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_嘉峪关市市情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_以甘肃省酒泉_嘉峪关区域为例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_以甘肃省酒泉_嘉峪关区域为例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甘肃省酒泉、嘉峪关区域为例杨芳1,王学定2,宋华龙2(1.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1;2.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甘肃兰州730001)摘要简述了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基于此阐明了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在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然后通过指标量化计算分析了酒嘉地区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程度。

结果表明,酒嘉两市的城乡一体化总体水平高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但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二元经济结构尤为突出。

最后提出了加快酒嘉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3阶段发展思路,并指出当前工作重点: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工业化;促进社会管理城市化。

关键词酒嘉区域;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1)19-11797-03Urban-Rural Integration Based o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YANG Fang et al (Ningxia Institution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al Strategy and Information ,Yinchuan ,Ningxia 750001)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was summarized in the paper.Based on thisfact ,it expressed the necessity and realistic meaning of pushing forward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rocess synchronously during Jiuquan-JiaYuguan (abbreviate :Jiu-Jia )areas economic integration.The current degree of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f Jiu-Jia was analyzed by index calculation ,and the related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Besides ,the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the key works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Jiu-Jia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ere sugges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Jiuquan and Jiayuguan wa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Gansu Province ,but the urban-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ose the balance and the dualstructure was prominent.In the end ,three developmental patterns for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ere put forward.Firstly ,the government should find the key of the current work and coordina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Secondly ,ruraleconomic industrialization should be promoted.Thirdly ,the urbanized social management should be promoted.Key words Jiu-jia area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基金项目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资助项目。

酒泉—嘉峪关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分析

酒泉—嘉峪关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分析

酒泉—嘉峪关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分析摘要:酒嘉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呈现文化旅游与一、二产业融合渗透、与科技融合、文化旅游国际化、区域联动创新等业态发展趋势。

酒嘉两地要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产业融合、文化旅游品牌提升、科技创新等路径,进一步促进两地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地方文化旅游繁荣发展。

关键词: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趋势纵观2014年酒嘉两地的文化旅游发展情况,文化旅游始终是两地旅游发展的基础,在发展思路上,以文化旅游深入融合发展为主线,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旅游市场得到拓宽,行业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两地旅游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2014年,酒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38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47亿元,同比双增26%。

嘉峪关市共接待游客46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23%;旅游收入29.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01%。

一、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的规律旅游业态是旅游供给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产物,酒嘉地区文化旅游业态的发展经历着不同阶段,但这几个不同阶段在同一时间并行运作。

一是适应传统文化旅游的分散化单一门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以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为代表,这些旅游相关经营者相互合作,共同招徕客源。

二是文化旅游业态朝业务综合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超市等业务经营形态出现,以满足不断扩大的个性化旅游市场需求。

三是组织形态的规模化,行业内、业务间的连锁经营,提高文化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网络技术的信息化阶段,信息技术开始运用于旅游经营之中,以携程、遨游、e龙、芒果、驴妈妈等旅行网为代表的在线旅游经营模式成为新的旅游业态形式。

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文化旅游产业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旅游业态创新有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行业内部创新,包括旅游各行业内部的发展和整合以及旅游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二是融合创新,包括是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的紧密关联以及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发展水平实证分析——基于酒泉和嘉峪关28个典型行业的因子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发展水平实证分析——基于酒泉和嘉峪关28个典型行业的因子分析

关键 词 : 经济一体化 ; 区域 产业发展 ; 因子分析 ; 栽荷矩 阵 中图分 类号 :2 4 文 献标 识 码 : F2 A 文章 编 号 :05 93 2 L)0 04 —4 10— 1X(O O 1—0 7 0
An Em p r c l i i a Ana y i o t Le e o I du t i l l ss f he v l f n s ra De e o v l pme t n t e n i h Co t x o g o a Ec n m i n e t f Re i n l o o c n e r to I t g ai n
o J unadJ uun h rc ud oe o f i Q a n i Y ga,i atl bi sam dl f u a t s ie l
rgo a n u ti e eo me tb a tra ay i to . e in id sra d v lp n y fco n lssmeh d l l Usn 2 tpc id sre i t e wo iis s aa ig 8 y ia n u t s n h t ct a d t l i e s mpe , we o n mp r a a ay i o te tt s f a ls d a e i c l n ss f h sau o i l i d sra e eo me ti hs r go .Th eu trfe t n u tild v lp n n t i e in e r s l elcs
摘要: 在酒泉和嘉峪关 区域经济一体化 背景下 , 通过 因 子 分析 法 构 建 出 区域 产 业发 展 水 平模 型 ,利 用 两市 2 8
个典 型行 业 作 为数 据 样 本 ,对 该 区域 的产 业 发展 现 状

