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1试题开卷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一、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

不可多选,若多选.只选前两答题评分)1.鉴赏长篇小说要抓住哪些最基本的方面?你阅读长篇小说在文体方面最深切的体会是什么?答:鉴赏长篇小说要抓住以下基本方面:把握复杂的故事情节,了解各种人物的性格发展过程和命运轨迹;了解人物生活环境,理解人物命运的必然性;分析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段,加深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综合分析人物完整形象,领悟作者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与体验。

强调个人体会和理论阐述并重。

2.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文章的文化内涵?答: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人手。

紧扣文本的字句进行释读,就能够充分逼近文本的作者原意,从而获取文本固有的潜在历史信息。

文本的释读要依据字、词、句的语言媒介,而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

要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通过具体的词句来触摸它的脉络和走向,内在的结构层次会在词句上留下明显的标志。

要通过语句的具体解读,来开掘文本多侧面的主题意义。

强调举例分析和理论阐述并重。

两者各占一半分数。

3.为什么说创造性是决定科学论文或著作价值的根本标准?答:因为只有创造性,才能表明科学论文或科学著作在某一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超越前人的独特贡献。

该题为不确定不惟一答案题,视其阐述的深广度酌情给分。

二、阅读题(任选一题.40分)4. 阅读朱自清的散文《绿》,回答问题。

绿朱自清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潭最低。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边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基础(1)》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0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基础(1)》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0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基础(1)》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06)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本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选出你认为正确的一项,多选、不选、选错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1.《诗经》在语言上的主要形式是( )。

A.四言B.五言C.七言D.九言2.以屈原的创作为主体的是( )。

A.《诗经》B.《楚辞》C.《春秋》D.《战国策》3.《冯谖客盂尝君》选自( )。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庄子》4.在教材<论语》(二)中,叙述孔子略微讥笑了他的学生子路,是因为子路(A.谈志向时抢先说B.对老师说话不站起来C.说话不谦让D.所谈的志向不够崇高5.《庄子》一书现存( )。

A.七篇B.十五篇C.十一篇D.三十三篇6.“反席未安而没”一句中,解释“反”的正确的一项是( )。

A.反对B.通“返”C.反复7.教材所节选的《礼记》段落中,“闻诸夫子也”一句中“诸”的解释为( )。

A.几个B.诸多C.之于D.这个8.《史记》是我国最早的( )。

A.编年体断代史B.编年体通史C.纪传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9.《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嵇康认为君子的行动准则是( )。

A.去朝廷做官B.到乡野隐居C.根据个人的天性D.依据现实来随机应变10.宋代以来,认为魏晋时代上接屈原、下比李杜的大诗人是( )。

A.陶渊明B.嵇康C.王羲之D.曹操11.《闲情赋》一文中对佳人的描写,没有直接涉及到的内容是( )。

A.外貌B.动作C.神情D.心理12.“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语出( )。

A.《世说新语》B.《闲情赋》C.《与山巨源绝交书》D.<让县自明本志令》13.《韩昌黎文集校注》中,“昌黎”指的是作者的( )。

B.字C.号D.郡望14.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作家有( )。

A.一位B.二位C.二位D.四位15.欧阳修<纵囚论》一文,认为纵囚一事是( )。

A.不可信但可取B.可信又可取C.可信但不可取D.既不可信又不可取16.下列作品中为演讲稿的是(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2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盗传必究大作业撰写要求:(1)分析文学作品,撰写鉴赏文章篇;(2)根据教材上编阅读论各章的教学内容选择任一体裁的一个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原文]丑娘李兆权在村里,没有人不说我娘长得丑的,或许就是这个缘故,在她嫁到李家之后,人们先是叫她丑媳妇,在生下我以后,不管长辈小辈的又都改称她做“丑娘”。

