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技术

合集下载

堆肥工艺技术方案

堆肥工艺技术方案

堆肥工艺技术方案堆肥工艺技术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处理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如填埋和焚烧,不仅占据土地资源,造成环境污染,还浪费了有机资源。

而堆肥工艺技术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处理有机垃圾,减少垃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工艺概述堆肥工艺技术是将有机垃圾放置在密封容器中进行分解的过程。

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促进有机垃圾的分解,生成高质量的有机肥料。

该工艺技术具有简单、经济、环保、可持续等特点。

三、工艺步骤1. 垃圾收集与分选: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并进行手工或机器分选,分离出可堆肥的有机垃圾,如果皮、蔬菜残渣等。

2. 初级处理:将分选出的有机垃圾进行粉碎处理,提高堆肥过程中的分解效率。

3. 堆肥床准备:将初级处理后的有机垃圾堆放到准备好的堆肥床上,床面积以及高度需合理安排,以保证通气和加热均匀。

4. 排水系统建设:在堆肥床下方设置排水系统,排除多余的水分,保证堆肥过程中的适度湿度。

5. 通风系统建设:在堆肥床周围设置通风管道,保证堆肥过程中的氧气供应。

通风率可通过调节通风管道的开闭情况进行控制。

6. 温度控制:通过监测堆肥床内部的温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通风或添加辅助发酵剂,保持堆肥床内的适宜温度。

7. 反复翻堆:在堆肥过程中,定期对堆肥床进行翻堆操作,以提高堆肥效果和加速分解速度。

8. 熟化期:堆肥床内的有机垃圾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和发酵后,达到稳定状态,即为熟化期。

在熟化期结束后,即可得到优质的有机肥料。

9. 筛分和包装:将熟化好的有机肥料进行筛分,去除杂质,然后进行包装,便于储存和销售。

四、设备需求1. 垃圾收集与分选设备:包括垃圾收集车、分拣台和分拣机等。

2. 堆肥床:以混凝土等材料制成,具备适宜的抗压性和透气性。

3. 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过滤设备等。

4. 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道、风机等。

5. 温度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堆肥床内部的温度。

堆肥课件ppt

堆肥课件ppt
,以防止二次污染。
03 堆肥的应用与价 值
堆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堆肥在农业中广泛应用于有机肥 料的生产,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 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
肥力。
堆肥可以替代化学肥料,降低化 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农产
品品质和产量。
堆肥还可以抑制土壤中的病虫害 ,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堆肥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堆肥还可以为城市中的小花园、屋顶绿 化等提供肥料支持,增加城市绿化空间

堆肥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01
堆肥的生产和使用可以 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 济发展。
02
堆肥可以降低农业生产 的成本,提高农民的收 入水平。
03
堆肥可以促进资源的循 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堆肥还可以提高公众的 环保意识,促进社会文 明进步。
04 堆肥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堆肥过程中臭气的产生与控制
臭气产生
堆肥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氨 气、硫化氢等气体,导致臭气的 产生。
控制方法
采用封闭式堆肥技术,减少气体 逸出;添加除臭剂,如过氧化钙 、活性炭等;加强堆肥过程中的 通风换气。
堆肥产品质量的问题与改进
问题
堆肥产品中可能含有重金属、病原菌 等有害物质,影响产品质量。
感谢观看
高效堆肥技术
通过改进堆肥工艺和设备,提高堆肥效率,减少堆肥周期和能耗 。
生物技术在堆肥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菌剂、酶等生物技术手段,促进有机物分解,提高堆肥 品质和产量。
智能化堆肥技术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堆肥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管 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堆肥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减少垃圾处理压力

堆肥技术分析

堆肥技术分析

一、什么是堆肥所谓堆肥就是,把类似家畜粪便,动植物遗体,食物垃圾等的有机物,加上泥土和矿物质混合堆积,调整水分和空气流量让好氧性菌菌繁殖增多,并产生热来分解有机物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并没与把有机物完全分解,难分解的木质素什么的都保留在里面。

