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巡检标准
机房巡检标准及项目之欧阳总创编

机房巡检标准及项目一、二、机房环境标准1.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环境条件应合适要求,确保机房内良好的工作环境,包管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采纳相应的节能办法。
机房温湿度标准:温度:23±5℃,湿度:(50±30)%2.机房内应清洁、少尘,无悬浮颗粒物,无积水,无异味。
机柜及设备概略无灰尘。
3.检查机房设备标示、标签,坚持标示、标签清晰牢固。
4.巡检人员根据《综合接入局机房物品码放标准》对机房物品码放进行整理。
坚持设备、设施和环境整洁。
5.检查、测试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温湿度、水浸、门磁、摄像机等监测探头,坚持性能良好,工作正常。
6.检查机房门开合情况是否良好,无变形。
锁具使用是否正常。
7.检查机房内窗户的密闭情况,达到防水防尘的密封要求。
8.如机房内有上下水管通过或有阀门、暖气等装置应检查有无漏水或阀门关闭不严的情况。
9.检查机房内物品码放是否预留合适的维护作业通道。
10.检查机房门外部显眼处是否已悬挂“机房重地非工莫入”的标牌11.检查机房入口处墙上或门上等显眼处标识表记标帜是否已张贴机房管理责任部分和责任人员及联系德律风。
(合用机房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张贴)12.综合接入机房内的标准配备应包含以下物品:测试德律风、消防器材、三成铁皮资料柜、温湿度计、维护本册(入室挂号表,值班日志,电信工程记录表,设备系统故障记录)、清洁工具(墩布,扫帚,簸箕,水桶)、梯子、标示牌(严禁烟火、通讯机架禁止攀登、机房重地非工莫入、禁止拍照、禁止操纵、接地、小心有电、本地交换、本地传输、数据、电力、库房、MDF、ODF、DDF、消防器材严禁挪用)、逃生图,上墙机房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值班制度,入室制度,请示陈述制度,平安制度,交接班制度,机房管理制度).注:传输接入机房目前不配备测试德律风。
13.检查机房收支口处的《入室挂号表》本册的放置情况。
上墙机房管理制度必须按要求在机房显眼处贴挂。
其他机房物品应按《综合接入局机房物品码放标准》(附件一)。
机房巡检标准

机房巡检标准Version 1.0网络工程与运行部运行管理科二○○四年八月十九日目录1 温度巡检标准 (3)2 湿度巡检标准 (3)3 卫生巡检标准 (3)4 消防巡检标准 (3)5 防雷巡检标准 (4)6 防水巡检标准 (4)7 防静电巡检标准 (4)1温度巡检标准检查方法:用温湿度计进行测量或者用机房监控系统进行监控。
正常范围:一、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夏季23 ±2 ℃冬季20±2℃二、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应为:5-35℃温度变化率<5℃\h 并不得结露常见故障处理:若低于正常范围,则将空调调高(程度视实际温度而定);若高于正常范围,则将空调调低(程度视实际温度而定);故障处理流程:温度问题->查询空调资料->联系厂家保修->提出解决建议->请示运行主管->执行->解决->处理记录2湿度巡检标准检查方法:用温湿度计进行测量或者用机房监控系统进行监控。
正常范围:开机时相对湿度45%-65% 停机时相对湿度:40%-70%常见故障处理:若低于正常范围,则将空调调高(程度视实际温度而定);若高于正常范围,则将空调调低(程度视实际温度而定);故障处理流程:湿度问题->查询空调资料->联系厂家保修->提出解决建议->请示运行主管->执行->解决->处理记录3卫生巡检标准检查方法:看机房地面是否整洁,机房设备是否布满灰尘和其它污秽.。
操作间的桌面以及地面也要检查是否干净。
正常范围:机房要保持地面整洁,干净.机房设备应保持清洁. 设备间和操作间的桌面以及地面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应有水杯、纸屑、食品袋等杂物出现。
常见故障处理:若地面不整洁,不干净或设备有灰尘应用吸尘器将地面打扫干净.另机房应该严禁吸烟。
故障处理流程:卫生问题->问询当班值班员->做好考勤记录->提出解决建议->执行->处理记录4消防巡检标准检查方法: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机是否有异常情况.烟感和温感的指示灯是否闪烁。
机房巡检标准规范

巡检管理规范与标准一、巡检目的为保障园区机房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稳定、安全、高效运行,规范机房的操作过程,故需要对机房的设备进行日常的巡检工作,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服务器、网络设备和线路故障,发现设施缺陷和危及安全的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此保障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
二、巡检范围宁波园区机房,D01楼202\203\204机房及后续机房。
三、巡检计划每月月底进行机房巡检并出相应的巡检报告并存档。
