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九年级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九年级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九年级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点击下载:这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和希腊波斯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扩张。

掌握古代世界重大战争的双重作用。

????◇过程与方法??为了尽量减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负担,争取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活动。

学生们负责将内容改编成短剧。

这类活动难度大,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查阅大量资料,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理解能力非常有益。

它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达的机会,也为他们的潜力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战争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战争从一开始未在人类历史中长时间地停留过;但是在客观上战争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的,往往是化的传播与渗透。

??2.培养学生反对一切不公正战争的意愿,积极维护人类和平,对战争后果做出更客观的价值判断。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 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扩张。

????◇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 ◇ 治疗方法:??利用教学辅助教学,展示字、图片、影音资料增强直观认识和了解,通过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使学生正确认识到罗马帝国的扩张与化传播的联系,从而能对战争的影响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教学准备???? ◇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有关希腊罗马化和战争的图片、文字和视听资料,进行整理,同时编辑短剧、排练和制作辅助电影教学。

教学过程??叙述者-老师??新闻官──学生(三名)??记者:学生(几个)??(展示)“战争是人类有史以除了和平以外,惟一的生活状态。

”??- 【古希腊】修昔底德??旁白:当所有的和平时光都留在了诗歌、音乐、绘画里之后,蓦然出现,在那浩如烟海的历史书籍中,令人感慨万千的字无不是在记述战争。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战火连绵不断,硝烟至今弥漫在我们对历史的回望中,战争成为人类永恒的话题之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
服》知识点归纳
一、希波战争
1、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希波战争
①过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赢得战争的胜利。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路线: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

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影响:
①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极:战争带来灾难,充满暴力。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扩张: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

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

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阔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文化传播及其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新人教版PPT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新人教版PPT

马其顿
希腊
波斯帝国
亚 历 山 大 大 帝 铜 像
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前336—前323 年在位〕,马其顿国王, 腓力三世之子。当时希腊 “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
历 山 大 德头作
他的家庭教师,他向
教师像学
习了哲学、医学、
科学等各
方面的知识,自幼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
读?荷马史诗?。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挥师
无坚不摧的马其顿方阵
当波斯遇到马其顿……
伊苏斯战役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率领希腊联军在伊苏斯 与波斯军队展开大战,大败波斯,取得了对波斯的决 定性胜利。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
“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希腊文明
埃及文明
犹太文明 波斯文明
印度文明
巅峰的建筑
亚历山大城堡
世界七大奇迹 埃及亚历山大港
灯塔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使希腊文化 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 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 流;同时,也给被征服地区带来 了深重的灾难。
屋大维:他 统治罗马后, 罗马进入帝 国时代,发 动了屡次侵 略战争。
大 西 洋西
罗马全盛时期 〔公元2世纪〕
不列颠、莱茵河、多瑙河
拉丁语成为了古代和中世纪欧 洲的官方语言。直到十六世纪,它 与各地的方言相融合,才开展成意 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 语、罗马尼亚语等现代欧洲语言。 有超过一半的英语词汇来源自于拉 丁语 .
影响至今的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的起源是著名的十二铜 表法〔公元前449年〕。在此 之后,罗马法取得了很大的发 展,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 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其中所表达的人人平等,公平 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 和空间的永恒价值。经过几个 世纪,罗马法成为现今许多国 家法律体系的根底。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课件: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共22张PPT) (共22张PPT)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课件: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共22张PPT) (共22张PPT)

