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论习题课答案(中南大学)

合集下载

集合知识点+基础习题(有答案)

集合知识点+基础习题(有答案)

集合练习题知识点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⑴确定性-因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当然,我们所说的“一些元素〞是确定的.⑵互异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一样的,假如出现了两个(或几个)一样的元素就只能算一个,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没有次序之分.我们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3.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2.选择题⑴以下说法正确的( )(A) “实数集〞可记为{R}或{实数集}(B){a,b,c,d}与{c,d,b,a}是两个不同的集合(C)“我校高一年级全体数学学得好的同学〞不能组成一个集合,因为其元素不确定⑵ 2是集合M={ }中的元素,那么实数为( )(A) 2 (B)0或3 (C) 3 (D)0,2,3均可二、集合的几种表示方法1、列举法-将所给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里,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有限集与无限集*⑴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有限集例如: A={1~20以内所有质数}⑵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无限集例如: B={不大于3的所有实数}2、描绘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详细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以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图示法 -- 画一条封闭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常用于表示不需给详细元素的抽象集合.对已给出了详细元素的集合也当然可以用图示法来表示如: 集合{1,2,3,4,5}用图示法表示为:三、集合间的根本关系观察下面几组集合,集合A与集合B具有什么关系?(1) A={1,2,3},B={1,2,3,4,5}.(2) A={x|x>3},B={x|3x-6>0}.(3) A={正方形},B={四边形}.(4) A=∅,B={0}.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假如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即假设任意x∈A,有x∈B,那么A⊆B(或A⊂B)。

集合论习题答案

集合论习题答案

P3 习题1.11.1.1 解:⑴ {2,3,5,7,11,13,17,19};⑵ {e,v,n,i,g};⑶ {-3,2};⑷ {-1};⑸ {2,271i+-,271i--};⑹Φ⑺共14项,前四项为极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其它因式的因式:{①x+1,②x1,③x2+x+1,④x2x+1,①②x21,①③x3+2x2+2x+1,①④x3+1,②③x3-1,②④x3-2x2+2x-1,③④x4+x2+1,①②③x4+x3x+1,①②④x4-x3+x-1,①③④x5+x4+x3+x2+x+1,②③④x5x4+x3x2+x1)}1.1.2 解⑴ {x | x I+, x<80};⑵ {x | x I且n I使x=2n+1};⑶ {x | x I且n I使x=5n};⑷ {(x,y)| x,y R , x2+y2<1};⑸ {(,)| ,R, >1};⑹ {ax+b=0| a,b R且a0}。

P5 习题1.21.2.1 答:为真的有:⑵、⑷、⑻、⑽,其余为假。

1.2.2 答:为真的有:⑴、⑷,其余为假。

1.2.3 解:A=,B={0},C={…,4,2,0,2,4…},D={2,4},E={…,4,2,0,2,4…},F={2,4},G=,H={…,4,2,0,2,4…}。

∴ C=E=H,D=F,A=G。

1.2.4 答:四个全为真。

证明:⑴例 A={a} , B={a,A}⑵例 B={A} , C={A , B}⑶例 A={}⑷例 A={a} , B={a,A} , ∴ 2B={ , {a} , {A} , B} ※1.2.5 解⑴幂集 {} ;幂集的幂集 {,{}}⑵幂集 {,{},{a},{,a}};幂集的幂集零元素子集 {,单元素子集 {} , {{}} , {{a}} , {{,a}},双元素子集 {,{}} , {,{a}} , {,{,a}} , {{},{a}} , {{},{,a}} , {{a},{,a}} ,三元素子集 {,{},{a}} , {,{},{,a}} , {,{a},{,a}} ,{{},{a},{,a}}},四元素子集 {,{},{a},{,a}} 。

