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国家破产案例
冰岛国家破产案例

2008年9月 18号
冰岛雇工联合会发布的报告称,冰岛的食 品价格在过去3个月中已经上涨了5%。
冰岛国家破产案例
70年代后,因为捕捞作业不稳定,国际市场 的渔产品价格波动大以及渔产品竞争激烈,冰岛 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加之冰岛为了摆脱经济过分 依赖渔产品加工业的状况和加速工业化进程,就 利用冰岛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热资源,建立了一 批与外资合营的能源密集工业,并由此带动出现 了其它高耗能中小型企业。1988年冰岛经济出 现衰退。1994年起冰岛经济开始进入超常发展 时期,主要是冰岛大力发展金融业的结果。由于
外银行机构也是该国股票市场的主 要上市公司,但80%的股份由外国 投资者持有。
GDP中占比从1996 年的13.8%下降到 6.6%。
冰岛国家破产案例
2006年,冰岛银行业通过发债和同业借贷筹资占资金来源的比重高达60%, 2007年达50%。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房贷市场的不良贷款不仅导致美 国国内金融市场的信贷紧缩,还引发国际市场的信贷危机,进而导致冰岛银 行的短期贷款枯竭。同时,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次级债券缩水98%,直接导致 冰岛三大银行严重亏损,国家评级连续下调。外国银行相继中断与该国银行 的业务,致使冰岛外汇资源枯竭。至此,冰岛三大银行所欠的外债已经超过 了1000亿美元,而冰岛中央银行所能够动用的流动外国资产仅有40亿元。对 于庞大的债务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力帮助银行摆脱困境,导致冰 岛整个银行产业几乎完全暴露在全球金融业震荡波中。以至于冰岛政府不得 不接管这三大银行,收归国有,企图通过注入政府信用帮银行度过困境,进 而挽救冰岛。但不幸的是,政府的这一举措并没有挽回民众的信心,冰岛人 仍然不愿意为银行的烂摊子埋单,因此有近25%的国民向政府请愿。在仅仅 24个小时的时间里,政府希望拯救流通性的努力就被迫让冰岛尝到甜头,
冰岛国家破产案例

冰岛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60年代 中期以前冰岛的主导经济产业是以渔产品 加工业、纺织工业、制鞋工业和家具工业 等为主的轻工业部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 冰岛的经济曾极度依赖于渔业,并因为这 一生物资源和周边国家发生过数次冲突, 其中就包括和英国间著名的“鳕鱼战争”。
70年代后,因为捕捞作业不稳定,国际市场的渔产品价格波动大以及渔
图2 冰岛经济产业结构
冰岛国家破产事件回顾
“国家破产”
这个概念是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 出来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对外资产小于对外负 债,即资不抵债的状况。国际上通常的国家破 产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 其进口商品所必需的外汇,或是其主权债务大 于其GDP。例如冰岛的主权债务为1300余亿美 元,而它的年GDP仅为190余亿美元,这就是国 家破产。
目录
CONTENTS
冰岛简介 1 破产事件回顾 2 冰岛破产的影响 3
4 破产原因分析 5 冰岛破产启示
6 总结
冰岛简介
自然地理环境
冰岛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北 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通常被视为北 欧五国之一。 冰岛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 千米,人口约为32万,是欧洲人口密度最 小的 国家。 号称“世界最富裕国家”、 “最具经济进取性国家”、“最和平国 家”、“最宜居国家”和“最幸福国家”, 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美好舒适生活的所在地。 在2008年冰岛国家破产之前,冰岛的经济 指数和幸福指数都居于世界前列。
小度写范文国家破产之日 国内上映_冰岛:舞动在破产边缘模板

国家破产之日国内上映_冰岛:舞动在破产边缘提起冰岛,人们也许首先想到的是那个千里冰封、童话般的美丽国度。
经济好,环境美,福利高,这个弹丸小国曾令世界羡慕不已。
然而最近,冰岛却因濒临“国家破产”而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凭借信贷和银行业的疯狂扩张而迅速致富的冰岛现在“一夜致贫”。
冰岛究竟怎么了?破产,简单一句话就是资不抵债。
过去十几年,金融业在冰岛超常发展,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远远超过其他产业。
冰岛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4亿美元,而外债却超过1383亿美元。
冰岛四大银行所欠的外债超过1000亿欧元,但冰岛中央银行能动用的流动外币仅为40亿欧元。
冰岛克朗最近大幅贬值,冰岛人必须归还在短期内就变得极其昂贵的欧元或者美元贷款,这无疑加剧了危情。
陷入水深火热的冰岛向盟友寻求帮助,但几乎招到一致拒绝。
冰岛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宣布破产后,英国马上冻结该银行在英国的资产,以确保英国储户在该行存款的安全。
冰岛从俄罗斯获得的40亿欧元援助弥足珍贵,但这无疑只是杯水车薪。
冰岛自身可利用的资金极其有限,分析人士认为,即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伸出援手,冰岛在短期内依然难以从金融海啸的重创中恢复元气。
