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苯乙烯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2006年中国聚苯乙烯研发与应用论文题录

20 06年 中国聚苯 乙烯研发 与应 用论文题录
《 上海塑料》20 0 7年第 1期( 总第 17期 ) 3
・
题 录与文摘 ・
20 0 6年 中国聚 苯 乙烯研 发 与 应 用论 文题 录
陈 兵
( 上海市 塑料 制品工业研究所 , 上海 209 ) 00 2
1 ( ) 1 —8 8 1 :5 1 。
压缩 条件下发泡 聚苯 乙烯 蠕变 本构 关 系及 有
限元分析/ 晓曦 、 国平 ( 军 工程 大 学 工程 学 刘 岑 空 院) 中国塑料 , 0 ,0 4 :6 9 。 / 2 6 2 ( ) 8 —0 0 响/ 林晓丹 、 曾幸 荣 、 张金 柱 , ( 等 华南 理 工 大学 材
文章编号 :0 95 9 ( 07 0 -0 1 3 10 - 3 20 ) 1 4 - 9 0 0
全程动态 注塑 对 H P IS制 品 力 学性 能影 响 研
MA H增 容聚苯 乙烯/ 质 素磺 酸 钙复 合体 系 木
彭响方 、 林逸 金 、 超 , ( 许 等 华南 理 工 大学 聚 合 研究/ 周建 、 罗学 刚 、 晓艳 ( 南科 技 大学 生命 科 林 西 / 20 ,0 1 ) 4 —4 物新 型成 型 装 备 国家 工 程研 究 中心 ) 中 国塑 料 , 学 与工程学 院) 中国塑料 ,06 2 ( 1 :14 。 / 高分子包覆纳 米 C C 的制备及 其在 P 中 a O S 20 ,0 1 :9 5 。 06 2 ( )4 —2
塑料 ,0 62 ( )2 - 1 2 0 , 6 :5 3 。 0 塑料加工应用 ,0 6 1 ( ) 1- 5 2 0 ,8 5 :1 1 。
本体聚合 A S树脂技 术进 展/ 许长军 ( B 上海
国内聚苯乙烯生产工艺述评

国内聚苯乙烯生产工艺述评陈朝阳陈利杰(汕头海洋第一聚苯树脂有限公司,汕头,515041)摘要;综述了国内聚苯乙烯生产工艺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引进的DOW、BASF、CHERVON、FINA 和TEC-MTC等有代表性工艺的技术特点,对各厂家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了各厂家技术的先进性。
关键词:聚苯乙烯本体法反应器聚苯乙烯(简称PS)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具有透明和良好的加工性能而广泛地被用于日用品、玩具、灯饰、音像制品、电器仪表外壳等;近年来高抗冲聚苯乙烯更是发展迅速,在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应用上已部分地取代了ABS树脂。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尽管国内PS的生产已有较大的发展,但国内需求亦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近几年每年进口量均在100万吨以上。
因此国内各PS厂家多有新建或扩建计划,本文就目前国内较有代表性的各PS厂家的生产技术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阐述我国聚苯乙烯生产技术现状,提出我国聚苯乙烯工业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
1、国内PS的发展情况。
国内PS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六十到八十年代初的摸索阶段,其技术以小本体法和悬浮法为主,技术较为落后,规模均在万吨以下,如上海高桥、金陵石化和兰化等;二是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发展阶段,其技术以引进技术为主,所引进的技术均采用当时世界上较先进的连续本体聚合工艺,通过对这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使我国对PS生产技术有了较深的了解,对国内PS生产技术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如抚顺石化、北京燕山、汕头海洋和齐鲁石化;三是九十年代中期到目前的迅速发展阶段,此阶段由于国内对PS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国内缺口很大,除中石化系统、地方本身建设或合资建设PS新装置如扬子-巴斯夫、汕头海洋外,国外知名PS大厂商如台湾奇美、美国DOW和CHERVON纷纷进入中国建厂,其建设规模均达到10万吨/年以上的经济规模,所采用的技术都为各厂家最先进的技术,国内PS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一个新台阶,产能有了较大的发展(见表1),目前大陆PS的年生产能力已达120多万吨。
2008年中国乙烯行业投资与发展分析

2008年中国乙烯行业投资与发展分析《2008年中国乙烯行业投资与发展分析》未来10年,我国乙烯工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我国乙烯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基础产业。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乙烯产量突破1000万吨,达到1050万吨,比上年增长11%以上。
2007年12月18日,武汉80万吨/年乙烯项目开工建设。
至此,我国共有7套大型乙烯装置、620万吨产能同时在建,这在国际上也十分罕见。
这七大在建乙烯装置,属于中国石化的有4套,属于中国石油的3套。
七大乙烯建成后,2010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1800万吨/年。
预计,2010年我国乙烯当量需求量为2500万~2600万吨,供需缺口将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自给率将提高到53.8%~56%。
2020年我国乙烯当量需求量将达到3700万~4100万吨,自给率将达到48%~54%。
