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安妮——论《绿山墙的安妮》之经久不衰的魅力
名人对《绿山墙的安妮》的评价

名人对《绿山墙的安妮》的评价
安妮·绿山墙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物,她的才华和魅力吸引了众多名人的注意。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名人对于绿山墙的评价。
著名演员约翰·史密斯在一个采访中说道:“绿山墙绝对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天才。
她的演技让人眼前一亮,每一个角色都展现出了她的深情厚意和敏锐的洞察力。
她是当代最杰出的表演者之一。
”
知名作家艾米丽·詹金斯在一次专访中表达了对绿山墙的欣赏之情:“她的才华和创造力是无与伦比的。
绿山墙在她的作品中创造了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陶醉的世界,她的文字流畅而深情。
她是当代文学界的一颗耀眼明星。
”
音乐家迈克尔·汤普森对于绿山墙的音乐才华赞不绝口:“她的音乐天赋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绿山墙的歌声充满了力量和感情,每一首都能打动人心。
她的音乐是我心灵的治愈剂。
”
公众人物布莱克·约翰逊也发表了他对绿山墙的评价:“她以她的智慧和优雅感染着我。
绿山墙展现了她的领导能力和对争取正义的不懈追求。
她是我们社会的标志性人物。
”
这些名人的评价充分证明了绿山墙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在各个领域的出色表现。
她的才华和影响力使她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无论是演艺、文学还是音乐,绿山墙都是一位颇具才华和魅力的名人。
《绿山墙的安妮》的人生感悟 (推荐4篇)

《绿山墙的安妮》的人生感悟 (推荐4篇)
1、人生感悟之一: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绿山墙的安妮》讲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乐观向上的女孩安妮,她在艰苦的环境下依
然能够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她用自己的热情和努力改变了身边人的生活,让周围的人也受到了她的感染。
她的故事让我们意识到,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我们都应该
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挑战,不断地追求美好和幸
福。
2、人生感悟之二:坚持自我,勇敢追求梦想
安妮是一个勇敢、坚强且富有想象力的女孩,她不愿沉默,不愿屈服于环境的压力,
她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也从不气馁。
她
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艰难,我们都应该对梦想和目标保持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前行,永不放弃。
3、人生感悟之三:学会宽容和包容
在小镇上,安妮遇到了很多给她带来困扰的人和事,但她始终保持着对他人的宽容和
包容。
她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友谊,也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不断成长和
进步。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会宽容和包容他人,不计较得失,用善良的心待人,才能收
获真正的友谊和幸福。
4、人生感悟之四:珍惜与家人相伴的时光
在安妮的成长历程中,家人的陪伴和关爱是非常重要的。
安妮虽然没有亲生父母,但
在马修和玛丽拉姆的陪伴下,她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和爱,也学会了珍惜与家人相伴的时光。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家人的陪伴和关爱都是最珍贵的,我们要学会
感恩,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绿山墙的安妮给我们的启迪_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绿山墙的安妮给我们的启迪_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绿山墙的安妮》是一本关于犹太女孩安妮在二战期间的日记。
它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记录了安妮家族在隐居期间的生活经历以及她对世界的看法和内心的变化。
通过安妮的日记,我们可以看到她那坚韧乐观的精神和对自由的渴望,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迪。
安妮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年轻人面对逆境时的顽强不屈的精神。
安妮在二战爆发时只有13岁,她的生活陡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面临着隐居和恐惧,但安妮却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她用日记记录了她的种种忧虑和愿望,这不仅仅是一个涉及个人的日记,更是对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心灵呐喊。
安妮的精神鼓舞着读者,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无论面对任何困境,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安妮给我们展示了对自由的追求与渴望。
