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的故事

探险的故事
探险的故事

魏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入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出身于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他俩于13世纪60年代因经商到了中国。1271年,两人再度出访,并带年轻的马可一起前往。他们到了中国,进宫觐见蒙古族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他们在中国逗留了24年,经商发了大财。马可·波罗赢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远行中国各地,并到过印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等地。

刘雨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

1984年5月,他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

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万里长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珠穆朗玛,三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等中国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港台及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电视台报道了他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步雨青

步雨青走长江从上海开始逆流而上,现已走过8个省到达西藏。1998年春季开始长江上游万里冲刺。她将面临青藏高原的沼泽雪山、野兽出没、气候无常,还有通天河800里无人区、沱沱河400里无人区,最后到达6720米海拔的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她的丈夫贾千里一直陪同她。中央电视台、云南省电视台、昆明市电视台已作了7集专题报道。

魏顺德

他的《西部野生动物世界》专题电视片已正在拍摄完成,引起媒体极大的关注。采风团踏上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一道道大沙梁子又唤起了魏顺德老师的兴趣。丰田面包车刚一停下,他提着三角架和两部相机就跳下了车,健步如飞,转瞬之间,他已爬上大沙梁子支起了三角架,让我们汗颜,一个66岁的老人

刘立

男,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秘书长,中科院成都分院高级工程师。中

科院成都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主任,中科院成都分院外事办主任。

刘立多次组织参加西部地质、地貌、植物、植被等科学考察和科学探险活动。主要从事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景观资源开发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及文章。

刘立豁达乐观,爽朗的笑声极富感染力,作为我们国家极难寻觅的跨学科复合型科考专家,极少有人象他那样对西部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有着如此全面的了解,他在青藏高原从事科考探险活动近20年,作风胆大心细,冷静沉稳,临危不乱,他率领的队伍总能既圆满完成任务又毫发无损、全身而退,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高原之狐”。麦哲伦的故事

麦哲伦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另外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由于他的阵亡,使麦哲伦失去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机遇。

不敢冒险的人既无骡子又无马;过分冒险的人既丢骡子又丢马。——拉伯雷【法】

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美】

人生要不是大胆地冒险,便是一无所获。

——海伦·凯勒

如果你从不接受挑战,就感受不到胜利的刺激.

——彦语【英】

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

——雨果【法】

万无一失意味着止步不前,那才是最大的危险。为了避险,才去冒险,避平庸无奇的险,值得。

——杨澜

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

——卡耐基【美】

一个人若无超越环境之想,就做不出什么大事。

七律·长征毛泽东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 的 教 学 故 事

我的教学故事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在持续的摸索和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已经适合了数学教学,并且深深喜欢上了数学,教学经验提不上,但能够说有一些感受。 首先,我觉得数学教学是一项非常有趣而有研究意义的工作。在数学课上,有思维比拼,也有对错辩论,有积极的合作,也有巅峰的对决。如今的教学和我们儿时接受的教学方式真的是千差万别,我们机械的模仿和固定的思维已经不能被这些学生们所接受和满足,他们个个使劲浑身解数,在展示自己的个性思维和奇妙方法,像是在演绎精彩而又真实的故事。不知不觉,挑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甚至是挑战我,已经开始要求我坐到他们中间去听发言的学生讲课。在学生这种研究的劲头下,我怎么可能不被感染,也想好好研究一下这门课的教学,乐在其中,相识恨晚。 其次初教数学,鲜品生本理念。第一次接触数学教学,还来不及了解传统的教学方法,我就幸运的赶上了生本这个时髦而又富有成效的教学新法的学习,现在也在慢慢的摸索中和我班的孩子共同成长,因为是初识数学,孩子又是一些基础不好的三年级,所以在学习、使用这种教法的过程中,我就更加谨慎,不说大话,指望我的教法和培养方法能指引学生终生的学习,但愿我的点滴能够对孩子的发展有一点点的改变。在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我多次尝试、反思、总结,较深的体会有: 1、放手让孩子创新,适合他们的年龄阶段的创新。 我们确实比学生考虑事情要周全,也就不自觉的想为他们安排好一切,包括要学生怎么去想,怎么去做,但是我们想的不一定被学生喜欢和接受,所以还是让他们回归这个年龄段最真实和最自然的思维形式,自由的生成一些创新的东西。 2、教师要教的少,让学生学的多。 3、小组合作既促动学习,又增进友谊。 总的说来,自己懂得数学教学方面的知识还太少,不足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以后的工作中还应多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多研读教材,深入把握教学核心,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大脑,早日成为一名专业的优秀教师。

