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及应用
水处理设备应用技术与标准

水处理设备应用技术与标准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物质,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水资源的污染和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障人类生存和健康,保护水资源,水处理设备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水处理设备应用技术与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二、水处理设备的分类1.物理处理设备物理处理设备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水中的杂质、悬浮物和颗粒物等。
常见的物理处理设备有:格栅污水处理设备、旋流分离器、沉砂池、过滤器等。
2.化学处理设备化学处理设备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去除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如:氯化铁、氯化铝等。
常见的化学处理设备有: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氧化池、中和反应池等。
3.生物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主要是通过生物方法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人工湿地等。
三、水处理设备的应用技术1.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控制技术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控制技术是指通过适当的控制措施,对水处理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常用的运行控制技术有:流量控制、pH控制、溶解氧控制、温度控制等。
2.水处理设备的自动化技术水处理设备的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水处理设备的运行进行自动化监测和控制,以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自动化技术有:PLC控制、DCS控制、SCADA控制等。
3.水处理设备的节能技术水处理设备的节能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技术,降低水处理设备的运行能耗,以实现环保和节能的双重目的。
常用的节能技术有:高效节能泵、变频控制技术、能量回收技术等。
4.水处理设备的监测技术水处理设备的监测技术是指通过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对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以及时发现问题,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常用的监测技术有:水质监测仪、气体监测仪、温度传感器等。
四、水处理设备的标准1.水处理设备的设计标准水处理设备的设计标准是指通过制定合理的设计标准,对水处理设备的结构、材料、工艺和性能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以保证水处理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V型滤池的设计施工及控制要求总结1000字

V型滤池的设计施工及控制要求总结V型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水。
其主要作用是将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等杂质通过滤料的过滤作用实现去除,使水能够达到特定的水质要求。
为了确保V型滤池的有效运行,设计、施工及控制都有一定要求。
本文将就V型滤池的设计、施工及控制要求进行总结。
一、V型滤池的设计要求1、选用合适的材料:V型滤池的结构通常由进出水口、滤料层、支撑架等部分组成。
设计时应选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耐磨性等特点的材料,如不锈钢等。
2、合理的滤料:滤料的选择需要考虑水质的特点、滤池运行的条件和物力指标等因素,同时也需要尽可能地保证其容重、堆密度、均匀性等功能指标。
3、合理的设计尺寸:设计V型滤池时,需要根据水质特点、流量、出水水质要求等方面确定滤池的尺寸。
其中,滤料层的高度需要根据进水质量来进行测算,而滤池的长度、宽度也需要人工进行设计。
4、合理的内部结构:V型滤池的内部结构需要合理,以便于进水的流动能够有效地通过滤料,过滤掉其中的杂质,同时保证出水质量符合要求。
设计时需要注意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以及滤料的排布和支撑架的设计等。
二、V型滤池的施工要求1、合理的布置:V型滤池的布置需要考虑到进出水管道的布局、支撑架的设置以及滤料的摆放等。
2、严格的施工规范: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V型滤池内部、支撑架及滤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防止施工中产生棱角分明、氧化、脱落等问题。
3、严格的验收标准: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确保V型滤池的内部表面平整、无裂纹、无泄漏等问题。
三、V型滤池的控制要求1、常规运行与清洗:V型滤池的常规运行需要进行滤料的分层,确保其吸附和过滤效率得到发挥。
同时也需要进行定期清洗,以除去其中的杂质。
2、操作控制:在滤池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进水流量、出水水质等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的控制。