集合练习题及解析答案

集合练习题及解析答案

集合练习题及解析答案精品文档集合练习题及解析答案1.若集合M,{a,b,c}中元素是?ABC的三边长,则?ABC一定不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2(定义集合运算:A*B,{ z|z,xy,x?A,y?B}.设A,{1,2},B,{0,2},则集合A*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A(0 B( C( D(63(已知集合A,{2,3,4},B,{2,4,6,8},C,{| x?A,y?B,且logxy?N,},则C 中元素的个数是A(9B(8C( D(44(满足{,1,0} M?{,1,0,1,2,3}的集合M的个数是A(4个 B(个 C(7个D(8个5(已知集合A,{,1,1},B{x|ax,1,0},若B?A,则实数a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为A({,1} B({1} C({,1,1}D({,1,0,1}6.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A,{1,2,5},?UB,{4,5,6},则集合A?B,A({1,2} B({5} C({1,2,3} D({3,4,6}7(设全集U,{1,3,5,6,8},A,{1,6},B,{5,6,8},则?B,1 / 21精品文档A({6}B({5,8}C({6,8} D({3,5,6,8}2,x8(若A,{x?Z|2?1},则A?的元素个数为A(0 B(1 C(2D(319(设U,R, M,{x|x2,x?0},函数f的定义域为N,则M? x,1A([0,1)B( C([0,1] D({1}10(设U,R,集合A,{y|y,x,1,x?1},B,{x?Z|x2,4?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2,,1} B(?B,C(A?B,[0,,?)D(?B,{,2,,1}11(非空集合G关于运算?满足:?对于任意a、b?G,都有a?b?G;?存在e?G,使得对一切a?G,都有a?e,e?a,a,则称G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现有下列集合运算: G,{非负整数},?为整数的加法;G,{偶数},?为整数的乘法;G,{平面向量},?为平面向量的加法;G,{二次三项式},?为多项式的加法;其中G关于运算?的融洽集有________(12(设集合A,{1,2,a},B,{1,a2,a},若A?B,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 13(设集合A,{,1,1,3},B,{a,2,a2,4},A?B2 / 21精品文档,{3},则实数a,________.214(已知集合A,{ x|x,5x,6,0},B,{ x|mx,1,0},且A?B,A,求实数m的值组成的集合(x,a15(记关于x的不等式若a,3,求P;若Q?P,求正数a的取值范围(116(已知由实数组成的集合A满足:若x?AA. 1,x设A中含有3个元素,且2?A,求A;A能否是仅含一个元素的单元素集,试说明理由(1(解析: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a?b?c,故选D.2(解析:依题意得A*B,{ z|z,xy,x?A,y?B},{0,2,4},因此集合A*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6,故选D.3(解析:C,{| x?A,y?B,且logxy?N,},{,,,},故选D.4(解析:依题意知集合M除含有元素,1,0之外,必须还含有1,2,3中的一个,或多个(因3而问题转化为求含有3个元素的集合所含的非空子集的个数问题,故有2,1,7个(故选C.5(D(A3 / 21精品文档7(解析:由于U,{1,3,5,6,8},A,{1,6} ??UA,{3,5,8},??B,{5,8}(答案:B12,x8(解析:A,{x?Z|2?1},{x|x>2或0 ? A?,{0,1},其中的元素个数为2,选C.9(C10.D11.12(解析:?A?B,?a2,a,2或a2,a,a.若a2,a,2,得a,2或a,,1,根据集合A中元素的互异性,知:a?2,?a,,1.若a2,a,a,得a,0或a,2,经检验知,只有a,0符合要求(综上所述,a,,1或a,0.答案:,1或013(解析:?3?B,?a,2,3,?a,1.答案:1214(解析:?A,{ x|x,5x,6,0},{2,3},A?B,A,?B?A.?m,0时,B,?,B?A;1?m?0时,由mx,1,0,得x. m4 / 21精品文档111?B?A,?,A,?,2,3, mmm11?11?得m,,或,.所以符合题意的m的集合为?0,,23.3??x,315(解析:由 Q,{x||x,1|?1 },{x|0?x?}.由a>0,得P,{x|,12,即a的取值范围是(116(解析:?2?A,?A,即,1?A, 1,21?11???AA,?A,?2,,1,2.??1,?,1?1假设A中仅含一个元素,不妨设为a, 则a?A,有A,又A中只有一个元素,1,a1?a,即a2,a,1,0,但此方程Δ ?不存在这样的实数a.故A不可能是单元素集合(1(已知A,{x|3,3x>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3?AB(1?AC(0?A D(,1?A集合A表示不等式3,3x>0的解集(显然3,1不满足不等式,而0,,1满足不等式,故选C.C2(下列四个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的是A({y|y,2} B({x,2}C({2} D({x|x2,4x,4,0}{x,2}表示的是由一个等式组成的集合(故选B.5 / 21精品文档B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________(1?2R?Q;?|,3|?N*;?|,?Q.1 本题考查常用数集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显然2?R,?正确;2?Q,?正确;|,3|,3?N*,|3|,3?Q,?、?不正确(4(已知集合A,{1,x,x2,x},B,{1,2,x},若集合A与集合B相等,求x的值(因为集合A与集合B相等,所以x2,x,2.?x,2或x,,1.当x,2时,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当x,,1时,符合题意(?x,,1.