探险家的故事

探险家的故事 (一)魏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入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二)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出身于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他俩于13世纪60年代因经商到了中国。1271年,两人再度出访,并带年轻的马可一起前往。他们到了中国,进宫觐见蒙古族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他们在中国逗留了24年,经商发了大财。马可·波罗赢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远行中国各地,并到过印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等地。 (三)麦哲伦的故事 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四)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港,14岁时就到海上生活。他通过对地图和书本的学习和研究后确信,向西横越大西洋航行能到达亚洲。 (五)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 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船长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抵达南极。 (六)南森的探险故事 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他由于1888年跋涉格棱兰冰盖和1893-1896年乘“弗雷姆”号横跨北冰洋的航行而在科学界出名。南森还因为从西伯利亚、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遣返50万名战俘的工作和直接援救俄国遭受饥饿的人民(1921-1923)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金(1921-1922)。南森是一位律师的儿子。他于1861年10月10日出生在挪威奥斯陆(克里斯蒂安尼亚)附近的一个富有家庭里。1880年南森进入克里斯蒂安尼亚大

生本教育论文

走向生本做快乐的教师 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的深层意义是,以生命为本.生本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而生命的提升最终和基本上是依靠生命自身.所以生本教育强调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课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获取者。 一、先做后学先会后学 记得我在去年暑期听生本教育讲座时接触到这八个字我理解不了,自己在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老师没讲学生咋先做题,会了不就不用学了吗?那教师上课干嘛呀? 听课过程中,一节英语课让我记忆犹新。并非讲得精彩,而是课堂上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过程,让我记忆犹新。整节课教师很轻松只是偶尔的引导一下,是学生自主的探究交流把整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完成了,啊我这是才对生本教育的方法论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不是把课堂都教给学生让学生放任自流。 古人曾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学生的发展可能我们必须尽量地去尊重,在判断学生发展可能的基础上尽量地为学生的发展可能提供良好的服务,进而完成成全人、发展人、造就人的最根本的教育内涵。但是我们需要规矩。社会是人与人的集合体,不是个人的自由空间。我们培养出来的必须是社会的人而不是一切为自我的自私的人。我们必须兼顾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生本更重要的是在尊重学生发展可能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在尽量给他们提供正确发展途径的基础上渗透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唯有如此,学生才是理想的学生,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 教学过程中我也尝试用生本理念进行教学,记得我第一次上课,课前我设计了前置性小研究,我成立了小组并进了分工,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上课了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前置作业没想到学生搜集了很多材料,我发现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很积极课堂非常的活跃,我明白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反映了儿童的合理的脑神经活动过程。 二、先学后教不教而教

冒险故事作文550字

冒险故事作文550字 冒险故事作文550字 今天,我背着我的旅行包和万能的探测器还驾驶着万能飞机,就去森林里探险了。 我驾驶着飞机在黑森林上空侦查,这一片黑森林里的秘密。当我第一时间听到有声音的时候我赶忙就驾驶着万能飞机冲下去,刚到那里我就呆住了,我看到的是一片沼泽,没有陆地。我就驾驶着万能飞机继续往前走。 看见了一座阴森森的房子。上面还写着一些诅咒的话语什么的。我一进去,就看见了有一只庞大的鳄鱼正在水里游动着,能看出这里的鳄鱼非常的饿。我就小心翼翼的从鳄鱼旁边走过。等我走过的时候,鳄鱼就从地面上突然跳起。我就试着躲开,但是我躲开了,它的身体上有很多的感应器,它的感应器一向,这只鳄鱼就会知到我在那里。幸亏鳄鱼脚下一滑就摔倒在地上,我赶快的跑到了那阴森森的房子里

边。 里边有一扇门,我就用我的万能探测器探测了一下,结果出来了里面有很多被困着的动物。还有一名探险家。我就勇敢的进去,有一个神秘的声音对我说:“如果你想就他们的话,你就必须打赢我。”我说:“好”那个怪物说:“真爽快,不愧是大名鼎鼎的神秘人。”你怎么知道我 的名字。我当然知道你的名字了,要不我怎么是超级遇险家呢。我说:“有本事你就出来。躲在黑暗里算什么超级遇险家?”那个大怪物现身了。我一看,他非常的庞大,他的样子就跟鲨鱼一样。我用我的智慧就把那个灰不溜秋的大鲨鱼打败了。我就把大家就救出来。我让大家都做上我的万能飞机,我的这次探险就感觉非常的爽,我坐上我的飞船就离开了这一片黑森林。 冒险故事作文550字 “耶!今天去秋游啰!”我们班上立刻喧腾了起来,同学们个个喜 笑颜开。 一路欢声笑语,终于来到了雨花台科普游乐园。这里有好多好玩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这学期我们研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 时常在想,教师与一般职业的确是不同的,因为大多数职业一般是需要从业者个人努力从而求得成功,只要从业者个人业务熟练,技艺精湛,对待工作认真勤恳,必然会有所收获。然而教师职业的成功与否指向者并不是教师自身,而是学生,是另外一个个独立于教师之外存在的个体,教师无法包揽代替这些个体的态度、想法、情感等,而教育并非万能。正如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序言中所说:“假如你是一个裁缝,你给儿童做衣裳;假如你是理发师,你给儿童理发;假如你是牙医,你给儿童打理牙齿,这些职业都是改变儿童的外部。我们教师既不是裁缝,不是理发师,也不是牙医,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我们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培养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做牙那样地对儿童剪裁、修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这似乎有点无奈。”这无奈应该困扰过许多老师,尤其是当我们在面对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差生”时,这种无力之感尤为沉重,这时我们往往会抱怨教育的苍白,学生的品性,然而郭教授却认为这更证明了“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他认为正因为“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因此“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做不对、做不好、做不了了。”我觉得这也许就是教育家之所以成为教育家

