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生活史图

合集下载

寄生虫03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寄生虫03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0 二、生活史
中间宿主:扁卷螺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1 二、生活史
水生植物媒介 1
荸荠 菱角 茭白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2 二、生活史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请观看“姜片虫活囊蚴”视频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4 四、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找虫卵。 直接涂片法,因虫卵大,产卵量大,故检出率高,易诊断。 改良加藤法可作定性检查。 免疫学方法可作为辅助诊断。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5
五、流行与防治
地理分布
内含卵细胞 1 个,卵黄细胞 20~40 个。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8 二、生活史 姜片虫生活史图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9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来自主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如茭白、菱角和荸荠等;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因生食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4 年半; 保虫宿主:猪。
1 布氏姜片吸虫成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5 一、形态 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姜片状;活体为肉红色,体表有皮棘; 长 20~75 mm,宽 8~20 mm,厚为 0.5~3 mm。 腹吸盘呈漏斗状,较口吸盘大 4~5 倍,肠支分 2 支。 睾丸 2 个,高度分支。子宫盘曲在卵巢和腹吸盘之间。
1 系从水生植物表面刷洗、沉淀获取的活动虫体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3 三、致病

人体寄生虫图片

人体寄生虫图片

133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精选ppt
134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5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6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7
溶组织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8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9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40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41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14
肥胖带绦虫成虫(牛带绦虫成虫)
精选ppt
115
肥胖带绦虫头节
精选ppt
116
肥胖带绦虫头节
精选ppt
117
肥胖带绦虫头节
精选ppt
118
肥胖带绦虫成节
精选ppt
119
肥胖带绦虫孕节
精选ppt
120
肥胖带绦虫孕节
精选ppt
121
肥胖带绦虫孕节
精选ppt
122
带绦虫卵
精选ppt
精选ppt
142
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
精选ppt
143
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
精选ppt
55
曼氏迭宫绦虫成节
精选ppt
56
曼氏迭宫绦虫虫卵
精选ppt
57
曼氏迭宫绦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
精选ppt
58
曼氏迭宫绦虫第二中间宿主:蛙
精选ppt
59
华支睾吸虫成虫(肝吸虫成虫)
精选ppt
60
华支睾吸虫成虫(肝吸虫成虫)
精选ppt

人体寄生虫学4ppt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4ppt课件
2021/6/1
虫卵
• 长椭圆形,中等大 小。卵壳极薄,无 色透明,新鲜粪便 中虫卵内含4~8个 细胞,卵壳于细胞 之间有明显的空隙 ,若患者便秘或粪 便放置过久,卵内 细胞可继续为多细 胞期。
2021/6/1
空隙 卵细胞 卵壳
二、生活史
2021/6/1
生活史要点:
1. 成虫寄生在小肠上段,以口囊内的钩齿或板齿咬 附肠粘膜,以宿主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
1.幼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 1 ) 钩 蚴 性 皮 炎 ( dermatitis caused by hookworm larvae):感染期蚴钻入皮肤后,数十 分钟内患者局部皮肤即可有针刺、烧灼和奇痒感, 出 现充血斑点或丘疹 ,1~2日内 出现红肿及水疱, 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 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俗称为“粪毒 ”或“地痒疹”.能自愈,病程2~3周。
2. 管理好粪便,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加强个人防护,预防感染:涂抹软膏防 护,如1.5%右旋咪唑硼酸酒精或15%噻苯咪唑 软膏。
2021/6/1
(2)呼吸道症状(symptoms in respiratory system):急性钩蚴感染,钩蚴移行至肺,穿破微 血管可引起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患者出现阵发性 咳嗽、血痰及哮喘。
2021/6/1
2 .成虫所致病变
• 成虫为主要致病阶段 (1)贫血(anemia):慢性失血,铁
和蛋白质不断耗损,再加上患者营养不 良,血红蛋白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 慢,则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变浅, 引起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贫血症状: 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甚至 心慌等。偶尔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
• 钩虫感染(hookworm infection):在粪便中 可检获虫卵,但无任何临床症状。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旋毛虫、丝虫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旋毛虫、丝虫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四、致
相关因素:
食入囊包的多少 幼虫的活力