换句话来说,它就是个中间分解物。

二、堆肥的原理堆肥是模拟自然界产生腐殖质的过程。

它利用微生物、真菌来把有机物材料腐化分解成腐殖质。

堆肥所用的材料中,“棕色肥料”是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去分解“绿色植物”。

腐殖质中含有很多微生物和真菌,在每一层中撒一些腐殖质,就好象做馒头时放进一些“酵母”一样。

由于动植物腐化分解后会产生酸,而微生物和真菌不喜欢在酸性环境中生活,所以要撒一些和草木灰或石灰石粉来中和酸。

肥堆要保持透气和湿润,是因为微生物和真菌也要空气和水才能生存。

知道了堆肥的原理,我们遇到问题就容易找出原因了。

例如,如果肥堆不会发热,可能是水浇得不够,太干了,或是“棕色肥料”不够,所以没有发酵。

如果肥堆发臭,可能是因为太湿,也有可能是压得太紧密,没有空气,或是灰撒得不够。

三、堆肥的意义稻壳呀绿肥等新鲜的有机物或者家畜粪粪直接使用的话,土壤中的细菌微生物会急剧增加、促进有害菌的繁殖,抑制作物生长发育。

正是为了避免这种危害,才使用堆肥。

通过微生物分解易于分解的物质,可以抑制导致幼苗死亡的病菌;木屑等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酚酸等,可以被微生物分解而消失;调整有机物的碳素含量,可以防止土壤的氮素缺乏;在进行家畜粪便堆肥化的时候,可以达到60-70度,可以杀死里面的杂草种子,有害病菌和寄生虫等。

四、堆肥的作用和效力健康的作物成长于健康的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土壤。

堆肥可以提高土地生产力 ;可以促进土壤的团粒结构的生成,改善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和养分保持性能,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堆肥具有明显的改善土壤的效果,而化肥则没有。

在通过改善土壤来营造健康的土地时,最需要考虑到的是“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这三大要素。

《堆肥技术》PPT课件

《堆肥技术》PPT课件

腐殖质具有缓冲作用。其它条件恶化时,能起到减少冲击、缓和影响的作用 ,如水分不足时,可防止植物枯萎,起到缓冲器的作用
堆肥具有缓效作用(缓慢持久起作用,不会损害农作物)。与硫 铵、尿素等化肥中的氮不同,堆肥中的氮几乎都是以蛋白质氮形
态存在
因为堆肥中富含大量微生物,施用后,增加土壤
6)微生物对植物根部的作用 中的微生物数量,微生物分泌的各种有效成分易
堆肥过程中厌氧发酵的两个阶段
厌氧堆肥化是在无氧条件下,借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的。 下面用图来说 明有机物的厌氧发酵醇+微生物
CO2, NH3, H2S, PH3等+Q
产酸阶段(在产酸菌作用下)酸性发酵阶段 。
细胞物质
CO2, CH4, + Q 产气阶段(在甲烷菌作 用下),碱性发酵阶段
被根部吸收,有利于根系发育和伸长
堆肥的原料
城市生活垃圾
纸浆厂、 食品厂等排 水处理设施 排出的污泥
下水污泥
粪便消化污泥、 树皮、锯末、 家畜粪尿 糖壳、秸秆
在我国:堆肥的主要原料为: (1)生活垃圾与粪便的混合物; (2)城市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的混合物.
注 意 : 生活垃圾作为堆肥原料时,其可堆肥物的数量、 C/N、水分等常常不能满足堆肥的要求,需要进行适当的 预处理。配入粪便或某些污泥可有效地调整C/N比和水分, 从而得到N、P、K含量较高的有机肥。
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的微生物过程。
对城市固体废物( MSW )进行处理消纳,实现稳定化、 无害化,可以避免或减轻垃圾大面积堆积,影响市容及 城市垃圾自然腐败、散发臭气、传播疾病,从而对人体 和环境造成危害;
可以将固体废物中的适用组份尽快地纳入自然循环(如 堆肥可回归农田生态系统中)系统,促进自然界物质循 环与人类社会化物质循环的统一;

