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密云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密云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密云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2024.1一、基础·运用(共13分)1. C(2分)2.D(2分)3.B(2分)4. C(2分)5.答案示例1:选择第一幅。

第一幅是行书,线条流畅灵动,如行云流水,能体现亚运会体育竞技的活力。

答案示例2:选择第二幅。

第二幅是隶书,方劲古拙,能体现杭州的文化古都之韵。

(2分。

字体及特点判断正确,1分;将字体特点与文段内容结合,言之成理,1分)6.答案示例:恰当的背景音乐营造了热烈的现场氛围,也使观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

(共2分。

第一个分句“平静”根据段落内容替换词语正确1分,第二个分句谓语与宾语中心词搭配合理1分)7.C(1分)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共4分)8.归雁洛阳边(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9.濯清涟而不妖(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二)(共6分)11.答案示例:①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②将士们杀敌报国(报效朝廷)的决心(共2分。

每空1分)12.答案示例:《雁门太守行》第四句的“燕脂”和“紫”描绘了战士们血染沙场、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呈现出一片紫色的画面,色彩新奇浓艳,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表现战斗的悲壮与惨烈;《钱塘湖春行》尾联“绿杨”和“白沙堤”描绘了在绿柳掩映之下,白沙堤静卧于碧波之中的画面,色彩明快,意境清新优美,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明媚春光的热爱。

(共4分。

结合色彩分析画面2分,意境、情感2分。

有其他角度视其合理程度给分)(三)(8分)13. D(2分)14. B(2分)15.①增长才干②提升志趣③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④学作人(成德)(共4分。

每空1分)三、名著阅读(5分)16.答案示例:我的经验是读小说可以通过人物、情节把握主题。

比如读《水浒传》时,通过了解林冲由忍到反的经历,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

读回忆性散文,要从作者的经历感受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比如读《藤野先生》时,从对“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的回忆中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西城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西城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4.1 一、基础·运用(共13分)1.略评分标准:1分。

有错误、涂改不得分。

2.答案:A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3. 答案:B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4. 答案:C评分标准:2分。

有错不得分。

5. 示例:激越昂扬、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评分标准:共2分。

解释“奔腾”含义1分,“魂”的含义1分。

6. 示例:科技助力艺术,不仅充分展示出中国画之美,而且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评分标准:共2分。

艺术和科技换顺序1分,关联词语修改(递进或并列关系均可)1分。

7. 答案: C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共5分)8.答案:思而不学则殆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9.答案:低绮户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10.答案: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11.示例:浮光跃金/洪波涌起/潮平两岸阔/小桥流水人家/欲渡黄河冰塞川等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二)(共5分)12.答案:①(深切的)同情②巴山楚水③悲伤/伤感/惆怅等评分标准:共3分。

每空1分。

13.示例:刘禹锡在回赠诗中写下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回应白居易。

他跳出了个人遭遇和恩怨的藩篱,认为天地万物新陈代谢,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或:社会向前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表现出了豁达乐观的襟怀。

评分标准:2分。

相关诗句1分,理解1分。

意思对即可。

(三)(共8分)14.答案:D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5.答案:丙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6.示例:①改变当地的恶俗②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③宋(北宋)④百姓疾苦/民生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

三、名著阅读(5分)17.示例一:图一再现了林冲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上梁山的情节。

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个情节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文言诗文。

(37分)1.默写。

(1),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4)有孙母未去,。

(杜甫《石壕吏》)(5)崔颢《黄鹤楼》中,。

两句从神话传说落笔,表达了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之感慨。

2.阅读课内外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丙】后汉书•范滂传(有删改)范滂①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

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

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③,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

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

显荐异节,抽拔幽陋④。

【注释】①范滂:东汉时期大臣、名士。

②厉:同“砺”,磨砺。

③功曹:古代官职,官名。

④抽拔幽陋:指提拔出身微贱、不为人知却很有才能的人。

(1)【甲】诗作者刘禹锡是朝的诗人,【乙】文作者是北宋的(人名)。

(2)【乙】文中的“巴陵郡”是滕子京被贬之地,【甲】诗作者被贬之地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鄙:________②神弗福也福: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

对此,你有何评价?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身L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cāng cāng)沉默(mò mò)惊愕(jīng è)B. 琴瑟(qín sè)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狼藉(láng jí)C. 跃然纸上(yuè rán zhǐ shàng)潇洒(xiāo sǎ)炽热(chì rè)D.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急忙上前去搀扶她。

