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判断注音的正误(用“√”或“×”)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8分)着落(zháo)鄙薄(bó)称职(chèn)畏罪潜(qián)逃静(mì)(nüè)待(bì)护怪(dàn)不经2.古诗文默写。

(10分)诗文不仅寄托着作者的情思和感悟,也融进了民族文化的血脉。

“(1),(2)”(《次北固山下》)借船上所见景色,抒写开阔的胸怀;“(3),(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借写风雨梦境,抒发了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5),(6)”(《潼关》)把山水写活了,能让人强烈感受到那股勇往直前的冲击力;孔子面对奔涌不息的大河,发出了“(7),(8)”(《<论语>十二章》)的感慨……为弘扬中华文化,学校组织了校园诗词大会,其中“组合飞花令”环节,请选手轮流说出包含动物和数字的诗句,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包含动物“马”和数字“一”,请你也写出这样的两句连续的古诗词:“(9)(10)。

”3.根据语境作答。

(7分)文学是人类感情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还能陶冶人的情操。

____,_____,____。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A)他有“硕士”“博士”甚至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B)。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增长知识极为重要的途径。

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你,开始行动了吗?(1)文中A、B处各留下一处空白,请选出合适的词语。

(2分)A.既然纵然B.危言耸听虚张声势(2)文中横线处三个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那是不可想象的②却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③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3)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病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七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语文期末复习的时候,多做一些复习试卷能够帮助我们巩固知识点,有效应对考试,店铺为大家力荐了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默写填空。

(5分)(1)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2) ,风正一帆悬。

(3)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静谧(bì) 枯涸(hé) 啜泣(zhuì)B.骸骨(hé) 玷污(diàn) 清洌(liè)C.梦寐(mèi) 泯灭(mǐn) 分歧(qí)D.禀告(bǐng) 厄运(è) 迸溅(bì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留连忘返屈径通幽险象迭生恍然大悟B.瘦骨嶙峋黯然缥缈随声附合苦心孤诣C.小心翼翼精疲力尽各得其所嫦娥奔月D.一丝不苟得意忘形引人瑕思水波粼粼4.下面的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绿色蝈蝈》——散文——法布尔——德国B.《西游记》——小说——吴承恩——中国C.《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生——丹麦D.《济南的冬天》——散文——老舍——中国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项是( )(2分)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袖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西游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大快人心的英雄梦!D.2013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拖沓(dá)妥帖(tiē)商酌(zhuó)B. 契约(qì)累赘(léi)躬行(gōng)C. 监督(dū)安分(fēn)达观(dá)D. 譬如(bì)循环(xún)朦胧(méng)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派遣附和精疲力竭惊慌失错B. 坍塌突兀微不足到战战兢兢C. 硬朗流淌一丝不苟漠不关心D. 淩乱纯粹精益求精见异思迁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上课铃响后, 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 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 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 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 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 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 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街头不法分子多以中老年人为目标, 因此, 您对与陌生人的搭讪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B. 由于一至七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 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 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并没有消沉, 而是从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 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的一项是 ( )A.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D.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xùn)滑稽.(jī)烧灼.(zhuó)哄.堂大笑(hǒng)B.慷慨.(kǎi)干涸.(hé)狭隘.(ài)刨.根问底(páo)C.热忱.(chén)榉.树(jǔ)恍.惚(huǎng)拈.轻怕重(liān)D.鄙薄.(bó)琢.磨(zuó)抽噎.(yè)参差..不齐(cēn cī)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B.瘫痪尴尬烂慢蛛丝马迹C.点缀搏学笃志众目睽睽人迹罕至D.荫蔽折散祷告恍然大悟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B.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C.8月1日,当肖战来到无锡时,受到了广大粉丝的热烈欢迎。

D.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对偶)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设问)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

(比喻、拟人)6、在下面一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1-5题,共27分)1.(6分)(1) (每空1分,共4分,)歧诀觅截 (2) (每空1分,共2分) hè zhù2. (3分) B3. (3分)A4.(8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给分)①僵卧孤村不自哀②海日生残夜③江春入旧年④我寄愁心与明月⑤随君直到夜郎西⑥便引诗情到碧霄⑦人不知而不愠⑧非宁静无以致远5.(7分)(1)(2分)略。

