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第一章
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篇: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理想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它一方面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在大学“做什么人”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理想信念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人类社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确方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预见性,增强主动性,克服片面性,减少盲目性。
大一思修题库第一章[大全五篇]
![大一思修题库第一章[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390a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b.png)
大一思修题库第一章[大全五篇]第一篇:大一思修题库第一章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历史必然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现实可能性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A.理想就是现实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A.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努力学习,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C.实践“三个代表”,牢记两个“务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学好各自的专业知识,重塑民族精神和振兴民族工业4.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A.生活理想的表现 B.社会理想的表现 C.道德理想的表现 D.职业理想的表现5.当今时代,()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A.民主政治 B.自然资源 C.国际地位 D.科技文化6.从理想的内容划分,理想可分为()A.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B.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A.不要考虑长远,仅仅盯住眼前的事物B.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从平凡的工作做起C.理想就在脚下D.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成为现实8.“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
”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A.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D.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9.信念是()A.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D.唯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10.“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川上的桥梁。
思修第一章第一节教案首页

与
难点
理想信念对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时间
(分)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5
10
3
64
5
3
组织教学课前考勤
复习旧课演讲: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什么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讲授法/
案例法/
启发法/
讨论法/
演示法
作业
P38-1
教学后记
检查
意见
签字:
序号
上课班级
授课
类型
上课
地点
3
上课日期
理论课
课
题
第一章追求远大Biblioteka 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学时
2
教学
目标
1、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能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通过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的意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动机。
大学《思修》第一章参考题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这表明()A.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有理想B.人要活着就会有对生活的想法,而这就是理想C.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生存与生活 C.人的理想就是指生活理想2、《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里的“大同”指的是()A.道德理想B.职业理想C.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3、列宁曾经说过:“重要的是相信道路选择的正确,这种信心能百倍地加强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有了这样的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就能创造出奇迹来。
”由此可见,理想信念能够()A.提供人生的奋斗目标 B.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D.提供人生的成功保障4、胡锦涛指出:“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
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的事业。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不切实际的B.只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就必将实现C.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和前提条件D.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灵魂和本质的体现。
在这个价值体系中,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为我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思修 第一章(一)

本节课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一章的部分内容。主要讲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是思想素养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的本质问题,以及科学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正确看待和处理人生的根本问题。
大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首先要学会科学看待人生的根本问题,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视频:广告《梦骑士》
结合视频和自身体验,请思考这两个问题:
1.人为什么活着
2.怎样才能不虚度大学三年或者一生
学习或生活中大多数人所面临的压力与疲意,其实都要来源于选无可选或生无可恋或不得不做,正常逻辑应是先选而后择。努力,就是要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让在有需要的时候有更多选择,要不想虚度大学三年或虚度一生,作为时代青年的我们就必须要学会主动出击,做个主动者。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1)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
(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从社会关系出发去把握变化着的人的本质,关注的是现实和具体的人。
(二)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视频: 奇迹男孩
结合案例和自身体验,请思考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吗?为什么?
案例:《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遭遇灾难,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
有人认为,鲁滨逊在孤岛上脱离社会也能生活下来,因为社会性并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鲁滨逊在孤岛上正是凭借在社会中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来记录时间、制造工具、种植粮食、求得生存,直至最后逃离孤岛。这恰恰是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体现。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概述在大学的学习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简称思修)是我们必修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思修,我们可以了解和思考人类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
在大一的思修学习中,第一章是我们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本文将对第一章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民共同的、内化于心的、指导日常行为的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这些核心价值观具有指导人们行为准则、激励人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而奋斗等作用。
2. 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每个人形成的关于人生、价值和道德的观点和态度。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人生意义、目标、价值的主观认识;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和行为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道德观是对道德准则和价值规范的看法和态度。
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个人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个人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和个人方面不断实现自身潜能并全面发展的过程。
个人发展的基本要求包括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独立自主发展和相互促进。
个人发展的途径有很多,包括学习、实践、交流、创新等。
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身潜能的最大化。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道德、法律、文化、教育、思想、科技等方面的建设。
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个人发展的重要准则和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第一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一、简答题1.大学新生在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有哪几方面3.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4.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5.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6.确定大学培养目标的依据是什么7.面向21世纪中国大学的培养目标8.大学生成才需要正确处理哪几个关系9.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10.创业精神的行为特征11.什么是心理健康1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13.人的心理健康包括那些方面14.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提高心理素质的主要方法有二、论述题1.有人说大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校园文化的熏陶,你对所在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印象如何?你准备怎样利用这种氛围塑造自己?2.参考视频“杨振宁与陈佳洱谈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关系”,讨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校学习期间应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3.思考大学阶段学习的特点与中学有那些不同,你怎样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4.本院、本系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当如何改进?在目前还不能及时、全面地改进之前,你自己怎么办?5.说大学新生的面前“一无所有,但又拥有一切”,你觉得这话矛盾吗?为什么?6.参考漫画《有些人一生追求最多的,可能是最不需要的东西》,认真思考自己来到大学,你到底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能要到什么,要不到什么?应该先要什么,后要什么?三、材料分析题根据以下三段材料思考问题,写一篇研究论文。
