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堆肥发酵过程及控制
农家肥快速腐熟方法

农家肥快速腐熟方法快速腐熟的意义与挑战农家肥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料,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
然而,传统的农家肥腐熟过程一般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效率低下。
因此,研究快速腐熟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快速腐熟的挑战在于如何在短时间内分解有机物质,提高肥料中养分的有效性,同时保持肥料的稳定性。
常见快速腐熟方法1. 堆肥法堆肥法是最常见的快速腐熟方法之一。
首先,选择合适的堆肥材料,包括秸秆、农作物残留物和动物粪便等。
然后,将材料堆放在一个适当大小的堆肥堆中,并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气条件。
定期翻动堆肥堆,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在数周到数月的时间内,堆肥材料就可以迅速腐熟成肥料。
2. 好氧发酵法好氧发酵法是通过添加氧气促进有机物的分解。
首先,将有机材料放入一个容器中,容器的底部放置通气管道,确保氧气能够流通。
然后,将容器密封,并通过通气管道向容器中注入氧气。
定期翻动有机材料,保持湿度和温度的合适。
好氧发酵法一般需要数天到数周的时间,便可得到腐熟的农家肥料。
3. 高温堆肥法高温堆肥法通过提高堆肥材料的温度来加速分解过程。
首先,选择适合的有机材料,例如厨余垃圾和动物粪便等。
然后,将材料堆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并使用温控设备将温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高温堆肥法中的细菌和微生物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更高效地分解有机物。
经过数天到数周的高温分解,材料就会迅速腐熟成肥料。
快速腐熟方法的影响因素快速腐熟方法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温度温度是快速腐熟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通常,较高的温度可以提高分解速度,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杀死有益微生物,从而影响腐熟效果。
2. 湿度湿度影响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和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
适宜的湿度可以提供充足的水分,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理功能。
然而,湿度过高可能导致缺氧,湿度过低则会限制有机物的分解。
3. 通气条件快速腐熟需要适当的通气条件。
中药药渣快速发酵的方法

中药药渣快速发酵的方法
1. 添加发酵剂,可以向中药药渣中添加一些发酵剂,比如酵素、发酵菌或者酵母等,以促进快速发酵。
这些发酵剂能够帮助中药药
渣中的有机物质迅速分解,加快发酵过程。
2. 控制温度和湿度,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快速发酵。
通常
情况下,中药药渣的发酵温度在25-35摄氏度之间比较适宜,湿度
要保持在50%-70%左右。
3. 堆肥发酵法,将中药药渣与适量的秸秆、菜渣等有机废弃物
混合堆放,利用微生物在有机物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来加速发酵。
4. 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好氧发酵是指在充氧条件下进行的发
酵过程,可以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而厌氧发酵是指在缺氧或无氧
条件下进行的发酵,也可以加速中药药渣的分解。
5. 搅拌翻堆,定期对中药药渣进行搅拌翻堆,可以促进发酵过
程中的通气和有机物质的均匀分布,加快发酵速度。
总的来说,中药药渣快速发酵的方法可以通过添加发酵剂、控制温湿度、堆肥发酵、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以及搅拌翻堆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达到快速高效的发酵效果。
堆肥工艺流程

堆肥工艺流程
堆肥工艺流程
菌剂
畜禽粪便↓
辅料→ 原料混合→ 一次发酵→ 陈化→ 粉碎筛分→ 计量包装→ 产品
3、原料预处理
堆肥开始前要对物料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对发酵物料的水分(55-70%)、C/N(20-40:1)、pH(5.5-9.0)、粒度(0.1-5cm)等参数进行调整。
