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选奇方治疗老年头痛的经验
中医赵强治疗各种头疼的验方

中医赵强治疗各种头疼的验方头疼(1)细辛3克、元胡10克、牛蒡子10克、半夏10克、川芎15克、白芷15克,煎服,一天一副。
头蒙:佩兰、菖蒲、白芷各10克。
痰湿头疼:生山楂10克、茺蔚子6克、红花5克、决明子10克,煎服。
(2)疼痛统一方:细辛3克、元胡10克、牛蒡子10克、半夏10克、川芎15克、白芷15克,煎服。
(3治疗各种疼痛的药方:党参9克、吴茱萸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切碎,煎服。
(4)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疼、偏头痛。
四物汤加减,当归、生地、白芍、川芎、元胡、牛膝各10克、前额和眉棱骨疼加白芷10克、蔓荆子10克,后脑连颈疼加羌活10克、葛根10克,太阳穴疼加柴胡10克、黄芩10克、头顶疼加吴茱萸5克、藁本10克,说不清什么地方疼就全部加上。
煎服。
(5)各种头疼的表现:(一)风湿头疼头疼如裹而重(二)肝阳上亢头疼(实证)用天麻钩藤饮(三)痰浊头疼是头疼昏重(四)血瘀头疼,头疼加针刺,固定不移(五)气虚头疼,头疼绵绵上午重,遇劳加重(六)血虚头疼,头疼如细筋牵引头部刺痛。
(6)治疗头疼的中成药:芬必得、安乃近、元胡止痛片、头痛宁胶囊加盐酸洛美利嗪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加尼莫地平片、紧张性头痛吃黛力新、养血清脑胶囊、补中益气丸、防风通圣丸、大黄苏打平、谷维素、镇脑宁胶囊、天智颗粒、正天丸、天麻钩藤胶囊、头顶蒙疼用蒙药顺气安神丸黄连上清丸、穿心莲片、龙胆泻肝丸、脑灵素、百服宁、血府逐瘀丸、太极通天口服液、愈风宁心片、镇痛宁颗粒、通窍灵胶囊、辛香止痛吸入剂、速效救心丸、天麻素注射液、银杏叶片。
前额疼吃附子理中丸。
西药治疗头疼、偏头痛:尼莫地平片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7)偏头痛:(一)前额疼(胃经不通)白芷、木香、枳实各10克,三煮二。
(二)头两侧疼(胆经不通)脾气不好、性格内向、口干口苦,川芎、白芍、当归各10克,三煮二(三)头顶疼、头胀(肝经不通)葛根、羌活、独活各10克,三煮二(四)后脑勺疼(膀胱经不通,和肾有关系)葛根、桂枝、白芍各10克,三煮二。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头痛妙方

3头痛神效丹
【来源】陈宝田《时方的临床应用》
【歌诀】头痛神效头痛方,桃红四物鸡血藤,
防风白芷加二活,活血祛风效堪奇。
【组成】川芎15~20克,白芍10~2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6克,白芷10克,鸡血藤30克。
【功效】和血疏风,清热祛湿。
【方解】头为诸阳之会,其象应天,喻作清空,本方专治风湿热邪上壅头目而头痛年久不愈者,故名“清空膏”。方中川芎辛香善升,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头痛之要药;羌活入足太阳经而疏风除湿;柴胡入足少阳经而升散解热,合川芎以止偏正头痛;黄芩、黄连苦寒泄热渗湿,酒炒而用,且与升散之品相配,则能上至巅顶而除头部湿热;甘草益气安中,缓痛和药;茶叶清利头目。诸药合用,可使清气上升,浊阴下降,风邪湿热俱去,则经年头痛可除。
【主治】头部刺痛或跳痛或胀痛、或有头部外伤史、或遇心情不快、或月经前、或遇风寒则头痛发作或加剧、舌质淡暗或有瘀斑,但不必悉具。可用于血管性头痛、外伤后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强直性脊柱炎、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病症。
【加减】临证应用,可随症灵活【加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方解】凡风热上攻头目,头痛目赤之症,治宜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故方用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疏风解表;川芎养血祛风止痛;菊花、薄荷、甘草清利头目;再加僵蚕、蝉蜕,以增强搜风散热之效;羌活善祛上部之风湿,可引药上达;甘草调和诸药。
【主治】风热上攻,症见头晕目眩、偏正头痛、恶风发热、目赤流泪、视物模糊。可用于头痛、偏头痛及多种眼科病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散风热,止头痛。
