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的资质》读后感
读《领导者的资质》心得

读《领导者的资质》心得在读《领导者的资质》这本书之前,我也仔细思考过: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领导?什么样的人又具备领导者的资格?而这两个问题是那么的耐人寻味,是那么的发人深思。
最后,我认为领导者的最大作用就是培养追随者,而不断把追随者培养成为领导者的我们应该可以称之为领袖。
而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完全被稻盛和夫的哲学所感染,更深层次的认识什么样的人才是领导,才具备领导者的资格。
更能用量化的眼光看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具备领导者的资格,稻盛哲学阐述具备领导者资格的人首先应该是“以爱为根基的反映民意的独裁者”,具体包括以下五项资者。
第一项资质:具备使命感我们做什么工作首先要知道我做这项工作的意义在哪?要体现一种什么样的价值,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清楚的认识肩负在自己身上的重担。
蓬马车队的队长身上就体现这样一种价值和责任,他要带领车队的人一起去西部开拓广阔的疆土,而要将整个团队平安的带领到西部可不是那么容易,在前进的路上有很多艰难困阻,而这些需要队长带领大家共同克服,而这个带领克服的过程就需要具备强烈使命感的人来完成,这个人就是蓬马车队的队长,他把团队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最大的发挥出来共同面对遇到的困难,带领大家一起排除艰难共同实现目标。
我们安环部的工作也是一样,只有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做好分工协作,把年度的工作方针目标分解量化,逐一克服完成,每个人身上都要肩负着使命、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我们的工作目标。
所以,领导者一定要具备使命感。
第二项资质:明确地描述并实现目标目标很重要,没有目标的工作我们会无从下手,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而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领导者一定要在工作之前确定清晰可行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结合团队的力量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领导者的资质》读书总结

《领导者的资质》读书总结《领导者的资质》读书总结Nicole 读稻盛和夫的书,是朋友推荐的,作为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名誉会长以及日本航空公司名誉会长的稻盛和夫,被称为经营之圣,在拯救日航的时候可以说创造了一个传奇。
其在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董事长,历时424天,就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空前的1884亿日元的利润,是“全日空”利润的三倍,前一年同期日航的亏损额也有约1800亿,这一来一去将近3600个亿日元,超过了为拯救日航日本政府的3000亿日元的注资,其更被誉为拯救日航的恺撒。
《领导者的资质》这本书介绍的是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含领导人的资质、领导人的人格、领导人的十项职责、企业统治的要诀,以及企业家学习体会等内容,系统而全面地解析了稻盛经营哲学的方方面面。
而与之伴生的“盛和塾”现象,也在遍地开花,不仅日本本土设立分塾,在美国、巴西、中国均有设立,塾生总数超8000人,这在盛和塾成立近三十年间,这么多的企业家,这么长的时间内,追随稻盛和夫这个人,把他作为自己经营和人生的楷模,这一现象,古今中外都十分罕见。
在这本书中,稻盛和夫所说的领导者的资质主要在五个方向,一个就是具备使命感,二是要明确的描述并实现目标,三是要必须不断地挑战新事物,四是要获取集团所有人的信任和尊敬,最后一点就是要抱有关爱之心。
其实他的观点也就是现在形成的稻盛哲学,都是比较简朴、且具有实践性、道德性以及辩证性的,都比较好理解,其实稻盛是把道德放进哲学,把“作为人,何为正确”当作判断一切事物的基准,利他之心进行思考判断和行动,这同“致良知”异曲同工,也就是事事对照“良知”来判断和行动,这也是稻盛哲学的核心。
稻盛和夫的信条是“敬天爱人”“以心为本”,这也是他其他经营理念所能成型的核心。
