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VR虚拟现实)虚拟检测系统设计与开发
虚拟现实(VR)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案(一)

虚拟现实(VR)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当今最具有前瞻性的领域之一。
从游戏娱乐到教育培训,从医疗健康到军事航天,其应用广泛且深入。
然而,目前虚拟现实技术仍存在一些瓶颈,如延迟、分辨率、交互方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本方案旨在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推动其发展和普及。
二、工作原理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人的视听和触觉,使用户仿佛身临其境地进入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
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和传感技术。
首先,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将虚拟世界呈现在用户眼前,使用的高分辨率显示器和立体声音效提供逼真的视听体验。
其次,通过手柄、手套等设备,用户可以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如触摸、抓握等。
最后,计算机根据用户的动作和位置信息,实时调整虚拟世界的呈现,以提供更加真实的体验。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虚拟现实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如游戏、教育、医疗等。
2.技术研发:针对现有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新的算法和硬件设备。
3.实验室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中对新技术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其可行性和稳定性。
4.试点应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机构进行试点应用,收集反馈并优化方案。
5.推广应用:根据试点情况,逐步推广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范围。
6.持续优化:定期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技术方案。
四、适用范围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游戏娱乐:提供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让玩家仿佛置身于游戏世界中。
2.教育培训:通过模拟现实场景和过程,帮助学生或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
3.医疗健康:用于模拟手术过程、康复训练等场景,提高医疗效率和效果。
4.军事航天:用于模拟战斗场景、飞行训练等,提高士兵和飞行员的作战能力。
5.文化旅游:通过虚拟旅游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情,促进文化交流。
6.体育竞技:提供模拟训练环境,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
(VR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毕业设计论文

(VR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毕业设计论文编号:审定成绩:注:本论文仅供参考学习,不得用于抄袭或商用重庆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虚拟环境人物动作控制研究学院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陈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410702学号:07100217指导教师:魏秉铎答辩组负责人:邓亚平填表时间:二0一一年六月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制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非常前沿的技术。
它一经应用,就向人们展示了诱人的前景,因此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很多都为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而虚拟场景人物动作控制研究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地位之关键,不容置疑。
不管将其应用于商业,应用于娱乐,应用于军事演习,还是应用于各大工业仿真,它都能有广泛的应用。
那么,如何控制虚拟环境中人物的各种动作,便成为了本次毕业设计的重点。
经过一番讨论,本次毕业设计决定运用Unity3D虚拟现实软件,加以3DS Max 建模软件配合,虚拟出场景和人物作为研究手段,然后在虚拟现实的大环境下,以脚本进行对虚拟人物动作控制的研究,实现人物与场景相结合,场景的天气控制,网络多人交互,网络坐标方向同步,网络人物动作同步,即时聊天等等。
经过一番比较深入的研究,基本上完成了在设计阶段定下的指标。
在作品里,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
然后,用户还可以自己取一个喜欢的名字,便可以登录搭建好的虚拟社区里了。
之后,用户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可以在虚拟的环境里面自由活动,任意交互,上可谈天论地,登高望远;下可穿梭丛林,一窥海底之奥。
