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题库1-1-8
传染病学练习题库(附答案)

传染病学练习题库(附答案)1、关于黑尿热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与抗疟药,特别是伯氨喹啉有关B、与疟原虫释出的毒素有关C、患者红细胞缺乏G-6-P DD、与奎宁无关E、与人体过敏反应有关答案:D2、关于潜伏性感染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A、潜伏性感染是重要而危险的传染源B、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现感染C、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D、病原体潜伏于机体某些部位而不出现症状E、疟疾、结核、单纯疱疹可有潜伏性感染答案:A3、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是A、主要为病毒的直接作用B、高热引起血管的损伤C、主要由免疫损伤引起D、病毒的直接作用与免疫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E、由各种体液因子导致损害答案:D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属于何种传染病A、到2000年消灭的传染病B、严格管理传染病C、强制管理传染病D、监测管理传染病E、限期控制的传染病答案:C5、疟疾病人发生溶血尿毒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A、患者红细胞缺乏G-6-P DB、裂殖子释放时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C、服用青蒿素治疗D、疟疾凶险发作引起 DI CE、抗疟药的药物副作用答案:A6、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A、隐性感染者B、显性感染C、病原携带者D、潜伏性感染E、病原体被清除答案:A7、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环节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是A、幼猪B、蚊C、乙型脑炎带毒者D、成年猫E、虱答案:B8、肝细胞出现羽毛状或网状坏死见于:A、淤血性肝硬化B、坏死后性肝硬化C、胆汁性肝硬化D、血吸虫性肝硬化E、门脉性肝硬化答案:C9、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A、性接触B、日常生活接触C、母婴传播D、共用针头或注射器答案:B10、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A、升结肠B、降结肠C、直肠和乙状结肠D、盲肠E、回肠末端答案:C11、37岁,男性农民,10月16日来诊,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咳嗽、咯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明显触痛,双肺下野偶闻细小水泡音。
大咯血题库1-2-10

大咯血题库1-2-10问题:[单选,A1型题]国内咯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流行性出血热B.肺结核C.肺炎D.支气管肺癌E.支气管扩张我国咯血最常见的病因是肺结核。
问题:[单选,A1型题]关于咯血发病机制的描述,错误的是()A.炎症可使支气管黏膜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黏膜下血管破裂引起咯血B.肺结核时如空洞壁肺动脉分支形成的小动脉瘤破裂可造成大咯血C.发生咯血的肺结核以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较常见D.肺淤血可造成肺泡或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咯血E.血液病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障碍引起咯血发生咯血的肺结核多为浸润型肺结核和干酪性肺炎,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较少出现咯血。
其余描述均正确。
故选C。
问题:[单选,A1型题]肺结核咯血的机制为()A.肺淤血造成肺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B.凝血因子消耗C.支气管黏膜下层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渗出E.以上都是肺结核咯血的机制为结核病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渗出,导致痰中带血或小血块,A和C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咯血的机制,B为血液病患者咯血的发病机制。
故答案为D。
(电子竞技专业 /)问题:[单选,A1型题]肺结核大咯血最危急的并发症是()A.出血性休克B.广泛结核菌播散C.肺不张D.合并肺部感染E.窒息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大咯血,最危急的并发症均为窒息,因此抢救的关键是通畅气道。
问题:[单选,A1型题]抢救大咯血窒息时,最关键的措施是()A.立即进行人工呼吸B.立即使用中枢兴奋药C.立即使用鼻导管给氧D.立即采取解除呼吸道阻塞的措施E.立即输血或输液咯血的治疗原则是迅速止血、防止窒息,如通畅气道、止血、输血、抗休克、吸氧抗感染等;抢救大咯血窒息关键是保持气道通畅,因此最重要的措施为立即采取解除呼吸道阻塞的措施。
问题:[单选,A1型题]某支气管扩张合并妊娠患者大咯血,下列哪种药物禁用()A.酚磺乙胺B.巴曲酶(立止血)C.抗血纤溶芳酸D.卡巴克洛E.垂体后叶素垂体后叶素对平滑肌有强烈收缩作用,尤以对血管及子宫之基层作用更强,可引起子宫节律收缩至强直收缩,因此合并妊娠大咯血患者禁用。
流行出血热知识考核(附答案)

流行出血热知识考核村所: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0分)1、出血热的潜伏期是:( D )A、数小时-1天B、1-3天C、3-5天D、2-21天2、出血热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是:( B )A、注射疫苗B、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C、药物预防3、流性出血热病毒对热有( C )抵抗力。
A、微弱B、低度C、中度D、高度4、流性出血热病毒60℃需( A )小时灭活A、1B、2C、3D、45、出血热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 A )A.2-8℃B.8-15℃C.-20℃6、流性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 C )天。
A、1-3天B、3-7天C、8-10D、10-15天7、流行出血热留观、疑似、确诊病例的方式为( C )A 接触隔离B 飞沫隔离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8、网络直报的报告疾病类别( A )中的“流行出血热”A、其他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肠道传染病D、甲类传染9、出血热疫苗接种程序哪个是正确的?( A )A.1,15,180天B.1,30,180天C.1,45,180天10、( D )为流行出血热的传染源。