虽然稻盛是把道德带入哲学,但难能可贵的是稻盛的经营理念都是从自身的实践中的出来的。
所以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领导人的资质》读后感

《稻盛和夫:领导人的资质》读后感作为日本“经营之神”的稻盛和夫,不单单是在创办企业,管理企业,以其引导企业发展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能将自己近半个世纪的经营理念与人生哲学相结合,提出了独创性的经营哲学。
在题为《领导人的资质》演讲中,他以美国西部开发的先驱者——蓬马车队队长作为对象来阐述一名理想的领导人应该具备的五项资质,即:具备使命感,明确地描述目标并实现目标,挑战新事物,获取众人的信任和尊敬以及抱有关爱之心。
在这其中,一方面是对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的强调,包括如何将目标定量化,拆分化,实现目标与责任在个人身上落地生根的讨论;另一方面也包括领导人品行方面的要求,即做一个“以爱为根基的反映民意的独裁者”,这也近似于我们经常提到的民主集中制和“共情”的结合。
而在这其中,精神力量的重大作用也是稻盛和夫先生所一直努力推崇的,领导者能够将自己乐观、激情,充满使命感的精神力量传递给自己的下属,并且能将所有人的力量凝聚起来,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企业在经济浪潮中的扬帆远航。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不管是掌管企业的大领导,还是负责一个家庭的小领导,当我们有着责任带领周围的人一起实现幸福生活的时候,我们就不仅仅需要勇气和魄力去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还需要让我们周围的人相信,并且愿意和我们一样,充满激情的实现我们共同的事业,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完成人生价值的升华。
稻盛和夫领导者的资质读后感

稻盛和夫领导者的资质读后感读了稻盛和夫关于领导者资质的论述,就像是在领导者的修炼之路上捡到了一本秘籍,而且还是那种通俗易懂、接地气的秘籍。
稻盛和夫说领导者得有使命感。
这就好比一个超级英雄,你得知道自己为啥要拯救世界,不能稀里糊涂地就穿上披风到处飞。
领导者要是没有使命感,那团队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我就想啊,那些成功的大企业,像苹果公司,乔布斯肯定是有着强烈的使命感的,要改变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方式,这才有了那些惊艳的产品。
要是他只是想着赚钱,估计苹果也不会这么有魅力。
还有,领导者得明确地描述并实现目标。
这就像是给团队画了一张藏宝图,而且这个藏宝图得清晰得很。
不能说“宝藏大概在那个方向的某个地方”,得精确到“翻过两座山,再走过三条河,宝藏就在那棵大树下的箱子里”。
我以前工作的地方有个小领导,每次布置任务都说得模模糊糊的,结果大家干的活都不是他想要的,整个项目乱成一锅粥。
而那些厉害的领导者,他们一说目标,大家心里就跟明镜似的,知道该往哪儿使劲儿。
再者,领导者得不断地挑战新事物。
这就像是一个探险家,不能老是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打转。
老是守着旧东西,那企业迟早得被淘汰。
就像柯达,曾经是胶卷界的老大,可是面对数码时代的挑战,没有积极地去拥抱变化,结果就渐渐没落了。
而那些勇于挑战新事物的领导者,就像马斯克,一会儿搞电动汽车,一会儿搞太空探索,虽然看起来有点疯狂,但就是这种不断挑战的精神,让他的企业走在时代的前沿。
另外,领导者得获取众人的信任和尊敬。
这可不是靠耍威风或者摆架子能做到的。
得像个老大哥或者老大姐一样,真心地关心团队里的每一个人。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有个班长,他总是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大家都特别信任他,有什么事都愿意听他的。
在企业里也是一样的道理,领导者要是能让员工信任和尊敬,那员工肯定愿意跟着他赴汤蹈火。
领导者要有抱有关爱之心。
这可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家长,虽然要立规矩,但更要关心家人的冷暖。
京瓷哲学-心,领导人资质感悟

稻盛哲学-心,领导者资质阅读感悟1.刚降生的灵魂未必美好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人之初性本善,一种是人之初性本恶;我感觉这两种说法是不全面的,人是生而无知的,本性的养成是由环境和人的动物性相辅相成的。