除此之外,用户还能对其他也在虚拟社区中活动的用户做一些特殊的动作,比如弹跳、赛跑等。
整个设计作品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留连忘返。
用户不再只是单单观看者,也成为了影响社区的参与者!在网络方面,也是令我煞费苦心。
网络虚拟社区的具体搭建,第一是要有内部的互动,然后就是要有外部网络之间的交流。
因此这就涉及到Unity3D软件,建模软件,贴图软件以及服务器等关键技术了。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漫游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漫游系统设计与实现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是一种能够模拟现实环境并创造沉浸式体验的技术。
虚拟漫游系统基于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建立一个仿真的虚拟场景,让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探索和参与其中。
本文将介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漫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需求分析1. 用户需求虚拟漫游系统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包括兴趣爱好、学术研究等。
系统需要兼顾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虚拟场景和交互方式。
2. 技术需求虚拟漫游系统需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并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如头显、手柄等。
系统需要具备实时渲染、交互式控制、多用户支持等技术要求。
二、系统设计1. 虚拟场景设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虚拟场景的设计。
根据用户需求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场景主题,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
在场景设计中,要注重场景的真实感和细节设计,以提供更为逼真的体验。
2. 用户交互设计用户交互是虚拟漫游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系统应提供多样化的交互方式,例如手柄、体感设备等,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同时,系统应注重交互反馈设计,及时响应用户的操作,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3. 数据加载与渲染虚拟漫游系统需要加载大量的三维模型和贴图数据,并进行实时渲染。
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可以采用分层加载技术,根据用户所在位置和视线方向加载不同精度的模型和贴图,以降低系统资源的消耗。
4. 多用户支持虚拟漫游系统需考虑多用户同时体验的情况。
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进行运算和渲染,以实现多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三、系统实现1. 软件开发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虚拟漫游系统,可以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和引擎。
常见的开发平台包括Unity、Unreal Engine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资源,方便开发人员进行开发和调试。
2. 硬件设备选择虚拟漫游系统需要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如头显、手柄等。
在选择硬件设备时,需要考虑其与软件开发平台的兼容性和性能要求,以及用户的舒适感。
基于Unity3D的虚拟现实培训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Unity3D的虚拟现实培训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仿真环境,使用户可以沉浸在其中并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的技术。
随着V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虚拟现实培训仿真系统结合了虚拟现实技术和培训需求,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可以有效提高培训效果和效率。
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培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效、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具有高度沉浸感和交互性,能够模拟真实场景,为学习者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
基于Unity3D引擎的虚拟现实培训仿真系统因其强大的功能和易用性而备受青睐。
2. 系统设计2.1 虚拟场景设计在设计虚拟现实培训仿真系统时,首先需要构建逼真的虚拟场景。
通过Unity3D引擎提供的建模工具和材质系统,可以快速创建各种场景,并添加真实感的光照效果和特效,使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
2.2 用户交互设计虚拟现实培训仿真系统的用户交互设计至关重要。
