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成都市高一新生入学分班摸底语文试题

成都市高一新生入学分班摸底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词语中,词义最接近的一组是:
A. 诞生、诞辰、出生
B. 转变、变动、变迁
C. 聪明、智能、博学
D. 科研、科学、科学家
2. 下列成语中,含有“春天”的是:
A. 秋风扫落叶
B. 四季如春
C. 守株待兔
D. 乘风破浪
3. “银河”一词最早出现在: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三国演义》
4. 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千山鸟飞绝
C. 白日依山尽
D. 只因柔情似水
5. 以下哪个成语与“人山人海”意思相反:
A. 门可罗雀
B. 山高水低
C. 鸟语花香
D. 如临大敌
...
第二部分:简答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1. 描述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解释你喜欢它的原因。
2. 你怎么理解“友谊”这个词?你认为友谊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
方面?
3. 请从人物、情节、结局或其他方面描述一部你最喜欢的电影,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第三部分:写作题(共1题,40分)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
题目:我的梦想
内容要点:1. 你的梦想是什么?
2. 梦想的实现需要哪些努力?
3. 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4. 你会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注意事项:
1. 答题必须在答题卡上完成,不阅卷答题卡视为作废。
2. 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填写对应答案。
3. 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高一语文入学摸底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入学摸底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瞥见(piē) 孪生(luán)狡黠(xiá) 广袤无垠(mào)B、挪动(nā) 笃信(dǔ) 崩殂(zú) 惟妙惟肖(xiào)C、干涸(há) 讪笑(shàn) 阴霾(mái) 稳操胜券(quàn)D、迁徙(xǐ) 浸泡(jìn) 始龀(chǎn) 辙乱旗靡(mí)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左右逢源漠不关心肆无忌惮强聒不舍B、翻天覆地脍炙人口世外桃源提心吊胆C、侧隐之心戒骄戒燥无与伦比谈笑风声D、袖手旁观销声匿迹苦心孤诣断壁残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虽然经济实力较弱,但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B、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努力才成为国画大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学习围棋如果只看棋谱,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达到较高水平。
D、面对各路强手,17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顽强拼搏,勇夺奥运举重金牌。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就选自此书。
B、《孔乙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一首诗。
D、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高一新生入学分班摸底语文试题套真题

高一新生入学分班摸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凫水愧怍中流砥柱怏怏不乐B . 惬意骊歌相形见绌梦寐以求C . 追溯踌躇囊萤映雪参差不齐D . 璀璨亵渎咬文嚼字气冲斗牛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昂然挺立擎天憾地繁弦急管通霄达旦B . 怡然自得联续不断格物至知言行相顾C . 根深地固豁然惯通精血诚聚一泻千里D . 起承转合浩瀚无垠顶礼膜拜不可磨灭3. 下面语段横线上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植物是能“说话”的。
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续的喘息声。
而一旦获得_____▲_____的阳光,或者接受_____▲_____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
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
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_____▲_____的年轮、_____▲_____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的抗议。
A . 适量充分干巴枯槁B . 适度充裕干枯枯竭C . 适当充沛干涸枯黄D . 适宜充足干瘪枯萎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 . 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 . 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 . 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曹操在正史的记载中颇受赞誉,而在《三国演义》中则被塑造成难以捉摸,复杂多面的形象。
B . 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他们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C . 香菱学诗体现了贵族女子附庸风雅的特点,更体现了一个诗性女子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的执着追求。
D . 简·爱的人生理想体现在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考试分数: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2022·辽宁沈阳·沈阳二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高一语文开学摸底考01(全国卷专用)(解析版)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01(全国卷专用)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宋词体现了宋代文人真实而全面的文化追求,其中既包含了为传统诗文所忽略的私人化情感内容,又蕴含着他们深邃的人生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生的审美化、理性化追求。
宋代文人并不排斥和拒绝世俗生活,但是宋词中所表现的生活享受却并非毫无节制地纸醉金迷,其中熔铸着词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理想追求。
相比于宫体诗的暧昧,宋词显得真挚而深刻;相比于西蜀词的狂乱,宋词显得含蓄而高雅。
②首先,是对生活的艺术化追求。
词的文人化同时也是雅化的过程,而这不仅是指结构的精致化、措辞的典雅化等艺术形式的改变,更是指文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化。
甚至可以说宋人对生活的艺术化追求从本质上改变了词从市井民间带来的粗俗之气,从而使宋词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珍品。
③其次,是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把握。
享乐生活并非所有文人词的终极表现对象,歌吹动天、富贵盈目的生活并没有使词人沉迷,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往往能透过人生的表象,进入到对人生的深层思索之中。
④男女之情是人类最本能也是最美好的情感,但终敌不过时间,也敌不过难以预测的人生命运,而实际上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如此。
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卷

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两节课加课间10分钟)。
2.本试卷分Ⅰ、Ⅱ两部分。
Ⅰ为客观单选题,共30分;Ⅱ为主观题,包括作文,共70分。
3.要求字迹工整,按规定的位置答题。
如果答题位置不正确,则不给分。