幼虫的侵犯部位 宿主的功能状态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成。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旋毛虫幼虫囊包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 钻入肠粘膜发育后再返回肠腔)
脱囊幼虫
( 肠腔内 )
成 虫
( 产出)
( 被另一宿主食入)
幼虫囊包
( 肌肉等组织内 ) ( 至横纹肌内发育) ( 随血流至全身)
新生幼虫
( 侵入小肠 ) ( 小L\小V )
Lu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美蓝染色图片
未染色和部分染色-美蓝染色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T1肌幼虫常温下(25℃) 形态观察(100×)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人体寄生虫原虫概述、溶组织阿米巴

人体寄生虫原虫概述、溶组织阿米巴

伪足
鞭毛
纤毛
细胞核 泡状核 实质核
Entamoeba histolytica
Balantidium coli
Leishmania donovani
生活史发育阶段 滋养体 Trophozoite 包囊 Cyst
生活史类型 1. 人际传播型:直接---滋养体 间接--- 包囊 2. 循环传播型:人-------脊椎动物 3. 虫媒传播型:人-------无脊椎动物
生理
1.运动:伪足运动;鞭毛运动;纤毛运动 2.摄食:渗透;胞饮;吞噬 3.代谢:厌氧代谢---腔道内原虫
少数有氧代谢---血球内原虫 4.生殖 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出芽生殖 外出芽
内出芽
有性生殖: 接合生殖 配子生殖:雌、雄配子结合为合子
Multiple fission
Budding (弓形虫)
2.机会性致病: 机会性致病原虫: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等
Toxoplasma gondii
Pneumocystis carinii
Cryptosporidium
常见种类
阿米巴-----叶足纲 鞭毛虫----- 动鞭纲 孢子虫----- 孢子纲 纤毛虫-----动基裂纲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头痛、发热、鼻炎,3-5日 • 临床症状:高热、头剧痛、颈僵直、昏迷
实验室检查 取鼻粘膜刮拭物、脑脊液直接涂片镜检
治疗 两性霉素,咪康唑
预防 选择适当的游泳场地,避免水溅鼻腔
❖ 棘阿米巴角膜炎
• 病原学:棘阿米巴
滋养体
包囊
滋养体
包囊
流行病学 世界性分布,从土壤、淡水中分离虫体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208例调查报告 85%佩戴角膜镜(英国98%) 感染途径:接触疫水

人体寄生虫学标本彩图集

人体寄生虫学标本彩图集

人体寄生虫学标本彩图集(标本考核用)
结肠内阿米巴包囊结肠内阿米巴包囊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弓形虫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阴道毛滴虫滋养体隐孢子虫卵囊
恶性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环状体恶性雄配子体间日成熟裂殖体
人体寄生虫学标本彩图集
间日雌配子体间日大滋养体间日环状体间日未成熟裂殖体
间日雄配子肺吸虫成虫肺吸虫虫卵川卷螺
蝲蛄、溪蟹肺吸虫蠰蚴肺吸虫尾蚴钩虫虫卵
钩虫交合伞钩虫口囊
人体寄生虫学标本彩图集
美洲钩虫口囊犬肠十二指肠钩虫口囊华支睾吸虫成虫
华吸虫第二中间宿主麦穗鱼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华支睾吸虫虫卵华支睾吸虫虫卵
华支睾吸虫虫卵华支睾吸虫囊蚴华支睾吸虫病肝姜片虫成虫
姜片虫虫卵扁卷螺日本血吸虫虫卵日本血吸虫毛蚴
人体寄生虫学标本彩图集
日本血吸虫雌虫日本血吸虫雌雄合抱钉螺日本血吸虫病肠
日本血吸虫病肝日本血吸虫病肝切片带绦虫卵牛带绦虫成节
牛带绦虫头节牛带绦虫孕节微小膜壳绦虫虫卵猪带绦虫成节
猪带绦虫头节猪带绦虫孕节班氏微丝蚴鞭虫成虫
人体寄生虫学标本彩图集
鞭虫虫卵蛔虫成虫蛔虫交合刺蛔虫口囊
马来微丝蚴蛲虫成虫蛲虫虫卵旋毛虫囊包
—-—————-—--——-—————-——--——-————-—--———---—--—--—————-—----—--————————-———-—---END————-———--———-——--——-————-—--———----————--——-————-----———----—---————-——--—-—-。