秘方偏方:一料可根除,第一特效方

一料可根除,第一特效方主治:偏正头痛,诸风、火、寒头痛。
配方:白芷(炒)7.5克,川芎(炒)、甘草(炙)、川乌(半生半熟)各30克。
备注:川乌有大毒。
用法:上药炒炙好后,共同研成细粉,清茶薄荷煎汤送下。
每次服药粉3克,每日2~3次,服药忌生冷油腻之物。
疗效:我师父传授我此方时候对我说:“百药无效的头痛病,一料可根除,我视天下第一方”。
经过我10多年的行医经验,临床施用此方很得手,每用每效。
按语:白芷,去头面之风而止阳明头痛;川芎上行头角,助元阳之气而止痛;甘草炙则温中而健脾胃并能解乌头之毒;川乌(半生半熟)上行而走表,走里入肾而引火归源。
此方配伍精珍,经过炒炙其奥妙无穷。
我视堪称天下第一方。
推荐方人:黑龙江省德都县城关乡合心村中医师高宝山引自:《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白芷治疗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取白芷2两、冰片2分,共研成末,以少许置于患者鼻前庭,嘱均匀吸入。
治疗牙痛20例、三叉神经痛2例,显效时间最短1分钟,最长10分钟;治疗头痛21例,有效20例;神经衰弱头痛17例,有效14例,在2~7分钟内显效。
或以白芷60克,防风26克,细辛5克,加工制成注射液80毫升,分装灭菌后供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
治疗20多例,亦效。
另外,本品和紫草、白蜡、忍冬藤、冰片及香油(麻油)配制成白芷油,可治烧伤。
(摘录《中药大辞典》)川芎治疗心绞痛取川芎、红花各等分,制成片剂(每12片含川芎、红花生药各5钱),每次4片,日服3次。
4~6周为一疗程。
治疗84例(其中10例全程加葛根黄酮片,每日3次,每次20毫克;2例于用药2周开始加服乳没片),结果显效9例,改善57例,基本无效17例,加重1例。
据观察,病情的轻重与疗效无明显关系;加服葛根黄酮及乳没片者,疗效未见提高;服药后对血脂质影响不大。
60例跃服用硝酸甘油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停用者20例,减量者15例,部分病例的心电图显示好转。
(摘录《中药大辞典》)川乌用法用量禁忌:多在炮制后用。
老中医几十年的头痛治验秘方

老中医几十年的头痛治验秘方老中医几十年的头痛治验秘方作者郭永来一、头痛治验方一则表哥郑培传,年三十余,患头痛,时愈时发,单方、草药、西药,俱屡服无效。
我介绍他去找我的老师关云武老中医,关老用银翘散加减方、救脑汤等方与服二十余剂,服时不疼,停药则又痛。
后又延至每天都疼,其苦难言。
痛近一年,时近春节。
因求我诊治,意在暂度春节而后图。
余细思之,关师所用之药方,皆以散风为主,施之外感则佳,此头痛已近一年,实非外感。
素体不壮,又担任会记工作,每日操劳忧虑,当属血虚肝阳上亢之证,故治当以养血平肝为主。
处方:柴胡2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川芎15克、白蒺藜10克、石决明20克、菊花10克、陈皮10克、明天麻10克、甘草10克。
三剂。
买药人到安图,药店缺天麻,因持方到关大夫处请其修改,关师遂去天麻,为加白芷,蔓荆子各10克。
表哥服药后感觉效果很好,又来找我换方,此时正好我染上流感,卧床不起,他即用原方又买三付服之。
等我病好后他的病早已好了,直到我搬家时他已经十几年没有复发了。
按:此方也算是我学医之初的“杰作”了,当时是我翻了半夜的中药书才好歹凑合出来的一个处方,不想竟收效如此神速,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故记录了下来。
之后我在二十几年的临床中反复应用验证过此方,只要辩证准确,效果确实很好。
94年我在八家子医院时,曾治过河南村一位患者,年龄50多岁,患头痛8年之久,我也用此方加丹参、红花而愈。
治愈后他才和我说,他的头痛很怪,即每于性交后则头痛更加剧烈,因此几至于绝欲,以前则没好意思和我说明。
通过多年的应用我对此方有二点感想,一是此方所治头痛,应以中医辩证的肝血虚肝阳上亢者为主证,头痛部位以两侧太阳穴疼为明显者。
二是方中柴胡用量应该用到20-30克以上,太少则效果不好,我曾有意的把柴胡用量减少到6克左右,发现效果即不太理想。
此外,对头痛剧烈者也可以加全蝎、天麻、红花、丹参等,效果也不错。
二、吴茱萸汤加减治神经性头痛风西一队张虎林的妹妹,患头痛,于82年6 月11日来找我治疗,头痛,呕吐苦水,不能饮食,所奇怪的是,此病每天下午六点至八点犯病(其他时间没事),痛剧时手足抽搐,更似有神志恍惚之状,家人疑为有精神病,经本大队医生(新兴大队)和亮兵公社医院医生诊疗,数日无效,(主要用的是补液,安定药和对证治疗药物)所以回娘家来找我治疗,我诊之,脉舌均无异常,也不发热。
