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体会
《1 例痛风性关节炎疼痛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1 例痛风性关节炎疼痛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一、疾病概述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起的一种炎症性关节病。
其主要特点是关节疼痛、红肿、发热,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多由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内生湿热,或久病体虚,气血不足等因素引起。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 饮食因素:长期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可导致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可能与嘌呤代谢酶的缺陷有关。
- 其他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以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等,也可能增加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2. 发病机制- 尿酸代谢紊乱: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正常情况下,尿酸通过肾脏排泄。
当嘌呤代谢紊乱时,血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
- 免疫反应:尿酸盐结晶可激活免疫系统,引起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进一步加重关节炎症。
三、临床表现1. 关节疼痛:是痛风性关节炎最主要的症状,多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常于夜间或清晨发作,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疼痛部位主要为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踝、膝、腕、肘等关节。
2. 关节红肿:受累关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局部温度升高,触痛明显。
3. 关节发热:患者可自觉关节发热,有时伴有全身发热、寒战等症状。
4.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
四、治疗要点1. 一般治疗- 饮食控制:低嘌呤饮食,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
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过度劳累、受寒、受潮,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医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体会

中医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体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日常饮食过程中摄入的蛋白质增多,容易导致机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进一步引发痛风,而痛风患者往往会由痛风发展为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尿酸排泄不畅,导致尿酸钠盐结晶,进而引发的关节炎症反应,其发作急骤,多发生于大脚趾关节,伴随有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临床上多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对痛风性关节炎进行治疗,而近年来,中医药临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选取收治的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关节镜检查,被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分布于19~82岁;症见关节红肿疼痛,痛不可忍,不得屈伸,舌红苔黄或苔腻,脉弦数。
二、治疗方法处方:虎杖15克,牛膝、泽泻、川芎、羌活、黄柏、茵陈各6克,土茯苓12克,薏苡仁20克,苍术5克,徐长卿3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分早晚服用,每次250毫升,每日1剂。
疗程为2周。
所有患者均禁止过度劳累、受湿冷,保持低嘌呤饮食,禁烟禁酒。
三、疗效判定痊愈,即。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x 线未见骨折缺损,关节镜下未见尿酸盐结晶附着;显效,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关节镜下可见尿酸盐结晶附着明显减少;有效,即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关节功能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关节镜下可见尿酸盐结晶附着有所减少;无效,即临床症状未好转,关节功能未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未改善,关节镜下可见尿酸盐结晶附着未减少甚至增多。
四、治疗结果共治疗50例患者,痊愈8例,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五、体会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 范畴,多发生于湿热之体,加之嗜酒、饮食厚重,致使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失权,湿热积聚于血脉中而无法泄化,终致关节肿痛,故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原则为清热除湿、活血化瘀、通经疏络,本方重用虎杖以消肿止痛;川芎、羌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除湿;黄柏、茵陈、土茯苓、苍术,可增强清热除湿,退热消肿作用;泽泻、薏苡仁可起到上下分消的作用;牛膝、徐长卿可起到引药下行,舒经活络的作用。