课堂练习
5.在2世纪,这个欧洲国家繁荣昌盛,以致 中国的丝织品可以经丝绸之路转运到这里, 而它的城市也可以与当时世界上规模很大的 中国汉朝长安城相媲美。世界各国商贾云集 于此。这个古老的欧洲国家是( B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课堂练习
6.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说明( B ) A.西方陆路交通十分发达,罗马是欧洲的中心 B.罗马帝国强大繁荣,罗马是帝国的中心 C.罗马与欧洲各地的陆上交通十分方便 D.意大利富庶,繁荣,是欧洲文化中心
亚历山大帝国
二、亚历山大东征
5、战争的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 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但客观 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各国的经济和 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
1、罗马帝国的扩张
① ② ③ ④ ⑤ 统一意大利半岛; 进攻地中海强国迦太基; 同马其顿发生三次战争; 控制了希腊; 侵略叙利亚;
准距离为42.195公里。
二、亚历山大东征
1、公元前4世纪,在希腊北部兴起 强大的马其顿国家; 2、亚历山大——古代马其顿国王, 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 治家。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 天才,马其顿帝国最负盛名的缔 造者。
二、亚历山大东征
3、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控制希腊——扫荡小亚细亚—— 攻入埃及——占领两河流域—— 灭波斯帝国——远征印度 4、战争的结果: 建立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定都巴比伦。(公元前4世纪)
课堂练习
1.古代亚欧大陆的文明整合大多通过暴力的 冲撞、武力的征伐得以实现的。下列古代 东西方大规模的冲突中最早的是( D )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希波战争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3.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
罗马全盛时期
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多次 发动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
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
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
西 临
东起幼
大 西
发拉底

河上游
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罗马征服地中海
1.时间:公元前3世纪 2.路线:意大利半岛→迦太基→马其顿→西班牙→希腊→ 西亚 3.结果:地中海霸主,横跨三大洲
雅典露天剧场遗址
东征中建立的亚历山大城遗址
《埃及亚历山大城图书馆》想象图和相关文字
埃及亚历山大城图书馆想象图
亚历山大港想象图
这些新城市都有 什么特色呢?
这些新城市有仿照希腊风格设计建造,保留了 希腊文化特点,成为当时东西方的商业中心和文化 交流中心,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这些希腊化城 市像驿站一样把希腊文明传播到四面八方,同时促 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九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新课导入
埃及卢克索神庙 希腊胜利神庙 罗马万神殿
波斯帝国是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 大洲的大帝国,包括了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古代 印度三大文明中心,并接近了希腊文明的边缘。
课文讲解
1.希波战争
时间:公元前5世纪 背景:波斯帝国的扩张
动脑筋
材料一: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 在《博物志》中说:“(赛里斯)林中产丝,驰名宇内。 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 绣文绮,贩运到罗马。富豪贵族之妇女,裁成衣服,光 辉夺目。”
材料二:《后汉书》记载:“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 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分析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分析 新人教版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能力提升知识讲解1亚历山大东侵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你如何评价亚历山大的东征?影响:⑴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

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

⑵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这时的亚历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学者、艺人纷至沓来,竞芳斗艳,各显才华。

评价:亚历山大是历史上一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的远征是带有侵略性的,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痛苦。

有些城市被夷为平地,当地居民被卖为奴隶。

他是马其顿和希腊奴隶主阶级的代表。

通过东征,亚历山大把欧亚非广大地区统一为一各大帝国,加强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希腊同西亚、中亚、印度等地贸易更密切,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渗透、交流、融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东征后,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进入了一个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的新时代。

例1.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题干的含义: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暴力征服战争,但是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来看,最符合题意的是A项。

答案:A知识讲解2如何评价罗马对外扩张?罗马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评价:(1)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

.(2)另一方面,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罗马扩张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丝绸之路、道路建筑、拉丁文字、基督教会、罗马法律等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促进了征服地区的文明的发展。

九年级历史上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九年级历史上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九年级历史上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周前预习【预习笔记】波斯帝国:公元前___世纪,古代___以波斯人为中心建立起帝国,先后征服____希波战争 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地跨_______的帝国战争经过:公元前___世纪,波斯___次出征希腊。

_____获胜马其顿崛起:公元前___世纪,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_______ 亚历山大 东征:亚历山大扫荡了_________,攻入_______,回师占领_______,灭掉_____, 大帝东征 远达______,建立起地跨________的________帝国,定都_________ _____文化传入东方,促进了________的交流 扩张:_______任皇帝后,发动多次战争 疆域:___世纪时,疆域最大。