酒泉嘉峪关发展前景

酒泉嘉峪关发展前景

酒泉嘉峪关发展前景酒泉嘉峪关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酒泉嘉峪关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酒泉嘉峪关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酒泉嘉峪关是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酒泉嘉峪关将成为内陆沿线重要的经济合作区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其次,酒泉嘉峪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酒泉拥有沙漠、戈壁、湖泊、山川等多种自然景观,嘉峪关则有世界著名的长城。

这些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旅行者,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等,这为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酒泉嘉峪关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

除了世界著名的长城嘉峪关,酒泉还有雅丹地质公园、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市家家商贸城等著名景点和旅游项目。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旅行者,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兴起,酒泉嘉峪关的旅游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酒泉嘉峪关也积极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等。

酒泉嘉峪关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资源,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天然条件。

此外,当地还建设了嘉泉产业园、丝绸之路经济带酒泉科技创新园等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总之,酒泉嘉峪关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酒泉嘉峪关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政府和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以实现酒泉嘉峪关的经济腾飞。

嘉峪关市基本情况

嘉峪关市基本情况

嘉峪关市基本情况嘉峪关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是中国重要的关隘城市。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发展、人文景观等方面介绍嘉峪关市的基本情况。

首先,嘉峪关市位于中国陇中黄土高原东缘,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全市总面积18,459平方千米,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较大,地貌以丘陵、沙丘和戈壁为主。

嘉峪关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当时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

嘉峪关是中国古代边塞关隘的代表之一,历史上曾是西北边防重镇。

明清时期,嘉峪关曾是中国最重要的关隘之一,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地位。

目前,嘉峪关市已发展成为甘肃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农业、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

农业方面,嘉峪关市的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

此外,嘉峪关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铅锌矿、铜矿等。

旅游业是嘉峪关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拥有众多的文化、自然景观,如嘉峪关长城、雄关漫道真如铁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嘉峪关市的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交汇之地。

嘉峪关长城是嘉峪关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边防工事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雄关漫道真如铁是一首流传广泛的诗歌,描绘了关隘的激烈战斗和英勇抗敌的场景。

此外,嘉峪关市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和名胜,如嘉峪关文庙、天主教堂遗址、迷楼等,展现了嘉峪关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在教育方面,嘉峪关市拥有一批优质的学校和研究机构。

其中,嘉峪关市第一中学是该市最著名的中学之一,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子。

此外,嘉峪关市还有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如嘉峪关学院,为该市培养了许多专门人才。

总体而言,嘉峪关市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经济发展方面,该市农业、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成为支柱产业。

同时,嘉峪关市也在教育和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未来,嘉峪关市将继续加强经济发展,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该市的繁荣进步贡献力量。

嘉峪关市的现在和未来

嘉峪关市的现在和未来

中广网兰州7月1日消息 6月20日,杜鹰和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综合一组同志深入到酒泉、嘉峪关、玉门市老城区和酒钢进行实地调研。

在与酒泉、嘉峪关两市党政领导和酒钢、中石油玉门分公司、中核四○四负责人座谈时,杜鹰强调嘉酒两地要联合作战,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体化发展思路。

玉门,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的故乡。

1957年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为新中国诞生和当代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就是这样一个劳苦功高的“共和国长子”,由于油气资源濒临枯竭,玉门油田如今成了开采难度大、发展困难的企业,玉门市已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那么,玉门的明天在哪里?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一组的同志风尘仆仆深入到中石油玉门分公司炼化总厂250万吨常减压蒸馏车间和80万吨催化炼化车间、玉门油田老君庙一井,听取玉门市老市区有关情况汇报,为玉门城市转型和未来发展“把脉问诊”。

酒钢是我省省属重点企业,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西部精品碳钢和不锈钢的重要生产基地。

在酒钢,调研组一行视察了不锈钢冷轧车间、宏晟电热公司、紫轩酒业公司,深入到车间和员工中间,详细询问企业生产情况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酒泉、嘉峪关两市党政领导,酒钢、玉门油田和甘肃矿区企业负责人分别向调研组汇报工作,并就未来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提出意见。

杜鹰在讲话中强调,嘉峪关市和酒泉市,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两地地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凸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成为甘肃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力量雄厚,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展较快。

