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特点

在日常工作中,议论性的文章经常遇到。党和政府的文件大多数是带有议论性的,阅读这些文件,需要具有分析和理解议论文的能力。我们读报时经常读到一些社论、短评、国际评论、杂文以及各种理论性文章,这也需要一定的议论文知识,才能把这些文章理解得更好。总结工作经验、分析调查材料、讨论学术问题、提出革新建议,这些往往需要写议论文。总的来说,议论是一种常用的而且不可缺少的表达方式,议论文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议论文,努力培养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写议论文的能力。国家公务员,就更需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了。
议论文需要对具体事物作理论上的分析,它的语言往往是抽象而概括的。理论性越强,语言的概括性也就越强。
3、写法的逻辑性
议论文是议论和说理的,它的写法就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把文章写得有条有理,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言之有理,才能说服读者。总之,议论文主要是对客观事物或者存在的问题,用概括的语言,按照一定的理论和逻辑关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使人信服,并受到启发和教育。
议论文也称论说文,这类文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议论或者说理的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一)、议论文的特点
1、内容的理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议论文以议论和说理为主,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有的议论文直接阐明理论,有的议论文则以某种理论为指导来论述一个问题。
2、语言的概括性
中考阅读宝典:议论文语言特点课件

中考阅读宝典之议论文篇
议论文语言特点
学习目标
A 1.了解议论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2.抓住关键语句.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3.将方法运用到阅读练习题之中。
J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目的是阐明观点,重点在说理,要以理服人。
在议论的过程中阐明事理要严密,要有逻辑性,表达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
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必须鲜明,这就决定了议论文的语言的基本风格。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严密、鲜明、简洁。
语言准确表现在:念使用准确。
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语言鲜明表现在: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
语言概括简洁表现在:叙述事实不细致,较笼统,因议论文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细致地述说细节,否则喧宾夺主。
语言简练扼要。
语言严密表现在: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答题技巧
L从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上体会。
例如《纪念白求思》写道:“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解析:“拈轻"和"怕重"“推"和"挑”,"自己"和"人家"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把部分人的“利己"错误展示在人们面前,给人以警示,与白求恩亳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形成鲜明对照。
议论文语言特色

智慧,谦逊都是抽象概念,用珍贵美丽的宝石比喻智慧,形象地说明了智 慧的美好可贵,把谦逊比作宝石的镶边,形象地说明了谦逊对提升品性所 起的作用
这些比喻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语言准确 生动,余味无穷。
•
1.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 不主宰 自己, 永远是 一个奴 隶。
2.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语言严密表现在: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
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语言鲜明表现在:表述明确,不可模凌两
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
语言概括、简练表现在:叙述事实不细致,
较笼统,因议论文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细致
地述说细节,否则喧宾夺主
如何分析议论文语言特色
❖ 1、从整体感知文章的角度,分析评价其写作特 点。通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 写作风格,是高屋建瓴,还是欲扬先抑,是气 势凌厉,还是娓娓道来,是生动活泼,还是逻 辑缜密。
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
。
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需要。
这句话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道 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批评了一些人错误的读书方法。
一个人的灵魂总是会在他的眼睛和语言里得到表露。灵魂高尚者,眼 光明亮,语言高雅;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眼睛和语言而窥视 到他的灵魂,眼神淫邪,语言污秽,他的灵魂必定卑鄙肮脏
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
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
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
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
议论文阅读6.议论文语言的品析

议论文阅读6.议论文语言品析请先关注作者,不错过最近更新哦!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考查以表述性简答题为主,一般从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设题考查。
另外,还将会考查学生的拓展探究能力。
先关注,再购买哦!【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逻辑性、生动性等特点。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可以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性;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性和生动的感情色彩。
【常见考点】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某个词语能否删去)。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态度明确,爱憎分明,不能模棱两可。
表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删去后会显得不准确,思维不严密,观点不明确。
2.语序安排(可否调换位置)。
一些字词、句子、段落的顺序,调换后不合乎逻辑,不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会打乱作者的论证层次。
3.词句的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倾向(词语的感情色彩)。
【常见题型1】某个词语能否删去?【思路点拨】①不能删去。
②词语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紧扣论点或分论点分析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③去掉的后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过于绝对);④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什么特点(一般是准确性、周密性)。
【典题例析1】例文:【2018年中考四川攀枝花卷】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初中阅读理解技巧之议论文语言特色

