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接力跑技术教学教案
刘明芝初中接力跑教案

刘明芝初中接力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和比赛规则。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接力跑技术教学:传接棒方法、起跑与冲刺、接力区规则。
2. 接力跑比赛组织与实施:分组比赛、成绩记录与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传接棒技术的掌握、接力跑的动作要领、比赛的组织与实施。
2. 教学难点:传接棒的顺畅、接力跑的节奏与配合、比赛策略的运用。
四、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田径场2. 教学器材:接力棒、秒表、标志物、记录表格等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b. 进行一些简单的接力跑练习,熟悉接力棒的使用。
2. 技术教学(15分钟):a. 讲解传接棒的方法和技巧,示范动作。
b. 学生分组练习传接棒,教师个别指导。
c. 讲解接力跑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d. 学生分组练习接力跑,教师个别指导。
3. 实践训练(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跑训练,提高传接棒顺畅度和配合默契度。
b.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出指导和建议。
4. 比赛组织与实施(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跑比赛,记录比赛成绩。
b. 教师对比赛过程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出改进措施。
c.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提醒学生注意训练安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价技术掌握情况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成绩记录,分析学生的进步和问题所在。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习体验和感受。
2. 评价标准:技术掌握:传接棒顺畅,接力跑动作规范。
比赛成绩:完成比赛,取得相应成绩。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充分参与。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能否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如何克服。
初中接力跑经典教案(1)

初中接力跑经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二章“田径”第四节“接力跑”。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接力跑的基本技术、接力棒的传递方法以及接力跑的比赛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提高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 让学生了解接力跑的比赛规则,提高比赛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接力棒的传递技巧。
教学重点:接力跑的基本技术、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接力棒、口哨、秒表、标志物。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火车接力”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5分钟)讲解接力跑的基本技术、接力棒的传递方法以及比赛规则。
3. 技能示范(10分钟)教师示范接力跑动作,重点强调起跑、接棒、交棒等关键技术。
4.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接力跑,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一个接力跑比赛的案例,分析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接力跑实战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接力跑基本技术2. 接力棒传递方法3. 接力跑比赛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篇接力跑比赛的规则说明。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接力棒传递时仍存在技巧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田径运动会,将所学技能运用到实际比赛中,提高运动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细节关注1. 接力棒的传递技巧2. 接力跑的基本技术3. 团队合作与比赛意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随堂练习二、详细补充和说明1. 接力棒的传递技巧(1)传递动作:传递时,接棒人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拇指向内,传棒人将棒前端轻轻放入接棒人手中。
游戏初中接力跑跑教案

游戏初中接力跑跑教案年级:初中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2. 锻炼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性和耐力等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
教学重点:1. 接力棒的传递技巧。
2. 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与默契。
教学难点:1. 接力棒的传递速度与准确性。
2. 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与默契。
教学准备:1. 操场或体育场地。
2. 接力棒若干(可根据班级人数购买或自制)。
3. 计时器或计时板。
4. 标志物(如标志碟、绳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2. 向学生介绍接力跑接力赛的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技能训练(10分钟)1. 接力棒的传递技巧:教师示范接力棒的传递方法,学生分组练习,注意交接棒的稳定性和传递速度。
2. 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与默契: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和配合。
