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植物的矿质营养上

合集下载

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的矿质营养

四、矿质元素的利用
元素举例 K N、P、Mg Ca、Fe
存在形式
离 子
不稳定化合物 稳定化合物 能够移动 多次利用 老 叶 不能移动 只用一次 新 叶
移动情况 容易移动 利用情况 反复利用 缺乏时受 症的部位
老 叶
五、合 理 施 肥
合理施肥: 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施肥,以
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获得少肥高效的结果。
结 论: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是
两个不同的过程
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根吸收水分 吸收方式 吸收动力 根吸收矿质元素
渗透作用
蒸腾作用
主动运输
呼吸作用
联系: 1、吸收部位相同 2、矿质元素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 3、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会影响对水分 的吸收 4、矿质元素随水分的运输而运输
2、A瓶中加入完全培养液,B瓶中加入等量 的缺Al的“完全培养液”; 3、把两株健康的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 入A瓶和B瓶中; 4、两组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 溶液通气,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玉米幼苗 的生长发育情况。
探究Al是否是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
实验目的: 探究Al是否是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
3、与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最密切的生理活动是( D ) A、蒸腾作用 B、渗透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4、玉米对磷的吸收白天比晚上只稍多一点,但它白天的 吸水量比晚上却大8倍;把用溶液培养的黄瓜移到遮荫, 水分的消耗明显下降,而同一时间钾离子却有少量增加, 上述实验表明:
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 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无 土 栽 培
假如请你无土栽培番茄,你会如何进行管理?
有人用化学方法分析了大麦幼苗在0℃和 15℃条件下根吸收水分的量和吸收矿质 元素的量

《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

《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

《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通用3篇)《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篇1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教学目的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b:识记)。

植物生理学-03-矿质营养

植物生理学-03-矿质营养

0
为膜原有电化学势;
j
aj为离子的电化学活度;Zj为离子的代数化合价 F为法拉第常数,96.5J/mol;E为电势
膜内外离子 j 分布产生的电化学势分别表示为:
µ µ0
=
j外
j + RT ln a j外 + Z j ⋅ F ⋅ E外 (2)
µ µ0
=
j内
j + RT ln a j内 + Z j ⋅ F ⋅ E内 (3)
What was wrong with him?
矿质营养学说与农业化学的建立
李比希(J. Liebig)1840年伦敦有机化学年会上发表 了“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的论文,否定了 腐殖质营养学说,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
腐殖质(humus)是有了植物后才出现在地球上的而不是 植物出现以前。因此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的 唯一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所起的作用, 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 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平衡溶液:将某种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按照一定浓度和适当比例 配制成的,并对该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良好作用而无毒害的混合溶液, 称为该种植物的平衡溶液。
二、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机理
两种吸收机理: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
离子过膜的驱动力: 1、化学势梯度(浓度差):由高到低 2、电势梯度:阳离子被负电荷吸引;阴离子被正电荷 吸引。
植物的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 大量元素:C、H、O、N、P、K、S、Ca、Mg、 微量元素:Fe、Mn、Cu、Mo、Zn、B、Cl、Ni、Na
必需的矿质元素:N、P、K、S、Ca、Mg、Fe、Mn、 Cu、Mo、Zn、B、Cl、Ni、Na

第三章矿质营养

第三章矿质营养
◇ 缺镁症状: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片失绿,其特点是从下部叶 开始,叶肉变黄而叶脉仍保持绿色,这是与缺氮病症的主要 区别。有时呈红紫色。若缺镁严重,则形成褐斑坏死。
第三章矿质营养
7. 硅
◇ 吸收形式:单硅酸〔Si (OH)4〕。 ◇ 硅多集中在表皮细胞内,使细胞壁硅质化,增强
了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抗倒伏的能力。 ◇ Si对生殖器官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如对穗数、小穗
◇ 有益元素或有利元素 有些元素并非植物必需的,但能促进某
些植物的生长发育,这些元素称为有益元素或有利元素,常见的有钠、 硅、钴、硒、钒等,如Si对水稻、Al对茶树等。
●稀土元素 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在57~71的镧系元素及
其化学性质与镧系元素相近的钪和钇。植物体内普遍含有稀土元素,稀 土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作用,如低浓度稀土元素可以促进种 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第三章矿质营养
●下图:当细胞外的某一离子浓度比细胞内的该离子浓度
高时,质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激活,通道门打开,离子将顺
着跨质膜的电化学势梯度进入细胞内。
离 子 通 道 运 输 离 子 的 模 式 图
第三章矿质营养
(二)载体运输
载体运输学说认为,质膜上有各种载体蛋白,属于 内在蛋白,它有选择地与质膜一侧的分子或离子结合, 形成载体—物质复合物。通过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透 过质膜,把分子或离子释放到质膜的另一侧。
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即:不可缺少性,不可替代性,直接功能性。
第三章矿质营养
根据上述标准,现已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包括氮)有14种,它们是:
氮(N) 磷(P) 钾(K) 钙(Ca) 镁(Mg) 硫(S) 铁(Fe) 铜(Cu) 锌(Zn) 锰(Mn) 硼(B) 钼(Mo) 氯(CI) 镍(Ni)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3,4,5,6)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3,4,5,6)

