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设论文__河北省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模板
2023年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 自评报告

2023年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自评报告一、工作概况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以提高建筑能效、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了我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重点工作1. 政策制定与宣传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政策文件,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了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 标准制定与执行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标准和规范,并加强了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同时,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建筑能效和资源利用效率。
3. 示范项目建设我们积极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建设,通过示范项目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了我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4.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我们加强了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
同时,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三、存在的问题1. 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虽然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政策文件,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宣传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等。
2. 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3.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不足在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我国的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导致许多先进技术和产品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这不仅限制了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发展速度,还可能影响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4.行业标准与监管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的行业标准尚不完善,导致部分企业对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认识不足,难以规范市场秩序。
此外,监管体系的不健全也使得一些企业在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方面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进一步影响了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
大学毕设论文__河北省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模板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河北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编制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 (1)三、自评内容 (2)4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7)Ⅰ土地利用 (7)Ⅱ室外环境 (13)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19)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7)5节能与能源利用 (34)5.1 控制项 (36)5.2 评分项 (41)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41)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7)Ⅲ照明与电气 (54)Ⅳ能量综合利用 (59)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7)6.1 控制项 (69)6.2 评分项 (72)Ⅰ节水系统 (72)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7)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2)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6)7.1 控制项 (88)7.2 评分项 (92)Ⅰ节材设计 (92)Ⅱ材料选用 (99)8室内环境质量 (108)8.1 控制项 (110)8.2 评分项 (120)Ⅰ室内声环境 (120)Ⅱ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6)Ⅲ室内热湿环境 (132)Ⅳ室内空气质量 (134)11提高与创新 (138)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绿建评分报告模板

GB/T50378-2014江苏省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自评估评分报告建筑类型:公共建筑自评星级:★★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目录一、自评总述二、项目效果图三、自评内容1 节地和室外环境2 节能和能源利用3 节水和水资源利用4 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5 室内环境质量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和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__ 二_ 星级的标准。
各章节得分情况见表1:表1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自评得分情况节地和室外环境节能和能源利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加分项总分值100100100100100—自评得分6057415251换算得分6073.0857.756551权重系数0.160.280.180.190.19权重得分9.620.4610.4012.359.69自评总分:62.5 ,申报星级评分要求:60 。
1三、自评内容1 节地和室外环境子项条文编号条文分数不参评分得分控制项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Y Y 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Y Y 4.1.3 场地内应无超标污染物排放。
Y Y 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Y Y土地利用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1915 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9 5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60室外环境4.2.4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
44 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有关规定。
40 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63 4.2.7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43交通设施和公4.2.8 场地和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
绿色节能建筑评估报告范本

绿色节能建筑评估报告范本绿色节能建筑评估报告范本一、概述本评估报告是针对某绿色节能建筑项目的评估结果。
该项目是一座办公楼,旨在实现绿色和节能目标。
评估报告主要对该项目的设计、建筑材料、能源系统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
二、设计评估1. 建筑设计合理性评估对于该项目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采用了合理的通风、自然采光和热能利用等设计措施,能有效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2. 建筑材料评估评估报告对项目所选建筑材料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采用了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了限制。
三、能源系统评估1. 供暖与制冷系统评估评估报告对该项目的供暖与制冷系统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采用了高效的供暖与制冷设备,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排放。
2. 照明系统评估评估报告还对该项目的照明系统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采用了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能够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并显著降低了能耗。
四、运营管理评估1. 智能化管理评估评估报告对该项目的智能化管理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节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建筑运营维护评估评估报告还对该项目的建筑运营维护水平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较高,能够有效管理建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提高建筑的运行效率并延长使用寿命。
五、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根据对该项目的评估,评估报告得出以下结论:1. 该项目的建筑设计合理,能有效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2. 该项目的建筑材料使用环保,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3. 该项目的能源系统采用了高效节能的设备,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4. 该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合理调节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该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较高,能够有效管理建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优秀建筑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本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评估

