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应用写作(2)
合集下载
第一讲 应用写作(2)

平实的特点
➢①不需要过度渲染、烘托 ➢②避免轻浮、晦涩、夸饰、艰深
比较以下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特点:
➢ 1.通过8月5日的来信,我们已经知道 考察团将要到我们市访问的消息,你 们要求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部准备好了, 殷切希望你们告诉我们考察团到达我 们市的具体的时间。
➢ 2. 8月5日函悉,得知考察团将来我市 访问,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绪,望将 考察团抵达我市具体日期通知我们。
➢会签
4. 复核
➢公文正式印制前,文秘部门应 当进行复核。其重点是:审批、 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 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
5. 缮印
➢ 以缮写和印刷方式制作各种文 件文本。缮印的结果是正本, 代表本机关的意图,并发生效 力。
6. 校对
➢依照定稿对缮印好的文本进行 检查和核对。
7. 用印
应用写作
2011年
考试范围
➢(一)公文文体
➢ 1.掌握行政公文的知识与格式 ➢ 2.掌握下列公文的知识与写法:
通知、报告、请示、批复、通报、函
➢(二)实用文体
➢ 掌握下列应用文的知识与写法: 启事、计划、总结、简报、演讲
考试方法
➢1.考试形式:笔试 ➢2.考试要求:考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1234567——7123456 ➢1234567——4123567
C.插叙
➢中断对主要事件的叙述而插 入另一段相关事实的叙述。
➢1234567——123×4567
D.分叙(平叙)
➢对同一时间内发生在不同地 方或单位的事件,采用“花 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 分别先后进行叙述.
④ 叙述的要求
C.论证
➢又称“论证过程”,是以 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 方法。
《应用写作》第二章

要点。二要避虚就实,切忌隔靴搔痒。三要推 敲词汇、句式,最充分体现所写事物的气度、 精神。(请看38页) • 1、标题:文章的题目,能点明文章主旨或内 容、范围。/
应用文标题示例
• 《关于白云山制药厂挖掘人才的调查报告》 • 《腾飞的法宝——广州白云山制药厂调查》 • 《科技立厂,人才兴业》
• 《愿园丁爱护每一棵幼苗
• 1、正确:2、新鲜3、明确:..\办公文书\升旗 仪式院长讲话.doc4、专一:..\办公文书\升旗仪 式院长讲话(918).doc
三、应用文主旨确立的方法
• 1、必要性:写文章前收集的材料是泛滥而丰 富的,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形成对所要解决 的事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本看法。(提炼
素材)
• 2、方法:去粗取精(偶然—本质)
•
——我是如何做好幼教工作的》
• 《珠落玉盘声声脆——谈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
•
例1、关于某班的调查材料
• 1、全班60人,总平均成绩78·4分,5人平均分 不及格,12人获得奖学金。
• 2、晚修、早操出勤约85%。 • 3、个别宿舍卫生情况不好。 • 4、上课常有2、3个学生睡觉。 • 5、考试前大多数学生复习至深夜。 • 6、每学期有6人/次以上补考。 • 7、出现过学雷锋先进分子。有2次出现财物失
欢迎光临 《公文写作》
主讲:
嘉应学院医学院高级讲师 黄建新
第二章 主旨
» 一、概说:1、含义:文章中体现出来的对所叙述的事 实、说明的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主张。
• 2、作用:决定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 达方法的运用、语言的调遣等。
• 3、体现:在写作前一定要“意在笔先”“胸 有成竹
• 二、应用文主旨的要求
•
应用文标题示例
• 《关于白云山制药厂挖掘人才的调查报告》 • 《腾飞的法宝——广州白云山制药厂调查》 • 《科技立厂,人才兴业》
• 《愿园丁爱护每一棵幼苗
• 1、正确:2、新鲜3、明确:..\办公文书\升旗 仪式院长讲话.doc4、专一:..\办公文书\升旗仪 式院长讲话(918).doc
三、应用文主旨确立的方法
• 1、必要性:写文章前收集的材料是泛滥而丰 富的,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形成对所要解决 的事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本看法。(提炼
