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头痛

合集下载

头痛目胀的中医治疗医案

头痛目胀的中医治疗医案

头痛目胀的中医治疗医案
患者,男性,30岁,主诉头痛目胀三天。

中医诊断为:风寒湿邪入侵,阻滞经络所致头痛目胀。

治疗方案为:
1. 中药治疗:方剂为桂枝汤加减,包括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川芎、羌活、白芷和桑叶等,以发汗祛风,活血化淤为主。

2. 食疗:建议患者多食用温热食物,如生姜、羊肉、韭菜、姜
醋等,少食寒凉刺激性食物,如西瓜、荸荠、辣椒等。

3. 中医推拿:对患者头部、颈部、肩部进行适当按摩,以活血
化瘀,舒经通络。

4. 安排适当的休息:建议患者多休息,避免熬夜、过度使用眼
睛等。

以上治疗方案坚持7-10天,治疗有效率高,症状有所缓解。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头痛妙方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头痛妙方

3头痛神效丹
【来源】陈宝田《时方的临床应用》
【歌诀】头痛神效头痛方,桃红四物鸡血藤,
防风白芷加二活,活血祛风效堪奇。
【组成】川芎15~20克,白芍10~2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6克,白芷10克,鸡血藤30克。
【功效】和血疏风,清热祛湿。
【方解】头为诸阳之会,其象应天,喻作清空,本方专治风湿热邪上壅头目而头痛年久不愈者,故名“清空膏”。方中川芎辛香善升,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头痛之要药;羌活入足太阳经而疏风除湿;柴胡入足少阳经而升散解热,合川芎以止偏正头痛;黄芩、黄连苦寒泄热渗湿,酒炒而用,且与升散之品相配,则能上至巅顶而除头部湿热;甘草益气安中,缓痛和药;茶叶清利头目。诸药合用,可使清气上升,浊阴下降,风邪湿热俱去,则经年头痛可除。
【主治】头部刺痛或跳痛或胀痛、或有头部外伤史、或遇心情不快、或月经前、或遇风寒则头痛发作或加剧、舌质淡暗或有瘀斑,但不必悉具。可用于血管性头痛、外伤后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强直性脊柱炎、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病症。
【加减】临证应用,可随症灵活【加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方解】凡风热上攻头目,头痛目赤之症,治宜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故方用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疏风解表;川芎养血祛风止痛;菊花、薄荷、甘草清利头目;再加僵蚕、蝉蜕,以增强搜风散热之效;羌活善祛上部之风湿,可引药上达;甘草调和诸药。
【主治】风热上攻,症见头晕目眩、偏正头痛、恶风发热、目赤流泪、视物模糊。可用于头痛、偏头痛及多种眼科病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散风热,止头痛。

针灸治疗头痛的好处

针灸治疗头痛的好处

针灸治疗头痛的好处针灸作为一个古老的中医疗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并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头痛是人们经常遇到的常见问题之一,而针灸被认为是缓解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针灸治疗头痛的好处。

1. 缓解头痛症状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能量和气血流动,从而缓解头痛的症状。

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神经传导,增加血液循环,减轻头痛引起的不适感。

2. 调节人体内部平衡按照中医理论,头痛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不平衡导致的。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和平衡人体内部的能量流动,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从而改善头痛症状。

3. 无副作用相比于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头痛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药物治疗头痛可能导致依赖性或者其他不良反应,而针灸是一种天然疗法,不会产生这些问题。

4. 针灸综合疗法针灸通常结合其他中医疗法,如推拿按摩、中药煎煮等,形成综合疗法。

这些疗法相互配合,可以提高针灸治疗头痛的疗效。

5. 长效疗效与药物治疗相比,针灸治疗头痛的效果更加持久。

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头痛可以在疗程结束后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保持疗效。

6. 提高生活质量头痛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通过针灸治疗头痛,不仅可以缓解头痛症状,还可以改善与头痛相关的其他症状,如恶心、失眠等,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7. 个体化治疗针灸治疗头痛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方式。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穴位和治疗方法,从而获得最佳的疗效。

在针灸治疗头痛时,仍然需要寻求专业的医生或针灸师的建议,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针灸治疗头痛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头痛具有诸多好处,包括缓解头痛症状、调节人体内部平衡、无副作用、综合疗法、长效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和个体化治疗等。

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在头痛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医内科学头痛》课件