4、堆肥过程
好氧堆肥一般分了两个过程。
即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陈化)。
一次发酵的目的是降低废弃物中的挥发性物质减少臭气,杀灭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达到无害化目的。
一般周期7-20d,该阶段堆肥温度可以上升至55度以上。
经过一段发酵,有机质得到分解和矿化,释放出氮、磷、钾等养分,同时使物料变得疏松、分散。
一次发酵主要控制工艺参数为堆肥物料温度、水分和氧气含量。
经过一次发酵后物料尚未达到腐熟,需进行二次发酵,即陈化。
陈化目的是将物料中没有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进一步分解、稳定,以满足后需产品需要。
陈化周期为15天以上,根据产品需要灵活掌握。
陈化过程堆体温度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时,堆肥即达到腐熟。
二次发酵主要控制为温度和水分
4、后处理
包括粉碎、筛分、配料、包装等。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它由有机物质经过发酵而成。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是将各种有机原料进行混合,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和腐熟,最终形成有机肥。
有机肥具有丰富的养分,对土壤有益,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有机肥的原料可以是各种有机废弃物,比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厨余垃圾等。
在进行有机肥发酵之前,首先要将这些原料进行分类、清洗和切碎。
同时,还需要根据原料的不同特性进行配比,保证发酵过程中各种养分的均衡供给。
2. 堆肥将准备好的有机原料进行堆肥,通常采用的堆肥方式有平地堆肥和发酵堆肥两种。
平地堆肥是将原料直接堆放在地面上,通过自然发酵来形成有机肥。
而发酵堆肥则是将原料放入发酵堆中,通过控制通风、湿度和温度来促进发酵过程。
3. 调控水分在堆肥过程中,要根据原料的含水量和堆肥的发酵情况来调控水分。
一般来说,堆肥的水分控制在50%~60%为宜。
如果水分过多,容易导致堆肥发酵不良;如果水分过少,又会影响发酵微生物的活动。
4. 翻堆堆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翻堆,以保证堆肥的均匀发酵。
翻堆的频率一般为3-5天一次,通过翻堆可以使堆肥中的原料得到充分的通气和养分均衡,促进发酵过程。
5. 发酵堆肥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后,会逐渐变成黑褐色、松软、有土壤味的有机肥。
一般来说,发酵时间为1-2个月,具体时间根据原料的种类和堆肥的发酵情况而定。
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堆肥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发生过热和发霉等情况。
6. 脱水经过发酵的有机肥含水量较高,需要进行脱水处理。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晾晒、压榨和离心等,将有机肥的含水量控制在20%~30%左右。
7. 粉碎和包装最后将脱水后的有机肥进行粉碎和包装。
粉碎可以使有机肥更易于施用,包装则可以方便储存和运输。
有机肥的包装一般采用塑料袋或编织袋,每袋重量一般为25公斤或50公斤。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原料经过堆肥、发酵、脱水、粉碎和包装等环节,最终形成了优质的有机肥。
家庭快速发酵木屑方法

家庭快速发酵木屑方法家庭快速发酵木屑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堆肥方式,可以利用家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快速制作优质堆肥。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家庭快速发酵木屑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一:收集有机废弃物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家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如果皮、菜叶、剩饭剩菜、咖啡渣等。
这些有机废弃物将成为我们制作堆肥的原料。
步骤二:准备发酵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一个适当大小的发酵堆。
堆的大小应根据家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量而定。
一般来说,堆的尺寸可以为1米长、1米宽、1米高。
在堆的底部铺一层厚度为10厘米左右的木屑,作为底层。
