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景区调查报告
武夷山调研报告

武夷山调研报告武夷山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武夷山,是福建省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武夷山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以便为今后的旅游开发和宣传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研内容:1. 自然环境状况:武夷山位于闽江上游,山势险峻,峰峦叠翠,瀑布飞流。
多年的保护使得武夷山的植被繁茂,气候宜人,空气清新。
山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2. 历史文化底蕴:武夷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武夷山可以找到大量的古迹遗址和文化遗产,如武夷宫、大红袍茶叶等。
3. 旅游资源分析:武夷山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
其中,主要的旅游资源包括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此外,武夷山还以其特产的武夷岩茶而闻名。
三、调研结果:1. 武夷山的自然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山势险峻的地形为旅游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 武夷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能够满足游客对于历史探索的需求。
3. 武夷山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
四、调研问题及分析:1. 旅游开发问题:虽然武夷山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旅游开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以便更好地吸引游客。
2. 保护问题:武夷山的自然环境非常珍贵,我们应该加强对武夷山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
3. 宣传问题:武夷山的知名度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武夷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武夷山的交通便利度。
2. 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加强对武夷山的环境保护。
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武夷山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
4. 加强旅游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六、结论:武夷山作为福建省的一颗明珠,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武夷山的重要性和潜力,也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武夷山环境调研报告题目

武夷山环境调研报告题目武夷山环境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旅游景区的环境要求也日益提高。
武夷山作为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武夷山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解武夷山当前的环境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次调研对武夷山的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全面了解武夷山的环境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调研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对武夷山环境的认知程度、满意度和环境问题的感知,同时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武夷山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进行了观察和评估。
三、环境状况调研结果3.1 自然环境调查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武夷山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山峰险峻、溪流清澈、植被茂密。
然而,山区森林覆盖率降低,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也非常突出。
此外,由于游客过多,山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繁衍受到一定的影响。
3.2 人文景观调查武夷山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
调研发现,武夷山的文化遗产以及保护措施良好,如古村落、文化庙宇等。
然而,随着游客的增加,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存在乱倒垃圾、写字涂鸦等现象,严重破坏了人文景观的原始美。
四、问题分析4.1 游客数量过多由于武夷山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游客数量过多导致景区环境恶化,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
4.2 环境污染部分游客对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存在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
加之旅游开发带来的交通、餐饮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
4.3 生物多样性下降由于游客的干扰和破坏,导致武夷山的生物多样性下降,部分濒危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五、解决方案5.1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游客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暑期武夷山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夷山,这座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地,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
为了深入了解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们暑期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方式,对武夷山旅游业进行一次全面的社会实践。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武夷山,古称“武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武夷山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然而,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传统文化保护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开展此次社会实践。
2. 实践目的(1)了解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2)探讨如何实现武夷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3)为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提供有益的建议,促进武夷山旅游业健康发展。
