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期末考试试题二
医古文复习题-2

医古文复习题-218 “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的“式”的意思是(A)A用B通“试” C法式D形式19.“去圣寖远,其学难精”中“寖”的意思是( C)A浸润 B久远C逐渐D已经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 D)A表谦副词 B大德C洪大D句首语气助词21.“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中“锡”的意义是( B)A.金属之一B.通“赐”C.帮助D.奖赏22.“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的“治”可解释为( A )A.主宰 B.治疗C.治理D.正常23在“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中,“难”的意义是( C )A、犯难B、为难C、责问D、困难E、解难24、在“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中,“数”的读音是( C )A、shùB、shǔC、shuòD、shòuE、shuǒ25、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中,“尔”的意义是( C )A、尽B、完C、语气词,罢了D、指示代词,这里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不含有偏义复词的是:( BCDE )A 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
B 一以三纲五纪为去就。
C 翁穷昼夜是习。
D 好论古今得失。
E 又当消息而用之。
2.以下不含通假字的是( BD )A.繇此言之,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B.由是徧索两经,先求难易。
C.能葆其真,合乎天矣。
D.又若经文连属,难以强分。
E.苞无穷,协惟一3.以下含有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DE )A.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B.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C.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D.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E.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4 以下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的是( ABCDE )A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
B华叶递荣,声实相附。
C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D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
E缝腹膏摩,四五日差。
5. 以下句中有使动用法的是( ABD )A然后附意阐发,庶晰其韫。
B加字以昭其义。
C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D华其外而悴其内。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医古文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古代医学文献的阅读与理解,是中医专业学习的基础。
本文将提供一份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者参考和练习。
一、选择题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之一,其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学说C. 针灸治疗法D. 外科手术技术答案:D2. 下列哪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李时珍答案:A3.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A. 张仲景B. 孙思邈C. 王叔和D. 皇甫谧答案:A4. “四诊法”是指?A. 望、闻、问、切B. 望、闻、声、色C. 望、闻、问、药D. 望、闻、切、药答案:A5. 《本草纲目》的主要贡献是?A. 系统总结了中药的性能和用途B. 创立了辨证施治原则C. 完善了针灸理论D. 阐述了内伤外感的病因学说答案:A二、填空题1. 《黄帝内经》中的“________”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与气的升降出入有关。
答案:气一元论2. 在中医理论中,“________”是指人体内部的器官,而“________”则指体外的器官。
答案:脏;腑3.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寒、热、温、________。
答案:凉4. “________”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等来了解病情。
答案:望诊5.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________”是指无毒,可以长期服用的药物。
答案:上品三、简答题1. 简述《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思想。
答:《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
它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认为人体健康的维持依赖于阴阳平衡和气血流畅。
此外,它还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念,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描述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医古文2019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医古文》(01.071.0.1)试卷(2019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生用)考试日期:2020年5月23日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问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请注意回答问题的层次。
)1.司马迁在《扁鹊传》中提出的疾病“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扁鹊传》(5分)2.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録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汉书·艺文志》是如何形成的,请简述其过程。
(5分)3.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