步骤三:加入有机废弃物和木屑将收集好的有机废弃物和适量的木屑混合起来放入发酵堆中。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机废弃物和木屑的比例应为3:1左右。
确保堆中的有机废弃物和木屑均匀混合,以促进氧气和水分的有效流通。
步骤四:添加发酵剂为了加速堆肥的发酵过程,可以添加一些发酵剂。
常用的有机发酵剂有酵母、面粉、发酵过的饲料等。
根据堆肥的数量和有机废弃物的质量,选择适量的发酵剂均匀撒在堆肥堆上。
步骤五:反复堆翻为了促进堆肥的快速发酵,需要定期对堆肥堆进行堆翻。
一般来说,每隔3-5天左右便可以进行一次堆翻。
堆翻的目的是将堆肥的内外部混合均匀,让氧气和水分参与到发酵过程中。
堆翻的同时,也可以适量地加入新的有机废弃物和木屑。
步骤六:湿度控制堆肥的发酵过程需要适宜的湿度。
一般来说,堆肥的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
如果堆肥过于干燥,可适量喷水湿润;如果堆肥过于湿润,可适量加入木屑进行调整。
步骤七:发酵完成和应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堆肥发酵,堆肥将变得黑褐色、松散疏松,并具有一定的气味。
这时,堆肥的发酵过程即可认为完成。
可以将堆肥筛一遍,去除大块的未完全分解的物质,然后将其应用于花园土壤中,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家庭快速发酵木屑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宜的堆放地点,避免受到雨水浸泡。
2. 在堆肥的过程中,要定期堆翻以促进发酵过程的进行。
堆肥发酵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一般情况下,一次发酵周期约为 15~20 d,堆 体温度可以上升到 60~70℃。经过一次发酵周期 后,物料的含水率大幅度降低,基本能达到 45%左 右,此时可以通过铲车或输送带把物料运输至下一 步工序。 1.2.3 陈化
目的:经过第一次堆肥发酵后的有机废弃物还 未完全腐熟,需要进行二次陈化,把物料中一些残 余的较难分解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并稳定,以满足
36■现代农业装备·2017 年第 4 期
Design 驭 Manufacture < 设计制造
后续加工工艺要求。 过程:采用天车抓斗或铲车搬运的工艺对物料
进行陈化发酵。在陈化车间顶部安装天车、抓斗, 通过抓斗定期搬运物料,能起到翻堆、透气等效果, 堆体物料的温度会逐渐下降,稳定在 40℃以下时, 物料基本腐熟,形成腐殖有机质。一般情况下陈化 周期约为 15~20 d,可以根据有机肥加工用料的特 点和市场销售情况对陈化的周期进行调整。 1.2.4 加工生产
0 概述
堆肥 是 有 机 废 弃 物 在 微 生 物 的 作 用 下 被 降 解 和稳定,并生产出一种适合于土壤利用的产物的 过程。
堆肥工艺,也叫发酵工艺。有机废弃物的发酵 需要其在合适的含水率、合适的碳氮比和一定氧气 浓度等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不断地分解、 稳定,转化为有机肥料。废弃物在合理的堆肥发酵 过程后的有机产物相对稳定,臭味消除,并且基本 不含有害病原菌,不含杂草种子,适合使用于土壤 中,作为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使用[1]。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是将各种有机原料通过一定的发酵处理,制成高效的有机肥料。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调配、堆肥、发酵、翻堆和成品。
以下是有机肥发酵工艺的具体流程:
1. 原料准备:选择各种有机原料,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确保原料中含有适量的碳、氮、磷、钾等养分,为后续的发酵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2. 调配: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堆肥调配,确保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养分搭配合理,避免出现营养成分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保证发酵的有效进行。
3. 堆肥:将调配好的原料堆放成堆,形成一定高度和宽度的堆肥坑,坑底垫上一层较为细密的原料,以防原料积水。
然后按照发酵堆放比例,逐渐加入原料,形成高低错落的堆肥坑。
4. 发酵:在堆肥构建完成后,使用喷灌设备对堆肥进行适量的水分喷洒,然后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地翻动堆肥,使风气能够顺利地进入堆中,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
5. 翻堆: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需要对堆肥进行翻堆,将内部发酵较为充分的堆肥外部,形成新的堆肥坑。
