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钼靶影像学特征分析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特征

这是由于肾前、后筋膜的阻挡,使外渗尿液局限于肾周间隙的缘故。
本组所有病例均是肾周间隙内,与文献相仿。
(2)大小:文献报告的梗阻性尿瘤一般较巨大。
CT片上,其最大载面常常在十几厘米以上,这可能与发现尿瘤时较晚有关。
早期尿瘤,体积较小,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引起患者的重视,未做检查而遗漏。
(3)形态:圆形、椭圆形多见,大的尿瘤几乎占据肾周筋膜大部,呈肾周间隙“铸形”或大小不等“静脉曲张状”。
(4)囊液密度:与水密度相仿但与病肾肾盂肾盏内尿液相比,尿瘤内的囊液密度略高,这与内含有少量细胞或少量纤维蛋白成分等有关。
合并出血或感染时,囊液的 CT值增加更明显。
增强扫描,囊液一般不强化,这与尿瘤内压较大有关。
有文献报告,增强可见尿液渗漏的直接征象,即造影剂进入尿瘤内。
本组病例均未见囊液有强化表现。
(5)囊壁:厚薄不均,可有分隔,平扫囊壁及分隔密度一般较囊液高,容易分辨。
强化不明显,强化强度低于肾实质 (即使重度积水之肾实质),且各部囊壁及分隔强化强度可不一。
(6)病肾表现:必有肾积水表现,且多为中、重度积水。
本病的影像检查中,平片及尿路造影检查只能显示病肾积水及受压移位情况,对其定位、定性困难,不能明确诊断;而CT则能明确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密度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因此CT检查可作为本病的首选方法。
2.3 鉴别诊断肾区的其它囊性病变种类较多,肾周尿瘤需要与不典型肾囊肿、肾周血肿、肾周脓肿、肾空洞型结核、囊性肾癌、肾积水、肾淋巴管瘤、中肾管源性囊肿、重复肾等鉴别。
在鉴别时,首先要明确病变发生部位,即发生于肾实质还是肾周间隙。
病变与肾实质交界面呈“杯口状” ,常提示病变发生于肾质实内。
囊壁与肾质实在 CT增强时强化不一致,也可以提供鉴别依据。
对于发生于肾周间隙的肾周血肿、肾周脓肿、中肾管源性囊肿等病变,其与肾积水没有必然联系,而梗阻性肾周尿瘤必然伴有肾积水表现,是鉴别诊断的重要特征。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特征浏阳市人民医院陶庆林,罗永超,陈双【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的表现特征,回顾性分析误诊原因,提高钼靶X线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你了解多少

·健康科学·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你了解多少朱列张女士非常重视身体健康,有定期参加体检的习惯。
在今年的体检中,她发现体检项目单上乳腺检查这一栏里,可选的有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两项,她从来没有做过乳腺钼靶检查,所以就随手勾选了这项检查,谁知这一查就查出了问题。
钼靶检查结果提示“左侧乳房外上局部细小多形性钙化灶”,张女士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了手术,术后诊断乳腺原位癌。
通过这则真实的故事,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为张女士捏了一把汗,也感叹她的幸运,同时大家对“钼靶检查”这一项目也产生了一定的好奇和疑问。
那么,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科普一下“钼靶”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钼靶所谓“钼钯”就是钼靶X线摄影拍片,即数字化乳腺钼靶检查,是指利用低剂量软X线对乳腺组织进行摄像的技术。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将乳腺放置于两块特制平板中,压紧后进行摄片,因此,很多医生打趣地称它为“乳腺的夹板拍片”。
钼靶X线摄影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是乳腺外科最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对乳腺增生、乳腺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癌等都有很重要的诊断作用。
二、钼靶X线摄影的优缺点(一)钼靶X线摄影的优点1. 无创操作,患者痛苦小。
乳腺钼靶检查并不会触及患者体内,痛苦相对较小。
2. 简单方便。
钼靶X线摄影具有全面、直观、安全、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和费用较为低廉等特点,且检查不受患者年龄和体形的限制,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因此,钼靶X线摄影可以被称为是“乳腺筛查的金标准”。
3. 敏感性高。
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的敏感性为82%~89%,特异性为87%~94%,它可以检测出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小肿块,能发现≤1.0 cm的乳腺癌微小病灶和部分隐匿性病灶;对于钙化病变可以进行准确辨别,可观察到<0.5 mm的微小钙化点及钙化簇。
(二)钼靶X线摄影的不足1. 钼靶X线摄影对致密性乳腺存在病变的判断能力较差,对导管内病变判断能力也不高,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彩超和其他手段进行确诊。