四、巡检人员负责人:吴杰,检查人:团队成员;五、巡检内容(一)巡检设备点检表附;详见设备台帐表。
(二)巡检设备点检要求1、环境检查1.1、针对数据中心类机房执行国家A\B类标准,温度应在23±1℃,对于一般性机房执行国家C类标准,温度应在18~28℃。
1.2、针对数据中心类机房执行国家A\B类标准,湿度应为40%~55%,对于一般性机房执行国家C类标准,温度应为35%~75%。
1.3、机房内清洁应每星期打扫一次,机房内所有设备每月进行灰尘清除,机房进出入口防尘粘带应每月更换一次。
2、能源检查2.1、机房供配电力系统提供电源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网络前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GB501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对电压变化、频率变化、波形失真率分级为A\B\C三个等级,针对数据中心类机房执行A\B等级、一般性机房执行C等级进行分类检查,等级数值如下表:2.2、根据机房内的设备和其它所需电力应计算出总输出电力功率和线路电流值,以确保各线路电流在负荷值内。
机柜单向峰值不得大于20,双向峰值总和不得大于40。
2.3、为了确保移动云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系统的性能符合正常运行的要求,在备用电源系统投入数据中心带载运行前,必须对备用电源系统及其相关的系统进行系统化测试。
输出过、欠电压保护检查:检测系统逆变输出电压超过设定过、欠电压值时,系统是否告警,并装完旁路供电状态。
2.3.1、模拟输入电压超出允许变化范围状态,检测备用电源系统系统是否可以自动转为电池供电。
机房巡检标准及项目

机房巡检标准及项目一、机房环境标准1.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环境条件应符合要求,确保机房内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机房温湿度标准:温度:23±5℃,湿度:(50±30)%2.机房内应清洁、少尘,无悬浮颗粒物,无积水,无异味。
机柜及设备表面无灰尘。
3.检查机房设备标示、标签,保持标示、标签清晰牢固。
4.巡检人员根据《综合接入局机房物品码放标准》对机房物品码放进行整理。
保持设备、设施和环境整洁。
5.检查、测试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温湿度、水浸、门磁、摄像机等监测探头,保持性能良好,工作正常。
6.检查机房门开合情况是否良好,无变形。
锁具使用是否正常。
7.检查机房内窗户的密闭情况,达到防水防尘的密封要求。
8.如机房内有上下水管通过或有阀门、暖气等装置应检查有无漏水或阀门关闭不严的情况。
9.检查机房内物品码放是否预留合适的维护作业通道。
10.检查机房门外部显眼处是否已悬挂“机房重地非工莫入”的标牌11.检查机房入口处墙上或门上等显眼处标记是否已张贴机房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及联系电话。
(合用机房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xx)12.综合接入机房内的标准配备应包括以下物品:测试电话、消防器材、三成铁皮资料柜、温湿度计、维护本册(入室登记表,值班日志,电信工程记录表,设备系统故障记录)、清洁工具(墩布,扫帚,簸箕,水桶)、梯子、标示牌(严禁烟火、通讯机架禁止攀登、机房重地非工莫入、禁止拍照、禁止操作、接地、小心有电、本地交换、本地传输、数据、电力、库房、MDF、ODF、DDF、消防器材严禁挪用)、逃生图,上墙机房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值班制度,入室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安全制度,交接班制度,机房管理制度).注:传输接入机房目前不配备测试电话。
13.检查机房出入口处的《入室登记表》本册的放置情况。
上墙机房管理制度必须按要求在机房显眼处贴挂。
其他机房物品应按《综合接入局机房物品码放标准》(附件一)。
机房巡检标准及项目

机房巡检标准及项目机房环境标准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环境条件应符合要求,确保机房内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机房温湿度标准:温度:23±,湿度:(50±30)%机房内应清洁、少尘,无悬浮颗粒物,无积水,无异味。
机柜及设备表面无灰尘。
检查机房设备标示、标签,保持标示、标签清晰牢固。
巡检人员根据《综合接入局机房物品码放标准》对机房物品码放进行整理。
保持设备、设施和环境整洁。
检查、测试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温湿度、水浸、门磁、摄像机等监测探头,保持性能良好,工作正常。
检查机房门开合情况是否良好,无变形。
锁具使用是否正常。
检查机房内窗户的密闭情况,达到防水防尘的密封要求。
如机房内有上下水管通过或有阀门、暖气等装置应检查有无漏水或阀门关闭不严的情况。
检查机房内物品码放是否预留合适的维护作业通道。
检查机房门外部显眼处是否已悬挂“机房重地非工莫入”的标牌检查机房入口处墙上或门上等显眼处标记是否已张贴机房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及联系电话。