通过手柄、头盔等设备,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自由移动和操作,与虚拟对象进行互动。
Unity3D提供了丰富的交互接口和物理引擎,可以轻松实现用户与虚拟环境之间的交互。
2.3 数据管理与分析在虚拟现实培训仿真系统中,数据管理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通过记录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行为和反馈信息,可以对用户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后续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Unity3D支持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了解用户行为。
3. 系统开发3.1 软件架构设计在进行虚拟现实培训仿真系统开发时,合理的软件架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模块化、组件化的设计思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Unity3D支持多平台发布,并且具有强大的跨平台兼容性,开发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架构模式。
3.2 编程与调试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编程与调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虚拟现实交互系统设计与实现

虚拟现实交互系统设计与实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一种人机交互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等数字技术模拟和生成虚拟的三维场景或环境。
与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不同,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允许用户沉浸在虚拟环境中,与环境进行实时交互和操作。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已经涉及到多个领域,如娱乐、教育、医疗等,而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则是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虚拟现实交互系统的设计特点虚拟现实交互系统与传统的计算机软件界面设计不同,其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操作习惯和交互需求。
在虚拟环境中,用户通常需要通过手部动作、眼神、头部旋转等方式进行操作,而非传统的鼠标键盘。
因此,虚拟现实交互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实现人体动作的追踪、如何使用户感到沉浸和自然,以及如何提供用户喜欢的交互方式。
此外,虚拟现实交互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一些特殊的因素,例如虚拟环境的逼真度、环境的交互性、虚拟物体的模拟、运动的追踪和真实感的体验等。
这些因素对虚拟环境中的用户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虚拟现实交互系统的开发框架由于虚拟现实交互系统设计需要涉及到多个方面,开发框架一般是多元化的。
常用的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开发框架包括Unity、Unreal Engine、OpenVR等等。
这些框架可以提供虚拟环境的搭建、虚拟交互的开发环境以及虚拟环境的渲染等功能。
此外,VR游戏开发平台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常用的如VRChat、Rec Room、AltspaceVR等。
虚拟现实交互系统的实现实现虚拟现实交互系统需要实现三部分内容:虚拟环境的建模、交互的设计和虚拟环境的渲染。
其中,虚拟环境的建模和渲染对开发者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掌握3D建模和运动追踪等相关技术。
交互的设计则需要结合虚拟环境的特点,设计出便于用户在虚拟环境中自然沉浸的操作方式。
例如,在VR游戏中,开发者通常会通过手柄、手势或音频等方式实现用户的交互操作。
虚拟现实交互系统的应用领域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基于Unity引擎的虚拟现实交互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Unity引擎的虚拟现实交互系统设计与开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在虚拟现实技术中,Unity 引擎作为一款强大的开发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中。
本文将介绍基于Unity引擎的虚拟现实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包括系统架构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1. 虚拟现实交互系统概述虚拟现实交互系统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来实现信息传递、操作控制等功能。
在设计虚拟现实交互系统时,需要考虑用户体验、交互方式、系统性能等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2. Unity引擎介绍Unity是一款跨平台的游戏开发引擎,也被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中。
