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作业本答案

合集下载

全品作业本数学七年级下册新课标BS答案

全品作业本数学七年级下册新课标BS答案

全品作业本数学七年级下册新课标BS答案全品作业本数学七年级下册新课标BS版是针对初中七年级学生设计的数学练习册,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

这本作业本包含了各种类型的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覆盖了七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所有知识点。

以下是这本作业本的一些答案,供同学们参考:1. 选择题- 第1题:A- 第2题:B- 第3题:C- 第4题:D- 第5题:A2. 填空题- 第1题:3x + 5- 第2题:-2- 第3题:7- 第4题:45°- 第5题:\( \frac{3}{4} \)3. 解答题- 第1题:首先,我们需要将方程 \( 2x - 3 = 9 \) 进行移项,得到 \( 2x = 12 \),然后除以2,得到 \( x = 6 \)。

- 第2题:要证明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我们需要证明AB = AC。

通过测量或计算,我们发现AB和AC的长度相等,因此三角形ABC 是等腰三角形。

- 第3题:计算圆的面积,公式为 \( \pi r^2 \),其中r是圆的半径。

如果半径为5,则面积为 \( \pi \times 5^2 = 25\pi \)。

- 第4题:解不等式 \( 3x + 2 > 11 \),首先减去2,得到\( 3x > 9 \),然后除以3,得到 \( x > 3 \)。

- 第5题:计算多项式 \( (x + 2)(x - 3) \) 的展开式,我们得到 \( x^2 - x - 6 \)。

4. 实践应用题- 第1题: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速度为15公里/小时,他需要40分钟到达学校。

求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

解:距离 = 速度× 时间 = 15公里/小时× \( \frac{2}{3} \)小时 = 10公里。

- 第2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宽为4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长= 2 × 4米 = 8米,面积 = 长× 宽 = 8米× 4米 = 32平方米。

七年级数学作业本下册答案

七年级数学作业本下册答案

七年级数学作业本下册答案推荐文章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热度: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热度: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热度: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热度:七年级数学平面几何题典型例题及答案热度:做七年级数学作业本题目应知难而进。

每道错题做三遍。

第一遍:讲评时;第二遍:一周后;第三遍:考试前。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数学作业本下册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数学作业本下册答案(一)垂线[知识梳理] 1、直角垂足2、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课堂作业] 1、D2、∠1+∠2=90°3、在同=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略5、(1)因为OA⊥OB,OC⊥OD,所以∠AOB=∠COD=90°.所以∠AOB - ∠COB = ∠COD -∠COB.所以∠AOC= ∠BOD(2)因为∠AOB=90°,∠BOD- 32°,∠AOE+∠AOB+∠BOD= 180°,所以∠AOE-=58°[课后作业] 6、D7、B8、C9、OE⊥AB10、70°11、因为OE⊥ CD,OF⊥AB,所以∠DOE=∠BOF=90°,所以∠DOE+∠BOF= 180°,因为∠BOD与∠ACC是对顶角,所以∠BOD= ∠AOC= 30°.又因为∠DOE+∠BOF=∠EOF+∠BOD,所以∠EOF=∠DOE+∠BOF-∠BOD= 180°-30°=150°12、存在OE⊥AB.理由:因为∠AOC= 45°,所以∠AOD= 180°- ∠ACC=180°-45°=135°.因为∠AOD=3∠DOE,所以135°=3∠DOE.所以∠DOE=45°,所以∠EOA=180°=∠AOC-∠DOE= 90°,所以OE⊥AB.13、由OE平分∠BOC,可知∠COE=∠BOE.而∠BOD:∠BOE=2:3,可设∠BOD= 2x,则∠BOE= ∠COE=3x,由∠COE+ ∠BOE+ ∠BOD=180°,可得3x+3x+2x-=180°.解得x= 22.5°,则∠BOD=45°.所以∠AOC=∠BOD= 45°.由OF⊥CD,可得∠COF=90°.所以∠AOF=∠COF-∠AOC=90°-45°=45°七年级数学作业本下册答案(二)命题、定理、证明[知识梳理]1、语句题设结论2、真命题假命题3、定理定理4、证明[课堂作业] 1、C2、D3、题设结论4、(1)题设:∠1+∠2=180°结论:∠1与∠2互补(2)题设: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3)题设:两条直线平行于同=条直线结论:这两条直线平行5、MN.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 AB同位角相等,两宣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课后作业]6、C7、A8、①②④9、(1)假命题反例:如数字9能够整除3,但不能整除6(2)真命题10、(1)如果几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都相等(2)如果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5,那么它能被5整除(3)如果一个图形是三角形,那么它的内角和为180°(4)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1、答案不唯一,如条件:②③,结论:① ∵ AB//DE,∴∠B=∠COD.又∵ BC//EF,∴∠E= ∠4COD.∴∠B=∠E12、∵BF、DE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2=1/2∠ABC, ∠EDC=1/2∠ADC.∵∠ABC= ∠ADC,∴∠2= ∠EDC.又∵ ∠1=∠2,∴∠EDC=∠1.∴CD//AB七年级数学作业本下册答案(三)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梳理]1、垂直重合 x轴横轴向右y轴纵轴向上原点2、横坐标纵坐标横坐标纵坐标 (a,b)3、(1)纵横 (0,0)(2)(-,+) (-,-) (+,-)[课堂作业]1、B2、D3、 B4、 D B E、F5、A(3,2) B(-3,-2) C(0,2) D(-3,0)E(2,-1) F(-2, 1) O(0, 0)6、描点略(1)A(-3,0)(2)B(0,-2)(3)C(4,-4)(4)D(2,3)或D(2,-3)[课后作业]7、B8、C9、B10、二一11、(1,0)或(5,0)12、(1)A(2,1)、B(-1,-1)、C(5,-1)(2)略(3)雨伞13、图略 C(-5,-1)、D(-5,-5)或C(3,-1)、D(3,-5)。

