例,谁还不想当个书呆子啊?” “我知道了,当个书呆子

也挺好的,是吧?”吉米高兴地说。

“这要看你怎么看待这件事,瑞克把书呆子看成是一种羞辱,但是笑

到最后的人许多都是曾经被称作书呆子的,我保证!”

吉米笑着跑去一边玩耍了。

第二天,我盼着吉米能够笑着回家,不再伤心,所以一听到学校巴

士的刹车声,我就跑去窗口。我看见吉米下了车,一路跑回来,他

冲进门,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可以出去玩吗?今天没有家庭作业。”“当然,不过,你今天跟瑞克相处得怎么样?他没再叫你书呆子吧?” “嗯,他叫了。不过我说,我就是一个书呆子!而且我还告诉他,长

大后我很乐意雇他为我工作。”吉米笑着说完就跑了出去。我微笑着

站在门口,挥手和他道别。

选自《格言》,有删改

1、在事情发展过程中,吉米的神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请

从文中提取相关词语,完成下

面的填空。(4分)

气哼哼,哭→__________________→漾起笑容

→_________________→笑着。

2、选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3、从全文看文章的第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4、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的言外之意。(3分)

“而且我还告诉他,长大后我很乐意雇他为我工作。”

5、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3分)

【妙笔生花】

初中生活开始了,你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结识了新的

同学和新的老师,学习生活也有了许多变化,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

感受,对新的生活也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写一篇文章把你的感受表

达出来。

范文1:

新生活剪影

时光飞逝如电,一转眼,我的初中新生活已有一个多月了,回首这一个月,似一曲曲喜怒哀乐的交响乐,掺和着我的苦辣酸甜。

告别了那留恋的母校,跨进了向往已久的中学大门,然而,中学远非小学,老师不再死死盯住,也不像小学老师那样整天跟人唠唠叨叨,学习

是轻松.我觉得我很“自由”,便松懈下来,名曰:“放松自己。”于是不

再像以前一样努力。要考试了,我也不在意,仍然我行我素。考试

的成绩一下来,第一单元语文测验只有70多分。望着那陌生的数字,我的眼角不由得滚下了苦涩的泪水。然而我暗暗下了决定:一定要

争口气!

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迎来了人生中另一个历程。初次离开了自己

生活了十二年的地方生活,那味道肯定不好受,不但是学习中迎来

新的挑战,生活上许面临许多不同的改变。对于我们这些在家是“小

皇帝”、“小公主”又怎么承受得了。来到了陌生床上睡觉一定睡不着,同室几位室友一起聊聊天。平时不用自己洗的校服,今天却要自己

动手洗。晚上又要在预定的时间里睡觉,不适应生活的我,衣服又

没有洗完,觉又睡不着,生活老师已经冲进来,对着我们说“你们不

要再发出声音”这样一句无情的话已伤害到我的心。可是,我不明白,生活老师为什么这样不理解、不体谅我?

【篇二:初一语文第十二周周练及答案】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命题人:张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

1.请根据下列语境据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白驹()过隙,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我们上船时接受了前人的赠礼,这对我.

2.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原句。(9分)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2),我言秋日胜春朝。

(3)稻花香里说丰年。

(4)天街小雨润如酥,。

(5)《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哲理的诗句

是: ,。

(6),清风半夜鸣蝉。

(7)梅须逊雪三分白,。

3.下列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家餐馆师傅的厨艺很高,做出的美味真是脍炙人口。

b、这件事以后,母亲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

c、九寨沟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d、省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一路风尘仆仆,昼奔夜宿,希望能早一天赶到老区。

4.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度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⑴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⑵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⑶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⑷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请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题。(4分)

第 1 页共 5 页

6.古诗赏析(4分)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分)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2分)

二、现代文阅读(42分)

(一)阅读林清玄的《梅香》,完成8-17题。(12分)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

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

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

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

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

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

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

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

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

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

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

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

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

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

澈的自性的芳香。

11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12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

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7.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为什么震惊?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第 2 页共 5 页

8.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3分)

9.品读文章第11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3分)○

10.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香”。读了本

文,请谈谈你的感受。(3分)

(二)我长大了(13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

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

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饭时,我小心地

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

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

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

意味着承担责任。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

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描写,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2分)

第 3 页共 5 页

14.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2分)

15.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2分)

1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

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

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良多趣味(2) 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8.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19.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

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二)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21.偷鸡人听到别人的劝告后态度怎样?(用现代汉语回答)(2分)

