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诊断
乳腺钼靶拍片体位及检查方法

定位片
钢丝插入后拍片 手术后病理证实,导管内癌
病理:腺纤维瘤 平片 定位片 钢丝定位片 病例二
99734 细小钙化定位 病理:腺管型腺病伴 小叶增生 平片 定位片 钢丝定位片 标本 病例三
89864 局限浸润结构扭曲 病理:小叶癌 平片 定位片 钢丝定位片
乳腺X线立体定位检查技术的开展,为乳腺微小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准确率很高,误差在0.5mm以内。此两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为更早期的发现乳腺癌 ,提高诊断正确率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证。
乳后间隙
胸大肌
一个合格的乳腺斜片 (外侧斜)应包括乳 后间隙,及部分胸大 肌影。
侧位: 亦称内外位,X线架旋转90度,将胶片置于乳房外侧,X线束自内向外投照。与正位结合为定位片。
下方6点病变采用侧位拍片
上方12点病变采用侧位拍片
内侧斜位: 将胶片置于乳房内下方,X线束以45度角。自外 上方向内下方投射。包括内上象限病变较为理想。
乳导管造影术:利用40%-60%水溶性碘制剂,用细针经乳头注入导管内。立即拍片。
01
适用于任何有乳头溢液的患者。对于某些乳腺癌的患者,虽无乳头溢液亦可考虑做乳腺导管造影检查。但对急性乳腺炎的患者不宜做此项检查。
01
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75%酒精常规消毒乳头乳晕区。用磨钝的细针插入溢液的导管内,回吸液体后注入造影剂,一般注入0.5-2ml左右,迅速拍片。
乳腺属软组织照像范畴,很特殊。许多人为因素直接影响照片质量,如:软组织可变性大、投照位置选择不当、组织包括不全、而误诊。甚至病变根本没有包括在照片内,出现假阴性诊断。总之,以上几种投照方法是乳腺摄影常用的位置,究竟以哪种位置最合适,应根据病变位置灵活应用,原则上是:病变部位应明确被包括在胶片内;病 变部位尽可能贴近胶片。
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的重要性及X线表现

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的重要性及X线表现前言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有不少男性患者。
目前,乳腺癌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
然而,早期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极为重要,因此乳腺癌的筛查与诊断十分重要。
X线钼靶成为了乳腺癌检查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X线表现。
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的重要性诊断优势X线钼靶成像是以钼靶为辐射源,利用X射线通过物体后在胶片上投影形成的一种影像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表现清晰:X线钼靶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器质性结构与肿块等异常影像,对于乳腺内的微小病变也有较高的检出率。
这一点尤其有益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操作简便:X线钼靶检查简单、快捷,可以在医院的检查科室进行。
3.易于操作:X线钼靶成像对于患者身体上的损伤和痛苦相对较小。
同时,它也易检查癌组织对硬组织的侵袭程度,对于判断乳腺癌的分期也有不小的帮助。
诊断适用范围X线钼靶检查因其以上特点,对于诊断乳腺癌病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在疑似乳腺癌的情况下,X线钼靶检查已成为检查方法的必选项之一。
不过,需注意的是,对于初步诊断乳腺癌病变后,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诊断、确诊。
X线钼靶成像的表现通过X线钼靶成像,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乳腺癌的表现:微钙化微钙化是乳腺癌最早期的微小病变之一,表现为图像中散布的小白点,大小约为1mm或更小。
这种表现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极其重要。
肿块肿块是乳腺癌最主要的表现之一,通常会在乳头和乳晕区域画圆或椭圆形,表现为较浅的白色或者深色区域。
此外,肿块一般没有清晰的边缘,并且通常呈现不规则形状。
