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年高一语文入学分班考试卷一
高一分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其他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江南的美,朦胧而古朴。
绿水萦绕着白墙,红花洒落于青瓦,蜿蜒曲.(________)折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为江南平添了几许灵动与飘逸。
zhù(________)立于江南的灵土,或树下yōu(________)然落棋,或庭中淡然品茶,或乘一叶扁.(________)舟撑一支篙,穿行在青山绿水中,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浮zào(________),任阳光在肌肤上欢快跳跃,任诗意在心间轻舞飞扬,自有一股沉淀.(________)下来无法言说的美好。
2.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做注释。
(1)愿为市.鞍马(_________)(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3)未果,寻.病终(__________)二、选择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机器人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的诞生,标致..着人工机器人不仅有创造能力,还可以成为情商和智商的综合体。
B.创建文明城市,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不仅要凭借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还要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
C.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大批捐资助学、强聒不舍....的平凡人士,他们的高尚德行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D.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片片整齐地排列着;还有的像雄狮,像奔马,惟妙惟肖....极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市教育局主办的安全教育平台,通过对平台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得同学们学到了很多自救的技能。
B.颜值时代,演值稀缺,《演员的诞生》不拘一格,所以演员能否将提升修养当作职业信仰,是中国影视业良好发展的关键。
2020年秋季新生分班考试语文高一入学考试卷(一)(原卷word版)

高一入学考试卷(一)(原卷版)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01 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新高考一)(解析版)

2021年秋高一入学分班考试卷(一)(新高考)语文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厅中,四件巨型的玉石璞料静静地陈列其间,显得其貌不扬。
但在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眼中,这几块曾作为三星堆玉器制作原料的石块或许正是解开三星堆文明玉器工艺之谜的钥匙。
“上面发现了几种痕迹,其中一种据称是线切割造成的切割痕。
所谓线切割,即类似于一根线绳双手各执一头,左右横向拉动进行切割。
但是如果用这种方式切割,往往会在石料上产生一种半圆、上凸的曲线。
”刘卫东说,“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多件玉器都出现了呈下凹状的曲线痕迹,这种痕迹是‘线切割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玉石璞料质地坚硬,用线切割的方式很难攻透。
刘卫东认为古人的“片状轮式切割机”应该使用了质地坚硬的物质,线切割作为一种猜测是值得怀疑的。
“不仅如此,在这几块玉石璞料上还发现了多处巴掌大的镜面,其痕迹呈一条一条的弧状平行线。
这些弧线彼此之间相隔就一毫米左右,非常平整,相连紧密。
如此走过的痕迹,向我们揭示了制作这种镜面所使用工具的特点。
”而展出的青铜神树高达3.95米,这么大的器物究竟是如何铸造出来的?“我的解释是,铸造青铜器并非是简单地做一个模子再进行失(脱)蜡浇铸那样简单。
有些还需要锻打,再进行錾刻,此外还有焊的过程,最后,再通过锉和磨进行善后工作。
”刘卫东这样说:“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三星堆如此高大的青铜神树也不可能是一下子制作完成的。
”刘卫东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两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
其实可以解释为两河流域既孕育了中华文明,又统一了中华文明。
刘卫东认为,三星堆青铜器与商周青铜文化时间相仿。
但是公众需要知道的是,青铜是距今三四千年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材质的文化产品,使用几乎是全球性的。
世界各地的文明差不多都有青铜器,并非只有中华文明制作。
高一开学分班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瞬息万变(shùn)B. 鸿毛一掬(jū)C. 悠然自得(yóu)D. 毕恭毕敬(b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许多工厂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B.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C.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是因为他勤奋好学,从不偷懒。
D.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路上的行人全浇透了。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骄傲与自满B. 欣慰与高兴C. 愤怒与愤怒D. 勤奋与努力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我们班的“智多星”,总是能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
B.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仿佛在向我们打招呼。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像月亮一样温柔。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让人爱不释手。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全书共120回。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全书共80回。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全书共100回。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全书共100回。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名句中,出自《离骚》的是:()7. 下列名句中,出自《论语》的是:()8. 下列名句中,出自《庄子》的是:()9. 下列名句中,出自《孟子》的是:()10. 下列名句中,出自《诗经》的是:()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则仁义矣。
高一入学分班考试试卷

