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甲骨文:商: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2、文字演变
(1)脉络:
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
书法字体
字 体 ⑴小篆 创立或成熟时间 创始于秦代 特 点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 案美
⑵隶书
始于秦朝, 流行于汉 起源于汉初.成熟 于东晋
新石器时 岩画 代
战国、汉 帛画 代
魏晋 唐代 文人画 画种丰富
自然、生动、质朴、 粗犷,又不失浪漫 浪漫、神秘 又不失古拙
社会危机、士人 顾恺之 凸显个性“以形写神” 群体形成 政治统一、 吴道子 创制法度,雍容华贵 经济繁荣推动文 “吴带 化发展 当风”
宋、元
文人山水 画 风俗画
注重意境 描绘市井生活 不拘成法
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考试说明
(1)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书法 中国画 (2)文学成就 :诗经 楚辞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3)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京剧的产生
(一)、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1、文字起源:
原始文字符号: 新石器时代
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局部)
4.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 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 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
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有利于交流传播 ④摒弃文化传 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关于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觉阶段 ②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发阶段 ③魏晋以前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少有追求审美功能 ④魏晋以后书法兼备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书法美成为 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概述

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概述

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概述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概述。

一、唐代文学艺术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文学成就辉煌。

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有诗歌、散文和戏剧。

唐诗是唐代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学形式,以李白、杜甫、王维等人为代表的众多诗人成就了千古传世的佳作。

散文方面,韩愈、刘禹锡是著名的散文家,他们的散文作品表达了对时代悲悯、社会现实的关注。

此外,唐代的戏曲艺术也很发达,如《长恨歌》、《王胡马》等都是当时的经典作品。

二、宋代文学艺术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宋代诗坛上,诗人们提倡咏史抒怀,注重结构技巧和审美效果,以苏轼、黄庭坚等为代表的文人诗派在这一时期形成。

除了诗歌,宋代也产生了大量的散文,如欧阳修、陆游、苏轼等人的散文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小说,代表作是《红楼梦》和《水浒传》,这些作品塑造了众多具有个性鲜明、形象逼真的人物形象。

三、元代文学艺术元代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转折点,由于蒙元政权的崛起,文学艺术呈现出新的面貌。

元代以沈括、赵长卿等人为代表的文人开创了一种新的散文风格,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追求艺术上的变革。

元代的戏剧艺术也有重要的发展,其中元杂剧是元代剧种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方式在当时备受欢迎。

四、明代文学艺术明代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涌现出一批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明代的诗歌以汤显祖、杨基等人为代表,他们以清新明丽的风格和典雅华美的语言吸引了大量读者。

明代也是散文的繁荣时期,杨慎、冯梦龙等人的散文作品受到了广泛赞誉。

戏剧方面,明代的京剧和昆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形成了优秀的表演传统。

五、清代文学艺术清代文学艺术以古文复兴和戏曲改良为特点。

清代文坛上的代表作有纪昀的《四库全书》和郑燮的《杂剧》,他们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古代文化发展史——文学艺术

古代文化发展史——文学艺术

古代文化发展史——文学艺术
一、先秦时期
内容: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步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现实感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商朝出现甲骨文,汉字已形成成熟的体系
二、秦汉时期
内容:汉代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作出文体——赋;汉赋辞藻华丽,以司马相如为代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内容:中国书法艺术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王羲之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魏晋时期,晋画家顾恺之创作《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的艺术思想四、隋唐时期
内容:唐朝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唐朝出现情节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唐代楷书草书步入盛世;绘画代表是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五、两宋时期
内容:词称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与标志;小说是宋朝供说书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北宋张择端所作《清明上坟图》是庙会市井生活的著名作品六、元朝
内容:宋代散曲兴起,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散曲与元杂剧合称元曲
七、明清时期
内容: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戏曲艺术成熟。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与文化气息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与文化气息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与文化气息古代中国是一段辉煌的历史,其文学艺术和文化气息深深影响着现代中国的文化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这个对比鲜明的时代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气息的独特魅力。