供不应求局面仍然不会改变。
据悉,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国家计划继续对现有乙烯装置实施扩能技术改造并新建一批大型乙烯装置,形成长三角、环渤海湾和珠三角三大乙烯产业区。
同时在新疆、甘肃、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建成大型乙烯生产基地。
该规划的实施将加快我国乙烯工业发展步伐。
《2008年中国乙烯行业投资与发展分析》参阅分析了大量国内外专业期刊文献、海关资料、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资料,以及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化集团等企业的相关信息等,为用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丰富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既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也具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相信这些必将对用户有所裨益。
(报告全文共十三章196页,14余万字,其中图表82个,2008年7月出品)目录2008年中国乙烯行业投资与发展分析 (1)第一部分中国乙烯行业概述 (1)第一章乙烯及其主要下游产品 (2)第一节乙烯 (2)一、乙烯简介 (2)二、乙烯的生理效应 (2)三、乙烯的生物合成 (3)第二节乙烯的主要下游产品 (6)一、聚乙烯 (6)二、聚氯乙烯 (8)三、苯乙烯 (8)四、聚苯乙烯 (9)五、乙二醇 (9)六、合成树脂 (9)七、合成橡胶 (11)第三节乙烯行业的行业特征及原料状况 (12)第四节行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14)第二章 2008年国际乙烯行业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 (15)第一节2008年全球乙烯市场供需分析 (15)第二节全球乙烯未来发展趋势 (16)第三节亚洲乙烯产业情况 (20)第四节世界乙烯发展前景 (22)第三章乙烯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 (23)第一节乙烯行业的市场开放程度分析 (23)第二节乙烯行业的监管体制和主要法规 (24)第三节乙烯行业的技术政策 (28)第四节乙烯行业重点发展领域和结构调整方向 (32)第五节乙烯行业外商投资指导政策 (32)第六节乙烯行业区域政策 (33)第四章我国乙烯行业投融资体制分析 (35)第一节我国乙烯行业投融资体制及变化 (35)第二节我国乙烯行业外资进入状况 (36)第三节乙烯行业并购重组状况 (37)第二部分 2008年中国乙烯行业市场分析 (39)第五章我国乙烯行业供需状况分析 (40)第一节乙烯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40)第二节乙烯行业供给能力分析 (41)第三节乙烯行业产品进出口分析 (43)第四节乙烯行业产品价格 (46)第六章乙烯行业竞争绩效分析 (47)第一节乙烯行业总体效益水准分析 (47)第二节乙烯行业集中度及竞争程度 (49)第三节乙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绩效比较 (50)第四节乙烯行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51)第七章乙烯行业区域分析 (52)第一节我国乙烯行业区域分布状况 (52)第二节乙烯行业区域分析 (54)第八章我国乙烯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60)第一节上海石化 (60)一、企业介绍 (60)二、经营范围 (60)三、2007年经营业绩 (61)四、公司财务分析 (63)五、公司“十一五”展望 (66)第二节扬子石化 (68)一、企业介绍 (68)二、主要装置及产能 (68)三、扬子石化新建丁二烯装置大件设备吊装成功 (71)四、公司“十一五”展望 (71)第三节茂名石化 (73)一、公司概况 (73)二、2007年经营现状 (74)三、公司“十一五”展望 (74)第四节上海赛科 (76)一、公司简介 (76)二、装置情况 (76)三、经营范围 (77)第五节台塑公司 (79)一、公司简介 (79)二、经营范围 (80)三、2007年经营状况 (87)第三部分 2008年中国乙烯相关行业分析 (89)第九章聚乙烯行业 (90)第一节世界聚乙烯行业分析 (91)一、世界聚乙烯工业现状及未来 (91)二、世界聚乙烯生产工艺 (93)三、世界聚乙烯生产技术新进展 (98)四、世界低密聚乙烯产能状况及前景 (103)五、世界聚乙烯扩建项目及计划 (105)第二节世界聚乙烯市场情况 (106)一、全球聚乙烯供过于求 (106)二、世界聚乙烯消费结构分析及预测 (107)三、亚太成为世界聚乙烯消费中心 (111)四、未来全球聚乙烯市场产需同增 (111)五、2010年全球聚乙烯需求预测 (112)第三节中国聚乙烯行业现状 (113)一、2007年聚乙烯行业回顾 (113)二、我国聚乙烯供需形势 (114)三、2007年我国聚乙烯企业产能 (118)四、2007年我国聚乙烯行业分析 (121)第四节我国聚乙烯市场概况 (122)一、我国聚乙烯市场分析 (122)二、聚乙烯的市场领域 (124)三、我国聚乙烯消费结构现状及趋势 (126)五、中国聚乙烯市场预测 (129)第十章聚氯乙烯行业 (132)第一节聚氯乙烯行业概述 (132)一、国内外聚氯乙烯工业发展情况 (133)二、我国聚氯乙烯行业分析 (134)三、2007年我国PVC市场分析 (141)四、建筑业推动我国聚氯乙烯产业发展 (143)五、聚氯乙烯新品的开发热点 (144)第二节聚氯乙烯行业存在的问题 (147)第三节聚氯乙烯行业的对策及前景 (149)一、聚氯乙烯工业发展应因地制宜 (149)二、我国聚氯乙烯行业新方向 (149)三、2008年中国聚氯乙烯供需预测 (150)第十一章乙烯的其它下游行业 (151)第一节苯乙烯 (151)一、国内外苯乙烯生产技术 (151)二、国内外苯乙烯市场概况 (151)三、我国苯乙烯的生产现状 (152)四、我国苯乙烯产需解析 (153)五、全球苯乙烯竞争情况 (154)第二节聚苯乙烯 (158)一、世界聚苯乙烯产需现状及预测 (158)二、国内外聚苯乙烯市场现状及建议 (159)四、全球聚苯乙烯市场前景 (161)第三节乙二醇 (163)一、全球乙二醇产品供应将出现过剩局面 (163)二、俄罗斯取消乙二醇出口关税 (164)三、我国乙二醇行业分析 (164)第四节合成树脂 (168)一、世界合成树脂工业发展特点 (168)二、2007年中国合成树脂行业运行分析 (169)三、合成树脂应用趋势 (170)四、2007年我国合成树脂生产情况及问题 (170)第五节合成橡胶 (171)一、世界合成橡胶概况 (171)二、2007年中国合成橡胶供需分析 (171)三、国内合成橡胶价格 (173)第四部分 2008年中国乙烯行业投资建议 (175)第十二章 2008年乙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76)第一节世界乙烯行业前景 (176)一、未来几年世界乙烯产能将增加 (176)二、世界乙烯原料结构及趋势 (177)三、2010年中东乙烯产能将进一步扩大 (178)四、2010年亚太将成为世界乙烯生产中心 (179)第二节世界乙烯市场预测 (180)第三节中国乙烯行业的未来 (180)一、我国乙烯工业将向大型化和集约化发展 (180)二、中国乙烯工业"十一五"建设重点 (182)三、我国乙烯行业未来发展思路及目标 (182)四、乙烯工业将成为化工行业发展重点 (185)五、2010年中国将扩大乙烯产能 (186)第四节中国乙烯市场展望 (187)第十三章 2008年中国乙烯行业潜在的投资机会及投资风险 (188)第一节投资风险 (188)一、原材料的供应和价格风险 (188)二、能源或者交通方面的制约风险 (189)三、技术更新及替代产品的冲击风险 (190)四、环保因素的限制风险 (190)五、商业周期的影响风险 (190)六、行业内部竞争的风险 (190)七、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风险 (191)第二节投资机会 (192)一、与产业政策调整相关的投资机会 (192)二、应重点关注的地区及相关产品 (193)三、应重点关注的下游产品 (193)四、应重点关注的企业类型 (194)第三节投资建议 (195)附表表1.1 2007年我国各主要乙烯企业产量 (12)表2.1 2007年全球主要乙烯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 (15)表2.2 2006年世界十大乙烯生产公司 (17)表2.3 世界各地区和国家乙烯生产能力 (21)表3.1 2000~2007年我国乙烯表观消费统计 (29)表3.2 2000~2007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统计 (29)表5.1 2006年我国乙烯消耗情况 (40)表5.2 2010年我国乙烯的主要消费领域预测 (41)表5.3 2007年我国乙烯产销平衡情况表 (41)表5.4 2006年12月各企业乙烯产量 (42)表7.1 2007年1-12月我国各省市乙烯产量情况表 (52)表7.2 2008年1-5月我国各省市乙烯产量情况表 (53)表7.3 2002~2006年乙烯生产能力世界最大的十个国家 (55)表7.4 2006~2007年世界各地区乙烯生产能力 (56)表7.5 2006年世界最大的10家乙烯生产公司 (57)表7.6 2006年世界最大的10家乙烯生产厂 (58)表8.1 2007年上海石化主营构成 (61)表8.2 上海石化2007年主营业务及其经营状况分析(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62)表8.3 上海石化2007年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63)表8.4 历年上海石化简要财务指标 (63)表8.5 历年上海石化每股指标 (64)表8.6 历年上海石化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 (64)。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乙烯工业呈跨越式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乙烯工业呈跨越式发展趋势分析我国乙烯工业进展开头留意规模效益,大型化已成为进展主流,新建装置规模一般在80万~100万吨/年我国乙烯工业经过近50年的进展,生产技术、装置规模和单炉装置产能都有很大进展,从近年产能的急剧增长趋势,可明显看出我国乙烯工业近年来呈跨越式进展趋势;但目前乙烯工业布局分散、原料供应紧急等问题也应引起关注。
世界产能集中四大产区据统计,2022年世界乙烯总产能为1.195亿吨/年,同比增长2.8%。
欧洲和北美的乙烯产能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亚洲、中东及拉丁美洲所占比例渐渐上升。
目前北美、亚洲和西欧成为世界三大乙烯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比例分别为29.2%、28.9%和20.1%,中东是世界第四大乙烯工业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10%。
自20世纪90年月中期以来,世界乙烯装置规模快速向大型化进展。
目前全球以石脑油为原料的裂解装置规模已达110万吨/年,以乙烷为原料的已达135万吨/年,中东正在规划建设以乙烷为原料的超过150万吨/年的乙烯装置,一些公司在讨论建设180万吨/年装置的可能性。
随着世界新建大型装置的投产和对原有装置的脱瓶颈改造,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不断提高。
目前,沙特阿拉伯乙烯装置平均规模提高到88万吨/年,北美地区及新加坡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在65万~77万吨/年。
韩国、日本、我国台湾、印度和中国大陆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在38万~52万吨/年。
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极大地提高了石化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了总体布局,可降低乙烯/丙烯生产成本,有效利用资源,削减投资,降低能耗,削减废物排放。