钼靶x线影像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分析

119度更高,且在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下,对于微小、隐匿的肝脏创伤部位也可以准确、清晰的显示出来,而这些都是X 射线检查无法达到的效果。
应用多层螺旋CT 检查还可以对肝脏损伤的程度进行分级,如影像学显示包膜下血肿<1cm,薄膜撕裂、肝实质撕裂深度<1cm,则可以诊断为1级损伤。
如影像学显示肝实质损毁,涉及大于50%的肝叶,且肝周围静脉损伤,则可以诊断为5级损伤。
影像学显示包膜下血肿越大,薄膜撕裂、肝实质撕裂深度,则表示损伤程度更严重。
所以,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 检查的准确率更高。
综上所述,在诊断急性胸腹部在肝脏创伤类型中,多层螺旋CT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均高达100%,在早期准确的诊断下,更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
因此,在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中,多层螺旋CT 检查值得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1]徐英俊.多层螺旋CT 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9):194-195.[2]白秋云.多层螺旋CT 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8):213-215.[3]张昊.多层螺旋CT 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5):55-56.[4]韩宽洋.多层螺旋CT 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安全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4):120-121.[5]秦绪开,辛夫彩,孟晴晴.多层螺旋CT 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应用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4):218-219.乳腺癌是现代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疾病之一,且近年来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其发病的年龄分布,也正在朝着低龄化发展[1]。
在进行这一疾病的治疗关键研究中,其及时诊断、及早治疗,是保证对患者治愈率的重点,只有更好的保证患者的疾病信息能够及早的得到验证,才能更为精确的保证治疗的及时性。
乳腺钼靶报告的解读

乳腺钼靶报告的解读乳腺钼靶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检查手段,用于筛查乳腺疾病,提早发现乳腺疾病病变。
乳腺钼靶报告的解读对于了解个体乳腺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影像学表现、诊断意义、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
一、影像学表现通过乳腺钼靶检查,可以对乳腺组织进行成像,观察乳腺内部的结构特征。
正常乳腺组织在乳腺钼靶影像上呈现为均匀致密的结构,乳腺组织密度均匀,没有明显异常结节或钙化等病变。
而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囊性乳腺疾病、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等在乳腺钼靶影像中呈现为不同形态的结节、团块状影像,密度不均匀,有时还会出现钙化斑点。
二、诊断意义乳腺钼靶报告的解读对于诊断乳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乳腺钼靶报告的解读可以判断乳腺组织的密度、形态和病变特征,诊断是否存在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等疾病。
乳腺钼靶报告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三、注意事项在解读乳腺钼靶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结合临床症状:乳腺钼靶报告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等,综合分析报告结果。
2. 注意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乳腺组织密度、结构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年龄进行分析,以减少误诊率。
3. 进一步检查:有些乳腺病变需要进一步进行超声、磁共振等检查,以确认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4. 治疗方案:根据乳腺钼靶报告的解读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乳腺钼靶报告的解读对于了解乳腺疾病的病变情况,确定病变性质和制定治疗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认真、细致地解读乳腺钼靶报告,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乳腺疾病,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表现和特点