一、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和戏曲等多种形式。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敦煌壁画到水墨画,从《梨园春》到京剧,古代中国文学艺术丰富多彩,传承千年不衰。

1.1 文学古代中国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它反映了西周时期的风貌和民间生活,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自唐代以来,诗歌达到了顶峰,杜甫、李白、白居易、王之涣等一批文学巨匠,成为了唐诗的代表。

清代是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严复、纳兰性德、李清照、辛弃疾等文学家成为了清代诗歌的代表人物。

除了诗歌,古代中国文学中,小说、散文、传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至今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人们。

1.2 绘画中国绘画包括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石刻画、壁画等多种形式。

古代中国的绘画以山水画最为著名,山水画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人文自然观和审美观,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清代画家郎世寿在《束缚图》中所表现的壮美而隽永的意境,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的艺术巅峰。

1.3 音乐舞蹈古代中国的音乐舞蹈艺术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且几乎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史记》中就有记载,汉武帝时期的各项宫廷舞蹈普及到民间。

中国的民间音乐舞蹈也非常盛行,如《六六大顺》、《红绸舞》、《梅花三弄》等,它们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节日庆典的气氛。

1.4 戏曲古代中国戏曲是唯一一种连续流传至今的艺术形式。

大概分为两种类型:北方的京剧、评剧、黄梅戏等,以及南方的粤剧、闽剧等。

中国戏曲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它的音乐、唱腔、表演等方面都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

二、文化气息文学艺术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气息,而文化气息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国文化强调“人伦”,即以家庭、亲属关系为中心的社会关系。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与美学思想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与美学思想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与美学思想古代中国正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孕育地,也是众多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想的发源地。

通过对各个朝代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了解,我们可以对古代中国的美学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文学艺术1. 诗词诗词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景色、生命、情感以及社会时代的认识,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独特的诗词艺术。

从最早的《诗经》到唐代的杜甫、李白、白居易,再到宋代的苏轼,每一个流派都是具有深刻意义和不同艺术特点的瑰宝。

2. 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代表作品,它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情感为线索,通过对宝玉和黛玉之间情感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的相对和谐,这是中国小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清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也展示了古代中国想象力的丰富性。

3. 戏曲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在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下完成的。

它们以词曲、音乐、舞蹈和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传达着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的感性理解。

京剧、豫剧和昆曲等民族剧种是最负盛名的。

二、美学思想1. 养生之道古代中国的养生之道是从“道德行为”和“食谱养生”两方面进行的,它们都深深地融入了美学思想中。

例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顺应水火”,秉持阴阳五行的哲学概念,来修养人体。

此外,饮食文化也是养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熬制浓汤和本地菜肴这样的传统交流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音乐美学中国古代乐器有“箫、琴、瑶琴、筑、磬”等五种。

音乐美学是文化、思想和音乐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乐器的制造、演奏和乐曲的创作都与这种相互关系紧密相连。

《诗经》中的许多诗都有音乐效果,古代的音乐艺术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文化经验和音乐美学。

3. 艺术审美古代中国人提倡“和谐的审美”,强调修养自己,使自己和周围自然和人文环境达到完美统一。

古代绘画的描绘是以意象为基础,通过画面所传达的感性乐趣来打动人们的心灵。

传统的对自然环境的赏识与对古代文化的重视,使得我们从古代的艺术品中,发现了自己来之不易的审美觉醒。

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文学1.先文学(1)先文学主要包括深化、散文、诗歌等,(2)先散文包括历史著作和诸子百家两部分。

历史著作:《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诸子百家:《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非子》、《公龙子》、《吕氏春秋》等。

(3)《诗经》产生于周代,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包括“国风、大雅、小雅、颂”四部分。

其中,“国风”大多采自各地的民间歌谣。

战国时期,屈原等创作的《楚辞》以浓郁的楚国风情,磅礴的铺排比,绮丽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千百年来为人所传诵。