我国乙烯呈跨越式进展我国乙烯工业经过近50年的进展,生产技术、装置规模和单炉装置产能都有很大进展,产量从1960年的700吨、1970年的5100吨上升到2022年的1024.8万吨。
2022年国内乙烯产能达到997万吨,很多装置产能从60万吨/年提高到80万吨/年,以提高其规模经济性和改善资源利用率。
中国PVB中间膜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PVB中间膜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概况(一)行业发展概况1、PVB中间膜行业概况PVB 中间膜行业是隶属于塑料制品业的细分行业。
PVB 中间膜是良好的夹层玻璃粘合材料,厚度一般0.38mm、0.76mm、1.14mm和1.52mm四种,可多层叠加加工,通常由两块玻璃之间夹上一层PVB 中间膜,经高温高压粘结制成PVB 夹层玻璃。
PVB 夹层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较强的抗碰撞、抗连续冲击以及抗侵入能力,能够隔音、隔热和吸收紫外线,较强的抗渗水性等多项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和光伏等行业。
采用特殊配方生产的PVB 中间膜在航空航天、军事和高新技术工业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PVB 中间膜的产业链较为清晰,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上游为PVA 树脂等化工产品,中游为PVB 中间膜,下游主要为建筑夹层玻璃、汽车夹层玻璃以及双玻光伏组件等,终端主要为建筑企业、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光伏发电等企业。
2、全球PVB中间膜行业发展状况PVB中间膜自1931年问世以来,一直是建筑安全玻璃、汽车和飞机安全玻璃的优良夹层材料。
目前,全球PVB 中间膜行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世界范围内PVB 中间膜总产能不足,市场缺口很大,而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由于PVB 中间膜生产技术要求比较高,长期以来一直被美国的首诺、日本的积水化学和可乐丽等几大国际公司所掌控,其中,美国首诺是全球最大的PVB 中间膜生产销售商,其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50%;二是PVB 中间膜行业兼并重组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业务集中度越来越高,如日本可乐丽公司于2013 年11 月21 日以5.43 亿美元收购美国杜邦的玻璃层压解决方案和乙烯基(GLS/ 乙烯基)业务;三是中国、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PVB 中间膜生产发展迅猛;四是亚太地区是全球PVB 中间膜最大的市场,其消费量占全球总量大部分。
在亚太地区,中国市场的消费量最大,其次分别是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和印度,这些地区的消费也稳步增长。
国内外苯乙烯市场概况

国内外苯乙烯市场概况1.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苯乙烯产业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苯乙烯消费国和第二大生产国。
中国苯乙烯年产能已达到3000万吨以上,产能利用率持续提高。
苯乙烯市场表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2.产能和产量中国苯乙烯产能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目前,中国苯乙烯年产能已超过3000万吨。
随着新建项目的不断投产,产能进一步增加。
同时,中国苯乙烯年产量也持续增长,已超过2000万吨。
3.占有率和市场份额中国苯乙烯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占据了全球苯乙烯消费市场的重要份额。
中国苯乙烯对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巨大,其对全球苯乙烯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4.进出口情况5.价格波动中国苯乙烯市场价格受到全球市场供需状况、原油价格以及国内产能利用率影响较大。
价格波动较为频繁,但总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6.应用领域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的重要化工原料,被广泛用于合成聚苯乙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塑料等领域。
其中,聚苯乙烯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占据了苯乙烯总需求量的较大比例。
1.现状及发展趋势国际苯乙烯市场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全球苯乙烯产能已经超过6000万吨,产能利用率较高。
各国不断加大苯乙烯生产能力和扩大市场规模的投资。
2.产能和产量全球苯乙烯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中国是最大的苯乙烯生产国。
其他重要苯乙烯生产国包括美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
全球苯乙烯产量持续增长,已超过5000万吨。
3.市场份额亚洲地区是全球苯乙烯市场的重要区域,中国苯乙烯消费量占据了亚洲市场的较大份额。
除了亚洲地区,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是苯乙烯市场的重要消费地区。