A、灵长类动物B、果子狸C、感染流行出血热病毒的人11、( A )流行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A、接触传播B、空气传播C、食物传播D、垂直传播12、人类对流行出血热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 C )。
A、婴儿B、儿童C、成年人D、老年人13、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有:( B )A、库蚊B、伊蚊C、按蚊D、以上都是14、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有:( A )A、蚊虫叮咬传播B、接触传播C、呼吸道传播D、消化道传播15、肾出血热综合征最易侵犯的器官是( A )A.肾B.肝C.心D.肺16、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 D )A.腰痛B.眼眶痛C.热退症状加重D.出血性皮疹17、出血热疫苗接种部位是哪里?( A )A.上臂三角肌B.臀大肌C.其他部位18、流行出血热的典型病理特点是:( C )A. 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B. 多器官灶性坏死C. 肝细胞点、灶样坏死D. 小包含体19、出血热是由( A )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诊疗与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流行性出血热诊疗与护理考核一.选择题1.流行性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单选题]*A.棕背鼠8.患者C.田鼠D.红背鼠E.黑线姬鼠V2.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正确()[单选题]*A.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应以血管活性药物为主B.病程早期可抗病毒治疗VC.病程第7日后可用肝素抗凝治疗D.无尿者可用甘露醇静推以促进利尿E.发热期可用解热镇痛剂退热3.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A.具季节性和周期性B.是由一种RNA病毒引起的C.鼠类是主要传染源D.都具典型的五期经过VE.皮疹多为出血性B.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VC.继发严重感染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E.腔道大出血33.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血象变化情况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A.中性粒细胞增多B.出现异型淋巴细胞C.血小板减少D.白细胞总数增高E.红细胞数减少V34.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病人为主要传染源B.热退后症状减轻C.血小板常减少VD.临床上都有五期经过E.外周血白细胞常减少35.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是()[单选题]*A.发热、出血、皮疹B.发热、出血、彳氐血压、肝损害C.发热、出血、昏迷D.发热、出血、腓肠肌疼痛E.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V36.有关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A,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B.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是际散性血管内凝血C.高血容量综合征多发生于少尿期D.血液透析是少尿期治疗的有效手段E.鼠类为主要传染源V37.患者男性,42岁。
发热、头痛6天,无尿2天,以流行性出血热收入院。
现患者躁动不安,体表静脉充盈,心率124次/分,血压140/100mmHg ,曾解少量柏油样大便1次。
目前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最有效()[单选题]*A.血液透析VB.抗感染C.扩充血容量D.止血E退热38.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的五期经过顺序正确的是()[单选题]*A.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B.发热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C.发热期、出血期、彳氐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D.发热期、彳氐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VE.发热期、低血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39.流行性出血热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题]*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管变性、坏死。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答案在最后)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A. 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 疾病的病因C. 疾病的防治措施D. 流行病研究方法E. 以上均是3. 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4.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5.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A. 传染病B. 地方病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 疾病和健康状况6.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7.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8. 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1A. 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 研究疾病的病因E. 以上均是9. 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10.