三、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武夷山的主要景点,如天游峰、一线天、水帘洞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武夷山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访谈调研我们走访了武夷山当地居民、旅游企业、政府部门等,了解他们对旅游业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信息。
3. 数据分析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武夷山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2)武夷山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3)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传统文化保护等问题。
四、实践成果1. 了解了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调研,我们了解到武夷山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传统文化保护等。
2. 探讨了武夷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环境保护,实施绿色旅游。
武夷山景区经营调查报告

武夷山景区经营调查报告武夷山景区经营调查报告目录一、武夷山风景区的概况 (2)1、总体概况 (2)2.景观资源概况 (2)二、武夷山风景区经营管理状况 (2)1、产品设计创新 (2)2、武夷山景区市场营销战略 (3)3、武夷山环境管理 (4)4、游客管理 (5)5、武夷山景区设施设备管理与设计 (5)6、武夷山景区安全管理 (6)7、武夷山景区的经营管理体制 (7)三、武夷山风景区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8)1、武夷山风景区经营管理优点 (8)2、武夷山风景区经营管理缺点 (8)四、武夷山风景区经营管理对策 (9)五、结语 (10)武夷山景区经营管理调研报告-----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中文摘要:通过武夷山景区的概况和经营管理状况以及管理状况的分析,对武夷山景区经营管理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更深刻的认识,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对景区的经营管理和规划知识有了现实模板的对比,加强了旅游景区管理知识的运用。
关键词:概况、经营管理状况、经营管理现状分析、经营管理对策、结语一、武夷山风景区的概况1、总体概况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碧水丹山”之誉,是国家旅游度假区,5A级风景区,世界双遗地。
武夷山景区分为大武夷和小武夷,现对外开放小武夷景区。
小武夷景区是指方圆70平方公里的地区,处于武夷山脉的东南侧,海拔基本在400-700左右,最低处为九曲溪,海拔200米,最高处为三仰峰,海拔717.7米,小武夷的高差小,兼具黄山和桂林的特色。
2.景观资源概况武夷山市内云集了各种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山体峻峭挺拔,山峰姿态优美、造型石惟妙惟肖、山涧流泉飞瀑与清晰碧潭、晶莹卵石和森林植被巧妙组合。
这些自然景观构成了武夷山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景观。
武夷山同时还拥有许多人文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为朱熹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柳永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这六种旅游文化。
现在整个景区划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天游/云窝景区、虎啸岩/一线天景区、大红袍/水帘洞景区、莲花峰/遇林亭景区和九曲溪漂流景区,出去九曲溪之外的所有景区都是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
武夷山调研报告

武夷山调研报告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南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
我在近期对武夷山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写下如下调研报告,以便进一步了解武夷山的魅力和发展潜力。
调研目的:1.深入了解武夷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以准确评估其旅游价值和吸引力。
2.了解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调研方法:1.实地参观和观察:我们走访了武夷山的主要景点,包括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大红袍、天游峰等。
2.采访:我们访问了当地的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了解他们对武夷山的看法和建议。
调研结果:自然景观:武夷山地势险峻,山势峭拔,群山环绕,森林茂密。
武夷山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包括五百余种珍稀植物。
尤其是武夷岩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成为武夷山的一大特色。
人文历史:武夷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唐代,武夷山成为道教的发源地,现在仍有许多道观保存完好。
此外,武夷山还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故居地。
苏东坡散文《武夷山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吸引了大量的文学爱好者和游客。
旅游发展:武夷山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尤其是近年来,武夷山的生态旅游受到极大的重视,许多环保措施得以实施,游客对于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更高的要求。
此外,武夷山的旅游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等。
但随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资,这些问题正在逐渐得到解决。
发展潜力:基于对武夷山的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武夷山依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武夷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吸引力极大,具备了成为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条件。
其次,武夷山在生态旅游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和潜力,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将有利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环境。
最后,随着交通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将进一步提高武夷山的可达性和旅游体验。
总结:通过对武夷山的调研,我们对其旅游发展潜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武夷山将成为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胜地。
武夷山环境调研报告范文

武夷山环境调研报告范文武夷山环境调研报告一、引言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省,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以其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而闻名。