特别是在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降低、吸肥能力衰退时或在养 分临界期时使用; 或因干旱土壤缺少有效水、土壤施肥难以发挥效益; 或因某些矿质元素如铁在碱性土壤中有效性很低;Mo在酸性土 壤中强烈被固定等情况下,采用根外追肥可以收到明显效果。

常用于叶面喷施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 注意:根外施肥不能代替根部施肥,只能作根肥的补充。
角质层
细胞壁
质膜
途径:
外连丝
溶液 ↗角质层孔道 ↘ 气孔
外连丝(细胞壁)
叶脉韧皮部← 细胞内部← 表皮细胞的质膜

2.影响因素
营养物质进入叶片的量与叶片的内外因素有关
1)叶结构 嫩叶比老叶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要大, 对角质层 厚的叶片(如柑橘类)效果较差。


2)温度 温度对营养物质进入叶片有直接影响,在30℃、20℃ 和10℃时,叶片吸收32P的相对速率分别为100、71和53。
金属离子——离子。
(二)矿质元素运输的途径
1 . 根 吸 收 的 矿 质 元 素 的 运 输 途 径
根系吸收的无机离子主要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同时 可从木质部活跃地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2.叶片吸收的矿质元素的运输途径
叶片的下行运输是以韧皮部为主。也 可以从韧皮部横向运输到木质部。
二、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与再分配
如P过多时,与Zn形成不溶解的Zn3(PO4)2,而导致缺Zn。
2.离子协同作用 即一种离子的存在能促进植物对另一种离子 的吸收。这种作用经常发生在阴、阳离子间。 P 能促进 N 的吸收,因为蛋白质合成时需要大量 ATP
和核酸。
K能活化许多酶,促进核酸形成和N代谢,所以,也
能促进N的吸收与利用。

植物的矿质营养导学案

植物的矿质营养导学案

第三章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学习目标1.掌握矿质元素的概念和分类2.理解矿质元素的存在形式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自主学习:一、植物必需矿质元素1.概念理解(1)不包括三种元素。

(2)主要由从土壤中吸收。

2.种类(14种)大量矿质元素(6种):。

微量矿质元素(8种): 。

3.研究方法:法,不能用土壤,因为土壤中组成元素不确定二、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1.矿质元素的吸收(1)主要器官,主要部位,吸收形式。

(2)吸收特点,吸收种类和数量取决于膜上。

(3)吸水方式为,吸矿质元素方式为;矿质元素能影响土壤溶液或细胞内液的浓度,故可以影响吸水和失水,但二者是两个的过程。

2.运输(1)途径:沿随水运输。

(2)动力:。

(如K+等)(如N、P、Mg等)形成难溶的、稳定的化合物(如等)1.概念:根据植物的,适时地、适量地施肥,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获得的结果。

2.原因(1)对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2),对P、K等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也不同。

课后演练:1.如图是某高等植物中矿质元素在绿叶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含量示意图。

依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Ca 、Fe 、S 是植物体中只能利用一次的元素B.N 、P 、Mg 是植物体中可以再次利用的元素C.N 、P 、Mg 是大量元素,Ca 、Fe 是微量元素D.叶片对N 、P 、Mg 比对Ca 、Fe 、S 的需求量大2.如图为水稻根细胞对Si 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信息并选出不正确的说法 ( )A.图中A 、C 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很大的不同B.A →B 段,O2是限制根细胞对Si 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C.在C 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Si 的吸收而表现为M1的曲线D.氧分压为8时,AC 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3.以下是某科学家配制的营养液中所含物质:42PO KH 、KNO3、23)Ca(NO、4MgSO 、33BO H 、2MnCl 、4ZnSO 、4CuSO 、42MoO H 等。

