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长春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4道小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5分)在卡塔尔世界杯这场足球盛宴中,“中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
其中,决赛场地卢赛尔体育场正是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甲(A.承包 B.承建),中方参建人员超千人。
远观卢塞尔体育场,它的整体外形呈马鞍状,波浪形膜结构,外幕墙是铜色圆形玻璃,配上内部灯光,使得它在夜间格外璀璨,像极了沙漠中一只“大金碗”。
无论是施工设备,还是制造技术;无论是中国设计单位,还是专业施工企业,卢塞尔体育场的每个细节都在彰显中国智慧。
中方总工程师李白自豪地说:“卢塞尔体育场__丙。
”此外,在首都多哈街头,一辆辆满载球迷,乙(A.五彩斑斓B.五花八门)的大巴车不时驶过。
这些大巴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客车。
世界杯结束后,从中国进口的这批纯电动客车将成为卡塔尔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服务于当地路网交通。
中企海外营销副总监彭旭说:“我们将在卡塔尔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卡塔尔的新能源技术专业人才,助力卡塔尔实现绿色公共交通转型。
”1.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正确的词语。
(只填序号)(2分)甲:乙:2.结合语段内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中国制造”中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B.“彰显”“服务”“培养”“满载”“合作”“转型”,这些词语的词性都是动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拔高试题(十九)(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拔高试题(十九)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棱镜(líng)花苞(bāo)吝啬(sè)端庄(duān)B.池畦(wā)睫毛(jié)化妆(zhuāng)掩饰(shì)C.高邈(mào)干涩(sè)凄冷(qī)莅临(lì)D.静谧(mì)绿茵(yīn)娇媚(mèi)粗犷(guǎng)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谱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
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A.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B.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C.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D.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3.【写对联,宣传家乡】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A.雨奇千岛洗青螺 B.松排山岭万重翠 C.一轮红日染朝霞 D.碧波千顷浮翠岛4.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缥缈(piāo) 滑稽(jī) 御聘(pìn) 疲倦不堪(kān)B.中伤(zhònɡ) 澄澈(chè) 庇护(bì) 杞人忧天(qǐ)C.较量(jiāo) 女娲(ɡuō) 蓬勃(bó) 随声附和(hé)D.头衔(xián) 凯歌(kǎi) 呈报(chénɡ) 骇人听闻(hài)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班级开展“学生骑车安全”主题班会,班主任强调说:“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

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说我们可以略读[甲] 今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这是告诉我们要精读。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乙]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在我们观点产生fēn qí时,为我们指引方向,书籍能zhù xù 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1)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fēn qí zhù xù2.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2),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6)《次北固山下》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想象,借月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的诗句:,。
3.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2),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3)在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其一)》一诗中,不写悲秋,而用明丽秋景以及豪迈诗情来印证“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是:“,。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缥.缈(piāo)掺.和(cān)赐.给(cì) 随声附和.(hè)B.炫.耀(xuàn) 愚蠢.(cǔn)踪迹.(jì) 骇.人听闻(hài)C.妥.当(tuǒ) 御聘.(pìn)钦.(qīn)差莽莽榛.榛(zhēn)D.呈.报(chéng) 躇.步(chú)庇.护(pì) 不可救.药(jiù)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诗文里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统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6分)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优秀文化的jī diàn。
学好语文是我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的基础,生活离不开语文,用心感受,语文无处不在。
语文是李白的诗——浪漫piāo yì,想象奇特,带你上天入地,与神仙结伴同游祖国山河;语文是朱自清的散文——清新、自然、优美、典雅,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 A 语文是老舍的小说——体验人间百态,丰富你的人生经历……让我们走进语文的世界,语文的mèi lì!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A处横线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_(1分)3.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一(2)班准备举行“名著中的劳动模范”综合性学习活动。
(10分)(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用到一组反义词。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西游记》中这首诗描写的是谁?结合诗歌及名著内容说说他有什么本领。
(4分)翅薄随风软,腰轻映日纤。
嘴甜曾觅蕊,尾利善降蟾。
酿蜜功何浅,投衙礼自谦。
如今施巧计,飞舞入门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活动“评选名著中的劳模”环节,你打算将劳模一票投给下面哪个人物?请结合原著中的某个情节简述理由。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班级开展主题为“人与动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29分)【任务一说文解字】1.(5分)同学制作了三张汉字卡并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小语:早在远古时期,狗、马和猪这三种动物就被我们的祖先饲养,成为家畜,你看,在甲骨文中古人用线条把动物的外形特征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来了。
小文:我发现甲骨文“犬”字和“豕”字乍一看很相似,但仔细比较还是有区别的。
小语:嗯,这两个字的区别在①。
小文:这可真形象!我还发现这三个字也都可用作偏旁,像这个“犬”字,用作偏旁就是“犭”,“反犬旁”,形容走兽性情的字常以“犭”为偏旁,如“猛”“狂”“②jiǎo huá”等。
小语:没错,以“马”字为偏旁的汉字也大多与马有关,如“驱”和“③chí”都是策马疾奔之意,“驯”字的意思是④。