为了更好地了解武夷山的环境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本报告将就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调研内容1. 地理环境:武夷山地处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交汇的地区,地势起伏,山峰巍峨壮丽。
同时,附近还有多条河流,为武夷山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2. 植被状况:经过调研发现,武夷山植被丰富多样,包括森林、草地、湿地等多种类型。
其中,主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季雨林,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覆盖率较高。
3. 动物资源:武夷山生态系统内栖息着大量珍稀保护动物,如华南虎、白头叶猴等。
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生境破坏,这些动物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4. 土壤质量:经过采样和分析,我们发现武夷山土壤质量较好,土壤肥沃,适于农业生产和植物生长。
5. 水质状况:我们对武夷山附近水体进行了采样和测试,结果显示水质清澈,pH值接近中性,溶解氧和生物氧化需氧量等指标也符合国家标准。
三、问题与挑战1. 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对武夷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森林砍伐、土地开垦等,这些活动使得部分动植物的栖息地受到了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威胁。
2. 旅游开发压力:由于武夷山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旅游开发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如交通拥堵、垃圾增加等,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措施。
3. 水资源管理:武夷山地区的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水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如水污染、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等,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四、建议1. 森林保护:加强对武夷山森林的保护,严禁非法砍伐和森林火灾,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2. 生态旅游: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生态保护,控制游客数量,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推广低碳环保旅游方式。
3. 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水源地保护,控制非法排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武夷山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武夷山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素有“中国最美乡村”之誉。
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夷山以其独特的地质、气候和生态环境而备受游客青睐。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武夷山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垃圾处理、水质污染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武夷山的现状和环境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改善方案,我们决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武夷山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包括各景点的游客数量、收入等情况;2. 调查武夷山的环境问题,如垃圾处理、水质污染、植被恢复等;3. 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改善方案。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深入武夷山各个景点进行实地调研,包括问卷调查、访谈等;2. 数据统计:通过调查问卷和抽样调查,对武夷山的游客数量、收入、环境问题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3. 资料收集:收集武夷山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旅游业发展规划等资料,了解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
四、调研结果1. 旅游业发展现状通过调研发现,武夷山的旅游业在近几年来有了快速的增长,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其中以夏季为主要旅游季节。
武夷山的名山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茶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和朝圣。
2. 环境问题武夷山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垃圾处理问题: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武夷山产生了大量生活垃圾和餐饮垃圾,但垃圾处理设施不足,给山区的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2)水质污染:由于旅游景区的建设和游客的活动,武夷山的水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给当地的饮用水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3)景区植被破坏:部分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无意或有意地破坏了一些植被,影响了景区的生态环境。
3. 改善方案针对武夷山存在的环境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善方案:(1)加强垃圾处理:增加环保设施,在景区内设置更多的垃圾桶,并加强垃圾分类教育,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2)水质治理:对武夷山景区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加大水源保护力度,提高对餐饮、住宿等企业的环保要求;(3)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游客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自觉性。
武夷山调研报告

武夷山调研报告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远近闻名的武夷山,没下火车我们就对她期待不已。
下了火车,到达武夷山已是凌晨了。
天色微明,大巴穿行在山与山之间,环绕在四周的,都是苍翠的青山,缕缕的云烟从青山深处升腾起来,仿若天上仙女遗失在人间的缎带,围绕着群山飘舞。
不知云烟深处,可有神仙的踪迹?这里的山通体都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并且形态各异。
人们依据她的形态特征为她命名,像大王峰,玉女峰,玉柱峰,象鼻锋,鹰嘴峰,天游峰等。
大王峰膀大腰圆,威武强悍;玉女峰亭亭玉立,瘦俏细佻。