The days grow ever darker in 2)Reykjavik. Gone is the almost eternal daylight, which washes across Iceland’s capital 3)in the height of summer. A darkening gloom arrives earlier each day now. An icy wind blows in from the east. Darkness will be a constant presence here soon as winter sets in. If ever a nation’s changing climate reflected the mood of its people, it is here. Every morning, it seems, the residents awake to news of fresh problemsin their country’s banking system. Last week, the country’s third largest bank was nationalised. This week, the government 4)dismisse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Landsbanki, its second-largest bank, and put it into 5)receivership. Later, the Prime Minister warned its citizens the country faces bankruptcy. Iceland is rated by the UN as the most developed society on earth. But it now faces less welcome 6)distinction as the country worst 7)exposed to the credit 8)crunch. Laugavegur, the capital’s 9)chic main stretch, is quiet. At one of the main branches of Landsbanki, executives could be seen yesterday pacing the upper floors, mobile phones held to their ears, hands on foreheads. Galleries, antiques stores and jewellery 10)boutiques, which 11)sprang up in the boom days of the past decade, were empty. Some are closed altogether. It is not a day to be in business in Iceland. The few Icelanders who are 12)out and about gather in tight groups, 13)shielding themselves from the wind and discuss the latest disasters to strike its banks. The credit crunch is the only topic in town. Many head to their banks, where a steady stream of concerned savers enters to inquire just how safe their money is. This 14)bleak picture of shattered consumer confidence does not seem 15)out of place in a nation famed for its 16)Viking 17)sagas. It now has a new epic tale to tell: how its banks have brought a whole nation to the brink of bankruptcy. But it is not just the banking sector that is suffering. Huge borrowing has fuelled inflation, now running at 14 per cent. To make things worse, Iceland’sonce-strong currency, the 18)krona, has 19)plummeted in value. Some stores are refusing to restock imported items before they have cleared their last stocks, fearful of making losses. The collapse of the currency has created opportunities elsewhere. Holiday deals to Iceland, traditionally seen as too expensive for many travellers, are now more attractive. Bar owners in Reykjavik’s central plaza, home to the main hotels, have begun to notice visitors drinking more alcohol―notoriously expensive before the krona plummeted. Bars that have become accustomed to hosting 20)raucous foreign 21)stag parties and 22)bacchanalian pub crawls are bracing themselves for even more visitors this winter. They 23)look set to benefit from the extra spending money tourists have been handed with the fall of the krona. A beer cost up to 8 when the krona was at its peak, but can be bought for half that price now.