《中医内科学头痛》课件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指 标。
3 切诊
4 辨证论治
医生可能会用中医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 切诊,以判断病情。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医生会对病因 进行辨证,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头痛的常见病因
外感病邪
头痛可能由风寒、 风热等外邪侵袭导 致。
内伤情志
长期情绪波动、精 神紧张等因素可能 引发头痛。
《中医内科学头痛》PPT 课件
欢迎来到《中医内科学头痛》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头痛的概述,中医理 论与头痛的关系,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和注意事项。
头痛的概述
定义
头痛是指头部出现不适或疼痛的症状。
分类
头痛可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两大类。
发病机制
头痛的发生可能与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免疫、神经调节等因素有关。
饮食调理
4
善头痛症状。
中医饮食调理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食 材和方法,来帮助缓解头痛。
预防与注意事项
1 日常预防和注意事项
2 温馨提示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均衡,预防头 痛的发生。
本课程旨在提供参考,如有头痛等疾病, 请及时就医。
中医理论与头痛
中医对头痛的理解
中医认为头痛是因为人体经 络被病邪阻滞,气血运行不 畅所致。
头痛的中医分类
根据脉证、舌诊等中医诊断 方法,头痛可分为风寒头痛、 气血不足引起的头痛等。
中医治疗头痛的原 则
中医治疗头痛的原则是调整 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 的平衡。
诊断
1 问诊
2 望诊
医生会询问头痛的具体症状、时间、频率 等情况。
饮食失调
暴饮暴食、食用过 冷或过热的食物, 可能导致头痛。
运动劳损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气血治疗头痛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气血治疗头痛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气血治疗头痛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中医理论中,气血的失调常常是导致头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通过独特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调理气血以达到缓解和治疗头痛的目的。

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血则有濡养、滋润的功能。

气血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保持人体的健康。

当气血的运行出现异常时,就可能引发各种病症,包括头痛。

导致气血失调而引发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情志失调是常见的因素之一。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肝气不舒则气的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进而阻塞头部经络,引发头痛。

其次,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情况会损伤人体的正气,导致气血不足。

头部失去足够的气血滋养,也会出现头痛。

再者,饮食不节,如嗜食肥甘厚味、生冷食物,可能损伤脾胃。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常则气血生化不足,无法上荣于头,引发头痛。

此外,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同样会引起头痛。

中医诊断头痛时,会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综合判断患者气血失调的具体情况。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苔等;闻诊包括听患者的声音、呼吸以及嗅其口气等;问诊会详细询问头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时间、伴随症状以及患者的生活习惯、情志状态等;切诊则通过触摸脉象来了解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况。

针对气血失调导致的头痛,中医治疗的原则是调理气血,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调理气血治疗头痛的重要手段。

根据头痛的病因病机和气血失调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方剂和药物。

例如,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头痛,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

归脾汤中黄芪、白术、人参等药物可以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等可以养血安神,共同起到补养气血、缓解头痛的作用。

如果是气滞血瘀引起的头痛,则可能会使用血府逐瘀汤。

名中医治头痛十二个秘方

名中医治头痛十二个秘方

名中医治头痛十二个秘方治头痛秘方(12首)6.1加味乌星散【来源】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组成】制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各3克,菊花6克,冰片0.9克(研细,分2次冲服)。

【用法】先煎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四味,后入菊花,稍煎即成,分2次服。

冰片临服时分2份各冲入1份。

服后稍事休息,头痛即止。

【功用】升清阳,化浊气,止头痛。

【方解】方中川乌、南星、细辛祛风散寒止痛;地龙通络镇痉;菊花疏风、清头目;冰片开窍散瘀,清热止痛。

诸药合用,有通络止痛、疏风散邪之功。

药专力宏,取效颇佳。

【主治】慢性头痛。

悠悠戚戚,迁延不愈,或在一侧,或在巅顶,诸如生气、受风、感寒以及天气变化都能引起发作。

脉象往往沉细微弦。

可用于神经性头痛。

【疗效】屡用屡效,多1剂痛止而愈。

6.2柔肝熄风方【来源】潘兰坪,《新编经验方》【组成】生地、熟地、天冬各9克,玉竹15克,黑芝麻12克,钩藤9克,白菊花6克,鲜莲叶20克,羚羊角0.5克(研细,分2次冲服),苦丁茶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熄风,滋阴益血。

【方解】方用鲜莲叶、菊花、羚羊角、钩藤、苦丁茶清肝热,熄肝风;地黄、天冬、玉竹、黑芝麻滋肝益肾。

“此养肝体佐以清肝用法,阴虚火浮之头痛最宜。

即偏正头风亦可治。

叶案所谓育阴和亢阳,柔润熄内风者以也”。

【主治】阴虚火浮之头痛,偏正头风。

可用于阴虚阳亢,血压上升引起的头痛。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6.3头痛汤【来源】岳美中,《岳美中医案集》【组成】连翘、菊花、霜桑叶、黄芩各9克,苏薄荷3克,苦丁茶6克,夏枯草12克,藁本、白芷各3克,荷叶边半张,鲜白茅根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日2次。

【功用】祛风散热,通窍止痛。

【方解】方中连翘轻浮,为解热清气分之炒品;菊花、薄荷消散上焦风热,清利头目;桑叶搜肝络之风邪;黄芩除中上焦之火邪;苦丁茶祛头部之热邪;夏枯草解散结热;荷叶边舒散邪热;鲜茅根消除痰热,更使以白芷通窍散发表邪,引以藁本上升直达头顶。