相传古代有一大王,爱上了武夷山九曲溪边的一个漂亮的妹子,他们经常来溪边幽会。
一个巫婆知道了,非常的嫉恨,就在他们中间放置了一块巨大的石头。
现在你从九曲溪漂流而下,就可以看到左岸的大王峰和右岸的玉女峰隔溪而立的情景,虽然相距不远,但有座山峰耸立在他们中间,使他们不能顾盼传情。
听划筏子的姑娘说,玉女峰代表了武夷山的美,武夷山的广告,宣传画,光碟和土特产的包装袋上都可以看到玉女峰的窈窕身姿。
我们从玉女峰脚下经过的时候,殷红的霞光映射在玉女褐红的肌肤上,使她显得更加俏丽多姿。
背后衬托她的是青翠的山脊,头顶漂浮着几朵赤红的霞云。
清澈的溪水将这些全部的倒映水中,天地相融,红光闪闪,流金铺银,碾翠镕碧。
那情景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若想体验那时美妙奇特的快感,只有亲自来到武夷山的九曲溪中,才能有所享受。
第一眼看见她的时候,我便惊讶于她的美了!苍郁青黛的群山,拥着一弘碧绿的水,逶逶迤迤,一曲一弯地沿着山绕过去,十分的幽远和深邃。
水是湛绿而有光泽的,光滑而细腻,象一条碧玉带,环绕在群山之间。
我们上了竹筏,顺流而下。
此时,山间的晨雾还未散尽,远处的青山依然隐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
两鹅卵石,树的枝叶在风里微微地摇着。
一座座山迎面而来,岩石都是黯黝的黑红色。
武夷山是丹霞地貌,地下熔岩喷出构成大片火成岩,本为红色,故称为丹山,但是在长期的雨淋及风化中,岩石中的铁铝质经强烈氧化形成黑红色的外壳,所以外露的岩石都是黑红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夷山景区满意度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5日调查地点:武夷宫景区目录一武夷山概况 (5)二武夷山景区具体调查过程 (7)(一)调查目的 (7)(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8)(三)调查方式 (8)(四)调查时间 (8)(五)调查内容 (8)三调查结果分析 (8)四调查总结与建议 (22)此次调查报告我们组员主要是针对游客对武夷山景区满意度的调查,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归纳在景区的可进入性、讲解服务的专业性、景区景点的设施设备问题等,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游客的一些旅游爱好对景区的再开发提出了建议,以及目前景区对游客的满意程度,对于景区未来开发与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22)我们小组认为影响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
(22)1.武夷山景区景点的满意度。
即包括了景区景点选择游览的方式的满意程度,景区景点的建设与设施设备满意程度,景点项目的满意程度和景区的安全保卫满意程度等。
(22)2.武夷山导游人员景点讲解服务。
主要指导游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这包括了导游人员的正确委派,由旅行社委派的具有合格的有专业技术的导游人员,不仅要了解武夷山的旅游景点还可以更好的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
(22)3.武夷山景区的可进入性。
指旅游景区的交通设施状况。
武夷山的交通状况还不是很完善。
武夷山的交通现状: (22)(1)武夷山虽是公路、铁路、机场及其具备,但是这只是旅游当中最初的规模,可进入性比较差,遇到旅游高峰期就会出现交通堵塞、进入难、出去更难的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武夷山的交通设施仍是有限,线路开发还未俱全,售票处较少,服务员的素质要求还不到位。
交通也不是很规范。
(22)4.武夷山的旅游安全。
旅游安全指旅游景区是否认真执行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保卫制度;有无安全保卫设施;有无安全隐患;是否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23)5.武夷山景区环境卫生的满意度。
景区环境卫生满意度指武夷山旅游景区食品、公共厕所、游泳场所、垃圾箱等各类设施的清洁状况对游客的影响。
(23)6.武夷山景区的游客容量。
游客容量是指一个景区的游客容量是有限的,这主要建立在自然和环境的相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
(23)7.武夷山景区的管理服务。
景区的管理服务指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是否健全;顾客投诉机制情况;是否为特定人群配备旅游工具、用品,提供特殊服务。
(23)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小组提出了以下的七点建议: (24)武夷山景区游客调查问卷 (27)一武夷山概况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属中亚热带地区,前身为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
全市总面积2813平方公里,总人口22.37万人,辖3镇、4乡、3个街道、4个农茶场、115个行政村。
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处,世界23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境内拥有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原中央苏区县,先后获评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全国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中华十大名山等。
武夷山具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属罕见的自然美地带,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
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在此设立武夷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
武夷山景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九曲溪盘环区内,九曲溪两岸分布着36奇峰、99岩。
1990年原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主席巴尔科夫人在游览武夷山后欣然题词:“未受污染的武夷山风景区是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尚存的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是代表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1979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5万亩。
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95.3%,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8万至9万个,是“天然氧吧”。
武夷山物种资源极其丰富,已知植物种类3728种,动物种类5110种,被中外生物学家称为“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之窗”。
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境内的“古闽族”“闽越族”文化遗存是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