皮下结节皮下结节是乳腺癌病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这种病灶通常位于乳房的浅表部分,可以触摸到,有些表现为单个结节,有些表现为多个结节。
乳腺癌的病变主要位于乳房的腺体区,而不是皮下。
乳头内病变乳头内病变包括乳头内癌和乳头状癌腺瘤,通常表现为一个白色或灰白色的小斑点或块,可发生在乳头或乳晕区域。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特征

这是由于肾前、后筋膜的阻挡,使外渗尿液局限于肾周间隙的缘故。
本组所有病例均是肾周间隙内,与文献相仿。
(2)大小:文献报告的梗阻性尿瘤一般较巨大。
CT片上,其最大载面常常在十几厘米以上,这可能与发现尿瘤时较晚有关。
早期尿瘤,体积较小,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引起患者的重视,未做检查而遗漏。
(3)形态:圆形、椭圆形多见,大的尿瘤几乎占据肾周筋膜大部,呈肾周间隙“铸形”或大小不等“静脉曲张状”。
(4)囊液密度:与水密度相仿但与病肾肾盂肾盏内尿液相比,尿瘤内的囊液密度略高,这与内含有少量细胞或少量纤维蛋白成分等有关。
合并出血或感染时,囊液的 CT值增加更明显。
增强扫描,囊液一般不强化,这与尿瘤内压较大有关。
有文献报告,增强可见尿液渗漏的直接征象,即造影剂进入尿瘤内。
本组病例均未见囊液有强化表现。
(5)囊壁:厚薄不均,可有分隔,平扫囊壁及分隔密度一般较囊液高,容易分辨。
强化不明显,强化强度低于肾实质 (即使重度积水之肾实质),且各部囊壁及分隔强化强度可不一。
(6)病肾表现:必有肾积水表现,且多为中、重度积水。
本病的影像检查中,平片及尿路造影检查只能显示病肾积水及受压移位情况,对其定位、定性困难,不能明确诊断;而CT则能明确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密度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因此CT检查可作为本病的首选方法。
2.3 鉴别诊断肾区的其它囊性病变种类较多,肾周尿瘤需要与不典型肾囊肿、肾周血肿、肾周脓肿、肾空洞型结核、囊性肾癌、肾积水、肾淋巴管瘤、中肾管源性囊肿、重复肾等鉴别。
在鉴别时,首先要明确病变发生部位,即发生于肾实质还是肾周间隙。
病变与肾实质交界面呈“杯口状” ,常提示病变发生于肾质实内。
囊壁与肾质实在 CT增强时强化不一致,也可以提供鉴别依据。
对于发生于肾周间隙的肾周血肿、肾周脓肿、中肾管源性囊肿等病变,其与肾积水没有必然联系,而梗阻性肾周尿瘤必然伴有肾积水表现,是鉴别诊断的重要特征。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特征浏阳市人民医院陶庆林,罗永超,陈双【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的表现特征,回顾性分析误诊原因,提高钼靶X线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钼靶检查项目

钼靶检查项目
钼靶检查是一种乳腺X线摄影检查方法,主要用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钼靶检查项目:
1.双侧乳腺钼靶摄影:这是最常见的钼靶检查项目,包括双侧乳腺的正位和斜
位摄影。
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观察乳腺组织的结构和密度,发现异常的肿块或钙化。
2.局部放大摄影:在进行双侧乳腺钼靶摄影时,如果发现某个区域的影像不清
晰或有可疑的病变,医生可能会选择局部放大摄影。
这种方法可以更详细地观察这个区域的乳腺组织,以便更准确地诊断。
3.对比摄影:对比摄影是一种特殊的钼靶检查方法,通过将患者的乳腺与对侧
乳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侧乳腺的差异,从而发现潜在的病变。
4.钙化灶分析:钙化灶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征象,钼靶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钙
化灶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5.乳腺造影:乳腺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射造影剂到乳腺组织,然后进行X线摄影
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的血管和淋巴管,有助于发现乳腺癌的早期病变。
6.三维立体重建:通过对钼靶检查得到的二维影像进行计算机处理,可以生成
三维立体图像,有助于更直观地观察乳腺组织的结构和病变。
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你了解多少

·健康科学·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你了解多少朱列张女士非常重视身体健康,有定期参加体检的习惯。