答案示例:②读书名言集锦或好书推介会;③读书方法谈或名著里的故事等。

(栏目科学合理即可)(2)(共3分,写出方法1分,答出理由2分)批注法、精读法、跳读法、摘抄法及其它方法。

(3)(2分,写错字不给分)略。

答案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

第二部分(6--21题,共43分)(一)诗歌阅读(6分)6.(3分)C7.(3分,诗句1分,内容赏析1分,情感1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壮阔景象。

诗人以沧海自比,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的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意思对即可)(二)文言文阅读(6分)8.(2分)(1)代词,指赵广(2)离开9.(2分)经常让(他)在身边伺候,时间长了,(他)也就擅长作画了。

10.(2分)断右手拇指遣去。

而广平生实用左手。

(答出第1句即可,答出第2句不扣分)(三)名著阅读(8分)11. (5分,每空1分,写错字不给分)①阿长(长妈妈)②给我买《山海经》(山海经不加书名号不给分)③敬佩、感激、怀念④衍太太⑤厌恶(讨厌)12.(1分,填写1个人物即可,错字不给分,).寿境吾、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13.(2分)略。

可从想象力丰富、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思想深刻等不同角度进行推荐,结合小说内容,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一、(1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这首诗是他在征战乌桓胜利的归途中,登上碣石山,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看到如此宏伟的景象而写下的。

B.海面浩淼,水波澹澹,映入眼帘的是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盛繁茂;在萧瑟的秋风中,大海汹涌起伏;太阳和月亮不停运转,都好像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云河,星光灿烂,它们都好像出自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C. 这首诗描写海水荡漾,山岛竦峙,是动态描写;描写百草树木丛生,是静态描写。

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和精神。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4题【甲】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非淡泊..无以明志。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答案:B改写:下列词语中,注音错误的是B选项。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答案:C改写:下列各组词语全部书写正确的是C选项。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答案:B改写:下列句子中,使用加点词语不恰当的是B选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答案:D改写: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D选项。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改写:下列句子中,分析修辞手法不正确的是B选项。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②③④①改写: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④①,分别是可观石上生云、可看水中腾雾、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1.读书要细,这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但是,要做到细读并不容易。

那么什么是细读呢?是指像头发丝那样细?还是指跟随文字的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到?多读几遍就能做到细读吗?其实,要想做到细读,需要通过举例来说明。

2.XXX小时候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

他在XXX的时候,偷偷溜进学堂听课,每次都能默默地记下所听到的内容。

他的母亲则理解他的想法,支持他去寺庙里研究。

在寺庙里,他每天晚上都会溜出来,坐在佛像前面,拿着书籍读到天亮。

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断研究的精神,展现出了XXX的优秀品质。

3.细读的好处在于,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读内容。

通过仔细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思考能力。

因此,细读是阅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基本功之一。

已故作家XXX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可以启发我们从阅读的角度来思考。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XXX的乡村水果贩子和城市画家XXX的交往。

每年四季,XXX都会送时令水果给XXX,两人相处非常熟悉。

有一次,XXX送水果时看见XXX正在画一幅紫藤花,画面上满是紫色的花朵。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人与自然风光•有声手抄报(24分)1.班级同学开展“人与万物”主题学习活动,邀你参与。

(5分)小语制作了“四时景物各不同”主题手抄报。

①②③④“四时景物各不同”主题手抄报(节选)(1)根据拼音,写出①和②处的汉字。

(2分)(2)参照①②,补全③和④处的短语。

(3分)2.小文探究诗词中“自然景物”和“诗人情感”的关系,并制作了有声手抄报。

(19分)“诗词中的人与自然”有声手抄报【补全手抄报】(1)根据手抄报图文提示,完成①﹣⑧处填空。

(8分)(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写表现诗人情感的词语。

(2分)【思考探究】(3)同样写秋,马致远和刘禹锡诗词中的情感却大不相同。

结合内容,分析探究“自然景物”和“诗人情感”的关系。

(5分)【录制音频】(4)参照示例,选择《秋夜喜遇王处士》中的连续两句,从重音、语速、语调等角度做朗读设计和说明。

(4分)秋夜喜遇王处士【唐]王绩北场芸藿①罢,东皋刈②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释]①芸藿:锄豆。

②刈:割。

示例: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设计和说明:“灿烂”重读,凸显群星辉映,意境开阔;“其里”语调上扬,读出大海吞吐星河、包孕万物的胸怀,体现诗人伟大的抱负。