素材)
• 2、方法:去粗取精(偶然—本质)
•
——我是如何做好幼教工作的》
• 《珠落玉盘声声脆——谈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
•
例1、关于某班的调查材料
• 1、全班60人,总平均成绩78·4分,5人平均分 不及格,12人获得奖学金。
• 2、晚修、早操出勤约85%。 • 3、个别宿舍卫生情况不好。 • 4、上课常有2、3个学生睡觉。 • 5、考试前大多数学生复习至深夜。 • 6、每学期有6人/次以上补考。 • 7、出现过学雷锋先进分子。有2次出现财物失
欢迎光临 《公文写作》
主讲:
嘉应学院医学院高级讲师 黄建新
第二章 主旨
» 一、概说:1、含义:文章中体现出来的对所叙述的事 实、说明的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主张。
• 2、作用:决定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 达方法的运用、语言的调遣等。
• 3、体现:在写作前一定要“意在笔先”“胸 有成竹
• 二、应用文主旨的要求
•
第一章应用写作基础知识详解

(2) 援引行文依据。开头援引有关法律法规、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单位 来文,说明行文目的。 (3) 概述基本情况。概述式是应用写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开头方式,直 接写出基本情况、基本问题或工作的大致进程及结论,为正文的部分的自然延伸和归结,是对全文的收束,起强化 主题、完成任务的作用。 应用文的结尾从形式上看主要有固定结尾和自然结尾两种。
主旨集中是指一篇应用文最好表达一个主旨,重点突出。写作要围绕一 个中心把问题说清、说透,避免文中出现与中心联系不紧密甚至无关的材料。
6
3.主旨鲜明 主旨鲜明是指应用文的观点必须明确。写作的主旨应该直截了当,赞成 什么,否定什么,态度必须鲜明。表述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而应清楚 明白,以利于理解和执行。 4.主旨深刻 主旨深刻是指应用写作要求揭示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提出有利于发 展的、有创见性的见解和主张。如撰写调查报告,要通过调查,获取大量材 料;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结论,提出创造性的意见、建 议和办法,以指导实践。
24
3.议论 在应用写作中,议论应用得相当普遍。经常在叙述、说明的基础上,表 明对人物、事件、问题的评价,以便更鲜明、更正确地表达观点。在应用写 作中,议论往往点到为止,不作深入论证。或叙述事实后便下结论,或提出 观点后即举例证明,一般无须周详的论证推理过程。 应用文书经常运用的议论方式包括:例证法、分析法、引证法、对比法 和因果法。
17
2.层次 层次又称意义段,它是应用文主旨的秩序体现,展示作者表达主旨的整 个思想轨迹。文章层次间的结构形式有并列、总分、递进、因果等形式。 常见的层次表现形式包括自然段形式、小标题形式、条款形式3种。在 内容单纯、主旨明确、线索单一的情况下,应用文可采用一个自然段的形式 写作,即篇段合一式(是自然段形式的特殊表现形式),如命令、转发类通知、 批复等文种经常使用这种形式。
主旨集中是指一篇应用文最好表达一个主旨,重点突出。写作要围绕一 个中心把问题说清、说透,避免文中出现与中心联系不紧密甚至无关的材料。
6
3.主旨鲜明 主旨鲜明是指应用文的观点必须明确。写作的主旨应该直截了当,赞成 什么,否定什么,态度必须鲜明。表述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而应清楚 明白,以利于理解和执行。 4.主旨深刻 主旨深刻是指应用写作要求揭示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提出有利于发 展的、有创见性的见解和主张。如撰写调查报告,要通过调查,获取大量材 料;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结论,提出创造性的意见、建 议和办法,以指导实践。
24
3.议论 在应用写作中,议论应用得相当普遍。经常在叙述、说明的基础上,表 明对人物、事件、问题的评价,以便更鲜明、更正确地表达观点。在应用写 作中,议论往往点到为止,不作深入论证。或叙述事实后便下结论,或提出 观点后即举例证明,一般无须周详的论证推理过程。 应用文书经常运用的议论方式包括:例证法、分析法、引证法、对比法 和因果法。
17
2.层次 层次又称意义段,它是应用文主旨的秩序体现,展示作者表达主旨的整 个思想轨迹。文章层次间的结构形式有并列、总分、递进、因果等形式。 常见的层次表现形式包括自然段形式、小标题形式、条款形式3种。在 内容单纯、主旨明确、线索单一的情况下,应用文可采用一个自然段的形式 写作,即篇段合一式(是自然段形式的特殊表现形式),如命令、转发类通知、 批复等文种经常使用这种形式。
第一讲 应用文写作概论