B. 学校的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都积极参加训练,争取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总是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银盘,挂在天空。

B.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C. 那座山就像一座巍峨的巨人,屹立在远方。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4. 下列词语中,与“腾飞”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繁荣B. 崭新C. 蓬勃D. 悠闲5. 下列句子中,句式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 虽然他学习成绩优秀,但他总是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

C. 那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急忙上前去搀扶她。

6.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小明喜欢看书,尤其喜欢阅读科幻小说。

2024届河南郑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河南郑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河南郑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为了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班级拟开展“以文化人,启智润心”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下面是小文同学搜集的一段对中华文化“礼”的介绍,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4分)由今溯古,均可见“礼”之要位。

《礼记》言:“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礼”是社会中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

中国幅员辽阔,言语有别,风俗各异,但“礼”却能超越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使得中华民族对自身的传统文化有共同认知。

礼,也在濡养一代代人的心灵,人难免有各种欲望,学“礼”可让人“从心所欲而不yú()矩”。

在中国传统五千年文明演进的过程中,礼文化既积淀了丰厚的精华内涵,也曾遭扭曲甚至被颠倒。

我们要理性看待,bìng()弃其中诸如等级观念等落后思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1)语段中的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

()(2分)A.sù rú dǎo B.shuò rǔ dào C.sù rú dào D.shuò rú dǎo(2)请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帮他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yú()矩bìng()弃2、小文写了一段关于“文化的力量”的文字,想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充完整。

(8分)身处逆境,坦然面对,先贤们早已为我们做好了表率。

李白在人生路上即便面临“①,②”(《行路难(其一)》)的艰难险阻,也始终怀有乘风破浪的坚定信念;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面对“③,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现状,却能胸襟豁达;辛弃疾身老发白,仍渴望在“马作的卢飞快,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战场上杀敌报国;范仲淹即遭贬谪,仍用“⑤,⑥”(《岳阳楼记》)的济世情怀和崇高精神与好友共勉;宋濂虽家境贫寒,衣食不足,却酷爱读书,他“⑦,⑧”(《送东阳马生序》),所以对衣着华丽的舍友并不羡慕。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胚芽(pēi)干瘪(biě)酵母(xiào)鸠占鹊巢(jiū)B. 包庇(pì)抚恤(xù)粗犷(guǎng)苟且偷生(gǒu)C. 拙劣(zhuó)拾级(shè)虐杀(nüè)自惭形秽(huì)D. 孵化(fū)争讼(sòng)订正(dìng)奄奄一息(y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凝视默契锐不可当自出心裁B. 蓦然气慨雕梁画栋郑重其事C. 狼籍喧哗走投无路恍然大悟D. 婆娑停滞消声匿迹殚精竭虑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春天像小姑娘, 花容月貌的, 笑着, 走着。

B. 队伍分散开去, 摩肩接踵, 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C.假如恨比爱多, 小屋就凄风苦雨, 愁云惨雾, 你会精神悲戚压抑, 茕茕孑立。

D.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 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 栩栩如生。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看到这张照片, 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B. 是否保持为政清廉, 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大事。

C.不能只为考试而学习, 更不能用应付考试的方法接近知识、吸收知识, 要为完善自我而努力学习。

D.教育的根本使命, 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A. 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 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 径自开了起来。

B.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C.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 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D. 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九年级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注】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丝带。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昔者舜工于使人工:________②然犹策之不已策:________(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7小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亲爱的同学,这里是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的舞台。

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开始吧!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一、积累与运用(14分)(一)古诗文积累(1-7题每句1分,对联2分,口语交际2分,书写1分)1. 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2.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3.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4. 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5.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文章中能证明这个结论的句子是:,。

7. 《出师表》中体现出诸葛亮“淡泊以明志”人生境界的名句是:,。

8.我国是一个美食大国,各地都有特色美食。

某班要举行一次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下面是宣传语中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特色美食传承文化;下联:。

9.小宁在看一部古代宫廷题材的电视剧时,发现剧中一些人物在行礼时做错了动作,他想拨打电视台的热线电话反映这一情况,他在电话里应该怎么说?二、阅读(46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左传》是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末年所作。

(1分)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2分)(1)齐师伐.我()(2)肉食者...谋之()(3)公将驰.之()(4)一鼓作.气()12.纵观全文,请你分析一下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

(2分)13.纵观鲁庄公在战前、战时、战后的表现,分析一下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3分)14.本文题目是后人另加的。

