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应用PPT课件
抗环瓜氨酸肽(CC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抗环瓜氨酸肽(CC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1)天津华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个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致畸性的自身免疫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32%~0.36%,发病病因尚不清楚,其病理损害为关节的滑膜炎,许多患者在发病两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RA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RA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有国外学者报道,抗CCP抗体在疾病的早期就可出现阳性,甚至在临床症状出现前,且抗CCP抗体阳性的RA早期病人较阴性者更有可能发展为侵袭性疾病[1]。
现行的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以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符合此标准时病人常常已经出现骨关节破坏,不利于早期诊断。
RF用于检测时,由于在健康人群、各种感染性疾病及B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RF都有可能阳性,因此RF对RA是一个敏感但不是很特异的指标,当临床症状不典型时,很难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使得该指标在临床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2,3]。
抗环瓜氨酸肽(CC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2)天津华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从1964年证实抗核周因子(APF)是RA的特异性抗体并可在疾病早期出现后,又陆续发现抗角蛋白抗体(AKA)、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cytokeratin fil ament aggre—gating protein,filaggrin)抗体(AFA)以及抗Sa抗体都对RA具有高度特异性,可在疾病早期出现,新近认为上述抗体在化学结构上具有相关性,APF、AKA、AFA的共同抗原决定簇都含有瓜氨酸,故称之为瓜氨酸相关自身免疫系统,此系统可能在R A的发病及发展中起作用。
2000年,国外首次报道,根据filaggrin的cDNA序列合成一条含瓜氨酸的环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并用于ELISA检测,发现其对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视为R A新的血清标志物[4]。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意义

1 2 方 法 .
1 2 1 抗 C P抗 体 检 测 将 试 剂 盒 ( 德 国欧 盟 公 司 提 供 ) .. C 由 平 衡 至 室 温 , 待 检 血 清 按 15 将 :0的 比例 稀 释 。整 个 实 验 过 程 严 格 按 照 说 明书 进 行 操 作 。 采 用 E IA 间 接 法 , 稀 释 后 的 LS 将
患 者 进 行 血 清 探
注: 与 R ① A组 比较 , < . l P 0O 。
2 2 不 同年 龄 R 患 者 抗 C P抗 体 检 测 结 果 各 年 龄 段 患 . A C 者 抗 C P抗 体 阳性 率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表 2 C 见 。
抗 C P抗体 阳性 5 C 0例 , 断敏 感性 为 7 % , 异性 为 9 % 。 类 风 湿 因子 ( F 阳性 5 例 , 断 敏 感 性 为 8 % , 异 性 诊 8 特 0 R ) 1 诊 0 特 为 7 % 。抗 C P抗 体 和 R 1 C F两 者敏 感性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异 性 比 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 . 5 。结 论 抗 C P抗 特 P 00 ) C
检 测 到 , 至在 一 定 比例 的 正 常 人 中 也 可 被 检 出 , 此 给 甚 因 临 床 诊 断 R 带 来 一 些 困 难 。 近 年 来 发 现 ,抗 环 瓜 氨 酸 肽 A
表 1 2组抗 C P抗 体 及 R C F的检 测 结果
例( ) %
( C ) 体对 R 的 诊 断 有 较 高 特 异 性 , R C P抗 A 在 A早 期 可 出现 阳 性, 断 R 诊 A特 异 性 达 9 % , 敏感 性 较 R 0 但 F低 。 笔 者 采 用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法 ( LS 对 6 E IA) 4例 R A患 者 以 及 4 2例 非 R A
Anti-CCP

类风湿关节炎流行病学
• 全球发病率1%左右,中国发病率为0.32-0.36%,约400万人 • RA 多发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2~1:4 • RA 的女性高发年龄在35-44岁,男性高发年龄在55-64岁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症状不明显,临床确诊困难,患者丧失正确诊断和治
疗的机会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挑战与机遇
2009 ACR/EULAR 联合推荐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每个范畴取最高值,总分超过6分即可诊断为 RA
• 受累关节 - 1个中到大的关节(0分) - 2-10中大关节(1分) - 1-3小关节(2分) - 4-10小关节(3分) -超过10个小关节(5分)
• 滑膜炎持续时间 - 少于6周(0分) - 6周或更长的时间(1分)
Elecsys Anti-CCP 临床应用