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方程2,0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1,1,2};?集合{x|4 示(A(只有?和? B(只有?和?C(只有? D(以上语句都不对6 / 21精品文档{0}表示元素为0的集合,而0只表示一个元素,故?错误;?符合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正确;?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错误;?中元素有无穷多个,不能一一列举,故不能用列举法表示(故选C.C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x2,2x,1,0}为A({1,1} B({1}C({x,1} D({x2,2x,1,0}集合{x|x2,2x,1,0}实质是方程x2,2x,1,0的解集,此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为1,故可表示为{1}(故选B.B3(已知集合A,{x?N*|,5?x5},则必有A(,1?A B(0?A?A D(1?A?x?N*5?x5,?x,1,2,即A,{1,2},?1?A.故选D.D4(定义集合运算:A*B,{z|z,xy,x?A,y?B}(设A,{1,2},B,{0,2},则集合A*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A(0 B(2C( D(67 / 21精品文档依题意,A*B,{0,2,4},其所有元素之和为6,故选D.D二、填空题5(已知集合A,{1,a2},实数a不能取的值的集合是________(由互异性知a2?1,即a??1,故实数a不能取的值的集合是{1,,1}({1,,1}6(已知P,{x|2,x,a,x?N},已知集合P中恰有3个元素,则整数a,________.用数轴分析可知a,6时,集合P中恰有3个元素3,4,5.三、解答题7(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集(由方程x,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大于2且小于6的有理数;由直线y,,x,4上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自然数的点组成的集合(方程的实数根为,1,0,3,故可以用列举法表示为{,1,0,3},当然也可以用描述法表示为{x|x,0},有限集(由于大于2且小于6的有理数有无数个,故不能用列8 / 21精品文档举法表示该集合,但可以用描述法表示该集合为{x?Q|2 用描述法表示该集合为M,{|y,,x,4,x?N,y?N}或用列举法表示该集合为{,,,,}(8(设A表示集合{a2,2a,3,2,3},B表示集合{2,|a,3|},已知5?A且5?B,求a的值(因为5?A,所以a2,2a,3,5,解得a,2或a,,4.当a,2时,|a,3|,5,不符合题意,应舍去(当a,,4时,|a,3|,1,符合题意,所以a,,4.9(已知集合A,{x|ax2,3x,4,0,x?R}(若A中有两个元素,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A中有两个元素,?方程ax2,3x,4,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a?0,99??即a,,16.?a,,16a?0. ?Δ,9,16a,0,4当a,0时,A,{,3};当a?0时,若关于x的方程ax2,3x,4,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9,16a,0,9 / 21精品文档9即a,,16若关于x的方程无实数根,则Δ,9,16a,0,9即a16;9故所求的a的取值范围是a?,16a,0.1(设集合A,{x|2?x,4},B,{x|3x,7?8,2x},则A?B等于A({x|x?3} B({x|x?2}C({x|2?x,3} D({x|x?4}B,{x|x?3}(画数轴可知选B.B2(已知集合A,{1,3,5,7,9},B,{0,3,6,9,12},则A?B,A({3,5} B({3,6}C({3,7} D({3,9}A,{1,3,5,7,9},B,{0,3,6,9,12},A和B中有相同的元素3,9,?A?B,{3,9}(故选D.D3(50名学生参加甲、乙两项体育活动,每人至少参加了一项,参加甲项的学生有30名,参加乙项的学生有25名,则仅参加了一项活动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10 / 21精品文档设两项都参加的有x人,则只参加甲项的有人,只参加乙项的有人(+x+=50,?x=5.?只参加甲项的有25人,只参加乙项的有20人,?仅参加一项的有45人(54(已知集合A,{,4,2a,1,a2},B,{a,5,1,a,9},若A?B,{9},求a的值(?A?B,{9},?9?A,?2a,1,9或a2,9,?a,5或a,?3.当a,5时,A,{,4,9,25},B,{0,,4,9}(此时A?B,{,4,9}?{9}(故a,5舍去(当a,3时,B,{,2,,2,9},不符合要求,舍去(经检验可知a,,3符合题意(一、选择题1(集合A,{0,2,a},B,{1,a2}(若A?B,{0,1,2,4,16},则a的值为A(0 B(1C( D(4?A?B,{0,1,2,a,a2},又A?B,{0,1,2,4,16},?{a,a2},{4,16},?a,4,故选D.D2(设S,{x|2x,1>0},T,{x|3x,5 1A(?11 / 21精品文档B({x|x 515C(} D({x|,}23151 S,{x|2x,1>0},{x|x>,,T,{x|3x,5 5D3(已知集合A,{x|x>0},B,{x|,1?x?2},则A?B,A({x|x?,1} B({x|x?2}C({x|0 集合A、B用数轴表示如图,A?B,{x|x?,1}(故选A.A4(满足M?{a1,a2,a3,a4},且M?{a1,a2,a3},{a1,a2}的集合M的个数是A(1 B(2高一数学集合的练习题及答案一、、知识点:本周主要学习集合的初步知识,包括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的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及集合的运算等。