20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和偏方

20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和偏方中药是治疗头痛的一种有效方法,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治疗头痛的中药:1. 川贝母:有清热止咳、润肺止逆之功,适用于风寒头痛、喉痹、哮喘等症状。
2. 丹参:有活血化瘀、缓解头痛、头晕的功效。
3. 当归:有养血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血气不足引起的头痛。
4. 神曲:能够调节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适用于由风热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5. 白芍:有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内外伤、痛经引起的头痛。
6. 独活寄生:有祛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脑缺血、风湿病等症状。
7. 五倍子:有收敛止泻、止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脑膜炎、骨折等症状。
8. 红花:有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瘀血肿痛等症状。
9. 川芎: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神经性头痛等症状。
10. 防风:有祛风止痛、散寒解表、发汗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头痛、感冒、风寒等症状。
11. 薄荷:能够疏散风热、清凉解毒、解表散热,适用于头痛、头晕、风热感冒等症状。
12. 甘草:有调和各种药物、缓解副作用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心悸、胸痹等症状。
13. 忘药:有开窍明目、清凉神志、解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头痛、昏迷、中风等症状。
14. 地黄:有滋阴补血、安神定志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头昏、失眠等症状。
15. 斑蝥:有镇痛、止血、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头痛、眼痛等症状。
16. 龙胆草: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清目明便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口舌生疮等症状。
17. 桑叶:有清热润喉、解毒轻身、降血压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口渴、高血压等症状。
18. 熟地黄:有补肾益气、滋阴补血、健脑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19. 葛根: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痛、润肺开音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口渴、胸痹等症状。
20. 白术:有健脾益胃、祛湿化痰、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肠胃不适等症状。
中药治疗头痛主要有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偏方:1. 巴戟天安神饮将巴戟天、枸杞子、茯苓、白术、甘草、白芍、赤芍、木通、菊花等中药材煎成浓汁,加入枸杞、菊花、甘草等,定时饮用能减轻头痛症状,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头痛妙方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头痛妙方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头痛妙方1清上蠲痛汤【来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歌诀】清上蠲痛芷归芎,二活细辛苍防风,菊蔓麦芩生甘草,祛风止痛兼清上。