人与自然生灵•主题分享会(37分)3.学完七上第五单元,同学们意犹未尽,进行了课外拓展阅读,并以“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为主题展开讨论。

(22分)(一)课文与名著课文《猫》《动物笑谈》《狼》名著《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二)书后又一纸[清]郑板桥ㅤㅤ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耳。

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

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A】听一片啁啾①,如《云门》《咸池》②之奏;及披衣而起,颒面③漱口啜茗,见其扬翚振彩,倏④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

大率⑤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⑥,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巨细仁忍何如也?”(选自《给孩子的古文》)[注释]①啁啾:鸟叫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6题 20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②,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③《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④《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慷慨聘任羞怯.(qiè)琢.磨(zuó)B.污涩帐蓬庇.护(bì) 嗔.怪(chēn)C.余晖乞丐匍.匐(pū) 热忱. (chén)D.硬郎炫耀哺.乳 (bǔ)掺.和 (chān)3. 下面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民意调查是反映美国总统大选进程的晴雨表。

可不同的民调,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沙漠地区并不完全是不毛之地....,其中也有一些草木葱茏的绿洲。

4.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C.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D.秋雨似乎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沉静。

5.请你参与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1)为了响应学校提倡的组建我们自己的文学部落活动,七年级各班纷纷成立了文学兴趣小组。

你所在的七(1)班也在积极地开展,你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参加了以下活动。

(一)接近文学的方式——读书写作交流会⑴文学兴趣小组各成员就“跟名家学作文”的问题发表了很多看法,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发言。

你能从名家的话中听出对写作文有帮助的经验吗?请简要概括。

(2分)甲同学:老舍说:“假若有个人告诉我们:他刚下过两次水,可是决定马上去参加国际游泳比赛,我们会相信他能得胜而归吗?不会!我们必定这么鼓舞他:你的志愿很好,可是要拼命练习,不成功不拉倒。

这样,你会有朝一日去参加国际比赛的。

我看,写作也是这样。

”乙同学:莫言说:“一个孩子在初学作文的时候,反复的有意识的描写名家,模仿的多了,自然的发现,第一步很像。

有很多的中学生写的作文很像鲁迅的风格。

因为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课文里比较多。

”①② (二)感知文学的妙处——布置文学角⑵班上决定把教室的一角布置为文学角,请你拟一条文学角标语。

(2分)答: 6.名著阅读(4分)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

”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

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

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

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

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

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

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

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

”老怪问道:“你是那里来的?”悟空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

”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叫抬出轿来。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有改动) (1)选文中孙悟空说“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请联系选文之前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

(2分)答: (2) 选文中,一向坚强勇敢的孙悟空却“哭”了,并“跪”在老妖怪面前,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分)答:第 二 部 分(7~21题 40分)一、阅读诗词,完成7-8题(5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答:8.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 .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 .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1题(11分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乙】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④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⑤大梁⑥也远于市,而议臣者⑦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庞葱从邯郸反果不得见。

(《三人成虎》)【注释】①庞葱:魏国大臣。

②质:作人质,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③邯郸:赵国的郡城。

④市:集市。

⑤去:距离。

⑥大梁:魏国国都。

⑦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及.其家穿井及:(2)不若.无闻也若:(3)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与:(4)王信.之乎?信:10.下面句子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宋之.丁氏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及其.家穿井其.人舍然大喜C.家无井而.出溉汲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不义而.富且贵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标三处(1分)。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庞葱从邯郸反果不得见。

12.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13.甲文中的宋君和乙文中的魏王对于传言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2分)答: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1分)得分评卷人兔子的精神刘庆邦在虎年的小满之后,我特意回到老家看收麦。

