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七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语文期末复习的时候,多做一些复习试卷能够帮助我们巩固知识点,有效应对考试,店铺为大家力荐了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默写填空。

(5分)(1)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2) ,风正一帆悬。

(3)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静谧(bì) 枯涸(hé) 啜泣(zhuì)B.骸骨(hé) 玷污(diàn) 清洌(liè)C.梦寐(mèi) 泯灭(mǐn) 分歧(qí)D.禀告(bǐng) 厄运(è) 迸溅(bì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留连忘返屈径通幽险象迭生恍然大悟B.瘦骨嶙峋黯然缥缈随声附合苦心孤诣C.小心翼翼精疲力尽各得其所嫦娥奔月D.一丝不苟得意忘形引人瑕思水波粼粼4.下面的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绿色蝈蝈》——散文——法布尔——德国B.《西游记》——小说——吴承恩——中国C.《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生——丹麦D.《济南的冬天》——散文——老舍——中国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项是( )(2分)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袖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西游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大快人心的英雄梦!D.2013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这座山高得插入云霄。

C.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D. 这个苹果大得像个篮球。

4.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勤奋学习”的?A. 画龙点睛B. 孜孜不倦C. 对牛弹琴D. 画蛇添足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诗句朗读节奏?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唐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3. “夸父追日”是一个关于勤奋的神话故事。

()4. 成语“掩耳盗铃”是形容人做事不考虑后果。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______》。

2.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蓝”指的是______。

3. “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桂林”位于中国的______省。

4. 《水浒传》中的“及时雨”指的是______。

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成语“画龙点睛”的含义。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 请简述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特点。

5. 请解释“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的寓意。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造一个句子。

2. 请用“如果……就……”造一个句子。

3. 请用“一边……一边……”造一个句子。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测试试题1(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测试试题1(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试题姓名班级学号得分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基础题)和第Ⅱ卷(作文)两部分。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3.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基础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每空1分,共10分)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③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④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狼》)⑥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⑦《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⑧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liànɡ)确凿.(záo)吝.啬(lìn)B. 静谧.(mì)盔.甲(kuī)怂.恿(sǒnɡ)C. 憔悴.(cuì)恍.惚(huǎnɡ)干涸.(ɡù)D. 匿.笑(nì)狭隘.(yì)缥.缈(piāo)3.(2 分)下面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破釜沉舟....,调上全部精锐人马,拼力反击,终于反败为胜。

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赫赫有名的(hè hè yǒu míng)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B.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C.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滔滔不绝(tāo tāo bù jué)D.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性格开朗,是老师的好帮手。

B. 为了这次比赛,他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C.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一时难以解决。

D.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什么?”他好奇地问。

B. “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他说。

C. “妈妈,你辛苦了!”我跑过去,紧紧地抱住她。

D. “这本书很好看,你一定要读一读。

”他兴奋地说。

4. 下列词语中,与“绿意盎然”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繁花似锦B. 金碧辉煌C. 绿草如茵D. 花团锦簇5.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 下列名著中,主要描写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的是:A. 《水浒传》B. 《三国演义》C. 《红楼梦》D. 《西游记》7. 下列成语中,出自《论语》的一项是:A. 温故知新B. 青出于蓝C. 桃李满天下D. 塞翁失马8. 下列词语中,与“诚信”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诚实B. 诚恳C. 诚实守信D. 诚恳守信9.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树梢,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②,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⑤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 分)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 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而近处池qí 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 分)莅.临()吝sè()池qí()(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 分)(3)“咄咄逼人”中“咄咄”的意思是__________。

(2 分)(4)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2 分)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 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 (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应(yīng)和黄晕(yūn) 花苞(bāo) 化妆(zhuāng)B、酝酿(yùn niàng) 着(zhuó)落烘(hōng)托澄(chéng)清C、淅沥(xī lì) 抖擞(shǔ) 发髻(jì) 瞭(liáo)亮D、悋(lìn)啬棱(léng)镜静谧(bì) 窠(kē)巢2、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一项,使句意准确、完整:( )3分雨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天的雨① ;夏天的雨② ;秋天的雨③ ;冬天的雨④ 。

