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水质的各种指标—pH值悬浮物质
水质标准参数

水质标准参数水质标准参数是指对于各种用途的水,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而制定的一系列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的质量,以及确定是否符合特定用途的要求。
以下是水质标准参数的主要内容:1. pH值:pH值是衡量水酸碱度的指标,通常在6.5-8.5之间。
如果水的pH值过低或过高,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2. 溶解氧(DO):溶解氧是指在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数量。
它是评估水中生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淡水中DO应该大于5mg/L,海水中应该大于4mg/L。
3. 总溶解固体(TDS):TDS是指在水中溶解了的总固体物质含量。
这些物质包括矿物质、盐类、有机物等。
TDS浓度高可能会导致口感不佳,并且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4. 颜色和浑浊度:颜色和浑浊度通常由有机和无机颗粒、泥沙、悬浮物等引起。
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水的透明度和口感,并且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5. 重金属:重金属是一类有毒物质,包括铅、汞、镉、铬等。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等途径进入水中,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6. 细菌和病毒:细菌和病毒是一类微生物,可以通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动物排泄物等进入水中。
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如霍乱、腹泻等。
7. 氨氮:氨氮是指在水中溶解的氨和铵离子的总量。
高浓度的氨氮可能会导致鱼类死亡,并且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8. 氟化物:氟化物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地球上的元素,在适量摄入下有益于牙齿和骨骼健康。
但高浓度的氟化物则可能会导致牙齿变色或萎缩,并且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其他健康问题。
除了以上列举的指标,还有许多其他的水质标准参数,如硝酸盐、铁、锰、氯等。
这些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调整和修改。
通过对水质标准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可以确保我们的饮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农业用水等都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
表示水质的各种指标—pH值、悬浮物质

表示水质的各种指标—pH值、悬浮物质1、水的pH值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表示为:pH=-lg[H+]pH值有时也称为氢离子指数。
由水中氢离子的浓度可以知道水溶液是呈碱性、中性或是酸性。
由于氢离子浓度的数值往往很小,在应用上很不方便,所以就用pH值,这一概念来作为水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指标。
而且,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就恰能表现出酸性、碱性的变化幅度的数量及的大小,这样应用起来就十分方便。
并因此得到:(1)中性水溶液,pH=-lg[H+]=-lg10-7=7;(2)酸性水溶液,pH<7,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3)碱性水溶液,pH>7,pH值越大,表示酸性越强;如果按pH值(酸、碱性)将水质进一步详细分类,可以得到(1) 强酸性水溶液,pH<5.0;(2) 强酸性水溶液,pH=5.0-6.4;(3) 中性水溶液,pH=6.5-8.0;(4) 弱碱性水溶液,pH=8.1-10.1;(5) 强碱性水溶液,pH>10.0;2、水中的悬浮物质水中的悬浮物质是微粒直径约在10-4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
这些微粒主要是由泥沙、粘土、原生动物、藻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在水流之中,产生水的混浊现象。
这些微粒很不稳定,可以通过沉淀和过滤而除去。
水在静置的时候,重的微粒(主要是沙子和粘土一类的无机物质)会沉下来。
轻的微粒(主要是动植物和其残骸的一类的有机化合物)会浮于水面上,用过滤等分离的方法可以去除。
悬浮物是造成混浊度、色度、气味的主要来源。
它们在水中的含量也不稳定,往往随着季节、地区的不同而不同。
表示水质的各种指标—水的硬度水中有些金属阳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容易形成水垢,随着在受热面上而影响热传导,我们把水中这些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水的硬度。
如在天然水中最常见的金属离子是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它与水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42-)、氯离子(Cl-)、以及硝酸根离子(NO3-)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钙镁的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硝酸盐等硬度,水中的铁、锰、锌等金属离子也会形成硬度,但由于它们在天然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
表示水质的各种指标

在测定水的导电性能时,与水的电阻值大小有关,电阻值大,导电性能差,电阻值小,导电性能就良好。根据欧姆定律,在水温一定的情况下,水的电阻值R大小与电极的垂直截面积F成反比,与电极之间的距离L成正比。
水的电阻率的大小,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水中离子浓度、离子的电荷数以及离子的运动速度有关。因此,纯净的水电阻率很大,超纯水电阻率就更大。水越纯,电阻率越大
(2)酸性水溶液,pH<7,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
(3)碱性水溶液,pH>7,pH值越大,表示酸性越强;
如果按pH值(酸、碱性)将水质进一步详细分类,可以得到:
(1)强酸性水溶液,pH<5.0;
(2)强酸性水溶液,pH=5.0-6.4;