• 写作内容体现“专业性” • 语言表达崇尚“简明性”
应用文写作有以下四个要素: 主旨 所谓“主旨”,就是指文书的中心思想,即 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对方看到该文书后产 生作者所希望的感受和行动。 材料 好的文书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围绕作 者的主旨来收集很多相关方面的素材。遵循 “收集要多,选择要严,使用要巧”的原则。
——按内容用途来划分 以内容以及用途作为划分标准,则又可以分为以下 两类: 通用的:主要指行政公文。由于相对于礼仪性 商务文书而言,这些文体使用得更为频繁,所以 在课程后面的内容中将对它们的写作方法进行专 门的讨论。 礼仪性的,则主要是指贺信、贺电、邀请书、 请柬以及慰问信。
• 功夫还在“写作”之外
• 1934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公文程式条例 • 9类:令、训令、指令、布告、任命状、呈、咨、公 函、批等。 • 1987年,国务院公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先后修订。
•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 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决定停止执行 1996年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 年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 原《办法》中规定公文种类为13种,新《条例》中规 定公文种类为15种
到了清代,才正式提出“应用文”的概念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文概》指出:“辞命体,
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 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
•佳篇赏析
• 《谏逐客书》,秦,李斯
• 是古代一篇优秀公文,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 文的一些本质属性。 • 据《史记· 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 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以实施 “疲秦计划”。后事泄被发现,秦王政听信宗室 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 ,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 惶恐不安,但主动上书,写下千古流传的《谏逐 客书》。其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 标,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 要性。
应用写作 第一讲共85页文档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1.第一章 应用写作概说 (2)

功用等说清楚,或把人物的经历、特点等表述明白 。
思考与练习
P20.练习7
下面的材料选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05〕 35 号)。按照准确简练、突出重点的原则, 请为每个段落拟制段落主句。
P20.练习7 参考答案
(一) 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 (二)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三)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
暂缓、可行、不可行、以……为妥、以……为宜等 询问词——当否、是否有当、可否、是否可行、是否同意、
意见如何等 判定词——是、系、显系、以……论等 时态词——兹、届时、行将、值此、如期、按期、展期、亟待等 结尾词——此复、此令、此致敬礼、特此报告、特此公布、
谨此、望……执行、自……起施行、请查收、 请予批准等
自力更生 名缰利锁 脍炙人口 相形见绌
一筹莫展 万事俱备 按部就班 阴谋诡计
以偏概全 人情世故 削足适履
特此声明
山华塑料编织厂
××××年×月×日
第三节 应用写作的文面规矩
一、行款格式
标题 署名 正文的结构层次 段落 引文 注释 落款
二、文字书写
要写得正确 不写错字、别字、旧形字、异体字
、繁体字
要写得清楚 笔画到位,重心平稳,间架结构协
调
三、标点符号 —— 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
材料工作