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2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①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①欸乃:拟声词,摇橹声。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分)晓.汲清湘燃楚竹()16.本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请你在诗中找到判断依据。

(2分)17.文中看似写渔翁,实际是写作者自己,那么诗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二)现代文阅读(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小桥陈早春我的家乡洞下,名不见经传,就是现在够精确、详细的地图,也见不到它的踪影。

古时当属南蛮之地。

汉初设昭陵县,属长沙国,但昭陵县故址离我家有两百多里;晋武帝时邵陵郡属的都梁县故址,倒恰好是在我家乡现在的县城边,但离我家也有一百三十多里。

三国时,先属蜀,后属吴。

也许它无足轻重,属谁都无所谓,不值得争夺。

古时很难确考它的所属,也许是块谁也不要的蛮荒之地。

说它属昭陵、都梁,很可能是自作多情。

直到近代,它的归属才算明确,清代属宝庆府,民国末年从邵阳县中划出立为隆回县,迄今未变。

家乡无乡邦文献可矜,也无名人可借重。

清末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魏源,虽然出生在我们邻近的魏家段,不过他家离我家还有二十里地,他的光芒照不到我们那里。

我家所在的村庄是一山间谷地。

我记事时不过十来个院落。

村里最大的知识分子是个初中教员。

过去没出过秀才,更不用说出举人、进士之类的大人物了。

乡亲们唯独能代代矜夸的是武力。

据说某朝某代在谷地的高山上立寨,村中一个大力士想去过一下寨王瘾。

他扛一个千多斤重的石臼,拾级上山二十多里。

他很自信,没去找关系,钻门子,结果功亏一篑。

他扛到寨门口,经不起主持者的故意拖延时间,说声“顶不住了”就将石臼扔下。

他不仅没能当上寨王,为村子争来荣耀,且留下了一个笑柄:“洞下人做皇帝,顶不住了”的歇后语广为流传。

虽然如此,但“谁不说俺家乡好”,我也不能免俗。

我也许够得上是个见了“大世面”的人,中国乃至世界的风景名胜,浏览过一些,它们各有各的长处,但是不如家乡的亲切。

真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名山胜川,但山水的秀色和情韵,是够你领略的了。

我的乡贤魏源一写起诗来,就是“十诗九山水”。

我想,这少不了家乡山水对他的熏陶和哺育。

他在《山居杂咏》组诗中,还歌咏过故乡的山山水水,可见家乡也具有入诗的资格。

家乡哺育的这位诗人,由于在家乡耳濡目染,深谙山水三昧。

他说“泉能使山静,石能使山雄,云能使山活,树能使山葱。

”在我的家乡,泉有涌泉、滴泉、鸣泉、温泉;石有谗岩绝壁;云有五彩;树有千色。

隐逸者喜其幽静,奋取者喜其雄伟,幻想者喜其变幻,诚笃者喜其庄重。

这些都是千古诗人吟咏不绝的题材。

我不是诗人,不容置喙。

为了遮短掩拙,就聊聊我家乡的桥吧。

也许我有嗜痂之癖,总认为家乡的桥,够得上是一景。

“小桥流水人家”,只这么一句话,就能涤净尘世的一切烦扰,心头的万般积垢。

要是身临其境,去看看我家乡的小桥,真不知是何等韵味。

我们村的谷地,不足一平方公里,但有四条小溪纵横其间。

它们似乎都有点恋家,九转十八湾的迂回着,不愿直流而下。

因此这一弹丸地上架有十一座桥。

其中石拱桥四座,石板桥五座,木桥一座,木板桥一座。

短桥不计其数。

站在中央的石拱桥上一招手,十一座桥上的人都可见到;一呼喊,十一座桥上的人都可以听到。

它们不仅是村里各户人家的通道,也是联络大家的纽带。

石拱桥很有些年头了,从桥面凹陷的痕迹可以看出。

做得也很精致,堆砌处虽然多年风雨的侵蚀,仍不见缝隙,上有长长的条石作为护栏,半月形隆起的桥身,好像常驻的彩虹。

石板桥都是一整块石片,身临其上无不惊叹:世上怎能有这么大的石块?是哪一位能工巧匠雕琢而成?是如何从石山中运来,又如何架得上去?最大的一座石板桥可以两人横挑担子迎面而过。