不过,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全局,两地要有胆识和气魄,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快就快,继续为甘肃全省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杜鹰指出,两地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依然存在,要继续开拓进取,创新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深刻认识城市与企业休戚与共的依存关系,搞好企业资源接续工作。

酒泉市发展现状

酒泉市发展现状

酒泉市发展现状
酒泉市作为甘肃省的一个地级市,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就。

以下是酒泉市发展现状的介绍:
1. 经济发展:酒泉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基础,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建立了多个产业园区和开发区,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和项目投资。

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上取得了突破,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基地之一。

2. 交通建设:酒泉市在交通建设方面投资巨大,大力开展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酒泉市已经形成了辐射全市的交通网络,方便了人员流动和物资运输。

3. 旅游资源:酒泉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丹霞地貌、嘉峪关长城、敦煌莫高窟等著名景点。

近年来,酒泉市加大了旅游业的开发和推广力度,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

4. 教育事业:酒泉市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酒泉市已经建立了多所高校和职业学院,为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5. 生态环境保护:酒泉市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推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酒泉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总而言之,酒泉市在经济发展、交通建设、旅游资源、教育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酒泉产业发展现状

酒泉产业发展现状

酒泉产业发展现状
酒泉位于中国甘肃省,是一个有着丰富资源禀赋的城市。

多年来,酒泉市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目前,酒泉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主要包括能源、化工、冶金等行业。

在能源领域,酒泉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新能源资源。

煤炭开采是酒泉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该地区的煤炭储量居全省前列。

随着环保政策的推进,酒泉将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发展,积极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化工产业也是酒泉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化工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基础。

目前,酒泉的化工企业主要以炼油、化肥、化工新材料等为主,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化工产业链。

冶金产业作为酒泉的传统优势产业,起步较早且较为成熟。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铁矿石、铜矿石等矿产资源,以及完善的冶金工业体系。

酒泉的冶金企业主要涉及炼铁、炼钢、有色冶金等领域,产值较高。

除了以上几个主导产业外,酒泉还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

近年来,该地区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力度,推出一系列旅游产品和服务。

同时,酒泉政府还鼓励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技术等服务业,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总体而言,酒泉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
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

未来,酒泉应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改革与发展】酒泉市、嘉峪关市市情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尹常亮,王学定,宋华龙(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甘肃兰州730000)内容提要:文章从产业结构、近年来经济发展趋势两方面对酒泉和嘉峪关两市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述,对酒嘉两市市情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两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推论出加快实现酒嘉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酒泉市;嘉峪关市;市情分析;一体化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121-04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作为甘肃省经济的主动脉,是西部“两带一区”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1]。

酒泉市、嘉峪关市(以下简称酒嘉)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是经济、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也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重要的结点城市。

酒嘉区域是甘肃省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战略区位突出,自然资源富集,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与条件,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经过10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酒嘉区域抢抓发展机遇,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一、酒嘉两市市情分析2009年,酒嘉两市生产总值之和达到481.1亿元,占全省14%,在甘肃省排名第二,仅次于省会兰州市,近十年来(2000—2009),年均增长13.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财政收入达到6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2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40.6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6.3亿元。

酒嘉两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1599元和760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3705元和151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410元和6956元,均居全省前列。

(一)酒嘉两市产业结构2009年,酒泉市地区生产总值32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6.96亿元、155.14亿元和118.95亿元;嘉峪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5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8亿元、126.24亿元和31.53亿元。

图1为酒嘉两市产业结构比例。

图12009年酒嘉两市产业结构(上图:酒泉市;下图:嘉峪关市)从产业结构分析,酒泉一产比较发达,走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布局、技能化培训“一特四化”的路子,有力带动了酒泉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其中以棉花、制种、果蔬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牛、羊、猪为主的畜牧养殖业最为突出;二产以新能源建设为抓手,相关配套产业跟进,突出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矿选冶炼和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三产以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传输、商贸物122流等为代表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2008年的15.7ʒ47.8ʒ36.5调整为14.6ʒ48.3ʒ37.1。

嘉峪关由于耕地面积少,一产比例很小;二产依托酒钢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十分发达,2009年全市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1.47亿元,增长8.9%,完成工业增加值122.62亿元;三产比例偏小,仍需进一步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图2为酒嘉两市近5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状况。

图2近5年来酒嘉两市产业结构变化状况(上图:酒泉市;下图:嘉峪关市)(二)酒嘉两市近五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图3为酒嘉两市近5年来经济发展各指标及增长率状况,其中环比上年增长率是在扣除了当年物价上涨指数(CPI )后计算的数据。