搜集材料 分析材料 选择材料 使用材料
结构
层次—— 体现内容相互间的逻辑联系 段落——以另起一行空两格为标志 过渡——表示衔接转换的结构形式 照应——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 开头——文章的起始部分 结尾——文章的收束部分
层次的安排方式
(1) 总分式 (2) 递进式 (3) 并列式 (4) 时间顺序式
思考与练习
P20.练习7
下面的材料选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05〕 35 号)。按照准确简练、突出重点的原则, 请为每个段落拟制段落主句。
P20.练习7 参考答案
(一) 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 (二)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三)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
暂缓、可行、不可行、以……为妥、以……为宜等 询问词——当否、是否有当、可否、是否可行、是否同意、
意见如何等 判定词——是、系、显系、以……论等 时态词——兹、届时、行将、值此、如期、按期、展期、亟待等 结尾词——此复、此令、此致敬礼、特此报告、特此公布、
谨此、望……执行、自……起施行、请查收、 请予批准等
自力更生 名缰利锁 脍炙人口 相形见绌
一筹莫展 万事俱备 按部就班 阴谋诡计
以偏概全 人情世故 削足适履
特此声明
山华塑料编织厂
××××年×月×日
第三节 应用写作的文面规矩
一、行款格式
标题 署名 正文的结构层次 段落 引文 注释 落款
二、文字书写
要写得正确 不写错字、别字、旧形字、异体字
、繁体字
要写得清楚 笔画到位,重心平稳,间架结构协
调
三、标点符号 —— 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
材料工作
搜集材料 分析材料 选择材料 使用材料
结构
层次—— 体现内容相互间的逻辑联系 段落——以另起一行空两格为标志 过渡——表示衔接转换的结构形式 照应——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 开头——文章的起始部分 结尾——文章的收束部分
层次的安排方式
(1) 总分式 (2) 递进式 (3) 并列式 (4) 时间顺序式
应用写作新课件

断
法定代表人:陈××,男,总经理。
诉讼请求:
1、判决被告立即付清原告货款729600元。
2、判决被告赔偿原告违约金34232元。 3、判决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事
事实与理由: 2004年12月,被告上海市××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原告青岛市××集团公
司签定了购销合同,原告按照合同条款分别于2004年12月15日、12月31日、
教学内容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应用写作总论 公务文书写作 事务文书写作 专用文书写作
教学目的
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 了解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应用文写作
方法和要求;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文
写作水平。
参考书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共中 央和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4月6日印发)
• 称谓用语:我、本,你、贵,该…… • 经拟经 • 引叙用语(引述来文时的用语):前接、近接、悉、惊
悉、查、兹有 • 期请用语(表示期望或请求的敬辞):敬请、务请、希 • 表态用语(表明对某事某文看法的用语):同意、可行、
不可行、原则同意、有参考价值 • 征询用语(表示询问上级意见的词语):当否、是否可
科技语体 给人以知 教人以用
应用语体
应付生活 用于实务
以科学性为本,使用精确严密的 专业性语言
以实用性为本,少文饰,求明晰, 重程式
第二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
五、应用文的语言
• 特点:庄重、平实、明确、简约、得体。 • 庄重:庄严、郑重。 • 1、使用现代书面规范语,不用或少用口语、俗语; • 2、恰当运用文言词汇和公文习惯用语; • 3、忌滥用文学语言。
公务文书 私务文书
通用文书 专用文书
应用写作1-2章

二、收集并加工材料