东起______,西临______,南抵_________, 罗马帝国 北达_____、_____和_____帝国地跨_______,______成其内湖的扩张 “罗马和平”:帝国最初约____百年间影响: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_____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主干知识提炼】 ——————————————————————————————————————————————————————————学习拓展马拉松之战(公元前490年)希波战争中的一场战役。

波斯将军达提斯率约十万军队、六百艘战舰横渡爱琴海,在雅典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或21日),雅典士兵一万人,援军一千人,在马拉松与波斯军队展开激战。

雅典统帅米太亚德针对波斯习用的中央突破战术,故意将精兵置于两翼,中路弱兵接敌即后撤,两翼迂回包抄以求歼灭敌人,获得成功。

此役,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波斯战死六千余人,而雅典仅阵亡一百九十二人。

伊苏斯之战(公元前333年)伊苏斯之战是波斯国王大流士与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大流士在战前曾经听说说亚历山大已经病入膏肓,但这却是亚历山大的瞒天过海,当波斯人以为马其顿军队将士气低落时,而亚历山大却带着几万大军出现在波斯人面前,这着实给波斯人精神上的打击。

九年级历史(上)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九年级历史(上)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巅峰的建筑
亚历山大城堡
世界七大奇迹 埃及亚历山大港 灯塔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根据课文回答:
罗马帝国扩张发生在什么时候?结果 怎样?有什么影响?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时 2、结 间:公元前27年—2世纪 果:
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 内湖。
3、罗马帝国的“黄金时 代”: 4、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图拉真凯旋柱
罗马广场遗址
罗马广场 复原图
罗马古道
尼姆水道桥
精致的手工制品
拉丁语
拉丁语是欧洲的一种古典语言, 它本是古代意大利诸多方言的一种, 随着罗马的强大,古罗马人也把拉丁 语向意大利以外的地区转播。同时, 他们也吸收其它语言的元素,特别是 古希腊语。现在西欧通行的字母表, 叫做拉丁字母。 罗马帝国对西欧的统治,及其文 化对整个欧洲的影响使得拉丁语成为 了古代和中世纪欧洲的官方语言。直 到十六世纪,它与各地的方言相融合, 才发展成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现代欧洲语 言。
不同点
亚 历 山 大 头 像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请同学们根据书上提供的信息回 答下列问题: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发生在什么时候? 经过如何?结果怎样?有什么影响?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时 2、经 3、结 4、影 间: 过: 果: 响:
公元前4世纪
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 历山大帝国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小亚细亚
埃及
两河流域灭波斯
到达印度
“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结合右图,讨论 一下亚历山大的 东征对人类文明 的发展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希腊文明
犹太文明 波斯文明 埃及文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上《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
1、请简述波斯帝国的建立和对外扩张的情况。

波斯帝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它的主要居民是波斯人。

建立后不久,即开始走上向外扩张的道路。

波斯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三次入侵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取得希波战争的胜利。

(注意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背景:公元前4世纪,希腊内部矛盾激化,希腊极盛时期过去。

在希腊的北部的马其顿国迅速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简述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路线及结果: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远到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名言:条条道路通罗马)
1、请说出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的疆域四至:
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在最初约200年间,由于战争停止和统治加强,帝国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2、如何评价罗马对外扩张?罗马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1)、评价: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促进了征服地区的文明的发展。

(2)、影响:罗马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拉丁语也不断地向外传播,拉丁字母成为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罗马法是人类的重要遗产。

基督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四、问题探究:
1、人类交往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其主流是什么?你赞成哪种方式,原因是什么?
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或战争)。

和平交往是主流。

赞成和平交往。

原因: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破坏了文化,虽然战争也能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但这种方式到处充斥着暴力和血腥,不如运用和平的方式来进行交往。

2、“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

”“条条大道通罗马”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句话说明了罗马的强大和身为罗马人的自豪感;第二句话反映出罗马帝国的交通发达和疆域的辽阔,同时也反映出罗马盛世局面的一个侧面。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
印度人创造了从0 到9 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把它加以改造。

