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案:《雨花石》
雨花石 音乐教案

雨花石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雨花石》的音乐知识。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音乐的美。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雨花石》的音乐知识。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合作学习中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培养。
2.如何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准备:1.录音设备或音乐播放器。
2.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雨花石》,让学生静静地欣赏音乐,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了解音乐知识(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雨花石》的音乐知识:《雨花石》是一首古筝演奏曲目,演奏时音乐流畅优美,具有水乳交融的感觉。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3.合作学习(25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乐器进行模仿演奏《雨花石》的主旋律部分。
教师提供一段《雨花石》的主旋律乐谱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乐器演奏。
每个小组选择乐器,合作演奏。
每个小组演奏结束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展示和欣赏(10分钟)每个小组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演奏,其他小组和教师给予表演评价,欣赏演奏的乐曲。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展示创造力。
5.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雨花石》的音乐特点,小组合作演奏的心得感悟。
六、教学反思1.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通过演奏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艺术修养。
3.通过欣赏和表演,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雨花石音乐教案

雨花石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雨花石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教学重点:理解并欣赏雨花石音乐的特点及其韵律。
教学难点:准确演奏雨花石音乐的节奏和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教学资源:雨花石音乐的录音、乐器。
教学步骤:
1. 导入:播放一段雨花石音乐的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雨花石音乐的基本特点。
2. 欣赏与分析: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同时观察演奏者的动作和乐器演奏的技巧。
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雨花石音乐的特点,例如节奏明快、韵律独特等。
3. 理解乐谱:给学生发放雨花石音乐的乐谱,讲解每个符号的含义和演奏技巧。
让学生先阅读乐谱,了解其整体结构和基本演奏要求。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位领导者指挥其他成员演奏雨花石音乐。
让学生根据乐谱上的标记,模仿录音
中的演奏,练习并调整节奏和技巧。
5. 合奏表演:每个小组准备好后,进行合奏表演,让每个小组轮流演奏雨花石音乐。
其他小组成员则负责欣赏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评价演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6. 总结与评价:课堂结束前,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雨花石音乐的特点和演奏要点。
同时,进行课堂评价,了解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效果和体会。
拓展延伸:
1. 邀请专业音乐家来学校进行现场演奏,让学生亲身感受雨花石音乐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展示他们在雨花石音乐方面的才艺和水平。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雨花石音乐,提供更多的乐谱和学习资源。
音乐雨花石教案

音乐雨花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音乐雨花石》,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和认识。
3. 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录音机或电脑播放器
2. 《音乐雨花石》音乐录音
3. 乐器:二胡、琵琶、笛子等
三、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入
介绍《音乐雨花石》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首著名曲目,它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请学生们静心聆听这首美妙的音乐。
2. 音乐欣赏
播放《音乐雨花石》的录音,让学生们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意境和韵律。
3. 音乐鉴赏
学生们分组进行合作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 这首音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 这首音乐中的乐器有哪些?你最喜欢的乐器是哪个?为什么?
- 这首音乐描绘了什么景色?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 这首音乐中有哪些乐曲元素,比如节奏、旋律、音色等?
4. 乐器演奏体验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乐器并体验音乐创作的过程,教师可以邀请相关乐器演奏者到现场,给学生进行简单的乐器演奏教学和体验。
5. 合奏演练。
初中雨花石教案

初中雨花石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选用的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雨花石》这首歌曲,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革命情感和奉献精神。
教学内容:1. 歌曲《雨花石》的词曲、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音乐知识:休止符、倚音等。
3. 演唱技巧:正确的姿势、呼吸、咬字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雨花石的来历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2. 学生分享自己课前搜集的关于雨花石的资料。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雨花石》,学生跟唱。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讲解休止符、倚音等音乐知识。
3.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三、歌曲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将歌曲中的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歌曲《雨花石》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演唱歌曲,展示学习成果。
二、深入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音乐、文学、历史等方面深入探讨歌曲《雨花石》的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感悟。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关于革命题材的歌曲进行演唱。
2.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雨花石》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革命先烈的了解和感悟程度。
雨花石 音乐教案