22.文中对偷鸡人所持态度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23.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请简要回答。(2分)

第 4 页共 5 页

参考答案:

2、略(6分)

3、a(2分)

4、(每小题1分,共4分)(1)删去“应该”或“必须”;

(2)在句末加上“的对象”(或“的人”);

(3)将“走进”改为“翻开”,或将“一页”改为“天地”(意合即可);(4)应将“无数的”放到“生灵”前。

5.作者:马克吐温国籍:美国。因为汤姆见到的是印第安人乔,汤

姆在法庭上指证过乔杀了人,他害怕乔会杀他报仇。

6、(每小题2分)(1)答: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答: “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林清玄的《梅香》,完成8-17题。(23分)

7.穷人也会赏梅花(答成“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也可);富人

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

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一句2分,共4分)

8.精神的清明或内部的人格香气。(意思对即可,2分)

9.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蔽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答成“他能品味到隐

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也可)(意思对即可,2分)

10.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2分),要揭示自己心灵的美好。(1分)

(二)11. 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2分)

12.环境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 (2分)

13.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2分)

14. 想象中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因为他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2分)

15. 文章要突出的是我如何意识到什么是“长大”,“撞人”和“吃晚饭”交代了我意识到长大的具体内容(2分)

16. 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2分)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一)三峡(郦道元)

17.(1)真(或实在) (2)寂静 (3)连续 (4)快(4分,每小题1分)

18.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分,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 1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分,每处1分)(二)译文及答案【译文】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君子所当为。”偷鸡人说:“请让我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停止偷。“明明知道那是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立即停止,怎么还要等到来年呢:20、①窃取,偷②这③减少④了 21、请让我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停止。22、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23、对于错误,摇下决心立即改正,绝不能借故拖延,更不能明知第 5 页共 5 页

【篇三:初一语文阅读周周练:第一周】

文阅读周周练:第一周

【古诗词阅读】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集中表现了这一思想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文言文阅读】

阿豺折箭阿豺①有子二十人,及老,临终谓子曰:“汝等各奉②吾

一只③箭。”折之地下。俄而④命母弟⑤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⑥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⑦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言终而死。

(选自《魏书?吐谷浑传》)

[注释]①阿豺:南朝宋时西北少数民族吐谷浑的首领。②奉:拿③只:通“支”

④俄而:过来一会儿,不久。⑤母弟:这里指同胞弟弟。⑥汝曹:

你们、⑦戮力:合力,共同尽力。

1.用“/”给下列句子标注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慕利延折之

(2)然后社稷可固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阿豺曰() (2)言终而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

(2)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4.阿豺折箭是为了告诉他的儿子们什么道理?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5.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怎么样的启示?

【现代文阅读】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

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

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

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

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

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

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

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

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

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

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

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

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

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

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

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

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

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

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母亲的

心阅读答案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

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

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

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

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

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l.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

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3分)

“我”想吃螃蟹→(1)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3)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分)

3.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4.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

溪边”?

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2分)

行走的父爱

邹扶澜

因为工作忙,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母亲家了。

那天,我开车去一个村庄采访,结束时已近黄昏,晚上又有朋友约

着吃饭。走到一条僻静的沙石路,远远的,我看见一个矮小的身影

在前面慢慢走着,近了,看清是一位老人,佝偻着腰,拄一根拐杖,走起来十分吃力。我落下车玻璃,说:”大爷,您去哪儿,要不要我捎您一程?”

老人耳朵有些背,明白了我的心意后,满是皱纹的脸上显得很感激。我下车,扶他在后座上坐下。

车启动,我才知道我犯了一个错误,老人要去的村子跟我并不顺路,简直就是南辕北辙。可我已经不能把他放下了,只好掉头加速前进,边走边和他拉着家常。

他说,他是去看女儿的,从昨天早晨一直走到现在,也不知怎么回事,这路走起来就这么长,

我有些惊讶,心想这雷锋还真当着了,要是寒冬腊月,还不得把人

冻死?我回头看了他一眼,大着声说:“大爷,您是迷路了,这样走

下去,再走十天也到不了你女儿家的。”