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While shoppers seem to have fled the high streets, worried locals have not abandoned Reykjavik’s 24)hedonistic nightlife. Far from it. “Last week a lot of people realised how serious things were―I’ve never seen it so busy,” said Insi Thor Einarsson, manager of the Café Paris, a daytime 25)h aunt that fills with 26)revellers at night and stays open until 4 am. “People have been coming downtown since then to drown their sorrows.” Eva Maria, a manager at Elding, a company offering whale-watching tours, says it may even stay open through the wi nter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interest. “We usually had tocarry out all our business over six or seven of the warmer months as there wasn’t enough interest to operate in the winter,” she says. “It’s hard to see the positives at the moment―I 27)bank with G litnir, lost a lot of money after recently buying an apartment, and this business has loans in foreign currency. But we need to make the most of the current conditions. I’m in the right industry to do that.” There may also be a resurgence of a trade that Iceland has traditionally been famed for―fish. “We are always considered a nation of fisherman, but with the boom of our financial sector and the huge money it generated were forgotten about a little bit,” says Asbjorn Jonsson, the managing director of Fi sk Kaup. “We are affected too of course―we hold loans with Icelandic banks and our loans are expensive. But the fishing industry will always be around, and the cheaper krona is helping us to export.” Many Icelanders feel that the dramatic collapse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was inevitable. But they are 28)resigned to seeing through the hard times. It is summed up by Gunnar Gunnarsson, a retiree, whose shares in the newly nationalised bank Glitnir have just plummeted. And he banks with Landsbanki, now in admi nistration. “Things are hard but they will get better in the end. Don’t worry―be happy,” he says with a smile. 雷克雅未克的暮色更加深沉了。
冰岛一夜间“破产”,怪谁

济学 的原理 来讲 ,要 发展 金融也 必须 与 实体经 济发 展相适 应 。但 冰岛为 了从世 界 攫取 更多 的财 富 ,拼 命发 展银行 ,并 将 投资 也过 多集 中于这 块高 风险 区 。 自
20 0 4年 以来 .冰 岛最大银 行资产 扩大 了
的大笑话 。
冰岛反思 :都是金融惹 的祸
口不 过 3 O万 .
其二 ,是俄 罗 斯 内部 不 少 人 反 对 。
欲速 不达 ,终成 苦果 。冰岛本 是一
资源也极其有 限 , 多 少 年 来 ,渔业一直
是 该 国的 主 要
袭击 ,顷刻间轰 然倒 塌 。冰岛 的 “ 融 金 帝 国”梦 就如 同沙滩 建塔 .随着 金融危 机爆发 ,全 球银 行业借 贷利 率上 升 、资 本流动性骤减 ,便现 出捉襟见 肘的原形 .
岛三大银行共欠债务达 6 0 美 1亿
元 .相 当于冰 岛 经济 总量 的 1 2 倍 ,就 是 说 ,冰 岛从 儿 童 到 成
人 ,每 人都背 负 了 2 美元 的 0万 债务。处于这种 累卯之危的经济
于诗意 的名字 。她 北 、大西 洋北部 , 蓝色海 洋 中的美丽
1 方 公 里 .人 口 . 3平
冰 岛的教 训对所 有 国家 和地 区都 是
一
面镜 子。
4倍 ,而这些增长全靠借贷融资推动 ,完 全 脱离 了本 国经济 的实 际增长 速度 .脱
离 了实体 经 济 的保 驾 护航 。这样 一 来 , 就好 比是 在沙滩 上建 立 金融大 厦 ,没有 坚 固的基 础 ,稍有 浪涛 冲洗 ,遇上 风雨 个小 国家 .人
冰 岛面临 “ 破产 ”危机
近些年来 ,冰岛政府不顾 自 身的能力 ,大肆 发展 金融业 ,到
冰岛:国家破产

什 么 比 公 司 破 产 更 可 怕 ? 国 家 破产 !