必修部分 第三章 第五节 植物的矿质营养

必修部分 第三章 第五节 植物的矿质营养

土壤 中吸收的元素。
2.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1)概念:对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矿质元素。
某一种矿质元素是不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可通过
溶液培养法 进行验证。 (2)种类(14种): 大量矿质元素: N、P、S、K、Ca、Mg (6种)。 微量矿质元素: Fe、Mn、B、Zn、Cu、Mo、Cl、Ni (8
种)。
3.溶液培养法 (1)应用:用于探究某种矿质元素是否为植物 必需 的矿 质元素。
(2)原理:如果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
育 不正常 ,而补充这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 育 又恢复正常 ,则该元素为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3)过程:在 人工配制 的营养液中,除去或加入某一种 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在营养液中的 生长发育状况。
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解题指导] 选 D 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
需元素,通过溶液培养法来研究。就是在人工配制的 营养液中,除去或加入某一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 物在营养液中的生长发育状况:如果除去某一种矿质 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仍然正常,就说明这种矿质
元素不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如果除去某一种矿质
如 Fe、Ca 等
四、合理施肥 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 不同 ,
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
素的需要量 也不同 。合理施肥就是指根据植物 的 需肥规律 ,适时地, 适量 地施肥,以便使植物茁壮 成长,并且获得 少肥高效 的结果。
1.作为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应符合三个标准
脱分化 即:离体植物组织 愈
根、芽→植物体 伤组织
再分化
比较
无土栽培 植物组织培养 植株生长应满足 原理 必需的全部矿质 植物细胞全能性 元素的供应 培养基要求非常严格 只需在培养液中 ①必须灭菌 加入植物生长所 ②除含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外,还 培养 必需的矿质元素 必须加入有机添加物,如:氨基酸、维 液成 即可(矿质元素 生素、蔗糖等③必须加入植物激素,如 分 应根据植物需求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诱导愈伤组织 量,按一定比例 形成,诱导生芽与诱导生根时对生长素 配制而成) 和细胞分裂素的配比要求严格