的缘由吧。教育家是智慧的,他不会被无力与苍白压倒,他会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断探索总结,就算是逆境,也要开拓出一片希望的曙光之路,而不是怨天尤人。翻阅着这本书,感受着生本教育的神奇:一二年级才六七岁或刚刚八岁的孩子能写出洋洋洒洒数百上千字,充满创意的作品;汲取着生本教育的种种理念: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但教育家的智慧可以感染人,改变人的认识。必须先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的改变,方才能够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粗浅地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吧: 为学生的设计真正把师本和生本分离出来,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了解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是不同的,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我认为,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并不完全矛盾。所谓的为教师的设计即一切指向教师,以方便教师教为主旨,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为主的设计;而为学生的设计则在这一基础上将学生的认识水平、思考方式等等考虑进去,从而对设计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儿童学的设计。郭教授赞同为学生的设计,因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是一个个生命实体。 作为教师,备课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去询问一个教师“你会备课吗?”,可以说是一种侮辱——备课是教师的基本技能。然而看了上文郭教授的这段话,我们不妨再问问自己:“我会备课吗?”我们的备课多考虑的是自己怎样教还是学生怎样学?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是否只关注了自己和文本,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认识的基础等等?说到这里,又想起了沈大安的一段话:有人说教师解读文本,要

关于探险家的故事

(一)魏格纳的故事 (二)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出身于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他俩于13世纪60年代因经商到了中国。1271年,两人再度出访,并带年轻的马可一起前往。他们到了中国,进宫觐见蒙古族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他们在中国逗留了24年,经商发了大财。马可·波罗赢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远行中国各地,并到过印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等地。 附: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一集):魔币被窃 故事发生在七百多年前,意大利航海家马可·波罗即将卸任回国,中国古城香都国王忽必烈汗召见宰相福林,命他去宝库取一枚魔力金币,准备赠予马可,不料早有叛意的福林窃走了那枚金币,逃之夭夭。忽必烈汗遂将胸前的另一枚金币一掰为二,将半枚交给马可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二集):家族秘密 若干年后的一个夜晚,爷爷发现东方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新星,便决意将家族的秘密告诉年轻的马可,交给他珍

藏的半枚金币,嘱咐他准备远航去中国香都,探索那半枚魔力金币的奥秘。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三集):叛臣逼婚 福林篡夺了香都的王位,狂喜不已。他滥施淫威,逼迫荷花公主与他成婚,这样他才能成为合法的君王。然而公主坚贞不屈。她仰望星空,盼望救星的到来。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四集):海上风暴 福林恼羞成怒将荷花公主关进了塔楼。又借助火神的威力在海上掀起了狂风巨浪,把马可的帆船沉入海底。海鸥瑞杰愤怒呵斥:“你以大欺小算什么本事!”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五集):身陷海盗 爷爷的嘱咐唤醒了马可,他顽强地与海浪搏斗,被一艘大船救起。不料这是一艘被海盗侵占的战舰,马可在船上沦为苦力,而海盗船长垂涎的却是马可脖子上挂着的半枚金币。 (三)麦哲伦的故事 (四)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港,14岁时就到海上生活。他通过对地图和书本的学习和研究后确信,向西横越大西洋航行能到达亚洲。

