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 肌理与应用

合集下载

肌理与应用-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肌理与应用-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肌理与应用-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肌理在美术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2.能够辨认常见的肌理类型和风格;3.学会在作品中运用肌理,丰富视觉效果。

二、教学重点1.肌理的概念和表现形式;2.常见的肌理类型和风格;3.在作品中运用肌理,丰富视觉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肌理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肌理感的艺术品介绍肌理的作用。

1.2 讲解:讲解肌理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中的表现形式。

1.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肌理。

1.4 练习:学生模仿教师演示,并自由发挥。

2. 常见的肌理类型和风格2.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肌理类型和风格的艺术品,介绍肌理的多样性。

2.2 讲解:讲解常见的肌理类型和风格,如仿古、泼墨、烙画等。

2.3 练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肌理类型或风格进行模仿,并自由发挥。

3. 在作品中运用肌理,丰富视觉效果3.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在艺术品中运用肌理的案例,介绍肌理在丰富视觉效果方面的作用。

3.2 讲解:讲解如何在作品中运用肌理,例如,在水彩画中使用立体感较强的肌理等。

3.3 练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作品,在其中加入肌理,丰富作品的视觉效果。

四、教学资源1.《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课本;2.展示艺术品和学生作品。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绘画作品,评价作品中是否有运用到肌理;2.课堂提问,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肌理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六、教学体会通过本次美术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了解肌理的作用及表现形式,能够在自己的绘画中运用到肌理丰富作品效果。

本次课程主要针对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但肌理是美术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可以在其他课本中进行拓展和应用。

美术肌理和应用

美术肌理和应用

动,然后将宣纸放在水面,即可印
出彩墨流动旳形态。
撒盐法:在湿画面上撒入盐或者洗洁精,干后则产生雪花旳效果
拓印制作法:

彩绘拼贴
将多种纸材和其他平面材料, 经过分割后组合在一肌

理旳地方,

用油画棒描 绘,然后涂
上水彩色。
老式蓝印花布


课堂活动2: 创作一幅肌理画
美术肌理和应用
肌理与应用
肌理是什么?
“肌”——皮肤 “理”——纹理、质地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肌理?请举例阐明
肌理都是怎样形成旳呢 自然肌理 自然界与生俱来旳、自然形成 旳肌理。
人工肌理 经过人工再造旳物质纹理形态
触摸桌子上物体,你觉得那种肌理样式你最喜欢?
触觉肌理 用手触摸有凹凸、粗细感旳肌理。
要求: 1.利用课上学过或者其他措施制作均可
2.注意画面构图、造型、美观、整齐 3.请为自己画作命名
作品展示:
1.说说你使用了那种方式制作,制作材料有哪些? 2.这幅作品给大家什么样旳感受?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END-
肌理旳体现手法是多种多样旳,例如用钢笔、铅笔、圆珠笔、 毛笔、喷笔、彩笔,都能形成各自独特旳肌理痕迹;也可用 画、喷、洒、磨、擦、浸、烤、染、淋、熏烧、拓印、贴压、 剪刮等手法制作。
喷洒:
将颜料调制成合适旳稀度,进行喷、洒或倾倒在平面上所取得旳肌理效果。






将调好旳颜色与墨汁、油一起
倒入盛满水旳盆中,用木棒轻轻搅
视觉肌理 经过眼就能够观察到旳肌理(形和色)。
肌理并不都是美旳,只有当 它在一种特定旳空间、特定 旳环境、特定旳光线之下才 能呈现出某种美感

七年级美术下册《肌理与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下册《肌理与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肌理创作的实践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克服材料选择、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困难。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掌握肌理创作的技巧。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鼓励他们在创作中发挥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七年级美术下册《肌理与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肌理的基本概念,理解肌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工具和方法创作肌理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肌理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展示、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肌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美术基础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教学步骤: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具有肌理特点的物品,引发学生对肌理的思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基本概念与分类:讲解肌理的基本概念、分类,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肌理的内涵。
-技法讲解与实践:分步骤讲解肌理创作的方法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作品欣赏与评价:展示经典肌理作品,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3.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终结性评价:以课后作业、作品展示等形式,评价学生对肌理知识的掌握和创作能力。