A、①清新而又娇媚②热烈而又粗犷③自然而又平静④端庄而又沉静B、①热烈而又粗犷②端庄而又沉静③自然而又平静④清新而又娇媚C、①清新而又娇媚②热烈而又粗犷③端庄而又沉静④自然而又平静D、①热烈而又粗犷②自然而又平静③清新而又娇媚④端庄而又沉静3、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2分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蜜; ,。

4、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

(2)《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

(3) ,随君直到夜郎西。

(4) 《观沧海》抒发气吐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5)王湾《次北固山下》,。

”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

5、(1)①《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等。

1分②《朝花夕拾》的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2分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⑵、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为了使我们周围环境更美好,请同学们在留言板上留言:(3分)二、阅读理解(28分)(一)阅读古诗《观沧海》,完成题目。

七年级试卷语文上册【含答案】

七年级试卷语文上册【含答案】

七年级试卷语文上册【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A. 拾金不昧(shí jīn bù mèi)B. 威风凛凛(wēi fēng lǐn lǐn)C. �雄心壮志(xióng xīn zhuàng zhì)D. 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真是让人头疼。

B. 这部电影场面宏大,让人叹为观止。

C. 老师讲课时,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D. 他考试得了满分,大家都夸他实至名归。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顶蓝帽子,走在人群中十分显眼。

B.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深受读者喜爱。

C. 我们应该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都要锻炼身体。

D. 这个问题很难,连老师都没有办法解决。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你听我说,”妈妈说,“明天我们要去外婆家。

”B. 这个苹果真好吃,那个梨也很甜。

C. 小明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D.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李华。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难过B. 恍然大悟C. 忐忑不安D. 草长莺飞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的著作。

()2. “春眠不觉晓”是杜甫的诗句。

()3.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出自《西游记》。

()4.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孔子的名言。

()5.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 ___________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2. “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 。

”(孟浩然《春晓》)4. “___________ ,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5. “___________ ,独怆然而涕下。

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着落(zháo)蜷伏(quán)粗犷(kuàng)拈轻怕重(niān)B.莅临(lì)贮蓄(chǔ)静谧(mì)咄咄逼人(duō)C.晕眩(xuán)羞怯(què)诀别(jué)骇人听闻(hài)D.滑稽(jī)热忱(chén)狭隘(ài)人声鼎沸(dǐng)2.郑老师布置同学们完成造句作业,可是收上来后,郑老师却皱起了眉头,原来很多同学在词语的书写或运用上出现了错误,下面是其中四位同学的作业,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下列各项表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诫子书》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书”是“书信”。

B.《纪念白求恩》一文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精神的赞美,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C.《植树的牧羊人》中“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一句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我”的恐惧。

D.《吕氏春秋》是一部先秦杂家代表作,又称《吕览》。

4.下列《西游记》中的回目,情节与白龙马相关的一项是( )A.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B.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C.二僧荡怪闹龙宫,群圣除邪获宝贝D.诸神遭毒手,弥勒缚妖魔二、阅读理解与欣赏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老人,吴明珠一辈子只为一件事。