污泥堆肥技术方案

污泥堆肥技术方案

污泥堆肥技术方案1.引言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常见的固体废弃物之一。

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填埋和焚烧,但这些方法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污泥堆肥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污泥的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废弃物的量,还能够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肥料,为农业生产提供营养。

本文将介绍污泥堆肥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流程以及运营管理。

2.技术原理污泥堆肥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热量,最终形成稳定的有机肥料。

该技术通过控制温度、通风和湿度等因素,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3.技术流程污泥堆肥技术的具体流程如下:步骤1:污泥预处理污泥在进入堆肥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固液分离、粉碎和混合等操作。

通过固液分离可以去除大部分水分,粉碎可以增加污泥的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分解。

混合可以将污泥和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提高堆肥效果。

步骤2:堆肥堆建立预处理后的污泥和有机废弃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堆肥堆。

堆肥堆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通常为长方体或圆锥形。

堆肥堆的底部需要通风和排水设施。

步骤3:微生物分解在堆肥堆中,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热量和二氧化碳。

为了保持适宜的温度,需要定期翻动堆肥堆,促进空气的流动和热量的传递。

同时,还需控制堆肥堆的湿度,保持适度的水分含量。

步骤4:堆肥成熟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和发酵,堆肥中的有机物质逐渐分解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料。

为了判断堆肥的成熟度,可以进行物理和化学检测,如温度、湿度、pH值、有机质含量等。

当堆肥的成熟度满足要求时,可进行包装和销售。

4.运营管理在实际的污泥堆肥运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温度控制堆肥堆的温度是微生物活动的关键条件,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

可以通过增加有机物料的氮碳比、调整翻堆频率等方法控制温度。

水分控制堆肥堆的水分含量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

应通过加水或排水设施进行控制,保持适度的湿度。

堆肥工艺技术

堆肥工艺技术

堆肥工艺技术堆肥工艺技术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的技术方法。

通过堆肥工艺技术,我们可以将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园林废弃物等转化为有机肥料,达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堆肥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分解,引起微生物代谢和有机物的变化,最终生成有机肥料。

具体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基材和助堆剂、控制水分和温度、促进微生物活动等。

首先,选择合适的基材和助堆剂非常重要。

通常会选择一些高碳、高氮的有机废弃物作为基材,如秸秆、木屑、麦秸等。

助堆剂则可以提高堆肥速度和质量,一般选择酵素、菌剂等。

合理调配基材和助堆剂的比例可以促进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分解。

其次,控制水分和温度也是堆肥工艺技术中的重要步骤。

水分是微生物活动所必需的,但过湿或过干都会影响堆肥过程。

一般来说,堆肥堆的含水率应保持在50%至60%左右。

温度的控制与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分解密切相关。

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微生物活动,加快堆肥速度。

一般来说,堆肥堆的温度应保持在50℃至70℃。

最后,促进微生物活动也是堆肥工艺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微生物是堆肥过程中分解有机物的主要作用力量。

通过适时翻堆、通风换气等操作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微生物活动。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微生物菌剂,如好氧菌剂、厌氧菌剂等,来增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堆肥工艺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有机废弃物处理问题,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通过堆肥,有机废弃物中的养分和有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为农业生产提供养分。

此外,堆肥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总而言之,堆肥工艺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基材和助堆剂,控制水分和温度,促进微生物活动等步骤,可以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高温堆肥技术要点有哪些

高温堆肥技术要点有哪些

高温堆肥技术要点有哪些
1、选择场地:选择接近水源、运输方便的场所,大小视场地和材料多少而定。

在现场周围建立30厘米高的土埂,以免跑水。

2、用料配比:按1吨秸秆配1公斤秸秆腐熟剂、5公斤尿素(或200-300公斤腐熟的人粪尿或者污泥),满足微生物发酵所需的氮素,有条件加入2-5%的钙镁磷肥或2公斤石灰效果更好。