初一下册数学作业本1答案

初一下册数学作业本1答案

一、直接写出得数 5.5×2= 9.6÷4.8= 3-1.5×2= 2×3.1=2.4×0.5= 0.125×8-0.1= 0.48÷6= 6.4-4= 0.6÷3+3= 0.91÷13=3.25+0.75= 9.9-0.9÷0.1= 二、填空(1)3.6公顷=( )平方米。

(2)a×5×b用简便写法写成( )。

(3)1×t×t用简便写法写成( )。

(4)8.2995保留三位小数约等于( )。

(5)要想5x-9的值等于16,x应是( )。

(6)当a=3.5,b=2,c=5时,那么2a-3b+bc=( )。

(7)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面积是4.8公顷,已知它的底长1600m,高是( )m。

(8)一个梯形面积740m2,已知上底38m,梯形高20m,这个梯形下底是( )m。

三、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一个数乘以0.05,表示求这个数的百分之五是多少。

( ) (3)3.25与6.75的和,除它们的差,商是多少,列式(3.25+6.75)÷(6.75-3.25)( )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商小于被除数的式子是 [ ] A.0.45÷0.8 B.35÷2.5 C.5.48÷0.58(2)用四根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向相反方向拉动两个对角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来长方形面积相比 [ ]A.变大B.变小C.没变五、解方程(1)4.2x-2.7×4=6(2)0.8x+x=5.4六、用简便方法计算(1)3.79+1.25×8.7×8+6.21(2)0.8×(125+12.5+1.25)七、脱式计算下面各题(1)9.2+9.728÷3.2×1.5(2)10.5÷(5.1-4.4)+18.25(3)(2.55×1.5+1.5+6.45×1.5)÷0.3(4)[(8.3-6.8)×0.9+3.65]÷2.5八、列式计算(1)7.95与7.89的差除4.32的商,再加上18,结果是多少?(2)x的3倍与x的6倍的和是8.1,求x。

