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doc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 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现场检测方法步骤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现场检测方法步骤灌砂法是目前很多工程现场测定压实度的紧要方法,表面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把握,简单引起较大误差,所以还是需要充分的操作水平。
一、灌砂法基本原理灌砂法(标准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确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依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二、常用设备仪器常用的设备有:灌砂筒(大小两种)、金属标定罐、基板、玻璃板、试样盘、天平或台秤、含水率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量砂、盛砂的容器、其他。
三、检测方法与步骤1、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的距离15mm左右为止。
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精准至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当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2、随机选定试验区域,将空心底盘平稳放置,用脚固定住。
用锤和凿子将底盘孔中的土凿掉。
并把凿掉的土样转入塑料袋,注意不要使凿出的土样丢失,且使土样的水分尽量少蒸发。
3、用刷子清扫洞边及洞内的土,将洞内全部凿松的土取出。
试洞深度一般是15cm。
并称量凿出的土样重量,精准明确到1g。
4、将开关打开,使灌砂筒筒底的流砂孔、圆锥形漏斗上端开口圆孔及开关铁板中心的圆孔上下对准重叠在一起,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5、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的取走灌砂筒。
6、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精准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筒下部圆锥体的砂(m2)。
(此处直接称量灌砂筒及集中存砂,效果一样)7、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8、将标准砂经过筛网就泥土筛除后回收到袋内,以便下次使用。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压实度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
本文将介绍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的方法步骤、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
一、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的方法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细砂,并通过筛网将颗粒大小控制在0.08~0.15mm之间。
同时,准备一个装有标定液的容器,以及一个能够测定土壤湿度的湿度计。
2.实验设置在实验室中选择合适的试验器具,如直径为15cm的圆柱形容器,并将其底部加装一层直径为10cm、高度为4cm的穿孔塑料容器。
然后将该容器与水平放置的玻璃板对准,确保试验装置底部平整。
3.样品准备将待测的土壤样品通过筛分和称重等操作得到所需质量的样品。
然后,将样品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得到待测土壤的湿度。
4.试验操作(1)将湿度为标准含水量的土壤均匀地放置在试验容器中,形成一定厚度的土层。
(2)打开穿孔容器的塑料盖,从中心位置固定一个滴漏棉绳。
然后,将装有细砂的容器放在穿孔容器上方,缓慢地将细砂倒入穿孔容器中。
(3)当滴漏棉绳的自重不能使水通过时,停止倒砂并记录所倒入细砂的质量。
(4)将细砂从穿孔容器中倒出,用量筒测量所倒出细砂的体积。
(5)重复上述操作,每次倒出细砂后,将土壤样品的含水量调整到所需的下一级标准含水量,并记录倒砂次数和细砂体积。
5.数据处理(1)计算细砂的干重:通过细砂的质量和含水量计算其干重。
(2)计算每次倒砂的加载负荷:通过细砂的体积和质量计算每次倒砂的加载负荷。
(3)计算每次倒砂的压实度:通过每次倒砂的加载负荷和土壤样品的厚度计算每次倒砂的压实度。
(4)绘制压实度曲线:根据压实度和标准含水量绘制压实度曲线。
二、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的仪器设备1. 圆柱形容器:直径为15cm的圆柱形容器,安装有穿孔的塑料容器。
2. 筛网:用于筛分细砂颗粒大小,筛孔大小为0.08~0.15mm。
3.玻璃板:用来与试验容器底部对准,确保试验装置底部平整。
4.量筒:用于测量细砂的体积。
压实度检测试验(灌砂法)_secret

压实度检测试验(灌砂法)一、使用工具1、WT31000(1g/0~30kg)电子天平一台。
2、扭力天平(0.01g/200g)一台3、圆勺子、圆凿子、锤子及大油漆各一把。
4、灌砂筒一套。
二、操作步骤要点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面积约为40cm×40cm的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50mm,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
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2、凿洞毕,称此塑料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g。
(减去已知塑料袋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m t。
3、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的样品,放入铝盒中,测定其含水量ω。
根据不同粒径所挖试坑的最小体积和测定天然含水量应取的试样数量,见下表。