3、堆制方法:一般分为三层堆积,每层厚约30-50厘米,层间均匀地撒上秸秆腐熟剂和尿素,无秸秆腐熟剂时,可以在层间浇入人粪尿或者污泥。

为了保证堆内通气,在堆前按一定距离垂直插入木棍,使下面与地面接触,堆后拔去木棍,余下的孔道作为通气孔。

堆宽一般要求为1.6-2米,堆高1.0-1.6米,长度以材料多少和场地大小而定。

4、秸秆处理:堆制前用水浸透秸秆,干秸秆和水的比例一般为1:1.8,秸秆含水量达到60%-70%,一般用手握材料有滴液出为宜,这是堆肥成败的关键。

5、封好堆:堆好后用薄膜(或泥巴)密封即可。

当堆体逐渐下陷,堆内温度逐渐下降时进行翻堆,将边缘腐熟不好的材料与内部材料混合均匀,重新堆积,若发现材料出现白色菌丝,适量加水后重新封堆。

6、把握腐熟度:完全腐熟时堆体缩小1/3-1/2,秸秆从黑褐色变成深褐色,柔软易碎,浸出液颜色黑褐色至浅黄色,有氨臭味。

堆肥的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堆肥的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堆肥的原理及其应用技术介绍堆肥是一种可持续利用有机废弃物的方法,通过控制有机废弃物的分解过程,将其转化为肥料。

这种技术能减少垃圾填埋的压力,同时产生高质量的有机肥料,对于农业和园艺行业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将介绍堆肥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堆肥的工作原理有机废弃物的分解过程堆肥的工作原理基于有机废弃物的生物分解过程。

有机废弃物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适宜的湿度、通气和温度条件下,会进行生物分解。

这个过程可以被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厌氧阶段和好氧阶段。

厌氧阶段在厌氧阶段,有机废弃物中的微生物在缺氧的环境下进行分解。

这个过程会产生一些有机酸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气体,如甲烷和二氧化碳。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几天到几周。

好氧阶段在好氧阶段,有机废弃物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环境下进行分解。

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堆肥堆的温度升高。

在这个阶段,有机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被进一步降解为稳定的有机质,同时气体的产生也会减少。

好氧阶段通常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控制堆肥过程为了使堆肥过程顺利进行,并获得高质量的堆肥产物,需要对堆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比例和湿度控制在堆肥过程中,适当的碳氮比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废弃物的分解。

通常,碳氮比为25:1到30:1之间是最理想的。

此外,堆肥过程也需要适当的湿度,一般在50%到60%之间。

如果太湿或太干,都会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

通气控制堆肥过程需要充分的通气,以供氧维持微生物的生长。

堆肥堆中的通风孔能提供足够的氧气,并排除产生的二氧化碳。

合理设置通风孔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有效控制堆肥的通气。

温度控制堆肥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来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废弃物的分解。

通常,堆肥堆的温度应保持在50°C到70°C之间。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堆肥过程的效果。