利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及时干预
• 早期 RA 诊断的重要指标 – 10%的 RA 在首个临床症状出现前10年左右即可检测阳性 – 40%的 RA 发作和70%的 RA 首次就诊前1年出现阳性 – 可早期预测未分化关节炎向类风湿关节炎的的发展 • Anti-CCP(+)的患者93%进展为类风湿关节炎 • Anti-CCP(-)的患者25%进展为类风湿关节炎
15μ L 血清、肝素锂或 K3-EDTA 抗凝的血浆 7-500 U/ml 2-8度保存12个月/试剂盘与冰箱交替保存4周 批内检测精密度离散系数 CV 值<5% 多中心检测精密度离散系数CV值约为1% 17 U/ml 68% Non-RA:97% 健康人高达99%
Anti-CCP Training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产品培训
目录
类风湿关节炎 Elecsys Anti-CCP 产品介绍
anti-ccp的临床意义

繁琐 繁琐 自动化 自动化 自动化 简单
时间
2h/15min 2h 18min 18min 10-15min 2h/15min/ 15min
结果
其它
上海科新 酶免、胶体金 欧盟 酶免 罗氏 化学发光 雅培 化学发光 鹏一(深圳) 生化 酶免、胶体金 热景 、上转发光
半定量/定性 单人份检测成本高、出结果慢 半定量 单人份检测成本高、出结果慢 定量 定量 定量 结果不准确 半定量/定性/ 可单人份检测、出结果快 定量
单一RA标志物的不足之处——特异 性低
类风湿因子(RF):RF检测对于诊断RA非常重要(主要治疗
指南中都包括这个指标) 确诊的RA患者中,约80%可检出RF(即, 灵敏度比较好) 但是 … • 10 – 15%的健康人也可检出RF • RF检测阴性不能完全排除RA (如, 疾病早期, 可能是处于缓解期 等) • 导致RF升高的常见疾病有:
anti-CCP的临床应用
三、RA预后评估和疗效判断
• RA患者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浓度越高,容易 出现微小关节损坏,预后越差; • 此外,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抗CCP抗体,通过对比治疗前 后的抗体浓度是否下降,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小结
RA的鉴别诊断 RA早期诊断 RA预后评估和疗效判断
3
2 1
RF阴性的RA 患者 (血清阴性RA) 中有24-69% 的Anti-CCP阳性
1.Suzuki et al. Scan J Rheumatol 2003;32:197-204 2.Quinn et al. Rheumatology, 2005 3.Vallbracht et al. Ann Rheum Dis 2004;63:1079-84 4.Fernandez-Suarez et al. Clin Chem Lab Med 2005;43(11):1234-39 5.Choi et al. J Korean Med Sci 2005;20:473-84.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运用

但 是在治疗期 的 R A患者 中灵敏度却 很高【 3 ] , 现在 只作 为辅助 指标 , 所 以这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 的困难 , 因此 , 早 期诊 断 R A 非 常重要 。有 文献报 道 , 在R A疾 病早期检测到抗环瓜氨 酸肽 抗体, 并 对患者早期联合应 用改善病情药 物治疗 , 或 许可 以延
师 确诊 、 符合 美 国风 湿病 学会 ( A C R) 1 9 8 7年标 准…的类 风 湿 性 关 节炎 患 者 8 5例 , 其中R A早期 4 8例 , 治疗 期 3 7例 ; 男 5 0例 , 女3 5 例, 年龄 1 9 岁 5 岁, 平均年龄 4 2岁。 1 . 2 标本 的采 集和保存 早 期和治疗期 的类 风湿 性关节 炎患者 均于 0 8 : o 0空腹采 集静 脉血 3 mL ,离心 机分离 血清 , 0 — 5℃的血 清可保 存 4 8 h ,如果不 能及 时检测 可置 一 2 O℃保
【 关键 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 湿
因子 检 测
类风湿性关 节炎(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i t s , R A) 是一种病 因到 目
前还 不是很清楚 的的慢性炎症 性全身性疾 病 , 是 以慢性 、 对称
性、 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 为主要 临床 表现的 自身免疫性
说 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见表 1 。
表 1 早期 R A和治疗期 R A患者抗 CCP抗体和 RF的 阳性 检 测 结 果 例 ( %)
R . F采 用免疫 比浊法定量检测。结果
抗 C CP抗体在 4 8 例早
期 RA患者 中, 检测 阳性率为 7 9 . 1 7 %, 远 高于 RF的 2 7 . 0 8 %; 抗 CC P抗 体 在 治 疗期 的 3 7例 R A 惠者 中 ,检 测 阳 性 率 为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及对关节侵蚀预测的

< #
E0,H’/)1Q *F651)’,H/0(P ./)(U,Q0/0(1) /)V P1.N(),V V(Q,/Q, () F&4 ()U,P0(1)6_(M _(Q EP( "7==$ "# #E-HH2 7! %Y$<EO@#E6 ‘-HH( \a^T/b(/ O;,TT/TT( \aK1)/PP1TQ( ^a,0 /2[F,H/0(0(Q & X(T-Q ()U,P0(1) () Q-NQ,0Q 1U ),1H2/Q0(P ‘Z.H’1HT12(U,T/0(1)Q )10 /QQ1) P(/0,V W(0’ PTZ1M21N-2(),.(/[‘,-c,.(/ "7==$ "7"Y<?7O<??[
节侵 蚀的关系 ( 方法
者诊断 +9 的价值 ) 将 %& 例 +9 患者分为轻微关节侵蚀组 "’ 例 # 第 7 组 % 和严重关节侵蚀组 (" 例 # 第 ! 组 %" 分析与 +9 关节侵蚀相关 的因素 ) 结果
< 种抗体诊断 +9 的 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分 别 为 ! 抗 &&8 抗 体