在村里,没有人不说我娘长得丑的,或许就是这个缘故,在她嫁到李家之后,人们先是叫她丑媳妇,在生下我以后,不管长辈小辈的又都改称她做“丑娘”。

在村里,没有人不说我娘长得丑的,或许就是这个缘故,在她嫁到李家之后,人们先是叫她丑媳妇,在生下我以后,不管长辈小辈的又都改称她做“丑娘”。

娘说我是日本同中国打仗的第6个年头来到这个世上的,在娘身边我一直长到了岁,后来才由爹送我到城里的一所小学去念书。

当时我不明白丑是什么意思,因为娘待我特别好,临走的时候,她给我做了一双毛边布鞋,一个小书包,书包里除装了一支铅笔外,还塞下了满满一袋鸡蛋。

我依稀记得就在她把我送到村口时,我第一次看见她流下了眼泪,泪水大滴大滴地顺着她的脸颊直落到我的小手背上。

一件事使我开始认识了我的母亲。

一天,学校上体育课,因为舍不得穿娘做的鞋,当我把它脱下挂在凳子上时,恰巧让老师给看见了,他提过鞋左看右看,随即又把鞋举得高高的,兴奋地说,好漂亮的鞋呀!说着,又把鞋底端详了半天,数着一层一层连起来的底,足有8层之多,且针脚细密结实,靠脚掌和脚跟的部分都挑上了花。

之后,他问我:你娘一定最最漂亮吧!殊不知就在我要回答老师的问话时,同村来的一个同学抢上话头:老师,他娘不漂亮,村里人都叫她丑娘。

之后,我仿佛才知道丑是什么意思。

或许老师说的全错了,而那个同学的话是对的。

我的娘确实不漂亮,黑黑的肤色,原本挽成髻的头发在解放的那年她自个改成了齐耳短发,额头上一块大大的胎记,在黝黑的脸上是这样的显眼。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阅读与写作1》形考任务3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阅读与写作1》形考任务3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阅读与写作(1)》形考任务3网考题库及答案小组学习(100分)要求:由学生组成3人以上的学习小组,经过讨论形成个人学习总结(IOoo字左右)。

答:阅读与写作小组讨论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孩子的阅读与写作兴趣,唤醒孩子对真、善、美的追求,并在其过程中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与写作,为孩子的心灵点亮一盏明灯。

通过教学来滋养孩子的心灵,从而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美教育。

一学期的活动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回顾总结如下:1、组织好每位成员,认真参加每次活动每周一三五下午两节课后,孩子们就会按时来到教室,充满期待地等待着今天要的阅读与写作课,不无故缺席。

学生喜爱阅读,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与书为友,在阅读中提升能力书中的语言生动且简单,内涵丰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所提高,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通过主动阅读、交流阅读等形式,激励学生开口说、认真听、乐于读、用心写。

学生在一本本幽默诙谐、耐人寻味的书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享受着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不知不觉地进入阅读构建的精神殿堂。

3、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让核子们受益匪浅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他们开始对写作有着巨大的热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气息,去触摸生活的脉搏。

通过本学期的社团活动,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知识与才干,更多的是思想上的长进和人格上的成熟。

因此,我们的阅读与写作社团真正地让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得到了展示的平台,使每位成员都成了爱阅读、乐动笔的孩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

”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读书活动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各班大量阅读,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网考网核大作业形考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网考网核大作业形考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网考网核大作业形考试题及答案题目2文化学阅读文化学阅读就是用文化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的阅读方法。

题目3语义学阅读语义学阅读就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表达技巧,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全力开掘多方面主题内涵的阅读方法。

题目4接受美学接受美学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作品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题目5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篇句数、字数、平爪、用韵、对仗等都有一定规定,主要包括五律、七律两种。

押韵上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对仗上,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题目6寓言寓言一种含有讽谕意义的短小故事,本质是以故事的感性形式来表现思想的理性内核。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题目7小说的文体特征答:小说的文体特征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文献性是指一些学术论文可以长期保存,供检索和查阅,作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研究、探讨时的借鉴。