同时,还需要对滤料层、支撑架等进行定期检查,防止其出现各种问题。
3、紧急应对措施:在V型滤池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其对安全与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水处理设计方案

水处理设计方案在现代社会,水的质量对于人类的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环境的健康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设计一套科学、高效且经济合理的水处理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无论是城市的供水系统,还是工业生产中的用水环节,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水处理,以满足水质标准和使用要求。
二、设计目标1、提高水质,使其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水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2、优化处理流程,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3、提高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维护频率。
三、水源分析首先,需要对水源的水质进行全面的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指标:1、物理性质:如水温、颜色、浊度等。
2、化学指标:如酸碱度(pH 值)、硬度、溶解氧、各种离子浓度(如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等)、有机物含量等。
3、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通过对水源的详细分析,可以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和水质问题,为后续的处理工艺选择提供依据。
四、处理工艺选择1、预处理阶段格栅:用于去除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如树枝、树叶、塑料袋等。
沉砂池:去除水中的砂粒和较重的颗粒物质。
调节池:平衡水量和水质,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冲击负荷。
2、主处理阶段混凝沉淀:通过加入混凝剂(如明矾、聚合氯化铝等),使水中的微小颗粒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在沉淀池中沉淀去除。
过滤:常用的过滤方式有砂滤、活性炭过滤等,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消毒:使用消毒剂(如氯气、二氧化氯、紫外线等)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水的卫生安全。
3、深度处理阶段(根据实际需要)膜过滤:如反渗透、超滤等,可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盐类、微小颗粒和大分子有机物。
离子交换:用于去除水中的特定离子,如钠离子、钙离子等,以调节水的硬度。
五、处理设备选型1、水泵:根据流量和扬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泵,确保水的输送和循环。
2、搅拌设备:在混凝反应池中使用,保证混凝剂与水充分混合。
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方案

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方案介绍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方案是针对水质处理的一种综合解决方案。
它将净水、浊水混凝、沉淀、过滤等处理过程集成在一个设备中,从而实现对水质进行全面、高效的处理。
本文将对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方案的原理、特点、应用以及优势进行详细介绍。
原理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方案的原理基于多种水处理技术的结合。
整个处理过程包括净水、混凝、沉淀、过滤等环节。
1.净水: 采用物理处理方式,如过滤、澄清等,去除水中的杂质、悬浮物、微生物等。
2.浊水混凝: 利用化学药剂将浊水中的颗粒物质、悬浮物等聚集成较大的絮凝物,提高过滤效果。
3.沉淀: 借助重力作用,将聚集成团的絮凝物沉降到底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4.过滤: 过滤沉淀后的水,进一步去除微小的颗粒、悬浮物和胶体。
通过上述处理过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方案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供优质的水源。
特点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节能: 综合利用多种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
2.设备结构紧凑: 将多个处理过程集成在一个设备内部,减少占地面积,方便安装和维护。
3.自动化控制: 配备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处理过程,提高处理稳定性和效果。
4.多功能: 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水质要求调整处理方案,适应各种水源的处理需求。
5.可扩展性强: 设备的模块化设计使得它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加处理能力。