!"# $%&’()*+%, *%’(%-%,.(,/ )- .(+%0,1,2%, ,%+3422%(.+/$ 5/5+%$/ .(+%6)$1 &($ %+* 53/$%,+%7/ 7&24/ -)3 &3! +%,42&3 /3)*%)( %( 5&+%/(+* 8%+" 3"/49&+)%$ &3+"3%+%* "#$ %&’(&)*+, -#. /0)*, 123/ -0)’40), !$3/ "&05’65)*, 723/ 30)’8&)*9 +:;80<=>;)= 5? #>>@)545*A B CD;@>0=545*A,E@0F& E5G8&=04, H&ID@0) .)&J;<G&! =A, KD;)*6@ $7""#7D &’()/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18 期 ·检测与诊断·132·检测与诊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刘月皎,张宪波(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江苏 南京 210029)[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12月期间江苏省中医院风湿病科收治的92例RA患者、92例非RA患者和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92例体检者纳入本次研究。
将其中的92例RA患者作为试验组,将其中的92例非RA患者作为对照1组,将其中的92例体检者作为对照2组。
对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抗CCP抗体检测。
然后,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抗CCP抗体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1组患者和对照2组体检者,P<0.05。
对这276受检者进行血清抗CCP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为85.87%,特异度为97.83%,准确率为93.84%,阴性预测值为95.18%,阳性预测值为93.26%。
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是早期筛查RA和鉴别诊断RA的有效自身抗体指标。
[关键词]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诊断[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18-0132-02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关节炎性病变为基本病理改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病患者以手足多关节发生慢性、对称性、侵袭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严重时其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及功能丧失等临床表现[1]。
由于RA的病因、病机不明,无法彻底根治该病,故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时主要以缓解患者的炎性症状、降低其骨质被破坏的程度、保护其关节肌肉的功能为主[2]。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ELISA法)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ELISA法)1 目的熟悉抗环瓜氨酸肽(CCP)检测(ELISA法)标准操作规程,以便于更加规范化的操作,提高免疫检验质量,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免疫室内抗环瓜氨酸肽(CCP)检测(ELISA法)3 职责检验科主任负责组织人员制定抗环瓜氨酸肽(CCP)检测(ELISA法)标准操作程序,免疫室组长负责组织人员具体实施。
4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组长、科主任。
5.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
用纯化的抗原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原,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再与HRP标记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原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浓度。
3.试剂盒组成:6.样本处理及要求:6.1.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6.2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者柠檬酸钠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6.3.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6.4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
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0
·
12
Sensitivity (%)
Specificity (%)
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100 80 60 40 20 0 4
5 6 7 8 9 10 11 12
Study
Anti-CCP2 Sensitivity IgM RF Sensitivity
抗CCP、RF、CRP、ASO 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年4 月第10 卷第8 期
抗CCP抗体(anti-CCP)
抗CCP是针对含瓜氨酸的蛋白质 产生的一类自身抗体的名称。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 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抗CCP抗体阳性的RA病人骨破坏 较抗CCP抗体阴性者严重。
2010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关于RA的实验室检 查指出: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疾病的鉴别诊断