探险故事-探险家的使命

探险故事-探险家的使命 有位探险家说,他探险是为了把脚印印在人类没有踏足过的地方。另一位探险家说,探险的魅力在于填补地图的空白。他们都没有说明,出现在人类没有到达过的地方,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让人甘愿尝遍千辛万苦甚至付出生命? 一次,在北京房山区的一个溶洞里,我们下到地下第七层,眼前的洞厅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而刚刚离开的第六层,洞厅里到处是造型奇特的钟乳、石笋等沉积物,仿佛童话里的宫殿。可是向导说,“这里从没有人来过。”我眼前平淡的一切霎时变得光彩熠熠。 也许有人说:你没看到它时,它已在那里存在千万年了。是的,我不是哲学史上那个唯我论者贝克莱的信徒,他认为当人不去感知一个物时,那个物就不存在。但我对这样一个问题着迷:在我看到之前,洞厅是这个样子吗? 有人说:“与后来我们看到时一样呗。”这一看法经不起推敲,因为他假设太阳没有变化、空气没有变化、人没有变化等等这样一些前提,假如这些前提不存在,比如你变了、你的眼睛构造变了,雪峰的模样肯定会变。因此,雪峰在人类看到她之前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奥秘。 七仙女的故事里,洗澡的仙女被放牛娃看见后就穿起了衣服。我们看到的世界大都是穿了衣服的仙女,只有探险家走到了离仙女最近的地方,这是探险家奔向艰险、不畏牺牲的内在驱动力。 一 在谈论生态保护的话题时,人们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但是在谈论“世界是什么”时,人类中心主义却极少被质疑。以往的哲学家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大都指的是人看到的世界,问题实际是“对人类而言,世界是什么”。 一次,我在希夏邦马峰下的冰川旁休息。一只鹰,穿云破雾,翱翔在钻石般闪烁的雪山顶上。忽然,它停住了,紧接着几乎垂直地向下俯冲,我猜它发现了猎物。在鹰的眼中,雪峰是怎样的?世界是怎样的?猎物又是怎样的?鹰的眼睛非常神奇,在俯冲捕捉猎物时,能始终准确对焦,否则它就捕捉不到猎物。鹰有着一整套应对世界的方法,在它的世界里自由自在行动。

【莫运全】立足生本教育,展望生命课堂

立足生本教育,展望生命课堂 ——国培研修总结 2014国培数学班富川三小莫运全 2014年对我来说,无疑是事业与学业双丰收的一年。今年7月,我通过公开竞聘考入富川三小,10月份,学校领导便派我这个“新教师”参加贺州学院2014年“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数学班为期3个月的培训。对于领导的关心与栽培,我深感荣幸、激动,报到之前就暗自对自己说,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与鞭策,是为了能让我更快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课堂教育与管理,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负重托。 走进国培,我认识了贺州市三县两区的31位一线骨干教师、贺州学院及来自各地的专家导师,他们的理论学识、人格魅力、职业观念、专业能力等,都让我打心底佩服。他们对我学习、生活上的热忱帮助,特别是赵取花、李辉老师及苏世群等共营小组成员对我的帮助,令我感激并铭记于心。国培期间,我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每天都在感动、感悟、感谢中得到充实。临别时,不禁让我感叹:国培学习就仿佛是“山中无岁月,谷里有乾坤”的真实写照。时光匆匆,不使虚度,这次国培,令我收获了人生经历中一笔不菲的精神财富! 感谢国培!让我明白了自己的渺小,仿佛“井底之蛙”。是的,专业理念的落后与固化、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不足,都限制了我的专业发展。感谢国培!让我全面接受新知识与新理念的洗礼,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中得到一丝明悟,让我在重复别人的迷失中找到了努力的方

向。是的,我必须改变自己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发展自己的能力,逐渐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真正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 这次国培,令我的教学能力在理论中得到升华,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可以说是收获多多,受益匪浅。现在就国培中感悟最深的几个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立足生本教育,转变教师理念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打破了以往认为教材和老师为主体的本本教育及师本教育,教育运行机制以贯之的师本模式封闭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钳制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生本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好的同学更进一步提升,弱的同学被积极带动,从而使整个班级良好均衡地发展。这是我们在奋斗过程中,始终不渝追求的最后结果。我们要始终坚信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学生之间必须合作起来,加强师生沟通、家校沟通,共同创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4个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国培开班第一课,黎琼锋教授就为我们解读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让我们了解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涵盖的13个领域下的60项基本要