(3)中性水溶液,pH=6.5-8.0;
(4)弱碱性水溶液,pH=8.1-10.1;
pH值有时也称为氢离子指数。由水中氢离子的浓度可以知道水溶液是呈碱性、中性或是酸性。由于氢离子浓度的数值往往很小,在应用上很不方便,所以就用pH值,这一概念来作为水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指标。而且,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就恰能表现出酸性、碱性的变化幅度的数量及的大小,这样应用起来就十分方便。并因此得到:
(1)中性水溶液,pH=-lg[H+]=-lg10-7=7;
水的硬度对锅炉用水的影响很大,因此,应根据各种不同参数锅炉对水质的要求对水进行软化或除盐处理。
硬度的单位常用的有mmol/L或mg/L。过去常用的当量浓度N已停用。换算时,1N=0.5mol/L
由于硬度并非是由单一的金属离子或盐类形成的,因此,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比较标准,有必要换算为另一种盐类。通常用Ca0或者是CaCO3的质量浓度来表示。当硬度为0.5mmol/L时,等于28mg/L的CaO,或等于50mg/L的CaCO3。此外,各国也有的用德国度、法国度来表示硬度。1德国度等于10mg/L的CaO,1法国度等于10mg/L的CaCO3。0.5mmol/L相当于208德国度、5.0法国度。常用硬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而水质则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对于保护水资源、提高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的性状水在自然界中以液体形态存在,具有一些特殊的性状。
1. 透明度与浊度透明度是指光线在水中传播时遇到的阻力,水越清澈透明度越高。
而浊度则是指水中悬浮固体颗粒的浓度,浊度高表示水质较差。
2. 色度水的颜色可以反映水中的溶解物质浓度,如铁、锰等溶解物质会使水呈现黄、红等颜色。
3. 温度水的温度对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水体的温度会因地理和季节因素而有所不同。
4. pH值pH值衡量了水体中酸、碱性物质的浓度。
pH值在7以下为酸性,7以上为碱性,7为中性。
二、水质的评价指标为了客观评价水质是否符合标准,科学家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水质评价指标。
1. pH值pH值不仅反映了水体中的酸碱性,还关系到水中许多化学反应的进行,不同pH值会影响水中生物的存活。
2. 溶解氧(DO)溶解氧是水中氧气的含量,对于水生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其浓度过低会导致水中生物窒息。
3. 高锰酸盐指数(CODMn)高锰酸盐指数衡量了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高CODMn值表示水中的有机物较多,会影响水的透明度和氧气的溶解。
4. 总硬度总硬度反映了水中的钙、镁离子浓度,较高的总硬度会引发水垢问题,同时也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5.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是水体中重要的氮污染指标,其浓度过高会引起水中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6. 重金属重金属对水质的影响很大,如铅、汞等重金属的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除了以上几个指标外,还有磷酸盐、硝酸盐、悬浮物、细菌等指标也被广泛应用于水质评价中。
三、保护水质的重要性水是人类生活必需的资源,保护水质对于人类生存和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优质的水质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水中污染物的摄入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肠胃疾病、皮肤过敏等。
水质 标准

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水体质量的一系列指标和限值。
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自的水质标准,以下是一般常用的水质标准指标及其限值举例:
1. pH值:一般在6.5-8.5之间,表示酸碱性。
2. 溶解氧:一般要求在5-10毫克/升之间,表示水中的氧气含量。
3. 化学需氧量(COD):一般要求在20-30毫克/升之间,表
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4. 总氮:一般要求在2-5毫克/升之间,表示水中氮化物的含量。
5. 总磷:一般要求在0.02-0.1毫克/升之间,表示水中磷酸盐
的含量。
6. 悬浮物:一般要求在10-30毫克/升之间,表示水中悬浮颗
粒物的含量。
7. 大肠菌群:一般要求在0个/升,表示水中细菌的污染程度。
这些水质指标和限值可以用于评价水体是否适合供应给人类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用途,以及是否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水质标准的制定通常基于科学研究和政府监管机构的要求,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质监测指标及其意义

水质监测指标及其意义1.温度:温度是水体中最基本的物理指标之一、它会影响水中的生物活动、氧溶解度和化学反应速率等。
高温水体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例如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
2.pH:pH值是水体酸碱性的度量标准。
酸性或碱性水体可能导致生物群落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pH值还能影响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的毒性。
3.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体中支持水生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水中的氧气来自大气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窒息。
4.水浊度:水浊度是水中悬浮颗粒物(如泥沙、污染物)的浓度。
高浊度水体会影响光的透过性,导致浸水植物的损失,并减少水中氧气的溶解。
5.溶解物质和化学氧化需求量(COD和BOD):COD和BOD是衡量水中溶解有机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
高COD或BOD值表明水体中存在大量有机废弃物,可能导致富营养化和水体生态系统的崩溃。
6.总氮和总磷:总氮和总磷是水体中的营养盐指标。