堆肥的应用技术农业领域堆肥技术在农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堆肥施加在土壤中,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定义
• 堆肥化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在控制条 件下使来自生物的有机废物降解转化为稳定腐殖质 的生物化学过程。 堆肥化得到的产品称为堆肥,由于它是一种腐殖质 含量很高的呈疏松状态的物质,故也称为腐殖土, 有机固体废物经堆肥化后,体积只有原体积的 50~ 70%。
1.好氧堆肥
• 在有氧状态下,好氧微生物对有机废物分解转化的过程
7 C/P(碳磷比)
• 堆肥过程中C/P的变化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重 要标志,堆肥原料的C/P应控制在75~150。 • 堆肥原料的C/P一般高于此值,排水污泥的 C/ P 低,可用来作为堆肥原料配料时的调整剂,调 整堆肥原料的C/P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pH值
• 在堆肥化过程中,pH值随着温度及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其变化情况和温度的变化是一样的,也反映了有机物分 解的进程。 • 在堆肥初期,由于有机酸的产生,pH值可降至5以下。 随着有机酸的逐步分解, pH 值逐渐上升,发酵完成前 可达到8.5~9.0; • 最终成品的pH=7~9。
实际上,堆肥化的好氧和厌氧是相对的,在好氧过 程中,由于原料颗粒较大且不均匀,不可避免存在厌 氧发酵过程;反之,由于密封不严,厌氧过程中也会 有好氧菌的作用。
三 堆肥原料
生活垃圾、有机污泥、人畜禽粪便以及农林废物等都含 有堆肥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各 种基质,因此这些有机废物是常用的堆肥原料。
• 最终产物主要是H2O、CO2、热量和腐殖质。 • 好氧堆肥主要用于处理城市垃圾、畜禽粪便,堆肥系统的 温度一般为50~65℃,最高可达70℃以上,堆肥周期短, 能连续操作,也称为高温快速堆肥; • 好氧堆肥的肥料质量好,可以制作有机颗粒肥料。
2.厌氧堆肥
• 在无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分解转化的过程 • 厌氧堆肥的最终产物是CH4、CO2、热量和腐殖质。 • 厌氧堆肥过程中,空气与发酵原料隔绝,堆制温度低, 工艺较简单,成本低,对原料的适应性强,成品肥中氮 素保留较多,但工艺条件较难控制,堆肥周期长,有机 物分解速度缓慢,处理效率低,容易产生恶臭,有机物 分解不完全,产品质量低,肥效差。
3 高温阶段(温度>45℃)
• 废物堆积开始发酵一周左右,堆温可达65~70℃。嗜温菌受到抑制或 死亡,嗜热菌大量繁殖。 • 最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除前一阶段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 继续分解外,其它固体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本质素、蛋白质等) 也开始强烈分解。 50℃,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都很活跃。 60℃,真菌不适于生存,只有嗜热性放线菌和细菌仍在活动。 70℃以上,大多数微生物其谢活动受到抑制,死亡或休眠 • 高温阶段,微生物经历三个时期的变化后,堆肥开始形成腐殖质,逐 步进入稳定状态。
六 堆肥的腐熟度
堆肥腐熟度是指堆肥的稳定化程度,它既是反映 堆肥化反应完成的标志,又是堆肥质量的标准。
评价指标:
气味、pH值、有机质变化、碳氮比、氮化合物、 腐殖酸、种子发芽率
七 堆肥农业效用
• 改良土壤 • 促进植物根系增长 • 堆肥的增产作用
1 改良土壤
• 增加有机质和养分 • 改善土壤结构
• 生活垃圾
• 含有较多的不可堆腐的惰性物质,因此必须进行预处理,去除这些惰性物后 才能作为堆肥原料。
• 有机污泥
• 通常富含有微生物生活繁殖所需的营养成分,是堆肥的良好原料。
• 人、畜、禽粪便
• 一般颗粒较小,含有大量的低分子化合物,即人和动物未能吸收消化的中间 产物,含水量较高,可直接用作堆肥原料。
五 堆肥化的影响因素
影响堆肥化效果的因素很多,为了创造更好的微 生物生长繁殖和有机物分解的条件,在堆肥化过程 中必须控制以下主要因素。
堆肥化的影响因素
• • • • • • • • 通风和耗氧速率 含水率 温度 有机物含量 粒度 碳氮比(C/N) 碳磷比(C/P) pH值
1 通风和耗氧速率
• 堆层中氧的浓度和耗氧速率反应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活动的强 弱和有机物的分解程度。 • 堆肥过程适宜的氧体积浓度为14~17%,最低不得<10%,一旦 低于此限,好氧发酵将会停止。 • 适宜的CO2体积浓度为3~6%。
• 使粘质土壤松散,使砂质土壤结成团粒,降低土壤容 重,增加孔隙率; • 使土壤固相下降,液、气相增加; • 促进通风,提高保水能力; • 腐殖质粒子表面带负电,能吸附 NH+4、 K+、Ca2+等 养分,使肥分不致流失。
2 促进植物根系增长
