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聚苯乙烯行业研究

合集下载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阻燃方法的研究进展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阻燃方法的研究进展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阻燃方法的研究进展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可以通过阻燃剂的添加来改善。

常见的阻燃剂包括溴化物、氯化物、磷酸酯等。

溴化物阻燃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阻燃剂,其通过提高材料的燃烧温度和降低燃烧速率来实现阻燃效果。

然而,溴化物阻燃剂存在环境污染和毒性问题,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替代品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绿色阻燃剂被提出并展示了良好的阻燃性能。

例如,磷酸铵铵盐、磷酸盐和纳米炭黑等材料都被发现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

磷酸盐阻燃剂通过形成保护层来抑制燃烧,并且可以与温度升高时产生的聚苯乙烯炭化产物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阻燃性能。

纳米炭黑可以吸附和隔离燃烧产物,从而减缓燃烧过程。

除了阻燃剂的选择,优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结构也是改善其阻燃性能的重要方向之一、例如,改变泡沫塑料中的孔隙结构可以降低氧气的扩散速率,从而减缓燃烧。

一些研究报道了通过调整发泡剂、改变发泡条件或添加微纳米材料等方法来实现结构优化的效果。

此外,表面涂层技术也被用于改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

例如,在泡沫塑料表面涂覆含有阻燃剂的涂层,可以有效地抑制燃烧的传播。

研究人员还通过纳米层石墨烯的涂覆来提高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由于石墨烯的高导热性,它能够形成一个隔热层,从而减缓燃烧过程。

最后,一些新兴技术也被引入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阻燃领域。

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来增强材料的阻燃性能。

同时,利用离子液体和聚合物基阻燃剂也被提出,并且显示出良好的阻燃效果。

总结而言,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阻燃方法的研究进展非常丰富。

研究人员通过阻燃剂的选择、结构优化、表面涂层技术以及新兴技术的引入来改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

随着新型阻燃材料的不断涌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将不断得到提升。

年产10万吨聚苯乙烯塑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0万吨聚苯乙烯塑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年产10万吨聚苯乙烯塑料的生产项目。

聚苯乙烯塑料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树脂,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汽车、建筑、包装等行业。

本项目计划在十年内建设生产能力为10万吨的聚苯乙烯塑料生产线,以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聚苯乙烯塑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电子、建筑、汽车等行业,聚苯乙烯塑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中国聚苯乙烯塑料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因此,本项目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技术分析:投资分析:本项目总投资约为1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设备投资、土地建设、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费用。

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人民币,利润约8000万元人民币。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预计项目回收期为5年左右,投资回报率约为20%。

综合考虑投资回报率以及市场前景,本项目具备良好的投资回报能力。

风险分析:考虑到目前聚苯乙烯塑料市场的竞争情况,项目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可能面临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环境监管政策变化等风险。

对于这些风险,本项目将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对,包括与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制定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加强环境管理。

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和成本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可行性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年产10万吨聚苯乙烯塑料的生产项目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投资回报能力。

同时,项目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并兼顾环境保护。

因此,本项目具备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推进和投资。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的综合评估与应用》一、引言在当今的化工行业中,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本文将从物理性质、化学结构、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对这一共聚树脂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二、物理性质评估1.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的密度、硬度、耐热性等物理性质的评估。

2. 与传统树脂相比,该共聚树脂的物理性质表现出的优势和特点。

三、化学结构评估1.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的分子结构特点和化学键结构。

2. 分子结构对共聚树脂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四、生产工艺评估1. 该共聚树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制备方法的综合评价。

2. 工艺条件的优化和改进对产品质量和产率的影响。

五、应用领域1.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在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2. 未来该共聚树脂在其他新兴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对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的综合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其在物理性质、化学结构、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推广,使得该共聚树脂在更多领域发挥其巨大潜力,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个人观点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众多优秀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

我个人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该共聚树脂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注:以上内容为样例内容,仅供参考。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在当前的化工行业中,该共聚树脂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聚苯乙烯研究报告

聚苯乙烯研究报告

聚苯乙烯研究报告聚苯乙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塑料之一,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耐热性、耐寒性、机械强度高等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步骤阐述聚苯乙烯研究报告。

一、聚苯乙烯材料的基本概述聚苯乙烯是一种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化学式为(C8H8)n,属于热塑性塑料。

聚苯乙烯的分子结构具有单一的螺旋式链状结构,分子链之间没有侧链,分子链之间能够形成紧密的分子堆积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聚苯乙烯的性能。

二、聚苯乙烯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聚苯乙烯的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密度、热膨胀系数、热传导系数、拉伸强度、硬度等指标。

聚苯乙烯的密度为1.05g/cm³,热膨胀系数为6.7×10-5/℃,热传导系数为0.1W/(m·K),拉伸强度为40-90MPa,硬度为80-105。

通过物理性能测试可以了解聚苯乙烯的基本物理性能,并为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三、聚苯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离子聚合法、自由基聚合法、催化聚合法等。