小文:嗯,“豕”也是表意的偏旁,古时候人们通常在“宀”(屋子)里养猪,这就是“⑤”字的由来,【任务二故事启思】2.(6分)同学们发现西方寓言和中国神话中都有与狗相关的故事,请你一起探究。
(一)两只狗有个人养了两只狗,他驯养一只狗狩猎,另一只看家守门。
每次猎人带着猎狗出去打猎,获得什么猎物,总是分给守门狗一些。
猎狗对此很不高兴,便指责守门狗,说自己每次出去打猎都是四处奔跑十分辛苦,而他什么都没有做,却坐享其成。
守门狗对猎狗说:“你别责怪我,应该去责怪主人,是他教我不去打猎,坐在家中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
”——选自《伊索寓言》(二)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①,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注释】①家长:奴仆或牲口的主人。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1)结合两则故事,概括狗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初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书法展示(5分)一、(5分)1.下面文段出自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请用正楷字体正确、美观地书写在横线上。
要求笔画规范,结构匀称,大小协调,行款整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段落格式正确,标点规范,所有字结构匀称,笔画规范,大小合适,行款整齐,清楚工整无涂改。
【解析】本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
要求:(1)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2)用正楷字书写,要工整美观;(3)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4)不写繁体字。
本题中,注意“峰”“壁”“流”“俱”“颓”“竞”要书写规范正确。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28分)二、(12分,每小题2分)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匍匐.(fú)蹒.跚(pán)畏罪潜.逃(qiǎn)披荆斩棘.(jí)B. 水渠.(qú)酬.劳(chóu)狼奔豕.突(shǐ)兴趣盎.然(àng)C. 煞.白(shà)调侃.(kān)卒.章显志(zú)桀骜.不驯(ào)D. 纯粹.(cuì)御聘.(pìn)见异思迁.(qiān)扣人心弦.(xuán)【答案】B【解析】A.潜(qiǎn)—(qián)。
C.侃(kān)—(kǎn)。
D.弦(xuán)—(xián)。
故选B。
3.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原委吝啬刨根问底道听途说B. 云宵烂漫漠不关心当仁不让C. 慷慨倜傥意味深长力不遐供D. 鉴赏题纲真知灼见诲人不倦【答案】A【解析】B.云宵—云霄。
2024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学籍号: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共 4 页,三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命题学校:上海市共康中学 一、积累运用(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各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翻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 ,_____________。
轻风流水应和.着牧童liáo( )亮的短笛声,让春来到人间□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奉献给温晴的济南;人迹罕至的百草园,藏着童年鲁迅毫不lìn ( )啬地喜爱…… 1、文中加点字“和”“贮”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h é zh ù B 、h è zh ù C 、h è ch ǔ D 、h é ch ǔ 2、根据文中拼音在括号里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 、嘹 廪 B 、缭 吝 C 、嘹 吝 D 、缭 廪 3、在文中□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花枝招展 B 、美不胜收 C 、抑扬顿挫 D 、跌宕起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避免不迟到,卓玛同学提前设好闹钟,天蒙蒙亮就起床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现代文阅读(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课内现代文文本阅读春朱自清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0.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3分)第①段:图;第②段:一图;第③段:图。
11.第②段是从、、这三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
(3分)1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6分)(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答:。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答:。
13.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3分)答:。
答案:10、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11、温暖、清香、悦耳12、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且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
13、这三个分句的语序不可以颠倒,因为三个比喻分别对应着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面的“桃儿、杏儿、梨儿”语文中的描写、叙事等手法有它的内在逻辑关系,上下文是一一对应的,红的像火对应的是桃花,粉的像霞对应的是杏花,白的像雪对应的是梨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人教实验版一、语言运用(30分)1.书写:请从下列各句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写到田字格中。
(2分)(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A.诱惑(yòu)凝视(nínɡ)嶙峋(xún)目眩(xuàn)B.茁壮(zhuó)伫立(zhù)虬龙(qiú)撤销(chè)C.猝然(zǔ)论语(lún)湛蓝(zhàn)唱和(hè)D.竦峙(sǒnɡ)骸骨(hái)峰峦(luán)静谧(mì)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2分)()A.踉跄哞哞澄澈女娲B.缥缈炫耀赏赐陛下C.笑柄敖然宽恕憔悴D.海域喧嚣喑哑狩猎4.选出下面加粗字义项正确的一项(2分)()(1)错落有致“致”的义项:①给予②集中③达到④情趣(2)历历在目“历”的义项:①经历②遍③一个一个清清楚楚(3)随声附和“和”的义项:①无主见的跟着②依照别人的体例做诗(4)黯然神伤“黯”的义项:①阴暗的样子②心里不舒服A.①②②②B.③②①②C.④③①②D.②③②①5.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4分)A.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B.人皆贺之()人皆吊之()C.次北固山下()不亦说乎()D.项为之强()危楼高百尺()6.关于作品、作家、朝代(或国别)搭配不当的一组(2分)()A.《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清代文学家B.《论语》——孔子——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C.《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文学家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作家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所写《风筝》一课在于对封建父兄家长摧残儿童天性的批判,表达对春日温和的向往。
B.《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文章写出了孩子的天真、顽皮,并寄予了深深的母子之爱。
C.《化石吟》题目用了拟人手法,自述了化石的产生及亿万年前生物世界的状况。