集合论答案

集合论答案

一、填空 20%(每空2分)1、2n ;2100;2、{< 1 , 2 > , < 2 , 4 > , <3 , 3 > , < 1,3 >,<2,4> ,<4,2>}、{< 1 , 4 > , < 2 , 2 > };3、29;4、{< 1 , 1 > , < 2 , 2 > , <3 , 3 > ;5、{<a,b>,<a,d>,<a,e>,<b,d>,<b,e>,<a,c>,<a,f>,<a,g>,<c,f>,<c,g>}; 6、反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 7、双射;满射。

二、选择三、Warshall 算法 15% 解:⎪⎪⎪⎪⎪⎪⎭⎫ ⎝⎛=0000000010100000100000011R M=i 1时,R M [1,1]=1, A =R M=i 2时,M[1,2]=M[4,2]=1A=⎪⎪⎪⎪⎪⎪⎭⎫ ⎝⎛0000001010100000100001011=i 3时,A 的第三列全为0,故A 不变=i 4时,M[1,4]=M[2,4]=M[4,4]=1A=⎪⎪⎪⎪⎪⎪⎭⎫ ⎝⎛0000001010100000101001011 =i 5时,M[3,5]=1 ,这时 A=⎪⎪⎪⎪⎪⎪⎭⎫ ⎝⎛0000001010100000101001011所以t (R)={<1,1>, <1,2>,<1,4>,<2,2>,<2,4>,<3,5>,<4,2>,<4,4>} 。

四、 5%证明:对称性:0,,,**>>∈++<∈+∈+∀ac R di c bi a C di c C bi a 且 R bi a di c ca >∈++<∴>⇒,,0。

集合论测试答案

集合论测试答案

1. 集合X={<1,2>, <3,4>, <5,6>,… },R={<<x 1,y 1>,<x 2,y 2>>|x 1+y 2 = x 2+y 1} 。

1、 证明R 是X 上的等价关系。

2、 求出X 关于R 的商集。

1、 证明:(1) 自反性:y x y x X y x +=+>∈<∀由于,,自反R Ry x y x >>∈<><<∴,,,(2) 对称性:X y x X y x >∈<∀>∈<∀2211,,,时当R y x y x >>∈<><<2211,,, 21121221y x y x y x y x +=++=+也即即有对称性故R R y x y x >>∈<><<1122,,,(3) 传递性:X y x Xy x X y x >∈<∀>∈<∀>∈<∀332211,,,,时且当R y x y x R y x y x >>∈<><<>>∈<><<33222211,,,,,,⎩⎨⎧+=++=+)2()1(23321221y x y x y x y x 即23123221)2()1(y x y x y x y x +++=++++即1331y x y x +=+有传递性故R R y x y x >>∈<><<3311,,,由(1)(2)(3)知:R 是X 上的先等价关系。

2、X/R=}]2,1{[R ><2. 设集合A={ a ,b , c , d }上关系R={< a, b > , < b , a > , < b , c > , < c , d >} 要求 1、写出R 的关系矩阵和关系图。

集合练习题答案

集合练习题答案

集合练习题答案集合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它描述了一组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元素的全体。

以下是一些集合练习题的答案,供参考:1. 集合A={1, 2, 3},集合B={2, 3, 4},求A∪B。

答案:A∪B={1, 2, 3, 4}。

2. 集合A={1, 2, 3},集合B={2, 3, 4},求A∩B。

答案:A∩B={2, 3}。

3. 集合A={1, 2, 3},求A的补集。

假设全集为U={1, 2, 3, 4, 5, 6},则A的补集为∁_{U}A={4, 5, 6}。

4. 集合A={1, 2, 3},集合B={2, 3, 4},求A-B。

答案:A-B={1}。

5. 集合A={1, 2, 3},集合B={4, 5, 6},判断A和B是否相等。

答案:A和B不相等。

6. 集合A={1, 2, 3},集合B={3, 4, 5},求A∩B。

答案:A∩B={3}。

7. 集合A={1, 2, 3},集合B={2, 3, 4},求A⊆B。

答案:A是B的子集,即A⊆B。

8. 集合A={1, 2, 3},集合B={2, 3, 4},求A⊂B。

答案:A是B的真子集,即A⊂B。

9. 集合A={1, 2, 3},集合B={2, 3, 4},求A⊈B。

答案:A不是B的子集,即A⊈B。

10. 集合A={1, 2, 3},集合B={4, 5, 6},求A∩B。

答案:A和B没有交集,即A∩B=∅。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集合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集合论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分支,它在逻辑、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对于理解更高级的数学概念至关重要。