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的矿质营养

光照能促进硝酸盐还原过程
①光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糖流出叶绿体后,经糖 酵解产生NADH而用于NO3- 还原。 ②光能促进底物对NR的诱导,在一定范围内,NR活力随光 强的增加而升高,光下生长的植物体内NR水平要比暗中生 长的高得多。
③光合作用光反应中形成的NADPH和还原型铁氧还蛋白 (Fd)可转化成NADH为硝酸还原提供还原力。
易发生在具有相同理化性质(如化合价和离子半径)的离子 之间,可能与竞争同种离子载体有关。如 NH4+对K+,Mn2+、 Ca2+对Mg2+,K+ 、 Rb+对136Cs+,Cl-对NO3-,SO42-对 SeO42-等都有抑制效应。
2.离子协助作用 即一种离子的存在能促进植物对另一种离子的吸收。
这种作用经常发生在阴、阳离子间。
图2-10 水稻和番茄养分吸收的差异
表示试验结束时培养液中各 种养分浓度占开始试验时%
图2-11 小麦根在盐类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A. NaCl+ KCl+ CaCl2; B. NaCl+CaCl2 C. CaCl2; D. NaCl
(三)单盐毒害与离子对抗
1.单盐毒害
任何植物,假若培养在单一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 最后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单盐毒害(toxicity of single salt)。
四、增强肥效的措施
1、改善施肥方式 如深层施肥,根外施肥
2.平衡施肥
按J.V.Liebig的最小养分律(Law of minimum nutrient), 作物产量是受最小养分所支配。因为各种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是 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果土壤中某一必需元素不足,即使其 它养分都充足,作物产量也难以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0年德国的李比希(国际 公认的植物营养科学的奠基人) 建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并确立 了土壤供给植物无机营养的观 点。
55
第二节 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自然界中有100多种元素,但植物体内有多少种? 哪些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必需元素?其需要 量多大?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需做相应的分析。
④ N是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17 17
缺氮病症:
① 植株瘦小 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
物质的合成受阻,影响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植物生长矮 小,分枝,分蘖很少,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
② 黄化失绿 缺氮时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枝叶
变黄,叶片早衰,甚至干枯,从而导致产量降低。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有收无收在于水 收多收少在于肥
1
第一节 植物矿质营养的早期研究 第二节 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第三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第四节 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第五节 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叶面营养 第六节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与分配 第七节 氮的同化 第八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70~80℃
干物质(5%-90%6)00℃
有机物质(90-95%)挥发
(C、H、O、N分别以CO2、水 蒸气、分子态氮、NH3及氮的 氧化物形式挥发掉)
灰分(5-10%)残烬
灰分元素(矿质元素) 约有70多种
7
第3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8
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因不同植物种 类、不同器官或部位、生存环境不同而有很 大差异。
22
本章重点:
1、植物必需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的生理功能; 2、植物细胞吸收矿质的特点及机理; 3、植物根系吸收矿质的特点;
4、合理施肥与高产优质。
33
第一节 植物矿质营养的早期研究
远在古代,劳动人民就知道在农田里施用肥料以增加 农作物的收成,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 于肥”。我国劳动人民对生长在不同土壤中的各种植物施 用多种不同的肥料,如厩肥、绿肥、骨粉、石膏等,在这 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1577-1644年 探知植物营养来源试验
1699年:
英国学者伍德沃德(Woodward)
分别用雨水、河水和加入花园土的水作
薄荷的灌溉试验。结果发现加入花园土
的水浇灌的薄荷生长最好,河水次之,
雨水浇灌的最差,他的结论是据此他
得出结论:构成植物体的不仅是水,源自还有土壤中的一些特殊物质。
4
1804年瑞士的索苏尔报告:若将种子种在蒸馏水 中,长出来的植物不久即死亡,它的灰分含量也没 有增加;若将植物的灰分和硝酸盐加入蒸馏水中, 植物便可正常生长。这证明了灰分元素对植物生长 的必需性。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
(一)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二) 确定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 三、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病症 四、有益元素 五、作物的缺素诊断
66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灰分分析:对植物材料中干物质燃烧后的灰分进行
分析的方法.
水分(10%-95%)
植物材料 105℃
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 是 细 胞 结 构 物 质 的组成成分;
➢二 是 生 命 活 动 的 调 节者,如酶的成分和 酶的活化剂;
➢三 是 起 电 化 学 作 用 , 如渗透调节、胶体 稳定和电荷中和等。
16
1、氮 以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形式被吸收
生理功能:
元素的三条标准是:
① 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生活史。 ② 缺乏某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的缺素症,加入该元素
缺素症消失。 ③ 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能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
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 效果。
10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
(一)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在植株和细胞中的灰分老龄比幼龄含量高;
在干燥、通气、盐分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的植 物灰分含量高; 禾本科植物中含Si较多 十字花科中S较多 豆科富含Ca和S 马铃薯含K多 海藻含有大量I
99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
(一)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必需元素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概念 国际植物营养学会(1939)规定的植物必需
➢必需元素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已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含氮)元素有14种,加上碳、
概念 氢、氧共17种。
1.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macroelement) 9种: 氮、磷、钾、钙、镁、硫、碳、氢、氧,在植物
体内含量较多,约占植物体干重的0.01%~10%。 2.微量元素(minor element, trace element) 8种:
铁、铜、硼、锌、锰、钼、氯、镍,占植物体干 重达万分之一以下,稍多即会发生毒害的元素。
11
(二) 确定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
概念
1.溶液培养法(水培法) 将植物的根系浸没在含有全部或
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 法。 2.砂基培养法(砂培法)
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基质 中加入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的方法。
⒊气培法(气栽法) 将根系置于营养液气雾中
栽培植物的方法.
12
⒋营养膜法 一种营养液循环的
液体栽培系统。 营养液、pH 和成分均可控 制。
➢在培养液中,除去某 一元素,植物生长不 良,并出现特有的病 症,加入该元素后, 症状消失,说明该元素 为植物的必需元素。
13
气雾培养
14
溶液培养中的注意事项:
1) 培养液必需是平衡液; 2) 调节并维持作物适宜的pH值; 3) 保证培养过程营养液通气良好; 4) 及时更换或补充营养液; 5) 培养容器不能透光; 6) 避免微生物等污染;
研究植物的必需矿质时,必须保证所用的试剂、 容器、介质、水等十分纯净。轻微的污染都会导 致错误的结果。
15 15
三、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病症
① N是蛋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而这三 者又是原生质、细胞核和生物膜等细胞结构物质的重 要组成部分。
② N是酶、ATP、多种辅酶和辅基(如NAD+、 NADP+、FAD等)的成分,它们在物质和能量代谢中起 重要作用。
③ N是某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维生 素(如B1、B2、B6等)的成分,对生命具有调节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