以上 不 过 是 人 们 给 冰 岛 开 的 一 个 玩笑 .不 过 要 是看 看 冰 岛 现 在所 面 临 的危 机 , 怕 就 没 人 能笑 得 出来 了 。 恐 9月 1 8日,冰 岛雇 工 联 合会 发 布 的报 告 称 ,冰 岛 的食 品 价 格 在 过 去 3
全 球 最 低 的 。 冰 岛 的 失 业 率 一 直维 持 在 1 %以下 , 个 数 字 意 味 着 冰 岛人 只 这
要 想 工 作 , 一 定 有 活 干 。而 现在 , 就 就
油 、6块 面 包 了 。 以外 币 借 款 的 冰 岛 2 居 民更 是 背 上 沉 重 的还 贷 压 力 .0 7 20 年 8月 4 0年 期 的 3 0 0 0万 克 朗 ( 约合 3. 1 8万 美 元 ) 款 , 今 年 8月 , 仅 贷 到 仅
剧 缩 水 ,冰 岛 居 民 也 都 从 富 翁 变 成 了 “ 翁 ” 负 。
合4 7万美 元 ) 上 涨 4 %。 , 8
1 0月 6 日 , 冰 岛 金 融 系 统 的 恶 化 几 近 失 控 :冰 岛 克 朗 对 欧 元 的 汇 率 大 幅 下 滑 了 2 % 以 上 :雷 克 雅 未 克 股 市 5
个 月 中 已经 上 涨 了 5 。20 % 0 7年 8月 , 1万 冰 岛 克 朗 还 能 买 8 4升 柴 油 、3块 3 面 包 . 今 年 8月 就 只 能 购 买 5 而 5升 柴
nr也 被 政 府 接 管 进 行 重 组 。 另 外 , i 由
祸及 全 欧 , 夜 打 回原 形 一
依 据 过 往 的 经 验 ,金 融 危 机 发生 在 冰 岛 是 一 件不 可 思 议 的 事 。 要 知道 冰 岛 人 素 以 行 事 谨 慎小 心 著称 , 冒险 并 不 是 他 们 的天 性 。 冰 岛人 被 认 为 是 北 欧最 勤 奋 的工 人 ,他 们 平 均 每周 丁 作4 7小 时 , 其 他 北 欧 国家 的 居 民 只 而
银行破产经典案例

银行破产经典案例那咱就来说说美国的雷曼兄弟银行破产这一经典案例。
雷曼兄弟啊,那以前可是金融界响当当的大角色。
它成立的时间老长了,在华尔街那是有头有脸的。
这雷曼兄弟呢,就像是一个特别爱冒险的赌徒。
它大量涉足那些复杂得让人头疼的金融衍生品业务。
比如说次贷相关的东西。
啥是次贷呢?简单来讲,就是把钱借给那些信用不咋地的人去买房。
雷曼兄弟就觉得,这房子价格一直涨,就算这些人还不上钱,把房子一卖,照样赚钱。
就这么着,它囤了大量这种高风险的次贷资产。
可是呢,好景不长。
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突然就不行了,就像一个原本涨得高高的气球,突然就被扎破了。
那些次贷的人还不上钱,房子又卖不出好价钱。
雷曼兄弟手里的这些资产一下子就变得一文不值,就像一堆烫手的山芋。
而且啊,雷曼兄弟的那些同行们这时候也都自身难保,没人愿意伸手拉它一把。
就像一群在水里挣扎的人,谁也没力气救别人。
结果呢,2008年的时候,雷曼兄弟就只能宣告破产了。
这一破产可不得了,就像在平静的湖水里扔了一颗超级大炸弹,整个金融界都被震得晕头转向的,全球的股市也跟着像坐过山车一样猛跌,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还有那个冰岛的银行破产案例也很典型。
冰岛以前是个小而美的国家,但是它的银行啊,野心特别大。
冰岛的银行到处去吸收外国的存款,想着用这些钱去做投资,赚大钱。
它们就跟那些外国储户说,把钱放我们这儿,利息高高的。
然后呢,拿着这些钱去投资各种各样的项目,有些项目风险大得很,就像闭着眼睛在悬崖边走钢丝。
可是后来呢,那些投资项目很多都失败了。
这时候那些外国储户一听,哟,这银行好像不太靠谱了,就纷纷跑去取钱。
这就叫挤兑。
冰岛的银行哪有那么多钱一下子给大家啊,就这么着,资金链一下子就断了,最后只能破产。
这一破产啊,冰岛整个国家都受到了超级大的冲击,经济差点就崩溃了。
这就好比一个本来就不壮实的人,突然被人狠狠揍了一拳,半天都缓不过来劲儿。
冰岛破产原因

冰岛破产的原因分析及启示摘要: 冰岛是一个人口仅有32万的北欧岛国,但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2006年冰岛GDP为11417亿克朗(181亿美元),GDP年增长2.6%,人均GDP达60370美元。
冰岛长期跻身“世界最幸福国家”之列,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
联合国发布的2007/2008人类发展指数显示,以人均水平为标准,冰岛是全球第五大富国,免费医疗、免费教育、高额失业救济等高福利政策……世人眼中的冰岛宛若天堂。
然而,在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冰岛却率先兵败如山倒,陷入国家破产的危机,损失极为惨重,冰岛人民不得不面对9倍于GDP的银行负债重担。
其根本原因即是冰岛过度发展金融业,金融杠杆比率太高,虚拟经济完全脱离实体经济极度膨胀。
关键词:冰岛次贷危机国家破产虚拟经济正文:引言:次贷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它带给人们的影响却还远远未曾消除,特别是对于某些国家。
凯恩斯说过:“没有什么手段比破坏一个社会的通货能更隐蔽、更可靠地颠覆社会的现有基础了。