优秀建筑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本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评估优秀建筑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本: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评估一、引言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各个领域的重要议题,而建筑行业作为消耗资源最多的行业之一,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可持续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评估来减少环境影响、提升建筑质量,成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评估的关键问题,并以范例论文的形式展示优秀的研究成果。
二、可持续建筑设计1. 能源效率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能源效率。
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范例论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以一座办公楼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改进建筑外墙、采用高效照明系统等手段实现节能效果的详细研究成果。
2. 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范例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提出了一套材料选择指南。
该指南考虑了材料的资源消耗、生命周期分析等因素,旨在帮助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做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选择。
三、绿色建筑评估1. 评估指标为了评估建筑项目是否符合绿色建筑要求,需要确定一系列评估指标。
范例论文中,研究人员基于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当地环境和文化的评估指标。
通过对不同建筑项目进行评估,并结合实地调研和用户满意度调查,得出了一系列评估结果。
2. 绿色建筑设计指南范例论文还提供了一套绿色建筑设计指南,旨在帮助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考虑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
该指南包括建筑布局优化、室内环境舒适性、水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为建筑师提供了具体的设计思路和参考。
四、结论通过对范例论文的研究,可见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评估在提高建筑质量、减少环境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仍然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如何在设计过程中权衡多个因素、如何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特点等。
因此,建筑学专业的未来工作是不断探索和研究,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可持续建筑需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更加关注,绿色建筑理念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其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重要认证方式之一。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获取需要企业对自身的绿色环保建筑水平进行全面自我评估。
本报告旨在对我公司在建设和管理绿色建筑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进行自我评估,并对影响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获取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公司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发展。
自我评估和指标分析能源利用我公司在建筑照明、空调、采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降低能耗。
如大楼外墙安装了隔热材料,办公室使用LED节能照明设备,智能化节能空调系统等。
经过评估计算,我公司的能源利用效率指标为0.78,符合标准要求。
水资源利用我公司注重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厕所水箱安装了太阳能加热器、采用雨水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并加强对员工的节水宣传,全力推进节水。
在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方面,我公司得分为0.86。
环保材料在建筑材料选用方面,我们选择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材料,并对建筑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目前,我公司使用的建筑材料,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
在环保材料指标方面,我公司得分为0.82。
环境管理及监测我公司建立了一套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建立了监测机制。
并且不断推进环保技术创新,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确保绿色建筑的标准得以实现。
在环境管理及监测指标方面,我公司得分为0.87。
通过以上自评估报告,可以看出我公司在绿色建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和措施,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同时,也发现在建设和管理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和有关部门协商合作,加强对绿色建筑标准的认识和学习,更好地推进企业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发展。
提高绿色建筑标志的认证符合了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需要,让建筑建设和生活方式更友好、更舒适、更耐久。
河北省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模板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河北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编制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 (1)三、自评内容 (2)4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7)Ⅰ土地利用 (7)Ⅱ室外环境 (13)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19)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7)5节能与能源利用 (34)5.1 控制项 (36)5.2 评分项 (41)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41)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7)Ⅲ照明与电气 (54)Ⅳ能量综合利用 (59)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7)6.1 控制项 (69)6.2 评分项 (72)Ⅰ节水系统 (72)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7)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2)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6)7.1 控制项 (88)7.2 评分项 (92)Ⅰ节材设计 (92)Ⅱ材料选用 (99)8室内环境质量 (108)8.1 控制项 (110)8.2 评分项 (120)Ⅰ室内声环境 (120)Ⅱ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6)Ⅲ室内热湿环境 (132)Ⅳ室内空气质量 (134)11提高与创新 (138)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自评估报告模板内容示例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示例:5.1节地与室外环境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是否采用屋顶绿化:√是、√否是否采用垂直绿化:√是、√否屋顶可绿化面积:m2、屋顶绿化面积:m2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简要说明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200字以内)1.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的位置、方式等2.主要植物种类等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设计单位提供的屋顶总平面设计图、屋顶绿化设计图纸及说明、垂直绿化设计图纸及说明、种植设计图。
要求:1.屋顶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屋顶可绿化面积、屋顶绿化的类型和面积;2.垂直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垂直绿化的位置、面积。
实际提交材料:5.2节能与能源利用5.2.6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简要说明建筑朝向和布局的设计原则1、当地气候条件特点的概述,以及在建筑朝向、布局设计时如何考虑冬季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等。
(150字以内)2、概述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100字以内)3、概述自然采光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1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报告、自然采光效果优化计算模拟报告。