材料1:某专科学校一位女生仅仅因为晚上自习回来,寝室同学没有开门,第二天就买了两公升汽油倒在寝室的地板上,用蜡烛点燃,酿成火灾……;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
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
——《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06日材料2: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竞争机制被引入日常生活中,人们长时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思修》第一章重点知识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一、基本概念1、人生观: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人生目的: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
3、人生态度: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4、人生价值: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 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生与死等一系列人生中的重大问题等,都与人生价值紧密相关。
)二、基本问题1、什么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的关系如何?( 1) 自我价值: 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3)二者关系: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①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②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①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将人生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②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大学生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人生追求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个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决定着人生价值实现的程度。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
大学生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3、结合个人体验谈谈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1)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美好的人生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历史必然性B.必定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现实可能性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A.理想就是现实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A.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努力学习,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C.实践“三个代表”,牢记两个“务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学好各自的专业知识,重塑民族精神和振兴民族工业4.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A.生活理想的表现B.社会理想的表现C.道德理想的表现D.职业理想的表现5.当今时代,()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A.民主政治B.自然资源C.国际地位D.科技文化6.从理想的内容划分,理想可分为()A.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B.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A.不要考虑长远,仅仅盯住眼前的事物B.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从平凡的工作做起C.理想就在脚下D.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成为现实8.“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
”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A.大胆畅想美好未来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D.积极投身社会实践9.信念是()A.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D.唯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10.“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川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表达的是()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11.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B.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12.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A.志向B.理想C.信仰D.意志13.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
”可见,崇高理想是( )。
A.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B.不需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14.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
A.在社会理想中实现个人理想B.在个人理想中实现社会理想C.使社会理想服从个人理想D.使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15.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经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这里强调说明了()。
A.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互助B.艰苦奋斗是革命斗争的传家宝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D坚定的信念是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16. 在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C.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D.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二、多项选择题1.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法律观E.道德观2.对于理想的错误认识有()。
A.理想理想,有利就想B.理想是人生的精神动力C.凡是理想自然都可以实现D.理想是明天的,只要今天过得好就可以了3.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
A.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B.在任何条件下,理想都能够转化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D.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转化是有条件的,是艰苦奋斗的过程4.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
”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B.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C.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D.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5.俄国著名作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理想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B.理想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C.理想只是人们的主观意志D.理想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6.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辨证统一的,其主要表现在()。
A.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B.个人理想决定、制约着社会理想C.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互排斥D.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炼升华三、判断题1.理想信念主要是思想问题,而不是实践问题。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3.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4.理想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5.对待顺境和逆境的正确态度是:当身处顺境时,积极乐观,不断完善自己;当身处逆境时,悲观失望,选择放弃。
()6.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7.理想在没有实现以前就是空想和幻想。
()8.理想就是理性地想、合理的想法。
()四、简答题1.简述“中国梦”的内容。
2.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五、材料分析题材料一:“英语神厨”张立勇的事迹张立勇,一个赣南山区的青年,高二辍学后外出打工。
在打工的过程中,他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决定自学英语并立志实现上大学的理想。
1996年6月,张立勇成为清华大学食堂一名切菜工。
自学英语,张立勇感到十分的艰难,月薪微薄,他请不起老师,一台旧收音机成了他的“先生”。
他每天早上4时多起床,菜墩前、窗口前要站上八九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腿软,人困马乏,没看上几页,眼睛就睁不开了。
这样下去怎么行。
后来,张立勇发现喝烫水能治瞌睡。
每一次看书前,他就先灌满一壶开水,故意把舌头烫得钻心痛,以此驱散瞌睡虫。
床头前,张立勇贴上了座右铭“在年轻人的辞典里永远没有失败这个单词”。
桌上,张立勇贴上了学英语时间表。
早上起来学1小时,午休时学40分钟,晚7时半下班学到凌晨一两点。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即使是食堂师傅吃饭的15分钟他都要挤出8分钟,躲到放碗柜背后的一个角落里背英语单词。
就这样,张立勇自学英语十年,获得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证书,参加托福考试取得了630分的高分,也即将获得北京大学本科文凭。
张立勇因此受到了媒体的关注。
思考:读完张立勇的事迹,你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有何认识?材料二: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2005年1月16日晚,中央电视台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揭晓。
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毕业生,来自山东聊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
2003年初他考取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
然而,2003年4月16日,他却做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一个贫困山区义务支教。
不久,一支由5人组成的支教队成立了,徐本禹是负责人。
7月1日,徐和同学一起带着募捐到的三大箱衣服、一袋书籍和500元钱前往贵州狗吊岩。
狗吊岩几乎是一个封闭的孤岛,不通公路、不通电话。
晚上,满身乱爬的跳蚤几乎让他们无法入睡,浑身到处被咬得是包。
每天一成不变的玉米和酸菜汤是他们的主食……目前已有13个国家的热心人士通过网络了解到徐本禹的支教事迹,并要求资助那里的贫困学生。
如今,徐本禹正在积极准备实施新的“阳光计划”,他想把单纯的支教行为上升到广义的支援西部层面,为西部地区脱贫致富发挥作用,用他的青春和力量融入到“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
思考:(1)从徐本禹的事迹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结合案例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六、论述题1.试述理想信念的作用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才变得如此甜蜜;正因为有了理想,生命才显得如此宝贵。
——艾特玛托夫。
请结合实际,阐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