三、游戏环节(10分钟)1.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等。
2. 设置接力跑接力赛的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设置若干个标志物,每个标志物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学生的体能状况进行调整。
3. 每组学生按照顺序站在起点,听到发令后,第一名学生开始跑步,跑到下一个标志物后,将接力棒传递给第二名学生,以此类推,最后一名学生跑到终点后,将接力棒传递给下一组的第一名学生。
4. 每组学生的接力时间为基准时间,最后一名学生到达终点后,记录该组的时间,全班各组的时间之和即为班级的总时间。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游戏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 教师针对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学生提供指导。
教学延伸:1. 可增加接力棒的传递距离,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耐力。
2. 可增加接力棒的传递方式,如单手传递、双手传递等。
3. 可组织全年级或全校的接力跑接力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参与度。
初中接力跑的教案

初中接力跑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和比赛规则。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内容1. 接力跑技术动作教学2. 接力跑比赛规则讲解3. 接力跑实践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接力跑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比赛规则的理解。
2. 教学难点:接力跑中的传接棒技术和团队协作。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技术动作教学(15分钟)2.1 讲解接力跑的技术动作要领,包括起跑、传接棒、冲刺等环节。
2.2 示范接力跑技术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2.3 分析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3. 比赛规则讲解(10分钟)3.1 讲解接力跑的比赛规则,包括起跑信号、传接棒规则、犯规判断等。
3.2 让学生进行模拟比赛,加深对比赛规则的理解。
4. 实践训练(15分钟)4.1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动作和比赛规则。
4.2 安排学生进行不同距离的接力跑比赛,提高学生的比赛能力。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5.1 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训练中的收获和不足。
5.2 教师对本次训练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起跑、传接棒、冲刺等环节。
2. 对学生比赛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情况进行评价。
3. 观察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技术动作的细节指导,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
2. 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比赛能力。
3. 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接力跑中学会配合、默契。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接力技术教案

初中接力技术教案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和规则,理解接力跑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9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接力跑技术,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接棒人起跑技术,传接棒的时机和配合。
2. 难点:传接棒的顺畅和团队的默契配合。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慢跑:学生围绕操场慢跑两圈,活动身体,提高心率。
(2)关节活动:学生进行头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的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部分(30分钟)(1)讲解接力跑技术:教师讲解接力跑的基本技术,包括起跑、接棒、传棒、终点冲刺等环节。
(2)示范:教师进行接力跑技术的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每个环节的动作要领。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比赛:学生进行接力比赛,体验比赛乐趣,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部分(15分钟)(1)变化练习:增加接力跑的距离和速度,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2)对抗比赛:学生进行分组对抗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接力跑的技术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接力跑技术动作,团队配合默契。
2. 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对接力跑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接力跑的重要性。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接力跑的基本技术和规则,提高了动作质量,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强调接力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发现有潜力的运动员,为学校体育代表队选拔优秀人才。
七年级接力跑技术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接力跑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接力赛跑的基本技术与策略;3.培养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1.掌握接力赛跑的基本技术;2.培养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难点:1.培养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2.运用不同的接力策略。