分析酒嘉两市5年来经济发展状况,有以下特点。

经济增长稳定性差异显著。

5年来,酒泉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快”已成为酒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2009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进一步提高,主要是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推动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

嘉峪关在2005—2008四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稳定,保持着年增长15%左右的年增幅,2009年增幅有所下降;鉴于嘉峪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承载力有限,导致固定资产近几年呈现为负增长;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钢价)大幅下跌[2],对嘉峪关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连带效应,2009年财政收入呈现出较大幅度的负增长。

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增幅不稳。

酒嘉两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数字上均保持着5年连续增长,但在消除当年CPI 后表现则略有不同。

酒泉2005—2008年两项指标保持了稳定增长,由于2009年CPI 为113,远高于前4年,当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

而嘉峪关2005年CPI 为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不大,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负增长,其后4年增长相对稳定。

由此可见,酒嘉两市各自的经济增长率和CPI 的涨幅不同,是导致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增幅不稳的主要原因。

图3酒嘉两市近5年来经济发展各指标及增长率状况(三)酒嘉两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情况对比分析2009年,酒嘉两市全市GDP 总量分别为321.05亿元和160.05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14.7%和9%;人均GDP 分别为3.16和7.61万元;财政收入分别为45.01亿元和23.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00.16亿元和44.44亿元。

图4所示,图4酒嘉两市经济发展各指标总量及人均情况对比(左:总量;右:人均)从总量来看,二产、财政收入方面两市差别不大,在一产、三产、GDP 、固定资产投资、金融存款等其他相关指标上酒泉明显高于嘉峪关;如图5所示,由于酒泉市人口规模大,导致人均状况明123显下降,嘉峪关各项指标人均值明显高于酒泉,两市居民生活各项指标基本接近。

图5酒嘉两市人民生活水平对比从图6可以看出两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在全省的排名,酒泉大部分指标排在全省前列;嘉峪关排名也在中等偏上水平,由于城市规模、人口等原因,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靠后;两市居民生活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图62009年酒嘉两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省内的排名情况(四)酒嘉经济发展存在问题酒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经济要素聚集度不高;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区域经济整体优势尚未形成;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不畅,公共资源共享不足;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非公经济发展慢,体制机制活力不足等。

1.产业结构升级矛盾突出。

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产业结构的状况来反映的。

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3]。

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都很高,超过50%,我国东部发达省市第三产业比重也在40%—50%之间[4]。

然而2009年酒嘉两市三产比重分别为37%和20%,尤其嘉峪关,二产独大,三产偏小,一产严重不足。

相比之下,酒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依然任重道远。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度大。

首先是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固定资产高投资,2009年酒嘉两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达71%,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低于投资。

其次是以资源换增长的发展模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近年来,酒嘉两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的形势也日益严峻,单位GDP 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密集消耗对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日益明显。

3.技术创新能力和体制机制活力不足。

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体在实现人均GDP 3000美元后进入发展的“分水岭”,而科技创新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体今后的发展走向。

从目前情况看,酒嘉两市人均GDP 均已超过3000美元,但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明显不足。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少,持续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尚未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偏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等。

四、可持续发展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分工体系已由垂直向水平方式转化,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在谋求自身在经济发展分工体系中的相对竞争优势[5]。

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主要依托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大城市,据估算,到2020年,我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塘地区3大城市群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占全国85%[6]。

因此提高城市化水平,建立大型城市和发展大城市群、城市带、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城市间的同城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酒嘉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应按照“一特二提三转”的原则进行,“一特”是在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体现区域特色,打造区域品牌,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二提”是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升级,在振兴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点;“三转”是加快引导第三产业转型发展,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在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和增加投入的基础上,按照“一特四化”农业发展模式,立足酒嘉两市独特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生产基础,发挥优势,调整结构,走出一条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凸现人力资源优势的农业产业化道路,以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突出工业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酒嘉两市已经具备了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入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

要紧紧抓住建设“西部陆上三峡”的历史机遇,以建设新能源基地为抓手,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冶金石化工业、矿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工业发展水平,以此带动酒嘉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嘉两市社会生活将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广大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趋势。

因此,应大力发展符合消费需求结构变动趋势的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租赁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使第三产业整体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将酒嘉建设成为“西部旅游名市”。

(二)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增长方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发展能力的强弱,关键在于资源要素的聚集能力,在于优势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