第1-4-5章 集合论(含答案)

第1-4-5章 集合论(含答案)

求 A 的子集{3,4,5}和{1,2,3},的上界,下界,上确界和下确界。
答案:{3,4,5}:上界:1,3;上确界:3;下界:无;下确界:无; {1,2,3}:上界:1;上确界:1;下界:4;下确界:4。 10、设 A={1,2,3,4,5},A 上偏序关系 R={〈1,2〉,〈3,2〉,〈4,1〉,〈4,2〉,〈4,3〉,〈3,5〉,〈4,5〉}∪IA; (1)作出偏序关系 R 的哈斯图 (2)令 B={1,2,3,5},求 B 的最大,最小元,极大、极小元,上界,下确界,下界,下确界。 答案:.(1)偏序关系 R 的哈斯图为
6
12、设A={1,2,3,4,5,6} ,B={1,2,3},从A到 B 的关系R={ 〈x,y〉|x=y2} ,求 R 和 R-1 的集合 表示和关系矩阵表示。
答: (1)R={<1,1>,<4,2>} (2) R 1 ={<1,1>,<2,4>}
3
1 1 4、 设集合 A a, b, c, d 上的二元关系 R 的关系矩阵为 M R 0 0
矩阵,并画出 R, r ( R), s( R), t ( R) 的关系图。
0 0 0 0
0 1 0 0
0 1 ,求 r ( R), s( R), t ( R) 的关系 0 1
16、设|X|=n,|Y|=m 则(1)从 X 到 Y 有 (2)当 n , m 满足 n=m
时,存在双射有
17、在 0( (4) ) 之间写上正确的符号。 (1) = (2) (3) (4) 18、若集合 S 的基数|S|=5,则 S 的幂集的基数|P(S)|=( 32 ) 。 2 2 19、设 P={x|(x+1) 4 且 x R},Q={x|5 x +16 且 x R},则下列命题哪个正确( (1) Q P (2) Q P (3) P Q (4) P=Q 20、判断下列命题哪几个为正确?( ) 答: (2) , (4) (1) {Ф}∈{Ф,{{Ф}}} (2) {Ф} {Ф,{{Ф}}} (4) Ф {Ф} (5) {a,b}∈{a,b,{a},{b}} 21. 设 A={1, 2, 3, 4}, A 上关系图如右图所示, 2 R = 。 (3) Ф∈{{Ф}}

集合题目真题答案解析高中

集合题目真题答案解析高中

集合题目真题答案解析高中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存在于高中数学课程中。

它涉及的知识点包括集合的表示方法、运算关系以及集合的性质等。

在高中数学考试中,集合题目往往是难度适中、考察的知识点较为全面的题型。

本文将就一道高中集合题目进行全面的答案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假设题目如下:已知集合A={1,2,3,4,5},集合B={3,4,5,6,7},集合C={2,4,6,8},求:1. (A∪B)∩C的元素个数;2. (A-B)∪(B-C)的元素个数。

首先,我们来解答第一个问题。

1. (A∪B)∩C的元素个数。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集合的并、交运算。

集合的并运算就是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为∪。

集合的交运算就是求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形成一个新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为∩。

现在我们来进行计算。

首先计算A∪B,即将集合A和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放在一起。

A∪B={1,2,3,4,5,6,7}。

接下来,我们计算(A∪B)∩C,即求集合(A∪B)和集合C中共有的元素。

(A∪B)∩C={2,4}。

因此,(A∪B)∩C的元素个数是2个。

接下来,我们来解答第二个问题。

2. (A-B)∪(B-C)的元素个数。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集合的差运算。

集合的差运算就是将属于第一个集合但不属于第二个集合的元素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为-。

现在我们来进行计算。

首先计算A-B,即求属于集合A但不属于集合B的元素。

A-B={1,2}。

接下来,我们计算B-C,即求属于集合B但不属于集合C的元素。

B-C={3,5,7}。

然后,我们计算(A-B)∪(B-C),即求集合(A-B)和集合(B-C)的并集。

(A-B)∪(B-C)={1,2,3,5,7}。

因此,(A-B)∪(B-C)的元素个数是5个。

通过以上的解答,我们可以发现,集合题目的解答过程需要对集合的运算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还需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集合元素的重复情况以及运算的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