孟子的性善论阐述了人的性格本来就是善性的,通过社会坏的影响,恶劣的环境会养成恶性的人。
故: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做什么事情,先学会做人,否则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这是儒家呼吁社会与统治者,学习礼法,推举儒学的性善论。
而荀xun子则从人的动物性来出发,动物性则是为了生存表现出的贪婪、掠夺等等;人本性是恶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与环境,来引导人性向善。
从孟子的性善论——人性本善,但要学习,防止变恶;到荀子的性恶论——人性本恶,但要学习,引导向善。
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
稻盛先生就是从这点出发,刚降生的灵魂未必是美好的,一个标题就诠释了人性善恶的两面性,又通过自己小时候玩鸽子与小外孙恶作剧的例子,来警示我们,后天的学习与努力,才是让我们灵魂变得更好。
2.是否适合当领导者,由“心根”决定何为领导者,从领导两个字的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引领与指导。
也就是方向的抉择与方法的指引。
领导者一定不是执行者,他是做判断与选择的决策者,对于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判断的基准,归根到底就是“德行”,知道作为人,何为正确,知道致良知;这便是“心根”。
但是人又不是一层不变的,具备优秀心根的人也可能,环境的影响与自身的堕落,会膨胀、骄傲;而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持续的坚持获得优秀“心根”的人,才具备领导者的资质。
也就是性格+哲学;既先天的性格,通过学习与努力,获得的后天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3.组织的好坏取决于领导者的心。
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拿破仑也讲过:一只狮子领导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狮子。
”这足以说明,领导者,在企业中,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好的领导,才能带领团队进步,企业不是没有优秀的员工,而是没有优秀的领导者,人的能量是无限的需要去激发,三个臭皮匠都能赛过诸葛亮,更何必一群人,一个团队呢。
《领导人的资质》读后感

《领导人的资质》读后感稻盛和夫老先生不仅仅是企业家,更是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通读完《领导人的资质》后,感觉到,使命、目标、挑战新事物、信赖和被尊敬、关爱这些观点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屡屡提及的词汇。
但是,这些词汇,经稻盛先生提出后,就变得非常有力量,非常有激情;稻盛先生一直以美国蓬车队队长和京瓷最佳实践这两条虚实的引线来展开对这五个观点的阐述和论证,就变得非常鲜活、非常具体。
作为管理者,实际也是领导者。
管理者在组织权限内具有有限的资源,但一旦被赋予领导者的含义,那就能创造无限的能量,也就是稻盛和夫老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能量的传递。
仅仅作为管理者,只能按照组织、计划、协调、监督等等生硬的管理语言开展工作,下属也一定是被动地接受指令而已。
而当我们从领导者角度来塑造自己的话,那是创造一种共同涌现正能量的气场,会激励大家自动自发,自觉明理,自觉行动。
《领导者的资质》里面体现的就是如何塑造和贯彻领与导的问题。
领是带领,是给予方向,给予力量,是身先士卒,是率先垂范,是融使命感、目标及目标传递、不断地挑战、建立信赖、关爱下属为一体的动作。
领的里面,首先要有使命感,即能够让大家凝聚在一起的高度思想认同。
使命,不是下属自己能够创造和把握的,必须领导人建立自己的使命感,并能传导给大家,稻盛和夫老先生从创立京瓷开始,逐步意识到这一点,包括早期就想到的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的想法,实际是他已经在提升自己的使命感了;目标与分解。
领导人必须有高瞻远瞩的目标,有目标,团队才有清晰地路线图,才能明白团队和自己的任务,当然这个贯彻目标的过程一定是要通过能量的传递进行,生硬的目标分解是没有效果的。
领导团队共同奋战,那目标就在前面,大家才能攻城猎寨,勇往直前;挑战新事物,也是需要领的。