在今年的体检中,她发现体检项目单上乳腺检查这一栏里,可选的有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两项,她从来没有做过乳腺钼靶检查,所以就随手勾选了这项检查,谁知这一查就查出了问题。
钼靶检查结果提示“左侧乳房外上局部细小多形性钙化灶”,张女士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了手术,术后诊断乳腺原位癌。
通过这则真实的故事,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为张女士捏了一把汗,也感叹她的幸运,同时大家对“钼靶检查”这一项目也产生了一定的好奇和疑问。
那么,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科普一下“钼靶”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钼靶所谓“钼钯”就是钼靶X线摄影拍片,即数字化乳腺钼靶检查,是指利用低剂量软X线对乳腺组织进行摄像的技术。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将乳腺放置于两块特制平板中,压紧后进行摄片,因此,很多医生打趣地称它为“乳腺的夹板拍片”。
钼靶X线摄影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是乳腺外科最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对乳腺增生、乳腺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癌等都有很重要的诊断作用。
二、钼靶X线摄影的优缺点(一)钼靶X线摄影的优点1. 无创操作,患者痛苦小。
乳腺钼靶检查并不会触及患者体内,痛苦相对较小。
2. 简单方便。
钼靶X线摄影具有全面、直观、安全、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和费用较为低廉等特点,且检查不受患者年龄和体形的限制,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因此,钼靶X线摄影可以被称为是“乳腺筛查的金标准”。
3. 敏感性高。
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的敏感性为82%~89%,特异性为87%~94%,它可以检测出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小肿块,能发现≤1.0 cm的乳腺癌微小病灶和部分隐匿性病灶;对于钙化病变可以进行准确辨别,可观察到<0.5 mm的微小钙化点及钙化簇。
(二)钼靶X线摄影的不足1. 钼靶X线摄影对致密性乳腺存在病变的判断能力较差,对导管内病变判断能力也不高,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彩超和其他手段进行确诊。
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诊断

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诊断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征象,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对8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肿块边缘有分叶及毛刺183例,不规则高密度影6例,有肿块且肿块内或外有钙化90例,无肿块仅有泥沙样钙化6例,乳头内陷45例,乳晕及皮肤增厚98例,肿块周围显示水肿带或彗星尾30例,伴有血管影增粗增多30例,乳头溢液20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63例,其中对侧淋巴结转移者15例。
结论钼钯X线摄影是乳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成年妇女的1%。
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本文旨在通过对80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征象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间有完整影像和病理资料的乳腺癌80例,均为女性。
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52.2岁。
其中75侧临床触及肿块,1例出现乳头溢液,4例诉乳房隐痛、胀痛、针刺样痛。
1.2方法:所有病例均使用SIEMENS 公司生产的Mammomat Novation DR全数字化钼钨双靶乳腺X光机行双侧乳腺头尾位(CC位)及内外侧斜位(MLO位)摄影, 必要时补充照射侧位( ML)或切线位片,或加摄放大摄影。