中医中药治疗偏头痛

中医中药治疗偏头痛

中医中药治疗偏头痛1.川芎,浸于500毫升酒中,每次20~30毫升,每日3次,一般用药5~6次后即可见效。

亦可将川芎研为细末,每日两次冲服,连用7~10天。

川芎有疏风活血、行气通络止痛之功,为治疗头痛的首选药之一。

2.越鞠丸,每日3次,连服1~2个月。

越鞠丸能解六郁,方中大黄、栀子导滞以降火泻火,川芎、白芷疗头目之痛,故治偏头痛有效。

3.白芷研为细末,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连用7~10天。

白芷芳香解表,祛风止痛,对偏头痛治疗效果较好。

4.葛根,水煎分两次服,连用10~15天。

葛根发表解肌,升阳解痉,用于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较好。

5.全蝎适量研为细末,每次取少许置于太阳穴,以胶布封固,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

全蝎祛风止痉,可用于偏头痛治疗。

6.复方当归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3天为1疗程。

用药3~5个疗程后可获显效。

当归注射液能补血、和血、行气开郁、活血止痛,改善血液循环,故对治疗偏头痛有效。

辨证论治口服汤药是临床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虽然口服汤药比较麻烦,但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辨别寒热虚实,开具针对性较强的中药处方,诊疗个体化,这也是中医药的长处。

因此,对于反复发作的偏头痛病人可以选择中药汤剂治疗。

很多病人头痛发作时来医院看病,而头痛缓解后就停止治疗,难以坚持服药,这样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头痛可能再次袭来。

中医治疗偏头痛一般从肝风、痰浊、血淤等方面辩证论治。

如肝阳上亢,风火为患的“头风”,多表现为突然头痛,呈跳痛或胀痛,疼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等,可选用羚羊角汤为基本方进行治疗,药物选用羚羊角粉、钩藤等。

对于头痛时手足发凉,遇冷加重,恶心呕吐,舌质淡者,一般为虚寒证,可用吴茱萸汤治疗。

不同证候要选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一般是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医食疗如何治疗头痛

中医食疗如何治疗头痛

中医食疗如何治疗头痛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少困扰。

在中医理论中,头痛的成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外感风邪、情志失调、气血不足、肝肾阴虚等。

而中医食疗作为一种温和、自然的调理方法,对于治疗头痛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饮食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通过合理选择食物,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从而缓解头痛症状。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食疗如何治疗头痛。

首先,对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患者往往会感到头痛连及项背,怕风怕冷。

此时,可以食用一些具有祛风散寒作用的食物,如生姜、葱白、紫苏叶等。

生姜性温,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

可以煮一碗生姜红糖水,趁热喝下,让身体微微出汗,有助于驱散风寒,缓解头痛。

葱白能发汗解表、通阳散寒,将其与豆豉一起煮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作用,用紫苏叶泡茶喝,能帮助缓解因风寒引起的头痛。

其次,情志失调导致的头痛,多与肝郁气滞有关。

这类患者常伴有情绪烦躁、抑郁、胸胁胀痛等症状。

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疏肝理气的食物,如玫瑰花、茉莉花、佛手瓜等。

玫瑰花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的作用,可以用玫瑰花泡茶喝,不仅能舒缓情绪,还能改善头痛。

茉莉花能清肝明目、理气安神,用茉莉花煮粥,清香可口,还能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头痛。

佛手瓜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可炒食或煮汤食用。

再者,气血不足引起的头痛,患者通常表现为头痛隐隐、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

此时,需要食用一些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当归等。

红枣是补气血的佳品,可直接食用或煮粥、煲汤。

桂圆肉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煮桂圆红枣汤。

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用当归炖鸡汤,既能补气血,又能缓解头痛。

另外,肝肾阴虚引起的头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吃一些滋补肝肾的食物,如枸杞、黑芝麻、黑豆等。

枸杞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枸杞泡水喝或煮粥都可以。

黑芝麻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可将其炒熟后研末,每天服用一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头痛
*导读:正在一所重点中学上初三的海涛最近学习时精神总是集中不起来,一看书头就莫明其妙地痛,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对此,河南省中医院副院长、脑血管专家崔应麟教授解释说,这属于典型的紧张性头痛,是偏头痛的一种。

……
患了紧张性头痛如不及时加以治疗,将会经常、反复发作。

崔教授说,中医中药治疗头痛方法比较多,例如白芷,它被誉为是治疗头痛的圣药,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川芎具有活血化淤、通络、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菊花清肝明目,可明显改善因风阳上扰引起的头痛。

医生通过对患者的病情程度和体质具体分析后,再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可明显减少头痛发作次数、时间和频率,改善症状,继而逐渐消失。

西医多采用一些镇静止痛及解除血管痉挛类药物,但有许多药物会引起不良反应,如嗜睡、肠胃道不适等症状。

长期反复服用,严重时可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外周血白细胞减少,青少年忌用此类药物。

崔教授提醒大家,饮食上要注意多食用酸甘养阴之物,蔬菜如西红柿、百合、青菜等,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另外,患者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第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