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伤寒论序》(1)从这段话来看,作者认为当时医生诊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3分)(2)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什么?(2分)4. 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
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 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
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
——《黄帝内经素问序》从这段话来看,作者认为当时通行的《素问》版本存在哪些问题?(5分)5.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
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
博而不繁,详而又要,综该究竟,直窥渊海。
——《本草纲目原序》(1)作者在本段中使用了三个比喻,分别赞美什么?(3分)(2)请简要归纳《本草纲目》在本草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医古文试卷2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2014春季学期考试卷2013级中西医临床(1)(2)(3)班《医古文》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属于会意字的是( a )。
A 明B 目C 本D 上E 灸2.《华佗传》选自( b )。
A 《三国演义》 B《三国志》 C《汉书》 D《后汉书》 E《史记》3.“今删其要,以备篇籍”,其中“删”的词义是:( e )。
A、删去B、缩减C、调整D增加E选取4.“咸日新其用”的“新”是( a )。
A 使动用法B 意动用法C 为动用法D 名词状用E 名词动用5.“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由”的意思是:cA.从此 B.由于 C.遵循 D.通“犹”,好像 E.理由6.“各相其病之所宜而用之”中的“相”为( a )。
A 视B 互相 C相对 D 相信 E 它7.“犹且各是师说”的“是”为( d )。
A 为动用法B 用作状语C 使动用法D 意动用法E 宾语前置8.“向来道边卖饼家”中“向”义为( d )。
A 方向B 志向C 高尚D 刚才E 一向9“反”和“返”两字的关系是( b )。
A 繁简字B 古今字C 通假字D 异体字 E、同形词10.“益之以畎浍”中“畎浍”指( d )。
A 大海B 喻众多C 田间D 喻稀少E 江河11.“而先生独以一刀圭活之”中“刀圭”属( a )。
A 借代B 借喻C 名喻D 暗喻E 分承12.“多所全济”属于( b )。
A 宾语前置B 主谓倒装C 定语后置D 被动句E 判断句13.“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演”中的“敷演”义为:cA、演变 B.扩大 C.铺叙引申 D.敷衍了事 E.敷布14.属于医学书目录的是( c )。
A 《辑略》B 《术数略》C 《方技略》D 《诸子略》E 《六艺略》15.不属于复词偏义的是( a )。
A 喜怒悖其正气B 自虑吉凶,护惜身命C 皮质之难窥D 心口之难辨E 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以蓍龟直陈其利害16.“佗舍去,妇稍小差”中表示“逐渐”意义的是( c )。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医学典籍被誉为“医家之圣”?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2. “医圣”是指哪位古代医学家?A. 扁鹊B. 张仲景C. 华佗D. 李时中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闻病人的气味C. 询问病人的病史D. 触摸病人的脉象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A. 望B. 闻C. 问D. 切5.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它们分别对应人体的哪些器官?A. 肺、肝、肾、心、脾B. 肝、心、脾、肺、肾C. 肾、肝、心、肺、脾D. 心、肺、肾、肝、脾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之间存在着相互________的关系。
7. 《黄帝内经》中提到,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其中“气”的升降出入主要通过________来实现。
8.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而“六腑”则是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________。
9. 中医治疗疾病时,常用的方法有针灸、按摩、拔罐和________。
10.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阴阳”平衡密切相关,其中“阴”代表________,“阳”代表活力和动力。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12. 解释“辨证论治”在中医中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3. 描述“五行相生相克”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黄帝内经》对后世中医发展的影响。
15. 论述中医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D4. D5. A二、填空题6. 制约与协调7. 经络8. 三焦9. 草药10. 营养和滋润三、简答题11. 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古代医书中常提到的“四诊”是指望、闻、问、______。
2.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医学经典是《伤寒杂病论》,其中“伤寒”指的是外感热病,而“杂病”则是指除伤寒以外的其他疾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3.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其中“脾”主要负责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其中“气”主要是指人体内的一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血”则是指______。
5.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中“针”指的是针刺,而“灸”则是指使用______进行治疗。
答案:1. 切2. 杂病3. 运化水湿4. 血液5. 艾叶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气”之一?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C2. 以下哪项是中医的“五味”之一?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D3. 中医认为,人体的哪个脏腑与情绪“怒”相对应?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在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认为是“后天之本”?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六淫”邪气之一?A. 风B. 寒C. 湿D. 火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的“五行学说”。