其中,自由基聚合法是最常用的制备聚苯乙烯的方法。

聚合反应是通过紫外线或其他辐射源引发自由基反应,使单体苯乙烯分子逐渐结合形成聚合物。

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压力、引发剂以及溶剂等。

四、聚苯乙烯材料的应用由于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因此在工业生产、包装、建筑、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聚苯乙烯制成的泡沫塑料、注塑件、板材等材料在家居用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聚苯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塑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同时需要注意,聚苯乙烯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研究

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研究

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研究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是一种经济实惠且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家居的聚合物材料。

由于其可降解性能欠佳,给回收利用带来诸多难题,因此,研究PS的降解机理及其降解过程,对于提高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PS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实质上与其内部的分子结构、组成及分子量相关。

一般而言,均聚物(具有均匀分子量和结构)通常比共聚物(具有不均匀分子量和结构)具有更好的降解性能。

此外,PS降解过程还与聚合物光敏剂添加量、降解温度、降解时间、降解介质种类、紫外线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微生物的存在也将会影响PS的降解过程,大量的微生物反应和充足的氧气可以加速PS 挥发馏分和高分子物质的生物降解过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PS的降解机理和过程,以确定其可降解性能。

研究报告表明,PS在紫外线辐射或热处理条件下可以被降解为小分子,这些小分子均具有可挥发性,但也可能产生有毒的有机物质,因此,必须进一步研究如何降低PS降解产物的毒性,以减少环境污染。

另外,由于PS的高分子量,降解过程受到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双重影响,因此,研究者们还在探索如何改进PS降解过程的新方法和技术,以提高PS的可降解性能。

例如,改善降解环境中的氧化还原条件,增加常温降解方式,增加光解脱氢降解,减少产物的毒性,增加降解微生物的活性,利用生物催化降解等技术手段,都可以有效地提高PS的可降解性能。

总之,聚苯乙烯降解性能的研究是一个复杂且艰巨的过程,不仅需要考虑PS自身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还需要考虑降解介质、降解温度、降解时间、降解微生物以及光敏剂添加量等多种影响因素。

时,也有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PS的可降解性能,而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有望在未来被进一步研究并实现,以改善PS回收和重复利用的技术水平,从而有助于提高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效率。

高光泽高抗冲聚苯乙烯的开发研究

高光泽高抗冲聚苯乙烯的开发研究

3271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光泽外壳的家电产品越来越流行,如国内空调生产企业对产品进行了更新换代,新的机型几乎都已经改用高光泽HIPS作原料。

目前市场上高光树脂原料主要有高光泽ABS、高光泽ABS/PMMA合金树脂、高光泽 PC 树脂、高光泽 PP 和高光泽 HIPS 树脂等[1]。

相较于ABS\PMMA\PC等工程塑料,PP和HIPS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而HIPS较PP在刚性等方面又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高光泽HIPS的市场前景可观。

聚苯乙烯生产始于1930年,是最早工业化生产的热塑性树脂。

普通型聚苯乙烯(GPPS)因其分子及聚集态结构决定其为刚硬的脆性材料,在应力作用下易脆性断裂,应用范围受限。

为了拓宽应用领域,在聚苯乙烯生产过程,通过各种途径引入橡胶生产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

生产HIPS的经典方法是本体聚合,即将橡胶溶于苯乙烯单体中,通过热引发或引发剂引发聚合,形成苯乙烯与橡胶的接枝共聚物,提高产品的韧性[2]。

引入橡胶改善了材料的韧性的同时失去了透明性,也对材料的耐热性、光泽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HIPS的抗冲击性能与光泽度是一对相对矛盾的指标,下文对通过调整产品配方、反应条件等参数变化得到的不同的HIPS的冲击强度、光泽度等性能变化进行相关阐述与讨论。

2 试验部分2.1 流程简介广州石化HIPS装置为引进的FINA工艺,聚合单元采用3个 串联的反应器:第一个是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即预聚合反应器)(R-1101),第二个和第三个为卧式柱塞流反应器(分别为R-1001,R-1002)。

2012年经过改造后,在原预聚釜前增加一个小预聚釜(R-1100),设计时采用与原预聚釜串联和并联2种方式,现采用串联流程,目前HIPS生产线反应系统物料流程见图1。

图1 HIPS线反应系统流程简图2.2 参数调整2.2.1 工艺配方橡胶是制取 HIPS产品的关键,橡胶的种类、用量对HIPS的产品性能有很大影响。

聚苯乙烯的应用及研究发展情况

聚苯乙烯的应用及研究发展情况

聚苯乙烯的应用及研究发展情况聚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绝缘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析聚苯乙烯的应用领域及研究发展情况。