高一入学分班考试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共20分)1. 根据所给语境,填写正确的成语。
(每题2分,共4题)(1)他虽然平时成绩一般,但在这次竞赛中却表现得出人意料,真是______。
(2)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外交政策始终保持______,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3)在这次辩论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真是______。
(4)他做事总是______,从不拖泥带水。
2. 根据所给句子,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填空。
(每题1分,共5题)(1)他问我,今天去不去图书馆?(2)春天来了,你看,山绿了,水清了,花开了。
(3)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是张华,还是李明?(4)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______,______。
(5)“你来了?”他问,______,“我等你很久了。
”二、数学基础能力(共30分)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每题5分,共3题)(1)(3x^2 - 2x + 1) - (x^2 - 4x + 3)(2)\(\frac{1}{2}x^2 + 3x - 5 = 0\)(3)\(\sqrt{4x^2 - 9} = 2x + 3\)2. 解下列方程组。
(每题10分,共2题)(1)\(\begin{cases}x + y = 5 \\2x - y = 1\end{cases}\)(2)\(\begin{cases}3x + 4y = 12 \\x - 2y = -1\end{cases}\)三、英语语言运用(共20分)1. 根据所给句子,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
(每题2分,共5题)(1)I ______ (am/is/are) a student.(2)There ______ (is/are) some milk in the bottle.(3)She ______ (like/likes) reading books.(4)The children ______ (go/ goes) to school every day.(5)I ______ (have/has) finished my homework.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中文。
高一开学分班试题及答案

高一开学分班试题及答案一、语文(共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箴言缄默渐染缄口不言B. 蹊跷桎梏沏茶锲而不舍C. 蹒跚蹊径蹊跷蹊跷D. 砧板缜密砧木砧板答案:C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群众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因此没有理由妄自菲薄,停滞不前。
B. 他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因此朋友不多,但他和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却能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C. 他虽然有过失,但已表示愿意改正,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更不能揪住不放。
D. 他为人正直,工作勤恳,但因过于严肃而被同事敬而远之。
答案:B(二)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缘溪行:沿着溪水走B. 渔人甚异之:渔人对此感到非常奇怪C. 豁然开朗:形容心胸开阔D.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答案:C4.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文章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理想社会。
C. 文章通过渔人的视角,展现了桃花源的神秘和美丽。
D. 文章最后提到“后遂无问津者”,意味着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
答案:D5. 翻译下列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案: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得,自得其乐。
(三)作文(共30分)请以“我眼中的高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KS5U解析】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故选B。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倒装句中主要有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看清楚题干要求,此题要求选出“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那么就要先弄清楚例句的句式,然后再对照选项一一比对。
C项,“望:期望,希望”错误,“若望仆不相师”译为“来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结合语境“望”在此处含义为“埋怨,抱怨”。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需熟练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最重要的是加强课内外阅读,培养在语境中推断的能力。
C. 孝廉,晋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名,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当地人物,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的人出来做官。
D. 华山之阳即华山的南面,韩信被封为淮阴侯,淮阴,当在淮水的南面。
6.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2)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分班考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分班考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选择题(12分)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卷帙浩烦似是而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 急功近利浓墨重采革故鼎新讲信修睦C. 一厢情愿胡搅蛮缠步履匆匆悬壶济世D. 义奋填膺扼腕叹息遍体鳞伤千疮百孔C(A卷帙浩繁;B浓墨重彩;D义愤填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这可谓不刊之论啊?B.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C.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D.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A(A.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B.误用对象。
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C.望文生义。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D.不符合语境。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B.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 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 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 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 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 实存在的。
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 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 却并非成于上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 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 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 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 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 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 时期。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 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 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 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
【答案】 1.D
2.B 3.D 【解析】 1.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 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 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 D 项,“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错误,原文第二段为“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 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 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故选 D。 2.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 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 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 B 项,“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错误,以偏概全,原文倒数第 二段只是说“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并没有泛指旧史学。 故选 B。 3.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D 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错误,原文“汉代以后中国的文 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说明早就有依凭,甲骨文的发现只是 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故选 D。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 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 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 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 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 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 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 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 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 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 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1928 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 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 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 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 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 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 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