(一)材料概说 材料,是指作者为完成文章的写作,体现自己的写作意图 和目的,从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搜集到的或写入文章中的 一系列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 材料是形成文章的物质基础。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材料是形成主旨的基础,又是说明主旨的支柱。 (二)材料的分类 1、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3、纵向材料和横向材料 5、点的材料和面的材料
•
第一章:应用写作概论
第一节
• 一、应用文写作的意义
•
应用文概述
从广义角度看,一切文章都是应用的,如果不能应用,便没有必要写 文章了。我们按文章用途大致分两大类,即应用类和文学类。应用类文体 的基本特点,体现在“应用”二字上。这类文章是办理各种公、私事务的 工具。不论是写一份简单的会议通知,还是写一则情况通报或是求助于对 方帮助的信件,或者写一篇科研成果论文,其目的是写明自己意图,亦让 对方准确、方便地理解你的意图,以便达到办成公私事务的预期目的。
一、确立主旨 (一)何谓主旨 中心思想、原委背景、写作目的
(二)应用文主旨的作用 1.主旨决定材料的选取 2.主旨决定结构的安排 3.主旨决定文章的语体风格
(三)应用文主旨的特点 和文学作品相比,应用文的主旨有以下特点: 1. 直言性 2. 形成时间短 (四)应用文主旨确立的要求
应用文的主旨要求:正确、鲜明、集中、完整。
• (二)通用应用文
通用应用文指人们在办公或办事中普遍使用的应用文。包括 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公务书信、告启文书、礼仪文书、各类 证书等。
第二节 应用文的特点
• 一、写作目的的实用性
• 二、写作效用的及时性 • 三、写作格式的约定俗成性 • 四、写作风格的独特性(1、明确 2、简要)
第三节 应用文主旨的确立和材料的收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抄送机 关仅限于确需了解公文内容或需得到其协 助的单位。
➢ 主送机关只有一个; 抄送机关可以有几个。 ➢ 主送机关位置在抬头;抄送机关位置在版记。
2.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 内容正确,不犯政治错误; ➢ 不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会签
4. 复核
➢公文正式印制前,文秘部门应 当进行复核。其重点是:审批、 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 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
5. 缮印
➢ 以缮写和印刷生效 力。
6. 校对
➢依照定稿对缮印好的文本进行 检查和核对。
7. 用印
以及各个自然段的段旨
B.论据充分、可靠
➢事实论据——指人物、事件、统计 数字
➢理论论据——指公理、公式、格言 成语、名人名言
C.论证周密、有力
➢ 用论证的方法和过程必须 符合逻辑、严谨周密。
(3)说明
➢ 文章主题只表现某一种思想或某一种 主张。
➢ 公文主题集中、内容单一,易于相关 部门审阅、处理;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便于公文的立卷、存档。
5. 涉及专业时要 尊重科学规律
➢ 了解专业知识,不说外行话 ➢ 了解专业文件的特点
(二)对公文表达的要求
1. 表达方式主要采用 叙述、说明、议论
(1)叙述
C.论证
➢又称“论证过程”,是以 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 方法。
③ 议论的类型
A.立论
➢就是从正面阐述自己观点 的正确性,从而把论点建 立起来,又叫证明。
B.驳论
➢指设法证明对方论点是错 误的,从而驳倒对方、树 立起自己的论点,又叫反 驳。
④ 议论的要求
A.论点正确、鲜明
➢中心论点——是议论性文章的主题 ➢分论点——是各个层次的中心意思
应用写作
2011年
考试范围
➢(一)公文文体
➢ 1.掌握行政公文的知识与格式 ➢ 2.掌握下列公文的知识与写法:
通知、报告、请示、批复、通报、函
➢(二)实用文体
➢ 掌握下列应用文的知识与写法: 启事、计划、总结、简报、演讲
考试方法
➢1.考试形式:笔试 ➢2.考试要求:考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对办理完毕的、有查考保存价 值的文件,按照它们在形成过 程中的联系和一定规律组成案 卷。
11. 归档
➢将整理完毕的公文定期向本单位的 档案机构或档案人员移交。
(三)公文的收文处理
➢对收来的公文进行处理,使之 发挥作用的过程。
收文处理
签收——拆封——登记——审核—— 分发——拟办——批办——承办—— 注办——催办——立卷——归档
➢1234567——7123456 ➢1234567——4123567
C.插叙
➢中断对主要事件的叙述而插 入另一段相关事实的叙述。
➢1234567——123×4567
D.分叙(平叙)
➢对同一时间内发生在不同地 方或单位的事件,采用“花 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 分别先后进行叙述.