【组成】当归、川芎、白芷各3克,细辛03克,羌活、防风各3克,菊花、蔓荆子各15克,苍术、麦冬、独活各3克,生甘草03克,黄芩45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散风热,止头痛。
【方解】凡风热上扰之头痛,治宜祛风止痛。
方用当归、川芎养血祛风,此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配以白芷、细辛、防风祛风止痛;菊花、蔓荆子清上而祛肝胆之风热;羌活、独活、苍术善祛一身上下之风湿;麦冬养阴,甘草泻火,黄芩清热,以助清上之功。
合而用之,养血、祛风、清热三法共施,风热必除,诸症自愈。
【主治】一切偏正头痛。
可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上颌窦炎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病症。
【加减】如证偏风寒,去黄芩、麦冬、苍术,加荆芥;热甚,去独活、羌活、细辛,加桑叶、连翘、银花;鼻流浊涕量多,加苍耳子、露蜂房、辛夷花。
【附记】方中多辛燥升散之品,因此,凡属肝肾阴虚而风阳上扰之头痛以及气血虚弱之头痛,均非本方所宜。
2菊花茶调散【来源】宋·《银海精微》【歌诀】菊花茶调芷荆芎,羌防细辛甘薄荷,风热上攻加僵蝉,头痛眼疾多可医。
【组成】川芎、荆芥各120克,白芷、羌活、甘草各60克,细辛30克,防风、菊花各45克,僵蚕60克,蝉蜕90克,薄荷24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
每服6克,日服2次,茶水调服。
也改可用饮片水煎服,各药用量可用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方解】凡风热上攻头目,头痛目赤之症,治宜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故方用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疏风解表;川芎养血祛风止痛;菊花、薄荷、甘草清利头目;再加僵蚕、蝉蜕,以增强搜风散热之效;羌活善祛上部之风湿,可引药上达;甘草调和诸药。
【主治】风热上攻,症见头晕目眩、偏正头痛、恶风发热、目赤流泪、视物模糊。
名中医治头痛十二个秘方

名中医治头痛十二个秘方治头痛秘方(12首)6.1加味乌星散【来源】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组成】制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各3克,菊花6克,冰片0.9克(研细,分2次冲服)。
【用法】先煎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四味,后入菊花,稍煎即成,分2次服。
冰片临服时分2份各冲入1份。
服后稍事休息,头痛即止。
【功用】升清阳,化浊气,止头痛。
【方解】方中川乌、南星、细辛祛风散寒止痛;地龙通络镇痉;菊花疏风、清头目;冰片开窍散瘀,清热止痛。
诸药合用,有通络止痛、疏风散邪之功。
药专力宏,取效颇佳。
【主治】慢性头痛。
悠悠戚戚,迁延不愈,或在一侧,或在巅顶,诸如生气、受风、感寒以及天气变化都能引起发作。
脉象往往沉细微弦。
可用于神经性头痛。
【疗效】屡用屡效,多1剂痛止而愈。
6.2柔肝熄风方【来源】潘兰坪,《新编经验方》【组成】生地、熟地、天冬各9克,玉竹15克,黑芝麻12克,钩藤9克,白菊花6克,鲜莲叶20克,羚羊角0.5克(研细,分2次冲服),苦丁茶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熄风,滋阴益血。
【方解】方用鲜莲叶、菊花、羚羊角、钩藤、苦丁茶清肝热,熄肝风;地黄、天冬、玉竹、黑芝麻滋肝益肾。
“此养肝体佐以清肝用法,阴虚火浮之头痛最宜。
即偏正头风亦可治。
叶案所谓育阴和亢阳,柔润熄内风者以也”。
【主治】阴虚火浮之头痛,偏正头风。
可用于阴虚阳亢,血压上升引起的头痛。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6.3头痛汤【来源】岳美中,《岳美中医案集》【组成】连翘、菊花、霜桑叶、黄芩各9克,苏薄荷3克,苦丁茶6克,夏枯草12克,藁本、白芷各3克,荷叶边半张,鲜白茅根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日2次。
【功用】祛风散热,通窍止痛。
【方解】方中连翘轻浮,为解热清气分之炒品;菊花、薄荷消散上焦风热,清利头目;桑叶搜肝络之风邪;黄芩除中上焦之火邪;苦丁茶祛头部之热邪;夏枯草解散结热;荷叶边舒散邪热;鲜茅根消除痰热,更使以白芷通窍散发表邪,引以藁本上升直达头顶。
高血压头痛头晕五年多,这个方子守方一个多月竟痊愈!