教学准备:1.接力赛跑示意图;2.跑道;3.各种练习方法和器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接力跑的概念,并提问学生接力跑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Step 2:理论讲解(15分钟)1.介绍接力赛跑的基本规则和赛道分配;2.详细讲解短跑手和接力棒的传递技术;3.分析接力跑中的常见失误和注意事项。
Step 3:示范操作(20分钟)1.分组将学生分为队员和观摩学生;2.观摩学生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3.队员学生按照示范进行实际操作。
Step 4:练习训练(40分钟)1.队员学生按小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由4名成员组成,围成一个矩形;2.队员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角色进行练习,分别进行起跑、加速、传递接力棒等技术动作的训练;3.教师在练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纠正。
Step 5:比赛演练(15分钟)1.学生按小组进行比赛模拟;2.教师对比赛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估;3.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表彰。
Step 6: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2.学生分享感受和体会。
扩展延伸: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接力赛跑的心得体会;2.指导学生观看相关的接力赛跑比赛视频,并记录比赛过程中的成功策略和失败原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接力赛跑的技术和策略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增强了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但可改进之处在于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门课程也可以与其他项目结合,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接力赛跑的技术和策略。
初中接力跑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接力跑的基本技巧和比赛规则,掌握正确的接棒和传棒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情景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速度、力量、灵敏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右错肩、立式传接棒,合理的折返方法。
【难点】传接棒的时机和配合。
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三面转法练习,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5分钟)1. 慢跑,绕操场一圈。
2. 徒手操: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背弓拉伸、全身运动、跳跃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注意事项,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动作到位,舒展大方。
3. 专项练习:高抬腿。
(三)基本部分(20分钟)1. 教师讲解接力跑的基本技巧和比赛规则,强调传接棒的时机和配合。
2. 分组练习: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接力跑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情景教学:设置接力比赛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
4. 学生互相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3. 回收器材,整理场地。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接力跑的基本技巧和比赛规则?是否能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接力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如速度、配合等。
3. 学生对团队协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4.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建议。
2024版初中接力跑教案完整版

初中接力跑教案完整版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热身活动与准备•基本技术与动作要领•团队协作与策略安排•训练计划制定与执行•比赛规则解读与裁判工作•安全防护措施与应急处理•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01课程介绍与目标接力跑运动简介接力跑是一项团队运动,由四名队员组成一队,每人跑完一段距离后,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位队员,直到最后一名队员冲过终点线。
接力跑强调团队协作、速度、耐力和技巧,是田径运动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和灵敏素质。
让学生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和战术,包括传接棒技术、速度保持和分段配合等。
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心理素质,为参加校内外接力跑比赛做好准备。
01020304教学目标与任务总结与放松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放松活动,缓解肌肉疲劳。
10分钟,组织小组间的接力跑比赛,激发学生的竞赛热情。
分组练习20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热身活动5分钟,包括慢跑、拉伸等准备活动。
技术讲解与示范10本技术和战术,并进行示范。
课程安排与时间分配02热身活动与准备通过热身活动,逐步提高肌肉温度和关节灵活性,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表现促进身体适应适当的热身能够激发神经系统兴奋性,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快进入状态,提高运动表现。