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堆肥都能充分发酵,有效提高有机肥的品质和成熟度。
6. 成品: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和翻堆,堆肥逐渐成熟,发酵完成后即可成为高品质的有机肥。
可以通过筛分和包装等工序,将有机肥成品打包装好,等待销售或使用。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的有效实施,可以使各种有机原料充分发酵,转化为高品质的有机肥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有机肥源,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堆肥操作流程

堆肥操作流程一、堆肥的定义堆肥是利用各种有机废弃物(如秸秆、杂草、包装下脚料、畜禽粪便等),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碳氮比、通风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分解,并利用有氧发酵产生的高温,杀灭堆肥中杂草种子、病虫卵及有害病菌,最终腐熟制成的一种安全可靠地有机肥料。
二、在有机农场的意义农场每年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杂草、秸秆、包装下脚料、厨余等有机废料。
直接废弃,不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还污染了环境,同时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通过堆肥将这些有机废料变成优质的有机肥料回归农田,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营养。
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让这些废弃物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让农场逐步走向零污染、零排放的循环农业正途。
三、堆肥原料我们的原料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1、场内原料:农作物秸秆、杂草、枯枝落叶、绿肥、报损蔬菜、包装下脚料、厨余、畜禽粪便等。
2、场外购买:油枯、豆粕、蓖麻粕等油粕类。
四、 堆肥步骤原料(需粉碎)杂草、秸秆、树枝等分选垃圾场一次发酵检测入库转移至堆肥厂混合原料(无需粉碎)油饼、豆饼、谷壳等建立原料数据库发酵槽增氧取用出库出库记录温度、水分、PH 监测山猫倒堆发酵槽增氧温度、水分、PH 监测腐熟度判断检测产品入库,建立成品数据库合格不合格出库使用出库记录追溯原料配比露天堆腐/简易防雨棚粉碎微生物微生物4-1堆肥工艺流程图1、场内原料就近汇集到地势平坦的空地进行分选,挑出地膜、塑料等不能分解的无机物,将较粗的原料进行粉碎,就地堆制进行第一次发酵处理,堆制过程需根据原料的干湿度进行补水,保证堆肥原料含水率60%左右,堆制高度1.5米以上,长度和宽度视场地大小而定。
可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加速堆肥腐化。
经过第一次堆腐发酵一个月左右,原料体积将减少2/3左右。
2、将第一次发酵处理后的半成品移到堆肥厂内,混合油粕谷糠等粒径较细的原料,控制水分在55%左右,加入微生物菌,然后将混合物料铲入发酵槽进行二次发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绕虫卵
死亡情况 53℃,1 天死亡
微生物 内阿米巴属 蛔虫卵 布鲁氏菌 棒状杆菌 沙门氏菌 埃希氏菌属大肠菌 微球菌 肺结核分支杆菌 病毒
灭菌时间(分钟)
50℃
55℃
60℃
65℃
70℃
5
60
7
60
3
45
4
30
4
60
5
20
20
25
几种常见病菌与寄生虫的死亡温度
名称 沙门氏伤寒菌
沙门氏菌属
志贺氏杆菌 大肠杆菌
阿米巴涂
美洲钩虫 流产布鲁氏菌 酿脓链球菌 化脓性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
堆肥基本特点
水
热
有机质 矿物质
水 微生物
原料
有机质 矿物质 水 微生物
堆肥产品
堆肥生物链
蜈蚣、捕食螨、 甲虫、蚂蚁等
]跳虫、一些螨、 羽毛翼甲虫、线 虫、原生动物等
细菌、真菌、放线 菌、线虫、一些螨、 蜗牛、蚯蚓等
畜禽粪便、树叶、 草枝、食品垃圾 等
第三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有机废弃物
9d 13d
+ +++ ++ +
++ ++ ++
20d 24d 28d 32d 38d
+
+
+
+
+
+
+
++ ++ ++ ++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 ++ ++
43d 45d
+
+
++ ++
+
++
+
+
++ ++
+
++
注:+++,strong;++,substantial;+,recognizable;no mark,not recognized.