高血压头痛头晕五年多,这个方子守方一个多月竟痊愈!刘某,男,61岁,6月2日初诊。
主诉:头痛伴头晕5年余,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患高血压病10年余,血压控制不理想。
近5年来经常出现两侧头痛伴头晕,闷胀不适,每次持续时间不一样,短则10分钟左右,长则可达两三个小时,疼痛剧烈难忍,需要服用止痛药才稍微缓解一点,后来时间长了吃止痛药也无明显缓解了。
曾在医院做头颅检查,无异常,按血管痉挛给予西药治疗疗效一般,还是经常两侧头痛反复发作。
经亲戚介绍到我处就诊,两侧头痛而胀伴头晕,烦躁易怒,视物昏花,两目干涩,睡眠不好,面红,口苦咽干,舌质红偏暗,苔黄,脉弦数。
诊断:头痛。
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通络止痛。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5克,钩藤15克,石决明2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栀子10克,夏枯草10克,益母草15克,夜交藤2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茯神15克,菊花10克,枸杞15克,龙胆草10克,延胡索10克,僵蚕10克,全虫6克,地龙10克,甘草10克。
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服用。
二诊:患者自诉服用中药以后,头痛伴头晕症状缓解,视物昏花、口苦咽干等症状改善,睡眠质量一般,原方加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
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服用。
处方如下:天麻15克,钩藤15克,石决明2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栀子10克,夏枯草10克,益母草15克,夜交藤2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茯神15克,菊花10克,枸杞15克,龙胆草10克,延胡索10克,僵蚕10克,全虫6克,地龙10克,甘草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三诊:患者自诉服用中药以后,头痛伴头晕症状明显缓解,睡眠质量也比之前好,其他等症状也有改善,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服用,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服用。
四诊:患者自诉服用中药以后,说头不痛不晕了,睡眠也好了,感觉大脑清爽多了,好久没有这么舒服的感觉了,非常感谢张医生,我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选奇方治疗老年头痛的体会(附医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内科/廖华君医师
头痛病,类型多种,原因多样,现代医学大体可分为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以及其他种类的头痛。
临床上有一部分头痛找不出病因,临床仪器、化验等检查也发现不了病灶。
有不少患者只能通过服用止痛药临床缓解症状,过几天头痛又会继续发作,如此循环,终究解决不了问题。
头痛病,中医若是辨证准确,临床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头痛大多由瘀血、寒凝、肝火、伤风以及精血亏虚等原因所引起。
尤其是被风邪所伤,临床更为常见。
《黄帝内经》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最易侵犯人体,并且风为无形,犯人体最为隐蔽,风邪侵袭人体脑窍,沿着经络进入大脑,从而引起头痛。
郭某,年事已高,气血衰弱,并且体内有瘀血(头为刺痛感、舌质可见瘀点、脉弦涩,此为瘀血证据),起初选用玉屏风散+通窍活血汤治疗,但是效果不理想。
后面反复思考,发现人年老气血虚弱,极易被风邪所侵犯,故头痛病,中医又称为“头风”“首风”,因此治疗头痛莫忘治风。
据于此,后面运用选奇方治疗,3个药祛外风(防风、葛根、炒蒺藜),3个药熄内风(天麻、钩藤、炒僵蚕),再辅佐头痛专药川芎,活血化瘀之品当归尾,重用黄芪大补元气,以推动血液运行(气足则血行的理论),从而收到佳效。
医案举隅:
郭某女81 头痛
2019.8.21 七月二十一处暑前3天周三
左侧头部疼痛1周余,刺痛感,恶风,夜痛甚于白日,脚挛急,左上肢无力,皆为左侧,汗多,纳眠可,二便可,舌质可见瘀点,脉弦浮硬,沉取无力。
处方:玉屏风散+通窍活血汤
黄芪30 防风10 川芎24 赤芍20 麸炒苍术10
桃仁10 红花10 当归尾6 醋没药6 葛根30
炒蒺藜10 柴胡12
6剂颗粒剂
2019.8.27 七月二十七处暑后四天周二
服药后舌苔好转,头痛依旧,夜间甚,早饭后头痛好转,走快即喘,腹中鸣响,矢气则舒,舌下瘀点瘀斑,脉右浮弦,左弦涩,沉取无力。
处方:选奇方
川芎18 天麻10 钩藤30 炒僵蚕10 葛根30
炒蒺藜10 防风10 白芷12 当归尾12 黄芪40
6剂颗粒剂
2019.9.4 八月初五白露前5天周二
服药后头痛明显好转。
唯留下午头稍有疼痛,其余无明显不适,舌下瘀点瘀斑,脉弦涩好转。
处方:选奇方
川芎18 天麻10 钩藤30 炒僵蚕10 葛根30
炒蒺藜10 防风10 白芷12 当归尾12 黄芪40
党参10
6剂颗粒剂
随访:头痛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以上中药与剂量,需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