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 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二、多项选择题1.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2. 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A. 描述疾病的分布B. 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C. 提出病因假设D. 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E. 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3. 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社会医学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三、名词解释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四、简答题1.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 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A. 该病患病率减少B. 该病患病率增加C. 该病发病率增加D. 该病发病率减少2E. 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2. 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时点患病率3.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 诊断标准的变化E. 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4.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5.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发病专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E. 期间患病率6. 疾病分布是指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7.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8. 发病率指标来自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9. 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10. 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11.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3标最合适?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A2型题】12. 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时点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感染率13.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 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 以上均不对【A3型题】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传染病】第2章 第8节流行性出血热(1)

重症病例可有二或三期重叠,而轻症不典型病例则可越期而 不具备五期经过
(一)发热期
发热:39-40°C之间,稽留热和弛张热。体温越高, 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全身中毒症状:三痛、胃肠道症状、中毒性神经精神 症状
毛细血管损害: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三红
尿蛋白:第2病日可出现,并逐渐增多,第4-6天可达 +++-++++,对诊断意义大。
膜状物:蛋白和脱落上皮细胞的凝聚物 巨大融合细胞:汉坦病毒的包膜糖蛋白在酸性条件下
引起的泌尿系脱落细胞的融合,能检测到抗原。 管型和红细胞
3.血液生化检查
BUN和Cr: 血气分析:
– 发热期:呼吸性碱中毒 – 休克期和少尿期:代谢性酸中毒
种脱落细胞及管型 • 肾间质炎性反应轻,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A)肾小球大部分呈凝固性坏死,毛细血管襻及鲍曼氏囊结构破坏,模糊 不清,细胞色淡,内残存少数细胞核;
(B)肾小球普遍坏死,上皮细胞及基底膜分离,多数小管内批细胞破碎消失。
其他脏器损伤
心脏:心内膜下出血,心纤维变性,坏死、部分可断裂 脑垂体:前叶显著充血、出血和凝固性坏死,后叶无明
– IL-1和TNF:发热 – TNF和r干扰素:血管渗透性升高的重要因素,引
起休克和器官衰竭 – 内皮素、血栓素B2、AT-2升高,减少肾血流量和
肾小球滤过率,促进肾功衰竭
休克的发生机制
原发性休克:病程的第3-7天出现,病毒、免 疫反应、血管活性物质等因素
– 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下降
(二)低血压休克期(病程4-6日)
持续1-3天。多发生在第4~6病日 一般出现在退热前1~2d,或热退同时血压下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00题)1. 对某地200名16名中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发现近视者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C)A. 等级资料B. 计量资料C. 计数资料D. 经变量转换也可作为计量资料2. 哪种病人死亡后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A)A. 鼠疫、霍乱和炭疽B. 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艾滋病病人、炭疽病人C. 对疑得甲类传染病的病人D. 艾滋病病人、肺炭疽病人3. 对我国法定的传染病一下正确的是(B)A. 甲、乙、丙三类35种B. 甲、乙、丙三类39种C. 甲、乙两类35种D. 甲、乙两类37种4. 不须予以隔离治疗的病人是(A)A. 痢疾病人B. 艾滋病病人C. 霍乱病人和病原携带者D. 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5. 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的是(C)A. 鼠疫、霍乱和炭疽B. 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 对疑患甲类传染病病人D. 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类6.