”不幸的是,冰岛在次贷危机中的遭遇很好的验证了这个真理。
原本世界上最美丽干净、人民幸福安逸的天堂,一夜之间却成了一个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本国货币大幅贬值、出现严重国际收支危机濒临破产的地狱。
每名冰岛公民身负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3万元)债务,冰岛总理甚至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
这其中的过程值得我们探讨,其中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一、金融危机前冰岛的主要经济结构1、渔业。
渔业是冰岛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鱼种为毛鳞鱼、鳕鱼和青鱼,渔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近70%。
冰岛渔船队装备精良,鱼类加工技术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
2、旅游业。
冰岛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冰川、火山地貌、地热喷泉和瀑布,再加之世界上堪称第一的清新纯净的空气和水源使得冰岛令旅游者无法抗拒。
议会旧址国家公园、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和冰川峡谷河国家公园远近闻名。
3、金融业。
合规案例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卢亚娟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2009年9月2日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目录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例二:雷曼兄弟破产案例三: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案例四:“中航油”事件案例五: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案例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案例七:越南金融危机案例八:深发展15亿元贷款无法收回案例九:AIG 危机案例十:中国金属旗下钢铁公司破产案例十一:俄罗斯金融危机案例十二:冰岛的“国家破产”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一、案情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
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
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
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
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
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9.27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冰岛经济发展模式积弊已久
冰岛走的是“小国、高福利、大金融”的发展模式。
冰岛政府认为靠资源拉动的经济增长过于缓慢,冰岛“弃实 业”而走上金融膨胀的发展道路,社会经济资源向扶植金融 产业方向倾斜。
冰岛发展模式的基本要义是,利用高利率、低管制的开放金 融环境吸引海外资金,然后投向高收益的金融项目,进而在 全球资本流动增值链中获利。这种依赖国际信贷市场的高杠 杆式发展,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在银行业总资产过度膨胀的同时,银行机构的资金来源结 构显著不合理
冰岛银行业高度膨胀的发展模式,
具有高杠杆、资金来源结构高度集 中、资金运用长期化和全球化的特 征,其持续经营具有非常大的脆弱
性。一旦金融市场陷入流动性紧缩,
筹资渠道停滞,银行业便惠农陷入 流动性危机之中。2008年9月,美 国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引发欧 洲金融市场高度紧缩,国外短期信 贷市场关闭,冰岛银行业危机爆发。 2008 年9月下旬,冰岛第三大银行 Glitnir由于流动性危机而不得不向
冰岛政府高估了自身的基础国力和国际金融形势,制定高利率和低管制的开放
金融政策大量吸引海外资本,但运作模式类似于私人投资基金而非政府。国力 有限的冰岛无法从国际上吸引长期资本和产业资本,冰岛逐渐发展并形成从借 贷短期资本和投资长期资本的利差来获取利润的模式。这种发展方式,收益高 但风险也很大。一旦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金融市场信贷紧缩,货币市场融资停滞, 其生命力自然会衰退。 冰岛银行通过 “杠杆” 形式,在国际借贷市场获得大量融资,同时购入快速