SIEMENSCOMPACT 图形处理系统,Agfa 5503激光打印机。
2 结果2.1发病部位:病变均为单侧,其中右乳32例,左乳48例。
以外上象限最多,有51例(63.8%),其次是内上象限13例(16.3%),外下象限9例(11.3%),内下象限7例(8.8%)。
2.2X线表现2.2.1肿块:本组有58例见到明显肿块影。
其中22例呈类圆形,30例有分叶,26例有毛刺。
乳腺癌钼靶X线诊断(附90例分析)

处理 , 均拍 摄 双 侧 头 尾 位 片 及 斜 位 片 , 双
缩 内陷 。③ 【管 改变 : f 『 L 血管 增粗 、 多 变 增
形、 排列紊 乱。④结 构紊乱 : 部腺 体结 局 构 紊 乱 , 常 结 构 消 失 , 侧 表现 不 对 称 , 正 双
论 著 ・ 床 辅 助 检 查 临
C H{ E C 0 M M UNI V 0 0 C 1 目S N SE f 0
乳 腺癌 钼靶 x线诊 断 ( 9 附 0例 分 析 )
组病例共有 钙化者 1 6例 , 中未见 明确 其
王 勇 要作用 。
肿块仅见钙化者 3例 , 钙化多为泥沙样 为
的乳 腺 癌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资 料 与 方 法 本组 9 0例 均 为 女 患 者 , 龄 3 年 3~7 4 岁 , 均 4. 平 9 5岁 。临 床 表 现 : 数 为 乳 房 多 无痛性包块 , 块质地较硬 , 肿 边界 不清 , 活
头尾位 位
图1
左 - g 上 象 限肿 块 , 缘 有 毛 刺 、 叶 及 血管 影  ̄ l L' 边 分
主 。( 间 接 征 象 : 皮 肤 增 厚 、 2 ) ① 收缩 : 期 早
x线直接 征象 和 间接征象 对乳腺 癌
的诊 断 价 值 。在 丰 富 的 脂 肪 组 织 的衬 托 下, X线 能 发 现 <3 m 的结 节 灶 , 对 乳 m 这 腺 癌 的早 期 发 现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 此 外 , x 线对为钙化 非常敏 感 , 发现细 小钙化 , 能
空膀胱 , 以减 轻 腹 内 压 , 加 压 扫 奄 。⑤ 再 也 可通 过 注射 利尿 药 的 办法 , 输 尿 管 充 使
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

本组 7 8例 , 肠 运 输 时 M 正 常 型 便 秘 4例 , 中 4 ≤4 结 其 8h
粒 者 1例 、2 h 7 ≤4粒 暂 3例 。 结 肠 运 输 时 问 延 长 型 便 秘 7 4
状 及 簇 状 钙 化 多呈 圆形 、 规 则 形 或 从 乳 头 向 深 部 走 向 的 V 不 形 , 不 伴有 肿 块 、 构 扭 曲 、 限 性 致 密 影 等 改 变 。② 单 纯 多 结 局 肿块 : 单纯 肿 块 改 变 最 常见 。大 多 见 于 黏液 腺 癌 、 样 癌 和浸 髓
导 致结 肠 传 输 功 能 障 碍 的 部 位 , 右 半 结 肠 、 结 肠 、 半 结 如 横 左
肠 , 以及 真 性 慢 运 输 和 假 性 慢 运 输 。 真 性 慢 运 输 标 志 物 分 布
例 , 中 慢 传输 型 2 其 l例 、 口梗 阻 2 m 4例 、 合 型 2 混 9例 。
边缘 、 星芒 状 边 缘 及 小 分 叶 状 边 缘 被 认 为 是 恶 性 征 象 。x
的 , 摄 其 他体 位 。x线摄 影前 , 规进 行 l 加 常 临床乳 腺视 诊 及 触
诊 检 查 , 发现 乳 腺 肿 块 的患 者 , 意 检 查 其位 置 、 对 注 大小 、 动 活
线 片 上 所测 量 的肿 块 小 于 临床 上 扪 及 的 肿 块 , 诊 断乳 腺 癌 是 的有 力 依据 。同 体 积 的 乳腺 癌 密 度 一 般 高 于 良性 肿 瘤 ③ 肿 块 伴 钙 化 : 化常 位 于肿 块 中 、 缘 或 周 围 , 化 灶 多 为 泥 沙 钙 边 钙
正 是 发 现乳 腺 癌 的 最有 效 的方 法 之 一 。 。为 不 断 提 高 乳 腺 癌 的钼靶 x 线 诊 断 率 , 者 对 我 院 经 手 术 和 病 理 证 实 的 6 笔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诊断
发表时间:2011-11-08T13:34:36.7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5期供稿作者:顾慷赵玉年崔怀萍
[导读]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征象,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
顾慷赵玉年崔怀萍(江苏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210009)