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规定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病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报告时限为(A)A. 2小时内B. 6小时内C.12小时内D. 18小时内7. 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C)A. 该病的死亡专率B. 每100000人的粗死亡率C. 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D. 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8. 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三大因素是(C)A. 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B. 宿主、环境和病原体C. 宿主、环境和病因(致病因素)D. 遗传、环境和社会9. 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A.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C. 欲调查的人数很少D.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10. 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A)A. 从该地区未患该病的全人群中选对照B. 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对照C. 从病人的亲属中选对照D. 从病人的同事中选对照11. 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与10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
最新护理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传染性疾病部分 (8)

最新护理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传染性疾病部分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对白喉密切接触者应检疫:A.3天B.6天C.7天D.14天E.21天答案:C2、流行性出血热继发感染易发生于A.发热期至低血压休克期B.低血压休克期至少尿期C.少尿期至多尿期D.多尿期至恢复期E.恢复期后答案:C3、对伤寒的诊断与估计病情发展有参考意义的是A.白细胞总数B.中性粒细胞数C.嗜碱粒细胞数D.单核细胞数E.嗜酸粒细胞数答案:E4、对水痘易感儿童接触者应医学观察:A.7天B.5天C.15天D.21天E.30天答案:D5、对传染病人皮肤的护理中,哪项错误:A.观察皮疹的特点,如形态、大小、分布部位等B.出疹期可用肥皂水擦洗皮肤C.将病人指甲剪短,切勿抓破皮肤D.瘙痒较重者,可用炉甘石洗剂等涂擦局部E.出疹期病室要安静整洁,避免强光刺激答案:B6、霍乱患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机制是:A.肾缺血B.肾血管痉挛C.肾间质水肿D.肾小管上皮坏死E.肾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答案:A7、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是:A.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B.易感儿及时接种麻疹疫苗C.接触后注射麻疹免疫球蛋白D.患儿停留过舷病室通风3小时E.流行期间易感者不到人群密集场所答案:B8、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持续发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B.持续发热、脾脏肿大、淤点、重脉、白细胞减少C.不规则发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D.弛张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E.以上都不是答案:A9、在我国目前治疗普通型流脑多选用:A.青霉素B.甲硝唑C.红霉素D.阿莫西林E.磺胺嘧啶答案:E10、人被狂犬咬伤后是否发病,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伤者自身免疫B.咬伤部位C.咬伤程度D.伤口的处理情况E.伤者年龄答案:E11、急、慢性肝炎的治疗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B.适当服用保肝药物C.忌酒D.不要服用损肝药物E.足够休息答案:A12、流行性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食物传播B.飞沫传播C.接触传播D.经水传播E.虫媒传播答案:B13、感染HAV后,最常见的表现是:A.亚临床感染B.急性无黄疸型肝炎C.急性黄疸型肝炎D.瘀胆型肝炎E.重症型肝炎答案:A14、流行性出血热的低血压休克期多发生于病程的A.1-2天B.2-4天C.4-6天D.6-8天E.8-12天答案:C15、在我国最常见的疟疾是A.间日疟B.三日疟C.卵形疟D.恶性疟E.输血后疟答案:A16、男孩,10岁,因咳嗽15天,阵发剧咳,咳后有呕吐,疑百日咳转来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出血热题库1-
1-8
问题:
[单选,A1型题]流行性出血热属于()
A.反转录病毒
B.副粘病毒
C.正粘病毒
D.布尼亚病毒
E.小核糖核酸病毒
问题:
[单选,A1型题]我国城市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A.A.黑线姬鼠
B.B.褐家鼠
C.C.大林姬鼠
D.D.猫
E.E.患者
问题:
[单选,A1型题]流行性出血热常见的休克是()
A.原发性休克
B.继发性休克
C.出血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古诗词 )
问题:
[单选,A1型题]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改变是()
A.广泛性小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
B.肾髓质充血水肿
C.实质脏器的凝固性坏死
D.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E.DIC
问题:
[单选,A1型题]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出现的“三痛”是指()
A.A.头痛、胸痛、腹痛
B.B.头痛、腹痛、关节痛
C.C.头痛、胸痛、腰痛
D.D.头痛、腰痛、眼眶痛
E.E.头痛、腰痛、背痛
问题:
[单选,A1型题]流行性出血热常规检查,下列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是()
A.白细胞计数增加
B.中性粒细胞增加
C.病程的第4~5天后淋巴细胞增多
D.血小板减少
E.幼稚细胞
问题:
[单选,A1型题]减少流行性出血热病死率关键在于()
A."三早一就"原则的落实
B.防治休克和出血
C.人工肾透析
D.防治DIC
E.防治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