(合用机房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张贴)综合接入机房内的标准配备应包括以下物品:测试电话、消防器材、三成铁皮资料柜、温湿度计、维护本册(入室登记表,值班日志,电信工程记录表,设备系统故障记录)、清洁工具(墩布,扫帚,簸箕,水桶)、梯子、标示牌(严禁烟火、通讯机架禁止攀登、机房重地非工莫入、禁止拍照、禁止操作、接地、小心有电、本地交换、本地传输、数据、电力、库房、MDF、ODF、DDF、消防器材严禁挪用)、逃生图,上墙机房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值班制度,入室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安全制度,交接班制度,机房管理制度).注:传输接入机房目前不配备测试电话。
检查机房出入口处的《入室登记表》本册的放置情况。
上墙机房管理制度必须按要求在机房显眼处贴挂。
其他机房物品应按《综合接入局机房物品码放标准》(附件一)。
检查机房内各类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灭火器、防毒面具、消防栓等)齐全并符合要求,摆放位置合理,须100%完好有效,标识完好。
机房巡检标准(精选五篇)

机房巡检标准(精选五篇)第一篇:机房巡检标准机房巡检标准一、机房环境标准1.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环境条件应符合要求,确保机房内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机房温湿度标准:温度:23±5℃,湿度:(50±30)% 2.机房内应清洁、少尘,无悬浮颗粒物,无积水,无异味。
机柜及设备表面无灰尘。
3.检查机房设备标示、标签,保持标示、标签清晰牢固。
4.巡检人员对机房物品码放进行整理。
保持设备、设施和环境整洁。
5.检查、测试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温湿度、水浸、门磁、摄像机等监测探头,保持性能良好,工作正常。
6.检查机房门开合情况是否良好,无变形。
锁具使用是否正常。
7.检查机房内窗户的密闭情况,达到防水防尘的密封要求。
8.如机房内有上下水管通过或有阀门、暖气等装置应检查有无漏水或阀门关闭不严的情况。
9.检查机房内物品码放是否预留合适的维护作业通道。
10.检查机房门外部显眼处是否已悬挂“机房重地非工莫入”的标牌 11.检查机房入口处墙上或门上等显眼处标记是否已张贴机房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及联系电话。
(合用机房可根据要求进行张贴)12.综合机房内的标准配备应包括以下物品:消防器材、温湿度计、各种记录(进出入登记表,巡视记录,机房进出入申请表,设备系统故障记录)、清洁工具(墩布,扫帚,簸箕,水桶)、标示牌(严禁烟火、通讯机架禁止攀登、机房重地非工莫入、禁止操作、接地、小心有电、、电力、消防器材严禁挪用)、逃生图,上墙机房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值班制度,入室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安全制度,交接班制度,机房管理制度).13.检查机房出入口处的《机房进出入登记》本册的放置情况。
上墙机房管理制度必须按要求在机房显眼处贴挂。
14.检查机房内各类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灭火器、防毒面具、消防栓等)齐全并符合要求,摆放位置合理,须100%完好有效,标识完好。
15.各机房、消防通道、紧急疏散通道应确保畅通,安装应急照明设施。
机房巡检制度

机房巡检制度引言概述:机房巡检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旨在确保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通过定期巡检,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机房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巡检频率、巡检内容、巡检记录和巡检人员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机房巡检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巡检频率1.1 定期巡检:机房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定期巡检,例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
这样可以确保机房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并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1.2 特殊巡检:除了定期巡检外,应根据机房设备的不同特点和工作环境的变化,进行特殊巡检。
例如,在天气变化大的季节,应加强空调和温湿度控制设备的巡检,以确保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1.3 事件驱动巡检:在机房设备发生故障、报警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巡检。