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普通的钼靶-全数字化得钼铑双靶 CAD诊断功能 三维立体穿刺诊断系统 乳腺MRI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灌注成像(PWI) 弥散成像(DWI) 磁共振波谱分析(MRS) 乳腺CT成像 乳腺PET-CT成像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
乳腺MRI检查的局限性
文献报道,乳腺MRI检查的敏感性较高,可达到91-100%,但特异性 高低不等,其除外乳腺癌的特异性约37-97%,其原因主要是:
良恶性病变的MRI表现有许多重叠之处,如增强扫描有些恶性肿瘤不 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典型征象,有的良性病变可迅速强化,局灶性不 规则强化结节可以是癌,也可以是局灶性重视、腺病等
非肿块样病变--形态特征
点状:小于25%象限腺体的一种具有特异性的异常信号 线样:表现为像线条的信号 导管样:表现为线样或分支状信号,分枝状导管样信号多为恶性改变 段样:表现为三角形或锥形,常提示来源于一个导管及其分支的病变,
多为恶性 区域性:多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异常信号,但缺乏明确的边缘 多区域性:被正常的腺体组织或脂肪分隔成至少两个以上较大范围的
度维持在一个平台水平,该型恶性可能性约64% 流出型(III型):病变于动态增强扫描早期明显强化后,在中后期信
号强度明显降低,该型的恶性程度可能性约87%
MRI功能成像的特征
弥散成像(DWI) 从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组织空间组成信息和病理生理状态下各组织成
分水分子的功能变化 恶性肿瘤的细胞密度较高,细胞外容积减少,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增
乳腺MRI检查的扫描要求
磁场和线圈 推荐采用1.5T及以上的扫描机进行乳腺MRI检查,以获得较好的信噪
比和抑制脂肪效果 必须采用乳腺专用线圈 扫描序列和参数:T1WI平扫、T2WI平扫及脂肪抑制,为获得高的空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分析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分析【摘要】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最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
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癌最常用方法,尤其对脂肪型乳腺,诊断准确性更高。
超声检查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对致密型乳腺应用超声检查较有价值,主要是鉴别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
ct检查可用于不能扪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
mri对软组织的对比性较高,能更好地显示血管动力学及形态学特征,所以对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诊断钼靶x线;ct;超声;mri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3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09-01乳腺癌在国内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在35-55岁妇女中,它已成为女性首位或第二位常见恶性肿瘤,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有钼靶x 线、超声、ct及mri。
它们各有各自优点。
掌握各种检查手段的优势,以便更好合理使用,才能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临床表现乳腺癌病因不明,好发于文化生活水平较高的妇女,并有家族遗传趋势。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的恶性肿瘤。
有证据表明卵巢分泌雌激素过多可导致乳腺增生和癌变,肿块是乳腺癌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乳腺位于体表,所以较其他肿瘤容易发现,肿块多发生在乳房外上象限,乳腺癌患者常无痛,可有乳头溢液、糜烂湿疹样的改变,也可造成皮肤凹陷形成酒窝状,少数炎性乳癌酷似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乳腺癌易发生淋巴转移,多数位于腋下。
之后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远处转移可至肺、胸膜、骨骼、肝等处,并产生相应症状。
2影像学诊断分析2.1钼靶x线摄影[1]钼靶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但对致密型乳腺、乳腺成形术后或术后评价存在局限性。
钼靶检查对老年人脂肪多,乳腺肥大的女性尤为适用,但对非脂肪型腺体不宜使用,容易掩盖肿瘤的影像。