第Ⅰ卷(每题3分,共30分)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所列词语,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A.曲阜qǔfǔ胭脂yānzhǐ果脯guǒpǔ令狐lìnghú任姓rènxìngB.教室jiàoshí蓓蕾bèiléi濒临bīnlín羞惭xiūcàn打颤dǎchànC.处方chùfāng称职chèngzhí妊娠rènchén倜傥tìtǎng请帖qǐngtiēD.分娩fēnwǎn殷红yīnhóng爪牙zhuǎyá煞尾shàwěi痉挛jīngluá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作为民族良心和品质的旗帜,而受到人们的祟敬。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C.厦门因承诺将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办成一次非嬴利的会议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
D.这部传记,以独特的笔触、朴实醇厚的语言为世人展示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
3.填在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②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③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A.遏制限制不耻B.遏止制约不耻C.遏制制约不齿D.遏止限制不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局长吩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B.海豚是海洋世界里最聪明的动物,它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与人类非常友好。
新高一开学摸底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瞽(jū)目B. 妩媚(wǔ mèi)C. 畅游(chàng yóu)D. 沉湎(chén miǎn)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B. 水天一色(shuǐ tiān yī sè)C. 红颜薄命(hóng yán bó mìng)D. 满城风雨(mǎn chéng fēng yǔ)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优等生。
B.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C.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比赛被迫延期,给参赛选手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持之以恒B. 窃窃私语C. 毕恭毕敬D. 突飞猛进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一位著名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对他文学成就的高度肯定。
B. 他今年18岁,身高1米85,是篮球队的主力球员。
(括号内为补充说明)C.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括号内为转折说明)D. 他热衷于公益事业,曾多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支教、扶贫等。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甲:从甲午海战到抗日战争,从辽沈战役到淮海战役,从渡江战役到解放西藏,从抗美援朝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从南沙群岛到中印边界,从黄海到西沙,从南海到东海,从北纬35度到北纬4度,中国军队走过了近现代历史上最为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战斗历程。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斗历程中,无数英勇的中国军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高一摸底考试试卷语文

高一摸底考试试卷语文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一愁莫展B. 再接再励一诺千金C. 风声鹤唳声名狼籍D. 心旷神怡栩栩如生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被延误了。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话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 作者在文中提到“百废俱兴”,其具体含义是什么?(5分)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5分)3. 请结合全文,分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一中上学期入学摸底高一语文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畏葸.sī晌.午xiǎng 讪.讪shàn 牛山濯.濯zhuóB.自诩.xǔ洞穴.xuè蹩.脚biē悻.悻而去xìngC.睥睨..pì nì倔强.jiàng 不更.事gēng 瘦削.不堪xuēD.胡诌.zōu 逡.巡qūn 苍颉.jí喁.喁私语yú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寒喧国粹毛骨耸然瞋目而视B.怂恿孱头负隅顽抗睚眦必报C.戳力迄今藕断丝连残羹冷灸D.磨励幅射以逸待劳呕心沥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李明海已经是高三学生了,还藕断丝连....地和他两个初中同学在一起吃饭,尽管三个男孩儿都不在同一个班。
B.经理表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一定要在去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增加产量,拓宽销售渠道,争取更好业绩。
C.著名摄影师张黎经过多年的准备,终于“自立门户”,被中央电视台委以重任,独立执导了45集的鸿篇巨制....《走向共和》。
D.老实说,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这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首都博物馆新馆中,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展品看得观众眼花缭乱,同时被它们所折射出的北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深深震撼。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C.我以为世界之所以还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造成的。
D.如果一群人都在闯红灯,只有一个公民停步等候绿灯,而这个仅仅尽了义务的人被当成遵守公德的楷模并广为宣传,这就成了一件很滑稽的事情。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B.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C.我只记得古代有一种刑法,叫“髡”,那办法就是把古圣人所说的“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
”的诸种东西之一的头发给去掉。
D.“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为铜奔马正名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
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坛,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
“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
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
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
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
《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心川。
”《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
”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
但是《淮南子·俶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
”《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
”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