生本教学的基本步骤: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就是说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叶圣陶 ●生本教育倡导的正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材要学生自己去读, 疑问要学生自己讨论,错误要学生自己剖析, 知识要学生自己梳理,规律要学生自己总结,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自学能力,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生本教学的基本步骤:1.学生课前先学 2.课堂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全班互动 4.读写拓展或者总结反思课前先学 课前先学通常以“前置性作业”的方式呈现。前置性作业合理 与否不仅关系到课堂的质量,也关系到能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一、先学的内容:整组先学每课先学 整组先学: 1、通读全组教材,了解每课内容,整体感知本组主题和文本特点。 2、查找资料,筛选整合: A、关于作者的:作者简介、代表作品、精彩片段、他人的评价以及作家的言论等。 B、关于课文的:写作背景、与文中的人、事、景等有关资料。 C、与本组主题相关的:诗词、名言、歌曲、美文等相关内容。 二、先学的时间 整组先学:周末(一般两个周末) 一课一学:晚自习或课堂 三、先学的形式:听、说、读、写、看、查、做等 四、先学的方式: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做幻灯、手抄报等) 五、先学的检查与落实 常规性任务:字、词学习小组互查 个性化任务:资料、批注、提问等课堂交流中体现 ●每课先学八件事——标段、画词、查词、注音、写字、组词、批注、提问 标段画词查新词,注音写字并组词,精彩语句写批注,提问两个课题处。 人教版五下第10册第二组“永远的童年”整组先学前置性作业: 一.读导读,明确本组的主题和学习要求。 二.快速默读本组教材,了解大致内容,感知表达特点。 三.查找资料: 1、本组课文的作者简介。 2、描写童年的优美、精彩片段或佳句5个,描写童年的诗歌1首,学唱童年的流行歌曲1首。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精选5篇)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精选5篇)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精选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探险家的故事作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1儿童节的前一天,学校的小朋友已经在准备儿童节的东西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在忙碌着,他们每年都会开联欢会。联欢会上,每只小动物都要表演节目,它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成语接龙…… 儿童节到了,小动物们都表演了节目,小松鼠跳舞、小猫唱歌……忽然,小兔子发现了一个袋子,把袋子解开后,发现里面有许多气球,小兔子咬住了气球的线飞了起来,大家见了,咬住气球也飞了上去。 大家来到了森林星球,星球中间有一棵很大很高的树,他的岁数已经有100岁了,而且还会讲话。大树对小动物们说:“你们到我嘴巴里,我把你们送到我肚子里,让你们去玩一玩我肚子里的探险队。”大家都说:“好。”于是,大家来到

大树的肚子里子,它们看见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魔鬼地带”可它们不怕,向前走去。 小动物们走到一半,听见阵阵哭声,一会儿,出现了一个女孩,她披头散发,牙齿尖尖的,笑眯眯地向小动物走来。大家毛骨怵然,而小蚂蚁却很镇静,它悄悄地跑到女孩身后发现有一个小孔不停地在吸气,它连忙找来一个很大很大的石头。 放在小孔上,这样小孔再也不能吸气了,而在漏气,一会儿,女孩消失了,大家继续向前走,一会儿就到了出口处,门前有一大堆礼物,大家各拿了一份,往出口处走去。一会儿又回到了大森林里。 这六一儿童节真有趣!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2谭辛是西藏人,有名的探险家。他探险成功后,在英国立刻成为社会风云人物。他曾讲过一则有关他自己的笑话。一次,他在一个森林里探险迷了路。经过两天盲目的奔波,终于见到了一个人,他把来福枪放下来,也把沉重的背包解下来 高兴地说:“谢天谢地,我迷了两天的路,最后总算看到了你。”那人却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我已经迷了十天路了。” 有一天,他看见几个小学生正在看课本上关于他的英雄故事,于是他也高兴地与小学生们一起看。

生本课堂教学实录

生本课堂教学实录——《一夜的工作》 老河口市第八小学李志云 一、课前两分钟 小主持人: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课前两分钟由我为大家主持。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我课前收集的一个有关周总理勤俭节约的小 故事。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安排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同学们,我的故事讲完了,听了故事,有什么感想? 生1:听了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周恩来是一个国家的总理,不搞特殊化,还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真了不起! 生2:我为周总理的一言一行感动,他真是一位勤俭节约的好总理呀!我要向他学习! 小主持人:今天的课前两分钟到此结束,我们把时间交给李老师。 二、设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谁说的吗?是啊,周恩来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是人民的好总理呀!青年时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新中国成立后,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何其芳同志一同走进总理的办公室亲眼去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吧! 师:板书课题一夜的工作

三、小组交流前置作业 1、师:同学们,《一夜的工作》是一篇略读课文,昨天晚上我们已经把前置作业布置下去了。还记得有几题吗? 生1:先把课文读三遍。 生2: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生3:最后把课文中最使自己感动的语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每处不少于100字。 师:同学们作业记得牢,完成的好不好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交流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组长做好检查,组织组员交流,等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展示。 2、小组之间检查读书,交流课文的内容,谈对画线语句的理解及感受,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掌握前置作业完成情况。 四、班级展示 师:小组合作 生:勇攀高峰 生:哪个学习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朗读? 生:我们奋斗小组来! 师:侧耳倾听。 生:洗耳恭听。 2、其他学生认真听,做好评价的准备。 (奋斗小组四位同学轮流读课文。) 生1:奋斗小组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生2:我认为奋斗小组的1号读得特别有感情。 生3、奋斗小组读得好,说明他们组预习时认真读了。 师:把勇攀高峰的“小勇士”奖给他们。接着交流第二题。 生1:审阅稿件很认真,工作后吃的很简单,两方面。 生2:我认为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叙述的。