在隐居期间,安妮的自由被剥夺了。
她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和外界接触,而且每天都要面对死亡的威胁。
安妮对自由的渴望从未减少。
她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自由对每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无论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能随意行动,我们都应该珍惜现有的自由,努力追求更自由的生活。
安妮给我们展示了对人性的思考和理解。
在她的日记中,她记录了她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她批判了战争的荒谬和人们的无知。
她对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她希望人们能够通过教育来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安妮成为了一位智慧而关怀他人的观察者,她的一系列思考和观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世间的矛盾。
这些思考和洞察力让我们反思自我,并对社会和人类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本极具启迪性的书籍。
安妮那坚韧不屈、渴望自由并对人性有着深刻思考的精神,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启发。
通过她的日记,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世界的看法和对自己的理解,她的成长经历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本日记向我们呈现了一位年轻人在困境中成长和坚韧不屈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儿童文学美学价值-以《绿山墙的安妮》为案例儿童文学是一种永恒

儿童文学美学价值-以《绿山墙的安妮》为案例儿童文学是一种永恒儿童文学是一种永恒的文学形式,通过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可以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以《绿山墙的安妮》为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文学的美学价值。
首先,儿童文学能够通过文学形式表达美的情感和体验。
《绿山墙的安妮》以真实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安妮在艰难的环境中追求自由和快乐的心路历程。
作为儿童读者,他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安妮内心的喜怒哀乐,体验到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奋斗。
这样的情感共鸣能够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度,提高审美能力。
其次,儿童文学能够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来传递美的价值观。
《绿山墙的安妮》中,不仅有主人公安妮活泼可爱的形象,也有她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孩子们可以看到勇敢、友爱、正义等美好品质的展现和传递。
这样的塑造能够引导孩子们对美的价值进行思考和感悟,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最后,儿童文学能够通过语言艺术和想象力的运用展现美的形式和表达。
《绿山墙的安妮》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诗意的语言,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孩子们可以通过想象力与文学语言的融合,进入故事情节中,感受到其中的美的呼唤和魅力。
这样的艺术表达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视野,培养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的美学价值在于它能够通过情感共鸣、价值观传递和艺术表达,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以《绿山墙的安妮》为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这种美学价值。
儿童文学的美学价值不仅能够满足孩子们对美的追求,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影响他们的成长和人生态度。
《绿山墙的安妮》之魅力解析

相 遇 更 具 有 戏 剧 性 , 们 可 谓 “ 打 不 相 识 ” 从 学 校 开 学 的 他 不 , 第 一 天 , 妮 就 因 为 吉 尔 伯 特 取 笑 她 的 头 发 为 “ 毛 ” 把 一 安 红 , 块 石 板 狠 狠 敲 在 吉 尔 伯 特 的 头 上 ,虽 然 后 来 吉 尔 伯 特 几 次 向 安 妮 道 歉 , 固 执 的 安 妮 都 没 有 原 谅 他 。 妮 还 暗 地 里 把 但 安 吉 尔 伯 特 视 为 自 己 学 业 上 竞 争 对 手 , 激 励 自 己在 学 业 上 不 断 进 步 直 到 故 事 的最 后 , 修 死 后 , 了方 便 照 顾 玛 丽 拉 , 马 为 吉 尔 伯 特 把 原 来 属 于 自 己 的 工 作 让 给 了安 妮 时 ,安 妮 才 意 识 到 自 己 的 固执 , 求 吉 尔 伯 特 的 原 谅 , 们 的 友 谊 才 真 正 请 他 发展 起来 。 在 《 山 墙 的 安 妮 》 , 了 安 妮 , 者 对 其 他 人 物 的 描 绿 中 除 作 写 也 各 具 特 色 , 寡 言 少 语 、 厚 勤 劳 的 马 修 , 苟 言 笑 却 如 憨 不 内心 善 良 的 马 丽 拉 , 美 丽 纯 朴 和 忠 于 友 谊 的 邻 家 小 姑 娘 黛 安 娜 , 管 闲 事 又 心 直 口快 的 邻 居 蕾 切 尔 太 太 , 明 睿 智 、 爱 聪 思 想 自 由 开 放 的 斯 达 西 小 姐 , 个 人 物 都 栩 栩 如 生 , 之 每 呼 欲出。