【中图分类号】R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131-02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征象,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对8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肿块边缘有分叶及毛刺183例,不规则高密度影6例,有肿块且肿块内或外有钙化90例,无肿块仅有泥沙样钙化6例,乳头内陷45例,乳晕及皮肤增厚98例,肿块周围显示水肿带或彗星尾30例,伴有血管影增粗增多30例,乳头溢液20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63例,其中对侧淋巴结转移者15例。
结论钼钯X线摄影是乳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诊断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成年妇女的1%。
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本文旨在通过对80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征象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间有完整影像和病理资料的乳腺癌80例,均为女性。
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5
2.2岁。
其中75侧临床触及肿块,1例出现乳头溢液,4例诉乳房隐痛、胀痛、针刺样痛。
1.2方法:所有病例均使用SIEMENS 公司生产的Mammomat Novation DR全数字化钼钨双靶乳腺X光机行双侧乳腺头尾位(CC位)及内外侧斜位(MLO位)摄影, 必要时补充照射侧位( ML)或切线位片,或加摄放大摄影。
SIEMENSCOMPACT图形处理系统,Agfa 5503激光打印机。
2 结果
2.1发病部位:病变均为单侧,其中右乳32例,左乳48例。
以外上象限最多,有51例(6
3.8%),其次是内上象限13例(16.3%),外下象限9例(11.3%),内下象限7例(8.8%)。
2.2X线表现
2.2.1肿块:本组有58例见到明显肿块影。
其中22例呈类圆形,30例有分叶,26例有毛刺。
X线所见肿块大部分小于临床测量的大小。
肿块密度大多高于正常乳腺实质的密度。
2.2.2钙化:本组有47例见到钙化影。
表现为成簇微小钙化,泥沙样、针尖样钙化,沿导管方向行走的细线状、分支状、粗点状钙化。
钙化大小不等,形态不同,密度相对较低且不均。
2.2.3局限性密度增高:本组有11例。
病灶为片状致密影,中心密度较高,边缘密度渐低,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2.2.4结构紊乱:本组有6例。
表现为乳腺局部结构失去正常的组织排列,扭曲变形,纤维小梁增粗,组织密度增高,但未见明显肿块。
2.2.5伴随征象:血管增粗增多45例,局限型皮肤增厚23例,乳头回缩凹陷21例,腋下淋巴结肿大18例。
2.3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69例,原位癌5例,单纯癌2例,髓样癌4例。
3 讨论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高峰在35~55岁,发病因素有: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高、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未生育或生育未哺乳、病毒因素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高脂肪饮食及使用丰乳素、精神因素如爱生气情绪不稳定等。
乳腺癌起病隐匿,早期常表现为患侧乳房的无痛性单发小肿块,此为多数病人就医的主要症状。
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具有准确性高、对钙化敏感、费用低及操作简单等优点,现已成为乳腺癌普查的首选方法[1]。
3.1乳腺癌的直接X线征象
3.1.1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的基本X线征象,据有关文献报道[2],约85%的乳腺癌患者在X线上能清晰显示肿块影。
本组有58例见肿块影,占72.5%。
乳腺癌肿块的形态多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少数可呈圆形或卵圆形。
肿块的密度一般较乳腺腺体组织的密度增高,这是由于癌肿出血、坏死、钙化、含铁血黄素沉着以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肿块的边缘多呈毛刺状,参差不齐,有时形成基底较宽的放射状触角,毛刺、触角可同时存在,二者均系纤维收缩所致。