探险的故事

魏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入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出身于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他俩于13世纪60年代因经商到了中国。1271年,两人再度出访,并带年轻的马可一起前往。他们到了中国,进宫觐见蒙古族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他们在中国逗留了24年,经商发了大财。马可·波罗赢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远行中国各地,并到过印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等地。 刘雨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 1984年5月,他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

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万里长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珠穆朗玛,三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等中国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港台及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电视台报道了他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步雨青 步雨青走长江从上海开始逆流而上,现已走过8个省到达西藏。1998年春季开始长江上游万里冲刺。她将面临青藏高原的沼泽雪山、野兽出没、气候无常,还有通天河800里无人区、沱沱河400里无人区,最后到达6720米海拔的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她的丈夫贾千里一直陪同她。中央电视台、云南省电视台、昆明市电视台已作了7集专题报道。 魏顺德 他的《西部野生动物世界》专题电视片已正在拍摄完成,引起媒体极大的关注。采风团踏上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一道道大沙梁子又唤起了魏顺德老师的兴趣。丰田面包车刚一停下,他提着三角架和两部相机就跳下了车,健步如飞,转瞬之间,他已爬上大沙梁子支起了三角架,让我们汗颜,一个66岁的老人 刘立 男,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秘书长,中科院成都分院高级工程师。中

小学德育论文:我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让“慢生”与愉悦链接韩红

学习了“生本教育”,我们不敢再提及“差生”这个字眼,生怕折损学生的自尊心,暴露自己的无能,可心里却很想说说“差生”,于是给他们重新命名——“慢生”。 说起我的教育故事,还要从我的儿子说起。 一、家有“慢生”常鞭策 幼儿园出身的我,在幼儿班练就一身“好脾气”,可那时唯独对儿子总是一副暴躁、刻薄相,我的“坏脾气”在儿子面前几乎没了遮拦。儿子上小学时,在家做作业,一有问题就问我,我很厌烦的对他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上课怎么学的,你准是……。”一再的指责、训斥,儿子在我这里找不到任何值得炫耀的资本,情绪一下子没了激情,时间久了。他有问题也不会再问我。当我发现他身上确实存在问题,向他询问时,他选择了逃避。长此以往,他慢慢滑进“慢生”的行列。我察觉到这种无形的定格带给他的改变,他由开始的孤僻,面无表情,沉默不语,发展到后来的麻木不仁,让我彻底心痛了一回。 六年的小学生活,稍纵即逝。在我的无奈、放弃中,儿子小学毕业了。有一天,我告诉他:“妈妈带一年级了。”儿子的第一反应,让我无地自容,“妈妈,您能行吗?您可千万别单独辅导学生,他们准和我一样,听不进任何解题思路,只会记得耳朵眼里疼。”难道我在儿子心目中是这般模样,儿子带有嘲讽的话语,让我有彻底改变的冲动。 是啊,我没有给他一个先天聪明的头脑,就应该还他一个积极向

上,悦纳自己的心情。现在他已经18岁了,出落成一个敢担当,有进取心的大小伙子了。每当和我聊起小学那些糗事,他总是告诫我:“您没有成就我也就罢了,现在我可以自修,您可千万要善待您的学生,别耽误了人家。等他们长大了会记住您的好。看,您这个‘差生’儿子,现在不一样优秀。”看到他从实习工作中找到的自信与愉悦,我无比的喜悦,做为家长,这比吃什么都香,喝什么都甜。做为老师,这种愉悦也来得太迟了。 二、让我的“慢生”与愉悦链接 让“慢生”与愉悦链接是我从儿子身上得到的启示。认真想一想,一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不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个体之间总有一定的差异,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这需要我们用责任和智慧面对差异,激活潜能,引导他们获得满足,愉悦身心。 “生本教育”让课堂有了不小的改变。讨论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和谐;老师不怕学生出错,向学生寻求解决方案;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彰显个性,发挥特长。“慢生”在小组合作的助推下,潜能被挖掘,愉悦情绪被激活。 韩文静,孟奥伦是“文静组”的帮扶对子。孟奥伦是组内性格较内向,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唯一可以让组内为之骄傲的就是书法规范认真,韩文静组长主动承担了帮助孟奥仑学习的任务,在进行“课前小研究”讨论时她总是让孟奥仑先说简单的问题,组长还特批孟奥