4、将基板安放在试洞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灌砂筒内内放满砂至恒量m1),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在下流时关闭开关。
取下灌砂筒,并称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2,准确至1g。
5、取出试洞内的量砂,(若砂有点湿则烘干)过筛,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
6、灌砂筒锥体质量为m3,已包括灌砂时基板孔区域砂的质量。
7、结果计算①填满试洞上所需量砂的质量m b(g)。
m b=m1-m2-m3式中:m1—灌砂入试洞前筒加筒内盛的砂总质量,g。
m2—灌砂入试洞后筒加筒内剩余的总质量,g。
m3—灌砂筒锥体质量,g。
②计算土样的湿密度ρ(g/cm3)。
ρ=ρs×m t/m b式中:m t—试洞中取出的全部土样的质量,g。
m b—填满试洞所需砂的质量,g。
ρs—量砂的密度,g/cm3。
取1.46 g/cm3.③计算土样的干密度(g/cm3),精确到0.01 g/cm3。
ρd=ρ/(1+0.01×ω)④计算压实度K(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K=ρd/ρdmax×100%式中:ρdmax—现场路基填筑所用土的最大干密度,由试验室提供。
灌砂法检测现场压实度试验步骤

灌砂法检测现场压实度试验步骤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工试验方法,用于检测土体的压实度。
下面是灌砂法检测现场压实度的试验步骤:1.试验材料准备:-砂土样本:选择合适的砂土来制备试验样本,砂土的颗粒成分和粒度分布应符合要求。
-试验设备:准备一个灌砂装置,包括水泵、水管、灌砂筒、灌砂压力计等。
-实验耗材:准备一定量的砂子、混凝土块、玻璃棒、水桶等。
2.样本制备:-按照设计要求,在试验区域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开挖,挖土深度应大于设计的厚度。
-挖土完成后,清除挖掘面上的松散土壤和小石块,然后平整整个试验面。
-清洗砂子:将砂子放入水桶中,用水冲洗,直到排出的水清澈透明,然后将砂子晾干。
- 砂垫层:在试验区域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20cm的砂子,用玻璃棒压实,确保砂子层平坦均匀。
-砂土层:按照设计要求,倒入一定量的砂子,并用玻璃棒压实,注意砂土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混凝土块:在砂土层上放置一块适当大小的混凝土块,用玻璃棒将其固定在砂土上。
3.灌砂:-连接水泵和灌砂筒的水管,将砂子倒入灌砂筒中,并将灌砂筒放在试验区域的一角。
-开启水泵,将砂子从灌砂筒中喷洒到试验区域上,注意均匀喷洒,以覆盖整个试验面积。
-此时,水泵的压力计会显示喷洒砂子的压力,记录压力计的读数。
4.压实度检测:-每喷洒一定量的砂子后,用压实板将其压实,压实板直径应大于设计要求的密实状态的直径。
-在压实板上用水泥块加装一定负荷,通常为每平方厘米5-10公斤。
-用测定压实度的方法(如压实实验室现场法)进行测定,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按设计要求的厚度和层数,连续进行灌砂、压实和测定的步骤,直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5.结束实验:-完成试验后,清除试验现场的砂子和设备,恢复到原始状态。
-对试验的过程、结果进行整理和记录,包括灌砂的时间、压实度的测定结果等。
-对试验样本进行总结分析,判断土体的压实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以上是灌砂法检测现场压实度试验的步骤,通过该试验可以评估土体的压实度,为土工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图解用灌砂法测压实度试验

用灌砂法测压实度(图解)灌砂法是目前很多工程现场测定压实度的主要方法,表面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掌握,容易引起较大误差,经常引发质量检测、监督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争议。
故而需要足够的操作水平。
技术用途本试验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
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
(标准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结合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灌砂法同样适用于现场检定粗粒土的密度。
操作步骤1.3.1 按灌水法试验中挖坑的步骤依据尺寸挖好试坑,称试样质量,测定试样的含水率,1.3.2 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
1.3.3 密度测定器倒置于挖好的空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
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
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1.3.4 试样的密度(ρо)=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标准砂的密度(PS))。
1.3.5 试样的干密度(ρd)={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1+0.01ω)}/(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标准砂的密度(PS))。
注:ω—试样含水率,%。
这次我们进行灰土压实度检测,采用的是灌砂法,下面是整个过程;首先掏挖试验用的坑,就按照托盘中间的圆圈向下,尽量垂直,或者稍稍突出一点,千万别向外掏的上边小下边大,因为那样很难达到标准深度,这可是千锤百炼出来的功夫呢千万计的,掏出来的土块一点都不能丢掉,要全部装到袋子里要把掏出来的土块称重量,现在都使用的电子天平,这个重量务必要记录在表格上,这可是内业计算的依据灌砂法就是在掏好的试验坑内填满标准沙,这个砂可不比我们盖房子用的粗黄砂,它是银白色,很细,很均匀,比重一般在1.42左右,据说只有福建的海滩上才出产,所以很贵。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 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基层
