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走进武昌起义纪念馆,那感觉就像是穿越时空,一脚踏进了历史的长河里。
这地儿,不光是个纪念馆,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教室,让人一秒穿越到辛亥革命那会儿,感受那股子热血沸腾的劲儿。
一进门,嘿,那氛围就不同了,庄严又带点神秘。
墙上挂着的老照片,一张张黑白的脸孔,眼神里都是坚定和决心,仿佛在跟你说:“看,这就是我们当年干的大事儿!”我边走边看,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是参加了一场大型的家族聚会,每个人都在讲着自家的英雄故事。
展厅里头,一件件展品摆得整整齐齐,每件都像是个小故事书,等着你去翻开。
特别是那门大炮,虽然锈迹斑斑,但往那儿一站,就是一股子威风凛凛的劲儿,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它轰响在武昌城头的那一刻,多提气!还有那些起义军用的刀枪剑戟,虽然现在看来挺简陋的,可那会儿可是宝贝疙瘩,每一把都沾满了革命战士的鲜血和汗水。
走着走着,我就到了那个模拟战场的地方。
哎哟喂,那场景做得太逼真了,火光冲天,枪声四起,我感觉自己都快被那股子硝烟味给熏到了。
看着那些逼真的雕塑,一个个战士冲锋陷阵的样子,我心里头那个震撼啊,就像是亲眼见证了这场伟大的革命。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烈士的遗像和遗物。
他们有的年纪轻轻,有的已经是白发苍苍,但无一例外,他们的眼神里都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看着这些照片,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独立,我们愿意付出一切!”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强烈了,让我忍不住眼眶都湿润了。
逛完整个纪念馆,我心里头那个感慨啊,真是千言万语都说不尽。
我觉得吧,这地方不仅仅是个纪念馆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座精神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每次想到这里,我就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劲儿,好像也被那股子革命精神给感染了一样。
回到家后,我还跟家里人念叨了好久。
我跟他们说:“你们知道吗?我去了武昌起义纪念馆,那感觉真是太棒了!就像是回到了过去一样,亲眼见证了那段历史。
”他们听了也都很感兴趣,纷纷问我里面的情况。
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

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篇一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嘿,朋友们!你们能想象我去参观武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那种震撼吗?走进那扇大门,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也许你会说,不就是些老房子、旧物件嘛,能有多震撼?可我要告诉你,那种感觉,真的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看着那些陈旧的枪炮,我不禁在想,当年的革命志士们,是怀着怎样的决心,拿起这些家伙跟敌人拼命的?也许他们心里也害怕,也会颤抖,毕竟子弹可不长眼睛。
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这是为啥?我觉得,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团火,一团为了自由、为了正义燃烧的火!看着展览墙上的一幅幅照片,那些年轻的面庞,充满了坚毅和无畏。
我就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候,会有他们那样的勇气吗?可能我会吓得尿裤子吧,哈哈!纪念馆里很安静,可我仿佛能听到当年的喊杀声,枪炮声。
这一路走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可为啥我们还能一直向前?不就是因为有这些不怕死的先辈们在前面开路嘛!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每天吃着美食,玩着手机,可能早就忘了当年的苦。
但这次参观让我明白,我们能有今天,真的不容易!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应该有点担当,为国家做点啥?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你们呢?篇二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哇塞,朋友们,我刚参观完武昌起义的相关展览,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一进去,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就扑面而来,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
我就在想,这地方,当年可是改变了中国命运的啊!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武器,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玩意真能打仗?也许在当时,这就是战士们最宝贵的“宝贝”了。
他们拿着这些,去对抗强大的敌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觉得我自己可能没这个胆量。
还有那些烈士的遗物,简简单单的一个本子、一支笔,都好像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他们也是普通人啊,也有家人,也有牵挂,可为啥就能挺身而出?难道他们不怕死?我猜,不是不怕,而是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他们去拼命。
走着走着,我突然想到,要是没有这次起义,我们现在会过着怎样的生活?也许还在被压迫,也许还在黑暗中摸索。
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三篇

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三篇【篇1】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阅马场,是依托武昌赶忙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其内陈列着大量的有关辛亥革命的史迹,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祖国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的今日,我们依然不能忘记那曾经为祖国大地抛头颅撒热血的仁人志士,也时鞭励着我们这些并报时代的党员,要时刻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努力不息。
进入纪念馆后,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主楼,我发现红楼的主楼实际上是红色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整个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而主楼面阔73米,进深42米。
由于最初建立时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办公场所,因此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卷,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
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
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李生辉九年四班【篇2】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5月19号,我们参观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纪念馆。
1911年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敲响了两千年封建制度的丧钟,引发了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革命。
如今,物是人非,而在这同一片热土上,我却分明感受到了铮铮不屈的革命精神。
游历的时间过的很快,但这一切的一切却不是过眼云烟,而在我心中留下了烙印。
百年辛亥,风云激荡。
那段峥嵘岁月虽已成往事,但留下来的确是我们全人类都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辛亥革命是我国革命的首战成功,更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干、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
