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补心丹药方
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组成]人参去芦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五钱(各15g) 当归酒浸五味麦门冬去心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炒,各一两(各30g)生地黄四两(120g)[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6~9g),临卧,竹叶煎汤送下(现代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小丸,用朱砂水飞9~ 15g 为衣,每服6~ 9g,温开水送下,或用桂圆肉煎汤送服;亦可改为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因忧思太过,暗耗阴血,心肾两亏,虚火内扰所致。
阴虚血少,心失所养,故心悸失眠、神疲健忘;阴虚则生内热,虚火内扰,故手足心热、虚烦;虚火扰动精室,故遗精;虚火上炎,故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乃阴虚内热之征。
治当滋阴清热,补心养血。
方中重用甘寒之生地黄,人心肾经,滋阴养血,壮水以制虚火,为君药。
天冬、麦冬甘寒滋阴清热,生津养液,共为臣药。
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养心安神:玄参泻火养阴;人参、茯苓补心气以生血,安神志并益智:丹参、当归补养心血,并有活血之功,便补而不滞,则心血易生:远志安神定志,交通心肾。
以上九味皆为佐药。
桔梗载药上行:制丸用朱砂为衣,取其入心,重镇安神;竹叶汤送服,取清心之意,共为使药。
诸药合用,同奏滋阴清热、补心安神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补阴血,益心气,清虚热,安心神,交通心肾。
虽标本兼顾,但以养心安神为主。
[临床运用]1.运用要点本方为治疗心肾阴虚内热所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
临床以心悸失眠,神疲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失眠重者,酌加龙骨、磁石以重镇安神;心悸怔忡甚者,酌加龙眼肉、夜交藤以增强养心安神之功;遗精者,酌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以固肾涩精。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神经衰弱、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复发性口疮等属于心肾阴虚血少,虚热内扰者。
天王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治疗心肝阴虚型甲亢

天王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治疗心肝阴虚型甲亢
【病理】本证的发病多因痰气壅结、化火伤阴所致。
临床表现为: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心悸汗出,心烦少寐,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形体消瘦;舌质红,苔少,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治则】当滋阴益精,宁心柔肝。
方选天王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
【处方】人参5克,玄参15克,生地24克,麦门冬12克,天门冬12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柏子仁30克,五味子10克,辰砂0 5克(冲服),茯苓30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10克,钩藤15克。
【加减】大便稀薄便次增加者加山药15克,白术10克,苡仁30克,麦芽20克;
腰膝酸软者加龟板10克,桑寄生30克,菟丝子30克,川牛膝12克;
气血两虚者加黄芪30克,阿胶10克;
心悸较甚者加酸枣仁30克,煅龙骨30克,远志10克。
天王补心丹加味治疗考生失眠

中医认为,心主血、藏神,养心补血可宁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生地、元参、天冬、麦冬、丹参、当归、党参、茯苓、甘草、朱砂、石菖蒲、远志、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桔梗)可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五加皮、合欢皮可解郁安神,增强天王补心丹安神之力。
山楂和胃消食,胃和则神安。
诸药合用,功能滋阴养血,宁心安神,健脾和胃。
脾胃健
心悸、失眠、多梦易醒、精力不集中、记忆力
下降等症状。
而益智强记,养心安神,莫过于
天王补心丹。
该方比较适合于读书人苦读劳心
所致诸病,或对其日常读书写作亦有所帮助。
《道藏》言“昔志公和尚日夜讲经,邓天王悯
其劳者也,锡之此方,因以名也”,可见此方
疗法拓展
消除紧张情绪,有助于考生保持头脑清醒,思维灵敏,增强记忆,身心健康地投入考试中,现介绍几则
考生益智药粥,供选用。
可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亏虚所致的心悸、健忘、脚软乏力等。
人参为比较珍贵的补气药,《本经》言38。
天王补心丹——补心养血神安宁