Unity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模块和资源库,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高质量的虚拟现实应用程序,并支持多种平台的部署。
3. 虚拟现实交互系统设计3.1 系统架构设计在设计虚拟现实交互系统时,首先需要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包括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模块之间的关系、数据流向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系统架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3.2 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是虚拟现实交互系统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交互设计时,需要考虑用户如何与系统进行交互、用户界面的布局和设计、用户反馈机制等方面。
良好的交互设计可以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3.3 用户体验优化用户体验优化是保证虚拟现实交互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对用户体验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用户对系统的满意度和使用效率。
在用户体验优化过程中,需要不断收集用户反馈,并根据反馈意见对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
4. 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开发4.1 Unity环境搭建在进行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开发之前,首先需要搭建Unity开发环境。
通过下载安装Unity软件,并配置相关插件和资源库,可以为后续的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与开发

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与开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计算机科技应用。
可以帮助用户体验一个虚构的环境,给予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利用VR技术,我们可以体验到任何想象中的场景,科研人员可以借此来进行模拟实验,或是对制造、设计等领域进行优化。
在目前的时代,VR技术和其他技术一样,正在不断发展和升级。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VR技术的设计和开发。
VR技术的开发要点VR技术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缜密的过程。
它包含了计算机视觉和信号处理这两个方面,其中难点就在于如何合理的对虚拟环境进行构建和优化,在展现虚拟环境过程中要实现高速运算,并保持精准程度。
VR技术的设计和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系统的制造VR技术的硬件设备通常包括头盔(head-mounted display)、手柄等控制器和追踪器(tracker)等。
头盔是将VR环境图像展现在眼前的设备,而其本身是一个非常难设计的硬件,因为它必须满足人眼观测图像的基本要求,而又要保证在运动时无显现延迟,并且具备足够的图像稳定性和图像分辨率。
2.软件系统的设计设计VR的软件系统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展现的方式。
VR技术的软件开发中的重要因素便是要设计出一种可以让用户连续体验虚拟环境的交互模式,要使用户在使用VR设备时真正能够感受到丰富、有趣、自然的体验,必须要依据不同用户对VR环境的需求,制定不同的逻辑与策略。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用户体验方面的问题,例如限制仪器的运行速度、避免头部运动过度等,这些都需要在VR技术的软件设计中加以考虑。
3.虚拟环境的建模建模通常是在3D环境下完成。
在建模的时候,使用者可以把各种库、软件和工具相结合。
通过数学模型,设计者可以采用各种技术将各个组成部分整合成一个具有合理互动的虚拟模型。
此外,VR技术的虚拟环境制作还要根据VR系统的各种设备规格和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结构适配,以满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需求。
4.数据传输的优化VR技术的数据传输可能包括的信息条目包括声音、画像、位置、方向和力。
基于VR技术的虚拟现实游戏设计与开发

基于VR技术的虚拟现实游戏设计与开发第一章:引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使用户能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虚拟现实游戏设计与开发中,VR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探讨基于VR技术的虚拟现实游戏设计与开发。
第二章:虚拟现实游戏的定义与特点2.1 虚拟现实游戏的定义虚拟现实游戏是利用VR技术创造出的具有交互性和沉浸感的游戏形式。
2.2 虚拟现实游戏的特点(1)沉浸感:VR技术可以让玩家身临其境,与游戏内的场景和角色产生互动,增强沉浸感。
(2)交互性:虚拟现实游戏通过人机交互实现玩家与游戏内对象的交互,提升游戏的可玩性与互动性。
(3)真实感:VR技术可以模拟真实世界的物理规律,使得游戏场景、物体和角色的表现更加真实。
第三章:VR技术在虚拟现实游戏中的应用3.1 头戴式显示设备头戴式显示设备是虚拟现实游戏的核心装备,通过将显示屏安装在头戴设备上,将玩家的视界与虚拟场景相融合。
3.2 体感设备体感设备可以追踪玩家的动作,并将其转换成游戏中的动作,使玩家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进行游戏。