这种巡检是针对具体事件的,目的是及时处理故障,防止事态扩大。
二、巡检内容2.1 电力设备巡检:包括发电机、UPS电源、配电柜等电力设备的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供电稳定性。
2.2 网络设备巡检: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检查,确保其网络连接正常、配置正确和运行稳定。
2.3 空调设备巡检:包括空调机组、冷却塔、温湿度控制设备等的检查,确保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三、巡检记录3.1 巡检时间记录:每次巡检都应记录巡检的具体时间,包括年、月、日和具体的时刻,以便后续分析和追溯。
3.2 巡检内容记录:对于每次巡检,应详细记录巡检的内容,包括检查的设备、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等,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3.3 巡检人员记录:每次巡检都应记录巡检人员的姓名和工号,以便追责和交流经验。
四、巡检人员4.1 专业技术人员:机房巡检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例如电力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和空调工程师等。
4.2 培训和考核:巡检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机房设备的巡检方法和要点,并定期进行巡检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以保证巡检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机房内巡检标准

一、机房环境标准
1、卫生面貌:机房内干净整洁,无垃圾无污渍,线路整齐明了。
2、异响:除了机房内设备正常蜂鸣声音外,没有其他杂音。
3、异味:没有怪味。
4、异常痕迹:机房内没有任何痕迹。
5、照明可靠:照明设施正常。
6、窗户密闭:在机房内无人状况下,门窗紧闭,不能打开。
二、空调运行情况
1、空调可正常运行:空调无损坏,可以正常运行,可控温度、湿
度。
2、机房温湿度正常:空调可以调控机房内湿度。
机房内温湿度控
制为——温度:15℃—30℃,湿度:30%—60%。
三、配电系统情况
1、机器设备的开关、连线、插头插座等正常:各种连接正常,无
断电情况出现。
2、UPS 电源是否正常:UPS指示灯正常。
四、消防系统情况
1、消防设备齐全完好:消防设备齐全完好,均可以正常使用,无
损坏。
五、网络运行情况
1、光纤、防火墙、交换机连接正常:连接正常情况交换机指示灯
闪亮。
2、网络通讯、数据指示灯正常:所有有链接的指示灯正常闪烁,
无不闪烁情况。
3、设备内灰尘处理完毕:机柜内无灰尘。
4、交换机端口及网线连接状况正常:交换机端口无损坏,指示灯
正常。
5、设备标示、标签是否清晰牢固:设备标签无掉落,均可清晰看
到标签内容。
6、服务器设备各项指标正常:服务器内存、硬盘、cpu等无异常,
cpu温度不能超过65℃,cpu负荷不能超过80%。
可用内存不能低于200M,使用率不能高于80%。
7、查看数据备份情况:每天一次的数据备份正常,确认数据库的
备份无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房巡检标准
一、机房环境标准
1. 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环境条件应符合要求,确保机房内
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机房温湿度标准:温度:23 士5C,湿度:(50士30)%
2. 机房内应清洁、少尘,无悬浮颗粒物,无积水,无异味。
机柜及设备表
面无灰尘。
3. 检查机房设备标示、标签,保持标示、标签清晰牢固。
4. 巡检人员对机房物品码放进行整理。
保持设备、设施和环境整洁。
5. 检查、测试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温湿度、水浸、门磁、摄像机等监
测探头,保持性能良好,工作正常。
6. 检查机房门开合情况是否良好,无变形。
锁具使用是否正常。
7. 检查机房内窗户的密闭情况,达到防水防尘的密封要求。
8. 如机房内有上下水管通过或有阀门、暖气等装置应检查有无漏水或阀门
关闭不严的情况。
9. 检查机房内物品码放是否预留合适的维护作业通道。
10. 检查机房门外部显眼处是否已悬挂“机房重地非工莫入”的标牌
11. 检查机房入口处墙上或门上等显眼处标记是否已张贴机房管理责任部门
和责任人员及联系电话。
(合用机房可根据要求进行张贴)
12. 综合机房内的标准配备应包括以下物品:消防器材、温湿度计、各种记
录(进出入登记表, 巡视记录, 机房进出入申请表, 设备系统故障记录)、清洁工具(墩布,扫帚,簸箕,水桶)、标示牌(严禁烟火、通讯机架禁止攀登、机房重地非工莫入、禁止操作、接地、小心有电、、电力、消防器材严禁挪用)、逃生图,上墙机房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值班制度,入室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安全制度,
交接班制度, 机房管理制度).