这种论文往往具有长期使用、参考的价值。

题目9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答:(1)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

(2)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

(3)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

(4)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

(5)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

题目10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答:(1)以读者为中心。

(2)文本的召唤结构。

(3)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

(4)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题目11运用诗歌的鉴赏方法,解读李白的诗《将进酒》答:李白喊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国家开放大学2019阅读与写作形考一

国家开放大学2019阅读与写作形考一

一、论述题(任选一题)1.比较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2.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

1、答:消息是最基本的新闻文体,一般报纸上写的报道某一事件的都用消息文体,消息分为消息头、导语、主体和结尾,而且消息的标题有主标题、副标题和引题。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相同点:两者都是新闻体裁,都有真实性和时效性要求。

区别是:( 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它应该比通讯来得更快;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发稿件较慢,是因为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

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不求细节反映;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可以搜集材料,选择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入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本质,并容许细节描写;(3)从篇幅上看,消息一般篇幅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

消息比较短,多为百字或数百字,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通讯的文字篇幅稍为长一点,发稿时间也可以稍缓一些,但仍然要求尽可能短、快;(4)从表达方式上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也以叙述为主,可以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5)从语言上分析:消息写作主题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即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让“他”“他们”以及被报道主人公的名称,身份运行在字里行间极少让“我”出现在报道之中;通讯则不然,出于详尽深入需要,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我”、“你”、“他”在描写、议论、叙述、抒情中各取所需。

消息较少有议论、描写,极少有抒情,通讯常常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网考形考任务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网考形考任务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 》网考形考任务作业试题及答案考试说明: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

本课程考核实施 “双及格” 要求,即终结性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须同时及格,课程的考核成绩方为及格。

形考任务一试题l一、论述题(任选1题,共40分)1比较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2.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

答:1相同点:两者都是新闻体裁,都有真实性和时效性要求。

不同点:(1)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不求细节反映;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可以搜集材料,选择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人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本质,并容许细节描写。

2)从表达上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也以叙述为主,可以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它应该比通讯来得更快。

2.修改是为了更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

其次,从文章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来看,修改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是社会交流的一种传媒,是写给别人看的,修改文章是作者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的表现。

修改是使文章完成的最后一项工作,只有认真修改、精心修改,才能使文章完成并获得成功。

否则,将会“为山九初,功亏一簧"。

修改的过程是反复加工、反复提炼的过程。

只有通过反复修改,才能把曲折、复杂的客观事物反映得准确、恰当。

修改可以改正错误的、不当的字、词、句、段,达到去粗存精、改错为正、弃坏留好的目的。

试题2二、阅读《凝视崇高》一文,根据读后感的要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认识或感受文章。

60分)凝视崇高文学浮动千金钱与卑微之中,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

这是一个崇尚“轻”的时代,从太太的体重到人生的信仰,从历史的评说到音乐的节奏,以“轻”为美已成为风范。

究其原因,我们的共和国虽说年轻,也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86)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86)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86)考试说明:本人根据学员的需求汇总了历年来所有的期末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内容包含:论述题、阅读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论述题1.文章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是什么?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理解文本蕴涵的人文精神的。

答:人文精神是人文性的最集中体现。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人文精神就是文化精神的精粹和灵魂。

一般来说,广义的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民族、地域的性质,为全人类所共有。

它在不同的民族、地域中,有着不同的体现,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民族性。

2.鉴赏长篇小说要抓住哪些最基本的方面?你阅读长篇小说在文体方面最深切的体会是什么?答:鉴赏长篇小说要抓住以下基本方面:把握复杂的故事情节,了解各种人物的性格发展过程和命运轨迹;了解人物生活环境,理解人物命运的必然性;分析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段,加深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综合分析人物完整形象,领悟作者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与体验。