《⑥肌理与应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岭美版七年级下册

《⑥肌理与应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岭美版七年级下册

《肌理与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肌理知识与技巧,了解肌理在绘画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本课程作业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 肌理知识学习:学生需了解不同肌理的概念、分类及其形成原理,掌握如何观察和描述肌理的方法。

2. 肌理实践操作:学生将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纸张、海绵等,尝试制作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记录下制作过程及所使用的材料。

3. 创意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的肌理知识及制作的肌理效果,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设计一件具有个性和独特肌理效果的作品,可以是以往作品或生活用品的再创作。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正确使用材料和工具,避免造成伤害。

2. 制作的肌理效果需清晰可见,过程记录需详细描述使用的材料和步骤。

3. 创意设计需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作品需与所学肌理知识相符合。

4. 作品需整洁、美观,符合美术作品的常规要求。

5. 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本课程作业的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创意设计水平及作品的美观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结合课堂表现及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3. 反馈形式: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以资鼓励。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审美水平。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尝试将所学的肌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创作中,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全面掌握肌理的原理和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肌理与应用》教案

《肌理与应用》教案

《肌理与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肌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培养学生运用肌理进行创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肌理的制作方法;(2)引导学生运用肌理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肌理艺术的兴趣和审美情感;(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肌理的定义与分类(1)讲解肌理的概念;(2)介绍肌理的分类及特点。

2. 肌理的制作方法(1)讲解常见肌理的制作技巧;(2)示范并引导学生实践制作不同类型的肌理。

3. 肌理在绘画中的应用(1)分析肌理在绘画中的作用;(2)引导学生运用肌理进行绘画创作。

4. 肌理在设计中的应用(1)分析肌理在设计中的优势;(2)引导学生运用肌理进行设计实践。

5. 肌理艺术的欣赏与分析(1)展示国内外优秀肌理艺术作品;(2)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并评价肌理艺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肌理的制作方法;(2)肌理在绘画与设计中的应用。

2. 难点:(1)如何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肌理效果;(2)如何巧妙地将肌理应用于绘画与设计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肌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演示法:展示肌理制作过程;(3)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肌理;(4)欣赏法:分析、评价肌理艺术作品。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实物展示:展示肌理实物作品;(3)绘画材料: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1)介绍肌理的概念;(2)展示肌理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肌理特点。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1)讲解肌理的分类及特点;(2)示范制作常见肌理的方法。

3. 学生实践(15分钟)(1)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肌理;(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4. 欣赏与分析(10分钟)(1)展示优秀肌理艺术作品;(2)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并评价作品。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6-肌理与应用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6-肌理与应用
[jī lǐ]
每一件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肌理等基 本元素组合而成的。
定义
肌理
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肌理又称质感
特点 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 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 分类 自然,创造 肌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
理与应用
肌理的表现形式
1.撒盐法 2.弹敲法 3.拓印法 4.流淌法 5.吹彩法 6.抗水法
2.经化验冲洗精度合格后,油冲洗工 作即可 停止, 待油温 降至室 温后进 行排液 和管道 系统恢 复,充 填工作 油,进 行试运 转。
3.登高作业绑扎用的直爬梯,必须经 专人检 查绑扎 牢固后 方可使 用,对 于一些 为了安 装方便 而搭设 的临时 操作平 台,除 必须绑 扎牢固 ,并且 其自身 保证一 定的安 全强度 。
6.春夏秋冬,流转无穷;人的一生, 就像早 晨的露 水,太 阳一晒 就消失 了。人 生好像 旅客寄 宿,但 人生功 绩却能 刻入金 石永远 流传。来自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7.“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是说岁 月更替 ,人生 有阻, 即便是 圣人贤 人,也 无法超 越,这 为下文 写对待 生活的 态度做 了铺垫 。
1、撒盐法:把水粉平涂在水粉纸 上,在颜料未干时往上面撒盐。( 此种技法在中国水墨画运用得多)
用牙刷或较硬的画笔沾足够的颜料,用手拨 弄牙刷或画笔,把颜料弹到画纸上。或者用 画笔沾颜料,左右拿一支笔,右手笔敲左手 笔。
3.流淌法 流淌法将颜料稀释,放置在画面上, 使其自然流淌,形成流淌痕迹。
4、吹彩法 吹彩法以吸管为工具,吹动流淌的颜料, 使其改变方向和形状,宜表现树枝、树 杈等自然现象。
8.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 名句, 笔力遒 劲,韵 律沉雄 ,内蕴 着一股 自强不 息的豪 迈气概 ,深刻 地表达 了曹操 老当益 壮、锐 意进取 的精神 面貌。