麦子已经成熟,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到处都是黄金铺地般的富丽色彩。

有一天下午,在前面一块麦子地头的小路上,我竟然看到了一只兔子。

兔子银黄色,和麦子的背景几乎融为一体。

野兔的出现不免让我有些惊喜,我差点叫了一声“兔子!”我没有叫,我怕吓着了兔子。

我停下脚步,没有再往前走,我想对兔子传达一个友好信号。

还好,兔子没有立即隐入麦丛中去,它竖起双耳,也停下了。

于是,我悄悄拿起照相机,想把这个朋友照下来。

兔子大概发觉了我的举动,还没等我把镜头对准它,它就快速向前跑去。

它顺着小路又跑了一阵儿,才身子一拐,遁入浩瀚如大海一样的麦地。

这个时候的兔子是幸福的。

田边地头野草茂盛,可以说它们左右逢源,每天都有享用不完的大餐。

麦子从青纱帐变成了黄纱帐,这个时候的兔子也是安全的。

它们在金色的帐子里自由穿梭,或唱歌跳舞,或结社集会,或卿卿我我,反正想干什么都可以。

麦子收割时,等于把野兔们赖以藏身的黄纱帐收走,使它们面临危险。

我少年时代在老家的生产队参与割麦,割着割着,每每看见一只兔子腾地跃起,向另一块尚未收割的麦地跑去。

社员们对兔子都很感兴趣,大家停下割麦,站起来以手罩眼,一齐对兔子呐喊。

有的人还试图朝兔子追过去。

但兔子四条腿,人只有两条腿,人的奔跑速度比兔子差远了,人的呐喊和追赶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这时,同样长有四条腿的狗跳出来了,奋勇向兔子追去。

平日里,习惯了看人们脸色的狗们因不敢对主人有过多超越,跑起来总是颠儿颠儿的,速度不是很快。

如今面对兔子,狗们像是总算找到了用武之地,也得到了在人们面前露脸儿的机会,跑得风驰电掣一般,结果怎么样呢?狗们往往空嘴而归。

狗跑得是快,但兔子跑得更快。

兔子跑起来像一朵金色的雾,在田野里飘飘忽忽,让狗望尘莫及。

对野兔们来说,最严峻的时刻是秋收之后和飘雪的冬季。

此时场光地净,无遮无拦,野兔们不仅食物匮乏,连找一个藏身之所都很难。

而贪婪的人们收获了庄稼还不够,还要像收获庄稼一样收获野生的兔子。

人出动了,狗出动了,在我们那里被称为兔鹘(hú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的一种猎隼也出动了。

如果人和狗是围捕野兔的地面部队,兔鹘就是人们所豢养的空中打击力量。

与人、狗和鹘比起来,野兔们属于真正的弱势群体。

只有野草是它们的朋友,别的动物几乎都是它们的敌人。

但兔子也要生存,也有使族类得到繁衍的权利。

它们的生存法则决定了它们并不是一味向强势群体屈服,除了逃跑,它们有时还表现出一种抗争的精神。

有一次我看打围时亲眼见到,当兔鹘在空中斜刺里向一只野兔俯冲下来时,野兔竟猛地跳将起来,用头向兔鹘顶去。

兔鹘猝不及防,被闪落在地,扑了一个空。

兔鹘再起飞,飞到一定高度,再次向野兔发起冲击。

而野兔毫不畏惧,在奔跑中瞅准时机,再次跳起来,直着身子向兔鹘的腹部撞去。

这一幕让我震撼..,甚至有些紧张..。

我还听说过一个让人更加难忘的故事。

在某个肃杀的冬季,当一只老鹰将利爪刺进一只野兔母亲的臀部时,野兔母亲没有回头,没有犹豫,拖着老鹰继续奋力向前奔跑,一直把老鹰拖进一片长满硬刺的荆棘丛中。

老鹰被刮得少皮没毛,野兔母亲悲壮地与老鹰同归于尽。

出于对野兔母亲的敬佩,我曾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的题目叫《打围》。

选自《青年文摘》14.第一自然段写出了“我”对野兔的喜爱之情,请在文中用波浪线勾画出一处,并具体说说是如何体现这一情感的?(3分)分析:15.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下列语句,任选其一,说一说其表达效果。

(3分)(1)它们在金色的帐子里自由穿梭,或唱歌跳舞,或结社集会,或卿卿我我,反正想干什么都可以。

(2)兔子跑起来像一朵金色的雾,在田野里飘飘忽忽,让狗望尘莫及。

答:我选第()句。

16.“这一幕让我震撼..,甚至有些紧张..。

”请结合上下文谈谈“我”震撼和紧张的原因。

(2分)答:17. 请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3分)答:(1)世界上有一粒种子,像核桃那样大,绿色的外皮非常可爱。

凡是看见它的人没一个不喜欢它。

听说,要是把它种在土里,就能够钻出碧玉一般的芽来。

开的花呢,当然更美丽,不论是玫瑰花,牡丹花,菊花,都比不上它,并且有浓厚的香气,不论是芝兰,桂花,玉簪,都比不上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