3.举例说明,阅读实践中有哪些方面属于创造性的思维?答:写作实践中,文本艺术构思的诸多方面,如主题核心的确立、结构线索的安排、材料的检索和剪裁、艺术手法的选择和采用、语言色彩的浓淡、文面审美的处理,对语言的独特感受、人物和事件的形象再现、对失落环节的还原想象和意义空白的读者填充等等,都充满着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

4.举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文章的文化内涵?答: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人手,紧扣文本的字句进行释读,就能够充分逼近文本的作者原意,从而获取文本固有的潜在历史信息。

文本的释读要依据字、词、句的语言媒介,而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

要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通过具体的词句来触摸它的脉络和走向,内在的结构层次会在词句上留下明显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去的始终过去了,未来的还是未来。究竟感慨些什么一一我问自己。 一九三三,九,二八
( ((瞿秋白文渠》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3 年版)
问题
(1)文章开头四句诗是什么意思,对于主题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20 分〉
(2) 作者为什么说"‘儿时'的可爱是元知",他要"想念‘儿时祷告‘儿时'''? (20 分)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
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那化不开的团团绿云; 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
串晶莹的露珠。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慎,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模畔洗
(3) 结合本文,谈谈抒情散文的抒情特点。并说出本文选取什么作为联系点来抒发作者的
思想感情的。 (20 分)
4. 阅读瞿秋白的<< "儿时" >>一文,并回答问题。
"儿时"
瞿秋白 狂萨文献耗中年,
亦是今生后起缘;
猛忆儿时心力异,
-灯红接混茫前。
生命没有寄托的人,青年时代和"儿时"对他格外宝贵。这种浪漫谛克的回忆其实并不是 发见了"儿时"的真正了不得,而是感觉到"中年"以后的衰退。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 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末,他
试卷代号 :208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7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阅读与写作( 1 )
试题(开卷)
2017 年 6 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衣和吸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 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
的石桥携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 S 形,苍此多筋的树干
(1 0 分)
(2) .,‘儿时'的可爱是无知"因为正是无知的原因.才产生了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00 分)
作者要"想念‘ JL 时祷告叮 L 时."就是为了唤醒儿时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O 分)
(3) 这篇文章表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一个人如果觉得世界万事都不能引起新鲜感的时
(3) 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深刻思想?其主题表达方式有什么具体特点? (20 分)
145
试卷代号 :2086
座位号C口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7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阅读与写作( 1 )
试题答题纸(开卷)
2017 年 6 月
一、论述题(任选 1 题, 40 分)
二、阅读题(任选 1 题, 60 分)
笼罩在我的周围 o 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
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样,思念我这飘泊天涯的游子
么?故乡的榕树呀……
一九七九年九月于香港
问题
(1)本文使用哪些情节线索,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20 分)
(2) 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 (20 分)
(3) 因事缘情。 00 分〉
147
阅读本文时,要注意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联系点.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 0 分)
4.
(1)瞿秋白(( "儿时" >>开头的四句诗大意是:学习浩瀚的文献耗费了中年的时光,这是今
后获得发展的重要缘由。猛亿儿时就有二种心灵异样的感觉,就好像在混茫的前方看到了一 盏指路的红灯。(1 0 分) 这是作者自己心灵的袒露,可以说是文章的大纲,对全文的内容作了具体和形象的概括。
心。而我虽然心里有点战战兢兢的,却总是装出毫不在乎的样子,把折到的树枝得意地朝着她