人体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

生活史
疥疮的临床症状与病灶表现,与疥虫的生活史有关。疥虫从卵到成虫需10-14天,成虫约可生存4-6周。雌 雄成虫在皮肤表面交合後,雄虫死亡,而刚授精的雌虫会选择人体适当部位的皮肤钻入,挖掘一条曲折隧道 〔burrow〕,在数小时後开始产卵〔ova〕,雌虫每天可产2-3颗卵,总共可产40-90颗卵;3-4天後,幼虫 〔larva〕成熟,会从卵内将卵壳剪破後孵出,在隧道内生活1天左右,即离开隧道于皮肤表面自由爬行,再进入 毛囊或皮肤皱摺内,自掘出短小隧道;幼虫在此短小隧道中经2-3天後形成稚虫〔nymph〕,数日後稚虫蜕变成成 虫〔adult mite〕,再爬行至皮肤表面为另一个世代之开始。约10%的卵可以成熟为成虫。
传播
疥虫〔scabietic mite〕侵犯人体皮肤,引起剧痒,造成丘疹〔papule〕、脓疱〔pustule〕、结节 〔nodule〕、斑块〔plaque〕或水疱〔vesicle or bulla〕等皮肤病灶,此皮肤疾病即为人所熟知的疥疮 〔scabies〕。疥疮是一个很古老的疾病,在希腊、埃及、罗马、中世纪欧洲就有类似的描述;文献上有详细记 载是在十七世纪左右,由意大利医师与药剂师所报告。疥疮大多为流行性的案例,少数为偶发性的感染,较常发 生在较为拥挤的环境〔如∶学校、精神医疗机构、安养院、监狱、军队〕、战争、饥荒、免疫不全的患者,或部 分饲养宠物的饲主身上。冬天较夏天有较多的疥疮案例发生,主要因为冬天人们彼此有较多较频繁的接触。
寄生虫一般都是吃进来的。有的幼虫囊虫等也分布在肺部,皮下,甚至脑部眼部。寄生虫对人体是有害无益 的,对人体的损害多是掠夺营养,引起炎症,阻塞血管等。
钩虫
01
基本介绍
02
形态
03
生活史
04
致病

寄生虫生活史表格归纳

寄生虫生活史表格归纳
间接型

/
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荸荠、水浮莲、水芹菜、浮萍、茭白〕
人、猪
小肠
囊蚴
食入含囊蚴的水生植物
虫卵随粪便排出
成虫
1.粪便中检查虫卵:
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
2.粪便中查到成虫
日本血吸虫
间接型
哺乳动物,主要是牛、猪
/
XX钉螺
人与哺乳动物
门脉-肠系膜静脉
尾蚴
经皮肤而感染
虫卵随粪便排出
尾蚴、童虫、
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
取材时间:清晨排便前
2.粪便或肛周检获成虫
取材时间:入睡1~3小时后
钩虫
直接型
/
/
/

小肠上段
丝状蚴
经皮肤,经口(十二指肠钩虫)
卵随粪便排出

1.直接生理盐水涂片法:
2.饱和盐水浮聚法:首选方法
3.钩蚴培养法
4.痰液中查幼虫
丝虫
间接型
/
/

班氏:人
马来:人,脊椎动物
淋巴组织
丝状蚴
经皮肤
微丝蚴随蚊吸血离开人体
无?
1.血液查微丝蚴
厚血膜法:〔微丝蚴具夜现周期性,晚9时-2时为宜〕
新鲜血滴法、浓集法、海群生诱出法
2.体液和尿液查微丝蚴
3.组织内活检成虫法
线虫
生活史
实验室诊断〔病原学检查〕
生活史类型
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
中间宿主
终宿主
寄生部位
感染阶段
感染途径
离开人体阶段
肺部移行过程
旋毛虫
线虫
生活史
实验室诊断〔病原学检查〕
生活史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寄生虫学》图表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生活史】终宿主为人和猫、犬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肝吸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2)肝吸虫囊蚴为其感染阶段;(3)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4)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获虫卵是确诊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5)改变饮食习惯,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肝吸虫病的关键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生活史】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学习要点及难点】(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

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虫(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基本同华支睾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肺脏,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水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形成囊蚴,人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肺吸虫完成生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囊蚴脱囊后有童虫阶段;常见由肝脏表面或经肝或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肌而入肺;(2)肺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一;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3)肺吸虫因寄生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而得名,肺吸虫病主要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兽共患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兽主人次型)。

前者临床表现较复杂,可以分为:胸肺型、腹型、皮下包块型、脑脊髓型、亚临床型及其他型;后者引起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

(4)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摘除的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即可确诊。

但因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困难,可用免疫学诊断作为辅助手段;(5)预防本病最有效方法是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生水。