12 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二、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说说阿拉伯人在文化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默罕默德)改进阿拉伯数字,并将它传到整个世界;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将伊斯兰教传到整个世界;《医典》和《医学集成》两本书,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

三、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271年前往中国,得到元世祖赏识,在中国17年。

2、《马可•波罗行纪》记录了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四、课后小结:
世界各个国家在历史舞台上活动时有两种方式进行交流:和平往来和暴力冲突,像日本那样以一种开放的、主动积极的方式学习先进的文化,使自己强大起来。

相反,开放、积极的文明与封闭的、被动的文明之间往往通过暴力冲撞来实现互相交流,比如武力征服和殖民扩张,导致了被征服地区经济、文化遭到极大破坏,但人类文明最终要形成的秩序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国与国之间平等互利。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2、古代西亚使用楔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是苏美尔人创造。

3、腓尼基人形成了22个字母,称为腓尼基文字,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4、古代希腊人在腓尼基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

5、罗马人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

6、中国商朝的文字叫甲骨文。

二、世界三大宗教:
(一)、时间、地点、创始人等基础知识点:(要记忆)
1、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民的不满,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佛教就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

2、基本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

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要求人们忍耐服从,只有忍耐服从,才能进入“极乐世界”。

3、发展中的大事:公元前3世纪佛教在阿育王手上开始向外传播。

4、如何评价?A、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反对婆罗门阶层的特权地位,维护刹帝利奴隶主的特权,对渴望平等的劳苦大众也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B、佛教所宣扬的“忍耐服从、刻苦修行”的思想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百姓的控制,从而巩固他们的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基督教:
1、原因: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遭受外族多次蹂躏。

在罗马统治下,他们的灾难更加深重,多次反抗,都被残酷镇压,渴望“救世主“前来拯救。

2、基本教义:基督教宣传耶稣就是“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

3、发展中的大事:
A、1世纪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后向地中海沿岸传播。

B、4世纪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传播。

C、11世纪,基督教分别以罗马和君土坦丁堡为中心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四)、伊斯兰教:
1、产生的原因:(1)、六七世纪时,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内部矛盾丛生,再加上外部势力的入侵,因此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2)、这一时期,阿拉伯各部落均有自己信仰的神,这严重地阻碍了民族的统一和社会的进步。

2、基本教义:
穆罕默德宣传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而自己是“真主”的使者、信徒的先知。

他号召大家都来信仰“真主”,放弃信仰本部落的神。

3、发展中的大事:
A、622年,穆罕默德离开麦加,到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政权。

B、630率兵进攻麦加,麦加贵族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和宗教领袖。

C、632年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D、8世纪中期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伊斯兰教也广泛向外传播。

4、如何评价?
这种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民族界限,促进了阿拉伯民族的统一,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五)、三大宗教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补充的问题)
1、三大宗教在产生和发展初期都对劳动大众有一定的吸引力,成为人们精神寄托。

2、随着宗教的发展,最终都成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加强对百姓控制的工具,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推广。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一、杰出的科学家及成就:
1、阿基米德: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1)、成就: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发明了螺旋式水车。

(2)、我们要学习阿基米德善于思考、献身科学、忠于祖国的优秀品质。

2、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科学家,被誉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学者。

成就: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二、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盲人荷马所作,是欧洲的最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之一,它再现了古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

2、希腊戏剧: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埃斯库罗斯是“悲剧之父”,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阿里斯托芬是“喜剧之父”,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俄底浦斯王》。

3、阿拉伯民族的传统作品《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代表篇章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

三、古代著名的建筑:
1、罗马的建筑庄严、厚重,高大宏伟,设计巧妙,多使用柱子和拱型结构,还善于建筑高架引水桥,
罗马建筑对欧洲和世界建筑有很大影响。

(课本39页)
2、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寺内有克尔白神庙,是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

3、巴黎圣母院建于12世纪,是巴黎最古老、高大的教堂。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被雨果称为“石头的交响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