岭南社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6.肌理和应用 (共41张PPT)

岭南社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6.肌理和应用  (共41张PPT)

花瓶的 外观也 运用了 肌理的 效果。
特殊纸材形成的独特肌理
工 艺 品 设 计 举 例
纸艺人物
墙纸制作的衣服
广 告 设 计 举 例揉
皱 的 纸 张 形 成 的 独 特 肌 理



流 动 色 彩
设 计 举 例







玻璃烟灰缸设计
竹编篮子



竹 编 形 成
设 计 举 例
的独Biblioteka 特肌理▪ 肌理被运用在家 具材料的设计上。
开始创作
运用桌面上同学们和老师 一起准备的材料,来拓印 出美丽的肌理效果吧。
展示我们的风采
下课
从平面构成上来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物体表面 的肌理? 思考:它有什么特点?


* 分


欣 赏 * 分 析
线

赏面
* 分 析
小结:
由上述我们可以得知:从平 面构成方式来讲,物体的肌理是 由点、线、面构成,从而就形成 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这就是 肌理美的其中之一。
从艺术表现上来看
树叶
树叶的叶脉 带有一种规 律性的排列 方式,有韵 律美。
风沙
沙子在风 力的作用 下形成了 一种有节 奏的波浪 形。
玉米
玉米的 颗粒很 有秩序 的排列 成一排 队伍
肌理的美
秩序 节奏美 韵律美
(想一想)寻找发现:
在生活中发 现的肌理因 素.
肌理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肌理在生活中……….
利用肌 理的效 果,运 用在衣 服的设 计上。
▪ 肌理被 运用在 工艺品 的设计 上。

初中美术教学 应用肌理的艺术

初中美术教学  应用肌理的艺术

应用肌理的艺术一个课时一。

教学目的:1、强调眼、手、脑的结合,尝试用拓印、磨印等不同方法把各种凹凸不平材料的肌理效果表现出来,力求完成一件有趣的作品。

2、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美的情感。

二。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从观察、触摸到动手表现,充分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肌理美。

2、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美,更能创造漂亮的肌理美。

三。

教具准备:1、搜集各类凹凸不平的、不同质地的材料2、制作好的磨印、拓印画面3、用于表现肌理的绘画工具四。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A、触摸实物(有几件东西在没有让它们亮相之前,我想让几位小朋友来用手触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呢?)这几件实物分别是:海螺、贝壳、麻袋、树叶、陶瓷等。

B、说说触摸的感觉,导出肌理概念(这些物体中,有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

)(这些凹凸不平的物体中,物体本身就有一种漂亮的纹理,出示海螺,看!上面漂亮的圈圈螺旋纹,这就叫做肌理。

)C、出示课题3、讲授新课:A、出示树叶,感受它的肌理。

指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用手触摸它的叶脉。

(树叶上细细密密的叶脉就象张蜘蛛网一样,有意思!)提问学生:漂亮的事物把它表现在画面上才好,怎么表现呢?B、讨论拓印、磨印的方法。

(可以照着画下来,那就是写生。

)再进一步提问:如果要把纹理一模一样地表现出来呢?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结合磨印、拓印的画面,使学生开始对肌理的表现有种认识,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说说磨印、拓印的方法。

(磨印是把纸覆盖于物体表面,用硬质的绘画工具在上面来回磨出来的效果。

拓印是把物体的表面涂上颜料,然后盖印在纸上的效果)C、说说特别的肌理。

(大自然孕育了这么多奇妙的万物供我们欣赏。

)观察桌上的实物,再通过触摸,把你觉得好看的描述一番。

(小组交流,个别提问。

)D、学生作业。

用颜料拓印,用彩色铅笔、蜡笔磨印或选择自己的方法,选择一些物体把它们的肌理表现出来。

(全体尝试)E、把自己的满意之作展示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源于自然的启示
第六课《肌理与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让学生理解并且掌握“肌理”的概念
②让学生了解肌理的分类(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
2、能力目标:
①了解并掌握几种典型的肌理制作方法
②能对肌理艺术作品进行探索分析其材质的应用和制作的方法
③学生动手尝试用不同的肌理制作方法来表达肌理的效果,完成一幅有创意的肌理作品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肌理的独特美,体验肌理的制作技巧和创作的乐趣。