应用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方案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1.生活饮用水处理: 可以将自来水、井水等进行高效净化处理,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2.工业用水处理: 可以处理工业生产中的中水、废水等,达到环保排放标准,节约水资源。
3.农田灌溉水处理: 对农田灌溉的水源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4.公共设施用水处理: 可以用于公园、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供水处理,提供安全、清洁的用水环境。
优势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方案相比传统水处理方式具有如下优势:1.一体化设计,占地面积小,方便安装和维护。
反渗透超纯水设备

设备参数
1、进水水质:市政自来水,电导率≤500μs/cm 2、产生水质:一级反渗透系统处理后,产水电导率<10μS/cm(以在线仪表监测为准) 二级反渗透系统处理后,产水电导率<2μS/cm (以在线仪表监测为准) 3、混床产生电阻率:≥ 10MΩ·CM 4、EDI系统产水电阻率:≥15MΩ·CM 5、核能混床产水电阻率:≥18MΩ·CM 6、相对湿度:≤80%、无强酸、强碱等挥发性气体,无强电磁干扰 7、安装场地要求:地面设有防水层,地漏,保持排水通畅。 8、控制方式:自动、手动、全自动PLC控制系统 9、设备系统脱盐率:≥99.5% 10、工作方式:可24小时连续工作
设备工艺
反渗透超纯水设备典型工艺流程为: 1:预处理-反渗透-纯化水箱-离子交换器-紫外灯-纯水泵-用水点 2: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正电荷反渗膜)-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灯-用水点 3:预处理-反渗透-中间水箱-中间水泵-EDI装置-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灯-用水点 4:预处理→紫外线杀菌装置→一级RO装置→二级RO装置→中间水箱→EDI装置→脱氧装置→氮封纯水箱→除 TOC UV装置→抛光混床→超滤装置→用水点
该行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国家对行业水质标准的完善及提高促使相应行业对提高水质的要求增长较快, 市场需求较旺;国外膜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加速了国内膜技术的成熟;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企业购买力加强; 市场不断扩展与生产成本下降形成良性循环;反渗透工艺技术的应用发展迅速,技术市场日渐成熟。
技术应用
在国内以反渗透工艺生产纯水的最大市场属电力工业,该行业享受国家优先发展政策,其工程的数量及规模 非其它行业可比,从而使其成为水处理行业的最大用户,火电厂蒸汽锅炉给水处理的反渗透工艺已被广泛接受, 并大量采用国产设备,前景良好。制药工业中,国家药典对大输液等规定采用蒸馏法,反渗透技术在片剂、口服 液及蒸馏前处理的工艺用水市场已相当可观,酿酒、饮料等食品行业采用纯水勾兑工艺已成趋势,瓶装、桶装饮 用纯水生产工艺中已大量采用一级或二级反渗透技术。与家用纯水器及桶瓶装水生产线相比,集团用纯水机的市 场空间也很广阔,其发展将对改善企业、机关、学校及公共场所的饮水环境提供更实用的设备。
典型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及应用

典型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及应用水处理设备是用于处理并改善水质的设备,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工业、农业、住宅和公共设施。
这些设备的设计与应用各有特点,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典型的水处理设备。
1.沉淀池:沉淀池通过引入悬浮在水中的颗粒物来促使其中的固体物质沉淀下来,从而净化水质。
它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雨水等。
其设计通常包括一个大型容器,容器内有多个隔板,水通过这些隔板流动,从而促使固体的沉淀和分离。
应用方面,沉淀池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设备中。
2.过滤器:过滤器主要通过物理隔离和吸附作用将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溶解有机物过滤掉。
常见的过滤器类型有砂滤器、碳滤器和微滤器等。
砂滤器使用层层过滤材料将水中的颗粒物截留在滤料中;碳滤器使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微滤器则利用微孔过滤膜将微小颗粒截留。
这些过滤器可以应用于水处理厂、饮用水过滤和工业生产中。
3.膜分离设备:膜分离设备包括超滤器、纳滤器和反渗透装置等。
它们利用半透膜来分离水中的溶质、杂质和微生物等。
超滤器和纳滤器通过孔径选择性来分离不同大小的微粒,主要用于废水处理和饮用水净化。
反渗透装置则利用高压让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而去除水中的离子、溶解性有机物和微生物。
反渗透装置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提纯、海水淡化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4.氧气曝气设备:氧气曝气设备主要用于提供水中的溶解氧,促进水中的生物降解和氧化反应。
常见的氧气曝气设备有风机、曝气管和气泡机等。
氧气曝气设备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鱼塘和池塘的养殖等场合。
5.离子交换器:离子交换器通过固定相上的离子交换作用将水中的离子进行去除或交换,实现水质的改善。
它常用于软化水和去除水中的特定溶质,例如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重金属和有机物等。