短篇探险的故事.doc

短篇探险的故事 探险顾名思义就是探究危险的地方,这可谓是一项极其危险的运动,它是在挑战人类的生存极限,以及人类的智慧、魄力的程度。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短篇探险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短篇探险的故事篇一:南美洲未知河的探险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热衷冒险的探险家。 最让他得意的是,从1920xx年结束为期两届的总统职务后,对南美洲未知河的探险。 未知河位于巴西内陆,人们之所以称它"未知河",是因为没有人知道它流向何处,也不知道它终止于哪里。1920xx年,56岁的罗斯福雄风不减当年,带着为数极少的一些人向它发起了挑战。 探险队员们分乘7艘独木舟,以平均每天32公里的速度,向未知河下游驶去。刚开始几天,还比较顺利,可就在第五天,水面上突然出现了无数旋涡,害得船身在急流的撞击下左右晃动,险象环生。 为了大家的安全,罗斯福当即决定,船队停止前进,改从另一条水路航行。 这突变的情况让罗斯福的随从们叫苦不迭。他们只好把独木舟从湍急的河水中弄到陆地上来,再运到另一条水路。陆上运输非常艰难,他们不仅要抬着笨重的船,还必须携带所有的后勤供给。 这次的陆地运船共持续了两天半,探险队好不容易才重新上

路。仅仅过了3天,罗斯福又遇到了麻烦:探险队所带的食物已所剩无几。 于是他只得再次命令队伍停止前进,就地收集野生食物命令下达后,丛林里便响起了他们打猎的枪声,几天后,猎杀的动物足足装了一船。 为了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罗斯福让队员们加快速度,日夜兼程,谁知一场灾难又在前面等着他们。 那是一个特大的急流,行驶在最前面的几艘独木舟一下就被吞没了,罗斯福在后面见势不妙,急忙命令剩余的船只后退,但独木舟已不受控制了,转眼冲到了急流前,众人慌忙跳进水里,拼命朝岸边游去,这才算保住了性命。 罗斯福为遇难的队员立了一块碑,默默哀悼了一阵,然后对剩下的人说:"大家别伤心了,像我们这样的冒险,死亡是随时都会降临的,虽然我们痛失良友,但这无法阻挡我们的前进。" 探险队员们跟着罗斯福走进了原始丛林里,发现那里到处都是印第安人留下的记号,这让他们整天提心吊胆,怕印第安人会突袭他们。 罗斯福对此也心有余悸,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不在这片充满危险和敌意的土地上逗留,重新乘坐独木舟从急流中冲下去。 想再从急流中前进,就得重新打造新船。在罗斯福的带领下,众人辛苦了3天3夜,终于造出了几艘独木舟,探险队又回到了急流中。

荆志强的生本教学经验谈

荆志强的生本教学经验谈 从荆志强的博客中看到了他到各处作生本报告的讲话内容,觉得很有借鉴意义,转载上来和大家共享。 一、践行生本教育的做法: 1、设计前置学习:为学生选好书等资料,提前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先自学。(一定要先独立思考)“练在讲之前”。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整理、归纳:分三块内容:一、知识点二、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题目三、方法小结、数学思想等。 2、小组合作探究:纵横小队行动从而带来整体提升。 为了保证每个同学、每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位,横向把全班分成6个中队,18个小队,队长负责制。纵向有策划、订正、纠错、检查小队等等。根据各人的特长,因人设岗。人人都有责任,每人积极性都发挥到极致。一个教师,没有三头六臂,更不是千手观音,而班上四五十个学生,只要想办法把他们组织起来,热情焕发出来,潜力挖掘出来,那么这个班级就是藏龙卧虎之班。 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先学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由中队长组织讨论,对一般的问题先由队内讨论解决(大部分);不能解决的问题(少数)由队长做好记录、汇总、并统计出错误率准备课堂讨论。 上来展示的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特别是复习课(你认为最想讲的题),基础知识尽量找差生(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组内其它人补充。典型例题让中等生来展示、讲解、点评。方法小结一般让优秀生来进

行。 零作业批改:学生抢!检查小队、查作业做的情况。绝招----自愿报名:批作业、查作业、纠错、一切事务。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来,提升自己。特别行动队,对不认真学习,过程写的不详细,或怀疑有抄作业的人,象检察院一样随时审查。(不满意的人随时找来查) 同一队的人,互相帮助,共同努力,队员们觉得学不好对不起其它组员,所以每天都在想着把事情做好,争取多加分为队里作贡献。队长管的很严:有2人考的80分以下,不准吃东西、连上厕所都要限定时间。(10分钟太长)原来一有空闲聊天讲话的,现在一有时间讨论,质疑。我现在主要工作就是指导方法,要他们不要抓得太紧。传统教学就象一列普通列车,只有一个车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教师)而生本班级就象一列动车组,节节有动力,人人有活力,大家一起飞奔! 3、学生上台展示:我的课堂有多根教鞭、上课时学生可直奔讲台,用投影展示自己的做法,手执教鞭讲给大家听。同学们只要有不同想法,可自由地上台质疑,每到此时学生总是抢着上台、争着发言。遇到疑难杂症,班级中心组成员便会披挂上阵,奋力攻克,学生成就感得到极大满足。老师不教而教,仅在关键处点拔。也就是“讲在关键处”。总而言之: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便充满活力。 由于各路豪杰,粉墨登场,颠覆了传统课堂,转换师生角色。把课堂变成剧场,小品、相声的舞台;老师变成导演。媒体上说我上课