领导人永远要走在最前面,即使前面荆棘遍布,因为你不去领,那不断产生在前进路上的荆棘就会挡住前进之路。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问题绕道走,见到红灯绕道走,就是回避问题和挑战。
领导者资质读后感

领导者资质读后感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领导者资质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领导者资质读后感》。
第一篇:领导者读后感这本书写的是领袖人物,以及他们如何影响事态的发展,是写他们如何是事态改观,如何与众不同,写他们赖以产生影响的特点以及为何产生影响。
尼克松认为,一个领导者挤身于伟大领袖之列的可靠公式有三要素:伟大的人物,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事件。
通常,我们给予战时领袖的地位比和平时期领袖的地位要高。
因为,只有当一位领袖的能力受到最大限度的挑战时,我们才能充分地衡量其伟大程度。
而每一个领袖都从属于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领袖和国家是不能互换的。
丘吉尔在曾经不可一世的大不列颠帝国最危急的关头力挽狂澜,法兰西的戴高乐在二战期间是个暴躁倔强的成功领袖。
想想若是将他们出生的伟大国度调换,还会有这两位伟大领袖的诞生吗?还会有这两个国家现在的繁荣吗?我想未必。
一个是矮小肥圆的矮个子,一个是高大威猛的将军,从丘吉尔和戴高乐的外型,我看不出一丝相似的地方。
但从尼克松对两位伟大领袖的描写中,我发现丘吉尔和戴高乐身上共同具有四处领导者所需的素质,而这些素质,造就了他们的成功,我们看到的伟大。
第一,自信。
丘吉尔认为大家都是虫子,而他是一个萤火虫。
他深信自己与众不同,他认识到自己的命运所在——政治,并为此终生奋斗。
无论什么事,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失败这两个字。
或许有人认为他嚣张跋扈,或许有人会为此而愤怒,而我却为此而深感佩服。
想下那些不愤的人,有他成功么?戴高乐具有高度的信心,深信自己有本领用自己的意志力来塑造历史。
他把自己看作是法国的化身,而他的任务就是把法兰西精神发扬。
想下没他的自信,没他的带领,还会有如此民主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成立么?第二,非凡的演讲能力。
丘吉尔的演讲能力一直为后人所赞叹。
他也许很霸道,在宴会上,无论主客可能都抢不掉他的舞台,但是他讲的一切从生活小事到国家大事都能吸引你的耳朵。
领导者的资质读后感

领导者的资质读后感
《领导者的资质》是一本关于领导力的书籍,通过对领导者应
具备的素质和技能进行深入探讨,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提升领导能
力的方法和建议。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优
秀领导者所需具备的品质和能力,也对自己的领导潜力有了更清晰
的认识。
首先,书中强调了领导者需要具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
领导者
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需要有足够的决心和意志力去克服困难,带
领团队走向成功。
同时,书中也提到了领导者需要具备的沟通和协
调能力,这对于领导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能够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并且善于协调各
方利益,达成共识。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领导者需要具备的创新和领导力。
领导者
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带领团队不断创新,适应市
场变化。
同时,领导者还需要有良好的领导力,能够激励团队成员,调动团队积极性,带领团队共同实现目标。
通过阅读《领导者的资质》,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优秀领导者所
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对自己的领导潜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
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人的资质》读后感