冲》。传说 ,唐 代 僧人道 宣 ,晚 养 心 神 。 且 枣 仁 与 五 味 子 味 依 , 天 王 补 心 丹 可 心 脑 并
年 居 终 南 山 白 泉 寺 。 为 了 创 酸 ,可 收 敛 心 气 之 耗 散 。桔 梗 治 。 ”
立 佛 教 “律 宗 ”派 ,他 夜 以 继 清 肺 利 膈 , 载 药 上 浮 而 归 于
小 蜜 丸 , 每 次 9克 。 均 每 日 心 气 。 且 人 参 、麦 冬 、五 味 子 疮 、舌 红 少 苔 、脉 细 而 数 等 。
2~3次 , 温 开 水 送 服 。 服 用 又 为 生 脉 散 ,既 养 心 又 补 肺 。
周 凤 梧 教 授 治 疗 一 例 紧
时 . 慎 用 辛 辣 之 物 ,阳 虚 者 肺 朝 百 脉 , 百 脉 顺 则 心 血 亦 张 性 头 痛 ,在 经 服 各 种 中 西
子 仁 、酸 枣 仁 各 一 两 ,党 参 、 焉 ”。若 耗 其 心 血 ,则 神 明伤 为 临 床 常 用 安 神 健 脑 药 ,是
玄 参 、丹 参 、茯 神 、远 志 、桔 梗 而 成 心 劳 ,故 见 怔 忡 、健 忘 。 治 疗 神 经 衰 弱 、心 律 失 常 、甲
各 五 钱 。
失 眠 、健 忘 、心 烦 等 ,主 要 见 为 心 之 苗 ,虚 火 上 炎 ,则 口 舌 掌 握 它 的 应 用 指 征 , 必 须 是
于 神 经 衰 弱 、心 脏 病 、甲 状 腺 生 疮 。血 并 于 下 而 气 并 于 上 , 阴 血 亏 少 、心 肾 不 足 、虚 火 上
杨 振 平 主 任 以天 王 补 心
日地 诵 经 念 佛 , 由 于 过 度 劳 心 ,故 以 为 使 。 朱 砂 人 心 ,性 丹 为 主 ,治 疗 218例 心 血 管
神农中医馆陈伟大夫医案——天王补心丹治疗不寐

神农中医馆陈伟大夫使用天王补心丹治疗不寐一例
患者信息:女 43岁
初诊时:2024年6月26日
主诉:睡眠障碍6个月
现症见睡眠差,经常凌晨2点左右醒来,无法再次入睡,舌中裂纹,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细。
诊断:不寐病
证型:心阴不足
治法: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人参片6g茯苓15g玄参10g
丹参10g桔梗10g制远志10g
当归10g五味子10g麦冬15g
天冬10g柏子仁10g地黄15g
龙骨15g茯神15g
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两次
二诊:2024年7月3日
大便干结的情况基本缓解,夜间苏醒时间推迟至凌晨5点左右,醒后能再次入睡,梦多。
效不更方,再予七剂加合欢花,首乌藤
三诊:2024年7月10日
患者偶尔可以睡到6点左右,二便调,白天精神充沛,上方去龙骨,再予14剂。
按语:
此患者工作性质思虑过多,半年的夜间醒来,按六经辨证为少阴症为主,心肾不交水火不济。
患者表示时间在肝经循环之中醒来,可见肝经多有不畅,因此使用天王补心丹滋补心阴。
方中人参,茯苓健脾祛湿,玄参当归地黄滋阴补肾,远志茯神柏子仁丹参养心安神,麦冬天冬滋补肺阴,五味子龙骨收敛潜阳。
祖传秘方:乱视永不复发圣方天王补心丹

祖传秘方:乱视永不复发圣方天王补心丹
祖传秘方:乱视永不复发圣方天王补心丹
秘方:菖蒲(去皮)二两,朱砂三钱(研末另用)、人参一两,白茯神一两。
用法: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次服50丸,用米汤或桂圆汤送服。
方解:本方具有补心壮神之功。
主治乱视患者。
所谓乱视,乃是指角膜的弯曲度不呈正常的球面,光线无法正常屈折,物体呈现歪曲状,如搁置不理,则眼睛极易疲劳。
此症宜补心壮神,神足自能眼视,愈后接服天王补心丹,大补心气,病不再复发。
秘方二:(天王补心丹)生地黄一两,人参一两,白茯苓一两,天门冬(去心)二两,石菖蒲(去毛)一两,玄参一两,酸枣仁一两,桔梗一两,麦门冬(去心)一两,丹参(洗)一两,远志(去心)一两,柏子仁一两,茯神一两,当归一两,五味子一两。
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饭后每次服20至30丸,以大枣或桂圆汤送服。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疗效显著。
永不复发。
献方人:周洪范台湾国际级名老中医。
天王补心丹