④ 叙述的要求
➢3.考试题型:选择、填空、写作 ➢4.指定教材:北京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试用教材《语文》修订调整版第三、四册,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开明出版社2005年6 月第3版
第一讲 公文知识
➢一、公文的含义 ➢二、公文的种类 ➢三、公文的特点与作用 ➢四、公文的格式 ➢五、公文办理的程序 ➢六、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五、公文的办理程序
(一)公文办理的含义
➢公文的办理是指通过互相衔接 的一系列程序,完成拟制、处 理和管理文件的工作。
➢公文的办理包括公文的收文处 理和发文处理。
(二) 公文的发文处理
➢指公文形成、发出的 过程。
发文处理
草拟——审核——签发——复核—— 缮印——校对——用印——登记—— 分发——立卷——归档
① 叙述的含义
➢叙述,就是对人物的行动或 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所作的 叙说和交代。
② 叙述的六要素
➢人物 ➢事件(内容) ➢时间 ➢地点 ➢原因 ➢结果
③ 叙述的方式
A.顺叙
➢指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 顺序来叙述。
➢ 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
B.倒叙
➢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 的事情片断提到开头来写, 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叙 述的方式。
六、公文写作 的基本要求
(一)对公文内容的要求
1. 正确选择文种 和主送机关
(1)正确选择文种
➢ 文种是概括表明文件的特性与使用范围而 赋予每种文件的统一、规范的名称。
➢ ①根据发文目的选择文种 ➢ ②根据行文关系选择文种 ➢ ③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选择文种 ➢ ④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文种
(2)分清主送和抄送机关
1. 草拟
➢就是撰拟公文草稿。
➢ 交拟——构思——会商——撰写 ➢ 一般文件由秘书或主管部门起草,重
要文件领导亲自起草或指导、主持起 草。
2. 审核
➢ 拟就的文稿在送交有关负责人 最后核准签发之前对其所作的 全面核查工作。
3. 签发
➢对公文负有法律责任的领导者 对公文文稿作出终审之后,批 注正式定稿和发出意见并签注 职务、姓名及日期的活动。
➢A.准确、完整 ➢B.简洁、概括 ➢C.灵活、得体
(2)议论
① 议论的含义
➢就是对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 见解,表明观点和态度,并 以充分的材料证明自己观点 的正确性。
② 议论的三要素
A.论点
➢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观点, 见解。
B.论据
➢是作者为了证明论点的正 确性或者反驳不同论点而 选择的事实或理论依据 。
➢在印毕的文件上加盖机关印章; 或由文件的签发人在公文正本 上签注姓名。
➢其作用是表明文件的责任者与 法律效力。
8. 登记
➢对文件发出的完整数据进行登 录。
➢发文登记的主要内容是:发文 顺序号、发文日期、密级、文 件标题、发往机关、份数、附 件、归卷情况等。
9. 分发 ➢指文件的封装和发送。
10. 立卷
和有关规定相违背; ➢ 自身规定不前后矛盾。
3.材料要准确,情况要真实,做到实事求是
➢ 材料,是指作者为着某一写作目的收 集、摄取以及写入和未写入文章之中 的一系列事实或依据;
➢ 公文不能虚构; ➢ 公文材料的获取要通过调查研究或阅
读相关资料。 ➢ 对获取的材料要进行鉴别、选择。
4. 发文目的要明确,主旨要 集中,做到一文一事
➢ 主送机关只有一个; 抄送机关可以有几个。 ➢ 主送机关位置在抬头;抄送机关位置在版记。
2.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 内容正确,不犯政治错误; ➢ 不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会签
4. 复核
➢公文正式印制前,文秘部门应 当进行复核。其重点是:审批、 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 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
5. 缮印
➢ 以缮写和印刷生效 力。
6. 校对
➢依照定稿对缮印好的文本进行 检查和核对。
7. 用印
以及各个自然段的段旨
B.论据充分、可靠
➢事实论据——指人物、事件、统计 数字
➢理论论据——指公理、公式、格言 成语、名人名言
C.论证周密、有力
➢ 用论证的方法和过程必须 符合逻辑、严谨周密。
(3)说明
➢ 文章主题只表现某一种思想或某一种 主张。
➢ 公文主题集中、内容单一,易于相关 部门审阅、处理;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便于公文的立卷、存档。
5. 涉及专业时要 尊重科学规律
➢ 了解专业知识,不说外行话 ➢ 了解专业文件的特点
(二)对公文表达的要求
1. 表达方式主要采用 叙述、说明、议论
(1)叙述
C.论证
➢又称“论证过程”,是以 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 方法。
③ 议论的类型
A.立论
➢就是从正面阐述自己观点 的正确性,从而把论点建 立起来,又叫证明。
B.驳论
➢指设法证明对方论点是错 误的,从而驳倒对方、树 立起自己的论点,又叫反 驳。
④ 议论的要求
A.论点正确、鲜明
➢中心论点——是议论性文章的主题 ➢分论点——是各个层次的中心意思
应用写作
2011年
考试范围
➢(一)公文文体
➢ 1.掌握行政公文的知识与格式 ➢ 2.掌握下列公文的知识与写法:
通知、报告、请示、批复、通报、函
➢(二)实用文体
➢ 掌握下列应用文的知识与写法: 启事、计划、总结、简报、演讲
考试方法
➢1.考试形式:笔试 ➢2.考试要求:考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对办理完毕的、有查考保存价 值的文件,按照它们在形成过 程中的联系和一定规律组成案 卷。
11. 归档
➢将整理完毕的公文定期向本单位的 档案机构或档案人员移交。
(三)公文的收文处理
➢对收来的公文进行处理,使之 发挥作用的过程。
收文处理
签收——拆封——登记——审核—— 分发——拟办——批办——承办—— 注办——催办——立卷——归档
➢1234567——7123456 ➢1234567——4123567
C.插叙
➢中断对主要事件的叙述而插 入另一段相关事实的叙述。
➢1234567——123×4567
D.分叙(平叙)
➢对同一时间内发生在不同地 方或单位的事件,采用“花 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 分别先后进行叙述.