过量的氮和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蓝藻爆发,并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7.重金属: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对人体和生态系统均具有毒性。
监测重金属含量可以评估水体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8.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如农药、工业废水和污水处理厂排放物等。
这些化合物可能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毒性和慢性影响。
9.微生物:微生物监测指标主要涉及水体中的细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如引起致命的水传播疾病。
有效监测和管理水质是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水质监测指标的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水体污染问题,确保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
山泉水水质检测指标

山泉水水质检测指标山泉水是一种自然界中流动的水体,其水质检测指标对于保障人们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
水质检测指标是指用于评价水质的各种指标参数,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山泉水的水质状况,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饮用水的标准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山泉水水质检测指标。
1. pH值: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通常介于0到14之间。
对于饮用水来说,理想的pH值在6.5到8.5之间。
较低的pH 值可能表示水体酸性较强,而较高的pH值可能表示水体碱性较强。
pH值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电导率:电导率是衡量水中溶解物质含量的指标,也是评价水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较高的电导率通常表示水中溶解物质含量较高,可能包括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
电导率值过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3. 溶解氧: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含量。
溶解氧水平是评价水体富氧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断水体生态环境和水质状况的重要依据。
较低的溶解氧水平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缺氧等问题。
4. 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一类指示性微生物,常用来评价水体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较高的总大肠菌群含量可能表示水体受到了粪便等污染物的污染,存在潜在的致病菌。
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用于增加水体表面张力的化学物质,常见于洗涤剂等产品中。
山泉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应当较低,过高的含量可能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6. 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是一类常见的水质污染物,包括铅、汞、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强的毒性,因此山泉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应当尽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7. 叶绿素-a:叶绿素-a是一类植物中常见的色素,其含量可以反映水体中藻类的生物量。
较高的叶绿素-a含量可能表示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8. 氨氮:氨氮是衡量水体中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指标,也是评价水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水质分析是对水样中各种物质含量、污染程度和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水质分析中使用的指标非常多,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指标。
一、物理指标1.温度:水温对水体中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有直接影响,也是反映水体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
2.pH值:反映水体的酸碱度,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3.浊度:浊度是表征水体悬浮物浓度的指标,一般用肉眼或浊度仪来测定。
4.电导率:电导率是水中电离物质的浓度和种类的综合指标,反映水体的盐度。
二、化学指标1.总溶解固体(TDS):是水中所有溶解在其中的固体物质的总重量,反映水中总溶解性物质的含量。
2.溶解氧(DO):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是衡量水体中生物呼吸状态和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3.化学需氧量(COD):是水中有机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反映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程度。
4.生化需氧量(BOD):是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所需的氧气量,用来判断水体的自净能力。
5.氨氮(NH₃-N):是水中的主要无机氮形态之一,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的重要指标。
6.亚硝酸盐氮(NO₂⁻-N)和硝酸盐氮(NO₃⁻-N):是水中的主要无机氮形态之一,也是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