Page 1
主要成分
酸枣仁、柏子 仁、当归身、 天门冬、麦门 冬、生地黄、 人参、丹参、 玄参、白茯苓、 五味子、远志、 桔梗.朱砂。
功能主治
•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 适应症:阴虚血少,神志不安,心悸怔仲 ,虚烦失眠, 神疲健忘,梦遗,手足心热 ,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 数。
证治机理
•
本证由心肾两亏,阴血虚少,虚火内扰 所致。阴虚血少心失所养,所以心悸失眠、 神疲健忘;阴虚生内热,虚火内扰,致使 手足心热、虚烦、遗精、口舌生疮;舌红 少苔,脉细数是阴虚内热之征。治当滋阴 清热,养血安神。
方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方中重用甘寒之生地黄,滋阴养血,清虚热为 君药。天冬、麦冬滋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 心安神,当归补心血,共助生地黄滋阴补血,以 养心安神,俱为臣药。人参补气,使气旺而阴血 自生,以宁心神;五味子酸收敛阴,以养心神; 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交通心肾;玄参滋阴降火, 以制虚火上炎;丹参养心血而活血,可使诸药补 而不滞;朱砂镇心安神,兼治其标,共为佐药。 桔梗为舟楫,载药上行,以使药力上入心经,为 使药。诸药相伍,共奏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
鉴别:天王补心丹与柏子养心丸
天王补心丹和柏子养心丸同治阴血亏虚之虚烦不眠。但天 王补心丹重用生地黄配伍二冬、玄参等滋阴清热药滋补心 肾之阴,以补心为主,主治以阴虚内热为主的心神不安证 ;柏子养心丸重用柏子仁与枸杞子配伍熟地黄、当归等, 滋阴之力弱,适宜于心肾两虚之轻者。
Page 6
天王补心丸(北京同仁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9g。 性状:本品为褐黑色的大蜜丸;气微 香,味甜、微苦。 注意事项:1、方中滋阴药较多,脾胃 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2、服用前应 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 也可分份吞服。3、忌食辛辣腥物,虚 寒病人不宜。
天王补心丹改方