2.汉、、两晋、南北朝文学(1)赋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

赋源于楚辞,其特点是文句工整,手法铺,典故众多,辞藻华丽,变化多端。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汉代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妇病吟》、《十五从军歌》、《陌上桑》等尤为脍炙人口。

(3)南朝田园诗所表现出的江南水乡的妩媚和细腻,极具江南文化特色。

(4)《木兰辞》、《敕勒歌》为代表的北朝民歌则充分反映了北方民族的剽悍和豪放,体现出北方文化的特色。

(5)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不朽的史学名篇,在文学领域中同样享有极高的声誉。

(6)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皆为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

(7)肖统的《文选》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3.唐代诗歌(1)唐代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在《全唐诗》一书中,共有2300多名诗人创作的近5万首诗歌。

(2)白以其在《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诗篇中的奇特想象、大胆夸和超然飘逸的气质赢得了“诗仙”的美名。

(3)杜甫通过《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春望》等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被尊为“诗史”、“诗圣”。

(4)白居易则因《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的创作成为新乐府的旗帜。

4.宋元词曲(1)宋元时期,词、曲、戏剧创作空前繁荣。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其源远流长,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史上,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其源远流长又发展极为丰富,另一个则是其注重实用,体现实际生活的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传统小说、戏曲和诗词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

一、传统小说在中国传统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性道德思考。

《红楼梦》便是代表之一。

这本小说内容丰富,亦蕴含着成千上万的经典诗句,其中融入了作者渗入进去的思想、品格、道德理念等方面的积淀。

许多人将之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

而《西游记》则是一部几百年来备受欣赏的奇幻记忆,其中描绘了一场场惊险的旅程,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和人道命运的深刻温情考虑。

此外,还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经典小说,均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二、戏曲戏曲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中国的戏曲品种丰富多彩,以北京曲剧、晋剧、河北梆子、昆曲、黄梅戏、评剧、京剧、豫剧、川剧等为代表。

其中,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其历史长久,源远流长,广泛被推崇。

京剧的训练和表演都非常严格,但是因其华丽的造型和惊人的气魄,京剧演员得到了极大的敬仰。

而黄梅戏则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古老的表演艺术,它的精髓在于抒发清新和富有感性的情感,功底要求很高,演员要在唱、念、做、打四个方面达到一定的成就。

三、诗词中国古代诗词之美被世人所称道。

在中国,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因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层次的文化背景而成为经久不衰的东西。

中国古代诗人擅长刻画人的情感和表达人的感受,内容充满着缅怀故人、抒发感情和歌颂美景等方面的精粹。

唐代诗人李白所创作的《将进酒》一诗便是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诗人的创作水平:诗中引荐了李白奔放豁达、豁达向上的个性和精神风貌,展现了壮志沉吟、豪情万丈的美妙诗意。

近百年来,诗歌创作在中国依然处于繁荣发展的状态。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具有深刻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是一个文化灿烂的时代,其中的文学艺术成就尤为璀璨。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和艺术形式。

本文将从诗词、散文、小说和戏曲四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一、诗词中国古代诗词是世界上最为独特而瑰丽的艺术形式之一。

诗以其简洁、抒情和韵律感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和研究者。

自古代的《诗经》开启了诗歌的宏大史诗之门起,到唐代的盛世,中国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

其中,杜甫、李白、王维等诗人的作品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二、散文散文作为一种文体,较诗词而言更加自由灵活,中国古代的散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

古代的散文作品多以议论、赋咏和游记等形式呈现,内容涉及政治、社会、人情、风土等各个领域。

《庄子》、《论语》、《资治通鉴》等作品都展示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之处。

三、小说中国古代小说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文学的又一次进步。

小说以其丰富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深刻的思想塑造,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戏曲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又一瑰宝,它通过演员的表演和音乐的伴奏,将文学作品逼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中国古代的戏曲有多种形式,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