第四章:基于VR技术的虚拟现实游戏设计与开发流程4.1 游戏概念设计在游戏概念设计阶段,开发团队需要确定游戏的主题、玩法机制、故事情节等,并进行初步的概念原型设计。
4.2 虚拟场景设计虚拟场景设计是虚拟现实游戏开发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游戏概念进行场景的布置、模型的建立以及材质的设置等。
4.3 角色与动画设计角色与动画设计是虚拟现实游戏中的关键要素,需要进行角色模型的建立、动画的制作以及特效的添加等。
第五章:基于VR技术的虚拟现实游戏开发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5.1 用户体验在基于VR技术的虚拟现实游戏开发过程中,开发者需要解决用户可能出现的晕眩、运动病等问题,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和参与感。
5.2 硬件设备更新随着VR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开发者需要及时跟进并适应新的设备特性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R虚拟现实)虚拟检测系统设计与开发工业设备运行状态虚拟检测系统设计与开发一.实验目的1.了解旋转机械检测系统的结构及组成,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系统的方案。
2.了解检测系统中各部分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作用,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3.掌握传感器的安装方式、选择和标定。
4.掌握状态检测虚拟仪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步骤。
二.系统设计1.实验对象该实验台是一种模块化、开放型的机械设计综合实验装置,由硬件[动力模块、传动模块、支承联接、调节模块、加载模块]和软件【控制模块、工具模块、测试模块】等组成,通过对不同模块德选择和装配搭接可以组成典型机械传动装置。
如图所示:实验台结构简图2.实验对象名称、型号及主要零部件的性能参数1)动力模块(1)Y90L-4电动机:额定功率1.5KW;同步转速:1500r/min,额定电压下,最大转矩予额定转矩之比2.3。
(2)MM420-150/3变频器。
2)传动模块JS-100齿轮减速器:减速比1:1.5,齿数:Z1=32、Z2=48,螺旋角β=8°4’9”,中心距a=100mm.法面模数Mn=2.5.3)加载模块CZ-5型磁粉制动器:额定转矩50Nm,激磁电流0.8A,允许滑差功率4KW。
3.监测参数频带选定测量参数指南1)电动机的测试参数♦电动机♦电源:单相交流,200/220伏,频率50/60Hz♦功率:1.5KW♦设定转速:1500rpm(25Hz)♦电动机振动的测定参数:速度♦轴的转速:1500rpm2)齿轮的测定参数♦电机转速设定为:1500rpm(25Hz)♦若出现齿轮故障,将引起的振动频率♦啮合频率=轴转频×齿数小齿轮啮合频率=25×32=800(Hz)大齿轮啮合频率=25×32/48×48=800(Hz)♦考虑3次谐波,为244Hz,属于“高频”。
♦齿轮振动测定参数:加速度3.监测位置(如图)测点位置如图所示,由左到右依次为扭矩、齿轮高速端和电机。
虚拟仪器处理的通道依次为4、3、2、16、5、1、0通道。
4.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选择压电式传感器:它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频响范围宽、线性度好、安装简便等诸多优点,因此获得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初选采用秦皇岛佳盟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ck8305标准参考加速度计,采用石英晶体压电元件,性能指标: 价格:1580元/只实际用传感器为压电加速度计——Type4291,且传感器用蜂蜡直接粘在所示测点处。
5.故障评价标准常用的标准判别法有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类比标准三种方法,在此选用绝对标准判别法。
它是在一定的测试条件下,按规定的方法确定的用以判别设31备状态的界限值。
把测得的参数值与标准值比较即可判别设备处于“良好”、“允许”、“较差”、“不允许”等各种状态。
主要采用ISQ1372判别:见表6.检测系统方案机械测振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主要由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分析仪、显示输出和磁带记录几个部分组成。
1)数据采集器的选型数据采集卡的选择是硬件系统建设的关键,基于性能的稳定性和性价比的原因,选用了凌华的PCI16通道,250K/s 低价位多功能采集卡产。
特性型号DAQ-221432位PCI 总线,即插即用传感器16个单端以及8个差动模拟量输入通道输入通道能够允许单端与差动混合组成16位AD分辨率,采样频率可达250K双极性/单极性模拟量输入模拟/数字触发2路带波形发生功能的D/A输出通道双极性/单极性模拟量输出D/A:I/O更新及支持Scatter/Gather功能的总线主控DMA系统同步接口完全自动校准完全软件配置价格:4200元/块实际采用数据卡参数:型号——BNC—212.板卡——6024E2)转速的测量转速直接采用机器加载上去,例如直接加载200、400、600等等。