答案:中医的“五行学说”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以此来解释和指导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
2. 描述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答案:“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它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然后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 简述中医对“阴阳”的理解。
答案:中医中的“阴阳”是描述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理论,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是维持生命活动和健康状态的基础。
医古文期末考试试题

《医古文》期末考试试题林峰.北中医硕士国医战队2015-01—05 18:37来自QQ空间日志《医古文》期末考试试题【一】医古文试题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类型说明: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30 分)1.“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的意思是:()A 高贵B 尊重C 尊贵D 富贵2.“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中的“奇",可释为:()A 奇怪B 惊奇C 使……奇异D 认为……奇异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 )A 回避B 要求C 征召D 宠爱4.“扁鹊乃使弟子厉针砥石”中,“厉”的意思是:()A 研磨B 锋利C 厉害D 针灸5.“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 ()A 谥号B 年号C 庙号D 别号6.“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意思是:( )A 稍微B 逐渐C 很快D 一点儿7.“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A 轻微的病B 四肢的病C 体表的病D 严重的病8.“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纪”的意思是:()A 纪念B 通“记”C 回忆D 纲纪9.“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中的“没”义为:( )A.没有B.沉没C.死亡D.隐没10.“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的词义是:( )A.删去B.缩减C.调整D.节取1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A.一向B.从前C.趋向D.刚才12.“省病问疾,务在口给"中的“口给”意思是:( )A.才能出众B.聪明敏锐C.见解高明D.口才敏捷13.“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的“赍”意思是:()A.奉献B.拿着C.赏赐D.断送14.“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A使木材弯曲B揉搓C使方木变圆D 柔软15 “时于先生郭子斋堂”中“斋堂"指()A庙堂B书房C卧房D斋戒之所16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A接续B属于C种类D通“嘱”,嘱托17 “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A衣食粗劣之人B品质恶劣之人C体弱多病之人D处境险恶之人18 “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的“式"的意思是( )A用B通“试” C法式D形式19.“去圣寖远,其学难精”中“寖"的意思是()A浸润B久远C逐渐D已经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 )A表谦副词B大德C洪大D句首语气助词21.“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中“锡”的意义是( )A.金属之一B.通“赐” C.帮助D.奖赏22.“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的“治”可解释为()A.主宰B.治疗C.治理D.正常23.“因敢忘陋效颦,勉图蚊负”中“蚊负”比喻()A.见识浅陋B.能力小而责任重C.力不从心D.事物繁多,数不胜数24 “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 )A.开放B.萌芽C.草木枝叶凋落D.发现25.“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中“黔首”和下列词语意义不同的是:()A.鄙人B.苍生C.平民D.布衣26.“圣智不能欺也”中“欺"的正确含义是:()A.超越B.欺骗C.诬陷D.轻视27 “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向隅"义为()A “向隅而泣”的缩写B面向窗口C 面向大家D 面向医生28 “谅非忠恕之道”中“谅"义为( )A原谅B 确实C诚实D正直29 “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中“戴面”义为()A 仰面B戴面具C 戴方巾D 戴帽子30.“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中,“游学”的意思是: ()A 到远方拜师学习B 旅游学习C 到各地学习D 游玩一。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字最早出现在以下哪部著作中?A. 《黄帝内经》B. 《山海经》C. 《说文解字》D. 《礼记》答案:C2.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法,其中“切”指的是?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脉答案:D3. 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医家之祖”?A. 《伤寒杂病论》B. 《黄帝内经》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B4. “金匮要略”是哪位医家的主要著作?A. 张仲景B. 孙思邈C. 李时珍D. 华佗答案:A5. “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五运”指的是?A. 五行B. 五脏C. 五味D. 五色答案:A6.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其中“五行”包括以下哪些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青、赤、黄、白、黑答案:A7. “四气五味”是中药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四气”指的是?A. 寒、热、温、凉B. 酸、苦、甘、辛C. 金、木、水、火D. 心、肝、脾、肺答案:A8.