措并没有挽回民众的信心,冰岛人仍然不愿意为银行的烂摊子埋单,因此有近
25%的国民向政府请愿。在仅仅24个小时的时间里,政府希望拯救流通性的努力 就被迫抛弃了。
2008年9 月18号 2008年 10月6日
冰岛雇工联合会发布的报告称,冰岛的食 品价格在过去3个月中已经上涨了5%。 冰岛金融系统的恶化几近失控:冰岛克朗对 欧元的汇率大幅下滑了25%以上; 2008 年 10月7日 2008年 10月8日 冰岛第二大银行 Landsbanki 被政府接管, 旗下在英国经营的网络银行Icesave也暂停 了所有存取款业务。 冰岛第三大银行 Glitnir 被政府接 管进行重组
2006年,金融、地产及与之相 关的建筑业上升至经济中的主 导地位。在GDP占比高达37%; 与此同时,渔业这一传统主导 实体产业却持续萎缩,在GDP 中占比从1996年的13.8%下降 到6.6%。
1800亿美元,为2007年当年
GDP的10倍。同时外债规模 也迅速上升,2005年底总外 债规模为350亿欧元,相当于 GDP的296.4%,2007年,冰 岛金融机构的外债规模已经 超过了GDP的8倍。到2007年
(三)冰岛银行业过度膨胀,资金来源结构流动性风险高 冰岛的金融业发展集中在银行业。2007 年末,冰岛三大银 行资产规模高达 1808 亿美元,接近 GDP 规模的 9 倍,该比 例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卢森堡的15 倍。特别是 2004 年 开始,冰岛银行业主要通过并购手段,实施大规模的海外扩 张。
图3 2006年和2007年银行筹款的资金组成
冰岛央行提出短期贷款要求,但遭 到了拒绝。29日,冰岛政府以6亿 欧元收购该行75%的股权,对其强
制实施了国有化。
(四)金融政策和监管体系
冰岛银行欠缺具有现代银行管理经验的人。同时,作为管理和监督部门的央行 和财政部几乎放手对金融行业的有效管制。2001年7月,央行和政府签署协议, 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任务是控制通货膨胀水平,其调控手段被限制在单一的基 准利率调整,几乎放弃了对银行和储备的监管。
——冰岛国家破产
金融风险与管理案例分析
拍 卖 冰 岛 , 比 约 克 不 卖
2008年10月10日, eBay公司英国站网页上出现了一则“拍卖冰岛”的公告, 有“卖家”在其所打出的广告中幽默地写道: “这是买下一个北欧国家的绝无仅有的好机会, 虽然无可否认这个国家在财政上稍微有点糟糕。” 。
目录
冰岛国家破产的影响
国家金融体系崩溃,国家负债,经 济倒退。 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影响,国际地 位降低。
人民生活水平质量下降,失业率上 升,社会不稳定。
冰岛国家破产是国际金融危机持续 影响的产物,同时也进一步影响了 国际金融,使得整个国际金融体系 更加恶化,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严峻
破产原因分析
严重亏损,国家评级连续下调。外国银行相继中断与该国银行的业务,致使冰岛 外汇资源枯竭。至此,冰岛三大银行所欠的外债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而冰岛 中央银行所能够动用的流动外国资产仅有40亿元。对于庞大的债务来说,这只是 杯水车薪,根本无力帮助银行摆脱困境,导致冰岛整个银行产业几乎完全暴露在 全球金融业震荡波中。以至于冰岛政府不得不接管这三大银行,收归国有,企图 通过注入政府信用帮银行度过困境,进而挽救冰岛。但不幸的是,政府的这一举
利润合计增长22%,净资产收益率达24%( 图1) ,资本充足率 良好,未涉及次贷等相关债券。除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之外,
冰岛还是世界上第二长寿的国家,冰岛的福利几乎无所不包。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迅速 坠入国家破产的深渊。
图2 冰岛经济产业结构
冰岛国家破产事件回顾
经济环境 2005年冰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975美元,位居世
界第三。2006年冰岛GDP为11417亿克朗(181亿美元),
GDP年增长2.6%,人均GDP突破6万美元,达到60,370美元。 2005年国民总收入(GNI)增长率超过6.7%,主要得益于贸易
改善和基本收入净支出减少。在2007年,冰岛前三大银行税前
2008
10月11日
10月14日
10月24日