6 1 14
18 16
堆肥微生物变化
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规律
S T
C M
4d 4-4:1 ++ 4-4:2 ++ 4-9:1 ++ 4-13:1 ++ 4-9:2 + 13-13:1 13-13:2 13-20:1 20-45:1 20-45:2 24-45:2 24-45:3 24-45:1 43-45:1
多食鞘氨醇杆 菌
耳炎差异球菌
热梭菌
梭菌 产碱菌
多食鞘氨醇杆 菌 耳炎差异球菌 热梭菌 梭菌 产碱菌 节杆菌属
堆肥热力学过程
在堆肥过程中实际释放的热量取决于有机物真正降解的程 度,或混合物中不同成分比例。例如,脂肪比蛋白质或者 碳水化合物更能被降解,因为脂类热值就高。
热灭活动力学
美国环保署要求热失活的最低温度为50℃。
45℃,50 分钟内死亡
猪丹毒杆菌
61℃,3 分钟内死亡
猪瘟病毒
54℃,10 分钟内死亡
口蹄疫病毒
50℃,10 分钟内死亡
小麦黑穗病菌
66℃,15~20℃分钟内死亡 67℃, 稻热病菌
死亡
55℃,45 分钟内死亡 55~60℃, 5~10 天死亡 50℃;3 天死亡
麦蛾卵 二化螟卵 小豆象虫
45℃;60 天死亡
类肠膜明串珠 菌
乳酸片球菌
Staphylococcus piscifermentans(99.1%) 葡萄球菌
Bacillus badius(99.3%)
栗褐芽胞杆菌
Bacillus badius(99.3%)
Bacillus sp.(99.1%) Virdibacillus proomii(94.7%)
目录
一、堆肥基础 二、快速堆肥及条件 三、堆肥过程控制 四、堆肥产品质量及检验
第一部分:堆肥基础
堆肥含义
堆肥,是指在人工控制下,在一定的水分、 C/N比和通风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将废弃有机物转变为肥料的过程。通过堆肥 化过程,有机物由不稳定状态转变为稳定的 腐殖质物质,其堆肥产品不含病原菌,不含 杂草种子,而且无臭无蝇,可以安全处理和 保存,是一种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
堆肥中的微生物
表 2-1 好氧堆肥期间的微生物群体
微生物
升温阶段
高温阶段 降温阶段
(堆温<40℃) (40—70℃) (70℃到冷
却)
嗜温细菌
108
喜温细菌
104
喜温放线
104
菌
106
1011
109
107
108
105
嗜温霉菌
106
喜温霉菌
103
103
105
107
106
单位:个数/每克湿堆肥
物种检验数量
牛结核杆菌 蛔虫卵 钩虫卵 鞭虫卵
死亡情况
名称
46℃以上不生长;55~60℃,30 分 血吸虫卵 钟内死亡
56℃1 小时内死亡,60℃,15~20 蝇蛆 分钟死亡
55℃,1 小时内死亡
绝大部分,55℃,1 小时死 亡;60℃,15~20 分钟死亡
霍乱产弧菌 炭疽杆菌
50℃;3 天死亡;71℃,50 分钟内 布氏杆菌 死亡
栗褐芽胞杆 菌 芽胞杆菌属
枝芽胞杆菌
Gracilibacillus halotolerans(94.4%)
薄壁芽胞杆 菌
13-13:2
Corynebacterium urealyticum (95.3%) 解脲棒杆菌
堆肥微生物变化
24-45:1
24-45:2
降温期C(1332d)
24-45:3
20-45:1
根据Brannen等人的研究结果,在55℃时加热7分钟和在 50℃时加热60分钟,蛔虫卵基本消失,但是在47℃时加热 2个小时蛔虫卵就不被破坏。
为保证能彻底消灭蛔虫卵,处理温度就应该明显超过阈限 温度。因此,选定最低温度为50℃,这样就能大大减少蛔 虫卵的浓度。
污水污泥中消灭病原体所用的时间和温度
堆肥微生物变化
堆肥阶段
微生物类型 4-4:1
初期S(0-4d) 4-9:1 4-4:2
4-13:1 4-13:1
高温期T (4-13d)
4-9:2 13-13:1 13-20:1
拉丁名(相似性)
中文名
Leuconostoc paramesenteroides(97.4%) Pediococcus acidilactici(98.2%)
Cl. Filimentosum(85.6%) Alcaligenes sp. NKNTAU(91.4%)
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83.4%) Alloiococcus otitis(90.0%) Clostridium fervidus(88.2%) Cl. Filimentosum(85.6%) Alcaligenes sp. NKNTAU(91.4%) Arthrobacter sp. (86.4%)
20-45:2
24-45:1
腐熟期M (32-45d)
24-45:2 24-45:3 20-45:1 20-45:2 43-45:1
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83.4%) Alloiococcus otitis(90.0%)
Clostridium fervidus(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