痛风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痛风中医辨证施护体会发表时间:2013-08-06T10:09:08.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王伟崔永华[导读] 正如前人云:“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病。
”心理健康,精神振作,再施以药物,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王伟崔永华(新疆乌苏市中医院 833000)【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6-0366-02 痛风证是我们在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本人在长期护理工作之中,运用中医理论,对诸多痛风的病人进行辩治与施护,在护理治疗期的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第一、明确痛风中西概念,“痛风”,中医学中亦有同病名,而中医学所言之痛风,实为“痹症’之别名,它与现代医学所讲的主要与尿酸过高有关的痛风,非属一病。
对于痛风病因的认识,中西医理论多有相似之处。
现代医学人为本病除有阳性家族史外,多与平素酗酒或摄入搞得嘌呤食物,致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中医学认为痛风患者多有禀赋不充,加之不节饮食,过食高粱厚味,温热内蕴,风邪外袭滞留于肌肉,关节,终则淤积为患。
第二、防治方面,不论原发或继发,西医多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西医虽能缓解或有效控制症情发作,但很难根治,且有一定副作用,尤其对胃肠器官刺激性较大,并能损害肝肾功能;中医则能立足整体,注重辨证论治,其效果胜于西药。
但中医药也存在不足之处,因今人多将痛风归属中医“痹症”范畴,统施以祛风药物治之,虽能取暂时缓解之效,但降低血尿酸的效果欠理想。
本人在长期护理实践中,若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则相得益彰,既可治痛于疑难之中,亦可降低血尿酸于束手之时。
第三、辩治与施护1痛风急性发作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往往湿浊瘀阻较甚,起病急,常在半夜突感关节剧痛而惊醒。
湿性趋下,疼痛部位多以拇指关节红、肿、热、痛为多见,伴发热,口苦或口臭,小便量少色黄,大便干结或溏滞不爽,舌质黯红,苔黄腻或浊腻,脉弦滑等湿浊瘀滞化热症状。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治疗的临床体会

汗浊凝涩 , 以作 痛。夜则痛 甚 , 所 行于 阴也。 ( 格致 余论 ・ ”《 痛风论》 痛风 的内因在于脾 肾亏损 、 ) 运化 降浊 功能失常 而致
湿热内聚。外湿夹杂风寒热邪更易诱发痛风发作 。临床上可 见不少患者是久居潮湿 环境或涉入 高蛋 白饮食 , 多有湿 热 内 聚的病理基础 , 不慎为风寒 湿热外邪 侵袭而发 病。沿海地 区
细。湿阻血瘀临床表现为关 节局部疼痛 、 反复发作 , 关节肿大 僵硬变形 , 关节破溃可 见 白色 晶体 , 围皮色紫暗 , 周 关节屈伸
不利 , 皮下结节 , 下肢浮肿、 时轻时重 、 腰酸乏力 , 舌质紫 暗, 脉 细涩 。治病求本是 中医学治病 的主导思想 。对痛风的总治则
滞 留体 内 , 反成隐患。可见 , 只有 肾之 阴 阳平衡 肾气 的蒸化 、 开阖和推动作用发挥正常 , 升清 降浊功能才得 以有效调摄 , 废
・4 ・ 3
痛 风 性关 节 炎 中医治 的 临床 体 会 疗
张 富 贵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平 中西医结合医院 ,50 0 100 )
【 摘要 】 关于痛风性关节炎 , 以脾运失调, 是 内生湿热为其病因 , 肾蒸无力 , 湿浊排泄不畅 为其病机 , 、 、 、 风 寒 湿 热外邪诱
述痹证之因为“ 饮食居处 , 为其病本 ” 即是此意 。 12 不沿衣 钵 , . 阐述 肾蒸 无力 、 浊 排泄 不 畅为 病理 基 础 湿 肾主水 , 肾脏在津液代谢 过程 中起着 重要作用 。津液代谢 之 的每一个环节都 是在 肾阴和 肾阳的协调作 用下进行 的 , 各脏 腑官窍代谢后产 生的浊液 , 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 肾, 在肾气蒸
运化降浊功能失常而致湿 热内聚 。外湿 夹发寒热 邪 , 血得 热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综合护理体会

谢 琴
第 2 0 1 3 5 卷 年 第 2 1 0 O 期 月 . ・ 总 下 第 半 2 2 月 0 期 刊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的综合护理体会
( 南 昌大学 第 四附属 医院 医调 办 ,南 昌 3 3 0 0 0 3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应 用金 黄散 和 鱼腥 草 外敷 治疗 痛风 的 临床 综合 护理 效 果。 方法 选 取 于2 0 1 4 年1 月一 2 O 1 4 年1 2 月接 受治 疗 的 痛风 性 关节 炎患者3 9 例 作 为研 究对 象 ,均 采 用 口服 别嘌 呤 醇片及 鱼腥 草联 合金 黄 散 的 外敷 治疗 方 式 ,而后 对 患者 实施 综 合护 理 ,观 察其 t 临 床 效 果。 结果 所有 患者 均痊愈 出院 ,临床 护理 满 意度极 高,效果 显著 。结 论 应 用 口服 别 嘌呤 醇 片及金 黄散 和 鱼 腥草 外敷 治疗 痛风 性关 节炎 疗效显 著 ,同时采 取全 面的 综合 护理措 施 予 以配合 则能够 加・ 陕患者痊 愈速 度 ,值 得推 广使 用 。 关键 词 :痛风性 关 节炎 ;金 黄散 ;鱼腥草 ;护理 d o i : l O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5 . 2 0 . 0 6 0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5 ) 一 2 0 一 【 ) 1 1 8 一 O 2
X I E0  ̄
பைடு நூலகம்
( E c g u & t w n o f f w e , ' / h e F o u r t h A f i f  ̄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N a n c h a n g 叻z
痛风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0 1 5 年第3 6 卷第6期
痛 风 病 人 的 中西 医 结 合 护 理 体 会
卢 绮妮
( 广 东省 广 州市 中西 医结合 医院 ,广 东 广 州 5 1 0 8 0 0 )