离子交换器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广泛,也可用于水处理厂和家庭水处理设备中。
总而言之,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与应用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需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使用适当的设备,可以有效提高水质、保护环境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软化水及二级反渗透纯水设备设计方案

软化水及二级反渗透纯水设备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书工程有限公司二OO八年五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说明书 (3)一.总则 (3)二.设计基础 (3)四、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14)第二部分设备规范与销售服务 (18)一、设备规范 (18)三、工作范围及技术服务 (38)四、售后技术服务 (40)五、质量保证与试验、验收 (41)第三部分工程概算书 (47)一、设备清单分类报价及材料概算表 (47)第一部分系统说明书一.总则1.1 本规范书是用于某公司水处理设备项目。
它提出了该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与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书符合了需方提出的技术要求,引用了有关标准与规范的条文,供方提供的产品为符合规范书与有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需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均应按较高标准执行。
1.4 本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二.设计基础一)原水水质2.1.1 原水水源:某地表水水源2.1.2 原水水质:浊度小于3二)设计根据2.2.1 进口设备的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符合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与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的工业法规中涉及的标准或者相当标准反渗透膜元件执行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产品标准高压泵执行丹麦格兰富有公司产品标准2.2.2 国产设备制造及设计标准:JB/T2932-1999《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水泵执行杭州南方特种泵业有限公司产品标准管道法兰执行化工部(HGJ45――91)标准CD130A16-85《橡胶衬里设备技术条件》CD130A15-85《橡胶衬里设备设计技术规定》HGJ32-90《橡胶衬里化工设备》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GB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89.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8.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2.2.3 当上述规范或者标准对某些专用材料不适时,则可使用材料生产厂的标准。
典型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及应用

• ti ——各时段时间。 • 所需调节池的容积为:
V qT qiti i 1
若采用对角线出水调节池时: V qT 1.4
• 5.4除油装置 • 1)隔油池 • ——利用自然上浮法进行油水分离的
装置。
• 常用类型:平流式、平行板式、倾斜 式、小型
• A.平流式隔油池 • B.平行板式隔油池 • C.倾斜式隔油池 • D.小型隔油池
• 能处理低浓度污水。
• 生物膜载体增加了系统的投资;
• 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反应装置容积负荷有
限、空间效率低,在处理城市污水时处理效率比 活性污泥法低。
• 分类
• 按生物膜与废水的接触方式不同,可 分为:
• A. 填充式 废水和空气沿固定生长生 物膜的载体(填料或转盘)表面流过, 并使他们充分接触。
• 小阻力配水系统 采用多孔滤板、滤砖、格栅 等方式配水。
• 3)冲洗水供应系统设计
• 供水方式
• 冲洗水泵 投资省、操作不便、耗电多
• 高位水箱 造价高、操作简单、水泵小、 耗电省
• A.高位水箱设计
• 水箱中的水深不宜超过3m,以免冲洗 强度相差过大。
• 水箱在冲洗间歇期充满,水箱容积为 单个滤池冲洗水量的1.5倍。
环境污染治理设备
典型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与应 用
• 5.1格栅
• ——一种最简单的过滤设备,有一组 或多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斜 置于废水流经的渠道中,用于截留废水 中的粗大悬浮物,防止堵塞其后的管道 阀门或水泵。
• 5.1.1格栅的类型及应用
• 1)按形状:平面、曲面;
• 2)按栅条间隙:粗(50~100mm)、中 (10~40mm)、细(3~10mm);
• 水箱底部高出滤池排水槽顶的高度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T
q ti 1n Nhomakorabeai iqT 若采用对角线出水调节池时: V 1.4
• 5.4除油装置 • 1)隔油池 • ——利用自然上浮法进行油水分离的 装置。 • 常用类型:平流式、平行板式、倾斜 式、小型 • A.平流式隔油池 • B.平行板式隔油池 • C.倾斜式隔油池 • D.小型隔油池