挥舞。
使人留恋的还有铺在榕树下的长长的石板条,夏日里,那是农人们的"宝座"和"凉床"。每
当中午,亚热带强烈的阳光令屋内如焚、土地冒烟,惟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抗拒 迫人的酷热,洒落一地阴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傍晚, 人们在一天辛劳后,躺在用溪水过的石板上,享受习习的晚风,漫无边际地讲三国、说水讲,从
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捆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 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 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
似仙境。在睡意朦胧中,有孀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
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有时早
上醒来,清露润湿了头发,感到凉跑腿的寒意,才发觉枕头不见了,探头往桥下一看,原来是掉
到模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石滩上… 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
但我确实知道,这一觉已睡过了三十年,而人也已离乡千里万里了!故乡桥头苍老的榕树啊,
美丽,又像诗歌一般充满激情。 (5 分)特别是对于大榕树的描写,尤为精采。作品的结尾处写 到"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
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这发人深
思的问句,把作者的思乡之情引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00 分)
里,在榕树干上砍几刀,用渗流出来的乳白的液汁图在患处,过些日子,那癖似乎也就慢慢地好
142
了。而我最难忘的是,每过年的时候,老祖母会叫我顺着那"驼背"爬到树上,折几枝四季长青
的榕树枝,用来插在饭阻炊熟的米饭四周,祭祀祖先的神灵。那时候,慈爱的老祖母往往会跟
着缠得很小的"三寸金莲",笃笃笃地走到石桥上,一边看着我爬树,一边唠唠叨叨地嘱咐我小
步,或是坐在绿色的长椅上看孩子们嬉戏,自有种悠然自得的味道。
141
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筒,放 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小儿子欢跳着抢过去,使劲吹着,引得谁家的一只小黑狗寻声
跑来,摇动毛茸茸的尾巴,抬起乌溜溜的眼睛望他。他把哨音停下,小狗失望地跑开去;他再吹 响,小给又跑拢来……逗得小儿子嘻嘻笑,粉白的脸颊上泛起淡淡的红晕。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论述题(任选 l 题, 40 分)
1.举例说明,阅读实践中有哪些方面属于创造性的思维? 2. 我们应该采用什么原则来选择不同的文本阅读方式?
在发见什么新的现象,新的真理。现在呢? "什么"都已经知道了,熟悉了,每一个人的脸都已 经看厌了。宇富和社会是那么陈旧,元昧,虽则它们其实比"儿时"新鲜得多了。我于是想念
"儿时"祷告"儿时"。 不能够前进的时候,就愿意退后几步,替自己恢复已经走过的前途。请求"元知"回来,给
我求知的快乐。可怕呵,这生命的"停止"。
146
试卷代号 :208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7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阅读与写作 (1)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
(供参考)
2017 年 6 月
一、论述题(任选 l 题, 40 分)
1.阅读实践中属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对体裁特征的认识、主题内涵的再理 解 (5 分)、结构层次的解析、表达技巧的概括 (5 分)、语言风格的体会 (5 分)、人物事件的具体
是有天夜里,乌云紧压着树梢,狂风摇憾着树枝,一个强烈的闪电像利剑般劈开树干,头上响起
惊天动地的炸雷!榕树着火烧起来了,烧空了一段树干,烧死了那头蛇精,接着一阵瓢泼大雨
把火浇熄了……这故事是村里最老的老人说的,他像榕树一样垂着长长的胡子。我们相信他 的年纪和榕树一样苍老,所以我们也相信他说的话。 不知在什么日子,我们还看到一些女人到这榕树下虔诚地烧一叠纸钱,点几位香,她们怀 着怎样的心愿来祈求这榕树之神呢?我只记得有的小孩面上长了皮瘤,母亲就会把他带到这
斜伸向澳中,我们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丈多长平方
的凹槽,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小时候我们对这 棵驼背榕树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当做一条"船"。几个伙伴爬上去,敲起小锣鼓,
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地划着。在儿
化和形象化等。 (5 分) 举例分析。 (20 分)
2. 运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完全取决于读者解读文本的实际需求。
只要言之成理,就能酌情得分。 二、阅读题(任选 1 题, 60 分}
[参考答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1)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这篇作品写久居异乡的"我飞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
的阴凉下散步、嬉戏时,由眼前的景自然引出了故乡的榕树,进而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