乳腺癌钼靶X线诊断(附90例分析)

处理 , 均拍 摄 双 侧 头 尾 位 片 及 斜 位 片 , 双
缩 内陷 。③ 【管 改变 : f 『 L 血管 增粗 、 多 变 增
形、 排列紊 乱。④结 构紊乱 : 部腺 体结 局 构 紊 乱 , 常 结 构 消 失 , 侧 表现 不 对 称 , 正 双
论 著 ・ 床 辅 助 检 查 临
C H{ E C 0 M M UNI V 0 0 C 1 目S N SE f 0
乳 腺癌 钼靶 x线诊 断 ( 9 附 0例 分 析 )
组病例共有 钙化者 1 6例 , 中未见 明确 其
王 勇 要作用 。
肿块仅见钙化者 3例 , 钙化多为泥沙样 为
的乳 腺 癌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资 料 与 方 法 本组 9 0例 均 为 女 患 者 , 龄 3 年 3~7 4 岁 , 均 4. 平 9 5岁 。临 床 表 现 : 数 为 乳 房 多 无痛性包块 , 块质地较硬 , 肿 边界 不清 , 活
头尾位 位
图1
左 - g 上 象 限肿 块 , 缘 有 毛 刺 、 叶 及 血管 影  ̄ l L' 边 分
主 。( 间 接 征 象 : 皮 肤 增 厚 、 2 ) ① 收缩 : 期 早
x线直接 征象 和 间接征象 对乳腺 癌
的诊 断 价 值 。在 丰 富 的 脂 肪 组 织 的衬 托 下, X线 能 发 现 <3 m 的结 节 灶 , 对 乳 m 这 腺 癌 的早 期 发 现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 此 外 , x 线对为钙化 非常敏 感 , 发现细 小钙化 , 能
空膀胱 , 以减 轻 腹 内 压 , 加 压 扫 奄 。⑤ 再 也 可通 过 注射 利尿 药 的 办法 , 输 尿 管 充 使
乳腺癌钼靶影像学征象分析

强 度不足 , 在螺纹管与 气管 导管 连接处 容易 发生 打折 , 别是 特 消毒铺 单后导管 与回路衔 接处不能 明视 , 术中有打弯情况存在
a v r rs i t e e t n hlrn i u p r e prt t c d es ep r o e a r vn s c i e W t p e rs i o y i d h ar r t y a
I g “ ”型 气 管 导 管 型 号 为 3 5~ . m( 径 ) 管 径 较 细 4k , U . 4 5r 内 a ,
吸 回路连接处不存 在打折 , 可放心用于头面部 的手术 。 综上所述 , 使用加强 型气 管导管应用于体重 5~1 gd J 4k , L
唇腭裂 手术 , 中气 道管理优 于使用 “ 术 u”型气管导 管 , 醉安 麻
兰 l: 2
(:2 兰1
!Q f: 2
3 讨 论
d J 唇 腭 裂 手 术 , 醉 医 师 远 离 患 儿 头 面 部 , 就 需 要 加 ,L 麻 这
强 呼吸道 的管理 , 普通气 管导管难于 固定 , 打折 , 易 影响有效 通 气, 严重者还可导致 通气障碍 , 目前 已不再 应用此类气管 导 管 。“ ”型 导管 , U 便于 手术操 作及 固定 , 目前 已被大 多数麻 醉 医师所 接受 。但术 中操 作仍 有打 折导 致气 道压 升高 的情况 出 现 。本研 究显示麻醉 呼吸 系统不 良事件 导 管打折 发生 率 I组 明显高于 Ⅱ组 ( < .5 , P 0 0 ) 其余呼吸 系统不 良事件发生率 2组 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 义(P > .5 。分 析原 因在 于“ ”型导管 00 ) U 的特 点 , 然 口腔内导管 固定 复合 生理 弯 曲 , 虽 与传 统 导管相 比 优势 明 显 , 但本 研 究组 患 儿 年龄 较 小 0 5—2 5岁 , 重 5~ . . 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钼靶影像学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钼靶在乳腺癌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搜集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检查、治疗,并经手术证实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乳腺癌的钼靶影像学特点。
结果钼靶发现单纯性圆形或类圆形结节、肿块者3例;不规则形肿块20例;肿块边缘伴分叶或毛刺者17例;伴有不规则钙化者14例;乳头内陷者8例;皮肤增厚致密者5例。
影像学诊断:bi-rads分级:ⅴ级者12例;ⅳ-ⅴ级者19例;ⅳ级者9例,ⅲ-ⅳ级者8例;ⅲ级者2例。
结论钼靶诊断乳腺癌正确率高,正确认识乳腺癌在钼靶上的直接、间接征象,对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乳腺钼靶;影像学征象;乳腺肿瘤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7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54-01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占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以绝经后妇女多见。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生率明显提高,并有逐步年轻化的趋势[1]。
乳腺钼靶检查是乳腺常规检查手段之一,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明显禁忌症,临床适用范围广,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2-3]。