心脾两虚中医辨证治疗别名中医:虚劳,心悸,怔仲,不寐,健忘,血证,眩晕,西医:风心病,慢性肠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性疾病中医释名:本证多因久病虚弱,或慢性失血,或思虑过度,劳倦太过,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心血耗伤,脾气亏虚。
中医病机:本证多因久病虚弱,或慢性失血,或思虑过度,劳倦太过,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心血耗伤,脾气亏虚。
本证病位主要在心脾,多为心血不足,脾气亏虚,病情发展严重时,可致气虚血脱的危急重证。
体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黄,食少倦怠,腹胀便溏,气短神怯,或皮下出血;妇女见月经不调,经量多色淡,甚至崩中漏下,或经少渐至经闭、舌质淡嫩。
苔白,脉细弱。
中医治疗原则补益心脾,益气生血。
施治方法:(一)内服方药1.基木方药:(1)归脾汤加减:炙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神10克、当归10克、龙眼肉12克、木香6克、酸枣仁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本方适用于心脾两虚偏于脾气虚弱者。
(2)天于补心丹合四物汤加减:熟地10克、炙党参15克、玄参1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柏子仁12克、枣仁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麦冬10克、炙甘草6克。
本方适用于心脾两虚偏于心血不足者。
以上方药浓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剂。
温服,1日3次。
2.加减变化:若兼见脾胃虚,食少便溏者,于基本方(1)中加苡仁15克、芡实12克、砂仁6克以健脾止泻;若兼见大便干结者加郁李仁10克、麻仁12克以润肠通便;若兼见气短、自汗甚者加浮小麦30克、瘪桃干10克以收涩止汗。
兼见心惊不宁,夜梦易惊者于基本方(2)中加珍珠母24克、琥珀末6克以镇心安神;若兼见心悸忡、心胸疼痛隐隐,宜加丹参10克、赤芍l0克、益母草15克以活血宁心止痛。
若兼见血虚及阴,致心脾气阴两虚,症见心悸怔仲,神疲乏力外,还会出现口干咽痛,午后潮热,面红升火手足心热等症,于基本方(2)中加银柴胡10克、胡黄连6克、山药15克、白芍15克以清虚热益脾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病案:
xx,男,50 岁。
2005 年5 月16日就诊。
不寐反复发作3年,加重3 个月。
3 年前每因劳累后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眠,寐时多则2〜3小时,少则终夜不寐。
曾口服安定片,谷维素等药治疗无显效。
近1 个月来,又由过劳上述症状加重,每夜入睡2 小时左右,伴有心悸不安,头晕乏力,肢倦神疲,手足心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
遂辨为不寐属阴亏血少,心气不足型。
治以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天王补心xx 加味:
生地黄15g,玄参15g,柏子仁15g,酸枣仁25g,当归15g,天冬15g,麦冬15g,人参10g,丹参15g,茯苓15g,五味子10g,远志15g,磁石30g,生龙骨30g,桔梗
10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温服.
二诊:
服药后睡眠改善,每夜入睡4 小时,心悸不安,头晕乏力,手足心热,肢倦神疲,均缓解;但仍入睡困难,心烦多梦,口干;舌红苔薄,脉细略数。
上方重用酸枣仁30g,麦冬25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温服。
三诊:
服药后诸症大减,每夜入睡6 小时,偶有心烦,舌淡红,苔白,脉细。
继服上方,七剂,水煎服。
四诊:
病情明显好转、稳定,每夜入睡7 小时以上,且醒后疲惫尽去,精神悦愉,舌淡红,苔薄白,脉缓。
守方十剂以固疗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本证由阴亏血少,心气不足致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所致。
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
血,补肾养心,以清热安神,入少阴滋肾水,合玄参滋阴润燥降火,以制虚火上炎,使虚火伏而神自安,两味同为方中主药;天冬、麦冬甘寒滋阴以清
虚火;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益智益脾;当归补血润燥安神;人参补气生血,使气旺则血生;五味子益气敛阴生津,宁心安神,助补气滋阴,补心气之耗散;茯苓、远志既养心安神,又交通心肾;丹参益气清心,补血活血,使补而不滞,清郁热而除心烦;朱砂镇心安神以治其标。
桔梗载药上行,引入心经,又不使诸药速下。
磁石、生龙骨潜阳安神,使阳入于阴。
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清热、养心安神,标本兼治之功;滋补阴血以养心神,降痰火以宁心神,使心神有所养而无所忧,则诸症自安。
三、天王补心xx
处方:
丹参25g当归50g石菖蒲25g党参25g茯苓25g五味子50g麦冬50g天冬50g 地黄200g 玄参25g 远志(制)25g
酸枣仁(炒)50g柏子仁50g桔梗25g甘草25g朱砂10g
方剂主治:
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方剂功效: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具有补心安神、滋阴清热的功效。
适用于治疗心肾不足、阴亏血少所致的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梦遗健忘、不耐思虑、大便干燥或口舌生疮等病症。
【摘录】《三因》卷八天王补心丹也有2 种不同处方:
《校注妇人良方》卷六:
天王补心丹【处方】人参(去芦)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15 克当归(酒浸)五味子麦门冬(去心)柏子仁酸枣仁(炒)各30 克生地黄120 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治心肾不足,阴亏血少。
失眠、心悸、梦遗、健忘。
现临床亦用于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
眩晕不寐,心悸怔忡,舌红少苔,属阴亏血少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临卧时用竹叶汤服。
【备注】方中生地滋肾阴、养心血,为君药;玄参助生地壮水以制火,天冬、麦冬养肺阴以滋水之上源,丹参、当归补心血,人参、茯苓益心气,柏子仁、远志宁心安神,共为臣药;五味子、酸枣仁敛心气,安心神,为佐药;桔梗载药上行,朱砂为衣,取其入心以安神,共为使药。
诸药合用,共成滋阴养血补心神之功。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六《万病回春》卷四: 天王补心丹【处方】人参15 克五味子当归(酒洗)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柏子仁酸枣仁(炒)玄参白茯神(去皮)丹参桔梗(去芦)远志(去心)各15克黄连(去毛,酒炒)60克生地黄(酒洗)120克石菖蒲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滋阴泻火,养心安神。
治阴虚火旺,心神失养,惊悸怔忡,健忘失眠,咽喉干燥,夜梦遗精。
【用法用量】
每服30 丸,临卧时用灯心、竹叶煎汤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xx 药典》:
天王补心丸【处方】丹参25g当归50g石菖蒲25g党参25g茯苓25g五味子50g 麦冬50g天冬50g地黄200g玄参25g远志(制)25g酸枣仁(炒)50g 柏子仁50g桔梗25g甘草25g朱砂10g【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褐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六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丹参等十五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每100g 粉末用炼蜜20〜3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50〜7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杨氏家藏方》卷十
天王补心丸【别名】天王补心丹(《世医得效方》卷七)。
【处方】熟干地黄(洗,焙)120 克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当归(洗,焙)远志(去心)石菖蒲黑参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天门冬(去心)桔梗(去芦头)百部柏子仁杜仲(姜汁炒)甘草(炙)丹参(洗)酸枣仁(炒)五味子(去梗)各30 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金箔为衣【功能主治】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志,清热化痰。
治失眠,惊悸,咽干口燥。
【用法用量】每次1 丸,食后、临卧煎灯
心、枣汤化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由于各种处方的药物组成不同应用的范围还是有区别的。
因此,提供给你,供你参考。
其中天王补心丹现在多以市面上所售的《中国药典》方的天王补心丸为准。
而茯苓补心汤多采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处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