一、聚苯乙烯的应用领域1.包装行业:聚苯乙烯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候性,常用于制作各种包装材料,如塑料袋、泡沫箱等。

聚苯乙烯泡沫物料也被广泛用于电子产品的保护包装。

2.建筑行业:聚苯乙烯可以制作保温材料和隔音材料,如保温板、保温管等,用于建筑物的保温和隔音工程。

3.汽车工业:聚苯乙烯是制作汽车零部件的重要材料,其轻质和耐用性使其成为汽车工业的首选材料。

例如,制动系统中的制动垫、车身保险杠以及干燥器等。

4.医疗行业: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制造,比如注射器、输液器等。

5.电子行业:聚苯乙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壳制造,比如手机壳、电视机壳等。

聚苯乙烯还可以用于制作电子元件的绝缘材料。

6.家居用品:聚苯乙烯制成的家居用品如椅子、桌子、盆栽等在市场上非常常见,因为聚苯乙烯材料经久耐用易于清洗,并且价格相对较低。

1.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致力于聚苯乙烯的研究,主要目标是改善其性能和扩大应用领域。

2.合成方法的改进:目前聚苯乙烯主要是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但该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反应条件较苛刻、催化剂需要使用特定稀土金属等。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合成方法,以改善聚苯乙烯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功能改性:研究人员通过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或改变聚苯乙烯的结构,可以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增强材料、阻燃材料等。

这种功能改性的研究对于聚苯乙烯的应用领域的扩展非常重要。

4.循环利用:由于聚苯乙烯具有较长的分解周期,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研究聚苯乙烯的循环利用方法,如催化降解、回收再利用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聚苯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在包装、建筑、汽车、医疗、电子、家居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聚苯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聚苯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聚苯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报告题目:聚苯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日期:20XX年X月X日
报告编写人:XXX
报告接收人:XXX
报告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聚苯乙烯项目的可行性,旨在探索其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及利润潜力,以便为决策者提供参考,确定项目是否应该实施。

本报告将采用定量、定性等方剂整合形式,结合企业所在地区的相关政策、竞争环境、资金筹措等因素,对其可行性进行初步研究。

一、聚苯乙烯项目背景
(一)聚苯乙烯的基本情况
聚苯乙烯(PVC)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它由85%~90%的乙烯与10%~15%的氯乙烯等其他有机物经聚合反应而成,因乙烯的部分氯原子换成了其他基团,从而构成非共价键,使其弹性高、耐腐蚀性及耐温性有很大提高,是中国目前重要的塑料加工材料之一
(二)聚苯乙烯项目概况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
1、设备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聚苯乙烯行业研究
(一)行业发展概况
1、聚苯乙烯的定义
聚苯乙烯是以苯乙烯为主要原料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可反复加热软化、冷却固化的一类合成树脂。

由于聚苯乙烯具有质硬、透明、电绝缘性、低吸湿性和优良的加工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包装材料和日用品等领域。

聚苯乙烯是热塑性非结晶性的树脂,可由多种合成方法聚合而成,主要分为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和可发性聚苯乙烯(EPS)。

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是以苯乙烯为主要原料,经过自由基聚合制取的
一种透明型聚苯乙烯粒子产品,其密度为1.04~1.06g/cm3,透明度高达
85~92%,折光率为1.59~1.6,较高的折光率使其具有良好的光泽而具有装饰效果,同时其具有流动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特点。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注塑类及板材类塑料产品、照明灯具的光学材料、液晶电视显示屏的光学材料、
冰箱的透明内件、食品卫生级日用品等。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是主要由苯乙烯和橡胶经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制取的一种抗冲击的聚苯乙烯粒子产品,是聚苯乙烯的改性材料,其分子中含有5%-10%橡胶成份,韧性比通用级聚苯乙烯提高了四倍左右,耐冲击强度大大提高。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家电的外壳及内件、电子电器的外壳及包装容器等。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是一种加入了发泡剂的聚苯乙烯产品,其密度为
1.05 g/cm3,具有热导率低、吸水性小、耐冲击震动、隔热、隔音、防潮等优点,其生产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包装材料、建筑保温材料等领域。

2、行业发展概况
考虑到可发性聚苯乙烯在生产工艺、应用领域与通用级聚苯乙烯和高抗冲聚苯乙烯具有较大差异,公司产品及未来发展方向主要为通用级聚苯乙烯和高抗冲聚苯乙烯,以下对聚苯乙烯行业的描述如无特别声明均指通用级聚苯乙烯和高抗冲聚苯乙烯。

(1)全球聚苯乙烯行业发展概况
聚苯乙烯最早的工业化生产始于1930 年,德国的IG法本公司(现巴斯夫公司的前身)首先采用了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实现了聚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