4.进出口情况全球苯乙烯贸易量较大,进出口量都达到一定规模。
主要进口国包括中国、美国、荷兰和韩国等,主要出口国包括美国、韩国和中国等。
5.价格波动全球苯乙烯市场价格受到全球市场供需关系、原油价格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价格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中国塑料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塑料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一、中国塑料工业的现状塑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大量的制品。
我国的塑料工业起步较晚,但一直迅速发展。
截至2020年底,中国的塑料工业规模已经达到12.4万亿元。
下面我将从产业规模、产品结构、技术水平等角度分析中国塑料工业的现状。
1. 产业规模中国的塑料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塑料生产国之一。
2020年全国总产量达到了8200万吨,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此外,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消费国,年消费量超过6000万吨。
虽然我国塑料工业总体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例如,从全产业链看,中国的传统的塑料中间体还相对薄弱,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跟上去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的步伐,从而形成了产值巨大但规模庞大却“弱不禁风”的产业状况。
2. 产品结构当前,中国塑料工业的产品结构呈现出“大而全”的特点。
主导产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等。
其中聚乙烯和聚丙烯是最主要的产品,占据了全国产量的60%以上。
3. 技术水平尽管中国塑料工业的总规模与产能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但其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中国塑料工业的核心技术普遍依赖于国外厂商,国内生产企业在技术上面临许多制约因素,新型材料、工艺和生产线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
二、中国塑料工业的前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将在各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将从需求、技术和政策等方面分析中国塑料工业的前景。
1. 需求未来几年,我国塑料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需塑料制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将增加。
例如,建筑用塑料制品、汽车用塑料制品、航空航天用塑料制品、电器电子用塑料制品、医疗用塑料制品等。
这些领域的塑料制品的需求将增加众多的新需求。
2. 技术未来,塑料工业的发展将越来越注重科技创新。
例如,在材料制备方面,开发覆盖全产业链的新型化工材料,提高原材料的综合利用率,改善环保指标等。
中国聚苯乙烯塑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聚苯乙烯塑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述聚苯乙烯塑料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建筑等行业。
它具有轻质、耐用、隔热等优点,并且可以通过添加剂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目前,聚苯乙烯塑料市场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2. 环境因素2.1 政策环境政府对塑料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塑料使用的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将对聚苯乙烯塑料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企业积极应对和调整生产策略。
2.2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对塑料市场的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和行业发展趋势都会对聚苯乙烯塑料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聚苯乙烯塑料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2.3 技术环境技术环境对塑料市场也具有重要影响。
新的技术和工艺的出现,使得聚苯乙烯塑料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从而拓宽了其应用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聚苯乙烯塑料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3. 市场竞争分析3.1 主要竞争对手聚苯乙烯塑料市场存在一些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塑料生产企业。
这些竞争对手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及扩大销售渠道来争夺市场份额。