七年级数学下册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作业本答案相交线[知识梳理] 1、公共边反向延长线2、对顶角相等[课堂作业]1、D2、C3、∠DOF ∠AOF、∠BOE4、1 50 130 2 205、由对顶角相等可知∠DOB=∠AOC=28°.因为∠DOE= ∠DOB,所以∠DOE=28°.因为∠AOC+ ∠AOE+∠DOE=180°,所以∠AOE= 124°.又因为OF平分∠AOE,所以∠EOF= 1/2AOE=62°[课后作业] 6、C7、C8、144°9、190° 230°10、1 40°2 60°11、150°12、由对顶角相等,可知∠DOB=∠AOC= 36°.因为∠DOE:∠DOB=5:2,可设∠DOE= 5x,∠DOB=2x,则2x=36°,所以∠=18°.所以∠BOE=∠DOE -∠DOB=3x=54°.所以∠AOE=180°-∠BOE=126° 113、因为OC平分∠EOG,所以∠ECC=∠GCC.因为∠ACG=∠FOE,所以∠ACG+∠GCC= ∠FOE+ ∠ECC.所以∠AOC-∠FOC又因为∠BOD= 56°,所以∠FOC=∠AOC=∠BOD=56°平移[知识梳理] 1、形状大小平移2、对应点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相等[课堂作业] 1、C2、B3、30°4、∵三角形FCD是由三角形ABE沿着BC方向平移得到的,∴ 根据平移的性质,有CF=AB=4 cm,CD=BE=2 cm, DF=AE=3 cm, AF= BC=5 crn.∴EF=AF-AE=5-3=2cm5、略[课后作业]6、D7、B统计调查[知识梳理]1、全体对象2、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具体数据百分比交化趋势[课堂作业]1、C2、 D3、 C4、 10805、 1 6 20 302 3 12<x<163 8+4÷30=40%[课后作业]6、 D7、 A8、 B9、 12010、 5511、1梨树占14%,苹果树占50%,枣树占16%,桃树占20%2梨树:50.4°,苹果树:180°,枣树:57.6°,桃树:72° 3略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2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2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2答案一. 不等关系※1. 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非负数:大于等于0(≥0)、0和正数、不小于0非正数:小于等于0(≤0)、0和负数、不大于0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1)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c>b+c,a-c>b-c.(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2. 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一般地:如果a>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如果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如果a-b等于0,那么a=b;如果a<b,那么a-b是负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即:a>b,则a-b>0a=b,则a-b=0a<b,则a-b<0(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三. 不等式的解集:※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①定点:有等号的是实心圆点,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四. 一元一次不等式:※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 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特别要注意,当不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注意不等号方向改变的问题)※4. 不等式应用的探索(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基本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相类似,即:①审: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等含义;②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③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④解:解出所列的不等式的解集;⑤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五.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六.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定义:由含有一个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如果这些不等式的解集无公共部分,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通常是利用数轴来确定.※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3)写出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a、b为实数,且a<b)(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第二章分解因式一. 分解因式※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二. 提公共因式法※1.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2. 概念内涵:(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3)提公因式法的理论依据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 +a•c=a•(b+c)※3. 易错点点评:(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2)公因式是否提彻底;(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三. 运用公式法※1.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2. 主要公式:(1)平方差公式:①应是二项式或视作二项式的多项式;②二项式的每项(不含符号)都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的平方;③二项是异号.(2)完全平方公式:①应是三项式;②其中两项同号,且各为一整式的平方;③还有一项可正负,且它是前两项幂的底数乘积的2倍.※5. 因式分解的思路与解题步骤:(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4)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第三章分式一. 分式※1. 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地,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为分式,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2. 进行分数的化简与运算时,常要进行约分和通分,其主要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3. 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有公因式时,可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的们的公因式,也就是把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叫做约分.※4.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二.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简记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三. 分式的加减法※1. 分式与分数类似,也可以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2. 分式的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一样,分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与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2)异号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3. 概念内涵: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分母,其方法如下:(1)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的积,(3)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如果刀刃怕伤了自己而不与磨刀石接触,就永远不会锋利。

店铺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请细心推敲,写出正确结果(每小题3分,共27分)1、若xa-b-2-2ya+b=3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________。