热身环节有助于运动员逐步适应运动负荷,减少因突然增加运动量导致的不适感。
030201热身环节重要性通过轻松的慢跑活动,逐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温度。
慢跑进行针对全身各部位的动态拉伸练习,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柔韧性。
动态拉伸通过特定的肌肉激活练习,唤醒深层肌肉,提高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肌肉激活常用热身方法介绍进行接力棒的传递练习,使运动员熟悉接力棒的手感和传递方式。
接力棒传递练习进行短距离的加速跑和减速跑练习,提高运动员的速度控制能力和反应速度。
加速跑与减速跑在接力区内进行起跑练习,使运动员熟悉接力跑中的起跑技术和节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钟
1次
基
本
部
分
一、提问引导
我们用掌声来祝贺某小组的优秀表现。提出问题:在刚才的“迎面接力”游戏中,同学们传接棒的方法是用适合于自己最便捷的传接法,那么在面向同一方向时,同学们怎样传接棒才能使运动成绩达到最佳学生各抒己见。
2
分
钟
二、针对问题自主探究
组织:学生两人或多人一组,
分散到场地的各处进行实践探究。
教法:
1.提出要求,开始比赛;
2.老师做裁判。
€€
€€
€€
€€
€€
€€
图:同向往返接力跑
要求:注意安全为了防止传接棒时两名队员冲撞,两面队员应错开排列;为了防止接棒队员接棒时犯规,可在两端起跑线上插上竹竿,要求队员右臂绕过竹竿接棒。
7
分
钟
1次
结
束
部
分
1.集合整理
2.放松练习
3.总结情况
4.收还器材
教法:
1.组织学生放松练习
2.小结本次课情况
3.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学法:
1.放松整理活动
2.学生代表谈收获
3.归还器材
4
分
钟
1次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要求;
2.教师组织学生练习。
3.组织(图):
€€
€€
€€
€€
€€
€€
1、听清楚游戏规则及要求。
2、积极参与游戏
要求:1.按规则及要求进行游戏;
2.注意安全。为了防止传接棒时两名队员冲撞,两面队员应错开排列;为了防止接棒队员接棒时犯规,可在两端起跑线上插上竹竿,要求队员右臂绕过竹竿接棒。
难点:交接棒的配合与时机。
组织:四列横队练习队形。
★
€€€€€€€
€€€€€€€
€€€€€€€
€€€€€€€
教法:1.老师先结合学生示范完整的“下压式”传接棒动作,让学生形成完整动作印象。2.采用讲解示范法逐步进行动作技术环节的学习。
学习步骤:
1.原地做“下压式”传接棒练习;
2.走动中和慢跑中听信号做“下压式”传接棒练习。在做练习1、2时,将学生同向排成四列横队,一、二列同学为一组,三、四列同学为另一组,前后相距1至,传棒人右肩对着接棒人左肩,轮流做传棒和接棒练习;
3. 社会适应:同学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材
重难点
重点:接力跑技术的手型。
难点:传接棒的时机与位置的选择。
场地
器材
田径场中间的草坪地,接力棒12根、标志杆4根。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及步骤
组织 教法 学法与要求
时间
次数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开
始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七年级接力跑技术教学教案
接力跑技术教学教案
教学
内容
下压式接力跑技术
次数
1
授课对象 : 八年级学生(36人)
时间
45分钟
教学
目标
1. 运动参与:学生通过参与本堂课的各项体育活动,达到锻炼身体,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2. 运动技能:通过接力跑技术的学习,建立完整动作印象,80%—85%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接力跑的动作技术,20%—15%的学生能说出下压式接力跑技术的动作要领。
2.自主选择练习方法,并且在练习过程中可自行更换练习方法,可反复提升或降低难度。
4-5分
钟
自由
五、“同向往返接力跑”比赛。
组织: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个队,每队又分为二个小组,各队站在两端插有竹竿标志的40m长的跑道中间的起跑线侧面。第1棒队员右手持棒用站立式起跑,跑至竹竿处绕竹竿返回,再跑至另一竹竿处绕竹竿跑向起跑线下一接棒队员,采用“下压式”传接棒方法在20m内将接力棒传给接棒队员,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人跑完,最先跑完者为优胜队。
8-10
分
钟
每个练习5次
四、自选难度,分层练习
层次一:原地进行传接棒练习。
层次二:慢跑中进行传接棒练习。
层次三:快跑中在接力区完成传接棒练习。
教法:
1.讲解三个层次练习的方法及要求。
2.指定小组长,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组织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纠错、适时
讲解评价。
学法:
1.认真听三个层次练习的方法及要求的讲解。
教法:教师巡回观察,引导
并适时评价。
学法:两人或多人一组,进行探究学习。
要求:1.保持组与组之间的间距;
2.注意安全;
3.合作探究、大胆尝试。
4-5
分
钟
1次
三、学习“下压式”接力跑技术
动作要领:接棒人将接棒手臂向后伸直,四指并拢,掌心向上,虎口张开,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而下地压入接棒人的手中。
重点:接棒要伸臂、引棒,传棒要伸臂下压送棒。
钟
1次
二、慢跑接徒手操:
1.第一排同学跟老师跑动,随后第二排跟上,依次类推,全班同学跑成一个正方形,绕正方形慢跑两周,然后做弓箭步走,原地摆腿接体侧抬腿。
2.原地活动各关节:① 体前屈② 踝外展③ 正压腿
组织:如图
○○○○○○○○○○
○○○○○○○○○○
××××××××××
▲××××××××××
▲
教法:1.教师领做,口令指挥;
2.示意学生。
学法:1.跟随教师慢跑;
2.前后距离保持2m左右。
要求:1.跑动有序,动作到位;
2.注意安全。
5
分
钟
1次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及步骤
组织 教法 学法与要求
时间
次数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准
备
部
分
三、游戏:迎面接力跑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个队,再将每队按男女分开,分别站在相距40m的起跑线后呈迎面纵队排列。第1棒队员右手持棒用站立式起跑跑至对面本队接棒队员前2m左右处时,采用适用于自己最便捷传接棒后人跑完,最先跑完者为优胜队。
2.师生间问好;
3.引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5.转法练习;
6.教师分组
组织:如图
○○○○○○○○○○
○○○○○○○○○○
××××××××××
××××××××××
○ ▲
教法:教师导入学习内容
要求:
1.集合做到快、静、齐;
2.精神要饱满,报数清楚;
3.认真听老师宣布课的内容。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