④ 叙述的要求
➢3.考试题型:选择、填空、写作 ➢4.指定教材:北京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试用教材《语文》修订调整版第三、四册,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开明出版社2005年6 月第3版
第一讲 公文知识
➢一、公文的含义 ➢二、公文的种类 ➢三、公文的特点与作用 ➢四、公文的格式 ➢五、公文办理的程序 ➢六、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五、公文的办理程序
(一)公文办理的含义
➢公文的办理是指通过互相衔接 的一系列程序,完成拟制、处 理和管理文件的工作。
➢公文的办理包括公文的收文处 理和发文处理。
(二) 公文的发文处理
➢指公文形成、发出的 过程。
发文处理
草拟——审核——签发——复核—— 缮印——校对——用印——登记—— 分发——立卷——归档
① 叙述的含义
➢叙述,就是对人物的行动或 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所作的 叙说和交代。
② 叙述的六要素
➢人物 ➢事件(内容) ➢时间 ➢地点 ➢原因 ➢结果
③ 叙述的方式
A.顺叙
➢指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 顺序来叙述。
➢ 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
B.倒叙
➢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 的事情片断提到开头来写, 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叙 述的方式。
六、公文写作 的基本要求
(一)对公文内容的要求
1. 正确选择文种 和主送机关
(1)正确选择文种
➢ 文种是概括表明文件的特性与使用范围而 赋予每种文件的统一、规范的名称。
➢ ①根据发文目的选择文种 ➢ ②根据行文关系选择文种 ➢ ③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选择文种 ➢ ④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文种
(2)分清主送和抄送机关
1. 草拟
➢就是撰拟公文草稿。
➢ 交拟——构思——会商——撰写 ➢ 一般文件由秘书或主管部门起草,重
要文件领导亲自起草或指导、主持起 草。
2. 审核
➢ 拟就的文稿在送交有关负责人 最后核准签发之前对其所作的 全面核查工作。
3. 签发
➢对公文负有法律责任的领导者 对公文文稿作出终审之后,批 注正式定稿和发出意见并签注 职务、姓名及日期的活动。
➢A.准确、完整 ➢B.简洁、概括 ➢C.灵活、得体
(2)议论
① 议论的含义
➢就是对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 见解,表明观点和态度,并 以充分的材料证明自己观点 的正确性。
② 议论的三要素
A.论点
➢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观点, 见解。
B.论据
➢是作者为了证明论点的正 确性或者反驳不同论点而 选择的事实或理论依据 。
➢在印毕的文件上加盖机关印章; 或由文件的签发人在公文正本 上签注姓名。
➢其作用是表明文件的责任者与 法律效力。
8. 登记
➢对文件发出的完整数据进行登 录。
➢发文登记的主要内容是:发文 顺序号、发文日期、密级、文 件标题、发往机关、份数、附 件、归卷情况等。
9. 分发 ➢指文件的封装和发送。
10. 立卷
和有关规定相违背; ➢ 自身规定不前后矛盾。
3.材料要准确,情况要真实,做到实事求是
➢ 材料,是指作者为着某一写作目的收 集、摄取以及写入和未写入文章之中 的一系列事实或依据;
➢ 公文不能虚构; ➢ 公文材料的获取要通过调查研究或阅
读相关资料。 ➢ 对获取的材料要进行鉴别、选择。
4. 发文目的要明确,主旨要 集中,做到一文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