20 世纪80 年代后,随着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对工程放大过程中的传质、传热等问题的解决,连续本体聚合工艺日臻完善,较乳液法和悬浮法其生产工艺优势明显,连续本体聚合工艺是目前聚苯乙烯工业化生产的首选方法。

聚苯乙烯行业实现工业化已80余年,从全球聚苯乙烯行业发展总量和发展速度看,随着连续本体聚合工艺逐渐成熟,聚苯乙烯行业在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多,1990 年全球聚苯乙烯产能为970 万吨/年,产
量超800万吨/年。

20 世纪90 年代,全球聚苯乙烯产能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进入了温和扩张的阶段,2000 年全球聚苯乙烯产能达到1,34万吨/年,产量超过1,120 万吨/年。

进入21 世纪,由于西欧、北美和日本市场对聚苯乙烯的需求有所下降,聚苯乙烯供应呈现过剩情形,全球聚苯乙烯行业进入了调整发展阶段,海外聚苯乙烯产能扩张已基本停滞,甚至有部分产能退出(如三井化学和住友化学解散其合资企业日本聚苯乙烯公司JPS 并退出聚苯乙烯业务、巴斯夫关闭路德维希港8 万吨/年的聚苯乙烯装置等)。

近几年海外的化工巨头主要通过聚苯乙烯资产合并重组,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竞争力,预计未来海外巨头将更加注重于下游新产品应用领域的深入开发。

(2)国内聚苯乙烯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国内聚苯乙烯工业化生产始于1959 年,20 世纪70 年代国内新建了一批悬浮法小型装置,这类悬浮法装置废水排放量大,能耗、物耗高,仅能作为小规模工业装置进行生产,与同期国际上的主流装置差距较大,这一时期为我国聚苯乙烯行业的初创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陆续从国外引进了几套较大型的装置,同时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技术进行生产,聚苯乙烯行业开始高速发展。

到20 世纪90 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聚苯乙烯作为一类多功能的通用性化工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在十年间,我国聚苯乙烯消费量以超过20%的年增长率上升,同期我国引进的装置也渐趋于大型化,在原材料的配比、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方面均比20 世纪80 年代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在国内聚苯乙烯需求量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国内聚苯乙烯生产厂商在生产的数量和品种上仍难以满足需求,大量的聚苯乙烯产品仍需要从国外进口,1999 年,国内聚苯乙烯产量约为60 万吨,而聚苯乙烯的进口量约为130 万吨。

2000年前后,在国内聚苯乙烯材料大量缺口和大量进口背景下,我国聚苯乙烯新建项目进入快速扩张期,世界产能也向中国转移。

除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大型国有化工集团建设新的聚苯乙烯生产装置外,国外的知名化工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建厂,建设规模均达到10 万吨/年以上。

虽然国内企业的聚苯乙烯产能在21 世纪初得到了较大的增长,但是在生产工艺上主要还是引进国外的工艺技术,产品配方和生产过程控制参数还
处于模仿和借鉴阶段,同时国内聚苯乙烯产品供给相对短缺,在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的背景下,大多数厂家主要生产基础性应用的聚苯乙烯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暂无法与国外知名化工企业生产的产品相抗衡。

随着我国聚苯乙烯产量的快速提升,国内基础性应用的聚苯乙烯产品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同时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导致期间行业产能利用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2010 年前后,国内聚苯乙烯产能进入温和扩张阶段,国内聚苯乙烯厂商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在工艺技术、设备、产品配方和生产过程控制参数等方面不断创新,在产品结构上也得到了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促进了聚苯乙烯在国民经济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渗透。

近几年我国聚苯乙烯生产技术水平的高速提升及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使我国聚苯乙烯生产企业在全球竞争地位上逐渐提升,与海外巨头的聚苯乙烯生产技术差距正逐渐缩小。

3、行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聚苯乙烯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国内聚苯乙烯市场呈现基础性应用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较激烈,而高附加值及专用牌号产品产量较少,市场需求旺盛,部分产品依赖国外产品进口的情形。

随着部分优势企业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对设备进行改良,对产品配方进行革新,陆续推出了专用牌号产品,同时应用于家用电器、高性能光学材料及功能性包装材料等方面的聚苯乙烯市场需求迅速增长,推进了聚苯乙烯市场容量扩充及产业结构的完善升级。

(1)国内聚苯乙烯产能情况
1)国内市场产能保持稳定
在市场产能方面,最近几年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逐渐严厉的环保政策影响,国内聚苯乙烯新增产能开始受限,技术落后企业停产、限产情况增加,同时聚苯乙烯行业技术、资金等壁垒逐渐提高,近年来我国聚苯乙烯产能呈现稳定的态势,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万吨
截至2018 年底,国内聚苯乙烯规模生产企业共计19 家,具体产能情况如下:
其中,国内通用型聚苯乙烯产能情况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