保证率(%)
95
最佳含水量
9.8
最大干密度(g/cm3)
2.033
锥体砂质量(g)
685
标准砂密度(g/cm3)
1.848
测点位置
试坑中湿土样质量(g)
放基板
筒+量砂总质量(g)
灌满试坑后剩砂+试筒质量(g)
试坑内砂质量(g)
湿密度(g/cm3)
含水量测定
干密度(g/cm3)
压实度
(%)
左3.5
7578
7300
1959
4657
2.415
1
185.1
2671.4
2548.8
5.2
5.2
2.296
98.8
2
183.8
2646.5
2524.5
5.2
K57+150
右4.6
7432
7300
2037
4578
2.409
9
784.2
2687.3
2561.9
5.3
5.0
2.294
98.7
5
184.6
试坑内砂质量(g)
湿密度(g/cm3)
含水量测定
干密度(g/cm3)
压实度
(%)
桩号
横距
筒+量砂质量(g)
筒+剩余砂质量(g)
盒号
盒质量(g)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含水量(%)
平均(%)
K57+610
左4
7553
7300
1970
4645
2.413
1
185.1
2680.1
2560.9
5.0
183.8
2612.1
2490.0
5.3
4.9
2.291
98.6
3
183.9
2670.1
2562.9
4.5
K57+750
右5.5
77721
7300
1885
4732
2.421
5
184.6
2636.3
2523.5
4.8
4.9
2.308
99.3
6
184.8
2649.7
2532.8
5.0
K57+800
左5
7669
5.1
2.296
98.8
10
183.8
2609.3
2489.8
1.848
测点位置
试坑中湿土样质量(g)
放基板
筒+量砂总质量(g)
灌满试坑后剩砂+试筒质量(g)
试坑内砂质量(g)
湿密度(g/cm3)
含水量测定
干密度(g/cm3)
压实度
(%)
桩号
横距
筒+量砂质量(g)
筒+剩余砂质量(g)
盒号
盒质量(g)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含水量(%)
平均(%)
K57+100
2639.3
2524.7
K57+000
左5.5
7947
7300
1726
4891
2.411
10
183.9
2685.1
2557.6
5.4
5.1
2.94
98.7
5
184.6
2650.0
2536.4
4.8
K57+050
右5
7595
7300
1934
4681
2.408
4
185.3
2611.8
2494.4
5.1
5.1
2.296
98.8
7
183.5
2657.4
2537.0
5.1
试验:复合:试验工程师: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施工版)
工程名称:魏峰线磁县段大修工程合同号:DZX-4试验编号:2011-JT0921-010
施工单位
临漳县公路站
试验依据
JTGE60-2008
样品名称
水稳底基层
取样人
马瑞明
样品描述
拌合均匀、级配良好
2663.1
2551.2
4.7
K57+200
左2
7470
7300
2013
4605
2.409
4
185.3
2644.1
2521.0
5.3
5.0
2.294
98.7
8
185.9
2646.9
2535.8
4.7
K57+250
左4
7553
7300
1970
4645
2.413
1
185.1
2680.1
2560.9
5.0
右4.5
7560
7300
1953
4663
2.406
8
185.9
2647.3
2533.3
4.9
4.9
2.294
98.7
9
184.2
2629.8
2514.6
4.9
K56+950
右3.5
7567
7300
1929
4686
2.396
9
184.2
2665.3
2549.4
4.9
4.9
2.284
98.3
3
183.9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施工版)
工程名称:魏峰线磁县段大修工程合同号:DZX-4试验编号:2011-JT0921-010
施工单位
临漳县公路站
试验依据
JTGE60-2008
样品名称
水稳底基层
取样人
马瑞明
样品描述
拌合均匀、级配良好
取样日期
2011.5.18
取样地点
K56+600—K57+416
仪器设备
灌砂筒、电子秤、标准砂、烘箱
施工单位
临漳县公路站
Hale Waihona Puke 试验依据JTGE60-2008
样品名称
水稳底基层
取样人
马瑞明
样品描述
拌合均匀、级配良好
取样日期
2011.5.18
取样地点
K56+600—K57+416
仪器设备
灌砂筒、电子秤、标准砂、烘箱
用途
基层
环境条件
温度:20℃、相对湿度60℃
试验单位
临漳县公路站试验室
试验日期
2011.5.18
取样日期
2011.5.18
取样地点
K56+600—K57+416
仪器设备
灌砂筒、电子秤、标准砂、烘箱
用途
基层
环境条件
温度:20℃、相对湿度60℃
试验单位
临漳县公路站试验室
试验日期
2011.5.18
结构层次
底基层
保证率(%)
95
最佳含水量
9.8
最大干密度(g/cm3)
2.033
锥体砂质量(g)
685
标准砂密度(g/cm3)
桩号
横距
筒+量砂质量(g)
筒+剩余砂质量(g)
盒号
盒质量(g)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含水量(%)
平均(%)
K56+850
左3.5
7533
7300
1949
4666
2.396
6
184.8
2683.2
2573.6
5.3
5.0
2.282
98.2
5
184.6
2671.6
2559.9
4.7
K56+900
7300
1876
4740
2.400
1
185.1
2659.7
2541.2
5.0
5.0
2.287
98.4
9
184.2
2603.3
2488.7
5.0
结论:经检验K56+600--K57+416段压实度合格。
试验:复合:试验工程师: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施工版)
工程名称:魏峰线磁县段大修工程合同号:DZX-4试验编号:2011-JT0921-010
用途
基层
环境条件
温度:20℃、相对湿度60℃
试验单位
临漳县公路站试验室
z
试验日期
2011.5.18
结构层次
底基层
保证率(%)
95
最佳含水量
9.8
最大干密度(g/cm3)
2.033
锥体砂质量(g)
685
标准砂密度(g/cm3)
1.848
测点位置
试坑中湿土样质量(g)
放基板
筒+量砂总质量(g)
灌满试坑后剩砂+试筒质量(g)
5.1
2.296
98.8
2
183.8
2650.8
2529.4
5.2
K57+650
右5
7567
7300
1929
4686
2.396
3
183.9
2639.3
2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