她放弃留京,主动①______(A.请求,B.祈求,C.请缨)赴疆,辞官种瓜;她谢绝“院士楼”,甘居陋室,与瓜田相伴数十载。

今年91岁高龄的吴明珠,罹患阿尔茨海默病10年,已经认不出子女,初心却依然根深②dì______固:时不时嘟囔着“瓜该授粉了”,一提到瓜,眼神立刻就亮了③______这一切,足见她对这份“甜蜜事业”的赤诚热爱和忘我付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期末测试(二)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品项是(2分)( ) A.粗犷.(ku ǎng )澄.澈(chéng)莅.临(lì)憔.悴(qiáo) B.静谧.(mì)怅.然(chàng)坠.落(zhuì)滑稽.(j ī) C.庇.护(bì)收敛.(li ǎn)徘徊.(huí)称.职(chèng) D.诅.咒(z ǔ)贮.藏(ch ǔ)干涸.(g ǔ)唱和.(h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怪诞不经 由然而生 沾轻怕重 咄咄逼人B.恍然大悟 花枝招展 参差不齐 刨根问底C.骇人听闻 迫不及待 小心翼翼 眉开眼笑D.畏罪潜逃 混为一谈 神通广大 神采奕奕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初学书法应先认定一家,选好一帖,然后专心致志临写,不能好高鹜远,见异思迁....。

B.下午大家把校园里各个角落的野草都清理了,整个校园到处是不毛之地....:(5分) C.她声音突然拔高,带着几分愤怒,与平日的端庄优雅形象大相径庭....D.郑晓龙希望今后的作品能精益求精....,力求打造更加精致、严谨的剧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 ;又可以走进自然, ;还可以体察亲情, ;更可以了解社会, 。

①观赏世间美景②享受温暖盛宴③感受风云变幻④品味人世百态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6.默写填空(1) ,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2)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3)非淡泊无以明志, 。

(诸葛亮《诫子书》)(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作者对老友的无限关切牵挂之情的句子是: 。

(5)《次北固山下》中,作者无意说到,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生活哲理,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的语句是: 。

7.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一(2)题。

(5分)(1)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封建的所谓孝道,请列举他最反感的两个故事 和 。

(2分)(2)(西游记》中描述的花果山水帘洞中的那副对联写的是“ ”“ ”。

写出这部书中你最喜爱的一个故事: 。

(3分)8.(2018贵州铜仁中考)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6分)铜仁市某中学某班开展“我爱祖国”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搜集的材料。

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材料一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放在视频分享网站B站后引发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中的经典台词“每一个免子都有大国梦”,”不胫而走“,“幸福并感激着”“此生无悔入华夏”“厉害了,我的国”……弹幕上“泪目”刷屏。

凭借弹幕这种看似“众声喧哗”的方式,青年人在网络上大声表达正能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网络爱国青年)“小青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蓬勃兴起,他们“肤白貌美三观正,爱国也要‘萌萌哒’”。

材料三美国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效忠宣誓”,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及效忠所代表之共和国。

在演奏国歌或面对国旗时,他们会做出用右手按心口的“效忠宣誓”的标准姿势。

近50万辆校车上播放最多的歌曲是《上帝保佑美国》《美丽的美利坚》。

对于成年人,多数节庆活动都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10个联邦法定假日中8个与此相关;各种盛大集会、体育赛事等开场前必唱美国国歌;好莱坞出品了大量的“主旋律”电影。

(1)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一条..你的探究结果。

(2分)答:。

(2)在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分)...........方面,材料三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一条答:。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请用一种..表达出来。

..合适的方式具体(2分)答:。

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4分)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分)答:。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1-15题。

(13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寝,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

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狼子野心》)11.用斜线“/”为下面两个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限断一处)(2分)(1)其 一 犬 坐 于 前(2)闻 群 犬 呜 呜 作 怒 声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1)一狼洞.其中 洞: 。

(2)乃伪.睡以俟 伪: 。

1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夫君子之.行 B.乃杀而.取其革/人不知而.不愠 C.犬阻之不使前.也/狼不敢前.D 信.不诬哉/日中不至,则是无信.1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译文: 。

(2)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译文: 。

15.两位写出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两文作者分别想借狼告诉人民什么样的道理?(3分)答: .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16分)拾 荒万吉星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

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

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

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

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

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

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

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

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

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16. 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__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_______17. 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答: .。

18. 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掲开一个用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