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中“八纲”包括以下哪些?A.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B. 五脏、六腑、经络、气血C. 风、寒、暑、湿、燥、火D. 气血、津液、阴阳、五行答案:A9. “脏腑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脏腑”指的是?A. 五脏六腑B. 十二经络C. 奇经八脉D. 任督二脉答案:A10.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中“针”指的是?A. 银针B. 钢针C. 金针D. 铜针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著作属于中医经典著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ABCD12. 中医的“四诊”包括以下哪些?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ABCD13. “五行”与“五脏”相对应,下列哪些对应关系是正确的?A. 木-肝B. 火-心C. 土-脾D. 水-肾答案:ABCD14. “六淫”是中医病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风B. 寒C. 暑D. 湿答案:ABCD15. “七情”是中医情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喜B. 怒C. 忧D. 思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以________为中心的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古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咸不之信,讵日未昃,而气绝矣”中的“昃”义为( )
A.天亮
B.天黑
C.太阳落山
D.太阳西斜
2.“视见垣一方人”中“垣”义为( )
A.东面
B.北面
C.屏风
D.矮墙
3.“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中“坟”义为( )
A.洲中坟墓
B.水中高地
C.上古典籍
D.山崖
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中“庸”义为( )
A.担忧
B.使用
C.庸俗
D.庸医
5.“其论皆经理识本,非徒诊病而已”中“经理”义为( )
A.研究原理
B.研究整理
C.经典理论
D.经过整理
6.“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中的“尚”义为( )
A.选择
B.久远
C.高深
D.犹且
7.“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中“望”义为( )
A.远远地
B.希望
C.远远地看见
D.想起
8.“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中“结草”义为( )
A.结打草绳
B.捆扎草木
C.报恩
D.报仇
9.“愿乞一言,以托不朽”中“愿”义为( )
A.愿望
B.愿意
C.请求
D.希望
10.“人于父子昆弟之恩犹或薄焉”中“昆弟”义为( )
A.兄弟
B.长兄
C.长弟
D.堂弟
11.“一齐之傅几何,众楚之咻易乱”一句出自( )
A.《与薛寿鱼书》
B.《不失人情论》
C.《病家两要说》
D.《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12.《良方自序》的作者是( )
A.赵学敏
B.沈括
C.王世贞
D.宋濂
13.《用药如用兵论》选自( )
A.《儒门事亲》
B.《医宗必读》
C.《景岳全书》
D.《医学源流论》
14.下列句子中“当”义为“在”的是( )
A.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
B.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C.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
D.今子当始弱之时,有荼毒之祸
15.下列句子中“以”为顺接连词的是( )
A.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
B.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
C.循其两股,以至于阴
D.其窃滑以夷,其肌廉以微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可作句中语气助词的是( . )
A.之
B.于
C.其
D.言
E.云
2.下列汉字在结构上属于同一类的是( )
A.马
B.上
C.末
D.亦
E.寒
3.针对《尔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专书
B.它是我国第一部字典
C.它大约成书于南北朝
D. 全书共分三卷,十九篇
E.它解释词语的方式是同义互训
4.下列句子中含有“疾病”义词语的是( )
A.必欲去大病大瘵,非汗吐下莫由也矣
B.大约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
C.挟技劫病,贪利恣睢
D.徒为美疒火之囊橐耳
E.病者亦但知膏肓难挽,而不悟药石杀人
5.下列各句中含偏义复词的是( )
A.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B.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
C.补者,以谷肉果菜养口体者也
D.甚至薰莸不辨,妄肆品评
E.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6.下列句子属判断句的是( )
A.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
B.异日进和药,乃复初
C.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D.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
四、词语解释题
1.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候无阙。
相:阙:
2.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工:含宥:
3.或以医来求见者,未尝不以葆精毓神开其心。
毓:开:
4.惟耽嗜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订。
编摩:厘订:
5.幸子敬饵之近,不至于是,故可止御也。
饵:近:
6.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
尔:向隅:
7.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惠风:品类:
8.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
从:施:
9.每调气度脉,浪决人死生,亦时或有验。
度:浪:
10.盖前人作法,后人因也。
作法:因:
五、今译题
1.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2.再获书辞,辱征引地理证验多过数百言,以为土之所出乃良,无不可者,是将不然。
3.然必也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
4.今之处药,或有恶火者,必日之而后咀,然安知采藏之家不常烘煜哉?又不能必。
5.此三主者,苟以至公为嗜好,以众庶为耳鼻,上宣下畅,无所凝滞,虽有奸邪,何恶之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