D.《看云识天气》属于说明文,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8.指出下列句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2分)()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排比)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排比,比喻)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拟人)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对偶)9.根据要求默写。
(8分)(1)十则《<论语>》中谈学习方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学习态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4)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5)抒写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借月抒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一段空白处,应该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4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尊敬,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1~17题。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
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
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
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
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
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
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1.这段文字的中心人物是谁?从哪三个方面描绘了他的心口不一?(2分)12.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2分)(1)精致:(2)骇人听闻:13.概括这几段文字叙述的事件,不超过20个字。
(2分)14.从第3段文字中的皇帝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皇帝怎样的心情?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2分)()A.吃惊害怕B.犹豫矛盾C.悲痛伤心D.醒悟虚伪15.“御聘织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词语加上引号表示__________。
(2分)16.文中加横线的一句是谁说的(2分)()A.皇帝B.随员C.皇帝与随员D.骗子17.皇帝的心理活动与言行的矛盾,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什么样的本质?(3分)(二)下面是一首汉乐府民歌,阅读后请完成18~22题。
十八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坟)累累。
兔从狗窦(洞)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向东望,泪落沾我衣。
18.解释加粗的两个字。
(2分)八十始得归()不知贻阿谁()19.本诗主人公年龄有多大?(用诗句回答)(2分)20.主人公的家现在什么样?(2分)21.“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暗指主人公家中境况如何?(2分)22.全诗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23~27题。
朱自清先生(一)我最初遇见朱自清先生是在1932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
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
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的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
以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
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
至于常常见面,能以谈些文字上的问题时,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二)①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②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
③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④(三)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
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
去年“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夜半回来,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
”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园——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也反对他的主观,但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四)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注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
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尤其是近两年来,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他的文章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
他有激愤,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
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
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
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注:要指外貌忠厚、实际欺世盗名的人,一般引申为没有原则是非的人。
本文所用的是后一种意义。
23.“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
”这句话是从第(二)自然段中抽出来的,请把它放回去,应放在(3分)()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4.如果从原文选出三个词来概括(一)至(三)段的大意,那么这三个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每个词语只限两个字)。
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总评价是__________。
(从原文中找一个词语,即两个字)(3分)25.对第(四)段画线句子的含义有下列四种理解,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A.主题是在强调朱自清先生的修养B.突出他有强烈的爱憎、鲜明的政治态度C.指出他的“朴质”不能为生疏的人立即发现D.强调在他“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有一颗不平静的心26.从作者的回忆可知朱自清先生的一些经历,根据文章填写。
(3分)清华任教→_________________→路过柏林→到意大利→从威尼斯回国→__________→清华任教。
27.这篇文章谈到的朱自清即是我们所学课文__________的作者。
(1分)三、写作(50分)28.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掀起你的感情的波澜?这些事或让你感动不已,或让你无比愤怒,或让你羞愧难当,或让你感到妙趣横生。
请选一件你感触最深的事,把它写出来。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要注意灵活运用一些表达方式;③字数不限。
参考答案一、1.略2.C 3.C 4.C5.A.就过B.祝贺慰问C.停泊愉快D.颈项高6.B 7.C 8.A9.(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江春入旧年(3)乱花渐欲迷人眼(4)稻花香里说丰年(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10.C二、(一)11.皇帝。
从心理、语言、动作三方面进行了描绘。
12.(1)精巧细致(2)形容听了使人震惊13.皇帝去看新装,受骗并且自欺欺人。
14.A15.皇帝亲自请的织布大师强调作用16.C17.愚蠢、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