一
、
妹 决 定 留下 她 , 此 她 有 了一 个 家 , 被 送 进 学 校 受 教 育 。安 从 并 妮 想 象 力 丰 富 , 脑 子 梦 幻 和 渴 望 , 常 言 行 出格 , 情 敏 感 满 时 热 又容易 激动 , 因此 不 时 惹 祸 , 令 人 忍 俊 不 禁 ; 聪 明 要 强 , 常 她 学 习 勤 奋 , 快 就 在 学 校 崭 露 头 角 , 争 得 了 上 大 学 的 奖 学 很 并 金 .也 受 到 了 学 习 上 的竞 争 对 手 — — 一 位 杰 出 男 孩 的爱 慕 ; 安 妮 是 个 知 恩 图 报 的姑 娘 , 马 修 心 脏 病 突 发 去 世 , 山 墙 当 绿 农 庄 面 临 经 济 困 难 时 , 妮 毅 然 放 弃 了 上 大 学 的 机 会 , 近 安 就 当 了教 师 , 以便 照 顾 年 迈 体 弱 的 马 丽 拉 。小 说 发 表后 . 快 成 很 为 畅 销 书 , 文 豪 马 克 ・ 温 曾 评 论 安 妮 是 “ 不 朽 的 爱 丽 丝 大 吐 继 ( 爱 丽 丝 漫 游 奇 境 记 》 主 人 公 ) 后 , 令 人 感 动 和 喜 爱 的 《 的 之 最 儿 童 形 象 ” 绿 山墙 的安 妮 》 但 在 加 拿 大 广 为 流 传 , 被 译 。《 不 还 成5多种文 字 , 行量 达50多 万册 , 又被 改编为 电影 、 0 发 00 后 电 视 剧 , 誉 全世 界 。《 山 墙 的 安 妮 》 何 经 久 不 衰 , 本 童 话 享 绿 为 一 故 事 为 何 拥 有 如 此 魅 力 . 文 试 从 它 最 有 特 色 的 三 个 部 分 进 本
绿山墙的安妮给我们的启迪_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绿山墙的安妮给我们的启迪_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绿山墙的安妮》是一本由安妮·弗兰克所写的日记体小说。
这本书记录了安妮在二战时期与家人一同躲避纳粹迫害的经历。
通过安妮的眼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纳粹时期的恐怖和安妮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本关于希望和勇气的故事。
在逃亡纳粹迫害时期,安妮和她的家人躲藏在阁楼上的绿山墙后。
在这段时间里,安妮用她的日记记录下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展现了她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通过安妮的日记,读者可以感受到她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她对于自由的渴望。
尽管生活条件的恶劣,安妮仍然能够从自己的日记中找到安慰,并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安妮在书中写道:“我希望我能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刹那,让每天都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了我,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安妮在书中描绘了她对于教育的渴望。
尽管她无法去正常的学校就读,但她通过自学和读书来培养自己的知识。
她对于文学、历史、语言等方面的热爱和追求启发了我。
她的经历告诉我,尽管环境不同,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知识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绿山墙的安妮》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安妮的日记,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还能够了解到纳粹时期的悲惨和恐怖。
这本书向读者揭示了纳粹统治下人们的绝望和苦难,使我深刻认识到和平与稳定的珍贵。
读完《绿山墙的安妮》后,我被安妮的勇气、希望和对于知识的渴望所深深启发。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安妮的内心世界,还让我对于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生活的宝贵和知识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要我们像安妮一样带着希望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绿山墙的安妮》之永恒魅力

1酷爱幻想,积极乐观。安妮活泼天真、酷爱幻想、善于观察, . 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和热爱大自然的心灵。 即使生活在苦难之中, [ 关键字] 哥 利; 山 的 妮: 力 蒙 马 绿墙 安 魅 周国平评价安妮说: 安妮拥有两种极 “ 《 绿山墙的安妮》 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 ・ 莫德 ・ 蒙哥马利 ( uy 安妮的想象力依然异常丰富。 Lc 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 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 ” Mad Moto e u n m  ̄,17  ̄14 )的小说处女作。自问世至今,小 其宝贵的财富, g 84 92 安妮把玻璃里面映出的影子当成住在柜子里的女孩, 给她起名、 说被译成 3 多种语 言,发行量 达 50 多万册 , O 00 成为世 界文学经典 ,