老人眯缝着眼,微微地笑着,不住地说着感谢话。

我说:“您女儿家没有电话吗,怎么不叫她来接您呢?你这么大年纪了,真走丢了可怎么办哪!” 这一问不要紧,[a]老人干裂的嘴唇动

两下,眼窝里就噙满了泪水。他说女儿病了,家里的人都瞒着他。

他一共有六儿一女,女儿最孝顺,每半月必定回来看他跟老伴一次,

这次两个月没回来了,他生了疑,后来就偷着听孩子们说话,知道女儿查出得了那种不好的病。

他说的不好的病我知道,就是癌症。

他怕女儿突然死去,见不到女儿最后一面,所以就瞒着家人跑出来了,谁知却迷了路。

我不由得一阵感叹,说:“大爷,您这么一声不响地走了,家里人不知道该多着急呢。您知道家里的电话吗?我先跟他们说一声。”

他摇了摇头。

一个小时后,到了老人说的那个村庄,很顺利,我找到了他的女儿家。

他的女儿五十多岁,看上去气色还好。[b]老人一下车,扔掉拐杖就向女儿跑过去,一把抱住她,老泪纵横。女儿一边抚着他的肩膀,一边张着疑惑的眼神问我怎么回事,你怎么把他送到这里的?我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我把事情的原委简单地解释了一下,说:“你爸为了来看你,走了两天,昨晚还在一间破屋底下蹲了一夜呢。”

女人听了,顾不上谢我,抱住老人的肩膀失声痛哭,说:“爸爸,我没事,真的没事,我给你看病历,医生说只要动个小手术,就没事了,真的,爸爸,我没有骗你?? ”

[c]老人不信,推开女儿,左看看,右看看,哽咽着说不出话。

边上围过来几个人,也上前劝慰老人,帮着他女儿解释。

我悄悄发动引擎,走了。

走出很远了,我的眼前还在闪现着刚才的影像。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我拿出手机,跟朋友辞掉了约会,拨通了父母家的电话。

摘自《读者》2007年第14期,有删改。 1. 文章的题目是“行走的父爱”如果改成“父爱”可以吗?为什么?(3分)

2.文中运用神态、动作描写刻画老人的形象,请从选文的画线句中选择一句,说说其表达作用。(3分)

3.文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4分)

4.选择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一处,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想。(60字以上)(3分)

【妙笔生花】

同学们,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的父母在你的身上一定也倾注了很多很多的爱吧,请拿起你的笔,动手写一写你和父母之间的点滴。

范文1:

母爱

母爱在身边流淌,如一缕舒和的微风。照亮了黑暗的道路,温暖了冻僵的心灵,驱散了疲惫的痛苦。凝聚于身边的小事之间。

清晨,冬日的朝霞懒散地躲藏在天边。月光轻柔,拂过即将出门的我的面颊。前方的道路阴沉。在黯淡的灯光中,我迈出家门,披星戴月地向阴暗的小路走去。背后温暖的灯光吸引着我不禁回头,却发现母亲有些憔悴的身影倚在门上,望着我迟疑的步伐,她轻声说道:“路上小心,注意安全!”叮嘱声回响于耳。暖暖地拂过心头,不由得点了点头,再向前方望去,天空泛起了鱼肚白,曙光在前方闪耀,之前阴暗的道路已被母亲的话语点亮。那句话中,分明凝聚着母爱。

下午,刺骨的寒风冻伤了我奔跑着的身躯。灰蒙蒙的天空榨干了跑道的颜色,只留下昏暗的光芒。跑完全程,冷风咆哮着愤怒,手指早已被冻僵。脸上唯一一点血色被骤然的降温带走,同学们的水壶已冻成冰块,我苦笑着拾起自己的水杯,一丝暖意却透过冰冷的金属传来,忽然想起母亲早上为我换了一个新水杯——保温杯。惊诧着啜饮数口,母爱顺喉咙而下,滋润了被狂风肆虐过的心田,温暖着被冻僵的四肢。那杯温水中,分明凝聚着母爱。

深夜,皎洁的明月高悬在半空中,洒下阵阵白练般的光华充斥了我的小屋。轻轻抬笔,思索着那繁琐的试题。不知不觉地忘了时间,人们都已进入梦乡,我却才心满意足地搁下笔。轻轻踱到客厅,母亲的房门虚掩着,一缕灯光从狭缝中透出。有些疑惑的我轻轻推开房门,向里面望去。母亲却未睡着,见是我,她疲惫的脸庞微笑起来,端起桌上一杯还有余温的牛奶,递给我。我顿时惊诧,母亲身体并不好,每日的早起已使她过度劳累,可她却为我苦等到深夜。那杯牛奶中,分明凝聚着母爱。

母爱,不需大的行为,有时只需一句叮咛,一壶温水,一杯牛奶足矣。事物虽小,却凝聚着浓浓的母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