摘要 :目的 观察 中西结合 护理在 痛风患者生活质量和 降低 痛风 复发 次数 中的应用效果 。方 法 选择 2 0 1 2年 l 1月_2 0 1 4
痹痛, 热像 明显者 , 宜施 以具备祛 风除 湿 、 清热通 络 的白虎桂 枝 汤加减疗法 , 对 于局部存在灼热 、 红肿 、 疼痛 的病例 , 可于局
部涂抹具备清热通络 、 消肿功效的鲜芙蓉 叶和鲜凤仙 草 。
1 . 3 评价指标
1 . 2 . 1 对 照组
对照组接受痛风常规 住院护 理包括 : ①饮 食
摄入 水份 , 以达 到减 少 尿 酸合 成 量 , 增 加尿酸 排出量 的治疗 目
的。禁饮酒 、 浓茶 以及 咖啡 等。②关 节运 动护 理急性 发作 期 应 以绝对卧床 休息 、 抬高 患肢 为主要 原则 。手、 腕、 肘 等关 节
则以夹板施 以固定 制动处 理 , 同 时可辅 以硫 酸镁液 湿敷 或冰 敷等 。出现溃疡者应做好皮 肤护理严 防感染 。指导 痛风患者
录其痛风复发次数 。 1 .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 据采 用 S P S S 1 7 . 0统 计分 析软 件
1 . 3 . 1 2组痛风病例 生活质量的评价 以生活质量综 合评定量
表 的评分结果作 为数据来 源 , 评 价对象 所获 得 的评定 分值 与 其生活质量呈正 比。
1 . 3 . 2 护 理 对 象 出 院 6个 月 采 用 电话 随 访 的 方 式 了解 和 记
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护理体会

・
医技 与护 理 ・
中 药 外 敷 治 疗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护 理 体 会
王莉 李玮
【 摘要 】 采用 自拟中药三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 节炎 , 并施 以心理护 理、 饮食护理 、 生活护
理、 中药外敷护理等整体护理 , 观察其 临床疗效 。结 果 4 2例患 者中 , 愈 3 痊 3例( 8 6 ) 好转 6例 7.% ,
【 关键词 】 痛风性关节炎 ; ; 中药 外治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597R 8. 【 R 8.;296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3 61( 1)8 02 — 2 6 — 632 10 — 74 0 7 0
痛 风是 由于嘌 呤代 谢 紊乱 所致 的一种 疾 病 , 其 临床特 点 为 高尿 酸 血 症 及 反 复 发 作 的关 节 炎 。急
资料 与方法 1 临床 资料 : . 本组患 者均符 合美 国风湿病 协会制 定的诊断标准 , 清尿 酸全 部高 于正 常值 ( 6 82 血 47~ 7
一
1治疗 结果 : 组 4 , . 本 2例 治愈 3 (86 , 3例 7.%)好
转 6例(43 )无效 3 (.% )总有效率 9 . 1.% , 例 71 , 28%。
・
7 4 ・ 2
世界 中西 医 结合 杂志 2 1 年第 6卷第 8期 01
Wol Ju a o t rt rdtnl n s r dc e 2 1 , o 6 N . r or lf n g e Taioa adWetnMeii 0 1V 1 ,o8 d n Ie a d i e n .
、
u o・ ) m l L 。男 4 0例 , 2例 ; 女 年龄 1 7 5~ 0岁 , 均 平
痛风的辨证施护体会

痛风的辨证施护体会痛风由湿浊淤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flI。
以关节红、肿、热、痛或伴不同程度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
痛风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121。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痛风病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趋势[31,痛风病约占关节炎患者的4.58%8_l,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1、一般护理1.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的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注意观察疼痛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小便情况、生化指标等情况。
1.2生活护理:病室环境注意通风、保暖。
疼痛发作急性期,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必要时进行关节制动,尽量保护受累部位免受损伤,疼痛缓解72h后方可恢复活动。
指导痛风患者平时穿鞋袜要舒适,注意疼痛部位及关节的保暖、防寒、避免感染、损伤。
1.3情志护理:注意患者疼痛时的护理,可用移情、借情,心理按摩等方法开导患者,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
1.4饮食护理:《素问.痛论》指出:”饮食居处为其病本”。
《中医外科临床手册》指出:”痛风为平素过食肥甘厚味,气血不能通畅而成”。
由此可见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在饮食护理上我们主要有以下方法。
①饮食原则饮食上我们指导患者遵循五大原则。
④限制高嘌呤食物。
如肝、肾、心、脑、胰等动物内脏;肉馅、肉汤、鲤鱼、鱼卵、小虾、蚝、沙丁鱼、鹅、鹧鸪、老火汤、浓鸡汤等;⑥限制脂肪摄人量;⑥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促进尿酸排泄及避免尿路结石;⑨鼓励选食碱性食品;⑤禁烟酒,避免刺激性食品,如:浓茶、浓咖啡、辣椒、胡椒、生姜等;②食物选择牛奶、鸡蛋、精白面、米及各种蔬菜和水果(菠菜、豌豆、扁豆、蘑菇、干豆类除外);③食疗方④草莓809、柠檬209、白砂糖适量、榨汁饮用;⑥芹菜lOOg(包括根须1、大米309,加水750raL煮粥加调料食用;@粟子粉309、糯米509,加水750mL煮粥食用;⑧葡萄309、大米509,加水煮粥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
方法:通过对我院内科门诊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8例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7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关节疼痛全部缓解。
血尿酸恢复到正常水平。
结论:饮食护理是预防痛风再发的关键,急性期根据临床辨证施治,并给予更多的生活护理和照顾。