2、已知方程3x+5y-3=0,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则y=________3、若 +(2x-y)2=0,则x2-y=________4、方程5x+7y=21有________组解5、甲队有x人,乙队有y人,若从甲队调出10人到乙队,则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一半,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6、若是方程的解,则(m+n)2008的值是__________7、二元一次方程x+3y=7的非负整数解是__________8、解方程组用_____________法解较简便9、若4a-3b=0,则 _________二、请发挥你的判别能力耐心地思考,再作出正确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10、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B、 C、 D、11、已知与-9x7-my1+n的和是单项式,则m,n的值分别是( )A、m=-1,n=-7B、m=3,n=1C、m= ,n=D、m= ,n=-21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 )A、代入法B、加减法C、消元,化二元为一元D、由一个未知数的值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13、是方程ax-3y=2的一个解,则a为( )A、8;B、 ;C、- ;D、-14、已知x、y满足方程组,则x+y的值是( )A、3B、5C、7D、9三、请展示你的聪明才智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和计算(共8分)15、(20分)解下列方程组(1) (2)16、(8分)在y=kx+b中,当x=1时,y=2;当x=-1时,y=4;当x=2时,y值为多少?17、(8分)满足方程组的x、y值之和为2,求k的值。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课时作业本习题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课时作业本习题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课时作业本习题答案同学们做七年级数学作业本习题时要仔细认真的做,学习的关键——重复。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数学下学期课时作业本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数学下学期课时作业本习题答案(一)平行线的性质[知识梳理] 1、相等2、相等3、互补[课堂作业]1、C2、B3、139°10'4、35°5、∵ EF//BC,∴∠BAF= 180°- ∠B=100°.∵ AC平分∠BAF,∴∠CAF=1/2∠BAF=50°,∵ EF//BC,∴ ∠C=∠CAF-50°[课后作业]6、B7、B8、A9、34°10、70°11、∠BEF=40°,∠DEG= 50°12、由题意知AB//CD,AD//BC,∴∠A+∠D=180°,∠A+∠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D.同理可得∠A=∠C13、 AB//DC 理由:∵ AD//BC,∴ ∠DAB=∠3=8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 ∠1=30°,∴∠CAB=∠DAB-∠1=80°-30°=50°∵∠2=50°,∴∠2=∠CAB.∴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4、(1) ∠BED=∠B+∠D 理由:过点E向右作EF//AB.∴∠B=∠B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 AB//CD,∴EF//CD(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D=∠FE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EF+∠FED=∠B+∠D,即∠BED= ∠B+ ∠D.(2) ∠ABF(或∠FBE)∠CDF(或∠FDE) 35°七年级数学下学期课时作业本习题答案(二)不等式的性质[知识梳理]1、数(或式子) 不变2、正数不变3、负数改变[课堂作业]1、C2、C3、B4、(1)> (2)>(3)<5、(1)<(2)>(3)<6、(1)②(2)错用不等式性质3(3)∵a>b.∴-2015a<-2015b.∴-2015a+1<-2015b+1[课后作业]7、B8、D9、B10、④11、都成立12、(1)>(2)=(3)<(4)∵4+3a²-2b+bx -(3a²-2b+1)=b²+3>0,∴4+3ax -2b+b²>3ax -2b+113、∵b<c,∴2b<b+c.由b+c<n+1,得2b<a+1;由1<a.得1+a< 2a.∴2b<1+a<2a.∴b<a七年级数学下学期课时作业本习题答案(三)直方图[知识梳理]1、个数2、(1)最大值最小值(2)组距组数(3)频数分布表(4)频数分布直方图[课堂作业]1、C2、 C3、 B4、 155、 (1) 8 5(2) 155<x<160(3) 2(4) 49[课后作业]6、A7、A8、39、10 6 810、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172-141=31; 决定组距与组数,当组距为5时,31/5=6.2.∴可分为7组;列频数分布表和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略。

7年级下数学作业本答案

7年级下数学作业本答案

7年级下数学作业本答案同学都觉得数学这门课很难,都因为数学成绩不好感到困扰。

想要学好数学,首先就要保证多做练习题,为大家提供了7年级下册的数学作业本答案,欢迎参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B.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零部件的检查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D.对市场上的冰淇淋质量的调查2.已知∠α=32°,则∠α的邻补角为()A.58°B.68°C.148°D.168°3.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A.400B.被抽取的50名学生C.400名学生的体重D.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4.已知a<b,则下列四个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a-2<b-2B.-2a<-2bC.2a<2bD.a+2<b+25.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b⊥c,则a⊥cC.同位角相等D.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b//c,则a//c6.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3=∠4B.∠1=∠5C.∠1+∠4=180°D.∠3=∠57.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0°,若设∠1=x°,∠2=y°,则可得到方程组为()A.B.C.D.8.在下列各数中:,3.1415926,,-,,,0.5757757775…(相邻两个5之间的7的个数逐次加1),无理数有()个A.1B.2C.3D.49.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2,则P点的坐标是()A.(3,2)B.(3,-2)C.(-2,3)D.(2,-3)10.若不等式组2<x<a的整数解恰有3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A.a>5B.5<a<6C.5≤a<6D.5<a≤6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如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为61,最小值为48,且以2为组距,则应分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