健康教育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生活史】成虫多寄生在牛、羊等食草动物和人肝胆管内,人因生食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而感染。

第一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媒介植物为水田芹等。

【学习要点及难点】(1)生活史较复杂:胞蚴经历1~2代,雷蚴经历1~3代。

(2)肝片形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童虫移行期对各脏器特别是肝组织的破坏及成虫对胆管的机械性刺激和代谢物的化学性刺激。

(3)粪便镜检检获虫卵是确诊肝片形吸虫病的根据,但应与姜片虫卵、棘口吸虫卵相鉴别。

(4)治疗患者的药物首选硫双二氯酚(bitin)。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生活史】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分为终宿主(人,水牛等)和中间宿主(湖北钉螺)两个发育阶段。

感染性尾蚴自钉螺体内逸出后,一旦接触人的皮肤,便在瞬间(1 min~5 min)钻入皮下,进入组织和循环系统,并在肠系膜和肝门静脉定居、产卵。

【学习要点及难点】(1)在终宿主体内,成虫主要寄生在肝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虫卵经粪便排除的过程伴有宿主肠粘膜的破溃。

(2)幼虫的无性繁殖在钉螺体内进行,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灭螺是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3)血吸虫的感染期是尾蚴;感染方式是经皮肤钻入。

(4)雌虫所产的大多数虫卵顺门静脉血流到肝脏和逆血流到达肠壁。

(5)日本血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成熟的虫卵所致。

基本病变为虫卵沉积在组织内诱发虫卵肉芽肿(granuloma)形成,病变部位以肝脏及结肠组织为主。

(6)粪便中发现虫卵或孵化发现毛蚴,是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诊断依据;血清免疫学检测,是目前综合检查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有效手段。

(7)日本血吸虫病防治宜采用综合措施:查病治病,查螺灭螺,管粪管水和加强个人防护等;研制新的杀虫药物、对环境无害的灭螺新药、基因工程疫苗和标准化免疫检测试剂等是目前血吸虫病防治急需的,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T aenia saginata)【生活史】牛带绦虫生活史基本同猪带绦虫,成虫均寄生在人的消化道。

但幼虫阶段仅寄生在牛体内,人体感染是因生食或半生食牛肉所致。

因牛囊尾蚴不能在人体寄生,因此人不会患牛囊尾蚴病,危害性不如猪带绦虫严重。

【学习要点及难点】(1)两种带绦虫的虫卵在形态上难以区别,但它们的成虫和囊尾蚴的形态,以及生活史和致病都有明显区别,在临床上要注意鉴别。

(2)人是牛带绦虫唯一的终宿主,孕节脱落后经常主动地逸出肛门。

牛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

(3)人因误食活的囊尾蚴而感染,成虫引起的肠绦虫症症状较猪带绦虫略重。

但该虫卵对人无感染性,人体内极少见牛囊尾蚴寄生。

(4)除全国各地有散在病例外,主要流行在我国西部的农牧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防治原则同猪带绦虫。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 )【生活史】成虫寄生在人的肠道,引起猪带绦虫病;成虫的孕节及其内含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猪吞食后,孵化出六钩蚴,后者移行于肌肉组织发育为囊尾蚴。

人体感染是因为误食活囊尾蚴引起。

【学习要点及难点】(1)人是该虫唯一的终宿主,成虫寄生在小肠,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出。

(2)猪是主要的中间宿主,当猪吞食到孕节或虫卵后,六钩蚴在猪体肌肉内发育成囊尾蚴。

(3)囊尾蚴和虫卵都是感染期:当人误食活囊尾蚴后,在人体内长为成虫;人若误食虫卵,释出的六钩蚴在人体发育成囊尾蚴,导致人体猪囊尾蚴病。

(4)成虫寄生除掠夺营养外,可通过机械损伤和化学刺激引起消化道症状。

囊尾蚴对人体的危害远大于成虫,并依寄生的数量、部位和患者的反应不同而异。

在临床上常见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脑囊尾蚴病和眼囊尾蚴病三类。

人感染囊尾蚴病常通过自体内、自体外和异体感染三种途径。

(5)肠绦虫症的诊断主要靠病史询问和粪检虫卵和孕节;囊尾蚴病的诊断则依寄生部位的不同可通过手术活检、眼底镜、X光、B超、CT和MRI等进行诊断,并常需血清学技术予以辅助诊断。