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力,感受美无处不在,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肌理”一词并不熟悉,但是奇妙的肌理作品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肌理的制作过程也很容易调动学生动手制作的主动性。

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肌理所具有特殊的魅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合理安排肌理作品欣赏和动手实践制作肌理等环节的时间,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节课的教学主要涉及三个内容:一是肌理的分类,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二是肌理的应用;三是肌理的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三个环节层层深入地向学生展示了“肌理”这种特殊的美术语言。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去认识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并能简单描述肌理表现的美感;感受与理解,赏析肌理的美感所在;体会、认识、学习肌理的制作方法。

这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能引导学生对肌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肌理作品的赏析,探索作品中肌理的材质运用及其表现方法
2、了解并掌握一些肌理的制作方法(拓印法、拼贴法、磨印法、吹彩法、弹敲法等)
教学难点:利用不同的肌理制作方法来表达肌理的效果,完成一幅有创意的肌理作品。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课堂导入学生上讲台摸一摸,猜一猜物品。

二.出示教学目标:
1、掌握“肌理”的概念。

2、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培养创造能力。

3、了解各种制作肌理的方法,通过动手尝试过程,学会制作技巧和体验创作的乐趣。

三.出示自学指导
1.什么肌理?
2.肌理的分类?
3.肌理的应用?
(1)、导出肌理的概念
(2)、课件展示一些有纹理的图片,提问:在这些图片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吗?学生:有的物体表面光滑、有的凹凸不平……
1,根据自身的感受可分为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

2,根据构造可分为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

在同学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中,有的物体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这些凹凸不平的物体本身就有一种漂亮的纹理。

这种纹理就是咱们所说的肌理。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

你能从生活中举出例子来吗?4、肌理的分类5、肌理的美?6.欣赏自然中的肌理。

学生小组讨论(一)你认为肌理美吗?美在哪?谈一谈你的感受?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小组讨论(二)你认为肌理美吗?美在哪?谈一谈你的感受?
肌理的制作方法(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的肌理制作方法,思考如何操作,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师生互动
学生小组讨论(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应用到了肌理?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请举举例子?(2)、学生欣赏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的图片(3)、除了老师展示的肌理物品,同学们还发现咱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有肌理呢?它们又属于哪一类肌理?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5、探索肌理的制作方法
(1)、同学们你们知道作品上的肌理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2)、指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用手去摸摸树叶的叶脉
提问:同学们老师特别喜欢树叶的纹理,要怎么样才能把它们表现在老师的作品里呢?
学生:照着画、印出来、贴上去……
(3)、教师介绍肌理的制作方法
磨印法、拓印法、拼贴法、吹彩法、抗水法、混合法……
(4)、教师示范
教师简单示范拓印法和混合法的制作过程
(5)、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创作
①欣赏一些上一届学生的作品,探索作品中运用到哪些材料和制作的方法
②欣赏一些老师自己制作的肌理作品,师生一起探索作品中用到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活动3【练习】课堂实践
当然训练.完成一幅具有创意的肌理作品。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利用小组收集回来的肌理材料,根据老师给出的作业要求,小组挑选其中的两个作业进行制作肌理作品
活动4【活动】交流评价
1、学生向同学们介绍小组的肌理作品,制作中用到了哪些材料和方法,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
2、同学评价他们的的肌理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这些材料除了这些用到方法还可以什么方法制作?
3、教师总体点评小结:
肌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自然、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非常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2位同学参加,有同学愿意上来参与的吗?先给面具,通过猜拿活动,学生上讲台摸一摸,猜一猜物品,让学生在感受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中以饱满的热情走进课堂的氛围。

用你们的双手去触摸物体的物体的质感?形状,纹理、质感
在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同学们想不想把老师带来的礼物都拿回去?老师有要求的,上来拿礼物的同学要自己去摸一摸,告诉其他同学你摸到的礼物表面是怎样的。

然后猜对礼物是什么才可以从老师这把礼物拿回去。

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