稻盛和夫老先生不仅仅是企业家,更是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通读完《领导人的资质》后,感觉到,使命、目标、挑战新事物、信赖和被尊敬、关爱这些观点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屡屡提及的词汇。
但是,这些词汇,经稻盛先生提出后,就变得非常有力量,非常有激情;稻盛先生一直以美国蓬车队队长和京瓷最佳实践这两条虚实的引线来展开对这五个观点的阐述和论证,就变得非常鲜活、非常具体。
作为管理者,实际也是领导者。
管理者在组织权限内具有有限的资源,但一旦被赋予领导者的含义,那就能创造无限的能量,也就是稻盛和夫老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能量的传递。
仅仅作为管理者,只能按照组织、计划、协调、监督等等生硬的管理语言开展工作,下属也一定是被动地接受指令而已。
而当我们从领导者角度来塑造自己的话,那是创造一种共同涌现正能量的气场,会激励大家自动自发,自觉明理,自觉行动。
《领导者的资质》里面体现的就是如何塑造和贯彻领与导的问题。
领是带领,是给予方向,给予力量,是身先士卒,是率先垂范,是融使命感、目标及目标传递、不断地挑战、建立信赖、关爱下属为一体的动作。
领的里面,首先要有使命感,即能够让大家凝聚在一起的高度思想认同。
使命,不是下属自己能够创造和把握的,必须领导人建立自己的使命感,并能传导给大家,稻盛和夫老先生从创立京瓷开始,逐步意识到这一点,包括早期就想到的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的想法,实际是他已经在提升自己的使命感了;
目标与分解。
领导人必须有高瞻远瞩的目标,有目标,团队才有清晰地路线图,才能明白团队和自己的任务,当然这个贯彻目标的过程一定是要通过能量的传递进行,生硬的目标分解是没有效果的。
领导团队共同奋战,那目标就在前面,大家才能攻城猎寨,勇往直前;
挑战新事物,也是需要领的。
领导人永远要走在最前面,即使前面荆棘遍布,因为你不去领,那不断产生在前进路上的荆棘就会挡住前进之路。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问题绕道走,见到红灯绕道走,就是回避问题和挑战。
稻盛和夫先生从很少人的松岗工业开始,就不断挑战新产品,不断挑战缺乏的现金流,不断挑战精益求精的质量品质,终于走到完成了三个世界500强企业的塑造。
对稻盛和夫老先生来讲,这就是不断挑战新事物的过程。
不断挑战新事物,就是不断地树立新目标和解决新问题,建立新使命的过程,管理产生的结果就不再是产品,而是作品。
我们工作中,需要稻盛和夫先生的这种不断挑战新事物的精神和能量,哪怕是其千分之一、百分之一!
建立信赖和被尊敬。
团队本身就是由各种思想、性格、经历的成员组成的,所以团队是需要被凝聚的。
那么凝聚的金钥匙就是领导者能够建立信赖的环境、信赖的气场。
同时,领导者,能够身先士卒,做好君亲师,被团队成员信赖。
被信赖,就会让团队建立凝聚力,建立团队核心,产生团队彼此同心协力的精神动力。
但是,被信赖不是简单说说而已,是要领导者自己真的能有领的本事。
领不是简单的做作样子,而是真的能够弯下腰、抬起头、挺起脊梁,是真的能够带领大家建立信任和您聚力量,是真的具有无私利他之心。
诚然,我们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好像距离很远,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努力,这也是我们要达到的境界和目标。
100%是有若干个0.1%有机组合和建立起来的。
信赖和被尊敬也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只要能带头践行,一定会建立信赖和被尊敬。
关爱员工。
人都是有感情的,付出无所求,还要真感恩。
高绩效员工一定是被感动出来的,而不是被要求出来的。
稻盛和夫先生缔造的三个500强企业集团,以及总览稻盛和夫先生的所有经典著作,关爱员工始终能够看到。
这说明,稻盛和夫先生是真的把关爱员工放在心里的,放在天平那一头的。
从松岗工业开始,大家要离开,最后不得不把追求研发技术企业的经费转变为照顾员工的经费开始,他就意识到关爱员工比直接投入研发重要。
保障员工利益,真心关心员工的生活、以及家庭困难,才是关心员工的全部。
仅仅关心员工的工作,那一定是本末倒置的。
再说说领导人的导,这个导字里面,也贯穿了稻盛和夫先生使命、目标、挑战新事物、建立信赖和被尊敬、关爱的观点。
导,是你如何组织自己的团队,领导者变成运筹帷幄的导演和能量的传递者。
要导的好,首先领导人自己要胸有大志,胸中有物,成竹在胸。
导的过程,第一个动作就是提炼和建立使命感,传导使命感。
这个使命感不是我们书上常说的那么伟大,只要是能够对企业、对团队长足发展,起到凝聚作用的信念和力量建立起来,并能传导到团队每个成员,大家都能理解、支持、相应这样的信念,那前进的动力就有了。
所以,导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能否建立自己团队的使命感,取决于领导人是否自己能够有力量,有担当,有勇气,有未来感。