雨花石音乐教案【音乐教案】《雨花石》绘声绘色教学目标:1. 通过亲自演唱学习和练习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曲目。
2. 了解《雨花石》的曲调特点以及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联。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材准备:1. 《雨花石》的音乐录音。
2. 乐器:二胡、古筝、笛子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雨花石”这首曲目(5分钟)老师播放《雨花石》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先聆听这首曲目。
随后,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曲目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音乐?它的曲调和节奏有什么特点?Step 2:介绍《雨花石》(10分钟)老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雨花石》这首曲目的背景和意境,包括歌曲的主题、来源以及演唱的风格特点。
同时,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雨花石》的视觉材料,例如雨花石的图片、自然风景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曲目。
Step 3:学习曲目的主旋律(15分钟)老师教授《雨花石》的主旋律,并让学生跟着录音学唱,并逐句解析歌词的含义,提醒学生注意发音、语调和表情的准确性。
学生可以根据录音进行跟唱练习。
Step 4:乐器伴奏练习(20分钟)老师分发乐器(如二胡、古筝、笛子等)给学生,教授《雨花石》的乐器伴奏部分,并分成小组练习,熟练掌握乐器演奏的技巧,同时与主唱的歌曲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Step 5:集体演示与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一遍《雨花石》,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和分享对彼此表演的看法和体会。
老师也可以点评孩子们的演唱和乐器演奏,给予肯定和建议。
Step 6:课堂总结和展示(5分钟)老师对学生的师生反馈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强调《雨花石》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联系和表现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Step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自己搜索、欣赏和分析一首中国传统音乐曲目,并写一份简短的感想和评价。
扩展活动:1. 青花瓷制作: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制作中国传统青花瓷,培养他们的手工艺术和创造能力。
《雨花石》音乐教案

•••••••••••••••••《雨花石》音乐教案《雨花石》音乐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雨花石》音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雨花石》音乐教案1教学目的:通过欣赏《祖国,慈祥的母亲》,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通过欣赏《魔王》,了解舒伯特及其创作的过程,激发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
通过欣赏〈〈跳蚤之歌〉〉,了解音乐家如何用音乐来抨击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1、复习歌曲,进行歌谱的教学。
2、欣赏音乐。
教具: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感情真挚,演唱时要求用连贯优美的声音,唱出纯朴而又高尚的心愿。
学唱歌谱,进行抽测,利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
组织多样演唱形式。
三、乐曲欣赏:一)〈〈祖国,慈祥的母亲〉〉这首歌把祖国比作慈母,抒发了人民对祖国无限深切的爱。
歌曲结构为单二部曲式。
第一部旋律建立在级进和小跳的基础上,第二段如奇峰突起,旋律猛然跃到全曲最高音上,然后蜿蜒下行,内心深处的激情像爆发的火山,奔泻的急流,得到尽情的抒发。
二)〈〈魔王〉〉1、舒伯特,见书上P14,强调他的音乐接触于平民。
学习他勇敢创新的精神。
了解〈〈魔王〉〉的创作过程。
2、朗诵歌词,在里面有多少角色,各自角色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诵,表现什么样的性格。
3、分角色进行朗诵表演。
4、进行欣赏。
体会音乐伴奏的特色,及各角色的旋律进行体会表现人物性格。
歌唱者的表现力度。
三)〈〈跳蚤之歌〉〉通过欣赏跳蚤之歌,体会讽刺幽默的歌曲来表现对当时朝政的讽刺。
四、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雨花石欣赏:祖国,慈祥的母亲魔王跳蚤之歌《雨花石》音乐教案2教学目标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
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雨花石音乐教案