尽量减少关节疼痛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在护理工作中时十分关键的。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施治;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314-02
痛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嘌呤代谢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慢性疾病。
急性关节炎是痛风的首发症状,该病起病急骤,多于半夜剧痛而惊醒,半数以上首发于足拇趾的跖趾关节。
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关节炎,表现为多关节受累,其特征性表现为痛风石的出现。
多在关节附近形成黄白色大小不一的赘生物。
初起质软,渐硬如石。
并可使关节僵硬、畸形[1]。
祖国医学中“痛风”之名始于金元,在《丹溪手镜》中,除“痹”外,单列“痛风”。
《丹溪心法?痛风》曰“昼静而夜发,发时痛处赤肿灼热,其有热甚者,如抽薪饮之类,亦可暂用,先清其火而后调其气血。
” 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指出“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并创立了宣痹汤治之。
在临床上痛风性关节炎常急性发作,表现为湿热痹阻、痰瘀痹阻。
肝肾亏虚。
所以应做好辨证施护。
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8例为我院门诊收住院治疗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45岁到78岁。
属湿热痹阻者50例、痰瘀痹阻者21例、肝肾亏虚者7例
1.2 方法
1.2.1辨证分型
1.2.1.1湿热痹阻: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常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躁,便干尿黄等症状,舌质红或绛,苔黄腻,脉弦滑数。
1.2.1.2:痰瘀阻滞: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或疼痛固定,局部硬结,或见痛风石,或关节畸形,局部皮肤色暗,舌质暗可见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涩或沉涩。
1.2.1.3:肝肾亏虚:关节肿胀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关节变形,屈伸不利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舌干少津苔薄或无苔,脉细数。
1.2.2辨证施护
1.2.2.1一般护理: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关节疼痛难忍,患者焦燥不安,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多与患者接触。
向其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
并随时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嘱患者注意休息,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如何在焦虑,夜不能寐,应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1.2.2.2饮食护理:劝导患者控制饮食总热量。
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鱼)等。
选用低嘌呤的蔬菜、水果。
限制脂肪量,鼓励患者多使用碱性食物,如杏仁、核桃、草莓、柑橘、萝卜、土豆、洋葱等。
使尿PH值控制在6.2~6.5,防止尿酸在尿路中结晶沉淀形成结石。
保证每天饮水量2500~3000ml。
排尿>2000ml.增加尿酸的排出。
1.2.2.3分型施护
1.2.2.3.1风湿热痹:首先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
采用紫草油外敷局部,以清热凉血。
配合四妙散合白虎汤加减口服,以清热祛湿、通路止痛。
如发热,可采取物理降温或肌注柴胡等以退热。
保持大便通畅。
1.2.2.3.2痰瘀痹阻:病房宜温暖而干燥。
定期消毒。
采取局部艾灸、熏洗等。
常食山药、苡仁、百合、粳米、冬瓜仁、党参等健脾利湿。
配合复元活血汤合二
陈汤加减以活血通络、化痰散结。
1.2.2.3.3肝肾亏虚:患者久病不愈,关节严重畸形,肌肉瘦削,易发生骨折、生活能力基本丧失,所以要在生活上多体贴患者,防止褥疮发生。
如生活尚能自
理者,活动时要搀扶、避免跌倒,加强营养。
多食红枣、枸杞子、山药、扁豆等
健脾补肾。
局部艾灸、热敷、TDP照射。
配合大补阴丸加减补益肝肾。
2.结果
患者关节疼痛完全缓解,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复者45例,疼痛完全缓解,
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恢复者30例。
疼痛部分缓解,生活不能自理者2例。
3.讨论
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急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
其治疗目的为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防
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3]。
所以在医疗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一切以患者为
中心,除诊疗技术服务外,还要提供生理、心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3]。
让患者明白生活中应注意的地方,延缓疾病的进展,防止急性关节炎发作。
提高
生活质量。
中医从整体观出发,通过辨证分型。
使每位患者知道自己体质如何。
疾病康复后从生活中调理。
最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有重
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033-1036.
[2]陆再英.内科学.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34.
[3]陆再英.内科学.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33.
[4]王建.人文关怀在离休老干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3):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