这些戏曲形式都以其充满戏剧性和情感张力的表演风格吸引了各个阶层的观众。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在诗词、散文、小说和戏曲四个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情感,更成为后世读者学习和欣赏的宝贵艺术遗产。

通过学习和传承古代文学艺术,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历史和人文精神,同时也为当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灵感。

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传承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将其发扬光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时期
背景: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思想:走向一统,儒家取得独尊地位, 汉字 书同文 以小篆 为基础 帛画体现 汉赋散文 书法处于 浪漫神秘 铺陈辞藻 自发阶段 不失古拙 文采华丽 绘画 诗歌 戏曲
时期 秦朝
汉朝
隶书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
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政治:国家处于分裂 动荡之中,但局部稳定 思想文化:三教并立,思想多元,富于个性的文人群 体的出现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 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 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帝国走向没 落。
二、唐诗:
1、唐诗繁荣原因:
2、典型代表: 3、时代特征 4、唐诗特点 :
• 四、元散曲——元代兴起的新诗体 1、兴起背景:
①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②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③对诗词的继承
2、形成: 在宋、金俚曲俗谣基础上经后世文人重
新制作而成的。
3、代表人物: 关汉卿、马致远 4、特点: 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
五、小说(明清) • 社会背景:
下课啦!
一、先秦秦汉的诗歌:
1、《诗经》: (1)历史地位: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创作时代: (3)主要内容: 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 风、雅、颂
(4)代表作: 《硕鼠》《关雎》《蒹葭》
影响: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2、楚辞:(战国)
(1)主要特点: 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自由灵活;
国力强盛,文化开放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1)浪漫诗: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 李白(“诗仙”)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2)田园诗:清新 恬静 ---- 王维、孟 浩然
(3)边塞诗 ---- 昂扬进取 ---- 高适、岑参、 王昌龄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时期 书法 绘画 诗歌 小说 戏曲
隋唐 书法艺术 雍容华贵 唐诗兴盛 时期 达到高峰 盛唐景象 李白 倡导法度 张扬个性 狂放不羁 吴道子 杜甫 重法度 吴代当风 忧国忧民 重理论 白居易平实
两宋时期
背景: 经济:封建商品经济繁荣,城市繁荣, 市民阶层出现 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政治:一方面,结束割据,局部统一,政局相对稳定; 另一方面,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 思想文化:程朱理学兴起;重文,文人阶层兴起。
二、唐诗:
1、唐诗 繁荣 原因
国力:强盛 政治:统一 经济:繁荣 思想文化:多元 教育:科举取士(以诗取士) 中外交往、民族交往:频繁
2、典型代表: 李白、杜甫、白居易
思考:下面五首诗分别属于哪个流派?反映了当 时怎样的时代特色?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内部因素: 徽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吸取其它剧种的艺术形式;
影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发展的因素
2.产生过程
1)京剧的发端遇到了什么契机? 京剧的发端的契机是: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 2)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标志事件是四大徽班进京 3)京剧什么时候形成? 京剧正式形成大约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4)京剧在什么时候形成第一个高峰期? 清同治,光绪年间
元杂剧
思考:
元杂剧兴起于我国哪一区域?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为什么 这么说?又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地位?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1、地区: 北方 2、历史地位:元杂剧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因为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 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 情节和角色配合,所以说……
3、元杂剧成熟的原因
时期 书法 绘画 凸显个性的 文人画 顾恺之 以形写神 小说 戏 曲
魏晋南北 书法进入 朝时期 自觉发展 阶段 书圣王羲之 兰亭序
隋唐时期 背景: 经济: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政治:一方面,政治统一,社会安定; 另一方面,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思想文化:一方面,思想文化呈现多元性;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造就了大量文人士子。
政治文明发展历程
经济文明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和科技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中国古代文艺总结