木桥和木板桥要简陋多了,但小孩们最喜欢。

一是走起来颤悠悠的,像合着拍子跳舞;一是可以在上面试试自己的勇气,因为稍一趔趄就会掉下去。

男孩子们可以在此逞能冒险,女孩子一般不敢,但又要好奇去看看,去试试,以衬托男孩子们的武勇。

在山坳里,还有不计其数的独木桥,竹片镶成的桥。

在邻村,还有桥上架凉亭的,供过往行人歇息、暑天乘凉。

这些都不能望眼所及,略而不叙。

桥架在水上,水流在桥下。

这里流淌的水,都由路泉水汇集而成。

夏天清凉,冬天温热。

其上总是泛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光,古籍中曾以“叭叭”、“涎涎”之类的词汇来形容,但我觉得还不够贴切。

它四季常绿,绿得晶莹,绿得柔嫩润滑,透着青春肌肤的魅力。

这是经过千万重沙石过滤的,没有任何杂质和尘屑,清澈透明,鱼虾虫草毕现。

地上的一切,都在这里留下影子。

日月星空,屋宇楼舍车马行人,山恋树木,哪怕是在树枝间啁啾,在空中飞掠而过的小鸟,都会映上它的屏幕。

溪水总是如此多情,村里的一切,它都要铭刻在心。

小溪虽没有大江的滂沱之势,但它曲尽起伏跌宕之能事。

落差扬瀑,潭里回流,击石溅珠,拍岸撕絮,漏斗漩涡,应有尽有。

有的溪段如飞禽在泄泄其羽,有的又如奔马在振鬃奋蹄;时或飞絮轻飓,时或悬壶倒注,千姿百态。

大江如进军瞽鼓,小溪如妙手文章。

它比大江更能体现大自然的神韵。

只有站在家乡的桥上,才能将家乡的全景尽收眼底;也只有站在家乡的桥上,才能领略家乡有形的倩影和无形的眷恋。

如果还要听有声的家乡:流水的汩汩,石濑的淙淙,细流汇于空谷的铿锵,浸泉漫过草滩的柔曼,石缝间滴泉的清脆,潭底回流的噎咽……也只有站在家乡的小桥上,才能听得真切,分出层次。

家乡的小桥,是家乡的镜头,山水诗的诗眼。

我爱家乡的小桥。

18.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⑴哺.育()⑵深谙.()⑶山坳.()⑷啁.啾()19.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分)家乡哺育的这位诗人,由于在家乡耳濡目染....,深谙山水三昧。

20.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有的溪段如飞禽在泄泄其羽,有的又如奔马在振鬃奋蹄;时或飞絮轻飓,时或悬壶倒注,千姿百态。

”几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3分)21.文章开头用较多篇幅写家乡的名不见经传,无乡邦文献和名人,无名山胜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2.通读全文,概括家乡小桥的特征。

(4分)23. 文章最后为什么说“家乡的小桥,是家乡的镜头,山水诗的诗眼”?(4分)24.本文通过对家乡小桥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5.在你的家乡,一定有一座桥让你喜欢,请把这座桥简单描绘一下,并谈谈喜欢的原因。

(4分)(三)名著阅读(5分)26.在《水浒传》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请结合相关情节写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5分)(1)人物:(2)情节:(3)性格特点:三、作文(60分)27. 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⑴题目:往事知多少作文⑵下面是李克强总理在莫斯科大学的演讲,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知道,中国人喜欢的围棋和俄罗斯人喜欢的象棋,都讲究谋势布局。

我们现在谋的是中俄合作的大局,顺应的是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大势。

这不是权宜之计,需要着眼长远、脚踏实地。

我们之间的合作是战略互动、共同创新的合作。

中俄互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战略伙伴,应坚持从长远和全局上看待彼此,用务实合作、大项目合作来充实战略协作关系。

双方还需顺应世界科技与产业变革的趋势,谋求合作的新突破。

不仅扩大合作规模,更应提升合作质量,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密切合作,以提升两国的核心竞争力。

战略与创新的合作需要智慧,智慧更多地是来自大学、学者、学子,来自在座的各位。

我们的合作是维护世界和平、携手担当的合作。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负责任的大国,是国际新秩序的建设者、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加强国际事务的合作、维护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建设国际新秩序,是中俄双方一致的看法。

相信年轻的一代必将传承我们的友谊和传统。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 X”代替。

初三语文模拟检测试题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4分)评阅说明:能端正地书写1分;第1—7题每句1分,第8-9题2分。

写错诗文、多字、漏字,该句不得分。

1.斜晖脉脉水悠悠2.燕然未勒归无计3.会挽雕弓如满月4.背灼炎天光5. 了却君王天下事6.群臣进谏,门庭若市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8. 宽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