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
岁月更迭,历史远去。
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第一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4月4日,我院党小组组织13名预备党员以及各班团支书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早上8点钟出发,在革命馆内参观了一个多小时,在导游的解说之下让我对辛亥革命纪念馆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抚今思昔,也让我更加深切怀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及无数为了国家解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志士仁人、革命先烈。
他们的革命事业和崇高精神永放光辉。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辛亥革命夭折了,但革命火种没有熄灭。
8年后,五四运动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38年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站在新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和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逢其时。
我想我们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气氛,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祖国统一努力奋斗。
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发出了“ 振兴中华”的呐喊,而今,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正沐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精神上的春风。
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这样清醒过,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团结起来,勇于拼搏,不断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第二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党校实践报告组长:成员:物电学院第127期党校第一小组全体学员活动时间:2012年4月15日星期日活动地点: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址(红楼),首义公园准备阶段:1、首先,我们开了小组会议,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形势及方案,力求新颖,突出主题。
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_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个人心得

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_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个人心得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推荐↓↓↓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一)假期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馆。
走进展厅,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条约,如马关条约等。
还有甲午战争战舰的介绍。
二号展厅一个匣子里装着一把老步枪,弹匣上刻着几个小字:重庆汉阳兵工厂生产,它就是远近闻名的“汉阳造”。
它身上有着战火、硝烟、鲜血组成的特殊气息。
它的枪托上不知有着多少刺刀印,不禁让我想到,那天的武昌城不知经历了怎样残酷的血战。
步枪左边,有着一群用铁做成大炮,重演了当时北洋军对革命军猛烈的炮击。
三号展厅就是重头戏,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
门右边墙壁上刻着三个名字,并称为“首义三烈士”,是彭楚潘等人。
再往前看,模型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一群群士兵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
模型旁边左右墙壁上,有着许多当年的情景。
大炮不停地咚咚响,马克沁机枪“唰唰”地打个不停,从火车站到长江大桥,都是他们死守的地方。
走出博物馆,我脑子里还浮现着刚才所见的情景。
这次“辛亥革命博物馆”之行让我受益匪浅。
它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了那一段历史,激发了我积极向上的决心。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我们祖国今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首义三烈士虽然已经牺牲了,但是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却不可磨灭。
他们推翻了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洗净了外国给中国带来的耻辱。
光阴荏苒,一百年转瞬即逝,今日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更应该适时回望,铭记历史,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远大的目标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在历史教训中,把中国做大做强!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二)7月X日上午我们便来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展本次的党员活动。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精选五篇)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精选五篇)第一篇: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再回首,已是百年身4月15日下午2:00,我跟随班级的小伙伴们,一同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展现形式,却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讲述有关中国近代史上,那轰轰烈烈,为清王朝掘墓的辛亥革命运动。
接下来,就从我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与武昌起义纪念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聊一聊有关那些有关辛亥革命与武汉的旧事。
初入辛亥革命博物馆的第一展厅,走廊两侧一面又一面厚重的石墙上,沉重的黑体字细细陈列着辛亥革命前,清王朝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签订的一条条协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上海租地章程等等。
无不控诉着清末严酷的政治危机,其权利的丧失,标志着我国社会性质的深刻转变。
与此同时,其代表的我泱泱大天朝,正处于耻辱的民族历史阶段之中。
其单独列出的中日甲午海战与汉口通商口岸夜景模型从两个历史的切口纪实地向我们展示出辛亥革命前国家的状态。
然后移步晚清一系列自强救亡运动,从义和团到百日维新,越发揭露出清王朝的落魄与腐朽之处。
随后,在孙中山先生出现,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学说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提出,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展厅中,1:1还原同盟会成立的场景令人震撼。
远离大陆的日本岛国上,一群爱国志士,或盘腿坐在日式榻榻米上,或肃然站立,抱着解救家国于危难之中的想法,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
随后,展厅里展示了一系列革命志士在两广地区革命失败的记录。
接着,进入辛亥革命真正的展示环节,从保路风潮,到湖北读书社等湖北革命组织对湖北新军的动员工作,再到武昌首义爆发,各省响应,孙中山就职典礼举行。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一切来得如此突然。