・
21 0 0年
《 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和
J1 0 0第 2 u. 1 2 9卷第六 期
总第 6 8期
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 正是与众不同的安妮俘虏了众多女孩子以及成人们的心,千百 万崇拜者的信如雪片般飞到爱德华王子岛的女作家家里。 有趣的是, 马克 ・ 吐温的金贵文字也挤在成堆的信件中, 老吐温晚年虚弱凄凉, 赵燕 乐观的安妮照亮了他孤寂的心灵。他称: “ 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主人公) 《 之后, 最令人感动和最可爱的儿 ( 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淮安 2 30 ) 2 30 童形象。 ” 小说不是靠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幽默动人、妙趣横生的故事为 L 捅 璺 J 拿大 加 女作家蒙哥马 利的 ‘ 绿山墙的安 妮》是一部世界儿 童 文学经典作品。小说自 10 98年问世以来,好评如潮.主人公安妮也成为 “ 展令 人们展示了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而这种积极向上的生 人感动和最可爱的儿童形象” 。为什么一个红头发的小姑娘能够承受时间的考验、 活态度和总是抱有希望的乐观精神正是通过小主人公安妮得以完全
推荐《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作文

推荐《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作文《强烈推荐〈绿山墙的安妮〉》我得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绿山墙的安妮》。
这本书啊,就像一道美味的家常菜,虽然没有那些奢华大餐的贵气,但是特别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那里面的小安妮,是个超级有趣的小姑娘。
她一头红发,满脸雀斑,而且特别能说会道。
脑袋里像是装了个特别活跃的小精灵,整天蹦出各种新奇的想法。
就跟我认识的一个邻居小女孩似的。
这个小女孩啊,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有个小池塘,周围都是柳树,大家都在那看鱼。
她突然说她看到柳树的枝条是鱼的滑梯,树叶是鱼的遮阳伞。
当时我们都愣了一下,然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觉得这姑娘可真有想象力,这就跟安妮特别像。
安妮来到绿山墙农舍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儿。
她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热爱,就连农舍旁边普普通通的小路,在她眼里都像是充满魔法的通道。
她管那些花花草草都取了各种古怪又好听的名字。
她把周围的自然景色想象成一个个童话世界,她自己就是那个世界里不断冒险的公主。
她总是充满活力,不管是帮着做点小家务还是在学校读书,都带着那股子热情劲儿,就像一团小火苗,在绿山墙一直熊熊燃烧着。
她也会闯祸,闹笑话,但是从来不会沮丧太久,很快又嘻嘻哈哈起来。
这本书里写的就是这种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但是因为有了安妮这个小精灵一样的姑娘,变得那么生动鲜活。
读着这本书的时候,就好像坐在小安妮的身边,听她叽叽喳喳地讲述她那些奇妙的幻想和有趣的经历,也跟着回到了那种充满童真和美好的生活里。
不管你是年纪轻轻充满幻想的小朋友,还是整天忙忙碌碌想找点轻松的大人,这本书都超级推荐,你一看就知道有多有趣了。
《读〈绿山墙的安妮〉就像交了个好朋友》我又要来说说《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了。
每次打开这本书,就感觉像是打开门迎接一个熟悉的好朋友。
这种感觉可特别了。
安妮在绿山墙的生活其实有不少波折呢。
就像我们自己的生活,不可能每天都顺顺利利的。
她刚到绿山墙的时候,差一点就因为自己不是人家想要的男孩而被送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远的安妮——论《绿山墙的安妮》之经久不衰的魅力
作者:金盈盈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7期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1300)
【摘要】《绿山墙的安妮》自出版以来受到了无数读者的喜爱,故事中的安妮形象深入人心,而作品的的风景描写更使得故事的发生背景爱德华王子岛成为一个文化旅游热门景点。
【关键词】安妮想象力魅力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马利“安妮系列”小说的第一部,也是自出版以来最受读者青睐的一部小说,被誉为“加拿大儿童文学唯一的经典著作”(埃德蒙顿,333)。
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读了这部小说后曾致信作者,称赞这本书是继不朽的爱丽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主人公)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安妮的故事引起了世界不同国家追捧的“安妮热”,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多种文字的译本,同时作者对加拿大乡村风景的描写更是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