笔者搜集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检查、治疗,并经手术证实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的50例乳腺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39.8±
2.7岁;来院就诊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乳头内陷、溢液,发现乳腺包块等;体格检查:发现包块位于左侧外上象限者18例,左侧内上象限者5例;左侧外下象限者2例;右侧外上象限者19例;右侧内上象限者7例;右侧外下象限者3例;右侧乳晕后方者1例。
50例患者中,有42例同时经超声检查发现包块。
所有患者均在钼靶检查后2周内行手术治疗。
1.2 方法采用安科asr-3000高频乳腺钼靶机,22-35kv,
100-160mas。
所有患者均行钼靶头尾位(cc)和内外斜位(mlo)摄影,个别病灶显示欠佳的,加照局部加压患侧90°侧位。
所得图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意见不一致者由全放射科读片统一诊断。
诊断采用美国放射协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分级诊断。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及诊断钼靶发现单纯性圆形或类圆形结节、肿块者3例;不规则形肿块20例;肿块边缘伴分叶或毛刺者17例;伴有不规则钙化者14例;乳头内陷者8例;皮肤增厚致密者5例;以上上述征象,可在同一病例上重复存在。
影像学诊断:bi-rads 分级:ⅴ级者12例;ⅳ-ⅴ级者19例;ⅳ级者9例,ⅲ-ⅳ级者8例;ⅲ级者2例。
2.2 病理结果 50例患者中发现乳腺浸润癌的17例;导管内癌者4例;小叶原位癌者5例;髓样癌6例,单纯癌9例,粉刺癌3例,硬癌2例,黏液腺癌2例,派杰氏病1例,乳头状腺癌1例。
3 讨论
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逐渐增高,及其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我国对乳腺癌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强。
目前为止,乳腺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包括:钼靶、超声、mr等。
而钼靶以其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能够提供较为充分的影像学资料,而成为目前乳腺检查的主要手段。
笔者根据本研究结果,并翻阅以往文献报道资料,发现乳腺癌钼靶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要征象及次要征象。
主要征象包括:①结节、肿块:乳腺癌多位于外上象限,边缘规则或不规则结节、肿块样病变,边缘可伴有分叶、毛刺。
本组病例中发现结节、肿块者23例,占46%;与体格检查触诊相比,钼靶可以发现微小结节灶,另外触诊时,常将包块周围的水肿、纤维化等病灶一并包括,故钼靶发现的病灶尺寸多小于触诊时对病灶大小的估计。
病灶边缘毛刺是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的表现,也可以是小导管和周围结缔组织的增生,或肿瘤供应血管增多等造成;肿块分叶可以是由多个病灶重叠所致,也可能是由于瘤体各部生长速度不均所致,瘤体周围水肿带则是由于瘤体周围炎性渗出造成。
②钙化:可以表现为泥沙样钙化、针尖状、分叉状钙化,恶性的微小钙化灶是乳腺癌比较常见的特征性征象,发生率相对较高,本组14例,占28%。
泥沙样钙化可以在单位面积内成簇状分布于肿块的边缘或
内部。
针尖状钙化常常长短不一,边缘模糊。
乳腺癌早期,钙化的数量可能非常少,但如果在一簇钙化中出现此种针尖状钙化,即要高度怀疑为恶性可能,这种钙化多见于乳腺导管癌。
③结构改变:这种病例常见表现为,无明确肿块,但正常乳腺结构呈现扭曲或局部收缩、紊乱,对于这种病例,应对照观察双侧乳腺,并结合临床触诊,体征等,有利于发现病灶,避免漏诊。
钼靶上乳腺癌的次要征象主要包括:出现病灶后,由于病灶内癌细胞生长排列紧密,导致病灶密度常常高于临近腺体。
皮肤增厚、局部内陷、乳头内陷等等,此为肿瘤侵犯淋巴管,或淋巴管堵塞致肿瘤表面的小区域皮肤水肿,同时皮下脂肪层的浸润牵拉使皮肤内陷。
邻近cooper氏韧带增厚,短缩甚至反方向走行,又称为cooper 氏韧带牛角征。
异常血管征,钼靶片病灶区域血管异常增多或与健侧血管直径之比>1.4,即为异常血管征,常见于中晚期乳腺癌。
乳腺钼靶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操作简便,无明显禁忌症,患者容易接受,且诊断正确率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正确认识乳腺癌钼靶影像学表现的各种直接、间接征象,同时结合触诊、临床症状等,提高乳腺癌的认识,避免漏诊,耽误患者就诊。
参考文献
[1] 李雯雯.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比欧美年轻10岁——应重视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j].康复,2011,(5):13.
[2] 于千乐.乳腺钼靶摄影和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2):94-95.
[3] 梁丽杏.乳腺钼靶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3):2891-2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