雨花石音乐教案【篇一:雨花石教学设计】《雨花石》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的第三单元中的《雨花石》。
整首作品曲调婉转起伏,节奏富于变化,旋律的进行如波浪般不断向前涌动,高潮在后半部分,音区提高,大跳音程增多,这些手段的运用使音乐显得激情澎湃,将歌曲推向高潮。
歌曲短小精悍,抒情优美,表达了主人公淳朴而又高尚的心愿。
歌中把殷红的雨花石比作是烈士们挥洒的热血,赋予雨花石以不屈的灵魂。
二、学生分析三、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目标:1、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
2、通过歌曲《雨花石》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对先烈的敬仰、对祖国的爱恋。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的学唱,学生能用抒情优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深入体验作品的情感,表现歌曲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掌握倚音的唱法和概念,并能正确演唱切分音、休止符。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课件出示南京雨花台图片)这里是南京市有名的雨花台。
我们正在欣赏的画面就是雨花台美丽的瞬间,然而,就是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
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修建了烈士陵园。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如今的人们总是把出产于此的红红的雨花石同烈士的鲜血联系在一起。
这些烈士们就像这一颗颗小小的雨花石,平凡而伟大,默默地为人们铺起一条五彩的路。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雨花石》。
二、学唱歌曲:1、教师深情范唱歌曲,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师:请听老师演唱一遍。
在聆听感受的同时,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的演唱速度又是怎样的?(播放雨花石的伴奏音乐,教师范唱)师:谁来说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抒情的、优美的、深情的 ??师:歌曲的演唱速度又是怎样的?生:中速师:对,歌曲的情绪是深情的,速度为中速。
初中音乐教案雨花石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雨花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雨花石》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雨花石》,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 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雨花石》的背景知识介绍。
2. 歌曲《雨花石》的旋律分析。
3. 歌曲《雨花石》的歌词解析。
4. 教授学生演唱《雨花石》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雨花石》的背景知识,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正确演唱这首歌曲。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装饰音、休止符等音乐要素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气息和声音位置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雨花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革命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旋律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雨花石》的旋律特点,讲解歌曲中的音阶、节奏等音乐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 歌词解析:教师详细讲解歌曲《雨花石》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中的象征意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革命精神。
4. 演唱教学:教师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包括声音位置、气息运用等,指导学生如何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5. 实践演唱:学生分组或集体演唱《雨花石》,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表现力。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雨花石》所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类似的歌曲,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雨花石》。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和歌词含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演唱方法表现歌曲的情感。
4. 学生能够传承和发扬歌曲所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歌曲《雨花石》的背景知识、旋律分析和歌词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教案:《雨花石》
课题: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雨花石》的教学,对学生实行革命传统的教育,宏扬革命烈士为了人民的利益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2、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
3、学习休止符,并能理解休止符表示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歌曲,能深情的演唱。
2、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体会休止符的作用。
3、通过歌唱教学,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结合自己讲讲理想。
教具:钢琴、录音机、磁带、投影仪、明胶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二、音乐知识
1、休止符
1)比较《小号手之歌》有和无休止符表现的音乐不同。
加了休止符,缩短了音符的时值,加上重音记号,一字一顿,表达了杀白匪的决心。
比较《我和小星星打电话》有和无休止符表现的音乐不同之处。
使用休止符,加上轻声演唱,显得轻盈、闪烁,描绘出星星眨眼的形象。
2)休止符:音乐中静穆的时间用休止符来表示,休止符虽然不出声音,但音乐仍在实行。
全休止二分休止四分休止
八分休止十六分休止
3)重点区分二分休止符和全休止符的写法,明确在五线谱中,无论什么节拍,凡整小节休止都用全休止。
2、2、请同学们自己举例,说明休止符对音乐形象的塑造。
三、三、学习歌曲
一)导入歌曲
欣赏歌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介绍歌曲产生的背景,引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通过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鲜血得来的。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革命的解放。
如叶挺、方志敏、夏明翰等等。
二)介绍歌曲
通过美丽的雨花石,感受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一起朗诵歌词。
全曲旋律婉转起伏,节奏富有变化,后乐段音区提升,造成全曲的高潮,歌曲短小精悍,抒情优美,刻画了主人公淳朴而又高尚的心愿。
三)欣赏歌曲
通过欣赏可组织讨论,评价歌曲反映的思想内容和风格,以及局部重复和对比的手法。
特别是歌词“静静的躺在泥土之中”和“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的旋律的区别。
四)这首歌应以感受音乐形象为主,不一定要实行视唱训练,先唱歌词的方法实行教学。
着重休止符的使用与演唱准确。
五)教会学生用轻声演唱最后的“啊”。
六)要求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满怀深情的歌唱。
七)画出这首歌的旋律,看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它的音区是高还是低?旋律的起伏是大还是小?
八)实行表演唱。
四、通过歌曲对学生实行理想教育,在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结束本节课。
板书设计:
雨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