导在稻盛和夫老先生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比比皆是,他老人家总是在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传递着成就企业,成就员工的使命,他老人家确实做到了让员工物质和精神两面都幸福。
这就是他老人家最善的使命感,这就是他老人家传导的使命感,多么值得我们管理者学习。
导的动作,有了使命感,就是要建立目标和分解目标。
建立目标不难,难难在贯彻目标、分解目标,尤其是达成目标上。
稻盛和夫老先生在三个500强企业塑造过程中,总是紧盯目标,甚至通过下班后的酒会,以及其他各种场合来贯彻目标,并和大家一起朝目标努力,去克服困难。
他老人家在目标管理过程中的勇气、毅力、意志、坚韧的精神在其职业生涯中是最难能可贵的。
我们在建立目标时,会留有余地,会选择容易的目标;执行目标时会遇到困难打折扣,会缩水,实际上我们就是缺乏稻盛和夫老先生的勇气、毅力、意志和坚韧的精神。
导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建立信任和被尊敬。
整体团队互相倾扎,互不信任,那一定是正负极混乱的场,那怎么能够像稻盛和夫老先生一样建立信赖和传递信赖呢?所以,领导人,一定要首当其冲为团队建立信任的环境。
开诚布公,虚心纳谏,坦诚沟通,建立互相都能发挥潜能的气场;同时,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大家有凝聚的目标。
团队里面是需要有凝聚目标的,否则就会乱。
所以,建立信任的环境、氛围,以及管理者变为真正的领导人而被尊敬,那这个团队的沟通一定是最好的,目标管理一定是最好的,绩效也一定是最好的。
从这个角度上看,领导人的导气的功力是需要修炼和提升的。
导气导的好,信任和被尊敬的环境就容易建立。
稻盛和夫先生就是我们导气的最好榜样。
导的过程也是不断挑战新事物的过程。
运筹帷幄,需要了解合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
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变已经是不变的真理了。
连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都感叹地球转的太快,都抓不住了!可见稻盛和夫先生在创建三个世界500强时所面临的环境和新事物有多么多,多磨艰难。
但是,在稻盛和夫先生的带领下,京瓷的团队、第二电电的团队、日航的团队挑
战了多少新事物,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攻克一个个困难的高地,不断地挑战人生的新高度。
挑战新事物的勇气、意志和能力需要领导者自己独立承担,领导者不能塑造这样的精神,那就没有办法导出团队挑战新事物的勇气和能力。
导是输出关爱之心和动作。
从最早的奴隶式管理,劳动者都是工具,到冰冷的泰勒管理实践,这样冰冷的管理时代已经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新新人类的管理。
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已经逐步演变为人的管理,人的竞争。
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已经过去,那么如何让管理更有效,单纯的管理动作已经落后,必须全方位地看待管理。
其中,员工关爱就是其中越来越重要的重头戏。
看稻盛和夫先生在三个世界500强企业创建的最佳实践中,关心关爱员工始终放在他的心头。
他带头践行,确实把追求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放在心头,落实在行动了。
作为管理者,我们对照一下,差距有多大,我们有这样的理念和使命做指导吗?我们有认真践行这样的关爱吗?管理者要想有效,在如今时代,必须从关爱员工开始,不然,我们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领导人。
发自本心,出自真爱,落实到管理细节,全身心去关爱员工。
那企业一定会大成。
纵览《领导人的资质》,感慨良多,对照起来,差距巨大。
我们在做管理者的时候,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像稻盛和夫老先生一样初心本善,发心真诚呢?修炼我们自己,真真正正地去领,认认真真地去导,从建立和传播使命感开始,树立目标,传导目标,克服困难达成目标,迎接挑战,建立信任和互助的团队环境,真心关爱员工。
树立人生目标,向稻盛和夫老先生学习,让我们真正地从管理者变为领导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