”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
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
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
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
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
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
”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
”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
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
”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6.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坛。
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
C.“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D.“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
7.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A.《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
B.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
C.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D.《后汉书·董卓传》“飞廉铜马之属”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
8.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
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D、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
9.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B、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
C、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D.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
三、文言文阅读(21分,第10~12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
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当初夏、中秋之日,早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
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钩而下之。
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
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
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
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
”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
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
”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
日方午,腹肌,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是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
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
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
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蚤.食后,出门而望蚤:通“早”B.间.乃一得间:中间C.更诣.别塘求钓处诣:到D.问之常钓家,率.如是率:大都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余疑钓之.不善B.倚竿于.岸动而掣之.则无有樊哙覆其盾于.地C.起立而.伺之D.亦知其趣焉.今人有功而.击之且焉.置土石12.与“问之常钓家”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是A.亚父者,范增也 B.吾属今为之虏也C.欲呼张良与俱去 D.大王来何操第Ⅱ卷(共114分)13.文中画线句表现了钓者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1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1)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译文:(2)饵钩而下之。
译文:(3) 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译文:四、古代诗歌赏析和名篇名句默写 (11分)15.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5分)宋代民歌观祈雨(施耐庵《水浒传》) (唐)李约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两首诗的前两句,都写大旱。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则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写法,先写“桑条无叶”、“土生烟”,从农事的侧面写春旱的深重;后写“箫管迎龙”,则从农夫的侧面表现了人们祈雨的急切。
(2)两首诗都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诗歌主题。
第一首第三句写“农夫”的焦急愁苦,第四句写“公子王孙”的闲适逍遥,二者构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对剥削阶级的厌憎;第二首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小题1分)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贾谊《过秦论》)②仰观宇宙之大,,,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④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⑤,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杜牧《阿房宫赋》)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郑樵的夹漈(jì)山黄文山几年不见,再见涵江,亲切中夹杂着几分疏陌。
这座有着浓郁水乡风味的千年古镇,变繁华了,城区扩大了许多,现代化的建筑触目可见。
在一帘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我们来到宫河口。
当年繁闹的江南水街景象已全然不见,河口旁仅存的一列欧式红砖拱形骑楼,正寂寞而无奈地凝望着身下淤塞的河道。
河边的大树,垂拂下枝条轻轻地拨弄着水面,似乎想捡拾一些往昔的回忆。
社会的进程就是这样,我们正在得到些什么,同时也在丢弃些什么。
这种感觉不断困扰着我,直到我们走进一座山的怀抱,走进一个人的世界。
这座山叫夹漈山。
普通地图册上没有它的标识,因为它太小了,如果把戴云山的群峰比做连绵起伏的海浪,夹漈山也许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簇浪花。
这个人叫郑樵,是生活在九百年前的一位民间史学家。
他编撰的《通志》是继西汉司马迁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史学巨著,与唐杜佑的《通典》、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并称为“三通”。
自来有“士不读三通,是为不通”的说法,可知郑樵在中国古代史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因了郑樵,这座在地图上看不到名字的小山被载入中国文化史册,而郑樵也因了这座小山而被世人称为“夹漈先生”。
喧闹的城市在我们眼里渐渐远去,清明的山色,正沿着盘旋的道路尽情铺展。
这里已是戴云山脉的东段,处处林幽涧深,闲云悠游,野径明灭。
忽然感到生活的节奏放慢了许多,心也变得宁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