Anti-CCP抗体对于类风湿(RA)疾病的特异性 高达96%,可作为其他疾病导致的关节炎的鉴别诊断的 指标之一。
20%慢性丙型肝炎(HCV)有关节受累等类风湿疾 病症状, 50% HCV 和 HCV 相关性关节炎患者 RF 阳性 ,但这类患者 Anti-CCP 阴性。
抗CCP抗体诊断RA已获得国内外的认可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与其他RA诊断标准相比,未鉴别的关 节炎患者中检出抗CCP可准确预测将来患者发展为RA。
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 :建议 有早期关节炎向风湿病科医 生就诊的每个患者,应当测定下列可预测持续和侵蚀性病变的 因子 : •有触痛和肿胀的关节的数量 •ESR或CRP •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的水平 •放射线检查关节侵蚀情况
100 80 60 40 20 0 4
5 6 7 8 9 10 11 12
Study
Anti-CCP2 Specificity IgM RF Specificity
平均敏感性 平均特异性
CCP (%)
75 96
IgM-RF(%)
76 76
与RF相比,Anti-CCP具有的诊断价值更高
4. Van Venrooij et al., Neth J Med 2002, 60: 383-388 5. Vasishta, Am Clin Lab 2002, 21: 34-36 6. Pinheiro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3, 139: 234-235 7. Suzuki et al., Scand J Rheumatol 2003, 32: 197-204 8. Lee and Schur, Ann Rheum Dis 2003, 62: 870-874
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 规定了RA的分级和评分系统。当分数超过6分 时,患者可能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RA诊断中的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ESR) 与C反应蛋白(CRP) 增高有助于判断疾病活动性
ASO 类风湿因子(RF) :
70%(+)滴度多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 性相关 血常规:
9. Dubucquoi et al, Ann Rheum Dis 2004, 63: 415-419 10. De Rycke et al, Ann Rheum Dis 2004, 63: 1587-93 11. Vallbracht et al, Ann Rheum Dis 2004, 63: 1079-84 12. Greiner et al, Ann.N.Y.Acad.Sci 2005,1050: 295-303
R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防治RA的主要目标是: •预防和控制关节损害 •防止功能丧失 •减轻疼痛
手RA的进展
早期检出和早期治疗是改善 预后结果的关键
需要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及早诊断出RA患者, 明确哪 些人最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侵蚀性病变
RA的诊断
目前,没有诊断RA的“金标准”
目前,RA的诊断主要依靠美国风湿病学会(ACR) 提出的临床指标 。
二、RA早期诊断指标
•抗环瓜氨
酸肽(CCP
CCP
)抗体先于
的 RA的临床表
阳 性
现1-10年出
率 现,适合健
( 康人群体检
%
) 筛查。
首次出现症状的年数
Adapted from: Rantapää-Dahlqvist et al, Arth Rheum 2003,48:2741-4
Anti-CCP抗体减少RF阴性的RA的漏诊
关节痛: 首发症状,具有持续性和对称性,小关 节受累
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滑 膜慢性炎症后肥厚
晨僵:病变的关节在夜间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 的(至少一小时)的僵硬
关节畸形:掌指关节脱位、手指尺侧偏斜、手指 “天鹅颈”或“纽扣花样”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级
美国风湿病学会将RA影响生活的程度分为四级: I级:照常日常生活和各项工作 II级: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和某种职业,有些活动受限 Ⅲ级:重度限制,不能完成大部分的日常工作或活动 Ⅳ级:失去活动能力卧床,或仅能应用轮椅活动
研究组
Anti-CCP阳性,血清学阴性的RA患者
5
24%
4
26%
3
35%
2
60%
1
69%
0%
20%
40%
60%
80%
RF阴性的RA 患者 (血清阴性RA) 中有24-69% 的Anti-CCP阳性
1.Suzuki et al. Scan J Rheumatol 2003;32:197-204 2.Quinn et al. Rheumatology, 2005 3.Vallbracht et al. Ann Rheum Dis 2004;63:1079-84 4.Fernandez-Suarez et al. Clin Chem Lab Med 2005;43(11):1234-39 5.Choi et al. J Korean Med Sci 2005;20:473-84.
轻中度贫血、血小板增高
类风湿因子(RF):最为常用的RA诊断指标,目前 常用的RF检测多为IgM型,特异性只有70%左右 --少部分的的健康人和老年人也可检出RF --RF检测阴性不能完全排除RA (如, 疾病早期, 可 能是处于缓解期等) --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和肝病RF也有所升高
RF诊断RA的特异性比较低, 导致假阳性率高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在 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症 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自身 免疫性疾病
主要侵犯小关节 多见于中年女性 我国患病率约为 0.3%
50%以上的 RA患者在发病 后的10年内停止工作 。
手严重变形的RA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