历史风云变幻,辛亥革命,可谓顺时而现。
关于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的偶然性,我认为首先在于事发当晚革命党人的情绪化以及激进主义思想的推动。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600字五篇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600字五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14月29日上午,阳光明媚,凉风习习。
一大早,我跟小伙伴孔天然及我们的妈妈前往辛亥革命纪念馆。
我们准时到达正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气概,一股敬意不禁油然而生。
铜像身后就是由红色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它庄严宏伟的气势立刻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
随后我们来到此次活动的集结地红楼东门,已经有不少小伙伴到了,组委会的老师们也忙碌着各种准备工作。
签到、打卡,接下来就是集体进入红楼大院了。
在导游姐姐的带领下,我们有序参观了首义将领们的会议厅、外交部、办公室等多处设施,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并观看了武昌起义的震撼5D短片。
短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昌起义第一枪宣告了武昌军民的起义,宣告了大清的覆灭,宣告了中国数千年专制皇权的崩溃,宣告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
参观结束,我们分组采访了导游姐姐和部分游客。
随后,我们在红楼前举行了庄严的小记者宣誓仪式。
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武昌起义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听到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
革命先辈们当时的物质生活是简陋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可他们凭借着那份爱国热情,冒着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在探索祖国前途命运的道路上,勇敢地向前冲去,终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
我明白,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要珍惜我们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2我和室友一起去了武汉,特意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
一上午的参观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对辛亥革命有了更深的了解。
博物馆有四层,包括地下层,分为五个展厅,从清末新政讲到临时政府的建立再到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博物馆内容很全面,有些文物是我从来没见过,有些事件也是我第一次听说,很多在历史教科书上粗线条的知识可能两三页就能讲完,可是博物馆不一样,它可以用很大一个展厅,有图有文有实物地展示,很细致,令人印象深刻。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通用10篇)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通用10篇)怀着对先辈烈士的崇尚之情,我们一起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篇13月6日下午,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2013年全省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的学员们,前往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
该馆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
宏伟壮观“V”型建筑配以光彩夺目的“楚国红”,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象征着胜利和武汉的腾飞。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先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共和之基”雕塑,黄褐色的巨幅浮雕由鄂军都督府、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全副武装的湖北新军将士们战斗的场景组成,生动再现了一个世纪前那场开天辟地、史无前例的革命洪流。
武昌起义第一枪成为辛亥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掀起了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从此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随后,学员们依次参观了五个展厅,分别为:晚清中国、革命源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
第一展厅的条约墙深深刺痛了我们的目光,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大家驻足思索,久久不愿离去。
12面巨幅的石墙上刻上了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厦门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等。
12幅条约墙被粗壮的铁锁链牢牢牵住。
这些条约和铁锁链,是耻辱的标记,是沉痛的历史,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更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告诉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第三展厅的武昌首义部分,革命志士为筹集起义经费,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真实故事:焦达峰、居正“盗金菩萨”;邹永成“骗金首饰”;刘贤构“捐助夏布”;张振武“出售祖产”;刘公捐献巨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本周四下午,单位组织第三党支部部分成员集体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具有深刻革命意义的地方,但这一次参观后,我对它的认识有了加深,对革命先烈”抛头颅晒热血”的精神再次给予深深的敬意!
据该馆专业讲解员的介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靠近黄鹤楼与蛇山,又因为旧址主楼呈现出的是红墙红瓦的景致,我们大家都俗称它为”武昌红楼”.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湖北革命党人蓄势起义,为天下先,打响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武昌起义后,260余年的清朝统治土崩瓦解,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随之终结。1961年,武昌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维护,这里成为了武汉市、周边城市,甚至全国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受到无数人民的敬仰与关注。
该纪念馆内主要有两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两个基本陈列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个专题展览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览》和《湖北咨询局史迹陈列》。
虽然旧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尤其是在”白色恐怖”时期,物质生活非常简陋,武器装备也跟不上武装需要,但是革命前辈们却时刻不忘历史使命与革新的紧迫性,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与志同道合战友们的互相配合,硬是掀起了这一伟大的起义。由此可见,物质平乏并不可怕,只要意志坚定,富足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让我们的思想与灵魂充满能量,让我们的行为具有无穷的爆发力!它指导着我们的步伐,向着前方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