有时肿瘤大部份轮廓清楚,而一小部分沿着导管向乳头方向形成致密不规则带状阴影(亦可为其他任何方向),称为“彗星尾”征象,此为重要的恶性X线征象之一,亦为癌肿向乳腺实质浸润及纤维组织收缩所致。
X线测得的肿块体积较临床测量的肿块为小,此常为诊断乳腺癌的可靠依据(Leborgen氏定律) [3]。
3.1.2钙化是乳腺癌的主要征象之一,在诊断中常起着决定性作用。
国外文献报道乳腺癌患者X线片中见钙化的高达50%[4]。
本组病例见钙化者47例,占58.8%。
乳腺癌钙化多为泥沙样、针尖样、细线状、分支状、小杆状,其中呈簇状分布的微小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依据[5]。
有时肿块影不明显,根据特征性钙化就能作出明确诊断。
大多数学者认为1cm3的体积内至少有5枚直径小于0.5mm的散在钙化灶可提示恶性病变,少于5个一般为良性病变。
但乳腺癌的钙化显示可随病程延长而增多,因此应该随访观察。
钙化可存在于肿瘤内,亦可存在于肿瘤外,还可沿导管分布。
3.1.3局限性密度增高本组11例,占13.8%。
病理基础是由于癌细胞侵犯腺泡并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
此征有可能是乳腺癌的最早征象,且最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为乳腺增生。
在X线片上呈不规则致密影,与周围腺体组织常分辨不清,其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
3.1.4腺体结构紊乱本组共6例,占7.5%。
此征因肿瘤周围组织的反应性纤维增生,使脂肪和正常乳腺实质间的界面发生扭曲、紊乱。
X线表现为乳腺局部腺体结构扭曲变形,纤维小梁增粗,但未见明显肿块。
3.2乳腺癌的间接X线征象
3.2.1血管增粗增多本组45例,占56.3%。
肿瘤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病变,因肿瘤代谢较旺盛,血液供应增加,从而产生血管影增粗和
增多。
表现为单侧的血管管径较对侧明显增粗;病变周围出现多数小血管影;病变区出现粗大的引流静脉,这一征象多出现在乳腺癌中晚期。
3.2.2皮肤增厚及收缩本组23例,占28.8%。
皮肤增厚主要是皮肤淋巴管的癌细胞浸润、充血及淋巴水肿所致,此为重要的继发征象。
皮肤增厚可为局限性的,亦可为弥漫性。
X线片上出现皮肤增厚可早于临床体征。
3.2.3乳头回缩凹陷本组21例,占26.3%。
双侧乳头回缩可能系先天性,因此无临床意义。
只有当单侧乳头新近发现回缩时,除慢性炎症外应考虑到乳腺癌。
乳头回缩可分为三度:一度为乳头轻度回缩,乳头后有一个陷沟;二度为乳头中度凹陷,已陷入乳晕之内;三度为乳头重度回缩,可称为“漏斗征”,是癌细胞侵犯乳晕区,纤维组织收缩的结果,为晚期肿瘤的X线征象。
3.2.4腋下淋巴结肿大本组18例,占22.5%。
表现为腋下淋巴结体积增大,密度增高,淋巴结门消失。
表明病变已侵犯前哨淋巴结,有转移。
本组钼靶X线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呈乳腺内软组织肿块影,边缘见毛刺征,微细钙化,片状致密影,伴血管增粗增多、乳头凹陷、皮肤增厚及淋巴结肿大。
其中最典型的钼靶X线表现是肿块的毛刺征和恶性钙化,对乳腺癌的阳性预测值极高。
钙化灶是早期乳腺癌极为重要的X 线表现,甚至是唯一的恶性X线表现。
综上所述,钼靶X线检查能便捷、全面地提供肿块、钙化及双乳腺体的影像,并对微小钙化灶有良好的显示,使其成为筛查体检和乳腺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子元,火树尧,徐开野.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附40例报告)[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1):11-13.
[2] 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612-613.
[3] 杜勇.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测(综述)[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4, 17(3).130-134.
[4] Mils RR,Davis R,Stacey AJ.The dete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alcr-fications in the breast:A rad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sudy[J].Br North Radiol,1976,49(1):12-26.
[5] 李坚,陈正挺,陈益光,等.乳腺癌X线征象78例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36(3):293-295.。