7.总磷(TP)和总氮(TN):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与水体中的藻类生长和富营养化程度关联。
三、有机物指标1.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是常见的水体有机污染物。
2.悬浮物(SS):悬浮物是水中悬浮态物质的总称,包括悬浮固体和悬浮液滴等。
悬浮物的含量反映水质的浑浊程度。
3.油脂和脂类:包括水中的原油、石油产品、炼油废水中的石脑油、轻柴油、石蜡、脂肪酸等,是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
四、微生物指标1. 大肠杆菌群(E. coli):是常见的水中致病微生物指标,其含量可以反映水体的细菌污染程度。
2. 耐热大肠杆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与大肠杆菌群类似,也是常用的水质微生物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示水质的各种指标—pH值、悬浮物质
1、水的pH值
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表示为:pH=-lg[H+]
pH值有时也称为氢离子指数。
由水中氢离子的浓度可以知道水溶液是呈碱性、中性或是酸性。
由于氢离子浓度的数值往往很小,在应用上很不方便,所以就用pH值,这一概念来作为水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指标。
而且,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就恰能表现出酸性、碱性的变化幅度的数量及的大小,这样应用起来就十分方便。
并因此得到:
(1)中性水溶液,pH=-lg[H+]=-lg10-7=7;
(2)酸性水溶液,pH<7,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
(3)碱性水溶液,pH>7,pH值越大,表示酸性越强;
如果按pH值(酸、碱性)将水质进一步详细分类,可以得到
(1) 强酸性水溶液,pH<5.0;
(2) 强酸性水溶液,pH=5.0-6.4;
(3) 中性水溶液,pH=6.5-8.0;
(4) 弱碱性水溶液,pH=8.1-10.1;
(5) 强碱性水溶液,pH>10.0;
2、水中的悬浮物质
水中的悬浮物质是微粒直径约在10-4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
这些微粒主要是由泥沙、粘土、原生动物、藻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在水流之中,产生水的混浊现象。
这些微粒很不稳定,可以通过沉淀和过滤而除去。
水在静置的时候,重的微粒(主要是沙子和粘土一类的无机物质)会沉下来。
轻的微粒(主要是动植物和其残骸的一类的有机化合物)会浮于水面上,用过滤等分离的方法可以去除。
悬浮物是造成混浊度、色度、气味的主要来源。
它们在水中的含量也不稳定,往往随着季节、地区的不同而不同。
表示水质的各种指标—水的硬度
水中有些金属阳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容易形成水垢,随着在受热面上而影响热传导,我们把水中这些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水的硬度。
如在天然水中最常见的金属离子是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它与水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42-)、氯离子(Cl-)、以及硝酸根离子(NO3-)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钙镁的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硝酸盐等硬度,水中的铁、锰、锌等金属离子也会形成硬度,但由于它们在天然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
因此,通常就把Ca2+、Mg2+的总浓度看作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对锅炉用水的影响很大,因此,应根据各种不同参数锅炉对水质的要求对水进行软化或除盐处理。
硬度的单位常用的有mmol/L或mg/L。
过去常用的当量浓度N已停用。
换算时,1N=0.5mol/L
由于硬度并非是由单一的金属离子或盐类形成的,因此,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比较标准,有必要换算为另一种盐类。
通常用Ca0或者是CaCO3的质量浓度来表示。
当硬度为0.5mmol/L时,等于28mg/L的CaO,或等于50mg/L的CaCO3。
此外,各国也有的用德国度、法国度来表示硬度。
1德国度等于10mg/L的CaO,1法国度等于10mg/L的CaCO3。
0.5mmol/L相当于208德国度、5.0法国度。
常用硬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硬度单位mmol/L mN 德国度法国度CaO(mg/L) CaCO3/(mg/L)
mmol/L 1 2 5.6077 10.0086 56.077 100.086
mN 0.5 1 2.8039 5.0043 28.039 50.043
德国度0.17833 0.35665 1 1.7848 10.0000 17.848
法国度0.09991 0.19983 0.5603 1 5.6029 10.0000
CaO(mg/L) 0.017833 0.025665 0.1000 0.17848 1 1.7848
CaCO3/(mg/L) 0.009991 0.01998 0.05603 0.1000 0.5603 1
表示水质的各种指标—电阻值、电导率
1、水的电阻值
在测定水的导电性能时,与水的电阻值大小有关,电阻值大,导电性能差,电阻值小,导电性能就良好。
根据欧姆定律,在水温一定的情况下,水的电阻值R大小与电极的垂直截面积F成反比,与电极之间的距离L成正比。
水的电阻率的大小,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水中离子浓度、离子的电荷数以及离子的运动速度有关。
因此,纯净的水电阻率很大,超纯水电阻率就更大。
水越纯,电阻率越大。
2、水的电导率
由于水中含有各种溶解盐类,并以离子的形态存在,当水中插入一对电极时,通电之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的离子就产生一定方向的移动,水中的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使水溶液起导电作用。
水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程度,就称为电导度S(或称电导)。
电导度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是水的纯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越大,电导度越小。
超纯水几乎不能导电。
电导的大小等于电阻值的倒数。
即S=1/R,S=(1/ρ)·(F/L)。
1/ρ就称为电导率,其国际制单位为西·米-1(S·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