• 堆肥本身是腐殖质,能促进植物根系的伸长和增长。 • 堆肥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原生动物,施入土壤可以改 善土壤生物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成为防止病原微生物的 “屏障”,使农作物不易遭受虫害。
6 碳氮比(C/N)
• C/N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最重要的营养因素之一。 • 初始物料的C/N比为30:1,最佳值26:1~35:1之 间。 • 成品堆肥的适宜C/N在10:1~20:1之间。
• C / N 过低,菌体衰老和自溶,氮源浪费和酶产量下降,余 氮就会以氨的形式逸散,并可能污染环境; • C / N 过高,则氮不足,就使得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氮源少的 限制,导致有机物分解速率降低,施入土壤中,将夺取土壤 中的氮素,陷入“氮饥饿”状态。
2 含水率
• 由于水是溶解废物中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以及合成微生物 细胞质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要求堆肥物料中含有足 够的水分; • 若含水率过高超过 70% ,温度难以上升,有机物分解 速率低,水会阻碍空气流通,造成缺氧; • 若水分过少,当含水率<20%时,微生物将停止繁殖。
3 温度
初期与环境温度一致 堆温上升,加速分解消化,杀灭虫卵、致 病菌以及杂草籽,安全用于农田。
4 有机物含量
• 有机物含量太低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影响嗜热菌增殖 ,难以维持高温发酵过程。 • 有机物含量太高则堆肥过程中要求大量供氧,实际生产 过程中常因供氧不足而发生部分厌氧过程,影响堆肥的 腐熟度,即堆肥质量。 • 适宜的有机物含量为20~80%。
5 粒度
• 在堆肥化过程中,物料的粒度影响其堆体密度、内 部摩擦力和流动性。足够小的粒度可以增加废物与 微生物及空间的接触面积,加快生物化学反应速率 ;粒度太小容易造成厌氧。 • 对静态堆肥,粒度可适当增大,以起到支撑结构的 作用,增加空隙率,有利于通风。
• 农林废物
• 均富含碳素 • 但有的农林废物因含有难于分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和植物 腊等物质,难以被微生物分解。 • 有的农林废物因表面布有众多疏水性毛孔,使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十分缓慢 • 因此这些农林废物均需进行预处理后才能用于生产堆肥。
四 堆肥化过程
• 堆肥化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 反应是极其复杂的,目前尚难 进行精确的描述。在实际设计 和操作过程中,通常根据温度 的变化情况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见右图)。
堆肥及其应用
一 背景
•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早已懂得利用秸杆、落 叶、野草和畜禽粪便堆积发酵以制取肥料,但都 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和自然堆积方式,依靠自 发的生物转化作用,所以存在发酵周期长,处理 能力低,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所得的肥料质量差 等等问题。 • 到 20 世纪 20 年代,出现了机械化堆肥技术,并逐 渐发展成为处理生活垃圾、污水污泥、人畜禽粪 便以及农业固体废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4 腐熟阶段(温度为40—20℃)
• 在内源呼吸期,微生物活性下降,发热量减少,温度逐渐 下降至中温 , 并最后过渡到环境温度,剩余有机物大部分 为难降解物质,腐殖质大量形成。
• 在温度下降的过程中,嗜温菌又重新开始活动,进一步分 解残留有机物,腐质不断增多,且趋于“稳定”,堆肥便 进入腐熟阶段。
• 潜伏阶段 • 中温阶段 • 高温阶段 • 熟化阶段
1 潜伏阶段(温度在内25℃以下)
• 堆肥化的初期阶段; • 微生物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也叫驯化过程。
2 中温阶段(温度25~45℃)
• 嗜温菌最活跃,主要利用物料中可溶解性的有机 物,如糖类、淀粉,大量繁殖,在转换和利用化 学能的过程中释放出细胞合成所需的多余能量, 加上物料的保温作用,使温度不断上升。 • 以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为主的微生物在此阶段迅 速繁殖。
3 堆肥的增产作用
• 施用适宜数量的优质堆肥,一般均有较好的增产作用,并 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 但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增产效果并不一样。
感谢您的聆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