要求:1、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建筑总平面设计原则的简要阐述,如有必要,需补充相应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优化模拟计算报告;2、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模拟报告中应对模拟计算的计算模型、初始条件、计算参数、计算结果(自然通风效果、自然采光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5.3.6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如本项目所在地区为不缺水地区,此项不参评)2)评价要点本项目是否位于缺水地区:√是、√否地区年平均降雨量约为:mm是否采用雨水积蓄、处理以及利用方案:√是、√否是否采用雨水入渗等技术设施:√是、√否是否采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是、√否是否采用雨水调蓄排放系统:√是、√否若采用雨水积蓄、处理以及利用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经济、技术分析,简要说明对该雨水积蓄处理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河北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编制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 (1)三、自评内容 (2)4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7)Ⅰ土地利用 (7)Ⅱ室外环境 (13)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19)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7)5节能与能源利用 (34)5.1 控制项 (36)5.2 评分项 (41)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41)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7)Ⅲ照明与电气 (54)Ⅳ能量综合利用 (59)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7)6.1 控制项 (69)6.2 评分项 (72)Ⅰ节水系统 (72)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7)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2)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6)7.1 控制项 (88)7.2 评分项 (92)Ⅰ节材设计 (92)Ⅱ材料选用 (99)8室内环境质量 (108)8.1 控制项 (110)8.2 评分项 (120)Ⅰ室内声环境 (120)Ⅱ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6)Ⅲ室内热湿环境 (132)Ⅳ室内空气质量 (134)11提高与创新 (138)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各章节得分情况见表1:自评总分:,申报星级评分要求:50/60/80 。
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建筑层数:,建筑高度:。
项目概述:三、自评内容4 节地与室外环境4.1控制项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是否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是、□否。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各类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各类文物古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历史建筑、□以上皆无。
3) 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应包括对场地选址以及场地内及周边是否有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说明;3、保护区或文物古迹保护或改造的方案:如场地内有以上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应包括相应保护或改造措施(如无保护内容可不提供),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相关处理方案等。
实际提交材料:4.1.2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
(300 字以内)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环评报告书(表):应体现场地是否有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以及是否有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电磁辐射等危害;3、地勘报告;4、场地内有毒有害物质的专项检测报告:如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
实际提交材料:4.1.3 场地内应无超标污染物排放。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本条以申报对象所在地块(或居住小区)的情况为评价对象。
)2) 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设施:□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以上皆无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简要说明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措施:(2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建筑总平面图:应体现相关污染源所在位置及其控制措施;2、建筑平面图:应体现相关污染源所在位置及其控制措施;3、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应包含场地内各类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分析。
实际提交材料: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1)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2)评价要点□居住建筑住区位于气候区,所在城市为:,属于:□大城市、□中小城市本项目中住宅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小时住区内是否有老年人居住建筑:□是、□否如有老年人居住建筑,则老年人居住建筑冬至日日照时数:小时是否为旧区改建内的新建住宅:□是、□否□公共建筑本项目是否为以下几类建筑类型:□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以上皆不是如是托儿所或幼儿园,则其生活用房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小时数:小时如是中小学校,则其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小时数:小时周边是否有居住建筑、学校建筑:□是、□否如周边有居住建筑、学校建筑,本项目是否影响其日照要求:□是、□否3) 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应标有清晰的红线、绿线,以及提供能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2、日照模拟分析报告:应使用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进行模拟计算。
实际提交材料:4.2评分项Ⅰ 土地利用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总分 19 分)1)得分自评 □居住建筑 □ 3 层及以下 □ 4~6 层 □7~12 层 □13~18 层 □19 层及以上□公共建筑2) 评价要点 居住建筑 项目立项审批时间: 年住宅层数: ,□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建筑高度: 。
户型类型:主要户型:主要户型建筑面积: 住区用地面积: m 2m 2占总户数的比例:居住人口(按每户 3.2 人计算): 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m 2/人□公共建筑项目审批时间: 年 规划用地面积:m 2地上总建筑面积: m 2容积率:3)证明材料 提交清单及要求: 居住建筑: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建筑总平面图:应包含住区用地面积、户数、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等技术经济指标;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书:应包括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建筑总平面图:应包含规划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实际提交材料: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总分 9 分)1)得分自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 评价要点□居住建筑住区绿地面积:m2 住区用地面积:m2 住区绿地率:(%)住区总公共绿地面积:m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公共建筑项目绿地面积: m2 项目用地面积: m2项目绿地率: (%)项目绿地是否向社会公众开放:□是、□否3) 证明材料提交清单及要求:居住建筑:1、建筑总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并包括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等指标技术经济指标;2、景观总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并包括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等指标技术经济指标;3、立体绿化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4、平面日照等时线模拟图、计算书。
公共建筑:1、建筑总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并包括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等指标技术经济指标;2、景观总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并包括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等指标技术经济指标。
3、立体绿化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
实际提交材料: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总分 6 分)1) 得分自评 (不适宜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可不参评) □不参评,原因: 。
□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评价要点是否有地下空间:□是、□否 □居住建筑 地上建筑面积: m 2地下建筑面积:m 2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为: %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公共建筑 地下建筑面积: m 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 m 2 总用地面积:m2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为: %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 %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简要说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设计说明:包括该建筑的场地区位、地质条件、地下空间功能 分区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合理性等简要进行阐述。
(2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建筑总平面图:应包括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等技术经济指标;2、地下空间建筑平面图:应体现地下空间功能分区及面积;3、地下空间不参评情况说明书:应论述项目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的缘由,如场地区位和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类型、建筑功能或性质确实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等。
(仅本条不参评项目提供)。
实际提交材料:Ⅱ室外环境4.2.4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
(总分 4 分)1) 得分自评2) 评价要点是否采用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是、□否简要说明建筑及照明设计过程中,采用何种措施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200 字以内)。
室外景观照明是否有直射光射入空中:□是、□否照明光线是否有超出被照区域的溢散光:□是、□否,如有,则溢散光占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