(6)全国有散在病例,但主要流行在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各省,以及鲁、豫、皖交界地区,南方主要见于广西和云南省。

(7)防治主要靠抓好“驱、管、检”的综合措施,即驱虫治疗患者、管理好粪便和水源以及加强肉类检疫,改变不良的食肉习惯等。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生活史】成虫寄生在犬、狼等食肉动物小肠,孕节或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当中间宿主(羊、牦牛等)吞食后,六钩蚴孵出,钻肠壁经血流至肝、肺等器官,发育成棘球蚴。

当终宿主捕食羊等中间宿主后,棘球蚴中的原头蚴进入犬的小肠,发育成成虫。

人因误食了污染有虫卵的食物或饮水,可导致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棘球蚴病是我国西北布和北方广大农牧区危害十分严重的人兽共患病。

【学习要点及难点】(1)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幼虫寄生棘球蚴在多种草食性动物,生活史循环是在动物之间完成。

但棘球蚴也可寄生人体。

(2)对人体而言感染期是虫卵,人因误食虫卵而感染。

棘球蚴主要寄生于肝脏,其次是肺脏等,引起棘球蚴病。

(3)棘球蚴为圆形的囊状体,大小可由数毫米到数十厘米。

囊内充满淡黄色囊液,囊壁内层向囊内芽生大量的原头蚴和生发囊、子囊、孙囊等。

在人体内主要表现为囊性包块形成、对组织压迫占位、超敏反应以及中毒等。

(4)棘球蚴病的诊断主要靠X线、B超、CT等影像学手段;体液的病原学检查可确诊;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可用作辅助诊断。

(5)该病主要流行在我国西部的牧区,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手术中注意要完整摘除虫囊又勿使囊液外漏。

预防靠加强卫生教育、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和严格处理病畜内脏等。

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和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latum)【生活史】曼氏迭宫绦虫成虫主要寄生在猫肠道内,偶然寄生人体;但其幼虫(裂头蚴)可侵入人的组织,引起裂头蚴病(sparganosis)。

【生活史】阔节裂头绦虫的生活史与曼氏迭宫绦虫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中间宿主是鱼类而非蛙类,人是主要的终宿主。

【学习要点及难点】(1)曼氏迭宫绦虫成虫主要寄生于猫、狗等动物,虫卵入水后才能发育,有两个中间宿主以及转续宿主,裂头蚴可以在多个转续宿主体内实现转换,在人体内寄生的时期主要是裂头蚴,人体成虫感染较少见。

(2)裂头蚴对人体主要引起占位性损害,尤以眼、脑等重要器官受累为甚,感染原因是由于生食蛙肉、蛇肉,用蛙肉敷贴伤口或饮用生水等。

(3)在全国各地均有散在的裂头蚴病病人,防治主要靠加强卫生宣传,治疗主要是手术取虫。

(4)阔节裂头绦虫形态和生活史等都与曼氏迭宫绦虫很相似,但其虫体更长大,节片中子宫盘曲为玫瑰花状。

成虫可以寄生于人体,症状同其他肠绦虫症,但可致贫血。

(5)阔节裂头绦虫感染主要因生食含有裂头蚴的鱼类引起,病例见于我国东北、广东和台湾。

防治方法同上。

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生活史】【学习要点及难点】(1)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为土源性蠕虫)。

成虫(adult)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腔内。

受精虫卵(fertilized egg)随粪便排除体外,在外界适宜的环境发育成感染性虫卵(infective egg)。

(2)本虫感染阶段为感染性虫卵(infective stage egg),感染方式为经口感染。

(3)感染后在宿主小肠孵出的幼虫,必须在体内经过移行才能发育成成虫。

(4)幼虫和成虫均可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但以成虫引起的合并症的危害最为严重。

(5)在粪便内发现虫卵是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

(6)蛔虫病的防治以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为主要手段。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生活史】【学习要点及难点】(1)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为土源性蠕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内。

受精虫卵随粪便排除体外,在外界适宜的环境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所需条件与蛔虫的相似。

(2)本虫感染阶段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为经口感染。

(3)感染后在宿主小肠孵出的幼虫钻入肠黏膜进行发育,返回肠腔后再移行至盲肠发育为成虫。

(4)成虫是本虫主要致病阶段。

(5)在粪便内发现虫卵是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

(6)鞭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基本与蛔虫病的相似。

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生活史】【学习要点及难点】(1)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为土源性蠕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