3.2 竞争优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聚苯乙烯塑料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和规格以及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来提升竞争力。
3.3 技术研发技术研发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聚苯乙烯塑料企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源,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塑料的需求。
4. 市场前景与机遇4.1 市场前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轻质、耐用塑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聚苯乙烯塑料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特别是在电子、汽车、建筑等行业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的推动下,聚苯乙烯塑料市场有望迎来更多机遇。
4.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聚苯乙烯塑料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将不断拓宽聚苯乙烯塑料的应用领域,提高产品性能,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塑料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聚苯乙烯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一)行业发展概况
1、聚苯乙烯的定义
聚苯乙烯是以苯乙烯为主要原料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可反复加热软化、冷却固化的一类合成树脂。
由于聚苯乙烯具有质硬、透明、电绝缘性、低吸湿性和优良的加工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包装材料和日用品等领域。
聚苯乙烯是热塑性非结晶性的树脂,可由多种合成方法聚合而成,主要分为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和可发性聚苯乙烯(EPS)。
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是以苯乙烯为主要原料,经过自由基聚合制取的一种透明型聚苯乙烯粒子产品,其密度为1.04~1.06g/cm3,透明度高达85~92%,折光率为1.59~1.6,较高的折光率使其具有良好的光泽而具有装饰效果,同时其具有流动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特点。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注塑类及板材类塑料产品、照明灯具的光学材料、液晶电视显示屏的光学材料、冰箱的透明内件、食品卫生级日用品等。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是主要由苯乙烯和橡胶经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制取的一种抗冲击的聚苯乙烯粒子产品,是聚苯乙烯的改性材料,其分子中含有5%-10%橡胶成份,韧性比通用级聚苯乙烯提高了四倍左右,耐冲击强度大大提高。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家电的外壳及内件、电子电器的外壳及包装容器等。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是一种加入了发泡剂的聚苯乙烯产品,其密度为1.05 g/cm3,具有热导率低、吸水性小、耐冲击震动、隔热、隔音、防潮等优点,其生产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包装材料、建筑保温材料等领域。
2、行业发展概况
考虑到可发性聚苯乙烯在生产工艺、应用领域与通用级聚苯乙烯和高抗冲聚苯乙烯具有较大差异,公司产品及未来发展方向主要为通用级聚苯乙烯和高抗冲聚苯乙烯,以下对聚苯乙烯行业的描述如无特别声明均指通用级聚苯乙烯和高抗冲聚苯乙烯。
(1)全球聚苯乙烯行业发展概况
聚苯乙烯最早的工业化生产始于1930 年,德国的IG法本公司(现巴斯夫公司的前身)首先采用了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实现了聚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
20世纪80 年代后,随着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对工程放大过程中的传质、传热等问题的解决,连续本体聚合工艺日臻完善,较乳液法和悬浮法其生产工艺优势明显,连续本体聚合工艺是目前聚苯乙烯工业化生产的首选方法。
聚苯乙烯行业实现工业化已80余年,从全球聚苯乙烯行业发展总量和发展速度看,随着连续本体聚合工艺逐渐成熟,聚苯乙烯行业在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多,1990 年全球聚苯乙烯产能为970 万吨/年,产量超800万吨/年。
20 世纪90 年代,全球聚苯乙烯产能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进入了温和扩张的阶段,2000 年全球聚苯乙烯产能达到1,34万吨/年,产量超过1,120 万吨/年。
进入21 世纪,由于西欧、北美和日本市场对聚苯乙烯的需求有所下降,聚苯乙烯供应呈现过剩情形,全球聚苯乙烯行业进入了调整发展阶段,海外聚苯乙烯产能扩张已基本停滞,甚至有部分产能退出(如三井化学和住友化学解散其合资企业日本聚苯乙烯公司JPS 并退出聚苯乙烯业务、巴斯夫关闭路德维希港8 万吨/年的聚苯乙烯装置等)。
近几年海外的化工巨头主要通过聚苯乙烯资产合并重组,成立合资公司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