初中阅读理解技巧之议论文语言特色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意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准确、光鲜、富有概括力上。
议论文是说理的文章,要讲清道理,文章中的每句话必需准确,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句子中状语、定语等修饰成份上。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要把道理说得让人心服口服,文章的论点一定要光鲜,作者的褒贬态度也一定要光鲜,作者在文中主意甚么,反对甚么,歌颂甚么,批评甚么,一定要通过光鲜的观点、足量的论据和周密的论证,明明白白地告知读者,议论文擅长将事物加以抽象,从而反应事物的特点。
因而议论文的语言概括力尤其强,往往用对比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厚的内容。
揣摩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人手:①在总体感知文章内容的条件下,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②在掌控论点、琢磨论据、分析论证的进程中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③注意理解句子中定语、状语等修饰限制成份;④反复琢磨症结语句中的症结性词语;⑤反复推敲文章中概括力很强的词语;⑥注意作者的情感偏向。
总结: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意的经常使用文体。
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
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准确性:议论文需要通过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来讲道理,因此语言表达必须准确无误。
概括性:议论文需要把讲清抽象的道理作为终极目的,语言表达需要高度简练和概括,以理服人。
鲜明性:议论文的观点必须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等都必须明确,不能含糊。
论证性:议论文的论证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通过严密的分析和推理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生动性:议论文的生动性不在于细致入微的描写,而在于简洁明快的勾画,有时还可以借助歇后语、俗语、方言和各种修辞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在议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语言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表现力。
同时,还需要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以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什么不同吗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所不同。
议论文的语言通常更加抽象和概括,需要准确无误地表达观点和论证过程。
同时,议论文的语言通常具有鲜明的立场和态度,需要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相比之下,说明文的语言则更加具体和详细,需要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知识。
说明文通常采用客观、中立的语气,避免使用主观臆断和修辞手法,而是通过列举事实、数据、案例等具体信息来解释和阐述事物。
总之,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议论文论据的可靠性如何判断议论文论据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来源可靠:论据的来源应该是权威、可靠、专业的机构或人士,如学术期刊、政府报告、专家访谈等。
如果论据来源不可靠,那么论据的可靠性就会受到质疑。
数据完整:论据中引用的数据应该是完整、全面的,包括必要的样本信息、数据来源和时间等。
把握议论文语言特点