3)计算机选型选择凌华工控机RACK-610价格:5600元/台配置:RACK-610/PIV2.0G/841主板/512M/80G/光驱/键盘+鼠标产品简介:EIARS-310C19”上架式标准4U机箱,易于更换和清洁的滤网,三个5.25”和一个3.5”外置驱动器架和一个3.5”内部驱动器架,均为抗振动、抗冲击设计前部机箱门内已有USB接口,前面板配有一个PS2键盘接口,专门的板卡固定,卡架设计以抵抗运输过程中的震动,支持300W/400W冗余电源,可更换为BP/MB/MBDVR后面板:♦规格:♦尺寸19×7×17.8”(483×177×451mm)(W×H×D)♦驱动器架3个5.25”和1个3.5”前置可达驱动器架♦1个内置3.5”驱动器架♦结构:高强度钢板♦颜色标准:米色和黑色♦其它:按需而定♦散热In:一个120x120x25mm和一个80x80x25mm滚轴风扇♦前面板前面板带锁♦2个LEDs:硬盘活动指示和系统电源指示♦系统复位开关、ATX电源开关和K/B锁开关♦后面板支持14槽无源背板和ATX母板♦支持PS2架构ATX电源♦包装尺寸24.8×13×21.9”(630×330×555mm)♦重量12kgs/26.4lbs4)选用的电荷放大器型号——VM—27M6CHMETER、UNIT(6通道)公司:RIONCO、LTD(日本)5)软件开发工具选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它是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的应用。
灵活高效的软件能创建完全自定义的用户界面,模块化的硬件能方便地提供全方位的系统集成,标准的软硬件平台能满足对同步和定时应用的需求。
这是NI近30年来始终引领测试测量行业发展趋势的原因所在。
只有同时拥有高效的软件、模块化I/O硬件和用于集成的软硬件平台这三大组成部分,才能充分发挥虚拟仪器技术性能高、扩展性强、开发时间少,以及出色的集成这四大优势。
7、初选检测系统的软硬件成本报价四.实验研究(1)程序流程图:程序设计1.程序前面板程序后面板:(2)标定传感器步骤。
实验步骤:1.首先在虚拟仪器程序里,将DAQ中的传感器通道打开。
2.再按照所打开的通道,将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和数据采集卡联接好。
3.将传感器接于自激振动器上,打开电荷放大器,校正传感器,观察程序上所显示的时域信号,调整到使幅值为1。
4.将校正好的传感器放在一边,并将调节好的通道的灵敏度锁住。
5.再校正其它几个传感器,重复3、4步骤,直到所有传感器校正结束。
6.选择试验台上所要检测的点,将传感器和所测点上涂上松脂,把传感器紧贴在所测点处。
(3)测试实验台的振动和噪声步骤。
实验步骤:1.首先在虚拟仪器程序里,将DAQ中的测噪声传感器通道打开。
2.将传感器接在精密声级计倍频程滤波器上。
3.再将声级计与数据采集卡上的通道相连接。
4.把校正传感器的仪器接在声级计上,观察程序上所显示的时域信号,调整到使幅值为1。
5.将声级计放在离声源一米内,与声源平行即可。
下图为数据保存程序:(4)处理实验数据。
1.电机200转测得的数据:1通道波形2通道波形3通道波形4通道波形声通道波形10.500075-0.46875010.500075-0.08544910.5000750.004883 10.5000750.14648410.5000750.09033210.921775-0.62988310.921775-0.10986310.921775-0.03418010.9217750.13427710.9217750.10253911.5000500.49072311.500050-0.17578111.5000500.004883 11.5000500.16845711.5000500.13916011.968650-0.18310511.968650-0.15625011.9686500.01464811.9686500.08056611.9686500.07080112.500000-1.25976612.500000-0.07080112.5000000.007324 12.500000-0.01953112.5000000.03662112.9999000.48828112.9999000.03662112.999900-0.00976612.999900-0.03662112.999900-0.07812513.500000-0.30761713.500000-0.05615213.500000-0.03662113.500000-0.00732413.500000-0.13183613.9999000.04150413.999900-0.02197313.999900-0.02197313.999900-0.18066413.999900-0.15869114.5156251.12548814.5156250.21484414.515625-0.00488314.515625-0.11230514.515625-0.07568415.015525-0.78857415.0155250.02685515.015525-0.02441415.015525-0.04150415.015525-0.080566分析:以上是五个通道传感器所测得的波形图和每个0.5秒截取的信号数据,从上面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出,试验台电机为200转低速旋转时,每个通道的情况如下:一通道检测电机,其时域出现周期变化,引起原因可能是由于电机转子不平衡所引起的,从而导致时域波形出现周期变化;其频域波形在500Hz左右时出现了一个较大值,这也可能是由于转子不平衡引起的而通道检测齿轮传动的高速端,其时域也出现了同电机一样的周期变化,其原因是因为电机转子的不平衡以及转子在连接过程中不对中引起;其频域在1800Hz 时有较大值出现,原因同上。
三通道检测扭矩处,其时域波形变化较为集中,有效值为0.0707,产生的变化可能是有齿轮传动中,齿轮误差、齿轮与内孔不同心、各部分轴线不对中、不平衡等原因造成;其频域变化范围同样也相对集中,所以扭矩处工作情况较为正常。
四通道检测齿轮传动的低速端,其时域有突发性较大值出现,产生的变化同样可能是有齿轮传动中,齿轮误差、齿轮与内孔不同心、各部分轴线不对中、不平衡等原因造成;其频域变化同样有影响。
声通道检测的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突发性的较大值出现,由于声通道距离电机所产生的声源最近,所以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电机转子不平衡造成的。
总的说来,试验所检测的仪器情况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所以试验台在200转的速转动是运行情况还算良好。
2.电机800转测得的数据:1通道波形2通道波形3通道波形4通道波形声通道波形分析简述:电机在转速为800转/分的情况下的出上示五个波形图,从中可以反映出各通道情况;一通道检测电机情况与电机在200转/分情况相似,亦出现周期性变化但比电机转速在200转/分时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