遭遇融资困境的冰岛最初并不准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求救,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乎苛刻的条件令冰岛难以承 受。但10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名官员称,冰 岛已经正式向该组织求助。在得不到西欧其他国家的帮助之 时,冰岛转而向俄罗斯发出援救信号,希望能获得40亿欧元 的贷款度过眼前的难关。冰岛央行行长奥德森指出,之所以 向俄罗斯借贷,主要是因为冰岛不能从西半球“非常要好的 朋友”处得到支持。面对金融业传出的寒流,一些冰岛人把 目光重新投向了这个国家的古老行业——捕鱼。上个世纪30 年代,冰岛全国四分之一人口从事渔业,而现在渔民数量仅 占冰岛人口的3%。与之相对应的是迅速繁荣的金融业。有冰 岛的银行职员表示,不排除脱掉西服换上捕鱼服的可能性。
冰岛三大银行有41%的资产
2006年,冰岛银行业通过发债和同业借贷筹资占资金来源的比重高达60%, 2007年达50%。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房贷市场的不良贷款不仅导致美国国 内金融市场的信贷紧缩,还引发国际市场的信贷危机,进而导致冰岛银行的短期
贷款枯竭。同时,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次级债券缩水98%,直接导致冰岛三大银行
(一)“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从2007年爆发以来,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 击和破坏,使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一方面,在 次贷危机后,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大幅缩水,这 对其资产负债表产生不利影响,限制了其放贷的能力和意愿,从 而引起信贷紧缩。另一方面,次贷危机后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分 散转移信贷风险的范围缩小,这将导致信贷利率上升和实施更为 严格的借贷条件,这同样会引起信贷紧缩。这是冰岛国家破产的 导火索。 美国在“9•11”后实施的激进的经济刺激策略放大了世界经济的泡 沫化,这进一步导致冰岛的银行过分借贷,财务杠杆达到了惊人 的幅度,总外债规模竟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2倍。在金融危机的背 景下,各国收紧了各自的放贷资金,导致冰岛银行资金流转困难, 付不起利息出现债务危机,进而出现国家破产的严重问题。
70年代后,因为捕捞作业不稳定,国际市场的渔产品价格波
动大以及渔产品竞争激烈,冰岛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加之冰岛为
了摆脱经济过分依赖渔产品加工业的状况和加速工业化进程,就 利用冰岛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热资源,建立了一批与外资合营的
能源密集工业,并由此带动出现了其它高耗能中小型企业。
1988年冰岛经济出现衰退。1994年起冰岛经济开始进入超常发 展时期,主要是冰岛大力发展金融业的结果。由于冰岛人明白,
冰岛总理盖尔•希尔马•哈尔德通 过电视讲话,对全体国民发出警 报: 同胞们,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 危险。在最糟的情况下,冰岛的 国民经济将和银行一同卷进漩涡 ,结果会是国家的破产。
2008
10月9日
冰岛政府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至此,冰 岛三大银行已全部被政府接管。 冰岛分别与英国及荷兰政府达成协议,同意通过相应形式确保 两国个人储户能够取回在遭政府接管的冰岛银行的存款。 冰岛股市在开盘后遭遇暴跌,跌幅一度达到77%,创单日历史 最大跌幅,而从去年10月冰岛股市的最高点8571点算起,冰岛 股市的累计跌幅已经达到92%,成为全球股市跌幅榜冠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向冰岛提供21亿美元的贷款支持, 以帮助冰岛渡过难关。
CONTENTS
冰岛简介
1 2 3 5
4
破产原因分析
破产事件回顾 冰岛破产的影响
冰岛破产启示
6
总结
冰岛简介
自然地理环境
冰岛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北
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通常被视为北 欧五国之一。 冰岛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
千米,人口约为32万,是欧洲人口密度最
小的 国家。 号称“世界最富裕国家”、 “最具经济进取性国家”、“最和平国 家”、“最宜居国家”和“最幸福国家”, 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美好舒适生活的所在地。 在2008年冰岛国家破产之前,冰岛的经济 指数和幸福指数都居于世界前列。
增长的国外银行及企业股份,在短期内获取大量利差,银行业利润来源大量向
国际市场倾斜,而且大部分来自于高风险的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