学做一个有故事的教育人

学做一个有故事的教育人 ——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南阳市第七十二小学校 强克范

学做一个有故事的教育人 ——外出学习心得体会11月7日——11月11日,示范区教育中心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外出学习。这次外出学习是教育中心领导建设学习型队伍的有益实践。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收获满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归来,我又认真看了笔记,进行了思考:面对学校的现实问题,不学先进的管理经验则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学习新的管理经验则要与学校的现实相结合,否则新的管理经验就无用。怎样把学习到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学校现实相结合,并付诸实践是当务之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一、学故事。 本次参观学习活动共三所学校,分别是郑州市85中学、西安市高新一小、咸阳市高新一中。 (一)、校园管理井然有序 1、这三所学校,布局合理,风格迥异。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到位。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令人赏心悦目。

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卓有成效。郑州市85中学以“和礼共生”为学校主题文化。西安市高新一小,综合楼高端大气。各功能室齐全。 2、每所学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二)、课程改革扎实开展。 1、每所学校都有自己课堂建设思路。学校校长、业务副校长都是抓课改的行家里手。 2、教改的关键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关键是师生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譬如郑州85中学使用“三环六步”教学模式,陕西省两所学校均使用“五三三”教学模式。郑州市85中学张秋艳老师讲授《乡愁》一课,突出的亮点有三:一是朗读指导方法多样,语气语调重音指导到位。二是以读促悟,学生交流反馈,引经据典。师生引用古诗词名句有十余句以上,充分体现了大阅读。三是以读促写,水到渠成,一气呵成。 3、校本教研也有效开展。 (三)、德育管理彰显品质

探险家故事大全

中外探险家的故事 1.麦哲伦的故事 麦哲伦(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由于他的阵亡,使麦哲伦失去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机遇。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个环球航行的人。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个多月的航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2..张骞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张骞回来后,使大汉皇帝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的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3..玄奘的故事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主要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险峻的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 4..徐霞客的故事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游历名山大川,历时30余年,不畏艰险,足迹遍布今江苏、浙江、江西、两广,及云贵高原等17省。每到一地,即按日记事,将所见所闻写成日记体裁的游记。对各地的山形地貌、川河源流及地质、气候、物产、民俗等深入进行探索,详尽记述。他详细考察了我国西南地区岩溶的分布、类型、成因和农业利用,是世界上研究岩溶地貌的第一人。明思宗崇祯十四年 (1641),徐霞客病故。其遍访各地的游记,由季会明等人整理成书,名为《徐霞客游记》。

生本课堂教学设计

篇一:生本课堂个性教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乌苏市第五小学生本课堂个性教学教学设计 篇二:“生本课堂”教学案例5 《中国龙》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本节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三年级第6册第10课《中国龙》。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 二、案例描述 师:乾隆皇帝当年游曲阜孔庙的故事。 (我的教学意图:与学生拉近距离。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留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1、它是河流里最凶猛的动物; 2、它头上有树杈; 3、它的身体又长又灵活; 4、它的爪子最锐利; 生:龙 师:原来同时拥有这些特征的动物是龙! (导入新课,我书写课题一中国龙) 师: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身体长的有鳞、有角、能走、能飞、能游泳,很神奇。 生:“成语里,美术作品还有舞龙舞狮闹元宵??” 三、案例反思 1、案例概要 在本案例中,我首先让学生了解龙是中国民俗传统的吉祥动物,赋予神气的力量,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在教学中,利用讲故事、做游戏、音乐等形式教会学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龙的形象,如:“头大、爪大、尾大、鳞片”花纹众多等。在制作中,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彩纸,采取剪、贴等方式做一只有趣的小纸龙。 (一)课堂氛围很好 本课不仅要达“到能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栩栩如生的龙”的目标,还要让学生体会龙的精神,为我们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而自豪。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我安排了欣赏歌曲《龙的传人》,同学们听到歌曲后很感动。在情感上达到了共鸣,达到了升华。下课后,同学们迟迟不爱离去。 (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本课将学习主人的位置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学会小组内合作的探究分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学习方法,为了能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我 (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