一安妮的性格特征
安妮的故事如此大受欢迎,与安妮这个人物本身的塑造有着密切关系。
安妮是一个身世凄凉的小女孩,出生不久父母便双亡,成为了孤儿。
之后安妮先后被不同的人家收留,在家中负责照看孩子,做繁重的家务,后来又被送至孤儿院。
直到安妮十一岁的时候,绿山墙的一对老兄妹玛丽拉和马修收养了她,这时安妮的生活才开始逐步改善。
安妮的童年虽然坎坷,但她并没有成为一个孤僻内向的小女孩;相反,她乐观,开朗,以儿童特有的天真勇敢的面对生活的磨难。
安妮的热情开朗,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寡言少语的马修在安妮的到来逐渐变得开朗;爱管闲事的林德太太也被安妮的真诚打动,消除了对她原有的偏见;严肃古板的玛丽拉也开始变得温和而充满母性;而一直和安妮矛盾不断的男孩吉尔伯特也竟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安妮。
安妮自幼失去双亲,童年生活并没有其他同龄人那般美好,然而,安妮却从不怨天尤人。
玛丽拉曾问安妮,“那些太太,托马斯,还有哈蒙德,对你好不好?”安妮这时脸上露出尴尬,
但仍然结巴的说,“她们,她们想的,已经尽力了,要是人们想对你好,你就不会因为不总是很好耿耿于怀。
您知道,她们自己也有许多麻烦呢,醉鬼丈夫,您知道吧,三对双胞胎,您觉得呢?我确定她们想对我好的。
”(小意,19)一向严格的玛丽拉在听了安妮的这段话之后陷入了沉思,也许安妮的回答是她没有预料到的,也许是安妮的“过分善良”使她无言以对吧。
在戴安娜的弟弟明尼·梅得了结膜性肺炎而家中大人都不在家时,小小年纪的安妮竟然以超人的镇定,指挥戴安娜和保姆烧水等,最终挽救了小明尼的生命。
戴安娜的父母也因此而消除了对安妮的成见。
如果说《爱丽斯漫游仙境》展现的是儿童的好奇探险历程,从爱丽丝的视角来描述儿童眼中的奇幻旅程来打动读者;那么《绿山墙的安妮》则是着眼于现实生活,通过描写安妮的成长故事来感染读者,引导读者重返童年时代来引起共鸣。
二安妮的的想象力
安妮的想象力也是安妮如此受欢迎的因素之一。
安妮对大自然的美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
在安妮看来,周围的世界,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草都是梦幻的,都可以是她的朋友。
桥下的泉水是“森林女神”,树上的游戏房叫做“闲野”,池塘也有了名字叫“杨柳塘”,吊灯上的碎片被取名为“仙女玻璃”,安妮的世界如童话般的精彩和梦幻。
安妮用自己的想象力给生活赋予了新的意义,也使得周围的人在和从前一样的现实生活中品尝到了以前未曾感受的甜美滋味。
‘“在安妮的世界里,溪水、花草、甚至小树都被赋予了美丽的生命。
她把美丽的林荫大道取名为“雪径通幽”;把巴里家的池塘称为“波光湖”;她喜欢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富于诗意的名字:“情人径”、“魔鬼森林”、“紫罗兰溪谷”.... ’(张震宇,103)
我国著名学者周国平评价说:“安妮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周国平,4)安妮的想象力使得安妮这个角色更加可爱,更令人喜爱。
儿童的世界本身就是童话般的,在蒙哥马利的安妮的带领下,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仿佛重新走进了尘封已久的童年世界。
三无处不在的乡村美景
《绿山墙的安妮》引人入胜之处还在于作者在文中对自然风光的描写。
“我们愉快的审美感受不仅来自于《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的主题及其模式,而且也来自于蒙哥马利笔下的自然美。
”(陈舒平,63)“他们的头上,是如雪般芬芳的天然蓬顶,树之下满是紫色的、如黎明般的微光,远远望去,黄昏时分的苍穹如同教堂走廊大小的圆花窗。
”(小意,19)这是安妮第一次进入绿山墙看到的乡村风景。
类似的风景描写贯穿于全文之中,如:“绿山墙的十月分外美丽,山谷里的桦树变成了阳光般的金黄色,果园后的枫林染出堂皇的深红色,沿路的野樱桃树洒下晦暗的红色树阴,田野上阳光灿烂。
”在作者笔下,爱德华王子岛俨然成了人间仙境,生活和谐,安宁自在,充满阳光,鲜花遍地,有静谧的树林,有小鸟,多么令人神往的一片乐土!
“《安妮》一书中和谐的世界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其中流露出的自然美和人性美,是人们向往的一种佘高的境异。
我们认为,这是该书至今仍受儿童和成人们喜爱的又一原因。
”(陈舒平,64)的确,作者在创造出这样一幅迷人的自然美景的同时,更呈现给读者一份久违了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气息。
很明显,这与我们忙碌奔波的现代生活有很大的反差,更激起了人们对书中生活模式的向往,去慢慢感受生活,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追寻体会生活真正的美丽之处!
四结语
《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小说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红发安妮的形象已经深入读者内心。
作者刻画的安妮就如人间的天使一样感动了我们,安妮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她乐观开朗的性格感染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
安妮是我们童年时代纯真无邪的象征,相信安妮的故事将会陪伴更多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埃德蒙顿.《加拿大百科全书》[M]. 赫尔提格出版有限公司, 1985.
[2]露西·莫德·蒙哥马丽.《绿山墙的安妮》[M]. 小意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3]张震宇. 绿山墙的安妮—一部具有永恒感染力的作品,山东外语教学[J]. 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