把握议论文语言特点找准角度,准确把握议论文语言特点中考现代文阅读,议论文常常不可少。
体会议论文语言特点,是其中的考点之一。
由于学生平时训练不到位,方法不恰当,失分现象比较严重,这十分可惜。
如果同学们注意归纳总结,掌握正确的方法,那么做好这类题目是不难的。
议论文语言有别于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的语言。
议论文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即使叙述事例,即使运用修辞,都必须为议论服务,达到说理的目的。
议论文语言有准确、严密、生动、概括等特点。
下面从解题的角度作一些阐发,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抓住重点词,体会准确与严密性。
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体现,相互渗透,所以把两者放在一起阐述。
它们具体表现在概念使用的准确,关键词语的选择和运用贴切、分寸感强,关联词语使用严密,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句子内在联系紧密,语言有说服力等方面。
理解这些方面特点,我们要学会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从重点词语入手。
重点词往往是揭示概念内涵的词语,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和动词等等。
此外还体现在整个论证的精密、逻辑性强。
1)恰当使用概念,体现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议论文在阐述道理时,有时要使用概念。
概念必须解释准确,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在解释什么是“敬”的时候说:“凡做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在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这句话准确揭示“敬”的内涵。
做事全副精力投入,就是敬;做事心一点不旁骛,就是敬。
2)恰当使用限制语和关联词,体现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所谓限制语,是指修饰动词、形容词等、起到限制作用的词语,它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使句子意思表达严密。
例如2007年河南省试验区试卷第16题:体会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作用。
“倘若青年人不但能反省自己,还能反思别人,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就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选自《年轻人也需要反省》)。
本题考查的就是对议论文语言的特点的理解。
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二、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1、准确、严密。
遣词选句,要能够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自已的观点,做到不夸张,不缩小,不会引起歧义。
2、概括、简练。
记叙文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而议论文的语言,则要力求概括、简练。
所谓“概括、简练”是指叙述事实论据,要简单扼要;
不能像记叙文那样细叙、详绘,有头、有尾,有细节,有描写。
又应该善于归纳事物的共同特点,用简练的话表达出来。
3、朴实、明白。
写议论文应努力用自已的语言,来表达自已的观点,力求通顺明白;不要装腔作势,不要说套话、空话。
用“口语化”,写得朴实、明白。
4、鲜明、生动。
议论文要求语言鲜明,应做到能表示鲜明的观点和鲜明的感情色彩。
议论文要求语言生动,是指证语言的形象性和具体性,也就是语言的文学色彩。
议论文主要靠逻辑力量的气势,但语言的生动,也有助于论证力量的加强。
要生动形象,就不能枯燥地说教,板着面也讲道理。
优秀议论文的语言,不仅发挥逻辑力量进行论证,寓理于具体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论题具体化、生动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语言诙谐,涉笔成趣,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有时比直截了当地说理,更易被人接受。
——这就需要讲究幽默讽刺艺术。
诙谐幽默的语言,不但可使本来很枯燥的结论,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会产生强大的逻辑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一、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1.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2.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3.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4.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需简明扼要,不用太细致。
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
5.语言生动表现为: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
表达方式:描写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二、语言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的题型: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加点词在句中是xx意思,删去后就变成xx意思,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A.动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准确(或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如果去掉,就……
B.形容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如果去掉就……
C.副词:不能删去。
因为“……”这个词强调了(或突出了;或从范围上限定了)……;如果删去,就显得太绝对了(或根据语境分析)。
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准确性。
经常被考查到的几个副词:都,往往,非常、只有等。
真题解析
1、“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
..........,说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中的加点部分能
否删去?为什么?
答:(1)不能;(2)因为加点部分说明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只限于某种情况,如果删去,就变成任何情况下都是对的,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2、“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
.........,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够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1)不能;(2)因为加点部分限制了他们的灵感不是容易得到的,如果删去,就变成什么情况之下都并非有灵感,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3、“寻求真理的唯一
..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答:(1)不能;(2)因为“唯一”表明只有一个途径,没有其他的,如果删去,就变成还有其他途径探求真理,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够准确、严密。
4、“由此看来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中的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答:(1)不能。
(2)因为“由此看来”表明下面的结论是由上面的推论得来的,如果删去,就变成毫无根据就得到以下结论,导致论证的逻辑性不够强;“主要、之一”表明还有其他的依据,如果把它们删去,就变成唯一的依据,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的语言不够准确、严密。
5、严密的答题格式是:
⑴该句中某某词语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符合事实;
⑵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三、赏析论证语言的生动性。
(一)题型:从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下列文段(或句子)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二)答题模式(注:如果是某个文段,就要举例;如果是句子就不要举例。
)
1、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点+举例+表达效果(如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
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语言特点+举例+表达效果(如:描写)例如: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谈读书》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答:本文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如“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运用比喻,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阐明了读书对于一个人发挥自己的天赋的重要作用;
又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运用排比,生动地强调了读书的作用非常多,非常大,读起来富有气势,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再如“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运用对比,生动地阐明了三种人的读书态度,从而突出了读书贵在运用。
3、生动的答题格式是:
该句中某某词语使用了某某修辞(或者是使用了口语),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增强了议论文的文学性、趣味性。
4、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
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5、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
(1)解释词语的含义;
(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