13. 检查机房出入口处的《机房进出入登记》本册的放置情况。
上墙机房管
理制度必须按要求在机房显眼处贴挂。
14. 检查机房内各类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灭火器、防毒面具、消防栓等)
齐全并符合要求,摆放位置合理,须100%完好有效,标识完好。
15. 各机房、消防通道、紧急疏散通道应确保畅通,安装应急照明设施。
16. 检查机房墙体有无渗水、漏水和裂缝情况。
17. 机房内不得有食物存放,如发现食物存放应立即进行清理,避免引入老
鼠咬坏电缆。
造成电气短路。
配电架要干净整洁,
18. 检查机房无蜘蛛网尘土。
电缆沟内线缆整齐无积水杂物,盖板必须阻燃
且不得挤压电缆。
19. 检查机房是否具备防雷设施及安装是否牢靠,对于一次雷击失效的单元
要及时发现及更换。
20. 在巡检结束时,应完成设备间的环境清洁工作。
环境清洁工作包括:地
面,门窗擦拭和废料的清理。
二、机房设备标准:
1. 检查设备示意图是否齐全准确,标注清晰、完整,并及时资料的更新工
作。
2. 各类机架牢固,无松动,机架接地牢靠,无异常,排列有序,整齐,摆放间隔符合规定。
各类设备机架有名称标示,标示齐全、规范、准确、明了。
避免设备机架、设备安装在管孔、槽道、空调出风口正下方。
3. 各类电缆有标签标示,标示齐全、规范、准确、明了,符合标签制作要求,机房供电负荷符合安全载流量,电源线、信号线表面干净,无老化、发热现象,电源插头、插座、插板、开关安装规范,无破损,绝缘良好。
4. 机房内各机架进出电缆绑扎平整、有序,无纽绞和交叉。
走线槽内各类线缆无盘绕。
光纤尾纤按照相关规定专槽布放,或套波纹管。
空调管、线隔离处理要求无漏电漏水现象。
7. 各类电缆接头压制接线耳,连接可靠,无乱搭接、绕接、单孔单面并接
现象。
8. 设备保护接地良好,接地方式、线径、颜色符合技术规范,并按期测试,接地电阻满足指标,接地线径符合技术要求。
9. 各类设备机架仪表显示、指示灯、告警提示准确、正常。
10. 设备无故障且无无效告警,各种表头指示正常有效,各种开关按钮工作正常。
11. 机房内各种延伸设备运行情况正常无告警。
12. 各类开关(熔丝)配置合理,无过大、过小和上下级不匹配现象,无异常温升、气味及异响现象。
各类电缆线无异常温升,无异味现象。
13. 各配电电缆绝缘层完好,无破损、老化、龟裂现象,无异常温升现象。
检查机房内临时电源线是否采用双护套线。
14. 如允许可以对具备主备用保护的设备或者线路进行倒换测试(建议日常巡检不做此项,可专门安排此项检查)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