§4 快滤池
3)结构尺寸的计算(图1-1)
5.2 沉砂池——去除废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
1)平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重力排砂法
平单口泵吸式排砂法
2)曝气沉砂池——可对沉砂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
3)多尔沉砂池
4)钟式沉砂 池——利用 机械力控制 流态与流速, 加速砂粒沉 淀,并使有 机物随水流 带走的沉砂 装置。
• B.水流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 一般采用0.08~0.15m,栅后渠底比栅前降低 0.08~0.15m。 • 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废水通过栅条间隙的流速可采用0.6~1.0m/s。 • C.格栅的倾角 • 一般450 ~750,人工清渣时取低值; • 格栅设有工作台,其高度高出栅前最高设计 水位0.5m,工作台设有按转装置和冲洗设备, 其正面宽度如下: • 当人工清渣时:不小于1.2m; • 当机械清渣时:不小于1.5m。
• C.清渣方式 • 栅渣清除方式,一般按所需清渣的量而定。每 日栅渣量大于0.2m3 时,应采用机械格栅除渣机 。 • 2)设计参数 • A.格栅截留的栅渣量 • 栅渣量与栅条间隙、废水特征、废水流量、排 水体制等因素有关。 • 当缺乏运行资料时,可按下列数据采用: • 格栅间隙 16~25mm,栅渣量0.10~0.05m3栅渣 /1000m3废水; • 格栅间隙 30~50mm,栅渣量0.03~0.01m3栅渣 /1000m3废水
2)调节池的计算
废水经过一定时间的调节后,其平均浓度可按下式 n 计算 Cqt
C
i 1
i i i
• • • • • • •
式中: C——T小时内废水的平均浓度,mg/L; q——T小时内废水的平均流量,m3/h; Ci——废水在ti时段内的平均浓度,mg/L; qi——废水在ti时段内的平均流量,m3/h; ti ——各时段时间。 V qT 所需调节池的容积为:
• 5.1.2格栅的设计计算 • 1)格栅的选择 • A.格栅的栅条间隙 • 当格栅设于废水处理系统之前时,采用 机械清除格栅,栅条间隙为16~25mm;采用 人工清除格栅,栅条间隙为25~40mm;当格 栅设于水泵前时,栅条间隙数据见表1-1。 • B.栅条的断面形状 • 栅条的断面形状可按表1-2选用。圆形断 面水利条件好,阻力小,但刚度差。一般多 采用矩形断面。
• 快滤池 —— 一种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的粒 状物料床层的机械筛滤、沉淀及接触、絮凝 等作用,实现液固分离的水处理设备。 • 用途:废水的预处理和最终处理。 • 一. 快滤池组成及过滤机理 • 组成:快滤池本体、管廊 • 滤池本体:滤料层、承托层、配水系统、洗 砂排水槽。 • 管廊:原水进水、清水出水、冲洗排水等主 要管道和与其相配的控制闸阀。
• 二. 快滤池设计 • 1.滤床种类和滤料选择 • (1)滤床的种类 • 用于给水和废水过滤的快滤池,按所用滤床层 分为单层滤料、双层滤料和三层滤料滤池。 • 1)单层滤料滤池 • 一般适用于给水;在废水处理中,一般只用 于较清洁废水的处理。 • 2)双层滤料滤池 • 属反粒度过滤,截留杂质能力强、产水能力 大,适用于给水和废水过滤处理中使用。 • 3)三层滤料滤池 • 整个滤层都能发挥截留杂质的作用,过滤阻 力小,过滤时间长。
• 2)悬浮物的影响 • A.粒度 粒度越大,越易滤除;可投加絮凝剂, 提高过滤效果。 • B.形状 异性颗粒比表面积大,去除效率比球形 颗粒大。 • C.密度 主要沉淀、惯性和布朗运动,对过滤影 响小。 • D.浓度 过滤效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浓度越高 ,越易穿透,阻力损失增加越快。 • E.温度 影响密度和粘度,降低温度对过滤不利 。 • F.表面性质 悬浮物的絮凝特性、电位等取决于 表面特性,添加絮凝及可改善表面特性。
• 5.3调节池 • ——用于调解处理水量、水质、水温、酸度 等的构筑物 • 1)调节池的类型 • A.按结构分:砖石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 B.按废水混合方法分:水泵强制循环、空气搅 拌、机械搅拌、水利混合等。 • 目前常用的是利用调节池的特殊结构进行差 时混合,即水利混合。主要有对角线出水调节 池和折流调节池。
• 过滤机理: • 1)迁移机理——悬浮颗粒脱离流线而 与滤料接触的过程。 • 主要包括筛滤、拦截、惯性、沉淀、 布朗运动、水利作用等。 • 主要影响因素有:水流状况、滤层空 隙形状、及颗粒本身的性质(粒度、形 状、密度等)
• 2)附着机理——由迁移过程与滤料接触 的悬浮颗粒,附着在滤料表面上不再脱 离。 • 其主要机理包括接触凝聚、静电引力 、吸附、分子引力等。 • 3)脱落机理——在反冲洗时,滤料呈流 态化,附着在滤料上的悬浮物受高速反 冲水的冲刷而脱落。 • 反冲洗效果主要取决于冲洗强度和时 间。
环境污染治理设备
典型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与应 用
• 5.1格栅 • ——一种最简单的过滤设备,有一组 或多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斜 置于废水流经的渠道中,用于截留废水 中的粗大悬浮物,防止堵塞其后的管道 阀门或水泵。 • 5.1.1格栅的类型及应用 • 1)按形状:平面、曲面; • 2)按栅条间隙:粗(50~100mm)、中 (10~40mm)、细(3~10mm); • 3)按清渣方式:人工清除、机械清除。
• 2.过滤效率的影响因素 • 1)滤料的影响 • A.粒度 过滤效率与粒径dn(n=1~3)成反比。粒度 越小、过滤效率越高,阻力越大。 • B.形状 表面积大的滤料,过滤效率越高。因此, 角状滤料比球形滤料的过滤效率高。 • C.空隙率 较小的空隙率会产生较高的过滤效率和 阻力损失。较大的空隙率能提供较大的纳污空间和 较长的过滤时间。但悬浮物容易穿透。 • D.厚度 滤床越厚,过滤效率越高,操作周期越长 。 • E.表面性质 滤料表面不带电或带相反电荷有利于 悬浮物的吸附和凝聚,投加电解质或调节pH值可改 变滤料表面的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