原始时期
时期 新石器 时代 汉字 刻画符号 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速度加快,
思维能力提高
绘画
诗歌
戏曲起源 以傩驱鬼
绘画原始 自然质朴
中国古代文艺总结
三代时期 经济:井田制,劳动动人民集体劳作
时期 书法 绘画 两宋 宋四家 文人山水 时期 追求个性 画兴起更
倡导有意 无法 篆刻艺术 发展 加注重写 意 民俗画 兴起
诗歌
宋词 达到 繁盛 豪放 婉约
小说
话本
戏曲
南戏 兴起 民间 流行
背景
元朝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推动文化发展 政治:一方面,推行民族分化政策,压制汉族文人, 他们 进取无望,将才情宣泄于文学艺术创造能; 另一方面,国家统一也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民族: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
思想文化: 其它领域——思想等; 自身领域——横向交融、纵向继承 中外民族交往:
文学艺术是时代特征(经济、政治)的反映,是文明长期发展积淀
文学艺术是时代特征(经济、政治)的反映,是文明长期发展积淀
思考,下列引文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诗经· 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诗经· 北山》:“浦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宗子维城”。 班固《两都赋》:“九市开场,货别遂分, 人不得顾,车不得旋。” 杜甫《亿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①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②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 ③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 现实进行批判
• 代表作: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 梅》;“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 世通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 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
小说(明清)
• 特点: ①通俗文学发展
②侵染着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③带有批判现实的色彩
• 意义: P40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与成熟 宋代南戏
产生背景
瓦 舍
宋代戏曲形成的大背景
1政治: 宋代结束了分裂,统一与安定局面的 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2 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社会 生活要求丰富多样; 城市繁荣, 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3 文化: 宋代文化科技繁荣,尤其话本为戏曲演出 提供了素材等;
唐诗题材风格丰富多样,流派众多, 诗人辈出,佳作如林 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三、宋词——“长短句” 1、代表人物: 李煜、苏轼、李清照、岳飞、辛弃疾、陆游
2、派别 豪放、婉约 3、宋词繁荣的原因:
1)宋代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和城市日 趋繁荣,市民队伍壮大,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 生活的需要; 2) 两宋之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便于 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
国力强盛,文化开放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政治黑暗、矛盾尖锐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帝国走向没落
红绒毯 白居易 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地 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 衣作地衣。
(4)现实诗 ---- 凝重浑厚 沉郁顿挫 ---- 杜 甫(“诗圣”、“诗史”)、 白居易
1) 经济上:城市经济繁荣发达和市民阶层壮大, 对通俗文化的需求增强; 2)政治上:元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知识分子的 地位非常低下,他们将 一腔怨情宣泄在 戏剧创作中; 3)文化上:唐宋小说和戏曲的繁荣为元杂剧的创作 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借鉴;
3 元杂剧的代表人物
关 汉 卿 画 像
关汉卿(1230?—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 京市)人。元代杂剧作家。据记载,关汉卿共创作了63个 剧本,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 《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3、京剧的历史地位
• 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 • 不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 也放射着奇光异彩。
时期
书法 书法更加 追求个性 篆刻成为 独立艺术
绘画 继承发展 风格奇特 不拘成法 八大山人 扬州八怪
小说 章回小说 歌颂商人 批判现实 四大名著 文学总结
戏曲 京剧兴起 戏曲顶峰
明清 时期
规律总结
结合所学,思考影响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因素: 封建经济、尤其是封建商品经济
政治因素: 政体发展、政局、政策
政治:早期政治文明形成
文化:青铜时代 时期 汉字 绘画 诗歌 西周初期 诗歌传世 戏曲起源 发展为 傩仪
商周
甲骨文
中国古代文艺总结
春秋战 国时期 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兴起 政治: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社会分裂,政局动荡 文化: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时期 春秋战 国 汉字 文字混乱 绘画 帛画出现 诗歌 诗经 楚辞 戏曲
《 感 天 动 地 窦 娥 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