武夷山曾是闽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宋代,武夷山集儒、道、佛于一身,被儒家称为“闽邦邹鲁”,道家称为“升真元化洞天”。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这里生活、著书、讲学长达50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代著名学者蔡尚思有诗:“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武夷山旅游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旅游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武夷山市共有旅行社69家,各类宾馆饭店280多家,星级饭店40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6家、三星级19家、二星级13家),2家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具备年接待700万人次的能力。
武夷山已初步形成航空、铁路、公路为一体的旅游交通网,成为闽北立体交通网络中心。
境内拥有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武夷山机场现已开通境内外航线20多条;横南铁路武夷山段已开通20条运营线路;南平至浦城、宁德至上饶、武夷山至邵武三条高速公路将汇通武夷山下,浦南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宁上、武邵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京福高铁、浦建龙快铁项目武夷山段的规划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
全市现有餐饮、娱乐服务行业经营单位近千家,已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网络。
二武夷山景区具体调查过程(一)调查目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收入的增多,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需求的增长,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正在迅速蓬勃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在不断地开发,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游客的青睐,为了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游客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对其主要内容进行研究也是当务之急。
游客是旅游景区的主角,是带来经济效益的主体,注重对游客的管理对景区的规范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只有通过对景区游客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探究,才能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技术等,这有利于促进旅游景区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小组调查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武夷山的旅游景区服务的游客满意度调查,来衡量武夷山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水平,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完善武夷山景区的管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访,促进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调查对象是来武夷山旅游的各地游客,多为中、青年人士。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是在武夷山风景区武夷宫,采取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
调查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0份,回收率达91.6%。
其中有效问卷100份。
(四)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5日(五)调查内容首先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籍贯。
重点是调查游客对武夷山景区了解的途径、出游方式和景区服务等各方面的评价,包括:景区整体印象、景区交通、环境卫生、安全、信息咨询服务、基础设施(比如厕所、残障措施)、门票收费、景区景点项目增减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1. 您的年龄?数据分析:以上数据其中26-35岁和45-60岁之间占的比较多,分别是34%和33%,16岁-25岁的游客人数占了15%,16岁以下的比较少几乎没有,由此可见可见大部分的游客年龄处在中老年期。
2.您来自哪里?数据分析:以上数据可见游客有82%来自省外,15%的游客来自省内,还有3%的游客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因此可见大部分的游客是来自省外,故省外游客是武夷山接待的重点,但是可见省内还有一大部分的游客市场还没有开发。
数据分析:根据以上数据可见,游客大部分是通过网络了解武夷山的,其中通过网络的占了27%,以单位组织、旅行社组团出来游玩的比较多,还有一部分的游客是通过朋友介绍。
4 您第几次来武夷山景区?分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80%的游客是第一次来武夷山的,说明武夷山景区对绝大部分游客来说是一种新的体验,只有很少一部分游客,也就是只有20%的游客是第二次或第三次来武夷山游玩,这份数据说明游客对武夷山的印象还算不错,还是有回头客乐意来武夷山游玩。
然而这数据也告诉我们,虽然武夷山具有吸引力,但是对于绝大部门的游客来说没有了更大的吸引力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加强景点和各类设施的建设和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5 您选择的旅游方式是?分析: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游客都是组团游。
67%的游客是通过旅行社组团来到武夷山景区,23%的游客是自助游,4%的游客选择半自助游,只有极少数游客选择其他方式。
如今自助游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一种旅游方式,可以加大发展力度,同时也要把自助游的各类设施建设好,这样对游客来说才更具吸引力。
6 您认为景区最吸引您的是?分析:这张图告诉我们,对超过半数的游客来说,吸引他们来到武夷山的是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另外一个吸引物是竹排漂流,认为武夷山竹排漂流很具吸引力的也占到了26%,说明针对一部分游客来说,竹排漂流也是极具吸引力的。
然而却只有5%的游客认为文化是吸引他们来武夷山的吸引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小组认为有关部门可以加大对武夷山文化的宣传,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7.对武夷山风景景区票价有何看法?数据分析:71%的认为景区票价中等在接受的范围之类,26%的游客认为偏贵,难以接受。
仅有3%的游客认为价格较低,可适当调整。
可以看出,武夷山景区的票价对绝大多数游客是合理的。
有关部门应该继续维持景区的票价,用票价的稳定性来吸引游客。
8.您对武夷山景区观光车是否满意?数据分析:在调查的游客中超过半数游客对景区观光车持满意的态度,有21%的游客非常满意。
由此可以看出,在景区观光车的这个项目上,武夷山景区总体是不错的,给游客比较好的印象。
9.您对武夷山景区内工作人员的态度是否满意?数据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56%的游客对武夷山景区工作人员态度是满意的,而非常满意的占19%,持一般意见的占了25%,可以看出武夷山景区的工作人员态度总体是好的,但是还存在了一些不足,给一些游客带来了负面的情绪。
景区应该再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以更专业化的态度来服务游客。
10.您对景区安全保卫工作满意度如何?分析:从图表中可以显示出,有52%的游客对景区安全保卫工作表示满意,23%的游客表示很满意,也就是超过半数多的旅客对武夷山安保工作印象还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